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汇总,推荐文档

3、地磁场:地球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叫 地磁场 。磁针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 地磁场 的作用。
地磁场与 条形磁铁
的磁场相拟,地磁的 N 极在地理南极 附近。 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
极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4、电流的磁场: 奥斯特 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 磁场 ,即电流的磁场;电
流的磁场方向跟 电流 方向有关。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 条形磁铁 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
断电 来控制;(2)磁性的强弱可由 电流的大小 来控制;(3)磁的极性可由 电流的方向
来控制。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由 电磁铁 控制的开关。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
电磁继电器、电话等.
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 力 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
方向和 磁场 方向有关。
合物看它由哪些 物质 组成;描述物质的构成时,是指从 微 观上看这种物 质,看它由哪些粒子( )构成的。 (如)水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由 水分子 构成,水的化学性质由 水分子 保持;铁由 铁元素 组成,由 铁原子 构成,铁的化学性质由 铁原子 保持;氯 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由钠离子和 氯离子保持。
.
7、电磁感应: 闭合电路里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切割磁感线 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这种
现象叫 电磁感应
现象,产生的电流叫 感应电流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闭合电路、2、
一部分导体、3、
切割磁感线
运动 。若电路不闭合,则无感应电流,
但有 感应电压
。这种现象由 英 国物理学家 法拉第 通过实验发现。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
宏观
物质
元素

浙教版科学八(下)复习提纲

浙教版科学八(下)复习提纲

科学八年级(下)第一章复习提纲第一、二节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学习档案1.符号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一些符号来表示事物,如交通标志、电学符号等。

用符号表示事物有如下好处:⑴用符号能;⑵用符号可避免;⑶用符号可以避免。

我们已经学过的符号:速度、时间、质量、密度、压强、电流、电压、电阻等。

2.模型模型的类型有:⑴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如:、。

⑵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

⑶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事物,而是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水的三态变化模型”。

⑷数学公式、物理公式、化学方程式和某些特定的词等抽象内容。

构建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

3.电解水能产生和,两者的体积比约为。

从微观角度看,每个水分子由和构成。

4.物质是由、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有些物质由构成,如;有些物质由构成,如。

5.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成。

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可以再分,而不能再分,只能。

6.原子与分子的关系相同点:⑴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米数量级,原子的质量的数量级一般在10-26千克;⑵都在不停地运动;⑶彼此间有一定间隔;⑷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⑸都是种类、个数之分,都不显电性;⑹同种分子(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原子)性质不同。

不同点: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相互联系: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物质构成原子分子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学习档案:1.原子的结构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子相对质量为1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原子核中子不带电原中子相对质量为1子影响原子质量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核外电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1834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2.原子是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它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

浙教版八下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下科学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科学学习资料【知识梳理】一、模型与符号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二、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扩散现象分子运动论(2)间隔 ----酒精和水混合实验(3)引力、斥力三、构成物质有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2、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食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3、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水H2O、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氢气H2、二氧化硫SO2五氧化二磷P2O5、一氧化碳CO、甲烷CH4、氧气O2、蔗糖、酒精等五、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质子: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原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氢原子没有中子)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3、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六、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1)元素是个宏观概念。

因此元素有只讲种类不论个数的特点。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O)、硅(Si)、铝(Al)、铁(Fe)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互称七、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一、光的传播1.光的特性: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光速c.光的弯折和反射2.光的传播的应用:a.平面镜和曲面镜的原理与应用b.光的折射与光的应用c.光的颜色与光的应用二、声的传播1.声的产生和传播的特性:b.声的传播媒质和传播速度c.声的传播方式d.声的强度和音量2.声的传播的应用:a.声音的聚焦和散射b.声音的反射和吸收c.声音的变化和控制三、物质的热性质1.物体的热现象和温标:a.温度和热平衡b.传导、传热和辐射c.温度计和温标的关系d.摄氏、华氏和开尔文温标的互换2.物体热性质的应用:a.热传导和绝热体b.物体的膨胀和收缩c.物体的溶解和沸腾四、机械波的传播1.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a.机械波的定义和特点b.机械波的传播方式和速度c.机械波的传播性质和波前2.机械波的应用:a.物体的振动和波动b.机械波的干涉和衍射c.机械波的共振和谐振五、电的传导1.电荷和电流:a.电荷与电流的关系b.电荷的守恒和导电性c.电流的大小和方向2.电的传导和电路:a.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b.电路的基本组成元件c.简单电路的设计与分析d.电的能量转化与利用六、电的磁效应1.磁现象和磁场:a.磁铁和磁体的性质b.磁场的产生和特性c.磁场的方向和表示2.电流和磁场:a.安培力和右手定则b.电流的方向和强度对磁场的影响c.感应电流和法拉第定律3.电磁感应的应用:a.电磁感应的产生和原理b.电磁感应的应用和调节c.交流电的产生与传输七、物质的组成和转化1.物质的组成和性质:a.物质的元素和化合物b.物质的分类和性质c.物质的分子和离子2.物质的变化和反应:a.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b.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c.化学反应的守恒定律d.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八、生物和环境1.生物和生物圈:a.生物的分类和特点b.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c.生物的适应和竞争2.环境和保护:a.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b.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c.生物资源和生态农业以上为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主要涵盖了光的传播、声的传播、物质的热性质、机械波的传播、电的传导、电的磁效应、物质的组成和转化以及生物和环境等主题。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总复习汇总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总复习汇总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章电与磁【知识梳理1】一、磁体:1、磁性: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极:每个磁体都有2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和北极(N)3、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原来不显磁性的物体(铁)带了磁性的过程。

(退磁)二、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

1、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2、方向(规定):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小磁针N极的指向与磁场方向相同)三、磁感线:为了描述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也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内部相反)四、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1、特点: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地磁的N极在地理S极附近。

2、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

(宋代沈括第一个发现)五、电流的磁场: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2、通电直导线磁场的特点:以通电直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磁场方向在与直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3、通电螺线管磁场:①磁场与条形磁铁很相似,也有南北极;②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学会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磁极.【知识梳理2】一、电磁铁:组成:通电螺线圈和铁芯;带铁芯的通电螺线圈优点:(1)磁性有无可以由电流有无控制;(2)磁场方向可以由电流方向控制;(3)磁性强弱可以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控制。

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电磁继电器: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1)工作过程:控制电路通电,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达到控制作用。

(2)作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1、作用力方向影响因素:电流方向、磁感线(或磁场)方向。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提纲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提纲

第1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1.磁性与磁体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磁极及其相互作用规律(1)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磁体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和北极(N)(2)磁极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磁感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在磁场中画出的有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的假想曲线。

磁感线越密(疏)表示磁场越强(弱)。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

磁场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物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感线是人为规定的。

第2节电生磁1.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其周围的磁场分布规律与条形磁铁的相似。

3.电磁铁:电磁铁是内部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其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极由电流方向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来控制。

.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第3节电机1.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原理工作的,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第4节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去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感应电流的产生的条件(必须两个条件同时存在)(1)电路闭合(2)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1)导体的运动方向:产生电磁感应现象时,若导体运动方向反向,则感应电流方向也反向;(2)磁场(磁感线)方向:若磁感线方问反向,则感应电流方向也反向4.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1)导线切划或感线的速度:其他条件相同时,速度越大,感应电流越大。

(2)磁场的强弱:其他条件相同时,磁场越强,感应电流越大。

完整word版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章电与磁【知识梳理 1】一、磁体:1、磁性:拥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极:每个磁体都有 2 个磁极,分别叫南极( S)和北极( N)3、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挤,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本来不显磁性的物体(铁)带了磁性的过程。

(退磁)二、磁场:磁体四周存在的一种特别物质叫磁场。

1、基天性质:对放入此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2、方向(规定):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小磁针 N 极的指向与磁场方向相同)三、磁感线:为了描绘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也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方向:磁体四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内部相反)四、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四周空间存在着磁场。

1、特色: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像,地磁的N极在地理S 极邻近。

2、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

(宋朝沈括第一个发现)五、电流的磁场:1、奥斯特实考证了然:通电直导线四周存在磁场;2、通电直导线磁场的特色:以通电直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齐心圆;磁场方向在与直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3、通电螺线管磁场:①磁场与条形磁铁很相像,也有南北极;②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学会用安培定章判断螺线管磁极【知识梳理 2】一、电磁铁:构成:通电螺线圈和铁芯;带铁芯的通电螺线圈长处:( 1)磁性有无能够由电流有无控制;(2)磁场方向能够由电流方向控制;(3)磁性强弱能够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控制。

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电磁继电器: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1)工作过程:控制电路通电,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达到控制作用。

(2)作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 (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要遇到力的作用。

最新浙教版最新八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最新浙教版最新八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八下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电与磁一、磁现象: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2、磁体: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

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

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二、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

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④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但磁场客观存在。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探究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模拟法等
探究技能:观察、测量、分类、实验设计与操作等
探究态度:好奇心、实事求是、合作与交流等
复习方法
第四章
制定复习计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整理知识体系
将知识点进行分类 整理,形成知识框 架
重点难点要突出, 标注清楚
及时复习巩固,加 深记忆
结合实际,将知识 点应用到生活中
练习解题技巧
掌握基础知识: 先回顾课本, 确保理解基本 概念和原理。
刷题:多做练 习题,熟悉题 型和解题思路。
归纳总结:对 错题进行归纳, 找出自己的薄 弱环节,重点
攻克。
模拟考试:参 加模拟考试, 提高解题速度 和应试能力。
参加辅导课程
参加辅导课程可以获得专业 的指导和帮助
辅导课程可以帮助巩固知识 点,加深理解
针对不同学生的弱点进行个性化训练,提高复习效果。 通过练习和测试,发现学生的弱点,并制定相应的强化训练计划。 强化训练应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和难度。 强化训练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考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复习内容:重点知识梳理, 难点突破
时间安排:约3周时间,每 周完成一个专题
第三阶段:模拟考试和冲刺复习(约1周)
模拟考试:进行全真模拟考试,让 学生熟悉考试流程和题型
复习进度:每天安排相应的复习内 容,确保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冲刺复习: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 重点复习,强化知识点掌握
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和人类的起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掌握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料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料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4-1土壤的成分★1.土壤中的土壤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种类有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的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

★2.书本测量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若所取用的土壤体积为V 0;此块土壤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 1;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 2。

★(1) V 1>V 2 ,因为土壤间隙中有空气。

(2)这种情况下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 。

3.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将土壤浸出液过滤、蒸发、结晶,最终在坩锅内得到的物质是无机盐 。

4、土壤的形成:风化作用、流水冲刷和侵蚀、冷热骤变、冰劈作用。

土壤是在 物理 、 化学和 生物 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风化形成的。

§4-2各种各样的土壤1、影响土壤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和比例 ,土壤中矿物质颗粒根据大小分 砂粒 、 粉砂粒 和 黏粒 三种。

%10021⨯-VV V2、根据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比例不同,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种。

其中土壤通气性最强的是砂土类土壤,最弱的是黏土类土壤;透水性最强的是砂土类土壤,最弱的是黏土类土壤;保水性最强的是黏土类土壤,最弱的是砂土类土壤。

三种土壤中最适宜植物生长的是壤土类土壤,因为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该土壤中空气与水分的比例接近1:1 ,而在砂土类土壤中,空气的比例远远大于水分,黏土类土壤中,空气的比例远远小于水分。

黏土类土壤最容易搓成条,因为其粉粒、黏粒多,黏性强,这样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通气透水能力弱。

A、黏土类土壤B、砂土类土壤C、壤土类土壤§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都是通过根这一器官吸收进入植物体中。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电与磁一、磁现象: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如磁铁。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XXX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1.XXX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2. 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3. 细胞的生物膜: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4. 细胞的运动方式:原生动物的鞭毛运动和纤毛运动、细胞的流动运动、细胞的蓬松运动第二章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引起的现象、公转引起的现象2. 季节变化的原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的变化、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的变化3. 季节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昼夜时间的变化、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第三章物质的运动和变化1.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2. 物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吸引力和排斥力3. 物质的热运动:分子间距离和热运动的关系、温度和热量的概念4. 物质的状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凝华、升华等5. 物质的溶解和分离:溶液的组成和性质、溶解度和浓度等概念第四章计量与测量1. 计量的基本概念:物理量、单位、量纲等2. 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精确度:尺子、量筒、天平等3. 数据处理:平均数的计算、有效数字的表示和运算、误差的计算和分析第五章光的反射与折射1. 光的弯曲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非直线传播2. 光的反射:入射角、反射角、反射定律3. 光的折射:入射角、折射角、折射定律4. 光的色散:白光的组成、折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光的色散现象第六章电流与电路1. 电流的产生和检测:金属导体中的电子流动、电路中电流的探测2. 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电子的流动方向、电源的电压和电阻对电流的影响3. 串联与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串并联电路的应用第七章物质的燃烧与灭火1. 燃烧的条件:燃料、氧气、着火点2. 燃烧的类型和特点:明火和隐火、爆炸和燃爆3. 灭火的方法和原理:抑制燃料供给、切断火焰氧气供给、冷却火源、隔离燃料等方法第八章人类的繁衍与发育1. 人类生殖的基本过程:受精和胚胎的形成、胎儿的发育、分娩和哺乳2. 生育和遗传的基本概念:染色体、基因、遗传规律3. 基因与表型的关系:显性和隐性基因、基因的突变和基因的重组第九章关于维生素的探究1. 维生素的分类和作用: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的作用和缺乏症2. 维生素的摄入和合成:食物中维生素的摄入、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3. 维生素的保存和破坏:维生素的稳定性、存放食物和烹饪对维生素的影响第十章植物的繁殖与生长1. 植物的繁殖方式: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植物的生长方式2. 植物的生长因素:光照、温度、水分和养分的影响、植物对生长因素的适应3. 植物的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的作用和调节4. 植物的运输和代谢:植物的输水输养物方式、光合作用和呼吸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章电与磁【知识梳理1】一、磁体:1、磁性: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极:每个磁体都有2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和北极(N)3、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原来不显磁性的物体(铁)带了磁性的过程。

(退磁)二、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

1、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2、方向(规定):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小磁针N极的指向与磁场方向相同)三、磁感线:为了描述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也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内部相反)四、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1、特点: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地磁的N极在地理S极附近。

2、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

(宋代沈括第一个发现)五、电流的磁场: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2、通电直导线磁场的特点:以通电直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磁场方向在与直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3、通电螺线管磁场:①磁场与条形磁铁很相似,也有南北极;②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学会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磁极【知识梳理2】一、电磁铁:组成:通电螺线圈和铁芯;带铁芯的通电螺线圈优点:(1)磁性有无可以由电流有无控制;(2)磁场方向可以由电流方向控制;(3)磁性强弱可以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控制。

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电磁继电器: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1)工作过程:控制电路通电,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达到控制作用。

(2)作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1、作用力方向影响因素:电流方向、磁感线(或磁场)方向。

2、能量变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直流电动机:(1)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

(2)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可能是:线圈处于平衡位置。

⑶换向器的作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左手定则伸开左手,让磁感线穿入手心(手心对准N极,手背对准S极),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拇指的方向就是导体受力方向。

【原理】:当你把磁铁的磁感线和电流的磁感线都画出来的时候,两种磁感线交织在一起,按照向量加法,磁铁和电流的磁感线方向相同的地方,磁感线变得密集;方向相反的地方,磁感线变得稀疏。

磁感线有一个特性就是,每一条同向的磁感线互相排斥!磁感线密集的地方“压力大”,磁感线稀疏的地方“压力小”。

于是电流两侧的压力不同,把电流压向一边。

拇指的方向就是这个压力的方向。

【适用情况】: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⑴换向器的作用:每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就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按原来的方向持续转动下去。

(平衡位置: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的位置。

)⑵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

⑶改变直流电动机转速:改变电流大小或改变磁体的强度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可能是: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磁体的磁性太弱、接触不良等七、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发现)磁生电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闭合电路;(2)一部分导体(3)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产生感应电压的条件: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电路可以断开)3、感应电流方向影响因素: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

4、电磁感应中能量变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①导线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②磁体的强度③切割导线的条数(线圈匝数)④切割导线的有效长度5. 交流电: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秒、频率是50赫。

1、组成:由进户线、电能表、断路器、插座、灯座和开关等组成。

(前三个安装顺序不能颠倒)2、进户线: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电压值为220伏,零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压值为0。

(1)测电笔的结构:笔尖金属体、大电阻(约1000千欧)、氖管、弹簧、笔尾金属体使用方法:手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被测导线判别方法:触火线氖管发光——火线;触零线氖管不发光——零线测量原理:火线、测电笔、人体、大地构成一个通路,小电流通过氖管使之发光。

3、电能表:测量用户消耗电能多少(即电功)的仪表。

表上“220V、5(20)A”的含义:220V正常工作电压;5A正常工作电流(额定电流);20A表示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电能表的读数:最后一位为小数,前后两次示数的差即为某段时间消耗的电能4、熔断器(内装保险丝):封闭管式熔断器、插入式熔断器;保险丝的作用: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自动熔断,切断电路,起保护作用。

保险丝的材料:熔点低、电阻率大的铅锑合金制成选用保险丝的原则:使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中的正常工作电流。

保险丝熔断的原因:电路过载(电路中总功率过大)或短路(即火线和零线相碰、插座短路、灯座短路等)使电路中电流过大造成的。

保险丝的连接:串联在干路(火线)上;5、断路器:当电路过载或短路使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可手动合上或切断。

相当闸刀开关和熔断器两个原件的作用。

断路器的接法:串联接在火线上。

工作原理:A、电流不是很大,电路正常;B、当电路发生短路或过载时,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双金属片被过大电流过度加热,两金属片受热膨胀,但由于膨胀程度不同,造成金属片弯曲,顶撞锁簧装置,在弹簧弹力作用下,接触断开,电路切断。

6、插座:两孔插座:一个孔接零线,一个孔接火线把家用电器上的插头插在插座里,家用电器就连入电路三孔插座:上接地、左零、右火,与接地插孔相对的插头脚是接用电器金属外壳。

接地线的作用:防止金属外壳漏电而造成人体触电。

十、安全用电:1、安全电压:≤36V;在潮湿环境中,安全电压应在24伏甚至12伏以下。

2、四种触电形式:单线触电、双线触电、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3、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4、触电急救:首先要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5、安全用电常识:特别警惕的是本来不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本来是绝缘的物体的却不绝缘了。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梳理1】一、模型与符号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黑、白粒子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B )4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1)、分子由原子构成。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成分更小的原子。

(5)、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5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已。

二、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扩散现象分子运动论(2)间隔 ----酒精和水混合实验(3)引力、斥力三、构成物质有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2、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食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3、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水H2O、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氢气H2、二氧化硫SO2五氧化二磷P2O5、一氧化碳CO、甲烷CH4、氧气O2、蔗糖、酒精等4、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如:氧气和臭氧;氧气和氮气5、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6、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

如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等7、物质的性质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结构→性质水电解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

氢气与氧气体积之比是2:1,质量之比1:8。

原子是化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金刚石、石墨等碳的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等等五、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质子: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原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氢原子没有中子)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3、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六、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1)元素是个宏观概念。

因此元素有只讲种类不论个数的特点。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O)、硅(Si)、铝(Al)、铁(Fe)(2)、海水中的元素: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氢,还含有氯元素、钠元素等(3)、人体中元素:含量最多的分别为氧、碳、氢、氮(介绍人体中各元素的作用)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互称1、同位素原子: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统称。

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是氕、氘、氚。

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

2、同位素的应用:核设施、文物鉴定、医学诊断等3、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卢瑟福:“核式模型→玻尔:“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4、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生5、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在离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大于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小于电子数为阴离子。

6、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1)元素是个宏观概念。

,因此元素有只讲种类不论个数的特点。

(2)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七、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

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

八、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