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教案
1.4《积的近似数》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Word教案设计(人教版)
答案:50 × 12 ≈ 600公里
3. 实践题:超市的苹果每千克5.6元,如果购买2.5千克的苹果,请计算大约需要多少钱。
答案:5.6 × 2.5 ≈ 14.00元
4. 分析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5米,宽是3.2米,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并给出近似数。
-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对积的近似数的理解和计算技能。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
拓展与延伸
1. 拓展阅读材料
- 《数学思维训练》中关于估算的章节,深入探讨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 《数学故事》中有关数学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趣味故事,特别是与积的近似数相关的实际案例。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源自步骤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 采用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具体案例,为学生清晰讲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和四舍五入法的步骤。
-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在特定情境下如何选择合适的近似位数,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提前接触新课内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购物结账的情境视频,引出积的近似数的重要性。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积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例题。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检查对方计算过程,共同解决估算中的问题。
-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要求学生撰写解题心得,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积的近似数教案
积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2. 学习简单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3.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习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习近似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白板、黑板、彩色粉笔、教学用具、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道题目:“如果我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应该支付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答案为6元。
2. 学习积的意义(10分钟)教师将一颗水果、一块巧克力等物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相同的数量,介绍数量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积的含义。
3. 认识计算积的方法(15分钟)教师通过多个例子,引导学生发现计算积的规律,如2×3=6、4×2=8等,帮助学生掌握计算积的方法。
4. 学习近似数的计算方法(20分钟)教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近似数的计算方法。
例如:“小明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他应该支付多少钱?”学生可以通过近似计算方法,得出答案为10元。
5. 操练积的计算(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通过近似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求解。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计算能力。
6. 练习巩固(1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同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在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批改,及时纠正错误。
7. 总结与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学习的心得和体会。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学会了近似数的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练习题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计算能力。
七、课后作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有条不紊。
但是,在操练积的计算环节中,可能存在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够扎实,故下节课需要针对这一部分进行巩固和加强。
《积的近似数》数学教案设计
《积的近似数》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积的近似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能熟练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近似数”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近似数就是与真实值相差不大的数值。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使用近似数来表示一些数量。
(二)讲授新课1. 举例说明:如果我们要买一个价格为98元的商品,我们付了100元,售货员会找给我们多少零钱呢?我们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把98元看作100元,那么找给我们的零钱就是2元。
2.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积的近似数。
3. 教师讲解:求积的近似数,我们可以先算出准确的积,然后根据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取整。
4. 教师演示例题:例如,计算5.6×7.8的结果,我们先算出准确的积是43.68,然后根据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得到的结果是43.7。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2. 集体核对答案,解答疑问。
(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步骤。
(五)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板书设计:积的近似数1. 什么是近似数?2. 如何求积的近似数?3. 四舍五入法的应用4. 例题讲解5. 课堂练习6. 课堂小结。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6篇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6篇教学目标篇一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计算2根据题目要求,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3体会“四舍五入”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教学难点篇二要根据哪个数位来进行四舍五入引入篇三我们生活中有时候需要很精准的数字,比如:但有些时候又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准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那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数呢?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有时候只需要近似数,回顾四舍五入概念分析篇四一、小数四舍五入的练习保留一位小数0.5964≈1.025≈1.9937≈保留两位小数12.038≈12.3045≈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大于5。
二、P10【例6】现在公安警察在捉拿坏人的时候经常要携带一种嗅觉非常灵敏的'动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动物吗?幻灯片出示《狗抓坏人》情境图以及问题(1)让学生自读主题、读图,用自己的话讲述题意。
(a)题目的条件(b)条件的之间关系(c)题目求什么,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2)独立列横式和竖式求解(3)根据题目问题要求,如何用四舍五入求积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的练习是让学生判断根据哪一位来进行四舍五入。
因为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这时候四舍五入要看哪一位?(百分位,百分位上是0,小于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教学目标:篇五1懂得求积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逐步养成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
教学过程:篇六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请大家按要求写出下表中小数的近似数。
小结:求小数的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即要看精确数位的下一位是几,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然后在精确的数位上加上1。
2导入新课。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积的近似数 人教版
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3积的近似数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1. 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 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乘法运算中的进位问题。
2. 积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乘法口诀表。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意义。
2. 提问:我们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如何处理进位问题?二、新课讲解1. 讲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2. 讲解积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巩固积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 让学生进行积的近似数的计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 强调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 让学生进行积的近似数的计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掌握积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
同时,要加强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课后作业中,要注重练习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积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积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积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以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
积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通常涉及四舍五入的规则。
当乘法运算的结果较长或较为复杂时,我们可以使用近似数来简化计算。
近似数是将一个数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或指定的小数位数。
积的近似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积的近似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学会通过数学方法求得积的近似数。
3.发现生活中的积,培养实际问题解决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通过数学方法求得积的近似数。
2.短期内扩大计算数量的范围。
三、教学难点1.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计算积时需要观察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导学1.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积?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如何在不用计算机的情况下,计算一个数的大约积是多少?2. 新课讲解1.掌握近似数据的基本概念–定义:近似数据是指比实际数据略小或略大的数,用于方便计算。
–计算方法:观察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适当舍入,得出近似数。
2.计算积的近似数–首先将乘数和被乘数改为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这样可以减少计算量,更快地得到近似数。
–举例:计算 38×17 ,可以将 38 拆分为 19×2 ,将 17 拆分为 17×1 ,这样就变成了 (19×2)×(17×1) ,可以先计算 19×17=323 ,然后将其乘以 2 和 1,得到的积 646 就是原积的近似数。
3. 课后练习1.利用课上所学,完成教材 P44 习题 3。
2.设计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计算积的近似数,解决该问题,并将思路和过程记录在本子中。
五、课堂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们对积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会了通过数学方法求得积的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也有了应用。
但也看到了一些学生在计算时没有仔细观察数据的特点,选择不合理的计算方法,需要加强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第一章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一章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我的口吻,为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的数学课编写一份教案,这一课的内容是第一章小数乘法中的积的近似数。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数乘法中的积的近似数。
我们将通过实际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求出一个乘法运算的近似结果。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解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求解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积的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想请大家思考,如果我们去超市买东西,商品的价格往往会有小数,比如一件商品的价格是2.5元,我们如果要买3件,该怎么计算总价呢?2. 例题讲解: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将2.5元乘以3,得到7.5元。
但是,我们知道,商品的价格往往是需要精确计算的,所以,我们需要求出这个乘法运算的近似结果。
我们可以将2.5元乘以3,得到7.5元,然后将7.5元四舍五入到最近的整数,得到8元。
所以,买3件商品的总价近似为8元。
3. 随堂练习:请大家计算一下,如果一件商品的价格是1.2元,我们要买4件,总价是多少?六、板书设计1. 小数乘法2. 积的近似数3. 四舍五入七、作业设计(1) 2.5 × 3(2) 1.2 × 4答案:(1) 7.5元(四舍五入到最近的整数,得到8元)(2) 4.8元(四舍五入到最近的整数,得到5元)2. 题目:应用假设一件商品的价格为2.5元,买3件的总价是多少?答案:2.5元× 3 = 7.5元(四舍五入到最近的整数,得到8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求解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但在讲解练习时,有些学生对四舍五入的概念还不够清晰,需要在课后加强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3《积的近似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3《积的近似数》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积的意义
2.能够用近似数表示积
3.能够利用近似数计算积
二、教学重点
1.积的概念理解
2.近似数表示积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近似数计算积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资源:教材、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一道题目:“23 * 47 =”,请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个积。
2. 引入新知识
•介绍积的概念:积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所得到的结果。
3. 讲解近似数表示积
•老师给出一个近似数的定义:近似数是为了使计算更加简便,用一些较为容易计算的数值来代替准确的数值。
•通过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以及如何用近似数表示积。
4. 练习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计算给定的积,并用近似数表示结果。
5. 拓展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近似数计算更复杂的积。
6. 总结
•进行本节课的知识总结,强调积的概念和近似数的应用。
•鼓励学生勤加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准确性。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作业,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
七、课后反思
针对今天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和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堂课做好准备工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理解积的近似数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
2.学生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或实际需求,合理保留小数乘法结果的有效数字。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计算能力,通过具体实例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选择和应用小数乘法的近似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2.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掌握“四舍五入法”在小数乘法中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近似位数,并正确计算。
三、教学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在求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中的应用。
•正确处理小数末尾的0和近似数的精度问题。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的计算过程和示例。
•练习纸和笔,供学生记录和练习使用。
•实物或图片,用于创设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演示,展示求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的具体过程。
•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对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的理解和掌握。
•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在求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创设情境: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测量等),引导学生思考在哪些情况下需要用到近似数。
•提出问题:当小数乘法的结果有很多位小数时,我们如何根据需要求出积的近似数?2. 知识讲解•引入概念:介绍近似数的概念,以及为什么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用到近似数。
•讲解方法:详细讲解“四舍五入法”在小数乘法中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并通过示例展示计算过程。
•注意事项:强调在求近似数时,需要注意小数末尾的0和近似数的精度问题。
1.3积的近似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1.3 积的近似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相信,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下面,我将以我的口吻,为您呈现一堂关于“1.3 积的近似数”的数学课。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点是积的近似数,这部分内容主要出现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
具体章节为第1章的1.3节,内容包括: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知道什么是积的近似数,以及为什么要用积的近似数。
2. 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准确地求出一个数的积的近似数。
3. 能够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的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尺子、圆规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袋苹果,告诉学生们,如果我想要知道这袋苹果一共有多少个,我需要进行计数。
同样,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两个数相乘的结果,我们也需要进行计算。
2. 概念讲解:接着,我向学生们解释什么是积的近似数。
我解释说,当我们进行乘法运算时,由于计算能力的限制,我们无法得到一个精确的结果。
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接近精确结果的数,这个数就是积的近似数。
3. 方法讲解:然后,我向学生们讲解如何求积的近似数。
我告诉他们,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等。
我通过PPT展示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并让学生们在黑板上进行实际操作。
5. 随堂练习:然后,我给学生们发放练习题,让他们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进行自主练习。
我在他们练习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6. 作业布置:我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让学生们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
教案主题: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一、教学目标:1.了解积的概念,掌握积的计算方法;2.学会利用近似数计算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积的概念,掌握积的计算方法;2.学会利用近似数计算积。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数的加减法,在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引入乘法运算。
学生对数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理解,但对积的概念可能还不太熟悉。
本节课将重点培养学生对积的理解和计算积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前期准备(10分钟)学生思考问题: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况可以用到乘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解乘法的作用和应用场景,如购物计算、面积计算等。
2.新课呈现(20分钟)2.1引出积的概念教师出示两个矩形图形,要求学生计算两个矩形的面积分别为5平方厘米和8平方厘米,然后计算两个矩形的总面积。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面积乘起来后得到的结果叫什么?学生回答:积。
教师解释积的概念: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结果叫做积。
2.2计算积的方法教师出示两个数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计算乘积。
教师解释乘法的计算方法:从被乘数中取出一个乘数,然后将被乘数重复相加,重复次数为另一个乘数的值,最后将得到的数相加得到积。
2.3近似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教师出示一个近似数,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分析。
教师解释近似数的概念:近似数是对一个数进行近似估计后得到的结果。
教师出示两个近似数,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然后计算它们的乘积。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近似数的计算方法:先将近似数化为整数,然后进行乘法运算,最后根据需要确定结果的小数位数。
3.示范与练习(30分钟)3.1教师示范计算积的过程,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题目。
3.2学生自主练习,巩固计算积的方法。
4.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积的方法和近似数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积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计算积的方法和近似数的应用。
同时,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2. 学习有效数字和保留小数位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 引入:老师通过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如果我们有两个数相乘,我们想知道它们的积大约是多少,该怎么办呢?”由此引出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2. 概念讲解:讲解什么是积的近似数,以及如何用有效数字和保留小数位的方法来近似表达一个数的值。
可以举例说明,比如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经验来解释近似数。
3. 教学方法: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并理解积的近似数。
老师可以给出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自己用计算器计算,并解释为什么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
4. 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如果你去买水果,每个水果的价格是1.5元,你买了6个,那么你大约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自己计算并解释结果。
5. 反馈与总结:让学生反馈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然后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积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积的近似数的概念,理解有效数字和保留小数位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小数位。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价他们对积的近似数的理解程度。
可以通过简单的测试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反思教学方法和效果,找出不足之处并改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能力,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对积的近似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积的近似数的概念2.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3. 应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计算器、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求积的近似数的意义。
2. 新课:介绍积的近似数的概念,讲解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并进行讲解和纠正。
4.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实际问题解决,评价学生对积的近似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
3.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避免机械记忆。
2. 在练习环节,要关注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如截断法、连续逼近法等。
2. 结合数学史,介绍积的近似数在数学发展中的应用和意义。
3. 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让学生了解积的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1单元 小数乘法教案 积的近似数 教案
积的近似数。
(教材第11页)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灵活地取积的近似数。
重点:知道求积的近似数的目的,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难点: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灵活地取积的近似数。
表格。
投影出示准备好的表格。
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1.4862.9034.765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指名回答。
请两三名学生说一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1. 教学教材第11页的例6。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已知条件:①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②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问题: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
怎样列式计算?(0.049×45)(3)提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0.049的45倍用乘法计算)(4)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讲评。
(重点突出积的近似数的实用价值)(5)提问:我们求出的积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如果我们根据“四舍五入”法把得数保留一位小数,那该怎么做?请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汇报:把得数2.205保留一位小数,我们只要看小数部分第二位上的数。
因为小数部分的第二位上是0,所以就可以把0和5省略掉,即2.2。
2. 练习。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2)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抽学生板演并说出四舍五入的方法。
3. 小结。
在实际计算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
这时可根据需要和题目要求取近似数。
取近似数的一般方法:如需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小数部分第二位上的数是几,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就看小数部分第三位上的数是几……然后采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取舍。
小学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学教案模板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学教案模板三篇《积的近似数》的教学内容是把小数乘法的计算和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结合在一起。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学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学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P10例6、做一做,P13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一、激发: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投影出示)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4.3071.8642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二、尝试: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
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
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积的近似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积的近似数》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2. 学会使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积的近似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1. 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2. 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意义。
2. 准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和实例。
2. 学生准备计算器,用于计算积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找零、测量物体长度等,引导学生发现积的近似数的存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积的近似数的例子。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强调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区别。
2. 教师通过PPT展示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和步骤。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四舍五入法的练习。
三、实例演示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具体的计算题目,引导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计算,并互相交流计算结果。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取一些题目进行讲解和解答。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和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疑问。
六、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与积的近似数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2. 学生在课后进行作业的复习和巩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了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掌握了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重点关注的细节:四舍五入法的运用四舍五入法是求积的近似数的一种常用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四舍五入法的步骤和规则是学习积的近似数的关键。
五年级数学上册《积商的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自己的估算方法,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发现估算中存在的误差,进而引出积商近似数的概念。
b.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积商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解方法。
c.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d.引导学生将积商近似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意识。
4.及时反馈,强化巩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乘除知识,发现求积商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发现规律的能力。
3.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灵活运用该方法求解积商近似数。
2.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积商近似数的运用能力,以及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情境。
3.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能否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发表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总结规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他们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在此基础上,设计富有层次性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积的近似值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积的近似值9篇积的近似值 1教学内容:教材第66页例9,“练一练”,第67~68页练习十二第8~1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积的近似值。
2.使学生了解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在小数计算中的应用,积累求近似值的经验,培养计算技能,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活动,感受获得方法的心理满足,提高学习数学自信心。
教学重点: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一、复习。
1、计算下列各算式。
(小黑板出示)2.51x0.7 2.51x5 2.51x5.7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指名学生回答,特别是位数不够怎么办?二、新授。
1、教学例9。
(1)出示例题:王大伯前年收入3.18万元,去年的收入是前年的1.6倍。
去年他家大约收入多少万元?(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计算方法,列出算式。
(3)板书:3.18×1.6≈指名一人板书竖式,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集体订正。
说一说:积怎样保留两位小数?(4)练一练。
(5)求出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7.2×0.09 0.86×3.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28×0.7 5.89×3.62、试一试。
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0.25×0.73 40.32×403完成后,学生交流。
指一人板书。
3、练一练。
用简便方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0.25×0.73×40.32×403三、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十二8~12题学生小组完成,集体讲评四、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值3.18×1.6≈ ( )积的近似值 2教学目标1.理解求近似值的实际意义,掌握求的方法.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小数乘法中.教学难点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小数乘法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口算0.21×0.4 3×0.6 2.5×4 0.17-0.080.2×0.3 1.2×0.05 0.43×20 0.5÷10(二)按要求取下面各小数的近似值.0.384(保留一位小数) 2.859(保留两位小数)3.4(保留整数) 7.996(保留两位小数)二、导入新课教师谈话:王红的妈妈是单位的采购员,她为单位购买了如下商品,商店为她出具了一张发票.出示图片:发票,里面数据没填全,你能帮助营业员阿姨填写完整吗?(学生试做)教师:填的对不对呢?学完今天的知识,看谁能帮助营业员阿姨填一份标准的发票?三、指导探索(一)出示例5粮库小麦收购价是每千克0.967元.小红家今年卖了小麦492千克,应得小麦款多少元?1.请同学根据题意列式解答(指名板演)2.讨论:为什么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应看哪一位数字?3.教师介绍“四舍五入法”4.计算下面各题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关于求近似值的方法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自己查看资料,看谁找的多,找的全.五、巩固练习(一)一种面粉的价格是每千克1.92元,买14千克应付多少元?(二)一种面粉的价格是每千克1.92元,买1.4千克应付多少元?(三)出示图片:发票,由学生完成.(四)思考题: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它的近似值是2.4,这个小数可能是多少?最大可能是多少?最小可能是多少?六、课后作业(一)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9.5米,宽42.5米,计算出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二)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成为5.7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多少?最小可能是多少?七、板书设计————“四舍五入法”例5、粮库小麦收购价是每千克0.967元.小红家今年卖了小麦492千克,应得小麦款多少元?教学设计点评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通过帮助营业员阿姨开发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学好数学能解决大量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1.教学重点:掌握积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理解并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乘法运算得到近似数。
-学会根据不同问题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提高计算效率。
2.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运算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并能合理处理。
-将估算方法与实际情境结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在情感态度方面,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的近似数的奥秘。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辅导,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其他估算方法与四舍五入法有什么异同?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2.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可包括以下类型:
-基础题:直接应用四舍五入法计算积的近似数。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引入: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例如购物时遇到的价格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估算总价。例如,“小明妈妈去超市购物,她看中了一件衣服和一双鞋子,衣服的价格是89元,鞋子的价格是128元。如果妈妈想知道大概需要多少钱,她应该怎么估算呢?”通过这个情境,学生可以初步感受到近似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
-课后拓展:布置开放性作业,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教学评价:
-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情感态度发展。
-创设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1.3《积的近似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1.3《积的近似数》课程名称:数学适用年级:五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积的近似数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2. 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1. 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意义。
2. 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找零钱,引入近似数的概念。
2.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近似数,你们能举例说明吗?二、新课1. 讲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2. 利用课件展示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积的近似数。
3. 讲解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4. 利用课件展示四舍五入法的步骤,并举例说明。
5. 学生跟随课件一起进行四舍五入法的练习。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强调易错点。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
2. 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积的近似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在巩固练习环节,针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重点关注的细节: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
因此,对这个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是非常必要的。
四舍五入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值处理方法,它可以将一个数值按照一定的精度要求进行近似处理。
在数学中,四舍五入法通常用于求小数的近似值。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小数乘法
第6课时积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教材P11例6及练习三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学会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地进行“四舍五入”。
难点: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生活中有时需要很准确的数字,但是有些时候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确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那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值呢?(用“四舍五入”法)(出示如下表格)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值。
1
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应各是多少?指生回答。
2.揭题: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二、互动新授
1.激趣谈话:狗是人类的好朋友,特别是经过训练后的警犬,可以帮助警察叔叔破获很多案件,比如追捕逃犯、搜查违禁品等。
同学们,为什么警犬能很快帮助警察抓获犯罪嫌疑人?你们知道吗?谁来说一说。
(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
(1)学生自主回答。
(2)师补充:因为狗的嗅觉很灵敏,狗的嗅觉细胞数量比人多得多,狗能利用它十分灵敏的嗅觉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
在现实生活中,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
(3)出示: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问题: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
追问:怎么列式呢?让学生独立列算式并计算出算式的积。
(求0.049的45倍,就是求45个0.04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0.049×45。
)
学生算出:0.049×45=2.205
(4)(出示)追问学生:如果给题目加一个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如何求积的近似数呢?
先让学生独立求出2. 205的近似数,再交流:0.049×45=2.205≈2.2(亿个)
让学生先说一说怎样保留积的一位小数,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0.049×45≈2.2(亿个),
2.205要保留一个小数,因为0<5,舍去O和5,取2.2,即保留一位小数。
(5)小结:求2.205这个积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要看小数点后第二位,因为积的十分位上的数是O,0<5,所以要舍去小数部分的O和5,积的近似数约是9.9。
由于求得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在横式中要用“≈”表示。
(6)提出问题:求积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指一小组汇报并加以引导小结。
师小结:求积的近似数时,首先求出积的准确值,然后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上的数字,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数。
2.拓展延伸。
出示生活中要按实际情境取近似值的实际例子:(出示题目):一个箱子可以装13.5千克土豆,27箱的土豆可以装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学生独立列式计算:13.5×27=364.5(千克)
这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有的学生约等于365千克,有的可能约等于364千克。
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到底应该保留多少呢?
通过讨论,学生会得出:364.5不够365千克,所以27箱不能装365千克土豆,只能装364千克。
接着提问:如果是做衣服用多少布料,保留整数时要怎么办?
引导学生小结:如果要算能装多少东西或用多少材料,即使小数大于四也要舍去,只保留整数部分。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得的积可以根据需要或题目要求取积的近似数。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取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保留整数,就看第一位小数是几;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是几;保留两位小数,就看第三位小数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1题。
按题目要求先计算出算式的乘积。
完成后组织学生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取积的近似值的。
2.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目的条件列出算式计算,再集体订正。
学生汇报:3. 85×2.5=9.625(元)≈9.63(元)时,问:题目没有要求取近似值,你为什么要保留两位小数呢?提醒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生活实际灵活处理。
强调: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付款时通常只算到“分”,即保留两位小数,因此9. 625要约等于9.63。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生1:这节课我知道了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生2:我还学会了有时还要根据生活实际来求积的近似值。
五、作业:教材第13页练习三第1、2、3题。
达标测评
1.1.61×1.5的积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0059×1.7的积有()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2.列竖式计算。
4.17×0.12(精确到十分位) 3.8×0.48(保留两位小数)
3.《故事会》(月刊)每本5.80元,小华打算订半年的,要花多少钱?(得数保留整数)。
4.王老师为参加文艺演的16名小演员定做服装,已知每套服装用布1.65m,做这些服装至少需要多少米布料?
★5.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 3.23。
三位小数准确值最小是( ),最大是( )。
【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数
0.049×45≈2.2(亿个)。
0 .0 4 9 方法:先求出准确的积,再用“四舍五入”
× 4 5 法求出结果。
2 4 5
1 9 6 注意:计算结果要用“≈”表示。
↑
0﹤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
答:狗约有2.2亿个嗅觉细胞。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始终以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