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绩效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镇化绩效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绩效
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比较曲折的过程。改革开放前,城镇化进程十分缓慢。1949年,中国城镇人口为576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54182万人的比重为10.64%,达到国际城镇化的起步标准。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仅为1724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96259万人的比重为17.92%。也就是说,1949年至1978年,城镇化率由10.64%增加到17.92%,年均增长0.26个百分点;城市数量由136个增加到193个,年均增加2个。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国城镇化在稳步推进的同时,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主要绩效在于:
(1)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1978年到2000年,中国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3个,年均增加21个,相当于改革开放前的10.5倍;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到20312个,年均增加825个,相当于改革开放前的45倍;城镇人口由17245万人增加到4559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92%上升到36.09%,年均增长0.8个百分点,相当于改革开放前的3.1倍。
(2)城镇规模结构和布局有所改善,城镇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1998年中国城镇规模呈金字塔结构,符合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律。1978年,中国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比例结构为1:2.1:4.5:7.1,到1998年则变为1:1.3:5.5:10.2。很显然,近20年来,中国的大城市年均增加2.3个,中小城市年均增长21.6个,是大城市的近10倍。中小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大于大城市,小城市发展速度最快,城市规模等级结构较改革开放前更加趋向合理。
(3)建制镇平均规模扩大,小城镇开始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根据第一次全国小城镇建设抽样调查结果,全国小城镇建设基本情况是:1.经济总量已达到相当规模;2.镇区就业人口多,比例大,大多数分布在第二、三产业;3.镇区布局基本合理,基本设施发展较快。
(4)城市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1996年,全国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指标比重分别为68.63%、75.53%、43.87%、70.21%,与1984年前后相比均有相当大的提高。1998年,全国城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896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4.1%,比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9%,比全国经济增长速度高出2.1个百分点。其中,当年超过500亿元的城市有14个,超过1000亿元的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等5个经济强市。
(5)城镇基础设施和环境进一步完善,一些多年滞后的领
域得到加强。在城市结构得到改善、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城市基础建设的步伐逐年加快,建设力度也逐年加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大幅度增加投入的强有力的支持下,城市化得到空前发展:到1998年底,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人均生活用水、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人均拥有道路铺装面积分别比1978年增加5.7m2、93.4升/日、5.3标台、5.4m2,增长率分别为158%、77%、161%、186%;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煤气普及率分别比1978年增加15.1%、65%。同时,城市环境也得到大大改善。
(6)城镇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经济体制正在形成。近年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并向纵深推进。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经过积极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92亿元,比上年增加1.4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亏损数目与1997年底6599户相比,减少5939户,占90%。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方面,经过多年的改革,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经过多年的市场取向的改革,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生活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投资体制方面,打破了传统计划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源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格局。
(7)城镇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九五”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效供给能力明显增加,基本生活资料供应充裕,为人民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城镇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居民消费水平继续提高。二是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三是生活环境有所改善,社会保障得到加强,教育、健康水平继续提高。
二、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市数量稳步增加,表现出符合城市化发展规律和经济运行规律的良好势头。但是,从总体上分析,中国城镇化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笔者以为,中国城镇化发展主要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城镇化滞后。具体说来有6个方面:
(1)城镇化进程仍然较慢,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1998年中国的工业率为22.6%,按亚洲银行计量模型
U=0.52+1.882I计算,城镇化率应为42.5%,而实际上只有25.8%,滞后16.7个百分点,比1987年世界平均水平低17.2个百分点。在1949至1999年的50年里,中国的工业年均增长超过8%,而城镇人口增长仅3%,与同期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年均速度4%~6%相比,要偏低3~4个百分点。
(2)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能力不强。1978年至2000年,城镇化水平由17.92%提高到36.09%,与此同时,农村从业人员年均增长为2.55%。远不足以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据农业部抽样调查显示,在全国1.5亿剩余劳动力中,外出打工的农民约有7500万。在这种状况下,另外7500万的剩余劳动力也会仿效而行,由此将给经济社会带来压力和动力的双重影响。
(3)城乡结构不协调,城镇体系的宏观布局和规模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城乡结构不协调。据统计,到2000年,中国尚有63.9%的农民生活在农村,其中,剩余劳动力在1.5亿以上,预计“十五”期间每年将新增劳动力1191万人(含城镇部分)。一方面,大量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从事单纯的渔业、养殖业和种植业等小农业生产,农业规模经营无法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无法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无法增长。另一方面,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城乡人口的正常流动,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乡村现代化的实现。城乡结构不协调危害严重,造成城市劳动力匮乏,农村持续贫困,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二是城镇体系的宏观布局不合理。大、中、小城市比例不协调,国际性城市太少,适应中国特点的中等城市明显不足;东部城市数量不少,但上规模,上档次的城市见少,中西部中小城市数量明显偏少;区域性城市群布局尚不能适应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发展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