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司马迁“考信于六艺”的著述原则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一网一平台《地域文化》教学考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一网一平台《地域文化》教学考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一网一平台《地域文化》教学考判断题题库及答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一网一平台《地域文化》教学考判断题题库及答案适用于22春之后的学员1.僧一行曾被“推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

判断题(2分)A.正确B.错误2.北宋王朝组织人编纂的《授时要录》是一部农家著作。

判断题(2分)A.正确B.错误3.《孙子》是孙膑的著作。

判断题(2分)A.正确B.错误4.玄奘,姓陈,名祎,洛州巩县人。

判断题(2分)A.正确B.错误5.中原马街书会始于明朝时期。

判断题(2分)A.正确B.错误6.我国有史以来最早的宴会,是4000多年大禹在今禹州市举行的钧台之享。

判断题(2分)A.正确7.宋朝苏舜钦的散文《沧浪亭记》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判断题(2分)A.正确B.错误8.伏羲——阏伯文化是豫东文化区域的内核,陈宋化则是它的主流成分。

判断题(2分)A.正确B.错误9.一般认为,《孙子》是兵家文化的开山之作。

判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0.司马迁在《论六家之要旨》中说:“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判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1.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的前提条件。

判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2.商代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记载日食、月食的载体。

判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3.《大唐西域记》是唐玄奘编辑而成。

判断题(2分)B.错误14.程颐曾制定“为学六则”:一曰立志;二曰养志;三曰穷理;四曰实践;五曰虚心;六曰有恒。

判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5.南朝梁锺嵘的《诗品》,是我国诗歌评论的代表作。

判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6.《辞源》中对“中原”一词的解释为:“狭义的中原,指今洛阳以南一带。

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判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7.《谏逐客书》是汉贾谊的代表作。

判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8.魏晋南北朝属于佛教在我国发展阶段阶段。

报任安书司马迁治学三原则

报任安书司马迁治学三原则

报任安书司马迁治学三原则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在《报任安书》中提出了自己的治学三原则,主要包括:
一、切身实际:司马迁强调学术研究要站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要关注人民的疾苦和实际需要。

他认为学术研究不能脱离实际,应该贴近生活,关注人民的现状和需求,为人民服务。

二、客观公正:司马迁主张学术研究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他认为学者应该遵循事实真相,不偏不倚地观察和记录历史事件,不受权势和利益的影响,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够公正评价各种事物。

三、才德兼备:司马迁认为学者应该具备才德兼备的素质。

他认为学者要既有深厚的学识和才华横溢的能力,又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只有才德兼备的学者,才能够真正做到“仁义智勇”和“兼济天下”。

这三个原则是司马迁治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于他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治学思想不仅为后世学者所推崇和学习,对于今天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国学考辨六艺与六经

国学考辨六艺与六经

国学考辨六艺与六经(作者系某⾼校⽼师)在从六艺到六经的转变过程中,孔⼦及其创⽴的儒学起了重要作⽤中国上古⽂化肇始,或⼝⽿相传,或书之典籍。

假以时⽇,社会分⼯发展,有劳⼼者,劳⼒者之分。

劳⼼者即所谓脑⼒劳动者,其实就是今天的知识分⼦。

不过,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并没有职业化,也就是说,还没有⽼师这样的职业。

知识分⼦是由各种官员兼任,这些官员称为王官或百官。

因此,我们的⽂化的传承、发展实际上就由王官来完成,所谓“以吏为师”,这就是汉代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志》中提出先秦诸⼦百家皆出于“王官之守”观点的基本依据。

从另⼀个⾓度讲,⽂化知识的⽣产创造主要由他们垄断,这并⾮否认百姓参与了⽂化知识的⽣产,只是说⽂化知识的⽣产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物质资料的⽣产,即便他们创造了⽂化知识,也由知识分⼦收集、整理,加以传承和发展。

直到有⼀天,孔⼦的出现及兴办私学,才逐渐打破了这个局⾯。

当然,孔⼦只是⼀个标志,标志着⽂化知识的⽣产创造不再仅仅局限于王官群体,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分⼯也发展起来了。

春秋末期,私学兴起,孔⼦是最为杰出的代表,因此被称为“万世师表”。

六艺最早指六种技艺“六艺”在先秦时期有两种含义:⼀指六种技艺,⼀指六部典籍,即“六经”。

六种技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才能。

《周礼·保⽒》:“养国⼦以道,乃教之六艺:⼀⽈五礼,⼆⽈六乐,三⽈五射,四⽈五御,五⽈六书,六⽈九数。

”也就是说,⽂化知识技能有了积累和发展,便分门别类,然后⽤于教育⼦弟。

先是⽤于教育贵族的⼦弟,私学兴起后才普及到“庶民”也就是百姓⼦弟。

孔⼦讲“有教⽆类”,他的学⽣是来⾃各个社会阶层的⼦弟。

政府开办了专门的教育场所也就是学校来教育⼦弟,但在夏、商、周时期有不同的名称。

《孟⼦·滕⽂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校,殷⽈序,周⽈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伦也。

司马迁简介资料_关于司马迁简介资料

司马迁简介资料_关于司马迁简介资料

司马迁简介资料_关于司马迁简介资料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

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早年经历西汉景、武年间(时间不详),在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中,司马迁出生了。

司马迁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诏入栗米受爵位以实边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因此全家得以免于徭役。

年幼的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

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谈到京师长安任太史令一职,而司马迁则留在龙门老家,身体力行,持续着耕读放牧的生涯。

学游天下稍稍年长之后,司马迁离开了龙门故乡,来到京城父亲的身边。

此时司马迁已学有小成,司马谈便指示司马迁遍访河山去搜集遗闻古事,网罗放失旧闻。

去司马迁在二十岁时开始游历天下,他从京师长安出发东南行,出武关至宛。

南下襄樊到江陵。

渡江,溯沅水至湘西,然后折向东南到九疑。

窥九疑后北上长沙,到旧罗屈原沉渊处凭吊,越洞庭,出长江,顺流东下。

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展转到钱塘。

上会稽,探禹穴。

还吴游观春申君宫室。

上姑苏,望五湖。

之后,北上渡江,过淮阴,至临淄、曲阜,考察了齐鲁地区文化,观孔子留下的遗风,受困于鄱、薛、彭城,然后沿着秦汉之际风起云涌的历史人物故乡,楚汉相争的战场,经彭城,历沛、丰、砀、睢阳,至梁(今河南开封),回到长安时任太史令的父亲司马谈身边。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原文及译文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原文及译文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原文及译文《论六家要旨》原文《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儒者则不然。

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

如此则主劳而臣逸。

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

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

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

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

食土簋,啜土刑,粝粱之食,藜藿之羹。

夏日葛衣,冬日鹿裘。

"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

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

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

要曰彊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

史记写作原则

史记写作原则

史记写作原则史记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史书之一,它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共计130篇,收录了从夏朝到西汉末的历史事件与人物。

史记不仅是中国史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史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史记的写作过程中,司马迁遵循了一些写作原则,这些原则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客观公正史记的写作以客观公正为基础,司马迁在写作时力求不受个人情感和立场的影响,尽可能客观地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物。

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史者,当明之以实,述之以详,旁骛於怪异,疑似於无辞,虽繁其言,不惑其意,是以智者必慎於其志,而勤於其行。

”这句话表明了史记写作的客观公正原则,即史书应当真实、详尽、不偏不倚地反映历史。

第二、注重史料史记的写作离不开史料的支持,司马迁在写作时注重收集、整理和利用各种史料,包括史书、编年史、国史、方志、家谱等。

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余虽不学古文,犹尝读书,观编年,考世系,穷方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句话表明了史记写作的史料原则,即史书应当以史料为基础,注重史料的收集和利用。

第三、注重史书的整体性史记是一个完整的史书,它包含了从夏朝到西汉末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司马迁在写作时注重史书的整体性。

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史之所以为书者,以传曰史,以书曰传,书者,所以载之也。

”这句话表明了史记写作的整体性原则,即史书应当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能够全面地反映历史。

第四、注重史书的文学价值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学著作,司马迁在写作时注重史书的文学价值。

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凡天下之士,莫不尊史,以为文之精华也。

”这句话表明了史记写作的文学价值原则,即史书应当具有文学价值,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第五、注重史书的教育功能史记不仅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教育著作,司马迁在写作时注重史书的教育功能。

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史者,本末究理之极也。

”这句话表明了史记写作的教育功能原则,即史书应当具有启迪人们思想、教育人们的功能。

《史记》中的文学艺术手法:司马迁的叙事与论述技巧

《史记》中的文学艺术手法:司马迁的叙事与论述技巧

《史记》中的文学艺术手法:司马迁的叙事与论述技巧导言《史记》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瑰宝,它是司马迁创作的第一部长篇纪传体著作。

司马迁不仅在历史记载的广度和深度上创造了新的纪录,而且在叙事和论述技巧上也有着独特的成就。

本文将从叙事的生动性、戏剧性和紧凑性,以及论述的客观性、分析性和煽动性等方面,探讨《史记》中司马迁的文学艺术手法。

叙事技巧生动性的描写《史记》中的叙事极具生动性,司马迁通过精细入微的描写,将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例如,在记载项羽与刘邦相遇的故事时,司马迁生动地描绘了两人的神态、目光和语言,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紧张气氛和角力。

这种生动的描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也使读者更能够情感上与历史人物产生共鸣。

戏剧性的对话《史记》中的对话形式多样,有台词形式的对话,也有间接引述的对话。

而这些对话通常都具有戏剧性。

司马迁巧妙地运用对话,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现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点,深入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种戏剧性的对话不仅丰富了故事情节,也增添了读者的阅读乐趣。

紧凑性的叙事结构《史记》中的叙事结构极为紧凑,司马迁能够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条理清晰地呈现给读者。

他善于运用悬念和转折,将重大历史事件设置在关键的转折点上,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紧张感和兴趣。

同时,他还能够灵活运用时间顺序和回忆、闪回等手法,将故事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使整个叙事更具连贯性和逻辑性。

论述技巧客观中立的观点《史记》中的论述具有客观中立的特点,司马迁以史实为依据,不偏不倚地叙述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轨迹。

他不对历史人物进行主观评价,而是通过事实的揭示,让读者自行判断和评价。

这种客观中立的观点使得《史记》成为了一部公正客观的历史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分析问题的深度司马迁的论述具有深度的分析问题的特点。

他在记载历史事件和人物时,能够深入挖掘事件的根源和背后的原因,揭示事件的内在逻辑。

史记中的史书写作技巧

史记中的史书写作技巧

史记中的史书写作技巧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史书被视为重要的历史文献,它们承载着历史事件、人物事迹以及社会变迁的珍贵信息。

《史记》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古代历史文献的巅峰之作,也为后世史书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史记》中的史书写作技巧入手,探讨其对后世史书写作的启示。

一、坚持以实为本的原则在《史记》中,司马迁始终秉持“实录真事”的原则,力求准确记录历史事件。

他通过勾勒历史背景、清晰描述事件经过和还原人物形象,使得史书具备了较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史书写作时,应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注重准确性和客观性,避免主观臆测和扭曲历史真相。

二、注重叙事技巧的运用《史记》以纪传体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历代君王、名将以及一些重要事件的叙述。

其中的史传结合,使得整部史书具有了故事性、可读性和连贯性。

在史书写作中,应注重叙事技巧的运用,借助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等手法,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历史内容。

三、兼顾人物塑造的细腻性和客观性《史记》中塑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形象,如项羽、刘邦等。

这些形象既具备了个体特点,又能够代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

在史书写作中,应努力实现人物形象的细腻塑造,并兼顾客观性,避免赋予过多主观色彩,以确保历史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四、融入个人思考和评价的合理性在《史记》中,司马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整理和归纳,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思考,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在史书写作过程中,适度发挥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以及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可以增加史书的价值和深度,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五、注意语言表达的凝炼性和优雅性《史记》的语言风格简练、凝炼,以及典雅的修辞手法,使得史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在史书写作中,应注意语言表达的凝炼性和优雅性,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达方式,以及一些低级错误,如错别字和语法错误等。

综上所述,史书写作中的技巧可以从《史记》中获得启示。

坚持以实为本的原则、运用叙事技巧、兼顾人物塑造的细腻性和客观性、融入个人思考和评价的合理性,以及注意语言表达的凝炼性和优雅性,都是史书写作中值得借鉴和应用的要点。

汉儒称“六经”为“六艺”考

汉儒称“六经”为“六艺”考

汉儒称“六经”为“六艺”考内容提要】学术界一直以为,自孔子创立儒学以来,儒家所谓“六艺”,就既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又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

但本文通过对有关史料的考证,提出了不同看法。

本文认为:“六经”称谓至迟流行于战国中后期,而“六艺”称谓却只是在《吕氏春秋》中才偶尔使用,流行起来更是在汉初以后。

随着“六艺”称谓的流行,汉初儒者开始以“六艺”称“六经”。

汉儒将先秦“六经”改称为“六艺”,并非出于学科规范考虑,而是服务于其变“经”为“艺”、变“学”为“术”的学术转向。

而这一转向之所以发生,又是因为汉初儒者有争取立儒学为国家惟一官方哲学的强烈愿望。

【关键词】六经/六艺/儒者/儒术但凡对儒家学问有所了解者,不仅熟知儒家的学问为“六艺”之学,而且熟知儒家的“六艺”指谓有两,一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另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

前者是思想范畴的学问,后者是技能范畴的学问,其学问属性之不同是显然的。

可是,两者为何同取一名?两者同取一名始于何时?两者异实而同称究竟有什么意义?尽管海内外学人对“六艺”耳熟能详,但迄今未见有人对这三个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有鉴于此,本文在查阅史料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有关史料的综合分析以回答这三个问题。

笔者深知本文之考证尚有待进一步充实和深入,之所以不顾固陋之嫌公开发表,意在征求方家的批评指正,以促进有关研究。

一“六经”称谓的出现,当不迟于秦汉之际是可以肯定的。

但究竟于何时出现,亦只能考证出一个大概的时期。

章太炎先生曾断定“六经”之名为孔子所定,这不啻认为“六经”称谓的出现当不迟于春秋战国之际。

他的理由是:“《诗》、《书》、《礼》、《乐》,乃周代通行之课本。

至于《春秋》,国史秘密,非可公布,《易》为卜筮之书,事异恒常,非当无务之急,姑均不以教人。

自孔子赞《周易》、修《春秋》,然后《易》与《春秋》同列六经。

庐陵文化的儒学品格_李仁生

庐陵文化的儒学品格_李仁生

等。所谓谱牒档案, 就是王室、官员的世袭家谱, 在世袭世录的人事 以古文验证百家之言是司马迁考信的原则之一。“论考之行事”“[4] 。
制度下, 世袭和家谱实际上可以被认为是王室、官员 的 人 事 档 案 。 折中于夫子”[5], 均表明了司马迁的考信依据。行事, 指所述之史, 有
如《三代世表》“: 余读牒记, 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牒终始五 论有考。“折中于夫子”即司马迁征引孔子言论评判史事人物, 贯穿
处( 方) , 内容多为族门兴盛、诗书传家、光宗耀祖的格言与赞美。渼
1、体现儒家精神的宗族制度。庐陵古村落中保存完好的现有吉 陂古村位于吉安 市 青原 区 文 陂乡, 住 户 六百 余 , 人 口三 千 余 , 村民
安县的渼陂、钓源、唐贤坊古村, 吉水县的湴塘、燕坊古村, 泰和县的 均为梁姓, 其开基先祖是南宋初年梁仕阶, 从陕西长安率族中子孙,
建置的最早记载。建安五年( 200) 孙策置庐陵郡, 辖今江西峡江、永 却有着与中原地区的古建筑相似的风格。流坑村以规模宏大的传
丰以南, 万安以北 的 赣江 流 域 , 领汉 旧 县 二, 分 置 七 县, 共 领 九 县。 统建筑、风格独特 的 村 落布 局 而 闻名 遐 迩 , 古村 七 横 八巷 , 族 人 按
因恐怕是这些地区的居民之间的互相交流要更多一些。但是迁徙到 书院, 蔚为风尚。吉水县创建书院众多, 最多时达 53 所, 名闻遐迩。
山区的北方人, 由于与当地土著在语言、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存在 《岳麓书院碑记》里即有“吉水书院天下第二”的说法。尊师崇学和
着较大不同, 相互交流自然要少一些, 而且如果他们不抱成一团, 在 兴建书院, 使得大批宗族子弟因此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 这应该是
者即有五人, 中榜 眼 、探花 者 各 三人 , 并 出 现了“一 门 三进 士 , 隔 河 口相对稠密, 这样就为渼陂发展商业贸易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

《伯夷列传》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伯夷列传》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伯夷列传》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伯夷列传》出自《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作者司马迁。

该篇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

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

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

作者极力颂扬他们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

作品原文:伯夷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

尤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

”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伯夷列传

伯夷列传


太公说:“他们是两位义士啊!”扶着他们离 开了。武王摧毁了殷商的暴虐统治,天下都归 附了周朝,而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很可耻的 事,为了表示对殷商的忠义,不肯再吃周朝的 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靠着采食薇菜充饥。 到了由于饥饿而将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 辞说:“登上那西山啊,采些那薇菜呀!用新 暴力来取代旧暴力,不知道这是错误的。神农、 虞舜和夏禹,授政仁人互相禅让,圣人很快消 逝,我辈今日到哪里去?啊,别啦,永别啦! 命运不济令人哀伤!”终于饿死在首阳山中。 从这些记载来看,伯夷、叔齐是怨呢,还是不 怨呢?
阅读提示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 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 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 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书籍 学习之人

掌管所司之职 务 以之为耻
商纣暴政 尊崇,归 以之 引起兵戈 附 为耻 之乱 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以新暴力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 更换旧暴 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 力
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 命运不 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 济 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 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 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 观之,怨邪非邪? 很快消逝 往
名作动,用武器杀 死
Hale Waihona Puke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人家旧日的过错,因 此怨恨就少。”“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又有什么 可怨恨的呢?”我对伯夷兄弟的用心(不食周食) 深感悲痛,但看到那些逸诗又(不免对孔子说的话) 感到诧异。他们的传记说道:伯夷、叔齐是孤竹君 的两个儿子。父亲想把王位传给叔齐,到了父亲去 世以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 的遗命啊!”于是便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即位而逃 走。国人只好立孤竹君的第二个儿子为王。这时, 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关心老人,抚养老人,便 一起去归附他。等到达那里,西伯昌已去世了。武 王用车载着西伯的木制牌位,率军东进去征伐商纣。 伯夷、叔齐拉住武王的马而谏阻道:“父亲死了却 不安葬,大动干戈去打仗,这难道是孝的行为吗? 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害国君,这难道可以算做仁德 吗?”周王左右的人准备杀掉他们。

司马迁对《战国策》史料的取舍原则

司马迁对《战国策》史料的取舍原则

司马迁对《战国策》史料的取舍原则其次,司马迁重视史书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他认为历史应该客观地反映过去的事件和人物,而不应该带有主观偏见。

司马迁在使用《战国策》的时候,会尽量避免引用史料中的个人评价和主观观点。

他会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叙述历史事件,并注重对各方观点的平衡和公正。

这样可以避免史书中的片面性和偏见,使读者能够客观地了解历史。

最后,司马迁注重史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他认为历史应该全面地反映过去的事件和人物,以便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历史。

在使用《战国策》的时候,司马迁会尽量使用完整的史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编排,使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条不紊。

同时,司马迁也会进行概括和归纳,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把握历史的脉络和主线。

综上所述,司马迁在使用《战国策》史料的时候遵循了真实可信、客观中立、权威学术、完整系统的取舍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史记》的史料准确性和权威性,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书之一、同时,司马迁的取舍原则也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史学研究的范本。

试释司马迁“考信于‘六艺’”说的真谛

试释司马迁“考信于‘六艺’”说的真谛

作者: 朱本源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出版物刊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5-13页
主题词: 史料学;史料批判学;超考据学意识;人格差律;民族精神
摘要: 司马迁的“考信于六艺”一语,近2000年来一直被理解为指史料考证而言。

本文认为这种理解犯了“时代错误”(anachronism);在司马迁时代,学者尚无考据学意识。

但是这句话具有“超考据的”、“义理”方面的重大意义,应当把它理解为:以“六艺”作为理解和解释历史事实的理论前提,作为辨别一切非“六艺”史料在义理上的是非的标准。

“六艺”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结晶,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司马迁写史书的原则

司马迁写史书的原则

司马迁写史书的原则
按司马迁所说,编写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际”:是探究天道和人事的关系,作者批判了原来的“神意天命论”,提出了“帝王中心论”。

“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历史的发展实况及其规律.《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史记写作原则

史记写作原则

史记写作原则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经典之一,是司马迁所著的以“纪传体”为主要形式的历史著作。

其文风简洁明快、真实可信,被誉为中国历史文献中的“珍宝”。

在《史记》的写作过程中,司马迁遵循了一些写作原则,这些原则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在今天的历史研究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真实可信《史记》是一部真实可信的历史著作。

司马迁认为,历史应该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

他在写作中注重收集各种史料,从不加以任何的虚构和夸张。

他认为,历史的真实性是历史价值的基础,也是历史学者的职责所在。

因此,在《史记》中,他不仅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史料的来源和真实性进行了严格的考证,使读者可以从中获得真实可信的历史知识。

二、史无定法《史记》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史无定法”。

司马迁认为,历史是一个多面性的事物,没有固定的规律和模式。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他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叙述方式,例如纪传体、表、书、志等,以适应不同历史事件的特点和需要。

他在写作中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史记》成为一部具有多种叙述方式的历史著作。

三、目的性《史记》是一部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历史著作。

司马迁认为,历史应该是有目的的,而不是无目的的。

他在写作中注重历史的价值和意义,使历史不仅仅是一种过去的事实,而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的知识。

在《史记》中,他不仅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还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使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和启迪。

四、文风简洁《史记》的文风简洁明快,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司马迁注重语言的简洁明了,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式,使读者可以轻松地理解和记忆。

他在写作中注重语言的精准性和准确性,使历史事件的描述更加生动、形象和具体。

五、历史的人文关怀《史记》的最后一个重要原则是历史的人文关怀。

司马迁认为,历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事实,还应该具有人文关怀,即对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司马迁“考信于六艺”的著述原则摘要:“考信于六艺”的著述原则,蕴含了两层意思。

首先,六艺是司马迁判断史料真实性的依据,表现了他严谨的创作态度。

同时六艺作为儒家典籍代表,所体现的思想更是被司马迁吸收继承,指导了《史记》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判态度。

司马迁发扬了孔子述作《春秋》的伟大事业和历史使命,通过对六经异传和百家杂语的整合吸收,最终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

关键词:“六艺”《春秋》史料批判著述原则一七十列传以《伯夷列传》为首篇,而司马迁在开篇第一句话“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①即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著述原则,即“考信于六艺”。

“考信”意为考核验证,“六艺”是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即《易》《书》《诗》《礼》《乐》《春秋》。

司马迁时代,汉武帝接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成为官方学术。

“六艺”因为得到了中央政权的认可而拥有了无可撼动的经典地位,对社会尤其是读书人的思想倾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司马迁以“六艺”作为根本准则,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具体来看,这句话可解释为两种意思。

第一是指把“六艺”看做历史材料取舍的标准,检验材料的真实可靠与否。

司马迁面对历代堆积下来的异常庞杂的历史材料,怎样对其进行精简吸收以纳入《史记》体系中,必然要下一番工夫。

另一种意思是指用“六艺”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来评判手头史料的价值,作为人物事迹的衡量尺度。

此时“六艺”不仅仅是用来判断史料的真实性,更承担了司马迁的史学方法和态度。

以“六艺”提倡的精神来评价史实,考信的最主要内容在“理”而不在于“事”,也就是陈寅恪所说的“揆之事理”法。

因为“六艺”所叙的史实止步于春秋,战国以后直到西汉初期的史实是无法以“六艺”为标准去核查的。

章学诚所称“夫道备于六经,义蕴之匿于前者,章句训诂足以发明之;事变之出于后者,六经不能言。

固贵约六经之旨而随时撰述,以究大道也”②,道出了“六艺”具有永久的规范性价值。

这两种含义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司马迁在著述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所侧重,灵活运用。

总的来说,第二种意义更是贯穿了整部《史记》的创作实践过程,成为最基本的原则。

为了更清楚具体地理解这句话,我们先把它还原到《伯夷列传》中来做分析。

司马迁在“犹考信于六艺”一语后紧接着说,“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认为此指今存《诗经》《尚书》有所缺亡,而又言虞夏禅让之事可从《尚书》的《尧典》《舜典》《大禹谟》中见出。

这样分开来解释固然没有错,但似嫌逻辑上有抵牾。

因为既已说“诗书虽缺”,加一“然”字表示转折,则虞夏之事当从别处得来。

从语义的连贯性上看,笔者认为司马迁知晓“虞夏之文”的途径不仅是通过《尚书》,更主要的是通过《庄子》等不属于“六艺”的诸子杂书。

后文所云“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天下重器”出自《庄子·让王篇》“故天下大器也”③。

“传天下若斯之难也”一语正是司马迁对此类高人隐士发出的感慨。

关于这些“让王”逸事,张守节《史记正义》对“此何以称焉”解释为“不称说之也”,《索隐》也称“是太史公疑说者之言或非实也”④,这样解释是不妥的。

孔子在《论语》中对伯夷、叔齐的高洁操行有极高赞扬,许由等人的让王事迹和伯夷、叔齐无异,却不见于儒家典籍的记载,这不能不让司马迁感到困惑。

为查验事实,他还曾亲身登上箕山,看到了许由之冢。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这话既表现了司马迁对他们品行的由衷赞扬,也蕴含了不得光扬于文辞的深深遗憾。

正因为“序列古之仁圣贤人”是孔子的职责之一,也是“六艺”的精神之一,所以司马迁才特意在《伯夷列传》开篇从《庄子》中拣择出许由等人,来引起世人注意,不忍因“六艺”未载而使其人其事湮没无闻。

在这里,“六艺”的义理显然成为司马迁提明这几个人物的主要理由。

二司马迁最终选取六艺作为考信的标准,其原因和动力又何在?通过梳理《太史公自序》,能帮助我们探寻到一些核心因素和源泉。

《自序》里记录司马谈临终时与司马迁的对话,自文武周公追忆起,谈及幽厉乱世,“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⑤春秋时代孔子承担起“修旧起废”的宏大历史使命,修治“六艺”来延续周公创导的礼乐文化。

相隔四百多年后,因为诸侯兼并战祸不断而同样面临“史记放绝”的荒芜境地,司马谈作为太史令深切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重大责任。

对于过早谢世而“废天下之史文”的情况,他深感忧惧和遗憾。

因此,在《论六家要旨》中对道家思想颇为欣赏而于儒家学说不无微词的司马谈,在临终时刻却以最大孝道来激励儿子,将自己未完成的事业交给了继任者。

父亲的郑重嘱托无疑给予司马迁强烈的鞭策,他感奋至极,表示将“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在父亲的认识基础上,司马迁明确意识到自己是继周公、孔子之后能够也必须“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的唯一的人。

以“六艺”为代表的儒家经典遭乱世之灾而受到了严重损害和长时间的荒弃,因此司马迁要进行整理修正、追本溯源的清理工作。

这虽然不是针对经典本身,但体现在著作史书的形式下,自然是以“六艺”作为自己承袭父业续修史书的重要参考标准。

司马迁以“六艺”包含的精神为著述原则,而尤其注重《春秋》一书的义理。

在与上大夫壶遂的问答中,司马迁简明概括了《春秋》的主要价值。

“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⑥《春秋》不再是单纯的史书,而是被赋予了褒贬是非、推延王道的重大意义。

君臣父子莫不要知晓《春秋》并以此为鉴,此乃“礼义之大宗也”。

在礼崩乐坏的年代,孔子提出了“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政治理想,编修《春秋》以此来“拨乱世反之正”。

五百年后的司马迁,处于汉帝国蒸蒸日上而又潜伏了各种矛盾的武帝时代,自觉承担起了历史和时代的使命,继承了孔子述作《春秋》的精神内涵,从一个历史高度为《史记》确定了指向,也决定了司马迁必然选择把“六艺”的核心价值注入《史记》的著述理念当中。

以“六艺”为中心,还形成了数量众多的“传”,传之外也存在着大量诸子百家的著述。

司马迁对经传百家的态度也是耐人寻味的。

掌握这部分资料的过程,方法有二:一是利用皇家藏书,二是通过亲身实践游历积累丰富的一手资料。

司马迁把自己处理庞杂史料的方法概括为“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

《索隐》《正义》指出“异传”包括子夏《易传》、毛公《诗》、韩婴《外传》、伏生《尚书大传》等阐发解释六经的著述。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把“传”归于相应的各“经”下,例如“春秋家”下除《春秋古经》外,还有《左氏传》《国语》等,《诗》下包含《鲁故》《鲁说》等。

司马迁对史料的熔裁是以六经为准则,参考协调各种异传和百家杂语记叙的事迹。

六经以外的资料在《史记》中被大量引用,当然其取舍还是以六经为准则的。

三从理论上分析了司马迁“考信于六艺”的著述原则后,我们以一些具体篇章为例,以对此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刺客列传》中记叙了曹沫、专诸等一批豪士行侠仗义、重诺轻生的传奇事迹,其中关于荆轲的描述占了很大比例。

这段脍炙人口的叙述材料几乎全部摘录自《战国策·燕策》。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把《战国策》归于“春秋家”下,作为《春秋》的异传,这里显示了司马迁独到的择取眼光。

在文末太史公曰中,司马迁叙述道:“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

”⑦《索隐》对此加以注释,“《燕丹子》曰:‘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

’”可见《燕丹子》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古书,由于所叙事迹太过奇异,带有明显的夸张成分,与《春秋》蕴含的实录精神相违背,因此司马迁最终还是未采纳进列传正文中。

而他特意在传末补上一笔,显示出了对所存史料的尊重和著书时择取标准的严格,体现了“整齐百家杂语”的严肃态度。

司马迁论述《春秋》作为孔子通达王道的重要方法时,曾指出它具有“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⑧的强烈批判勇气,秉承这一褒善贬恶的优良传统,司马迁在《史记》的列传里也记录下了人物的种种言行,力求从多个侧面反映出立体的人物形象。

班固称赞“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⑨。

司马迁能自觉继承历代史官的实录精神,展现了他对《春秋》“善善恶恶”的客观批判态度的吸收发扬。

孔子认为达到最明显著述效果的途径是由事实来反映,所谓“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司马迁对此是深有领悟并付诸于具体的创作实践中的,也因此成就了一部被后世奉为楷模的皇皇巨著。

①④司马迁:《伯夷列传》,《史记》(第61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21页,第2122页。

②章学诚:《文史通义新编新注》,仓修良编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③陈鼓应:《让王篇》,《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4页。

⑤⑥⑧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史记》(第130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95页,第3297页。

⑦司马迁:《刺客列传》,《史记》(第86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38页。

⑨班固:《汉书·司马迁传》(第62卷),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38页。

参考文献:[1] 季镇淮.司马迁[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2] 朱本源.试释司马迁“考信于六艺”说的真谛[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9).作者:鲁颖,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编辑:赵红玉 e?鄄mail:zhaohongyu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