2019年厦门市本级及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合集下载

2019年黑龙江省省本级及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2019年黑龙江省省本级及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2019年黑龙江省省本级及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经济实力: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全国产业经济布局,黑龙江省形成了以能源、装备、石化和食品为主导的工业体系,长期以来第二产业是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由于经济重心南移、资源日趋枯竭等因素影响,传统支柱产业日渐式微,地区经济增长趋缓;现阶段,黑龙江省仍处于经济转型期和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期,加之省内人口流失、新旧动能转化滞后以及投资拉动作用减弱等因素影响,黑龙江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2018年,黑龙江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万亿元,经济规模仍位居全国各省市第21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增速下降1.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

当年,黑龙江省人均生产总值为4.19万元,同比增长5.0%,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46万元)。

2019年上半年度,黑龙江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461.0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

从政策环境看,长期以来受益于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黑龙江省持续获得中央各项政策扶持,且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黑龙江省有望更为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将自身打造为东北亚经贸合作的中心枢纽,地区发展面临较好的政策机遇。

从下辖地级市(地区)(简称“地市”)情况看,黑龙江省各地市经济结构中农业占比相对较高,二产发展受资源枯竭、替代产业发展滞后以及环保政策加码等因素影响,占各地市经济比重持续下滑。

2018年基建投资增长乏力、固投拉动能力减弱,全省各地市经济增速普遍出现下行;且由于居民收入普遍偏低,居民消费缺乏财富基础支撑,省内各地市消费市场增长压力较大。

从规模看,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其经济首位度显著,2018年GDP 占全省比重达38.5%;大庆系省内第二大城市,2018年大庆工业增长低迷,服务业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速有所回升但仍处于低位(3.5%)。

研究报告:厦门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

研究报告:厦门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

厦门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18)公共融资部 刘道恒 张忠付经济实力: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同时在供给侧结构改革、创新战略驱动以及外部需求回暖带动下,2017年以来厦门市经济增长有企稳回升的迹象。

2017年,厦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1.19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水平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水平0.7个百分点。

厦门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二产业占比略微上升,2017年电子和机械两大支柱行业分别完成产值2232.38亿元和1798.89亿元,分别增长12.8%和10.5%;第三产业仍是地区支柱产业。

2018年前三季度,厦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97.75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7.04亿元、1368.24亿元和1912.47亿元,增速分别为0.5%、8.1%和7.2%。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末的0.5:41.7:57.8调整至0.5:41.5:58.0。

未来受益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级战略,厦门市以服务经济为主导、工业经济为支撑的经济结构将持续优化。

从2017年下辖各区经济情况看,厦门市下辖6个区经济体量均保持一定增长,但基于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不同,下辖各区发展各具特色。

思明区主要发展定位为建成市级政治、经济、文体中心;湖里区未来将对接北部自贸,实现产业升级,拓展产业空间对外开放城区,突出高端制造业、现代商贸业、新兴金融业和创意创新产业等4大优先发展产业。

2017年思明区和湖里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1.86亿元和954.07亿元,多年来经济体量稳居各区前二,合计占当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2.31%。

2017年岛外集美区、海沧区、翔安区和同安区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19.97亿元、609.15亿元、467.34亿元和378.80亿元,依次位列后四位。

2019年广东省省级及各市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2019年广东省省级及各市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广东省省级及各市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经济实力:广东省经济实力雄厚,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3万亿元,已连续30年居于全国首位。

由于经济外向度高,2018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变数增多以及自身结构调整升级影响,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当年GDP增速较2017年下降0.7个百分点至6.8%,但仍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高于排名第二、三位的江苏、山东0.1个和0.4个百分点。

2019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影响,广东省外贸经济承压,进出口出现负增长,但在基建投资拉动下,投资增速有所回升,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为7.72万亿元,增速6.4%,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

但广东省民营经济活跃,市场活力较强,同时经济结构调整步伐领先,产业结构更趋高级化;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落地,为区域产业升级及协同发展提供良好契机,未来发展潜力可期。

广东省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较分化,同时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步伐先后不一,各地市在人口吸引力以及承载力方面差异较大,深圳、广州作为省内两大一线城市,人口持续净流入,近五年常住人口增长率分别为4.8%和3.3%;此外,珠海放宽落户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2018年人口增长率达7.1%,相比之下偏远山区的汕尾、潮州则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就业发展机会相对薄弱,近五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负。

2018年受宏观形势影响,各地市经济增长普遍承压,经济增速呈现“3升18降”。

深圳高端产业优势显著,经济规模自2017年首超广州后2018年领先优势进一步拉大。

佛山、东莞两市GDP处于全省第二梯队,经济发展较稳定。

惠州、中山、茂名、湛江、江门、珠海等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其中珠海、江门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经济增速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8.0%和7.8%,但汕头、佛山、茂名2018年增速有明显回落。

其余粤东西北地市中除肇庆、揭阳GDP 超过2000亿元,其余均在1600亿元以下,其中尚有汕尾、云浮未过千亿,同时经济增速普遍低于5%,区域发展后劲略显不足。

2019年贵州省省本级及各市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2019年贵州省省本级及各市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2019年贵州省省本级及各市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经济实力: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连接成渝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走廊,近年来受益于国家战略支持,全省经济处于快速赶超阶段,后发优势显著,但由于历史上属传统农业省份,工业基础较为单薄,目前经济体量在全国占比仍相对较小。

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经济总量分别为1.48万亿元和1.15万亿元,经济增速分别为9.1%和8.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水平2.5和2.5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来看,贵州省目前形成以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煤炭、电力、烟草等四大传统支柱行业和电子信息、大健康、新型建筑和建材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格局,2018年四大支柱产业持续发力,加之以旅游业、金融业和“互联网+”新兴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突出,二、三产业形成合力驱动贵州省经济增长。

经济动力上,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5.8%和5.8%,分别高于全国9.9和0.4个百分点,投资拉动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固定资产投向仍以基建领域为主。

贵州省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未来将继续对接“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投资空间仍然较大,区域发展前景看好。

贵州省作为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省份,省内发展较不均衡,部分地区欠发达。

2018年贵州省下辖各州市经济规模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各州市经济总量排名保持不变。

其中省会城市贵阳依旧处于领先地位,铜仁市和黔东南州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安顺市以849.40亿元水平排名最后。

但从经济增速来看,除黔东南州外,其余州市相较上年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六盘水市降幅最大,由11.10%降至8.80%,其余州市增速降幅介于0.5-2.0个百分点之间,面临一定经济下行压力。

从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看,除黔东南州外,投资对各州市的经济拉动作用继续凸显,但各州市投资增速及消费增速均出现明显下降,进出口方面,各州市经济外向度低,对外经济情况不容乐观。

2019年广西区本级及各市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2019年广西区本级及各市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2019年广西区本级及各市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经济实力:广西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拥有丰富的港口岸线资源、海洋资源和矿产资源,近年来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但全区经济增速趋缓,经济总量处于全国各省市[1]中等偏下水平。

201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4万亿元,同比增长6.80%,增速较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0个百分点。

当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15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1万元。

广西自治区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工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四大产业,对资源消耗较大,全区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工业格局易受市场价格变动和宏观政策调控影响,同时行业生产投入高,但企业经营获利能力弱,构成经济转型的瓶颈,虽然近几年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但高耗能行业占比仍较高。

从三大需求看,全区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东盟是广西自治区主要的进出口对象,与东盟的进出口额占全区进出口额的50%左右,2018年受国际环境影响,全区对外贸易增速放缓;全区经济增长仍主要依赖于投资拉动,2018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工业投资增速提升至两位数,同时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优化。

考虑到广西自治区目前城镇化率较低,全区将持续加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棚改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2019年前三季度,广西自治区生产总值为1.3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5%、36.4%和56.1%。

未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以及“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入实施,广西自治区地缘战略优势将逐步显现,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前景。

广西自治区下辖各地级市经济发展较不均衡,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是广西自治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南宁市作为省会城市,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也是政策利好倾斜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其他各地级市。

2020年辽宁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报告

2020年辽宁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报告

2020年辽宁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报告经济实力:辽宁省是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的引擎,已建立起以石化、冶金、装备制造及农产品加工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但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且对国有企业依赖程度高,民营经济不发达,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

近10年来全省经济呈“V”型增长,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 49万亿元,同比增长5. 5%,低于全国水平,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排名第15 位。

2019年,辽宁省投资和消费增长,进出口贸易下降。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0.5%,较上年降低 3. 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0万亿元,同比增长6. 1%,较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实现0.73 万亿元,同比下降4.0%。

2020年前三季度,辽宁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万亿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 1%,较2019年同期下降6. 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 1%,增速较上年同期增长1.8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5%,较上年同期下降7.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7. 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实现0.49万亿元,同比下降7. 3%。

总体看,辽宁省经济增长持续承压。

从下辖地级市情况看,2019年,受区域经营环境、产业转型升级等因素影响,辽宁省各地市经济除抚顺市外均保持增长,但14个地级市中有9个增速低于全国水平。

其中,大连和沈阳经济实力在省内依然保持显著领先地位,投资、消费和出口规模在全省均占据绝对优势,系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o2019年大连和沈阳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7001. 7 亿元和6470. 3亿元,两市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超过全省总量的50%,同比分别增长6. 5%和4. 2%;鞍山、营口、盘锦和锦州地区生产总值均在千亿元以上,排名第二梯队,抚顺跌出千亿元;位于内陆辽西北的阜新地区生产总值仅448. 1亿元, 在全省各市垫底o2020年上半年,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辽宁省各地市经济除盘锦和阜新实现增长外,其余均下降。

山东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19)

山东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19)

山东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19)经济实力:山东省地处东部沿海、黄河中下游,北接京津冀地区,南邻长三角经济圈,拥有较优越的区位条件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及制造业基础稳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和人口大省。

2018年以来全省服务业主导型经济结构进一步巩固,消费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经济实现较平稳增长,保持了全国第三大经济大省的地位。

但在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全省以重工业和传统行业为主的工业经济仍面临较大环保及转型升级压力,高耗能行业投资持续减弱,经济增速总体有所放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8年山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5万亿元,经济总量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仍列全国第三位;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同期经济增速0.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排名靠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0%。

2019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23万亿元,同比增长 5.4%,低于全省同期水平 1.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仍呈较低速运行态势,当期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5%;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服务业占比超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7.0%。

从三大需求看,受累于工业投资的放缓,2018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2019年1-8月投资呈现负增长;2018年以来全省消费和对外贸易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

从下辖各市经济情况看,山东省内各市经济仍呈现为沿海和省会城市经济较发达,内陆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均衡的发展格局。

2018年山东省各市经济均保持增长,但经济增速均有所放缓,过半地市经济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滨州市、资源型城市东营市等工业生产面临较大压力,经济增长承压。

2018年山东省各市经济增速均值为 6.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9年市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调研报告

2019年市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调研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2019年市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调研报告2019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消费增长依然强劲,出口恢复快速增长,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但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按照“突出财源抓项目,围绕民生促发展”的工作要求,认真贯彻实施“转方式、保增长,攻两翼、推两型,抓财源、强基础,惠民生、促和谐”的工作原则,全市经济呈现较好发展态势。

经初步测算,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0.1亿元,同比增长13.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业增加值7.53亿元,同比增长3.3%,二产业增加值17.79亿元,同比增长20.7%,三产业增加值14.79亿元,同比增长11.8%。

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21:40.9:38.1调整为18.8:44.4:36.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4%、60.4%、31.2%,。

一、经济运行基本态势(一)发展速度加快。

1、农业生产增长平稳。

一季度,实现农业增加值7.53亿元,同比增长3.3%。

春耕生产正常开展,备耕物资准备充足。

调查显示,全市农资货源充足,共入库早稻杂交种子25万公斤,常规稻种子3万公斤,晚稻杂交种子30万公斤;农户化肥入户率81.5%,农膜和抛秧盘入户率90%。

畜牧业保持平稳发展。

一季度,全市出栏肉猪53.59万头,同比增长5.8%;期末肉猪存栏88.63万头,与去年持平;能繁母猪8.19万头,同比增长3.7%。

2、工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lalhsT一季度,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0.52亿元,同1 / 6比增长41.0%,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14.77亿元,同比增长27.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6%,比上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

2017-2018年湖北省本级及各市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2017-2018年湖北省本级及各市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2017-2018年湖北省本级及各市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经济实力:湖北省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已形成了汽车、化工、冶金、电子信息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产业形成集群效应,且具有较强的国内外竞争力,但部分产业仍面临产能过剩压力。

湖北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光电子等新兴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以旅游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地方经济发展状况良好。

2017年,湖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5万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仍位列第7位;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7.8%,增速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但高于全国增速0.9个百分点;2018年前三季度,湖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6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水平1.2个百分点。

湖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自2016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后进一步提高,至2018年前三季度三次产业比重为9.5:43.9:46.6。

同期,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小幅回落,但仍是经济最主要增长动力,2017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为11.0%,同比下降2.1百分点;2018年前三季度投资增速进一步下滑至10.9%。

从下辖各州市情况看,湖北省下辖各州市经济发展较不均衡,省会武汉市作为全省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工业体系完善且落户企业较为优质,维持绝对领先优势,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34万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36.72%,同比增长8.0%,增速较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38万元,同比增长11.06%,是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2倍;作为省级副中心城市的宜昌市和襄阳市在全省经济格局中也占有较为重要地位,但宜昌市主导化工产业受环保督查影响,2017年宜昌市经济增速降至全省末位,仅为2.4%,经济体量下滑至省内第三,为3857.17亿元,不过2018年前三季度已有一定恢复;襄阳市得益于汽车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经济保持稳步提升,当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64.9亿元,增速为7.2%。

2020-2021年青岛市及下辖各区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报告

2020-2021年青岛市及下辖各区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报告

青岛市及下辖各区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0)经济实力: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是我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城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网络体系发达,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山东省龙头地位、副省级城市中游。

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41.31亿元,同比增速6.5%,较上年回落了0.9个百分点。

当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5:35.60.9,青岛市工业基础较好,行成了家电电子、石化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千亿级优势产业链,品牌经济效应显著,拥有海信集团、海尔集团,青岛啤酒,中车四方等知名企业;同时以商贸物流、金融、旅游等为主的服务业保持中高速增长,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投资和消费是拉动青岛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受新动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拉动影响,2019年青岛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1.6%,较2018年上升了13.7个百分点。

消费增长虽持续走弱,但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2019年同比增长8.1%。

2019年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获批,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纵深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加快落地,青岛市外贸货物进出口额增长较快。

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39.59亿元,同比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3%。

当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4.9亿元,降幅由上半年的9.2%收窄至3.0%。

进出口呈现稳中向好,当期货物进出口总额4578.3亿元,同比增长6.4%。

青岛市下辖区市经济发展特色各异,胶州湾东岸主城区经济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其他区市工业集中度较高,其中胶州湾西岸的黄岛区及鳌山湾西岸的即墨区也是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内陆县域平度市和莱西市是全市农产品主产区,农业基础较好。

沿湾城区经济结构及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优于内陆县域。

近年来青岛市强化环胶州湾东岸、西岸、北岸三大城区辐射带动作用,西部湾区突出西海岸新区的作用,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东部湾区围绕海洋教育科技发展,重点建设蓝谷;同时推动平度、莱西成为全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支点。

2019年黑龙江省省本级及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2019年黑龙江省省本级及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2019年黑龙江省省本级及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经济实力: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全国产业经济布局,黑龙江省形成了以能源、装备、石化和食品为主导的工业体系,长期以来第二产业是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由于经济重心南移、资源日趋枯竭等因素影响,传统支柱产业日渐式微,地区经济增长趋缓;现阶段,黑龙江省仍处于经济转型期和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期,加之省内人口流失、新旧动能转化滞后以及投资拉动作用减弱等因素影响,黑龙江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2018年,黑龙江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万亿元,经济规模仍位居全国各省市第21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增速下降1.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

当年,黑龙江省人均生产总值为4.19万元,同比增长5.0%,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46万元)。

2019年上半年度,黑龙江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461.0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

从政策环境看,长期以来受益于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黑龙江省持续获得中央各项政策扶持,且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黑龙江省有望更为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将自身打造为东北亚经贸合作的中心枢纽,地区发展面临较好的政策机遇。

从下辖地级市(地区)(简称“地市”)情况看,黑龙江省各地市经济结构中农业占比相对较高,二产发展受资源枯竭、替代产业发展滞后以及环保政策加码等因素影响,占各地市经济比重持续下滑。

2018年基建投资增长乏力、固投拉动能力减弱,全省各地市经济增速普遍出现下行;且由于居民收入普遍偏低,居民消费缺乏财富基础支撑,省内各地市消费市场增长压力较大。

从规模看,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其经济首位度显著,2018年GDP 占全省比重达38.5%;大庆系省内第二大城市,2018年大庆工业增长低迷,服务业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速有所回升但仍处于低位(3.5%)。

大连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19)

大连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19)

大连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19)经济实力:大连市是我国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港口城市,石化、造船等重工业经济基础较好。

受产业转型升级及东北地区的市场环境待改善等影响,2018 年全市经济增速略低于全国水平,投资、消费增长平稳,进出口在外贸扶持政策落地的刺激下大幅增长。

2018 年,大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68.5 亿元,位列东北三省各地市首位,在全国5 个计划单列市中位列第4位,在全国15 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1 位;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6.5%,增速低于全国水平0.1 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水平0.8 个百分点,在5 个计划单列市中列末位;人均GDP 为10.96 万元,较上年增长6.4%,为全国水平的1.70 倍,为辽宁全省水平的1.89 倍。

2018 年,大连市第二产业在装备制造业、石化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幅增长带动下实现增加值3241.6 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较2017 年提升3.6 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表现强劲;投资增长平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1%,较上年下降5 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1.5%,增速较上年提高15.6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7.9%;全社会零售总额为3880.1 亿元,同比增长7.8%,高于全省1.1 个百分点;得益于大连市大力推进外贸扶持政策落地,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全市对外贸易持续向好,大连市自营进出口总额实现4132.2 亿元,同比增长21.7%,超出全国平均水平7.46 个百分点,增速在5 个计划单列市中居首位。

2019 年前三季度,大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40.6 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较2018 年同期上升0.1 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4 个百分点;但固定资产投资受部分大型工业项目2018 年末已竣工、上年同期基数较大影响,同比大幅下降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842.2 亿元,同比仅增长0.7%,低于全省5.3 个百分点;受进口下滑幅度较大影响,全市进出口3147.4 亿元,同比下降7.7%,大连市经济增长仍承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厦门市本级及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经济实力:厦门市是我国首批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经济特区之一、海峡西岸贸易中心城市、计划单列市,交通网络体系发达,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良好,经济开放程度较高。

近年来,厦门市不断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已形成以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旅游会展、航运物流等为重点的中高端产业链群。

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厦门市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91.41亿元和3592.71亿元;同期全市投资增速有所回落,消费和进出口增速先降后升,经济增速分别为7.7%和8.1%,地方经济整体保持较快增长。

厦门市下辖各区经济发展差异明显。

岛内思明和湖里两区经济体量相对突出,对全市经济总量贡献度较大,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449.93亿元和1035.84亿元,经济总量合计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51.88%。

岛外集美、海沧、翔安和同安四区经济体量较小,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86.22亿元、676.11亿元、520.66亿元和422.65亿元,经济总量合计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8.12%。

增速方面,2018年,厦门市下辖各区基本处于中速增长区间,思明区、湖里区和同安区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其余各区经济增速均有所提升。

2019年前三季度,各区生产总值规模序列大致稳定,经济增速相对平稳。

财政实力:厦门市产业基础良好,财政收入质量较高,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持续增长,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厦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754.5亿元和633.5亿元,绝对值同比增长8.29%和2.08%。

厦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较好,2018年税收比率为79.93%,在五个计划单列市中位居第三,次于宁波市和深圳市。

厦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受国家宏观经济、房地产调控和土地出让政策等因素影响,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为399.1亿元和183.0亿元,绝对值同比下降11.98%和27.98%,但仍维持较大规模,对厦门市财力形成重要支撑。

从下辖各区情况看,2018年各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及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匹配,思明区和湖里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55.72亿元和47.48亿元,居全市领先地位;海沧区和集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排名中游;同安区和翔安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居全市末两位。

从收入质量上看,思明区和湖里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较高,2018年税收比率分别为94.17%和96.47%,其余各区税收比率处于60%-90%区间。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上看,2018年各区均保持一定增长,除集美区外,其余各区增速均有所放缓。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覆盖程度看,由于市本级统筹比例较高,2018年各区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表现一般。

2019年前三季度,各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不同幅度的增长。

厦门市下辖各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由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构成,受当地土地出让行情影响较大。

此外,市本级对土地出让金分成比例较高,各辖区土地出让金收入规模普遍较小。

岛内二区开发成熟,可供开发土地有限,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均未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岛外四区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和增速存在较大差异,2018年翔安区政府性基金收入较上年大幅增长109.40%,规模优势最为突出;同安区和集美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较上年下降24.84%和32.91%,但仍为地方财力的重要构成;海沧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较上年大幅下降97.53%,主要系部分地块当年无法实现土地出让收入所致。

2019年前三季度,除海沧区外,岛外各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债务状况:近年来厦门市不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政府债务增速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政府债务规模在全国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相对靠后,相关财政收入可对预算内债务形成覆盖,且考虑到政府债务偿还期限的分布情况,全市债务风险整体可控。

截至2018年末,厦门市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为637.32亿元,同比增长13.73%,增速较上年末下降3.29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债务279.73亿元,较当年一般债务限额338.40亿元少58.67亿元;专项债务357.59亿元,较当年专项债务限额396.60亿元少39.01亿元;或有债务余额22.50亿元,较2017年末减少38.69%。

从下辖区县情况看,2018年末厦门市政府债务集中于市本级,下辖各区政府债务余额相对较小,同安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政府债务的覆盖程度较低,市本级及其余各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能覆盖政府债务。

从各区城投企业债务看,厦门市存续期内城投债余额和带息债务主要集中在市本级和海沧区,上述地区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城投债存续企业带息债务的覆盖程度较低,尤其海沧区较为明显,债务负担最重;思明区、集美区和湖里区城投债存续企业带息债务规模较小,债务负担较轻。

一、厦门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一)厦门市经济实力分析厦门市是我国首批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经济特区之一、海峡西岸贸易中心城市、计划单列市,交通网络体系发达,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良好,经济开放程度较高。

近年来,随着自贸区设立、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实施,厦门市不断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已形成以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旅游会展、航运物流等为重点的中高端产业链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态势良好。

厦门市别称鹭岛,简称鹭,位于福建省东南端,西接漳州台商投资区,北邻南安,东南与大小金门和大担岛隔海相望。

厦门由厦门本岛、离岛鼓浪屿、西岸海沧半岛、北岸集美半岛、东岸翔安半岛、大小嶝岛、内陆同安、九龙江等组成,陆地面积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90多平方公里。

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翔安6个市辖区,设有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厦门出口加工区、厦门象屿保税区、厦门海沧保税港区、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厦门集美台商投资区和厦门杏林台商投资区等国家级经济管理区。

截至2018年末,厦门市常住人口411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1.80万元,为福建省平均水平的1.29倍,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3倍。

厦门市是中国著名的海滨城市,属计划单列市,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

2009 年《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海西旅游区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

2015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印发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提出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18.04平方公里,包括厦门片区43.78 平方公里,重点建设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

2015年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对福建省和厦门市的发展意义深远。

厦门交通优势突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便捷通达。

空运方面,厦门高崎机场是全国五大口岸机场之一,已开通境内外航线182条。

建设中的厦门翔安机场规划占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定位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国际货运口岸机场、两岸交流门户机场。

陆运方面,厦门市设有两个客运站和三个货运站,通过鹰厦铁路、福厦铁路、龙厦铁路、厦深铁路和福厦高铁连接多个交通枢纽城市及铁路干线。

沈海高速、厦蓉高速、厦沙高速、甬莞高速可直达全国主要经济中心城市。

水运方面,厦门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集装箱运输干线港、东南沿海的区域性枢纽港口、对台航运主要口岸,有通往国际国内的航线,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14位。

2017年4月,厦门市首条直开莫斯科的中欧班列开通。

2018年3月,中国首条跨东南亚六国“一带一路”航线在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启航,进一步加强了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港口港航合作。

厦门市拥有丰富的教育和文化旅游资源。

全市设有多所高等院校,其中厦门大学、集美大学为全国知名重点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0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7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0家,相关科研单位为厦门市新兴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厦门市鼓浪屿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南普陀寺、厦门大学、环岛路等景点在国内也有较高的知名度,2017年“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使厦门市成为国内著名的旅游城市。

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厦门市对外经济发展较早,为机械和电子产业发展奠基了良好的基础。

2010年以来,受国际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影响,厦门市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随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厦门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旅游业对经济拉动力不断增强,地方经济整体仍保持较快增长。

2016-2018年,厦门市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84.25亿元、4351.18亿元和4791.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工业方面,近年来厦门市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2018年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11.35亿元,同比增长8.8%。

从产值来看,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92.32亿元,其中,电子行业已经发展成为制造业最主要的支柱行业,是企业数最多、产值最高、上下游配套最全的一个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在全市工业中保持主导优势,201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20.99亿元,同比增长11.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9.4%;机械行业已基本形成了以金龙、厦工、林德叉车及厦船重工等骨干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配套、物流配送为保障的生产组织体系,大中型客车、输配电设备、工程机械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占有重要地位,2018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23.00亿元,同比增长9.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1%。

从产业链来看,全年全市已有3条工业产业链完成产值超千亿元,其中平板显示产业链完成产值1314.87亿元,同比增长7.9%;计算机与通讯设备产业链完成产值1204.44亿元,同比增长14.5%;机械装备产业链完成产值1037.05亿元,同比增长5.6%;此外,新材料产业链完成产值888.78亿元,同比增长14.8%。

2019年前三季度,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27.65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服务业方面,近年来厦门市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了以金融、商贸、物流、软件、信息、房地产、旅游会展等为主的产业格局。

2018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786.85亿元,同比增长7.5%,服务业各行业发展冷热不均、出现分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