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养猪日常护理知识

养猪日常护理知识

养猪日常护理知识引言养猪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合理的日常护理可以促进猪只的生长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养猪日常护理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饲料管理、环境控制、疫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

饲料管理养猪的饲料管理对猪只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合理的饲料能够提供猪只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生长。

以下是一些饲料管理的注意事项:1. 饲料配比合理的饲料配比能够满足猪只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配比时需要考虑猪只的生长阶段、品种和性别等因素。

通常,饲料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2. 饲喂量控制饲喂量的控制要根据猪只的生长状况和饲料消耗情况进行调整。

适量的饲喂能够满足猪只的营养需求,但过量的饲喂会增加饲料浪费和疾病的风险。

3. 饲料管理饲料的保存和管理也十分重要。

饲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霉变。

同时,应定期清理饲料投放器和喂食槽,确保饲料的卫生。

环境控制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助于猪只的舒适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环境控制的要点:1. 温度控制猪只对温度较为敏感,需要适宜的温度来保持正常的生长和健康。

在冬季,可以通过增加猪舍的保温设施或调整供暖系统来提供适宜的温度。

在夏季,要确保猪舍通风良好,避免过热。

2. 湿度控制过高的湿度会增加猪只患病的风险,因此需要保持猪舍内的湿度在适宜范围内。

通风设施的合理设置和定期清理可以帮助控制湿度。

3. 光照管理光照对猪只的生物节律和行为有一定影响。

良好的光照管理可以促进猪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在猪舍内,应保证充足的自然光照或合适的人工光照。

疫病防控疫病对养猪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疫病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疫病防控的基本知识: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只感染疫病的有效方式。

根据猪只的品种和生长阶段,制定相应的疫苗接种计划,并根据兽医的建议进行接种。

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猪只的健康状况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疾病。

定期检查包括观察猪只的食欲、粪便、呼吸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治。

养猪相关知识点总结

养猪相关知识点总结

养猪相关知识点总结一、猪的品种猪的品种主要分为肉猪、杂交猪和山地猪三类。

肉猪主要用于肉类生产,其种类繁多,如大白猪、杜洛克、约克夏、长白猪等;杂交猪主要用于生产肉类和母猪,如杜洛克×约克夏、大白猪×长白猪等;山地猪则主要生活在山区,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主要用于生产肉类。

二、猪的饲养环境猪的饲养环境对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要选取合适的场地,场地应干燥通风,避免污水积聚和疾病的传播;其次,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搭建适量的遮阳棚,保持适宜的温度;最后,要做好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猪圈的清洁和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播。

三、猪的饲料和饮水猪的饲料是保证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的重要条件,合理的饲料配方和合理的饲料管理对猪的生长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猪主要的饲料包括猪料、粮食、蔬菜、水果等。

其中猪料是主要的饲料,饲料的质量和种类直接影响着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此外,饮水也是很重要的,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需要充足的清洁水源。

四、猪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猪的健康状况对养殖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预防和治疗猪的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及时给猪接种预防疫苗,提高免疫力;其次,要做好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减少疾病传播;最后,要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猪的疾病,做好防疫工作。

五、猪的生长和发育猪的生长发育主要分为小猪期、育肥期和繁殖期。

小猪期是猪从出生到30kg体重的阶段,主要是加快猪的生长速度,提高猪的抗病能力;育肥期是猪从30kg体重到市场上能够销售的体重(100~120kg)的阶段,主要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猪的肉质和肉量;繁殖期是母猪生产和育肥小猪的阶段,主要是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和育肥小猪的生长速度。

六、猪的屠宰和加工猪的屠宰和加工是猪肉生产的重要环节,是指将猪宰杀并处理成肉制品的工作。

在屠宰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屠宰设备,如屠宰刀、杀猪钩等;其次,要做好屠宰过程中的卫生措施,保证肉制品的卫生安全;最后,要对屠宰后的猪肉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加工,以提高猪肉的商品价值。

生猪养殖知识点总结大全

生猪养殖知识点总结大全

生猪养殖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生猪养殖基础知识1. 生猪的分类与特点生猪属于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偶蹄目猪科的动物,是人类重要的养殖家畜之一。

生猪主要分为肉猪、种猪和育肥猪。

肉猪以生产肉为主要目的,种猪以繁殖为主要目的,育肥猪以快速增肥为主要目的。

生猪具有繁殖力强、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点。

2. 生猪养殖的发展历史生猪养殖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养猪的记载,并且在中国历史上有“五谷养猪”之说。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猪的国家之一,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我国生猪养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生猪养殖体系和技术。

3. 生猪的解剖结构生猪的解剖结构主要包括头部、颈部、躯干、四肢和内脏等部位。

生猪头部包括口、鼻、眼、耳、颌等部位,颈部连接头部和躯干,躯干是生猪的主要运动和生长部位,四肢支撑生猪的体重,内脏包括心脏、肺、肝、胃、肠等器官。

4. 生猪的生理特点生猪的生理特点包括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等系统,生猪的呼吸系统由鼻腔、喉、气管、肺和呼吸肌组成,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肠和消化腺组成,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脏、泌尿管和膀胱组成。

5. 生猪的疾病防控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包括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囊肿病等。

为了保证生猪的生长和繁殖,必须采取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如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控制野生动物传播等。

第二章:生猪的选种和配种1. 生猪的选种原则生猪的选种原则包括遗传优良、生长快、耐病抗逆、体型健康等方面。

根据生猪的用途(肉猪、种猪、育肥猪)和生产目标,选择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生猪作为种猪。

2. 生猪的配种方式生猪的配种方式包括人工配种和自然配种。

人工配种是指通过人工控制交配的时间和方式,选用优良的种猪对母猪进行人工授精。

自然配种是指母猪和种猪在自然环境下进行交配。

3. 生猪的繁殖管理生猪的繁殖管理包括发情检测、选配种猪、控制配种次数、保健疫病防控等方面。

养猪图文知识点总结图

养猪图文知识点总结图

养猪图文知识点总结图一、饲养饲料1. 猪的基本饲料猪的基本饲料主要有玉米、豆粕、鱼粉、饼粉等。

这些饲料对猪的生长和发育起着关键作用,需要在日常饲养中进行合理搭配。

2. 饲料的搭配合理的饲料搭配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一般来说,饲料搭配的原则是能量与蛋白质的平衡,保证猪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

3. 饲料的储存饲料的储存是养猪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不仅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还要避免其受潮发霉、受季节变化影响。

二、疾病防控1. 猪的常见疾病养猪过程中,猪常见的疾病有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肺疫等。

这些疾病对猪群的健康和生长都会造成严重危害。

2. 疫苗接种及时做好疫苗接种是预防猪病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地保护猪群的健康。

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和程序对养猪的成功至关重要。

3. 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控制一旦猪出现异常症状,需要及时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通常通过观察生理指标、体温、精神状态等可以判断猪是否生病。

三、猪舍建设1. 猪舍的选址猪舍的选址要远离人口密集地区,以保证猪群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还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水资源充足等因素。

2. 猪舍的设计猪舍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猪的生活习性和饲养环境,包括通风、采光、降温、避雨、排泄等方面。

3. 猪舍的维护猪舍的定期清洁和消毒是保证猪群健康的关键步骤,同时还需要保持猪舍的卫生和安全。

四、养猪管理1. 猪的生长管理猪的生长管理包括饲养、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管理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2. 猪的繁殖管理猪的繁殖管理主要包括怀孕、产仔、断奶等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繁殖管理可以提高繁殖效率。

3. 猪的健康管理猪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是养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做好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可以保证猪的生长和发育。

以上便是关于养猪图文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即将养猪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养猪是一项需要细心呵护和综合考虑的任务,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保证猪群的健康和生长。

新手养猪的基础知识

新手养猪的基础知识

新手养猪的基础知识
1. 猪舍选址:猪舍应建在平坦的地面上,避免建在低洼或高处,应远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

2. 猪舍规划:猪舍应按照每头猪的使用面积4-5平方米来规划。

建筑材料选用环保材料。

3. 猪的品种:内三元和外三元为市面上比较常见的猪种。

4. 饲料:应为猪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饲料,不宜过多给予食品废料。

5. 猪的健康管理:应定期为猪进行疫苗接种、体检、除虫等防疫工作。

6. 猪的喂养方法:应按照猪的年龄、体重、生长阶段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喂养,不得过度喂养。

7. 生猪的销售和交易渠道:可以选择通过猪场、农贸市场、生猪批发市场等渠道进行销售和交易。

养猪基础知识

养猪基础知识

养猪基础知识养猪是一项重要的畜牧业生产活动,对于提供肉类供应和农村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合理的养猪管理和技术操作能够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效益。

下面将介绍一些养猪的基础知识,帮助养殖者更好地管理猪群。

一、选择合适的品种和数量选择适合自己地区的猪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能力合理确定养殖规模。

常见的猪品种有猪肉种、猪肉杂交种和猪肉绒毛种。

不同品种适应不同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养殖者需根据自己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二、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养猪场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和排水条件。

猪圈的建筑要合理布局,确保猪只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猪圈内的温度和湿度要适宜,以避免猪只出现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

猪圈要经常清洁,保持干净卫生。

三、合理的饲喂管理猪只的饲料要合理搭配,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均衡供给。

饲喂要定时定量,避免浪费和过度喂养。

饮水设施要常清洗,保持水质清洁。

在饲喂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猪只的食欲和粪便,及时调整饲料的配方和供给量。

四、疾病预防和控制定期对猪只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常见的猪病。

猪圈内要保持干净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病原菌传播。

发现猪只出现异常症状时,要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疾病传播和扩散。

五、定期体检和记录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检,观察猪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记录猪只的体重、饲料消耗量和生长速度等数据,以便分析和评估养殖效益。

根据体检和记录的结果,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措施,提高生产性能。

养猪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养殖者具备一定的养殖知识和技术。

通过合理的品种选择、良好的饲养环境、合理的饲喂管理、疾病预防和控制以及定期体检和记录,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效益。

希望养殖者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养猪的基础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养殖技术水平,为养猪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牧原养猪基础知识

牧原养猪基础知识

牧原养猪基础知识
牧原养猪基础知识:
1. 养殖场的选择和规划:
- 应选取离市场和交通要道较近的地点。

- 养殖场规划要合理,需要有猪舍、饮水设施、饲料储存设备、污水治
理设备等。

2. 猪舍的建设和管理:
- 猪舍应保持干燥、卫生、通风良好。

- 猪舍内的猪栏要按年龄、体重、性别划分,避免混杂饲养而引发疾病。

- 猪舍周围应加固防盗措施。

3. 饮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 饮水设施需要定期清洗、消毒。

- 饮水设施不能过高或过低,以避免因饮水不便而导致的疾病。

4. 饲料储存设备的建设和管理:
- 饲料储存设备要求阳光不曝晒、露天暴雨不能倒塌、有防鼠鼬进入的
功能等。

- 饲料要注意存放品质和采购渠道,以保证猪只摄取不含有害物质的优
质饲料。

5. 疫病的预防和治疗:
- 养猪场要进行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减少疫病发生的可能性。

- 一旦疫病出现,要及时隔离患病猪只,做好治疗和消毒工作。

6. 猪只出栏和销售:
- 猪只出栏要讲究市场的选择和时间的安排,以获取较高的收益。

- 销售市场要持续开发和拓宽。

7. 牧场管理和人员培训:
- 牧场管理需要做好档案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工作,以提高牧场运营效率。

- 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管理和操作技能,以提高养猪产业的发展水平。

畜牧兽医基础知识总结

畜牧兽医基础知识总结

猪外部器官15解养猪人对于猪的习性再熟悉不过,俗语说:“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往往是养猪不简单,不是那么好养,我们要对其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当猪生病时,一些外部身体表现信号在告诉我们,例如咳嗽、粪便排出物、身体颜色特征等等就猪整体外表特征做下解说:还请大家指正。

1、鼻子:病变有鼻涕(清鼻涕-流感、脓鼻涕-猪瘟等疾病、血色鼻涕泡沫分泌物—萎缩性鼻炎、巴士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2、口部:水泡病,口蹄疫3、耳朵:螨虫病,蜂窝组织炎,副猪,猪瘟、蓝耳病等引起的发绀,真菌病4、脖子:打针造成的脓肿,下淋巴结肿大(链球菌引起)5、躯干皮肤:螨虫病,渗出性皮炎,圆环病毒,猪丹毒,猪瘟、蓝儿等疾病引起的变色,附红体,钩端螺旋体引起的黄疽6、尾:咬尾破伤7、四肢关节:链球菌,副猪8、蹄部:口蹄疫,水泡病,风湿,损伤9、眼部:水肿,脑炎,结膜炎10、泌尿系统:蛋白尿,血尿等11、睾丸:乙脑,布病等12、阴道:子宫炎症13、肛门:脱肛14、乳房:乳房炎症15、脐带:断脐引起的感染或者先天性发育不全种鸡孵化率低的原因分析遗传因素不同品种或不同品系的孵化率不同;近交种蛋孵化率低,因为鸡的致死基因可导致孵化末期的胚胎死亡;杂交种蛋孵化率高。

种鸡周龄母鸡初产期的蛋孵化率低;在30周龄~42周龄产的蛋孵化率最高;以后随周龄增长而逐渐下降,约在45周龄后,孵化率降低2%~5%。

母鸡产蛋量鸡的产蛋量与孵化率呈正相关,即鸡群产蛋量高其孵化率也高;影响产蛋量的因素也同样影响孵化率。

种鸡营养日粮中营养不全如缺乏维生素A,孵化初期死胚增多;缺乏维生素D,孵化后期胚胎死亡率高;缺乏B族维生素,蛋白稀薄,孵化中期死胚增加,弱雏增多。

矿物元素钙、磷、锌、锰等缺乏,孵化率降低。

种鸡管理鸡舍温度、通风及垫草的状况不良,造成舍内卫生较差,种蛋受到污染,从而影响孵化率。

健康状况种鸡感染蛔虫、鸡白痢、鸡支原体等病均影响孵化率。

有些疾病如鸡白痢、鸡支原体病等,可以通过带菌母鸡经蛋传染。

养猪日常小技巧

养猪日常小技巧

养猪日常小技巧养猪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日常的照料和管理对于猪的健康和生长至关重要。

下面分享一些养猪的日常小技巧,希望对正在养猪或者有养猪计划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饲料管理首先要注意的是合理的饲料管理。

猪的饲料要保证全面、均衡,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营养元素。

不同生长阶段的猪需要不同比例的饲料,要根据猪的生长情况和需要进行合理搭配,避免过多或者不足造成营养失衡。

定时定量其次是定时定量的喂养。

养猪要按时喂食,不能过早或者过晚,要保持规律。

另外,要控制好每次喂食的量,避免过度饲喂导致猪肥胖或者营养不良。

定时定量的喂养有助于猪的消化吸收,保持身体健康。

清洁卫生保持猪圈的清洁卫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定期清理猪圈内的粪便和杂物,保持干燥通风,防止疾病传播。

另外,要定期给猪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病和寄生虫感染。

定期体检定期对猪进行体检也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请兽医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另外,要定期给猪打疫苗,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合理饮水除了饲料管理,饮水也是养猪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要保证猪圈内有干净的饮水供应,随时保持清洁和充足。

猪需要大量的水来帮助消化吸收,保持身体健康,因此要时刻关注饮水情况。

交流互动要和猪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经常和猪互动,可以增加猪的信任感,减少猪的紧张情绪,有利于猪的生长和发育。

可以适当给猪按摩、搔痒等,让猪感受到主人的关爱和呵护。

总的来说,养猪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需要主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通过合理的饲料管理、定时定量的喂养、清洁卫生、定期体检、合理饮水和良好的交流互动,可以帮助猪保持健康、快乐地生长,为主人带来丰收和喜悦。

希望以上的小技巧对于养猪朋友们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打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猪场!。

生态养猪

生态养猪

生态养猪第一章第一节生态养猪基础知识1.什么是生态养猪法?所谓生态养猪法,就是以发酵床为核心,在不污染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以生产绿色猪肉产品为目标,尽量为猪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等福利待遇,使猪健康快速成长,无污染、高效、新型的一种科学养猪方法。

具体地讲,就是在猪舍内设置80一100厘米深的发酵床,以锯末和农作物秸秆等为垫料原料,在垫料上接种芽孢杆菌等多种复合有益微生物,猪粪尿直接排泄在发酵床上,利用猪的拱掘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肥,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菌落的发酵,猪粪尿的有机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

这种养猪技术可以大大缓解传统式养猪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质量安全问题,并有显著的节能增效等特点。

因此,有人称生态养猪法是传统养猪业的一场革命。

2.生态养猪法的科学依据是什么?生态养猪法的主要科学依据是:一是利用空气对流和太阳高度角原理,因地制宜的建设猪舍;二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处理粪尿,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三是利用温室和凉亭效应,改善猪只体感温度;四是利用有益菌占位原理,增强猪只抗病力,提高了饲养效率和猪肉品质。

3.生态养猪法和传统养猪法有什么不同?和传统养猪法相比,生态养猪法是种新型、高效的科学养猪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在猪舍设置发酵床,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猪粪尿的处理方法,大大改进了传统饲养管理方式。

与此同量,生态养猪法在猪舍的设计建造方面有着特殊的技术规范和要求,这也是二者最大的不同。

至于饲养过程中的消毒、防疫、管理等环节和传统养猪没有大的区别。

4.生态养猪法、生态养猪法、懒汉养猪法是一回事吗?生态养猪法是一种新技术,由于引进的渠道不一样,而且应用推广的时间较短。

因此,各地对该项技术的叫法也不统一。

目前,较为流行的名称主要有发酵床养猪、生态养猪、生物环保养猪、清洁养猪、微生态养猪、懒汉养猪、零排放养猪等,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统称生态养猪法。

5.生态养猪法的关键技术有哪些?生态养猪法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三点:一是猪舍设计;二是菌种生产;三是发酵床制作和管理。

养猪人必看的养猪常识

养猪人必看的养猪常识

养猪人必看的养猪常识
养猪是一项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的农业活动,为了确保猪只健康成长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养猪人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养猪常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养猪知识和注意事项:
1. 选址与建设:猪舍应建在通风良好、干燥、便于排泄物处理的地方。

要确保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卫生条件,合理规划猪舍结构,包括产房、育肥区、隔离区等。

2. 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自身管理能力和资金状况选择合适的猪品种。

有的品种生长速度快但疾病抵抗力较弱,有的肉质好但生长速度慢。

3. 喂养管理:提供均衡的饲料,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日粮配方。

保持清洁的饮水供应。

4. 疾病防控:建立健全的疾病预防体系,定期对猪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

一旦发现疾病应立即隔离病猪并进行治疗。

5. 繁殖管理:选择健康、遗传性能好的种猪进行繁殖。

注意母猪的孕期管理和营养,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6. 环境控制:保持猪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高或过低。

良好的通风可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7. 日常护理:定期清理猪舍,消毒防疫。

观察猪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8. 市场策略:了解市场需求,适时出栏,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计划。

9. 法律法规:遵守当地关于养猪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环保规定、动物福利标准等。

10. 继续教育:不断学习最新的养猪技术和管理知识,提升养猪效率和效益。

养猪业务必须注重细节管理,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动物福利。

随着养猪业的现代化,养猪人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行业的发展。

养猪培训方案

养猪培训方案

养猪培训方案引言:养猪业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长久以来被广泛发展和推广的行业。

对于那些希望从事养猪业的人士来说,了解养猪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养猪培训方案也就应运而生了。

本文将介绍一个综合性的养猪培训方案,旨在帮助感兴趣的人士快速掌握养猪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一、培训内容:1. 养猪的基础知识:养猪培训的第一步是了解养猪的基础知识。

培训内容包括猪的品种、猪的解剖结构、猪的生理特点、猪的繁殖和疾病防治等方面。

2. 猪场管理:养猪业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猪场管理。

培训将介绍猪舍的建设和装修、合理的饲料管理、疾病预防和控制、卫生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 饲料与营养:养猪的饲料和营养是确保猪健康和高效生长的关键因素。

培训将介绍各种饲料成分的选择和配比、饲喂管理的技巧、猪的饲养期需求等相关知识。

4. 繁殖与选种:繁殖对于养猪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培训将介绍繁殖技术、选种方法、配种管理和保育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员了解如何提高猪的生产力和繁殖效果。

5. 疾病防控:猪的健康是一个成功的养猪业的关键。

培训将教授学员如何预防和控制常见的猪病,包括艾滋病、猪瘟等,并介绍相关的疫苗接种和药物使用知识。

二、培训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养猪培训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员除了学习养猪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将参观实际的养猪场,亲身体验猪的喂养、疫苗接种和集中环境管理等工作。

2. 实例分析与案例探讨:在培训过程中,将提供典型的实例和案例,帮助学员分析和解决养猪业常见问题。

通过交流和讨论,学员可以学习到更多实际的养猪经验和技巧。

3. 互动学习和实时反馈:培训过程中将鼓励学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及与培训讲师的互动。

学员可以向讲师提问并及时获得反馈,加强对养猪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培训效果评估:为了确保养猪培训的有效性和学员们的学习成果,将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通过考核成绩来评估学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养猪基础知识

养猪基础知识

养猪基础知识
养猪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农业业务,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肉类和其他猪产品,而且为农民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收入来源。

在养猪之前,了解一些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养猪的基础知识: 1. 猪的饲养环境:
猪是一种需要干净、卫生和舒适的环境才能健康成长的动物。

它们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饲养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导致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2. 猪的饮食:
猪是杂食动物,可以吃各种食物,如谷物、蔬菜、水果、肉类和骨头等。

在饲养猪时,需要注意它们的饮食结构,以确保它们得到足够的营养。

3. 猪的健康:
猪是易感染疾病的动物,因此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确保它们的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病情都应及时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

4. 猪的繁殖:
猪是很好的繁殖动物。

在繁殖时,需要注意它们的种族、品种和性别。

繁殖期间需要特别细心,并确保提供良好的饮食和饮水。

总之,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您更好地饲养猪,提高猪的产量和品质,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 1 -。

养猪基础知识

养猪基础知识

而利用蛋白质转化瘦肉的能力较
差,单位增重捎耗的饲料较多。
瘦肉型猪 体躯长胸宽深,头小,
肩轻,臀腿丰满,身体 呈流线型,胴体瘦肉率 在55%以上。
瘦肉型猪能有效地 利用饲料蛋白质转化为 瘦肉。
兼用型猪
体形、胴体肥瘦度和饲料
转化效率都介于脂用型与瘦肉
型之间。
一般胴体瘦肉率在45-55
%之间。苏白猪为典型代表。
二 猪的生物学特性
1、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 性成熟期为:4-5月龄 太湖猪3月龄达性成熟 适配期:中国猪6-8月龄,国猪8-10月龄 妊娠期:114天(108-120)
发期周期: 20-22天 平均21天 断奶期至发情期间隔:7—144、味觉嗅觉和听觉灵敏, 视觉不发达。
仔猪生后几小时便能 鉴别气味,在三天内固定 乳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 会弄错。凭着灵敏的嗅觉识别群内的个体、自己的圈 舍和卧位。能嗅到很远的异性的气味,并发出反应。
三 如何利用猪的生物学特性提高生产力
1、提高母猪的年生产能力 利用猪多胎、高产、妊娠期短的特性,积
极改进措施,提高母猪年生产力 早期断奶,增加年产胎次:
一 般 28—35 天 断 奶 , 2.2—2.5 胎 / 年 , 20—25头断奶仔猪/年。
2、利用猪的生长期短,生长强度大的特点, 充分挖掘猪的生长潜力,缩短生长期,加快肉 猪的周转。
选用杂优猪、应用全价料、采用科学管理 技术,改善环境条件,加强疫病防治等措施, 缩短育肥期,5—6月龄上市。
3、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猪是杂食动物,利用消化道长的特点,
因地制宜,广开饲料来源,在不同地区采用不 同的饲养模式。 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化猪场,以精料 为主的配合饲料喂猪;在广大农村,可以充分 利用当地所产的农副产品和优质的青粗饲料。

畜禽养殖基础知识及技术

畜禽养殖基础知识及技术

畜禽养殖基础知识第一讲:畜禽养殖业的生产特点教学目的:使学员了解畜禽养殖业的生产特点;提高学员的科学养殖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畜禽养殖业的生产特点教学过程:养禽、养畜是畜牧养殖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养殖业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动物产品,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农业产业中,养殖业与种植业不同,养殖业的特点是:1、养殖生产是在植物生产的基础上,生产动物产品。

畜禽要利用饲草、饲料养活本身的生产肉、蛋、奶等。

因此,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种植业为基础。

养殖生产过程就是根据畜禽营养原理,把饲养(主要是植物)最有效地转化为动物蛋白质(畜禽产品),最经济的养殖生产就是用最少量的饲料、粮食,生产尽可能有多的畜禽产品。

2、养殖生产的连续性。

畜禽每天都要喂养,一旦投入生产,就具有连续性,饲养就不能停顿,这是养殖生产连续性的一个方面。

连续性的另一个方面是母鸡到时候要下蛋,母畜配种后到时间就要下仔,这就是畜禽的繁殖。

增加畜禽的数量和质量,必须通过繁殖来实现。

3、养殖生产的畜禽本身消耗性和脆弱性。

畜禽本身要消耗营养才能维持生命,生产畜禽产品必须是在维持自身消耗的基础上进行的。

若营养不能维持畜禽的自身消耗,自身难保,就不可能提供产品人类消费,这就是养殖生产的自身消耗性。

疾病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是畜禽本身脆弱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尤其是传染病,它不仅可以引起畜禽成片的流行疾病和死亡,给养殖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且有不少传染病还威胁到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因此,认真防治畜禽疾病是发展畜禽养殖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根据畜禽生产的特点,要经营好这一产业,一是要注重科学饲养度作,即运用畜禽的营养原理来指导畜禽的饲养;二要注重家禽家畜的繁育技术,了解畜禽繁殖的基本规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增加畜禽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三要有效地进行疾病的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畜禽本身的损耗,只有这样,经营畜禽养殖业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4、小结:1、为何说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种植业为基础?2、如何根据畜禽生产的特点来经营好这一产业?第二讲、饲料中的营养教学目的:使学员了解饲料中的营养成份及其对畜禽的生长的影响;提高学员的科学养殖意识。

所有养猪人养猪小知识

所有养猪人养猪小知识

所有养猪人养猪小知识
养猪人需要掌握的养猪小知识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要点:
1. 猪舍建设:猪舍应建在避风向阳、地势平坦、远离污染源的地方。

猪栏应坚固、清洁干燥、通风透气,并定期消毒。

2. 品种选择:选择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耗料少的品种。

3. 饲料管理:合理配制饲料,确保营养全面。

注意饲料的新鲜度,发霉变质的饲料不能喂猪。

4. 防疫与保健: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发现病猪及时隔离和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5. 日常管理:保持猪舍的卫生清洁,定期清理猪粪尿。

控制饲养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

合理安排公母猪的配种和产仔时间。

6. 肉猪催肥:选择适当的催肥剂和饲料,掌握催肥时间,促进肉猪快速增重。

7.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了解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8. 养殖记录:建立养殖档案,记录猪的饲养情况、免疫接种情况、用药情况等,以便于跟踪和管理。

9. 学习交流:与其他养猪人交流经验,参加养猪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养猪技术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种 • • • • • • 国外引进猪种 大白猪(英国) 长白猪(丹麦) 杜洛克(美国) 皮特兰(比利时) 汉普夏(美国)






品种 • • • • • • • 国外引进猪种 特性 (1)生长速度快 (2)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高 (3)繁殖性能较差 (4)肉质欠佳 (5)抗逆性较差




品种






品种 • 中国地方猪种
类型 猪种
民猪 八眉猪 华北型 黄淮海黑猪 汉江黑猪 沂蒙黑猪 两广小花猪 粤东黑猪 海南猪 滇南小耳猪 华南型 蓝塘猪 香猪 隆林猪 槐猪 五指山猪 太湖猪 姜曲海猪 东串猪 江海型 虹桥猪 圩猪(w e i / x u ) 阳新猪 台湾猪 高原型 藏猪



品种






• 国外引进猪种 • 配套系 • 杜长大、杜大长、PIC配套系配套系等具有 体躯大、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 等优点。
品种






• 引进种猪注意事项 • 种猪到场一周开始,应按本场的免疫程序接 种猪瘟等各类疫苗。 • 种猪在隔离期(40天)内,接种完各种疫苗 后,应进行一次全面驱虫。 • 隔离期结束后,对该批种猪进行体表消毒, 再转入生产区投入正常生产。






年 1248 1040 10400 9880 9568 9464~10000
管理 • • • • • • 早期断奶 全进全出 多点饲养 保健用药 消毒 免疫






管理 • 早期断奶
• • 什么是早期断奶? 为何要早期断奶? 病原体 猪流感 断奶综合征






断奶 日龄
21 21 伪狂犬






环境






环境 • 世界养猪概况






• 存栏头数与产肉量-2000年资料(FAO)分析
1986年 2001年
16 14 12 10
14.87 12.475 10.072 8.36 9.119 12.53
11.724
8 6 4 2 0
6.151
生猪出栏(亿头)
猪肉产量(千万吨)
管理






• 早期断奶 • 是否实施早期断奶,应根据本场具体情况而 定,避免得不偿失!
管理






• 全进全出 • 以周为生产节律(1-3万头场以周为生产节 律)安排生产。 • 把同类猪群按生产节律分成批次从各个相互 独立的单元一次性地转入转出。 • 冲洗、消毒、空栏时间1周左右。
管理 • 全进全出 • 均衡生产是前提! • 均衡生产配种是关键。
环境 • 中国养猪概况 • 提供肉食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猪肉 鸡肉 牛肉 羊肉 鸭肉 鹅肉






其它
2001年中国主要肉类产量
环境






• 中国养猪概况 • 据2000年统计,年出栏50头以上肥猪的规模 猪场有81.2万个,年出栏育肥猪11121.8,占 全国出栏总数的21.4%,其中年出栏育肥猪 50~3000头的猪场,占规模猪场总数的99%, 出栏育肥猪占规模猪场的81.4%,年出栏肥 猪3000头以上的猪场在规模猪场总数的1%, 出栏肥猪占规模猪场的18.6%。






管理 • 全进全出 • 冲洗、消毒、空栏






管理 • • • • • • • • •






多点饲养 猪场选址 与居民区的距离:大于500m~1000m 与畜牧场的距离:大于500m~1000m 与化工厂的距离:大于1500m 铁路、一二级公路:大于500m 主要公路:300m 三级公路:200m 一般公路:100m
妊娠舍 15周 产 房 4 周 配种舍 1周






保 育 舍 5 周
生 长 猪 舍 6 周
育 肥 猪 舍 8 周
种猪 15周 肉猪 23周
出 栏 上 市
管理 • 万头猪场生产计划一览
473 基础母猪数 周 满负荷配种母猪数 满负荷分娩胎数 满负荷活产仔数 满负荷断奶仔猪数 满负荷保育成活数 满负荷上市肉猪数 24 20 200 190 184 182 月 104 87 867 823 797 789
国家 世界 中国 美国 巴西 德国 西班牙 越南 波兰 法国 墨西哥 荷兰 加拿大 丹麦 日本 英国 存栏数(万头) 90810.4 43755.1 5933.7 2732.0 2704.9 2368.2 2019.4 1712.2 1463.5 1369.0 1314.0 1224.2 1155.1 988.0 648.2 屠宰数(万头) 1173651 53165 97926 22749 44300 36525 21021 21600 26600 12550 18800 19963 21100 16980 12691 猪肉产量(万吨) 9090.9 4305.8 853.2 180.4 385.0 296.2 140.9 190.0 231.5 103.5 164.3 167.5 165.0 127.0 92.3 产肉量(k g )/ 猪 77.47 80.99 87.13 79.30 86.91 81.10 67.03 87.96 87.03 82.46 87.39 83.91 78.20 74.79 72.73
营养






营养






• 饲料是养猪的基础 • 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的70%-80%。 • 饲料中主要含五大营养要素,只有科学配方 组成的配合饲料,才能使猪只正常发育、生 长迅速。 • 优质饲料才能使优良品种的猪生产性能充分 表现出来。
管理






管理 • 养猪生产也要按流程生产






湖南、湖北、江西、广西 广东 浙江 浙江 福建 浙江 江西 江西 江西 江西、浙江 江西、福建 湖北 河南 安徽、浙江 福建 福建 重庆 四川 四川 四川 湖北、湖南、四川 云南、贵州、四川 贵州
品种 • • • • • •






中国地方猪种 特性 (1)繁殖力强 (2)抗逆性强 (3)肉质优良 (4)生长缓慢、早熟易肥、胴体瘦肉率低
病原体 传染性胃肠炎
断奶 日龄
21 21
放线菌病
猪胸膜性肺炎 霍乱沙门氏菌 繁殖呼吸系统综合征 链球菌病
21
16 12 10 5-10
布氏杆菌病
副猪嗜血菌 钩端螺旋体病 萎缩性鼻炎 支原体肺炎 出血性败血症
21
14 10 10 10 10
管理 • 早期断奶
• • 什么是早期断奶? 为何要早期断奶?
母猪年断奶仔猪数
母猪年断奶窝数
怀孕期天数 哺乳期天数 非生产天数
断奶仔猪数 / 窝
窝产活仔数 仔猪成活率
管理






• 我国目前先进的规模化猪场,生产线均实行 均衡流水作业式的生产方式,采用先进饲养 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一般选 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20.0 头以上肉猪,母猪利用期平均为三年,年淘 汰更新率30%左右。肉猪达90—100公斤体 重的日龄为161天左右(23周)。肉猪屠宰 率75%,胴体瘦肉率65%。
环境






• 按照惯例,猪肉的生产是由畜牧企业来进行的,它是 猪场生意的一部分,猪肉的生产有一个可以预见经济 循环,周期为4~5年
15 10 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东部 西部 北部
-5 -10 -15
环境
• 是什么因素决定市场?






• 猪粮比(大于5.5:1-盈亏点) • 不能完全迷信猪粮比---管理(5大因素 息息相关!
环境






• 2000年人均猪肉消费量(公斤/人/年)
丹麦 西班牙 德国 台湾 76.5 65.5 56.8 43.0 美国 中国 韩国 日本 31.7 31.4 22.5 17.2
法国 加拿大
37.6 32.0
墨西哥 巴西
11.5 10.6
环境






• 2000年十二大猪肉生产国(千吨/年)





产地
辽宁、吉林、黑龙江 陕西、青海、甘肃、江苏、安徽、山东 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 陕西 山东 广东、广西 广东 海南 云南 广东 贵州、广西 广西 福建 海南 江苏、浙江、上海 江苏 江苏 浙江 安徽 湖北 台湾 西藏、云南、甘肃、四川
品种 • 中国地方猪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