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金榜学案答案课件

合集下载

【金榜学案】-九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课件 语文版

【金榜学案】-九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课件 语文版

16.你认为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请从语言、表达等方面任选 一点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特点。题干中已有明确的提示, 从语言、表达等方面任选一点作简要分析,若从语言方面分 析,可抓住词语或修辞的运用,举例分析。若从表达方面分 析,可抓住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等,举例分析。 答案(示例):语言生动。如“那些野李子树也会长出滚圆 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 野李子可爱的形状。
生活才是美好的,坚决不能做﹒网﹒虫。
(网虫:沉迷于网络的人。)
【解析】选A。“高台跳水”在本句中为房价大跌的意思。
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白杨礼赞》这篇抒情散文以“不平凡”的白杨树为线 索,从“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内在气质”三方面 来写,通过赞美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歌颂北方的抗日军民。 B.《一厘米》围绕“该不该买票”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了一 个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善良、大度、自尊而又自私的 母亲形象。 C.“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极精练地写 出了主人公的特殊性,写出了他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
答案(示例):喜剧人物:从“我”(小伙计)这个视角来 看,孔乙己与社会有着诸多的矛盾和不协调之处,他总是成 为别人的笑料,所以说他是个喜剧人物。 悲剧人物:从孔乙己一生残酷悲惨的命运(遭遇和结局)这 个角度看,孔乙己是个悲剧人物。
11.对于把书读到像孔乙己这样与社会格格不入、迂腐僵化、 近乎废物的读书人,你可能会有许多感想。请结合孔乙己的 遭遇和结局,就“读书与生存”这个问题广开思路,简明扼 要地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榜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幼时记趣-新课标配套课件-苏教版

金榜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幼时记趣-新课标配套课件-苏教版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三点 五十一 分。
13.本文与课文都写了生活中的情趣,你更喜欢哪一种?请
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我更喜欢课文中沈复的童趣。因为儿时的 沈复有着极其丰富的想像力,他能使平凡的事物充满情 趣,表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乐趣。(言之成理即可)
6.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烟慢慢地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 7.找出文中的主旨句,并说明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三点 五十一分。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三点 五十一分。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三点 五十一分。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三点 五十一分。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三点 五十一分。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三点 五十一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三点 五十一 分。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三点 五十一 分。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三点 五十一 分。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案头瓶花不绝如其法﹒行之
绝:_________________ 善:_________________
(1)项为之强
(2)以﹒土砾凸者为邱 (3)徐喷以﹒烟
(4)物﹒外之趣
() ()
() ()
答案:﹒(1﹒)颈,脖颈 (2)碎石 (3)慢慢地 (4)观察事物本身

金榜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新课标配套课件 苏教版

金榜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新课标配套课件 苏教版

要做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就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
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要探求新的思路;还要锲 而不舍地去做。
8.根据文中的注音写汉字。 duò( 答案:堕 )落 虔 qián( )诚
9.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根据上下文推测词语在具体语言 环境中的含义,你能说说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吗?
答案:“大多数”一词强调了获得非凡的灵感多数情况下并
非轻而易举,但也有轻而易举获得灵感的时候。
6.作者认为,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等人非凡的灵 感,往往产生于怎样的过程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中指示代词的理解。解答此题时,
跃跃欲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拘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想要施展才能去试着做一次的样子。 不开,陷入某种境地。 指做事情放
10.“同学们胸有成竹地举起了小手,跃跃欲试。”联系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设问句作用的理解。议论文中经常 用设问句引起读者思考,衔接段与段之间的内容。
答案:引出论题,引起读者思考,连用两个问句还起到过渡
的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5.“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
﹒﹒﹒
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中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议论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在解题 时,可采用比较的方法,用该词与去掉该词,有什么不同。 “大多数”起了一个限定的作用。

金榜学案七级语文上册 第2课 繁星 新课标配套课件 苏教(通用)

金榜学案七级语文上册 第2课 繁星 新课标配套课件 苏教(通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
专家告诉
• • •
感 谢 您 的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2021/5/112021/5/11May 11, 2021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1, 2021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2021年5月2021/5/112021/5/11p2u0ru2s1. N/5u/ll1a1ia5c/u1lis1/te2m0p2o1r felis ut cursus.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5/112021/5/11May 11, 2021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1年5月11日星期二2021/5/112021/5/112021/5/11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2021年5月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9.请你展开联想和想像,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把“遥 望”“繁星”“闪烁”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 (词语顺序不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遥望夜空,繁星满天。半明半暗的星星在深 蓝色的天空中闪烁着光亮,就好像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 舞。

金榜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 古代语言二则 新课标配套课件 苏教版

金榜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 古代语言二则 新课标配套课件 苏教版

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3)不仅没好处,
反而害了它们。
13.宋人为什么要拔苗?其结果如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宋人想帮助禾苗快点生长,其结果却使得禾苗干枯了。
14.读完这则寓言后,想一想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故事寓意的理解。从宋人拔苗的行
为出发,结合禾苗的枯死来答,说出不顾客观实际的危害, 意合即可。 答案:这则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遇事如 果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能是好心办坏事。
(2)及反 (3)遂不得履

﹒ (4)遽契其舟 ﹒
(5)何不试之以足

( ( (2)到,等到
(6)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答案:(1)拿,携带

(4)立即,匆忙
(5)用、拿
(6)到
6.翻译下列句子。
(1)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 (2)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舟求剑的楚人“惑”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原因是他不知道船和剑的关系是一动一静的,而把两 者都看成动的了。这启示我们要尊重实际,用发展变化的眼 光来看问题。

最新第1课-消息二则金榜学案答案课件ppt

最新第1课-消息二则金榜学案答案课件ppt
• 2。B
• “目空一切”意思是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 自大,什么都看不起。这是个贬义词,不符合这里 的语境,可改为“百折不挠”一类的成语。
• 3。B • “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主观性的议论”
错。
• 4。示例:52位空巢老人的“特殊春晚” • 5。D • A。“潜”— qián “消”—“销” • B。“疵”— cī “复”—“覆” • C。“烂”—“滥”
• 【读一读·写一写】
• 1。 qiān jiān sài
• 泄督域
• 2。(1)锐不可当(2)英勇善战(3)歼灭• 想一想·填一填】• 横渡
渡江概况
• 首战告捷 西路军
• 详写
封锁长江
• 4、环境描写(侧面描写、对比):写出了商贩们在 没有生意的时候的无所事事,突出(衬托)了菜农读 书的专注和他内心的宁静。(意思对即可)
• 5、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 揭示文章主旨(点明文章中心)要在世俗的喧嚣 中保持内心的宁静抒发了作者对菜农的欣赏与敬佩 之情;
• 新颖独特,富有诗意;
• 吸引读者阅读(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 一课三练·提素养
• 1。A
• B“鉴”—“签”;
• C“泻”—“泄”;
• D“治”—“制”。
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具体目标有: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怎样的现实生活。
(2)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和人物性格的一系列
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小说的故事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 表现主题思想的作用。它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人物的 性格是在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中得到展示的,是随着故事 情节的发展变化而得到具体体现的。
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

金榜学案七级语文上册第6课往事依依新课标配套课件苏教

金榜学案七级语文上册第6课往事依依新课标配套课件苏教
13.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春夏秋冬、四季风采的诗句,试将下列诗句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排列,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五月榴花照眼明。 D.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E.绿树阴浓夏日长。 F.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9.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顺序的理解能力。要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来答,如:小学三年级、“文革”期间、参加工作后、退休后有一段时间。 答案:本文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从“上小学三年级——‘文革’期间——参加工作后——退休后有一段时间”可知。
3.下列语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 B.年华似流水。 C.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 D.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 【解析】选B。A项“仿佛”不是比喻词,只是表示一种感觉;C项只是表达书的作用;D项“好像”也是表达的一种心理感觉。
6.作者在描写两位国文老师时,都注重了什么描写?请找出文中最能概括两位老师特点的语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动作和神态描写。前一位“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后一位“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7.两位国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对“我”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一位老师教授的是辛弃疾的词,“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培养了“我”的爱国情怀;后一位老师教授的是田汉的新诗,朗读时“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使“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

【金榜学案】-九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综合检测配套课件 语文版

【金榜学案】-九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综合检测配套课件 语文版

13.概括这两个语段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个语段都是写在利与义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
14.你如何理解文章标题“伤口”的含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含义的理解。“伤口”一语双 关,表层意思指身体的创伤;深层含义是内心的创伤,提醒 我们注意保护伤残者。 答案:表层意思是指吹口琴者展示出的“伤口”;深层含义 是要注意保护伤残者心灵的“伤口”,不要随意伤害他们的 自尊。
10.(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的理解。答题时用原文回答更 简单、准确,“此”是代词,指代“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 之”。如用自己的话答意思要准确完整。 答案: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 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如用自己 的话答出这个意思也可。)
(2010年3月27日南海网)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界的,无论是富裕还是 贫穷,我们每个人在气候变化面前都同样脆弱。近期,北方 沙尘肆虐,西南旱灾持续,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警示。对此, 请谈一谈你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地球,提供人类休养生息之地,给予的同时, 也在告知人类,它也需要休息、喘息;“关灯一小时”是一 次全人类对缓解地球气候变暖的意识觉醒。为了地球的明天, 我们应当共同携手,为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尽一份力; “关灯一小时”就是拯救地球一小时。

金榜学案七级语文上册 第3课 冰心诗四首 新课标配套课件 苏教(通用)

金榜学案七级语文上册 第3课 冰心诗四首 新课标配套课件 苏教(通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妄弃(wànɡ) ﹒浸透(qìn) ﹒嫩绿(nèn) ﹒倘若(tǎnɡ) B.惊﹒羡(xiàn) 鸟﹒巢(chāo) ﹒抛下(pāo) ﹒叠成(dié) C.吹﹒卷(chuī) 无﹒端(duān) 悲﹒哀(āi) ﹒血雨(xiě) D.当﹒初(dānɡ) 洒﹒遍(sǎ) ﹒牺牲(xī) ﹒挚爱(zhì)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2021年5月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 • •
感 谢 您 的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2021/5/112021/5/11May 11, 2021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1, 2021
12.假如,今天冰心奶奶决定再次修改《纸船》,她老人家 邀请同学们参加这次诗歌评改会,你也在被邀之列,你准备 说些什么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从舟上抛下在海里”一句,“抛” 能否替换为“放”?“舟”能否更写实些,换成“大轮船”? (2)“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一句中,“爱”和“悲哀” 过于直露,能否换成形象的词语?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B.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C.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 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D.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 雨。 【解析】选C。A项比喻,B项拟人,D项拟人。

金榜学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56配套课件语文版PPT课件

金榜学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56配套课件语文版PPT课件
第4页/共41页
5.很多不法分子,逆党和国家之挽救,____________,走火入魔,以致引 火自焚。(提示:联系《扁鹊见蔡桓公》填空)(2分) 答案:讳疾忌医
第5页/共41页
6.按原文填空。(4分) (1)李商隐的《无题》中运用美丽的神话来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表现沙漠特有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泊秦淮》中作者运用曲笔讽刺那些终日醉生梦死,不关心国事的人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8页/共41页
19.空缺处应填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属于_________修辞。(2分)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修辞。这两句属于互文修辞,互文 指古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 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答案:叫嚣乎东西 隳突乎南北 互文
第31页/共41页
第32页/共41页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分) (1)昔晋公子重耳出亡( ) (2)然则叔瞻、宫之奇亦虞、虢之扁鹊也( )
答案:(1)逃亡 (2)(既﹒然)这样,那么 ﹒﹒
第33页/共41页
23.由这篇短文,你想到我们学过的与它相似的哪篇文章?郑君、虞君的命 运与谁的命运相似?(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外文章之间互相联系的把握能力。文中的郑 君、虞君都是不听劝告而自食恶果,和我们学过的蔡桓公极其相似。 答案:《扁鹊见蔡桓公》。郑君、虞君的命运与蔡桓公的命运相似。

初中语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诗两首

初中语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诗两首
答案:“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 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突出了面积 小,程度轻。
第三十三页,共40页。
2.赏析语言 (1)第三小节中乡愁指对母亲的怀念与哀悼,诗人却把它比喻成坟墓, 它告诉我们什么?
答案:告诉我们“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世间还有什么样的离情比
1.正音辨形
一枚( )

坟mù( )
邮票( )
窄窄( )

海xiá( )
l﹒ù( )地
答案:méi yóu zhǎi 墓 峡 陆
第十三页,共40页。
2.走进文本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 的共同特征,即:①小时候的母子分离;②_____
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第三十五页,共40页。
蓝色季风:同一位置上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 一唱三叹的旋律效果,给全诗营造了一种徘徊怅惘的氛围。
第三十六页,共40页。
依据图示,完成下题,归纳反思。
第三十七页,共40页。
这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______、______这些具体的事物,把抽象 的乡愁具体化,表达了诗人渴望__________,盼望__________的强烈愿望。
2.如何准确把握意象呢?
(1)抓住意象自身的特征,注意这些特征的象征性。如月 圆——团圆——无法团圆——思乡怀人。(2)联系全篇,宏 观把握。学会分析意象的组合:①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很确定, 鉴赏意象一定要运用联想和想象。②注意把握意象之间内在的、 深层的联系。
第十八页,共40页。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 雨所打击着的”“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 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金榜学案答案(五)达标测试1.选出既没有读音错误又没有书写错误的一项()A.啮齿(liè)盗听途说繁衍B.媲美(pì)鼠目寸光滑稽(jī)C.挑衅(xùn)笃信(dǔ)迁徒2.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采用了_____________框架,_____________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有关_____________的知识。

把它看作记叙文,因为它具备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事情的起因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它_____________了半天,找不到一个洞口可_____________,我急中生智,_____________下帽子把它_____________住了。

当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帽子里_____________出来时,突然来了一个高个子的白人,他饶有兴趣地_____________着我,笑眯眯地问道:“你_____________到了什么好东西?”4.阅读并回答问题。

“幸好它们只是一些小老鼠,……几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乎大难临头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似的。

……不去大量繁殖,不就可以避免这种悲剧!(1)“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是因为:(2)第三段“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是因为:(3)填入第二段中画横线处的短语,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A.停止进食B.永无休止C.东跑西颠D.吵吵嚷嚷(4).认真阅读文段,概括旅鼠繁殖的特点。

(5).旅鼠的数量达到一定密度时,会出现一种什么奇怪现象?最终达到一个什么目的?(6)、将下列句子的成分用符号标出来。

A.你真认为我会像旅鼠那样不顾一切地跳下去吗?B.我一把揪住了他的背包带。

(六)布置作业14、《大雁归来》学案教师寄语: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带上它们,你可以登上永恒之旅,走完全世界。

学习目标: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2、学习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重难点:1.感知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3.理解作者对大雁倾注的感情。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 ) 雾霭( ) 窥( )探缄( )默狩( )猎凋( )零滑翔( ) 顾忌(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迁徙:缄默:窥探:雾霭:狩猎:顾忌:目空一切:3.作者_________,美国著名____________者。

二、课上学习(一)导入(二)检查预习(三)精读课文,自主探究与合作释疑1.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2.找出文中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四)课堂小结(五)达标测试1、给画线的字注音:雾霭()缄默()香蒲()凋零()沙锥鸟()狩猎()2、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

B、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C、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D、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3.阅读一至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文段③中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这意味着大雁们怎么做?(3)“三月的大雁则不同”,从结构上看,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4)学习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

(六)布置作业【参考答案】1、ǎi jiān pú diāo zhuī shòu2、D3、⑴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⑵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

⑶迁徙中的大雁,它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

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表达了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大雁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的感情。

15、《喂---出来》学案教师寄语:青春是用脑袋和脚来证明的,脑袋是让你思考的,脚是让你去行走的。

用脑袋和双脚才能走出一片阔天。

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哂笑、牟取”的读音词义。

理解运用文中30多个成语;2.了解作家及科幻小说的文体特征;3.了解小说的情节,理解作品的主旨;4.把握文意,理解作品的深意,培养学生阅读科幻小说的兴趣;5.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本文现实与想象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2、难点:⑴想象奇特的艺术美。

⑵文章中两处照应题目的“喂——出来”的作用。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星新一,日本现代小说家。

被尊称为“日本微型小说之父”。

2.文体介绍:科幻小说,小说类别之一。

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像。

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

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一般认为英国诗人雪莱之妻玛丽?雪莱(1797—1851)的《弗兰肯斯坦》是第一部科幻小说,法国作家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我国高士其等也写过不少优秀科幻小说。

一、课前预习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哂〔〕笑牟〔〕众目睽〔〕睽棘〔〕手铆〔〕钉贪婪〔〕履〔〕行2、解释词语哂笑:牟取:棘手:众目睽睽:莫衷一是:不容置疑:3、文章讲了怎样一个故事?4、小说表达了怎样一个主旨?二、课上学习(一)导入(二)检查预习(三)精读课文,探究与交流(1)通过感知,我们知道了小说中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洞,而面对着这个洞,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表现,而小说的结尾更是奇特,那奇怪的叫声和小石头从那里来?天上掉下那块石头后,又会发生什么呢?(2)文中结尾两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可是,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此处描写反映了人们怎样的心理?给人以怎样的启示?(3)假如将文章内容的设计化为三幅漫画,想一想三幅画应各画什么内容?(4)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人们应怎样处理废水、废气、废物?为什么这样处理?(四)课堂小结(五)达标测试1.下列加点字注音的错误排列由少到多的一项是()。

①缠绕(rǎo)利润(yùn)清澈(chè)监督(jiàn)②牟取(mú)一幢(dònɡ)惩罚(chěn)钞票(cāo)③哂笑(shěn)头晕(hūn)栅栏(zhà)棘手(là)④即使(jì)铆钉(mǎo)倾泻(xiè)不慎(shèn)A.①→②→④→③D.④→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①→②→③→④2.根据语境或成语的意思填空,使成语完整。

例①:精神上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百无聊赖)例②:把一只秤砣缚在一端,小心翼翼地往下放。

A.画竹子前竹子的完整形象已在胸中。

比喻做事之前已有通盘的考虑。

(胸有_______)B.不容许有什么怀疑。

(不容_______)C.他苦苦地思索着,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然而,在众目_______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

D.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_______地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

3.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箱盖在这个洞的上方自动地打开,原子能反应堆的费料就倾泄到这个洞里。

B.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忠一是。

C.在离村庄更近的地方,一座小小的庙建造起来了,并且还副带建造了一个广场。

D.振耳欲聋的声音源源不断地从扩音机里传了出来,经久不息。

4.下面对文章进行分析的语段留有空缺,请填入恰当的词语。

作者认为,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_________其果。

破坏大自然,必定会遭到大自然的_______。

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的是_______眼光,不能只顾_______不考虑未来。

5.当村里人发现小庙因台风而倒塌,却出现了一个洞时有哪些反应?城里人知道后又有哪些反应?并想到了什么?6.文中写到“头顶上传来奇怪的叫声”,“从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地方飞来一块小石头”。

作者这样想象和这样写的根据和意图是什么?7.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大家_______地商量着,_______,_______。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消息灵通的报社记者们很快就打听到了这件事,争先恐后地开着小汽车赶了来。

不一会儿,科学家和学者也都闻风而来了。

并且,每个人都显示出一副极其渊博、无所不知的神色,镇定自若地朝洞里张望着。

随后,陆陆续续地又来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

有的人反反复复地打量着这个洞,眼睛里露出贪婪的目光,心里不住地盘算着:是否可以从中牟取什么利润,要不要趁早出高价买下这个洞的专利权?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在洞口周围,以防有人不慎跌落下去。

(1).文段通过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来表现人物。

(2).文段中画线句的“每个人”指。

这句话表现了这些人的_______、_______。

(3).在“一大群看热闹的人”里为什么单指一个“有的人”?对后文有什么作用?(4).文段中空格处应填的词语顺序应是()。

A.众说纷纭B.莫衷一是C.七嘴八舌(5).有人认为“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是写头天的事。

后文是写第二天的事,此处应分开另作一层。

对此你有何看法?并谈谈理由。

(六)布置作业参考答案1.C2.A.成竹B。

置疑 C.睽睽 D.洋洋3.A 提示:A.废泻B.衷C.附D.震4.自食报复长远眼前提示:此题要结合全文主旨分析。

5.略提示:抓住课文内容即可。

6.根据是谁制造的祸害就加到谁头上的想法去进行想象的。

意图是暗示和警醒人们:破坏大自然的行为与大自然的报复行为,二者虽然并非同时发生,但报应终究是要到来的。

提示:此题结合全文和最后的暗示即可理解出来。

7.(1)行动神态心理(2).科学家和学者故作神态装腔作势提示:此题要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

(3).因为“他”买下这个洞开“垃圾公司”。

对后文有照应作用。

提示:此题要根据后文分析。

(4).C A B(5).不对。

因为此段主要是写人们对洞的反应,都是同一个方面的情况。

提示:此题关键要理解段意,分析语段内容内部的关系。

第四单元16、《云南的歌会》学案教师寄语: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爱我中华》学习目标:1、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