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板块构造1
新疆板块构造图(张良臣)
Ⅲ111 阿尔金陆缘地块
Ⅲ112 阿尔金南缘早古生代裂陷槽
Ⅲ113 西昆仑北缘古生代复合沟弧带
Ⅲ114 西昆仑地块
Ⅲ2 柴达木微板块
Ⅲ21 柴达木中央地块
Ⅲ22 祁曼塔格古生代复合沟弧带
Ⅲ23 阿牙克库里地块
KJT 康西瓦—鲸鱼湖缝合带
Ⅳ 华南板块
Ⅳ1 昆南古生代复合沟弧带
Ⅱ12 洪古勒楞—阿尔曼太早古生代沟弧带
Ⅱ13 塔城晚古生代弧间盆地
Ⅱ14 三溏湖晚古生代弧间盆地
Ⅱ15 谢米斯台-—库兰卡兹干古生代复合岛弧带
Ⅱ16 唐巴勒—卡拉麦里古生代复合沟弧带
Ⅱ17 东准噶尔晚古生代陆缘盆地
Ⅱ18 准噶尔中央地块
Ⅱ19 博格达晚古生代弧后裂陷盆地
Ⅱ110 哈尔里克古生代深成岩浆弧
新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Ⅰ 西伯利亚板块
Ⅰ1 阿尔泰陆缘活动带
Ⅰ11 诺尔特晚古生代上叠盆地
Ⅰ12 阿尔泰古生代深成岩浆弧
Ⅰ13 南阿尔泰晚古生代弧后裂陷槽
Ⅰ14 额尔齐斯构造杂岩带
Ⅰ15 卡尔巴—哈巴河晚古生代弧前盆地
ZQT 查尔斯克—乔夏哈拉缝合带
Ⅱ 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
Ⅱ1 准噶尔微板块
Ⅱ11 萨吾尔—二台晚古生代岛弧带
NHT 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
Ⅲ 塔里木—华北板块
Ⅲ1 塔里木微板块
Ⅲ11 东阿莱-哈尔克古生代复合沟弧带
Ⅲ12 艾尔宾晚古生代残余盆地
Ⅲ13 麦兹-阔克塔勒晚古生代陆缘盆地
Ⅲ14 虎拉山晚古生代裂陷槽
Ⅲ15 柯坪前陆盆地
Ⅲ16 库鲁克塔格陆缘地块
Ⅲ17 北山古生代裂谷系
Ⅲ18 塔里木中央地块
板块构造理论:大地构造学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
海底扩张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海底扩张是板块运动的重要表现之一。由于地球内部的热能 作用,海底扩张不断发生,形成了新的海底地壳。
证据支持
海底扩张的证据主要来自于海底地质地貌、磁场分布和地壳年龄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研究表明,海底扩张是地球板块运动的重要表现之一,形成了广阔的海底地 壳和洋中脊等地质构造。
界。
1990年代至今,科学家们不 断深入研究板块构造理论,发 现板块运动与地震、火山活动
等自然灾害密切相关。
板块构造理论的意义
板块构造理论是现代地球科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为研究地球的构造和演化提供了重 要的基础。
板块构造理论有助于预测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为人类防范自然灾害提供 了科学依据。
板块构造理论对于人类探索外星球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研究其他行星的构造和 演化提供了借鉴。
大陆板块的俯冲与碰撞
大陆板块俯冲
当两个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其中一个板块可能会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这种俯冲现象会导致地震 、火山活动和地形变化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证据支持
大陆板块俯冲的证据主要来自于地质地貌、地震波和地热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大陆板块俯 冲是地球板块运动的重要表现之一,形成了许多山脉、岛弧和深海沟等地质构造。同时,大陆板块俯 冲也是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04
CHAPTER
板块构造理论的应用
地球科学研究
1 2 3
板块运动机制
板块构造理论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板块运动的 动力学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 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
古地理重建
通过板块构造理论,可以推断古代的地理环境, 了解地壳变动和地貌演化过程,为古地理研究提 供重要依据。
第二章:大地构造理论(1)
2、地槽偶的类型 (1)单偶—由不对称极性的优地槽和冒地槽组成。
(2)复(双)偶—由对称极性的优地槽和冒地槽组成。
地槽偶实例-北美
东纽约州 冒地槽
南佛蒙特
缅因州
优地槽
地槽组合模式比较复杂,应用时应具体分析。
四、地槽的发展 (一)一般过程
1、下降阶段
早期--地壳发生差异性下陷,隆拗相间出现,形成地背斜 和地向斜雏形;断裂-火山活动一般较弱;接受陆源碎屑沉积, 形成硬砂岩建造或下部陆屑建造。 中期--差异升降和断裂活动加剧,拗陷加深,海侵扩大; 出现优、冒地槽分异,断裂活动强或靠近大洋一侧的地向斜中 出现巨厚火山-硅质建造,甚至蛇绿岩套。 晚期--地槽拗陷幅度最大,地背斜也可被海水淹没,内部 差异活动减弱,形成广泛的碳酸盐岩建造
大地构造理论 (1)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李 峰
主要内容
地槽理论
地台理论
深断裂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
第二章
地槽(Geosyncline)
一、地槽的概念
(一)地槽概念的由来
1857年Hall(美)在美国科学协会蒙特利尔学术年会作主席 时,正式提出“造山带与向斜状盆地有密切关系”见解。 依 据 : 阿 帕 拉 阡 山 ( Appalachian ) 与 密 西 西 比 (Mississipi)古生代地层构造对比:
形态多样褶皱构造
南秦岭安康-镇坪地区地质图(线状褶皱与断裂)
3、变质作用特征
地槽期的地层和岩石受异常压力、热力以及外 来物质作用的影响,普遍发生区域变质,形成明显 的区域变质带。 一些地槽褶皱带还可见双(对)变质带:
一侧为高温-低压带及广泛发育花岗岩为特征;
另一侧为高压-低温变质带及大量基性-超基性 岩为特征。
大地构造学课件 板块构造I
第三层:纵波速6.7-7.0km/s,平均厚约5km,构成洋壳的主体, 成份为辉长岩、角闪岩、橄榄岩等;
震相之命名
内层速度大,外层速度小
地幔速度大,地(外)核速 度小
散射
反射
外核 - K
折射
内核 - I
地面 - 重复 (注意大小写)
地震射线
为什么地震射线是曲线?
1、地球内部的成分分层
有两个一级成分不连续面,即莫 霍面和古登堡面,它们将地球分 为三大部分,即地壳、地幔和地 核。
地壳(A)是指地球最外的 一圈,即在地面以下至莫霍面以 上的地球表层。
3、过渡壳
介于陆壳与洋壳之间,包括陆坡、陆隆、岛弧、 边缘海和部分大洋岛屿;
厚度15-30km,其分层特点类似于陆壳,上壳 层为花岗质,下壳层为玄武质;
有时称准陆壳或准洋壳;
第二节 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
一、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内容 二、大陆漂移的证据 三、大陆漂移学说的衰落 四、地质调查的新发现 五、海底扩张学说要点 六、海底扩张学说的验证
一、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
魏格纳假设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在中生代以前(180Ma)曾是 一统一的巨大陆,称为联合古陆或泛大陆(Pangaea),中生代以 来,联合古陆分裂,它的碎片—即现代的各大陆逐渐漂移到目前 所处的位置上。
由于大陆原来是一大块,所以以前根本不存在大西洋、印度 洋,而只有围绕泛大陆的广阔海洋-泛大洋(古太平洋),以后 大陆分离,形成大西洋和印度洋,泛大洋收缩而形成现今的太平 洋。
第二章 大地构造学(板块构造理论—1板块构造理论起源)2012
的 泛 大 陆
大陆漂移学说发展遭到的阻碍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没有很好地解决大陆漂移的力 学机制问题,他认为,大陆漂移是硅铝质大陆壳像一座座 桌状冰山一样航行在洋底的较重的硅镁质岩浆中,并且认 为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和潮汐摩擦力是推动大陆漂移的驱动 力。这些论点遭到当时多数地球物理学家们的激烈反对, 在地球物理学家们看来,洋底是坚硬的,大陆不可能像船 一样航行在洋底或硅镁层之上,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和潮汐 摩擦力非常有限,远不足以推动大陆漂移。由于魏格纳的 大陆漂移学说遇到动力机制上的困难而遭到地球物理学家 们的强烈反对,加之其蕴含的活动论思想与当时地学界占 支配地位的地槽理论在思想体系上矛盾,因而,随着他本 人不幸于1930年逝世,大陆漂移假说一度销声匿迹。
1872-1876 英国挑战者号 Challenger调查
Harry Hammond Hess
H. Hess二战期间任美国太平 洋战争时期凯普.约翰逊号船 长,用声纳对海底做了不间 断的观测。 1946年发现水下平顶山。 二战后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1957年2月26日听Heezen的 报告,报导了洋脊的发现, 他当即指出:你动摇了地质 学的基石。 1960年口头发表,并于1962 年正式发表了“海盆的历史” 一文。
魏格纳和他的家人乘坐气球
• 1970在汉堡重 新命名的魏格 纳街
魏格纳有关大陆漂移的著作
• 1912a,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Petermann’s Geographyche Mitteilungen,58,185-195,305-308. • 1912b,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Geologische Rundschau,3,276-292 • 1915,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 Braunschweiz, Veiweg. • 1924,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London: Methuen. • 1929(1966),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大地构造 第一组 板块构造运动学
成员: 成员:
韩凌飞1001091108 韩凌飞 唐 宇1001091112 苏 榕1001091122 阿尔伯特 9001091137
欧亚板块 美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Cocas 板块 菲律 宾板 块
法拉 龙板 块
纳兹卡板块
非洲板块
澳洲-印度 板块
现代板块划分方案
南极洲板块
板块构造运动学
(一)板块沿球面的旋转运动
图3|在四个时间间隔内用古地磁的坐标系的方法对各大陆运动的重 在四个时间间隔内用古地磁的坐标系的方法对各大陆运动的重 整体的运动用带有蓝点(一个时间间隔的起始时间所处的位置) 建。 整体的运动用带有蓝点(一个时间间隔的起始时间所处的位置) 的黑线表示,这些带蓝点的黑线表明各大陆质心的位置和运动。 的黑线表示,这些带蓝点的黑线表明各大陆质心的位置和运动。
( 一 ) 板块沿球面的旋转运动
如果我们把板块当成刚体, 如果我们把板块当成刚体 , 而且承认地球表面积 维持不变,就可用数学的方法来描绘板块的运动。 维持不变,就可用数学的方法来描绘板块的运动。当 一个刚体沿着半径恒定不变的球面滑动时, 一个刚体沿着半径恒定不变的球面滑动时,它应严格 遵循球面几何中的欧勒定律 欧勒定律。 遵循球面几何中的欧勒定律。 欧勒定律:瑞士数学家欧勒( 欧勒定律:瑞士数学家欧勒(L.Euler,1776)指出:一 欧勒 , )指出: 个刚体沿着半径不变的球面的运动, 个刚体沿着半径不变的球面的运动 , 必定是环绕通过 环绕球心的轴的旋转运动。 环绕球心的轴的旋转运动 都不是沿着直线 , 而是沿着弧线 ; 如果这种移动表现 为复杂的曲线形式, 为复杂的曲线形式 , 那么它的移动轨迹将由许多小段 圆弧所组成。 圆弧所组成。
♣《在缺乏热点轨迹情况下的绝对板块运动和真正地极的偏移》 《在缺乏热点轨迹情况下的绝对板块运动和真正地极的偏移》
2024年高二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二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大地构造与板块构造1. 大地构造概念:指地球上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结构、性质、演化以及地震、火山、地壳变动等现象的研究。
2. 地球内部结构:地球由内向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地壳又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3. 地幔运动与地壳变动:地幔流体的对流运动是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构造活动(地震、地壳变形等)和地貌发育(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两个方面。
4. 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是由若干快速相对运动的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之间的边界上存在着地震、火山等活动。
5. 板块构造类型:板块分为构造板块、地震板块和地貌板块。
按板块边界性质可分为三类:构造边界(地震带、地堑)、构造板块边界、地形板块边界(洋中脊、大断裂带)。
二、地球的水文环境1. 水圈与水文循环:水圈是地球上地表、地下、大气等各个部分的水资源总和。
水文循环指水在不同状态间的周期性地转移和储存过程。
2. 地表水资源: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泊、冰川、湿地等。
江河湖泊主要受降雨、融雪和地下水补给影响。
3.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主要通过渗流和地下水运动循环进行补给和补给。
地下水储量分为自由水、毛管水、结合水三个部分。
4.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常规型水利工程建设(水库、引水渠道)、节水措施(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新型水利工程建设(蓄水区、河流生态修复)。
5. 水资源的问题与对策:地方性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地下水过度开采、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需要加大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力度。
6.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分布不均、水资源供应减少、水体退化加剧。
需要加强气候监测、水资源管理和适应措施。
三、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1. 自然灾害的类型:地震、洪涝、干旱、台风、沙尘暴、火山、地质灾害等。
2. 自然灾害的成因:地震由地壳运动引起,洪涝主要与气象因素和地形条件有关,干旱与气候因素相关,台风和沙尘暴与气象因素有关,火山与地质活动有关。
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学说是指构成 地球固态外壳的巨大板块 的运动学说. 的运动学说.板块运动常 导致地震, 导致地震,火山和其它大 地质事件.从本质上来讲, 地质事件.从本质上来讲, 板块决定了地球的地质历 史.地球是我们所知道的 唯一一个适合板块构造学 说的行星. 说的行星.地球板块运动 被认为是生命进化的必要 条件. 条件.
板块构造说的依据
1. 大地构造活动的基本原因:几大板块 大地构造活动的基本原因: 的相互作用. 的相互作用. 2.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各板块间的接合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部才是活动带. 部才是活动带. 3. 地表岩石圈并非浑然一体,而是由被 地表岩石圈并非浑然一体, 诸如大洋脊,岛弧,海沟, 诸如大洋脊,岛弧,海沟,深大断裂 等构造活动带所割裂的几个不连续的 独立单元,即板块构造的. 独立单元,即板块构造的.
2)碰撞边界 又称地缝合线,是指两个大陆板 块之间的碰撞带或焊接线.当大洋板块向大陆 板块不断俯冲时,大洋板块逐渐消亡,最后位 于大洋后面的大陆与大陆板块之间发生碰撞并 焊接成为一体,从而形成高耸的山脉并伴随有 强烈的构造变形,岩浆活动以及区域变质作用. 现代板块碰撞带的典型例子是阿尔卑斯— 现代板块碰撞带的典型例子是阿尔卑斯—喜马 拉雅山构造带,其中喜马拉雅山部分的碰撞边 界沿印度河—雅鲁藏布江分布,称印度河— 界沿印度河—雅鲁藏布江分布,称印度河—雅 鲁藏布江缝合线,它是印度板块与欧洲 板块的碰撞边界
转换断层板块边界
全球岩石层板块
勒比雄曾将全球岩石层分为六 大板块.即欧洲板块,美洲板块, 大板块.即欧洲板块,美洲板块, 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澳洲板 块和南极板块. 块和南极板块.
六大板块示意图
讨论与互动
1.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大洲之间距离今后将逐步
2024年高二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二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大地构造与板块构造1. 大地构造概念:指地球上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结构、性质、演化以及地震、火山、地壳变动等现象的研究。
2. 地球内部结构:地球由内向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地壳又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3. 地幔运动与地壳变动:地幔流体的对流运动是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构造活动(地震、地壳变形等)和地貌发育(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两个方面。
4. 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是由若干快速相对运动的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之间的边界上存在着地震、火山等活动。
5. 板块构造类型:板块分为构造板块、地震板块和地貌板块。
按板块边界性质可分为三类:构造边界(地震带、地堑)、构造板块边界、地形板块边界(洋中脊、大断裂带)。
二、地球的水文环境1. 水圈与水文循环:水圈是地球上地表、地下、大气等各个部分的水资源总和。
水文循环指水在不同状态间的周期性地转移和储存过程。
2. 地表水资源: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泊、冰川、湿地等。
江河湖泊主要受降雨、融雪和地下水补给影响。
3.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主要通过渗流和地下水运动循环进行补给和补给。
地下水储量分为自由水、毛管水、结合水三个部分。
4.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常规型水利工程建设(水库、引水渠道)、节水措施(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新型水利工程建设(蓄水区、河流生态修复)。
5. 水资源的问题与对策:地方性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地下水过度开采、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需要加大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力度。
6.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分布不均、水资源供应减少、水体退化加剧。
需要加强气候监测、水资源管理和适应措施。
三、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1. 自然灾害的类型:地震、洪涝、干旱、台风、沙尘暴、火山、地质灾害等。
2. 自然灾害的成因:地震由地壳运动引起,洪涝主要与气象因素和地形条件有关,干旱与气候因素相关,台风和沙尘暴与气象因素有关,火山与地质活动有关。
大地构造与板块理论
大地构造与板块理论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
而地壳则是地球最外层的一部分,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大地构造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结构,而板块理论则是解释地壳变动的一种理论。
本文将探讨大地构造与板块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地球演变和地质灾害的影响。
一、大地构造的概念大地构造是指地球表面形态的组成和集合。
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所致。
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水平方向上,大地构造随着陆地和海洋的分布而呈现出多样的特征,例如平原、山脉、高原、丘陵等。
垂直方向上,大地构造则涉及地壳、地幔和地核各层之间的结构和运动。
二、板块理论的发展与原理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家首次提出了板块理论,这是对大地构造的重要理论框架。
板块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由几块较大的板块组成,它们沿着地球表面上的断裂带相对运动,导致地壳的变动和地震的发生。
板块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三个:第一,板块是地壳的组成单元,由岩石和土壤构成;第二,板块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称为板块运动;第三,板块边界上的地质活动是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
三、板块运动和地球演变板块运动是指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
根据板块运动的性质和速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边界推进、边界拖曳和边界碰撞。
边界推进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同,造成的结果是地壳的褶皱和挤压。
边界拖曳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造成的结果是地壳的断裂和地震。
边界碰撞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向,造成的结果是地壳的隆起和造山带的形成。
板块运动对地球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导致了地壳的变动和地震、火山的频繁发生。
同时,板块运动还使得地球的水文循环和气候分布发生变化,影响了地球上生物的分布和演化。
四、板块理论与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内部或地表构造活动引发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地面塌陷等。
板块理论为解释和预测地质灾害提供了重要依据。
板块边界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域。
板块构造 第一章 大陆漂移 全面详细
观 20 点世 的纪 动地 向球 动 力 学
大陆漂移学说的复活
大陆漂移学说的复活并为地学界普遍接受是50年 代中期以来地球物理学取得巨大进展后实现的。越 来越多的古地磁资料表明,大陆相对于地极的位置 发生过重大改变;上地幔低速层的发现及其缓慢流 动的塑性性质的确定,使岩石圈可以在软流圈上滑 动,(并非Wegener的Si-Al在Si-Mg层上滑动,也 不是Holmes的地壳在地幔上的滑动),海底扩张说 的确立为大陆漂移提供了驱动机制。同时,地质学 家积累了更丰富的资料来证实大陆漂移的存在,于 是大陆漂移说在新的基础上复活和发展,而成为板 块构造理论的主要支柱之一。
二、大陆漂移的证据
随着布拉德等人对大西洋两缘所作 拼接获得成功,使得人们进而考虑其它 大陆的拼接问题,提出了多种拼接方案, 下图是迪茨和霍尔登在1970年提出的一 种联合古陆拼合方案。拼合结果形成联 合古陆,可以合理地解释一系列问题。
(二)、大陆漂移的证据
随着布拉德等人对 大西洋两缘所作拼接获 得成功,使得人们进而 考虑其它大陆的拼接问 题,提出了多种拼接方 案,下图是迪茨和霍尔 登在1970年提出的一种 联合古陆拼合方案。拼 合结果形成联合古陆, 可以合理地解释一系列 问题。
地球的磁场
地磁南极 地理北极 D 水平面 H I Z 垂直面 F L 地理北极
北 地磁南极
a.
地理南极 地磁北极 图 3—12 地磁场及其基本要素
b.
L—地磁力线;F—总地磁场强度;H—地磁场水平分量;Z—地磁场垂直分量;D—磁偏角;I—磁
• 磁偏角(D):与子午线的夹角 • 磁倾角(I):与纬度相关
一、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
1.主要观点 2.反对意见及漂移说的衰落
二、大陆漂移的证据
我国大地构造运动的原理
我国大地构造运动的原理
我国大地构造运动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 板块构造理论:大地构造运动是由地球上的板块运动引起的。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上的岩石壳被分为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以不断移动、变形和相互作用的方式运动着。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三种类型:边界型作用(如剪切、推挤、压缩和拉伸等)、板块消化型作用(如新生板块的形成、现有板块的消失等)和运动型作用(如地震、火山等)。
2. 造山作用:我国地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处,这些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了我国的造山运动。
从地质历史上看,我国至少经历了三期造山运动,分别是晚元古代的华夏运动、早古生代的太古宙和燕山运动,以及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
在这些造山运动中,岩石被挤压和抬升,形成了众多的山脉、高原和盆地。
3. 地壳微动和地震活动:我国地壳微动和地震活动广泛存在。
地壳微动是指地球表面的微小变形,是地壳中的板块相互作用引起的。
地震活动则是地震带和断裂带上的板块运动导致的地表震动。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大陆地震带的边缘,地震比较频繁。
地震活动的产生和运动过程,不仅是大地构造运动的重要体现,也是研究地壳变形和动力学的重要途径。
总的来说,我国大地构造运动主要受到板块构造理论、造山作用以及地壳微动和
地震活动生成的影响。
这些理论和过程的研究对于我国地质、地震和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土地利用和灾害防控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潘桂棠’肖庆辉2 陆松年3 邓晋福4 冯益民5 张克信“张智勇“王方国‘邢光福7 郝国杰3 冯艳芳“(l.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四川成都61 0 8 2 ; 2.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10 0 37 ; 3.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天津30 01 70 ; 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10 08 3; 5.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陕西西安71 0 54 ;6.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水刃74 ; 7.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江苏南京21 0 16 )提要: 中国大地构造形成演化与大地构造分区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整体论述中国构造分区, 都以不同学派对中国大陆地壳形成演化的不同认识论和方法论, 有不同的方案。
以黄极清先生等多旋回构造观、王鸿祯先生等历史大地构造观和李春显先生等板块构造观的“三大主流大地构造观”为指导思想的大地构造划分方案, 是集中国地质构造之大成, 在全国起指导作用, 影响既广泛且深远。
板块构造单元划分是当前板块构造细结构研究的关键问题。
它既是板块构造研究的理论问题, 也是区域地质研究和成矿预测评价亚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本文的大地构造分区图的编制是以地层划分和对比、沉积建造、火山岩建造、侵入岩浆活动、变质变形等地质记录为基础, 承接融合中国“三大主流大地构造观”的经典划分理念, 在板块构造一地球动力学理论指导下, 以成矿规律和矿产能源预测的需求为基点, 以不同规模相对稳定的古老陆块区和不同时期的造山系大地构造相环境时空结构分析为主线, 以特定区域主构造事件形成的优势大地构造相的时空结构组成和存在状态为划分构造单元的基本原则, 划分出中国的大地构造环境主要由陆块区和造山系组成为9 个一级构造单元, 以及相应的56 个二级构造单元。
中国大地构造研究还存在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 较准确地划分尚需很长时间的不懈努力。
关扭词: 大地构造; 构造单元; 陆块区; 造山系; 多岛弧盆系中圈分类号: Ps4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 000 一36 57 (2 0 0 9 )0 1 一0 0 0 1 一2 8大地构造分区又叫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是大地构造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之一, 可直接服务于资源预测需求, 作为成矿地质背景或油气盆地分析以及地质灾害评估的基点。
大地构造学
--板块构造及沉积盆地
一、基本概念
大地构造学(Tectonics/Geotectonics):是 研究岩石圈组成、结构、运动(包括变形 和变位)和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构造 地质学分支学科。(万天丰,2004)。
大地构造学是以整个地球和整个岩石圈作 为研究对象,也可称为全球构造学,侧重 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因而富于推理性和探 索性。其基础为区域大地构造学。
主要参考书目 杨桥.2004.地球科学概论.石油工业出版社. 陆克政等.2001.含油气盆地分析.石油工业出版社. 张恺.1995.中国大陆板块构造与含油气盆地评价.石油工业出版社.
Davies.G.F.1999.Dynamic and Mantle Conve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杨森楠,杨巍然。1985。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地质出版社。 程裕淇。1994。中国区域构造概论。地质出版社。 张宗命。1982。中国石油大地构造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示盆地内石油生成的数量与热体制有关。盆地 内温度高不仅有利于石油生成,而且有利于油 气运移。
热流值的常用对数衰变值(据Dickinson)
盆地沉积类型和构造型式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盆地的板块构造位置
自青海高原至四国海盆剖面,示地壳分异及 第三纪以来沉积发展(据王鸿祯)。 东部为过渡型地壳盆地,沉积类型属外海、边缘海和活 动陆棚类型沉积,然后从东而西为大陆地壳盆地类型, 分别属近海盆地、内陆盆地和山间盆地类型沉积。
国内外大地构造学的理论体系,有以下四种:
1)以区域地质学为主线:
杨森楠,杨巍然,1985,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地质出版社。
程裕淇,1994式为主线:
大洋底构造 板块构造1概述
转换断层
全球转换断层的分布特征
2. 转换断层与走滑断层的对比
左旋
右旋
走滑断层: 断层两侧的两段中脊之间的距离将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加大,错动是沿整条断裂线发生的。如果由平移断层引起地 震,则沿整个断裂带都会发生地震。
转换断层:中脊轴两侧海底不断扩张,断层两侧两段中脊之间的
距离并不加大,相互错动仅发生在两段中脊轴之间的 BC段上。在 BC段以外的断裂带上,断层两侧海底的扩张移动方向相同,其间 没有相互错动。洋底断裂带记录到频繁的地震活动,几乎都集中在 BC段上,而在中脊轴以外的AB和CD段,一般没有地震发生。
2、转换断层的地质、地貌特征
2、转换断层伴有较强烈的动力变质作用。拖样表明,许多 基岩被角砾岩化、糜棱岩化或片理化,有的岩石还出现微型褶皱。 由于剪切作用和变质作用,可使岩石的磁性丧失,故沿转换断层 带往往缺失条带状磁异常,无磁异常地带宽约10~30km。 一些转换断层部位会发育火山、火山岛。
3、转换断层的类型:左旋和右旋
3、转换断层的类型
洋脊-凸弧型 如连接阿留申弧和胡安 德富卡脊的断裂带、印 度洋西北的欧文断层、 平移段在大陆上的死海 断层等,转换断层的长 度变化不确定。
3、转换断层的类型
凹弧-凹弧型 如连接安第斯弧和 中美海沟的蒙塔古 断层,转换断层也 在逐渐伸长。
3、转换断层的类型
凹弧-凸弧型如冲绳 海沟和伊豆-小笠原 海沟的南海海槽 (Nankai Trough), 转换断层的长度也 不确定。
1、全球地震的分布(95%分布在狭长地震带内)
a. 环太平洋地震带(80%)b.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 带(10%)c. 大洋中脊地震带(为连续的浅源地震, 5%)
1、全球地震分布和深源地震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玄武岩
超镁铁岩
洋壳结构
1.3 岩石圈不是一个统一的“刚壳”
火山活动带 地震活动带 全球性地貌单元
火山活动带
1.3 板块与板块构造格架
火山活动带
地震活动带 全球性地貌单元
阿拉斯加地区地震活动样式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地区地震活动样式
洋中脊地震活动特征
亚太地区地震活动 空间样式
因此,上地壳的有无决定岩石 圈性质:大洋岩石圈和大陆 岩石圈
1.2 两种类型的岩石圈
大洋岩石圈
大陆岩石圈
平面上:陆壳具有复杂的年龄结构
陆壳结构
陆 壳 结 大陆裂谷
大陆裂谷
构
地盾
强度转换点
强度转换点
陆壳共有的一个薄弱带
下地壳岩石 组合
洋壳之母
• 洋壳结构
太平洋深度图
太平洋洋壳年龄图
现代洋壳年龄结构
第二章、板块构造
第一节
第二节
何为板块?
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缘
第三节
第四节
大陆边缘
盆地分类
第五节
第六节
板块构造与造山作用
WILSON旋回
一、何为板块?
地球的2大属性: 圈层性和运动性 而且,运动的样式是分圈层的
目前,地质学认识的深度达核幔边界
岩石圈
2
软流圈
地壳
1
上地幔
1. 2. 3.
岩石圈:上地幔+地壳 地壳不均一:洋壳和陆壳 洋壳和陆壳的差异=有无上地壳
深层 旋回 表层 旋回
4.不同的板块离散板块边缘的形成
从三叉裂谷到洋中脊-离散型板块边缘
东非裂谷
裂谷的连接与 大洋的形成
现代被动型大陆边缘
第二章、板块构造
第一节
板块构造支柱性证据
• 全球性首尾连接的洋中脊
洋底磁条带变化及其意义 海底扩张
大 西 洋 及 周 边 地 区
洋 中 脊 浅 源 地 震 带
1.3 板块与板块构造格架
火山活动带
地震活动带 全球性地貌单元-活动造山带
全球规模的线性造山带
北极
1.3 板块与板块构造格架
火山活动带
地震活动带 全球性地貌单元-
-洋中有脊、陆上有山
何为板块? 答:被构造活动带所分割的岩石圈刚性块体
对称性 洋中脊
全球可对比性 三个典型地区大洋洋底磁条带对比
利用洋底磁条带研究洋壳扩张速率
第二章、板块构造
第一节
板块构造支柱性证据
• 全球性地震带 • 全球性首尾连接的洋中脊
• 大区域性的造山带
依据之一:全球性造山带
其它地质证据
构造古地理的 拟合性
晚古生代的冰川沉 积物现在可以在非洲、 南美、印度、澳大利亚 找着,但沉积物扩散方 向、气候与现代古陆位 置明显矛盾
黄石公园- 陆上热点
两种可能的断层发育模式
转换断层
第二章、板块构造
第二节 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缘
• 板块的运动 • 板块边缘 总结:1.岩石圈被构造活动带 划分成板块 2.板块可以水平运动 3.相邻板块的运动形成 了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缘
三种类型的板块边缘及其空间配置关系-全球构造 板块边界的空间配置关系
Stability
Subdivisions
mostly stable
shield + platform = craton
第二章、板块构造
第一节
板块构造支柱性证据
• 全球性地震带 • 全球性首尾连接的洋中脊 • 大区域性的造山带
第二章、板块构造
第一节
板块构造支柱性证据
• 地震带及首尾连接的海沟、火山带
• 全球性首尾连接的洋中脊 • 大区域性的造山带
1.地震活动集中在局部地区,呈带 状,特别是是海陆交界处 2.深源地震发育于会聚板块边缘。 洋中脊、大陆以浅源地震为特征
1961-1967期间的 全部地震记录
1961-1967期间的 震源深度大于100km的地震
1.3 板块与板块构造格架
火山活动带
地震活动带 全球性地貌单元-洋中脊
太 平 洋 印 度 及 周 边 地 区
~2.9 g/cm3
basaltic (mafic) ~5 km (+5 km seds. + H2O) rel. thin (0-1,300 m) ~5,000 m i s.l. (low standing) 0-185 mill yrs. (young) mostly stable
\slope\rise abyssal plain\ ridge \trench
Continents
Oceans
Av. Density
Av. Composition Typical Thickness Sediment Cover Average Height Age
~2.7 g/cm3
granitic (sialic) 30-60 km (0-16,000 m)
~300 m h sea level (high standing) 0-4,000 mill. yrs. (old)
1.以陆壳岩石圈为主体的板块称为陆壳型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 阿拉伯板块 2.以洋壳岩石圈为主体的板块成为洋壳型板块--太平洋板块、纳兹卡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印度 -澳大利亚板块、南极洲板块
第二章、板块构造
第二节 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缘
• 板块的运动 • 板块边缘
板块边缘类型
大陆的运动
海洋的扩展
南极
涌向北极
北极
三种类型的板块边界
第二章、板块构造
第二节 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缘
• 板块的运动 • 板块边缘 离散板块边缘 汇聚板块边缘 转换断层
离散型板块边缘
从地震带到毕鸟夫-会聚型板块边缘
从地震带到毕鸟夫-会聚型板块边缘
从地震带到毕鸟夫-会聚型板块边缘
转换型边缘
Canadian geophysicist J. Tuzo Wilson
1. 转换断层 2. 热点火山活动--(地幔柱)
J. Tuzo Wilson
(1908-1993)
made major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ate-tectonics theory in the 1960s and 1970s. He remained a dominant force in the Canadian scientific scene until his death. (Photograph courtesy of the Ontario Science 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