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2006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卷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题(仅供参考)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题(仅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c5092bd6ce2f0066f533221c.png)
一、名词解释1. 横断面分析(cross sectional analysis):在某一时刻,对不同出生时间的研究人群的某病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适于分析潜伏期短或病程短的急性病或急性病。
2. DME: 临床流行病学面对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复杂情况,应用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规律和方法学,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建立了临床科研设计(design)、测量(measurement)与评价(evaluation) 的临床科研方法学,即(DME),并应用于复杂的临床医学研究实践。
3.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是流行病学分析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方法之一。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是,按照研究开始时人群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然后随访两组一定的时间,观察并收集两组所研究疾病的发生情况,计算和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如果暴露组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地高于非暴露组该病的发病率,则认为该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系。
队列研究有时也称为随访研究(follow-up study)或发病率研究(incidence study)。
4. PDICOT: 在具体地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时,应抓住以下几大要素:(1)疾病/病人(patients/population),(2)研究设计(design),(3)干预措施(intervention),(4)对照组(comparison),(5)研究的结果(outcomes),(6)时间因素(time)的英文缩写。
5.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表示人群中由于暴露于某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占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百分比。
它提示在完全控制暴露因素后,人群中某病发病(或死亡)率可能下降的程度。
6. GDB: 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文习俗、生态环境、种族等,情况各异。
因而,疾病的负担显然不一,同时上述等方面的情况动态变化,也会促进疾病谱及其疾病负担发生相应变化,因而1993年世界银行在发展报告中,提出了“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disease burden,GDB)的概念,用于研究国家控制疾病的优先重点及确定基本的一揽子卫生服务。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02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02](https://img.taocdn.com/s3/m/94ceb748102de2bd970588a5.png)
273.为排除某病应选择
A.灵敏度高的试验 B.特异度高的试验 C.阳性预测值高的试验 D.阴性预测值低
的试验 E.假阳性率低的试验
274.下面关于流行病学病因概念的认识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流行病学研究中所谓的病因通常具有一定的预防意义
B.当一个或多个病因不存在时,疾病发生的频率会随之下降
C.病因就是导致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因素 D.历史上的纯病因论忽视了环境因素和宿主
E.一定时期内,患某种疾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283.采用平行试验可以
A.较快的做出诊断 B.提高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 C.降低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
D.减少漏诊的发生 E.以上都对
284.下列疾病诊断的方法中,属于临床诊断标准的是
A.肿瘤的病理学诊断 B.行业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如类风湿病、脂肪肝等的诊断标准
认暴发终止
293.相对危险度的概念为
A.病例组和非病例组暴露率的比值 B.病例组和对照组病死率的比值
C.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率的比值
D.露组和非暴露组暴露率的比值
E.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
294.哪种传播途径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儿童
A.经空气飞沫传播 B.经食物传播 C.经水传播 D.经虫媒传播 E.日常生活接
E.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
291.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 35%和 20%,则该试验的 NNT 是
A.2 B.7 C.3 D.5 E.以上都不对
292.分析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属于暴发调查程序中哪个环节
A.暴发的核实 B.组织准备 C.疾病三间分布的描述与分析 D.现场调查 E.确
触
295.有关随机对照试验,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7486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7.png)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临床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分布规律和控制方法的学科。
而临床流行病学的学习,离不开期末考试的检验和总结。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临床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和复习。
1. 什么是流行病学?答: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分布和控制的学科,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大规模人群中的资料,以确定疾病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伤害和健康问题。
3. 什么是疫情?答:疫情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某种特定的疾病或健康问题在人群中发生的程度和范围。
4.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调查方法有哪些?答: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包括横断面调查、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5. 什么是横断面调查?答:横断面调查是指在某一时点或一段时间内,对特定人群进行观察和测量,了解某种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发生情况。
6. 什么是队列研究?答:队列研究是指在一个定义的人群中,根据暴露程度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然后长期跟踪观察,比较两组人群发生疾病的差异,从而推断某种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7. 什么是病例对照研究?答:病例对照研究是指在某一时间点,选取已经患病的病例和没有患病的对照进行比较,分析两组人群暴露因素的差异,从而推断某种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8. 流行病学中的疾病传播途径有哪些?答: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和昆虫传播等。
9. 什么是爆发性疾病?如何进行爆发性疾病的监测?答:爆发性疾病是指在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的发病数目明显超过正常水平的疫情。
进行爆发性疾病的监测需要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分析疫情资料,判断疫情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0.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7套《流行病学》 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7套《流行病学》 期末试卷+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29a1adad51f01dc281f1c1.png)
---○---○------○---○---………… 评卷密封线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线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07 ~2008 年 1 学期 流行病学 课程 时间110分钟 32学时, 2 学分,闭卷,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100% 考试时间2007年11月8日晚一、名词解释(本题20分,每小题4分) 1、exposure 暴露(1分) 暴露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1分),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1分)或行为(1分)。
2、outbreak 暴发(1分) 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1分),短时间内(1分)突然出现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1分)。
3、matching 匹配(1分) 匹配或称配比,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2分),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1分)。
4、relative risk 相对危险度(1分) 相对危险度是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率比RR=I e /I 0(1分),是反映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最有用的指标(1分),表示暴露组的发病风险是非暴露组的RR 倍。
(1分) 5、disease surveillance 疾病监测(1分) 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1分),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11分) 二、选择题(本题15分,每题1分) 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C ) A. 疾病 B.病人 C.人群 D. 健康人 E.亚临床病人2、下面哪一项不是爆发调查的内容:(D)A.核实诊断,证实爆发B.全面考察疫情,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疾病分布C.形成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并加以检验D.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以干预措施,一组作为对照继续观察E.调查的同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3、下列哪一项不是现况研究的特点(A)A、设立对照组B、关心的是某一特定时点或短时期内某一群体中暴露和疾病的状况或联系C、不能确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序及因果关系D、对固定的暴露因素可作因果推论E、定期重复可获得发病率资料4、某医院心血管内科2004年和2005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2004年相比( D )A.2005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2005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心肌梗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E.以上均不对5、为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B )A、串联使用B、并联使用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D、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E、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低6、为了解高脂肪摄入与前列腺癌之间的关系,某次队列研究得到RR=2.0,其95%可信区间是0.85~3.5,假设检验水平是0.05,下列推论正确的是:(E )A.高脂肪摄入与前列腺癌发病率升高之间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https://img.taocdn.com/s3/m/bb4c244167ec102de2bd8981.png)
流行病学1.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D.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2.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A.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B.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D.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E.以上均不是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4.相对危险度是指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6.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A.尽可能减少失访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7.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8.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A.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9.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B.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C.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D.夏季多发E.无职业、性别差异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11.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C.该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10万D.该村高血压续发率为30/10万E.该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0/10万12.医院感染监测收集资料的核心是A.发现感染病例B.调查感染因素C.计算感染率D.计算病死率E.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13.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死亡率B.病死率C.发病率D.感染率E.罹患率14.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可能是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E.乙地诊断比甲地更准确15.以下哪类人群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D.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E.偶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病人16.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t检验可用于多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B.直线回归可用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及密切程度C.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总体均数均不等D.对于两组均数比较的资料,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价E.以上论述都不对17.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A.发病率B.感染率C.患病率D.续发率E.罹患率18.有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正确的是A.知情同意书签署后一式两份,分别由研究机构和受试者保存B.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远比知情同意的讨论过程更加重要C.对于无自主能力或自主能力不全的受试者,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可进入试验D.受试者如果同意参与试验,则由受试者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E.知情同意常常贯穿于整个试验过程19.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0.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是A.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B.感染传播方式C.病原体的来源D.病原体的种类E.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21.课题经费预算中,一般不包括在内的经费项目是A.科研业务费B.劳务费C.实验材料费D.仪器设备费E.管理费22.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23.平行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C.降低试验的阴性预测值D.提高试验的阳性预测值E.提高试验的疾病漏诊率24.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2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2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时,下述何项考虑是正确的A.应选择有暴露的病例B.应选择无暴露的病例C.应选择有暴露的对照D.应选择无暴露的对照E.不应考虑其有无暴露27.有关假设检验结果"P<0.05"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的可能性<5%B.无效假设正确的可能性<5%C.备择假设正确的可能性>95%D.差异是由选择性偏倚造成的可能性<5%E.以上选择均不对28.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即A.传染病在群体间的传播B.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C.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D.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E.传染病在个体间的传播29.出生队列分析可正确地反映A.行为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D.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E.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30.100名失眠患者采用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因样本量小而无法下结论B.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0.8C.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 为 1.25D.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E.气功对失眠治疗的有效率为80%3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32.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逻辑学基础是A.求同法B.求异法C.同异并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33.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34.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35.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传染期B.潜伏期C.前驱期D.临床症状期E.病原携带状态36.以下何项不是横断面研究的特点A.可观察多种疾病的发生状况B.是由因寻果的研究C.又称现况研究D.研究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的患病状况E.可观察人群抗体阳性率37.在进行两组病死率差别比较时,可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A.t检验B.单因素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X2检验E.以上方法均不是38.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总发病率B.二代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39.严重突发事件的最初,最紧迫的任务是A.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B.寻求合作和帮助C.稳定群众情绪D.搞好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理E.找到相关负责人40.以下哪个一般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A.多因素分析B.随机分组C.分层分析D.配对E.盲法41.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率较高的是A.大医院B.小医院C.门诊D.校医室E.中医院4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候偏倚E.入院率偏倚43.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和20%,则该试验的RRR和ARR 分别是A.15%,75%B.75%,25%C.35%,75%D.75%,15%E.75%,35%44.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A.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E.英语偏倚45.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01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01](https://img.taocdn.com/s3/m/4aa7eb9167ec102de3bd89a5.png)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动物模型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C、病人群体D、社区人群E、单个具体病人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
(多选)A、研究的真实性B、临床的重要性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样本量B.消除抽样误差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E.提高样本的代表性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E.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A.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E.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5.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A.简单随机法B.分层随机法C.区组随机法D.系统随机法E.非随机化分配6.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A.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C.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D.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E.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1.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2.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A、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3.有关排除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只要制定纳入标准即可,不需要专门制定排除标准B、排除标准不是纳入标准的对立面,两者是互补的C、制定排除标准,可进一步提高试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D、有试验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者应列入排除范围E、一般将孕妇列为新药评价试验的排除对象4.下列疾病诊断的方法中,属于临床诊断标准的是()A、肿瘤的病理学诊断B、行业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如类风湿病、脂肪肝等的诊断标准C、遗传性疾病(如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分子生物学诊断D、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E、冠心病的影像学冠脉造影诊断5.下列那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侯偏倚E、入院率偏倚6.在临床研究中,诸多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混杂因素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这些因素有A、研究对象的病情轻重不一B、研究对象接受的干预措施不同C、研究对象的病程不同D、研究对象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存在差异E、研究对象间心理因素、文化和社会背景等也不尽相同7.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时,主要途径和来源包括()A、专门防治机构B、传染病报告C、疾病报告登记D、疾病监测E、普查和筛查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要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2.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是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标准设计方案B.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干预组C.适合于任何类型临床问题的研究D.可用于教学效果的评估E.可用于动物试验3.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4.有关随机对照试验,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如能采用盲法观察结果,可减少测量偏倚B.有严格诊断和纳入标准,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好C.前瞻性研究,论证能力强D.研究结果外推不受限制E.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可比性好5.下列属于试验性研究的是()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交叉试验D、横断面研究E、病例分析6.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包括哪些()A.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组间可比性好B.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可减少选择性偏倚C.盲法测量结果,结果更真实、可靠D.不存在伦理问题E.高质量的单个RCT,可成为系统评价的可靠资源流行病学1.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D.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2.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A.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B.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D.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E.以上均不是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4.相对危险度是指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6.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A.尽可能减少失访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7.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8.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A.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9.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B.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C.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D.夏季多发E.无职业、性别差异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11.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C.该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10万D.该村高血压续发率为30/10万E.该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0/10万12.医院感染监测收集资料的核心是A.发现感染病例B.调查感染因素C.计算感染率D.计算病死率E.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13.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死亡率B.病死率C.发病率D.感染率E.罹患率14.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可能是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E.乙地诊断比甲地更准确15.以下哪类人群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D.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E.偶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病人16.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t检验可用于多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B.直线回归可用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及密切程度C.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总体均数均不等D.对于两组均数比较的资料,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价E.以上论述都不对17.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A.发病率B.感染率C.患病率D.续发率E.罹患率18.有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正确的是A.知情同意书签署后一式两份,分别由研究机构和受试者保存B.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远比知情同意的讨论过程更加重要C.对于无自主能力或自主能力不全的受试者,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可进入试验D.受试者如果同意参与试验,则由受试者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E.知情同意常常贯穿于整个试验过程19.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0.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是A.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B.感染传播方式C.病原体的来源D.病原体的种类E.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21.课题经费预算中,一般不包括在内的经费项目是A.科研业务费B.劳务费C.实验材料费D.仪器设备费E.管理费22.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23.平行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C.降低试验的阴性预测值D.提高试验的阳性预测值E.提高试验的疾病漏诊率24.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2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2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时,下述何项考虑是正确的A.应选择有暴露的病例B.应选择无暴露的病例C.应选择有暴露的对照D.应选择无暴露的对照E.不应考虑其有无暴露27.有关假设检验结果"P<0.05"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的可能性<5%B.无效假设正确的可能性<5%C.备择假设正确的可能性>95%D.差异是由选择性偏倚造成的可能性<5%E.以上选择均不对28.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即A.传染病在群体间的传播B.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C.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D.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E.传染病在个体间的传播29.出生队列分析可正确地反映A.行为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D.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E.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30.100名失眠患者采用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因样本量小而无法下结论B.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0.8C.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 为1.25D.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E.气功对失眠治疗的有效率为80%3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32.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逻辑学基础是A.求同法B.求异法C.同异并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33.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34.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35.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传染期B.潜伏期C.前驱期D.临床症状期E.病原携带状态36.以下何项不是横断面研究的特点A.可观察多种疾病的发生状况B.是由因寻果的研究C.又称现况研究D.研究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的患病状况E.可观察人群抗体阳性率37.在进行两组病死率差别比较时,可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A.t检验B.单因素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X2检验E.以上方法均不是38.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总发病率B.二代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39.严重突发事件的最初,最紧迫的任务是A.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B.寻求合作和帮助C.稳定群众情绪D.搞好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理E.找到相关负责人40.以下哪个一般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A.多因素分析B.随机分组C.分层分析D.配对E.盲法41.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率较高的是A.大医院B.小医院C.门诊D.校医室E.中医院4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候偏倚E.入院率偏倚43.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和20%,则该试验的RRR和ARR 分别是A.15%,75%B.75%,25%C.35%,75%D.75%,15%E.75%,35%44.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A.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E.英语偏倚45.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
福建医科大学期末考试(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
![福建医科大学期末考试(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https://img.taocdn.com/s3/m/8917822fe2bd960590c677fb.png)
1.颅内高压的临表
2.开放性气胸的治疗原则
3.前列腺增生的治疗
4.斜疝与直疝的鉴别
问答
1.双侧上尿路结石的治疗原则
2.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处理
填空
1.昏迷各个分数的代表。不是分数段!
2.脾破裂病理分型
3.肝外胆管结石三联征
4.前列腺增生的主要临床表现
就记得这些了。。。
C.肾排泄酸性代谢产物障碍D机体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增多.
E.以上都不是
10.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最大特点是()
A.发热B.发绀
C.咳嗽出现早D.症状不典型.
E.水泡音不典型
四:问答题(40分)(每题10分)
1.如何诊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2.请叙述儿科肺炎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及疗程。
3.如何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列出其常见的并发症。.
D.先兆子宫破裂
2.某女,由其它医院转来,已有规律性腹痛24小时,烦躁不安,下腹拒按,宫口开大4厘米,先露-1,导尿有血尿,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胎盘早剥&&& B.先兆子宫破裂&&& C.子宫破裂
D.前置胎盘
3.初产妇,,28岁,36周孕,定期产前检查无异常,近2周出现头痛、眼花,血压24/16kpa尿蛋白++,此患者可诊断为
急性胎儿宫内窘迫的处理原则?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诊断?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避孕药的作用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
异位妊娠与胎盘早剥、阑尾炎的鉴别?
先兆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
分享]妇产科问答题1、简述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原则。
2、试述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福建医科大学2006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福建医科大学2006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fcbd1b1a0116c175f0e4848.png)
2006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第一题答: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1分】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从临床流行病学角度进行分析,结果归纳如下。
1.优点⑴研究对象来自2010年4月~2010年9月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因此,病例来源较明确;【1分】⑵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收集病例排除风湿性心脏病、免疫疾病、冠状动脉狭窄、激素替代治疗及资料不全者。
病例排除标准明确;【1分】⑶研究(暴露)因素如家族史、吸烟史定义为、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等定义明确、权威;【1分】⑷检测指标标本采集规范、测定方法清楚,结果数据可信。
【1分】2.缺点⑴未介绍研究对象所在医院的性质和等级,及其详细人口学和临床特征;【1分】⑵以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为对照组不恰当,可能存在时间效应偏倚,与病例组的可比性不明【2分】⑶样本量不足,且对照组少于病例组;【1分】⑷暴露因素除家族史、吸烟史、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病史外,其他因素与冠心病的时序关系不明,甚至在收集数据时间上处于同一断面或时序颠倒,即使是前述几个“史”,也不清楚从暴露至发病是否拥有足够的潜隐期;【2分】⑸暴露因素不够全面;【1分】⑹未计算关联强度(OR值)及其95%CI,也未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控制混杂偏倚;【2分】⑺结论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缺乏可靠依据。
【1分】3.改进意见⑴明确告知研究对象所在医院的性质和等级,及其详细人口学(如性别构成)和临床特征(病程、病情、梗死部位等);【1分】⑵以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病人为病例组,以同性别、年龄组、同期入院的肺炎或慢性胃炎并排除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为对照组,并注意组间可比性;【2分】⑶根据主要暴露因素的暴露史比例及其预计OR值计算样本量,或每组病例数不少于100例;【1分】⑷各种“史”应调查是否于冠心病发病前15~20年就已经存在,各种血液生化指标数据也应来自冠心病发病前15~20年标本的测定值;【2分】⑸增加肥胖、吸烟等冠心病确定危险因素作为研究因素;【1分】⑹以OR作为分析指标,并计算其95%可信限;【1分】⑺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采用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混杂与交互作用分析。
流行病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复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b5635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9.png)
流行病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12题,每题1分,共112分)1. 在临床工作中,流行病学方法可用于:A、探讨某种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B、筛检某种疾病的病人C、对诊断试验或方法进行评价D、评价治疗效果与预后E、A 十 B 十 C 十 D正确答案:E2.某地 50 年代爆发一起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达 9 万多例,饮用河水患病率为 2.05,,6 倍于其他水源,其最可能传播途径是:A、经水传播B、接触传播C、垂直传播D、经土壤传播E、经食物传播正确答案:E3.医生体检发现心电图不正常是:A、筛检B、早发现C、早诊断D、二级预防E、一级预防正确答案:B4.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A、控制混淆因子的作用易实现B、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C、发生偏倚的机会少D、较直接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E、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正确答案:D5.医生用降糖药物治疗控制病情进展是:A、防止复发B、减少不良作用C、三级预防D、减少伤残E、预防并发病正确答案:B6. 缺乏某一素不会引起该病,这个因素被称为:A、必需病因B、非必需病因C、非充分病因D、危险因素E、充分病因正确答案:A7.在一项有关某病 50 名病例和 50 名对照的研究中,关于某一可能的病因因素所发现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显著性,由此可得出结论:A、该差异可能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B、该差异临床上可能有显著性C、该因素和疾病无联系D、观察和访视偏倚已被消除E、证明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可比性正确答案:A8. 在一次某病的现况研究中,发现男性符合该病症状标准的为 5/1000,而同年龄女性为 10,1000。
该年龄组女性发生该病危险性大的推论是:A、不正确,因为未在性别之间作率的比较B、不正确,因为未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C、不正确,因为未设立对照D、正确的E、不正确,因为随机分组正确答案:A9. 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是:A、病例组选择怀疑患某病的人,对照组应选择未患某病的人B、病例组应是确定患某病的人,对照组为怀疑患某病的人C、病例和对照均未确定患某病D、病例和对照均是患某病的人E、病例应是确定患某病的人,对照应是不患某病的人正确答案:E10.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A、临床试验B、回顾性队列研究C、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正确答案:A11.某医院收入 1 痢疾患者,该患者在入院时又感染了白喉杆菌。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142f6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2.png)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疾病频率的指标?A. 发病率B. 患病率C. 病死率D. 存活率2. 下列哪个年龄组属于儿童?A. 0-14岁B. 15-29岁C. 30-49岁D. 50-69岁3. 下列哪个不属于三间分布?A. 地区分布B. 年龄分布C. 季节分布D. 性别分布4. 下列哪个不属于基本决定因素?A. 宿主B. 环境C. 卫生D. 病原体5. 下列哪个不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A. 疾病B. 健康状况C. 伤害D. 营养状况6. 下列哪个指标描述的是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强度?A. 发病率B. 患病率C. 病死率D. 续发率7. 下列哪个不属于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数理法D. 调查法8. 下列哪个不属于流行病学的任务?A. 预防疾病B. 诊断疾病C. 治疗疾病D. 控制疾病9. 下列哪个不属于流行病学的特点?A. 群体性B. 对比性C. 动态性D. 规律性10. 下列哪个不属于流行病学的分支学科?A. 临床流行病学B. 传染病流行病学C. 慢性病流行病学D. 营养流行病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下列哪些属于描述疾病频率的指标?( )A. 发病率B. 患病率C. 病死率D. 存活率12. 下列哪些属于三间分布?( )A. 地区分布B. 年龄分布C. 季节分布D. 性别分布13. 下列哪些属于基本决定因素?( )A. 宿主B. 环境C. 卫生D. 病原体14. 下列哪些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 )A. 疾病B. 健康状况C. 伤害D. 营养状况15. 下列哪些指标描述的是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强度?( )A. 发病率B. 患病率C. 病死率D. 续发率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6.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研究任务。
17.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特点。
18.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分支学科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临床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
![临床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f8cc9fcc22bcd126ff0c27.png)
临床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一、绪论(一)单选题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 B )A.人群筛查 B.对比分析 C.普查 D.抽样调查2.流行病学研究是从:( B )A.个体水平研究疾病B.群体水平研究疾病C.分子水平研究疾病 D.细胞水平研究疾病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哪项不对:( D )A.传染病 B.健康 C.精神性疾病 D.不包括车祸及意外伤害4.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包括:( D )A.疾病、健康 B.疾病 C.健康D.疾病、伤害、健康5.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B )A.病人个体 B.全人群 C.病人群体 D.健康人群6.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 C )A.病人群体 B.非病人群体 C.一定范围内的群体D.全人类7.以下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B )A.流行病学是医学的一门方法学B.流行病学的前身是传染病学C.流行病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D.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8.以下哪项不包括在流行病学用途之中:( C )A.病因的探索 B.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价C.临床观察 D.人群患病情况分析二、1、最能反映某地人群死亡实际情况的是:( A )A.死亡率 B.死亡比 C.病死率 D.标化死亡比2、某医生调查发现,甲县的死亡者中心血管病占的比例最大,占40%,而乙县死亡者中心血管病占第3位,仅占25%。
该医生认为甲县人死于心血管病的危险大于乙县人。
( B )A.此结论正确B.此结论不正确,因为这不是率的比较C.此结论不正确,因为没能设立对照组D.此结论不正确,因为它是描述性研究,不能下结论3、某市某区1999年总平均人口为20万,该区1998年结核病患者为1234人,其中治愈501例,死亡75例。
而在1999年底时结核病临床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患者为l742人.请问该区1999年结核病发病率为:( C )A.1742/10万 B.871/10万C.542/10万 1084/20万 D.1200/10万4、发病率与患病率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因而常易混淆,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C )A.两者均为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B.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应为某特定时期或特定时点内患有某病的所有患者C.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不应包括在研究期间或时点之前已经发病的病例D.发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的发生频率5、描述疾病在一年中的流行规律,宜用哪个述语:( C )A.暴发 B.流行 C.季节性D.长期趋势6、分析暴发的流行过程中,病例的时间分布资料时,应选择:( B)A.直条图B.直方图 C.多边图 D.算术尺度曲线7.各年龄组疾病多发无明显差别的主要原因:( B )A.病后有巩固免疫力 B.病后无免疫力或免疫力不巩固C.接触致病因子的机会较多 D.致病因子需积累到一定程度,且潜伏期又相当长9.下列哪项不是经间接接触传播引起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B )A.流行强度多为散发 B.有严格的季节性C.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者多发 D.无明显职业特征10.某医生对某院1990~2000年来院就诊乙型肝炎病人中丁型肝炎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该研究属于:( D )A.横断面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D.描述性研究11.流行病学描述疾病分布最常用的指标是:( B )A.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B.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C.发病率,死亡率,感染率 D.发病率,死亡率,罹患率12.在一次食物中毒中,共有200人用餐,其中有80人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https://img.taocdn.com/s3/m/e749d9d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5.png)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专业_______ 班级《流行病学》试题A卷一、选择题(共4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2.队列研究是属于()的研究方法A、描述流行病学B、分析流行病学C、实验流行病学D、理论流行病学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A、传染病B、非传染病C、健康问题D、一切疾病和健康4.疾病分布是指 ()A、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B、季节、地区和年龄分布C、性别、人群和地区分布D、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5.当一种疗法可以延长病人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则人群中 ()A、该病的发病率会升高B、该病的患病率会升高C、该病的患病率会降低D、该病的发病率会降低6.食物中毒爆发调查时,应选用的指标是 ()A、患病率B、罹患率C、感染率D、续发率7.某市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其流行强度为()A、散发B、暴发C、流行D、大流行8.现况调查的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病死率9.拟调查某地人群高血压的现患率,可采用的研究方法为()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实验研究D、现况研究10.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小()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11.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为()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多级抽样12.下列哪一种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回忆偏倚D、失访偏倚13.欲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是 ()A、支气管炎病人8、胃病病人C、意外损伤病人D、肠道传染病人14.队列研究的对象是 ()A、未患某病的人群B、患某病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C、患某病的人群D、未患某病而有暴露因素的人群15.队列研究中,如果随访时间较长,观察人数变动较大时,多采用下列哪种指标表示发病水平 ()A、年发病率B、发病密度C、累积发病率D、罹患率16.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采用盲法是为了控制()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回忆偏倚17.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是 ()A、设立对照组B、不设立对照组C、样本含量存在差别D、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18〜20题请参照下列资料)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a317c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5.png)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1.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D、方法学研究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A、它从个体水平研究疾病现象B、它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C、它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D、它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病因4.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A、人群特征B、概率论与统计学观点C、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D、以诊断疾病为主的观点5.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B、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6.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状况B、疾病的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C、疾病的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D、疾病在不同的年、月和日的分布7.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A、散发、流行和大流行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8.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对人的生命威胁程度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病死率9.疾病监测的主要目的是()A、收集和分析健康资料B、确定致病因素和消灭传染源C、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某病的流行状况D、预防和控制疾病10.一种治疗方法可延长生命,但不能治愈该病,则发生下列情况()A、该病患病率将减少B、该病发病率将增加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D、该病发病率将降低11.下列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A、病原微生物B、物理因子C、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D、心理因素12.在判断因果联系时必不可少的条件是()A、联系的剂量反应关系B、联系的强度C、联系的一致性D、时间顺序,先“因”后“果”13.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A、联系的强度不明显B、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而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C、疾病的患病率高D、疾病的发病率降低14.下列哪项不是形成病因假设的途径()A、求同法D、排除法C、求异法D、讨论法15.流行病学三角模式的三角是指()A、必要病因、充分病因、辅助病因B、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C、病因、宿主、环境D、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16.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A、个案调查B、前瞻性调查C、抽样调查D、爆发调查17.为了平衡实验组和对照组混杂因素可以采取的是()A、双盲B、单盲C、样本含量D、随机分组18.现患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A、死亡构成比B、某病的患病率C、某病的发病率D、某病的二代发病率19.有关调查表设计的原则哪项是错误的()A、措词要准确;通俗易懂B、措词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C、有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项也不列D、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20.在A、B两组人群中进行筛选,假定筛选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已知的,A人群患病率为10%,B人群为1%,则下列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真阳性的比例低于B人群B、A人群中特异度低于B人群C、A人群中可靠性高于B人群D、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假阳性者所占比例低于B人群21.生长缓慢的肿瘤与生长迅速的肿瘤,对于筛检试验可能会导致()A、病程长短偏倚B、领先时间偏倚C、信息偏倚D.混杂偏倚22.消毒措施是针对()A、消除传染源B、消除易感者C、消除传染源和易感者D、切断传播途径23.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A、串联使用B、并联使用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D、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24.直接影响诊断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生存率25.在诊断试验中,并联试验是指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A、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B、同时使用两个试验C、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阴性即诊断为阴性26.下列表达哪项是错误的()A、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B、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调查,结果的恒定性C、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D、串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27.关于筛检试验,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筛检不是诊断试验B、筛检的工作即是将健康人与患者和可疑病人区别开来C、筛检试验要求简便易行、经济安全、可靠有效D、筛检的阳性结果可直接确诊患者28.在未明病因疾病的病因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作用是()A、确定病因B、病因推断C、提供病因线索D、验证病因29.在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中,下列哪项是暴露的最确切含义()A、暴露是指一个发病因素B、暴露是指多个危险因素C、暴露是指研究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特征或因素的影响D、暴露是指接触了危险困素30.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组最好选择()A、死亡病例B、旧病例C、可疑病例D、新发病例3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是指()A、病例组的样本数等于对照组的样本数B、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C、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研究因素相一致的方法D、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所有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3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统计效率,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B、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相同的样本量C、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一致的研究因素D、便于研究对象回忆暴露因素3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指()A、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B、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C、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的比D、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34.在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阶段,最常用的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是()A、匹配B、标准化C、分层分析D、遵守随机化原则3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认为()A、暴露与该病有因果联系B、暴露是该病的原因C、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D、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36.评价远期疗效常用的指标是()A、生存率B、死亡率C、发病率D、治愈率37.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选用()A、归因危险度B、相对危险度C、特异度D、归因危险度百分比38.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人员组成()A、患该病的人B、未患该病的人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39.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A、属于观察法B、设立对照组C、人为控制研究因素D、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40.在队列研究中,不可避免的偏性是()A、信息偏性B、测量偏性C、失访偏性D、选择偏性41.在临床试验中,避免主观偏倚的最主要方法是()A、统一检测标准B、由一个人完成所有的结果观察C、盲法D、只使用客观指标42.临床上的“双盲”研究是指()A、研究组接受疫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B、观察者与受试对象均不知道谁接受干预和谁接受安慰剂C、观察者与受试对象均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D、研究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观察者的身份43.临床试验与队列研究的主要区别是()A、研究组与对照组大小相等B、研究是前瞻性的C、研究者是否控制研究因素D、研究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44.有人用某药治疗1000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结果有970名72小时内症状消失,因此对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优先选取该药的推论是()A、正确的B、不正确,因为不是率的比较C、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检验D、不正确,因为没有采取对照组45.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A、观察方向是由“果”及“因”B、有严格的平行的对照组C、研究对象必须随机分组D、必须有干预措施46.治疗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是()A、有效率、生存率、治愈率B、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C、保护率、效果指数D、病死率、罹患率、相对危险度47.天花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主要有利条件是()A、天花患者是主要传染源B、动物间无天花病毒宿主C、无病毒携带者D、有行之有效的免疫手段48.下面对伤害和意外事故的阐述准确的有()A、意外事故包括伤害B、伤害包括意外事故C、意外事故可以引起伤害D、意外事故是无意识的伤害49.精神卫生研究的目的应除外()A、预防与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降低精神疾病的患病率B、增进人民的身心健康C、减少社会、家庭所带来的精神压力D、减少和预防各类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50.下列不属于伤害的四项干预措施的是()A、美国一些州规定使用安全带B、保险公司以低价安装烟雾报警器来防止火灾C、设计汽车时注意急救药品及有关器械贮存器D、保险公司减少配额使人们提高安全意识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分子流行病学可以研究()A、传染性疾病B、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意外伤害D、健康状态E、遗传病2、造成世界各地大部分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B、平均寿命延长C、生态环境的污染D、行为方式的变化,如吸烟、酗酒、紧张、焦虑等E、人口老龄化3.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A、高血压B、饮酒C、吸烟D、糖尿病E、劳累4.在下列有关串联联合试验的陈述中,有哪几个说法是正确的()A、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灵敏度B、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特异度C、串联试验可以提高阳性预测值D、串联试验可以提高阴性预测值E、串联试验是指全部筛检试验中任何一项筛检试验结果阳性就可定为阳性5.下列哪些是第二级预防的措施()A、定期健康检查B、早发现C、早诊断D、早治疗E、防止“三废”污染6.下列哪些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A、可同时研究一种可疑因素与多种疾病的联系B、适用于常见病的病因研究C、样本小,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D、偏倚少,结果可靠E、可计算发病率7.流行病学的特点有()A、群体特征B、多病因论的特征C、对比的特征D、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E、社会医学的特征8.以下属于病因判断的常用标准的选项有()A、联系的时间顺序B、联系的强度C、剂量-反应关系D、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E、联系的合理性9.下列属于一级预防措施的有()A、加强身体锻炼B、合理营养C、保护和改善环境D、产前检查E、积极治疗10.诊断试验的可靠性受下列哪些因素影响()A、受试对象生物学变异B、变异系数C、观察者D、实验室条件E、符合率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点?2、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3、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4、混杂偏倚的控制方法有哪些?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试述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不同点?五、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1、在一项关于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中,获得如下资料:吸烟组肺癌的发病率为51.0/10万人年,非吸烟组的肺癌发病率为5.0/10万人年,而一般人群(全人群)的肺癌发病率为21.0/10万人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医科大学2006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学号:成绩:【解题说明】请认真审阅下列文献后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逐篇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与评价,并指出其优点、缺点(局限性);若某篇文献存在缺点(局限性),为更好地实现作者之研究目的,确保其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并具备临床意义,请您对现有研究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出明确具体的建设性改进意见。
(每题25分,共100分)。
【友情提示】请仔细审题,工整书写。
第一题(文献Ⅰ)【标题】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宁夏医学杂志,2011,33(3)]【研究目的】探讨雌激素水平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
虽然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得到普遍认同,但近年来激素替代疗法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却颇受争议[1]。
那么,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高低与冠状动脉病变是否具有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4月~2010年9月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疑诊冠心病收住入院的绝经后女性患者109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
冠心病组68例中合并高血压病56例,糖尿病23例;非冠心病组41例中合并高血压病21例,糖尿病14例,两组合并高血压病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家族史、吸烟史、糖尿病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收集病例排除风湿性心脏病、免疫疾病、冠状动脉狭窄、激素替代治疗及资料不全者。
2.危险因素的诊断标准:家族史指直系亲属有心肌梗死或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吸烟史定义为吸烟2年以上,平均每天≥5支;糖尿病诊断采用美国糖尿病协会标准[2],即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11.1mmol/L,或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后的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75g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或既往有明确糖尿病史;高血压病诊断采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标准[3],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
3.检测指标:所有入组病人均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用免疫分析法测雌二醇(E2)及孕酮(P),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尿酸(UA)、空腹血糖(FBG)及OGTT2h血糖。
4.状动脉影结果判断:采用目测法以邻近狭窄段的近心端和远心端的正常血管段内径为100%,狭窄处血管直径减少的百分数为狭窄程度。
估测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及其大分支,以其中任1支狭窄≥50%诊断为冠心病。
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1.与传统危险因素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年龄大、高血压病比例高、胆固醇水平高(P<0.05)。
2.两组检测指标比较: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患者E2水平低,但凝血指标及U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x )表1非冠心病组与冠心病组临床特征比较(s项目冠心病组(n=68) 非冠心病组(n=41) t值P值年龄(y) 65.18±7.24 60.85±7.11 0.042 0.003总胆固醇(mmol/L) 4.56±0.98 4.17±0.90 2.161 0.03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1.03±0.32 1.04±0.19 0.354 0.72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2.76±0.90 2.33±0.66 2.633 0.010载脂蛋白A(g/L) 1.18±0.18 1.24±0.20 1.617 0.109载脂蛋白B(g/L) 0.90±0.24 0.80±0.21 2.202 0.030纤维蛋白原(g/L) 2.88±0.76 2.80±0.67 0.505 0.615凝血酶原时间(s) 11.05±0.64 11.16±0.64 0.905 0.368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s) 25.64±5.76 25.99±3.21 0.356 0.723凝血酶时间(s) 18.12±2.56 18.39±3.46 0.476 0.635尿酸(μmol/L) 305.10±97.45 283.90±82.65 0.161 0.248空腹血糖(mmol/L) 5.94±1.75 5.78±1.49 0.511 0.611OGTT2小时血糖(mmol/L) 9.07±3.33 8.53±3.17 0.772 0.442雌二醇(pg/ml) 5.25±8.06 12.52±10.08 4.147 0.000孕酮(ng/ml) 0.34±0.22 0.36±0.25 0.539 0.591 【讨论】本研究发现,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年龄大,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中,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这与其它研究结果相一致[4]。
吸烟同样为冠心病危险因素,2008年的资料显示,中国女性的被动吸烟率高达39.5%,这些被动吸烟者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生明显增加[5]。
而我们所抽取样本为主动吸烟者,可能因为样本量小,所以研究显示两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作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Saltiki等[6]相关研究认为糖尿病增加了女性患冠心病的危险,同时抵消了雌激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但本研究结果发现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之间糖尿病史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入院后未明确诊断糖尿病者均行空腹血糖检查及OGTT试验,因此考虑为样本量不足,不能代表整体水平所致。
另外,本研究显示两组间TC、LDL-C及apoB水平有差异,LDL-C含有血总胆固醇的60%~70%,所以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作用最大。
因此,综合多项研究结果来看,LDL-C升高与冠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所以应积极控制LDL-C水平以减少冠心病发病率。
而载脂蛋白代谢的异常,甚至在血胆固醇水平表面正常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导致酶活性和胆固醇转运的异常,并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增加,而且载脂蛋白数量的增加(如apoB浓度增加)与血浆胆固醇升高一样,已被视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很好指标[7]。
绝经无论是自然、还是手术造成的都被认为是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有资料显示[8],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比绝经前增加4倍以上,说明雌激素对女性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雌激素通过影响内皮功能、血脂及凝血系统等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保护作用,本研究同样发现,冠心病组患者E2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进一步说明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因此,通过研究发现,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是由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所致,而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是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雌激素替代治疗效果不佳可能源于绝经所带来的一切机体改变,而非单纯的激素水平下降。
所以,应加强对这一特殊人群的冠心病的综合防治,并进一步研究雌激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使更多人获益。
【结论】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者多,并且随着年龄增大、雌激素水平下降致冠心病发病率增加,绝经后女性应综合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第二题(文献Ⅱ)【标题】肿瘤标志物血清糖类抗原及癌胚抗原联合测定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现代医药卫生,2011,27(5)]【研究目的】研究与胰腺癌相关的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50(CA50)等4种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在常见的内脏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是美国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五位[1],占胃肠道癌症死亡的1/5,其发病率较高且预后极差[2]。
虽然诊断胰腺癌的方法很多,但在临床确诊时多属晚期,仅10%~15%可手术治疗[3],早期发现并手术切除肿瘤是治愈胰腺癌的关键。
现对36例胰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CA19-9、CEA、CA125、CA50进行联合测定,以探讨其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从而做到早期诊断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9月住院胰腺癌患者36例,均经临床或(和)病理学确诊,其中男26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35~72)岁。
健康体检者59例来自正常体检人群,男39例,女20例,平均47(38~60)岁。
2.仪器与试剂:北京科美东雅微孔板光子计数分析仪和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配套试剂盒。
3.检测方法:所有检测对象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2~3mL,待自凝后分离血清。
检测原理和方法基于双抗体夹心法的化学发光检测方法。
在微孔板上包被肿瘤标志物的抗体,捕捉被检者血清中对应的肿瘤标志物,结合标有示踪物的二抗,然后经酶促催化化学反应产生光信号,用专门的化学发光检测仪读取光信号,通过软件进行信号值和浓度值的换算,对肿瘤标志物进行定量分析。
操作步骤按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
4.临界值设定:CA19-9<40μ/ml,CEA<10ng/ml,CA125<35μ/ml,CA50<30μ/ml,结果以高于临界值判定为阳性。
x )表示,数据比较用配对t检验,P<0.055.统计学分析: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1.各组血清CA19-9、CEA、CA125、CA50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各组血清CA19-9、CEA、CA125、CA50检测结果组别CA19-9 CEA CA125 CA50治疗组85.27±0.5 33.5±4.5 79.2±8.2 51.3±5.6对照组25.0±3.2 3.2±0.5 21.6±7.8 14.5±3.42.CA19-9、CEA、CA125、CA50单项检测与联合检出率比较:CA19-9、CEA、CA125、CA50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胰腺癌组CA19-9、CEA、CA125、CA50单项及4项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7.3%、52.8%、61.1%、70.3%、97.2%【讨论】至今没有一种标志物能对某种肿瘤完全特异,所以仅仅通过某一种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肿瘤的准确率较低,不能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早期检测,但是研究同时表明,采用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以弥补上述不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