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生动的泥塑人物》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上册《泥板塑人物》教案、教学设计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促进技能的巩固和提高。
2.针对教学难点,采用以下设想:
(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物,进行速写练习,培养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意设计,提高创新意识。
(3)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在欣赏、评价过程中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作品。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想象与创作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板塑人物作品。
2.重点:培养学生对泥板塑人物作品的欣赏能力,学会从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和评价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点,采用以下设想:
(1)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欣赏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泥板塑的基本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泥板画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特点。
2.通过示范、讲解、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泥板塑的基本技巧,培养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物,激发创作灵感,进行个性化创作。
4.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创作一幅泥板塑人物作品。要求作品造型生动,色彩搭配和谐,构图合理,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意。
2.家长参与评价:请家长欣赏学生的作品,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
3.写一篇关于泥板塑人物作品创作心得的短文,内容包括创作思路、技巧运用、心得体会等,字数不限。
3.教师批改作业时,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技能掌握、创意发挥和情感表达,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8课 泥塑人物|辽海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8课泥塑人物|辽海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泥塑人物的基本技法,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运用泥塑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人物作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内容1. 泥塑人物的起源与发展:介绍泥塑人物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2. 泥塑人物的技法:讲解泥塑人物的基本技巧,如捏、塑、刻等,并展示一些经典的泥塑人物作品。
3. 人物形象的塑造: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特征、表情、动作等,学会运用泥塑技巧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
4. 创意与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塑人物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泥塑人物的基本技巧,学会塑造人物形象。
2. 难点:如何运用泥塑技巧表现人物的个性与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泥塑工具、泥塑人物作品、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软陶泥、泥塑工具、画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泥塑人物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讲解泥塑人物的起源、发展、技法等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泥塑人物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泥塑人物创作的要点。
板书设计1. 泥塑人物2. 内容:- 泥塑人物的起源与发展- 泥塑人物的技法- 人物形象的塑造- 创意与实践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幅泥塑人物作品。
2. 拓展任务: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泥塑人物的相关知识,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泥塑人物的基本技巧,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生动的泥塑人物 教案 01
课题:生动的泥塑人物
课时:1课时
课型:手工艺课
授课对象:小学
教材分析:
本课时人物动态表现课,学习制作泥人,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动态美,引导学生用动作、体态表现自己的情感,陶冶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意识。
设计理念:本课是人物动态造型表现课,学习、赏析泥人张等艺术家的泥塑艺术作品,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动态美,引导学生用动作、体态表现自己的情感,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儿童的动态美。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本课主要通过学习人的躯干、四肢、头部的动态变化,来感受认识、学习人物的动态变化的规律和特征。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人物的动态,用捏、摆泥及欣赏人物泥塑作品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分析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条、泥片、泥块等捏塑方法;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人物动态的美好瞬间;来适当夸张表现人物动态,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造型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能力、立体造型能力。
: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泥塑人物的兴趣,提高对人物动态的审美能力,用动作、动态表现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人物的动态、提高对人物动态的观察力、立体造型表现力。
教学难点:
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人物的动态。
教学方法:
1、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2、学法:探究法
教具准备:泥塑工具一套等
学具准备:橡皮泥、牙签、竹筷、抹布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生动的泥塑人物
1、介绍人物的正常比列:黄金分割法0.658
2、播放PPT
3、总结
4作业布置。
辽海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8课 泥塑人物》教学设计1
辽海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8课泥塑人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8课泥塑人物》是辽海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泥塑人物。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介绍,也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学习泥塑艺术。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泥塑有一定的了解,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亲自动手制作过泥塑作品。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会遇到泥塑技巧方面的困难。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乐于创作,对泥塑这种传统艺术形式有一定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泥塑人物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泥塑艺术的美,增强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泥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的学习。
2.教学难点: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泥塑人物。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泥塑的制作过程。
2.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泥塑作品。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泥塑制作的视频资料、泥塑作品示例、泥塑制作工具和材料。
2.学生准备:自带一些泥巴或其他可塑性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泥塑作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泥塑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泥塑制作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接着,教师进行现场示范,边讲解边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泥塑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动手制作泥塑人物。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制作心得。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改进意见。
起年级美术教案生动的小泥人教学设计与反思
起年级美术教案生动的小泥人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的:1、尝试用身边的材质〔橡皮泥〕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用橡皮泥通过揉捏敲等方法来制造自己喜欢的形象和不同的造型感受。
3、通过活动来了解突击想要了解的有关泥塑方方面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表达方法来玩橡皮泥、塑造形体和面部表情,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
难点:如何运用泥塑夸张、变形等方法制作生动有趣的小泥人。
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1、师生问好2、提问学生是否玩过泥巴,〔农村的孩子对于泥巴应该不会陌生,从提问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都玩过〕,请学生依据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来做一些简单的造型〔放弃专业做陶的技巧,目的是让学生对泥巴有一种喜欢〕3、结合课件展示,阐述泥塑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是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如天津的“泥人张〞、无锡的“惠山泥人〞等,早已享誉中外,在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上表达了民间艺术纯朴、稚拙的特点。
4、观赏泥塑作品〔将审美教育落实于学生的实践中,有机的协调开展,促学生的操作能力的提高。
〕5、请学生按分好的小组进行组合练习,各小组可以按照本组的商量结果进行创作,教师不固定主题。
〔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让学生体会合作和个人完成的区别,制造集体智慧〕6、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创作当中。
7、作业要求:制作时,要大胆发挥,敢于实践,贵在生动。
可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使用捏、卷、贴、刻接等技法,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
同时照顾形象前后、左右的造型变化,注意立体效果。
8、教学评价:对小组完成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自己的信心。
师生共同参加点评。
后记:同学们动手能力很强,他们能在集体合作中找到乐趣,但是有些同学显得很孤立,他不情愿和别人合作,如何更好的调节这局部同学,帮这些孩子拉在一个群体里。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体会到学生们非常喜欢亲手接触大自然中的泥土,在做小泥人中得到了极大的乐趣,这也许是人的天性;学生不是雕塑家,老师不要对他们要求过高;。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生动的泥塑人物——快乐大课间》教案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生动的泥塑人物——快乐大课间》教案课题:《生动的泥塑人物——快乐大课间》课型:造型表现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七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本学段的目标是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绘、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本课通过造型表现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课间活动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习动力,努力追求生活的艺术化。
本课课题是《生动的泥塑人物》,在依托教材的基础上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课间活动作为主题。
学生在学习和体验中掌握捏塑立体人物动态造型的方法,在观察和体验中掌握同学们在课间活动时动态和神态的变化特征,能够运用陶泥抓住特征并把它表现出来。
在欣赏体验中感受人物动态和神态的生动美,提升审美素养,获得创作灵感,从而把学生自己在课间活动时的生动动态和神态表现出来。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他们力求表现得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陶艺造型方法并能够综合运用方法创作。
有的学生能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
但是创作立体的人物动态造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也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1.学生学习并掌握捏塑人物动态的方法,稳定动态的重心以及适当夸张动态。
2.学生观察并了解人物的动态变化,借助线材人掌握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运用各种材料从动态和神态两个方面表现出生动的泥塑人物。
3.通过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感受人物的简洁、夸张之美,用动作和神态表达自己在课间活动时的快乐情感。
教学重点:用捏塑的方法,表现出人物的动态大形并稳定人物动态的重心。
教学难点:了解并掌握人物动态变化特征并适当夸张,表现出生动的动态和神态。
四年级美术下册《泥塑人物》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泥塑人物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所学知识,创作一个家庭或朋友的泥塑人物形象。要求如下:
-注意人物比例、动态、表情的刻画,使作品具有生动性。
-创作过程中,可适当发挥自己的想象,为作品增添个性化元素。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幅民间泥塑人物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件艺术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它表现了什么内容?”
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泥塑艺术的特点、历史及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进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用泥塑表现人物形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泥塑人物的基本知识,包括人物比例、动态、表情等,并结合实物演示制作过程。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泥塑人物的基本技法,包括人物比例、动态、表情的刻画,以及泥塑制作的基本步骤。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实人物特点转化为泥塑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民间泥塑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泥塑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3.学生在团队协作方面表现良好,但在泥塑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分工不明确、合作不顺畅等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4.部分学生对民间艺术了解较少,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可能缺乏兴趣,教师应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3.注重团队合作,培养沟通能力: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个泥塑人物作品。
七年级美术上册《生动的小泥人》教案
七年级美术上册《生动的小泥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泥塑的基本制作方法:揉、搓、压、削、切等。
2. 泥塑的基本造型技巧:圆、方、三角等形状的塑造。
3. 泥塑的生动表现:表情、动作、服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泥人。
2. 难点:如何塑造出泥塑的生动表情和动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泥塑材料:泥巴、工具等。
2. 学生准备:自带一个小盒子,用于存放泥塑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生动的泥塑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泥塑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塑造生动的表情和动作。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个小泥人,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分组进行泥塑制作练习。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对于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解决方法。
在练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不要拘泥于模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如塑料瓶、纸杯等,结合泥塑作品,进行创意组合,形成有趣的装置艺术。
2. 组织学生参观泥塑展览或邀请泥塑艺术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七、作业布置1. 完成一个生动的小泥人作品。
2. 写一篇关于泥塑制作过程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性、技巧性和生动性。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
2.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
小学美术《泥塑人物》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泥塑人物相关的创作主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泥塑物创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泥塑的基本技巧和人物比例的把握。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但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显得不够自信。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他们更多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对泥塑技巧的掌握程度不一。为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我计划在课堂外安排一些泥塑兴趣小组活动,让感兴趣的学生有更多机会练习和交流。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泥塑创作经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泥塑人物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创作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泥塑人物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培养创新意识;
-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民间泥塑艺术,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2.教学难点
-人物形象的生动表现:如何通过泥塑技巧将人物的表情、动态和个性特点表现出来;
-比例与结构的掌握: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容易忽视人物形象的比例和结构,导致作品失衡;
-创作思路的拓展:引导学生如何在有限的知识范围内,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泥塑人物的基本概念。泥塑是利用泥土进行造型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美术课《泥塑》教案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泥塑制作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泥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泥塑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泥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很高,但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技巧上的困难,如捏、揉、刻、粘等。这说明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泥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但在引导讨论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提问和启发思考方面还有待提高,有时候问题设置不够开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举例: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泥巴粘性不足、造型不够准确等问题,教师需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指导。)
(3)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如何从多角度评价泥塑作品;
(举例:学生往往容易局限于作品的外观,而忽略了作品的意义、创意等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4)了解泥塑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举例:学生对泥塑的历史文化背景可能较为陌生,教师可通过讲解、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泥塑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泥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在美术表现、审美鉴赏等方面的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五、教学反思
五年级美术上册《捏塑人物》教案、教学设计
4.最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一个捏塑人物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学习的捏塑人物技巧,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一个生动、具有创意的捏塑人物作品。作品要求:形象鲜明,特点突出,充满生活气息。
7.请家长参与孩子的作业过程,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共同完成捏塑作品。
(一)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难点
1.重点:掌握捏塑人物的基本技巧,如揉、搓、捏、压等,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具有生动形象的捏塑人物作品。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将这些元素融入捏塑作品中。
2.重点:了解捏塑人物所需的材料及其特性,能够根据作品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在捏塑过程中处理好人物形象的细节,使之更加生动、传神。
3.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用捏塑技巧制作生动的人物形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捏塑人物的基本技巧,如揉、搓、捏、压等,并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捏塑方法。
2.教师介绍捏塑人物所需的材料及其特性,如黏土的种类、颜色等,并指导学生如何根据作品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美术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他们对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有较强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本章节《捏塑人物》的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对捏塑技巧的了解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在前期课程中已接触过简单的捏塑技巧,而部分学生则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捏塑技巧。
生动的泥塑人物教学设计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讨论法、协作式、示范-模仿法 资源情境、合学习情境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泥塑人物图片、橡皮泥、牙签、抹布、小竹刀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新课
让学生联想一下身边都有哪 些庙宇,里面的神像是怎么做 的,算不算泥塑?
积极发言讨论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
欣赏、感受
出示教科书,让学生欣赏 教科书上艺术家的动态人物 泥塑作品。
播放课件里所收集的泥塑 人物图片
欣赏学生作品图片,让学 生选取主题,学习根据动态特 征感受主题,进一步领悟用典 型动态特征表现主题的方法。
播放泥塑人物的制作方法 及制作工具
学生欣赏书本、课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及与他
人合作的能力。
制作实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让学生深入感受、体验泥塑人 物艺术的特点,而并不是让学 生掌握专业的泥塑制作技巧 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以全新 的舞台秀形式,给每位学生一 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教学流程图
学生感受
改变传统的 评价方式, 以全新的舞 台秀形式,
给每位学生
制作实践、 作品展示
件图片
大量的图片让学生对泥塑人
物有个全新的理论上的认识
关于泥塑人物的图片
教师示范、共同 探究
1探究学习泥塑人物动态稳 定性的方法。
教师现场制作不易稳定的泥 塑人物,让学生进行观察分 析。
2•提问
(1)想一想,人物的哪些动 态适合用泥塑形式表现?学生探究一:稳定的动态本身 就很容易用泥塑表现。如坐、 蹲、直立、倒立、睡、躺、趴 等身体呈垂直或水平线时较 稳定。
七年级美术上册《生动的小泥人》教案(精选12篇)
七年级美术上册《生动的小泥人》教案七年级美术上册《生动的小泥人》教案(精选12篇)七年级美术上册《生动的小泥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学准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各种黏土。
教学方法体验与讨论相结合,探究式方法。
板书设计生动的小泥人骑鸡娃陕西安寨踏青北京击鼓说唱佣汉(夸张、诙谐)制作要求:大胆、生动、夸张)教学过程一、走进教室看一看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试一试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
(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动一动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乐一乐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
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评一评七年级美术上册《生动的小泥人》教案篇21. 学习用团圆和连接的方法塑造出泥人的基本形象。
2. 通过观看教师示范,初步掌握制作的技巧.3. 养成良好的习惯.活动准备1. 五彩橡皮泥泥工板、半截火柴棒每位幼儿人手一份2. 用雪碧瓶等材料围合制作的"泥人娃娃乐园"。
六年级美术下册《泥塑人物》教案、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开展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2.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泥塑人物创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3.学生反思:学生分享创作心得,总结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泥塑艺术的未来发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泥塑的基本概念、特点、历史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教师示范:现场演示泥塑技法的操作步骤,如揉、捏、刻、挖等,同时讲解人物比例、结构和动态表现。
3.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泥塑人物创作的全过程。
4.学生学习:学生认真聆听、观察,跟随教师的示范,初步掌握泥塑技法。
(2)新知学习:讲解泥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历史,让学生了解泥塑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技能训练:示范泥塑技法,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逐步掌握基本技能。
(4)创作实践:布置创作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能,独立完成泥塑人物作品。
(5)展示评价: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开展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独立进行泥塑人物创作。
2.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学生创作:学生运用所学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情感泥塑人物作品。
4.教学评价:在创作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等。
(2)作品评价:从比例、结构、动态、表情等方面评价学生的泥塑作品,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小学泥塑教案5篇
小学泥塑教案5篇教案一: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6课《捏泥人》。
学习使用揉、搓、捏、压、切等手法制作泥塑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制作手法,提高动手能力。
2. 通过泥塑创作,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手法。
难点:创作出形象生动、具有个性的泥塑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泥塑材料、泥塑工具、范例作品。
学具:泥塑材料、泥塑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泥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泥塑的基本制作手法,讲解揉、搓、捏、压、切等手法的作用和运用。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泥塑作品,讲解制作过程。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制作自己的泥塑作品。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泥塑制作手法:揉、搓、捏、压、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泥塑人物头像。
2. 作业要求:形象生动,具有个性。
3. 作业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出不同的泥塑人物头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泥塑的基本制作手法,创作出了具有个性的泥塑作品。
但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泥塑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邀请泥塑艺术家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泥塑艺术。
组织学生参观泥塑展览,拓宽视野。
教案二: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7课《动物泥塑》。
学习使用泥塑材料制作各种动物形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塑材料的特点,提高动手能力。
2. 通过制作动物泥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泥塑材料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难点:创作出形象生动、具有特色的动物泥塑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泥塑材料、泥塑工具、范例作品。
学具:泥塑材料、泥塑工具。
三年级美术下册《小泥人》教案、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a.教师示范泥塑制作过程,详细讲解制作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泥塑的基本方法。
b.学生分组进行泥塑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基本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2.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学习。
4.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学会珍惜资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设计:
1.导入: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泥塑的起源,激发学生对泥塑的兴趣。
2.教师辅导: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3.互助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五)总结归纳
1.学生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小泥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建议。
c.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同学们互相学习、交流,提高创作能力。
2.针对难点,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a.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形象,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将观察到的事物融入作品。
b.在分组合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c.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知识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泥塑知识进行回顾,强调重点,梳理制作技巧。
4.情感升华:引导学生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和价值,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生动的泥塑人物》教学设计
《生动的泥塑人物》教学设计《生动的泥塑人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本课主要通过观看人物的躯干、四肢、头部的动态变化,来感受熟悉、学习人物动态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2、通过观看人物动态,用捏、摆泥及观赏人物泥塑作品等实践活动,引导同学进行探究学习,分析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条、泥片、泥块等捏塑方法;引导同学擅长抓住人物动态的美而好瞬间,来适当夸张表现人物动态,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造型方法;培育和提高同学对人物动态的观看力量、立体造型力量。
3、培育同学对泥塑人物的兴趣,提高对人物动态的审美力量,用动作、动态表现情感。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物动态造型表现课,学习、赏析泥人张等艺术家的泥塑艺术作品,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动态美,引导同学用动作、体态表现自己的情感,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儿童的动态美。
整个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赏析传统的泥塑人物写实作品,使同学熟悉运动的形态特点,初步了解泥塑作品表现运动的艺术形式,对人物动态的审美感受,并初步体会用动态表达情感,激发同学创作表现的兴趣。
教科书展现了中国民间艺人泥人张其次代传人张兆荣的《吹糖人》这一优秀的泥塑作品,表现了儿童宠爱的"吹糖'民间活动,引导同学观看、观赏吹糖人蹲着吹糖时的五官、身体四肢的动态特征;同时通过观赏泥塑作品《母与子》、《好喜爱》,让同学进一步感受不同站立人物的动态变化特点,让同学观看直立人物动态的丰富变化,对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有肯定的熟悉。
通过赏析,让同学了解人物运动特点,激发同学用泥塑来表现丰富生动的动态美。
其次部分通过泥塑人物的制作步骤图,使同学了解泥塑人物的一种表现方法,探究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形式表现,留意泥塑人物身体的稳定性。
探究并启发同学用泥块、泥片等捏塑方法,怎样可以较简单地表现人物美而好动态;并观看同龄同学的人物泥塑作品,感受不同主题的儿童形象的动态特点,启发同学完成一件有主题的儿童动态的塑造。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8课 泥塑人物|辽海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8课泥塑人物|辽海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泥塑人物的基本技法,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运用泥塑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人物作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内容1. 泥塑人物的起源与发展:介绍泥塑人物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2. 泥塑人物的技法:讲解泥塑人物的基本技巧,如捏、塑、刻等,并展示一些经典的泥塑人物作品。
3. 人物形象的塑造: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特征、表情、动作等,学会运用泥塑技巧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
4. 创意与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塑人物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泥塑人物的基本技巧,学会塑造人物形象。
2. 难点: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塑人物作品,表现人物的情感与性格。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泥塑工具、泥塑人物作品展示。
2. 学具:学生自备泥塑工具、泥塑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泥塑人物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2. 新授:讲解泥塑人物的起源与发展,泥塑人物的技法,人物形象的塑造。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泥塑人物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人物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课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泥塑人物创作。
板书设计1. 泥塑人物2. 提纲:泥塑人物的起源与发展、技法、人物形象的塑造、创意与实践作业设计1. 必做题:创作一幅泥塑人物作品,要求形象生动,富有创意。
2. 选做题:收集一些关于泥塑人物的故事或传说,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泥塑人物的基本技巧,能否独立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塑人物作品。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8课 泥塑人物-手舞足蹈|辽海版
教案标题: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8课泥塑人物-手舞足蹈|辽海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塑人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引导学生欣赏泥塑人物的美,培养他们对泥塑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泥塑人物的基本知识:介绍泥塑人物的起源、发展、种类和特点。
2. 泥塑人物的制作方法:讲解泥塑人物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3. 泥塑人物的欣赏:引导学生欣赏泥塑人物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1. 泥塑人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泥塑人物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 泥塑人物的欣赏。
四、教学难点:1. 泥塑人物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泥塑人物的欣赏。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泥塑人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示范法:示范泥塑人物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3.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泥塑人物的美。
六、教学准备:1. 教具:泥塑人物的制作工具和材料。
2. 学具:泥塑人物的制作工具和材料。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泥塑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泥塑人物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 泥塑人物的基本知识:介绍泥塑人物的起源、发展、种类和特点。
(2) 泥塑人物的制作方法:讲解泥塑人物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3) 泥塑人物的欣赏:引导学生欣赏泥塑人物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实践活动。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制作泥塑人物。
(3)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展示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泥塑人物的制作,提高自己的技能。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和评价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泥塑人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生动的泥塑人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本课主要通过观察人物的躯干、四肢、头部的动态变化,来感受认识、学习人物动态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2、通过观察人物动态,用捏、摆泥及欣赏人物泥塑作品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分析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条、泥片、泥块等捏塑方法;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人物动态的美好瞬间,来适当夸张表现人物动态,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造型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能力、立体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对泥塑人物的兴趣,提高对人物动态的审美能力,用动作、动态表现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物动态造型表现课,学习、赏析泥人张等艺术家的泥塑艺术作品,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动态美,引导学生用动作、体态表现自己的情感,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儿童的动态美。
整个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赏析传统的泥塑人物写实作品,使学生认识运动的形态特点,初步了解泥塑作品表现运动的艺术形式,对人物动态的审美感受,并初步体会用动态表达情感,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兴趣。
教科书展示了中国民间艺人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的《吹糖人》这一优秀的泥塑作品,表现了儿童喜爱的“吹糖”民间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吹糖人蹲着吹糖时的五官、身体四肢的动态特征;同时通过欣赏泥塑作品《母与子》、《好喜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站立人物的动态变化特点,让学生观察直立人物动态的丰富变化,对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通过赏析,让学生了解人物运动特点,激发学生用泥塑来表现丰富生动的动态美。
第二部分通过泥塑人物的制作步骤图,使学生了解泥塑人物的一种表现方法,探究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形式表现,注意泥塑人物身体的稳定性。
探索并启发学生用泥块、泥片等捏塑方法,怎样可以较容易地表现人物美好动态;并观察同龄学生的人物泥塑作品,感受不同主题的儿童形象的动态特点,启发学生完成一件有主题的儿童动态的塑造。
本课作业形式多样,可独立完成人物动态塑造,也可合作完成一组有情节的人物群像;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表演体验,可实践尝试,使学生学得主动愉快,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创造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人物动态,提高对人物动态的观察力、立体造型表现力。
难点:用泥塑的方法,稳定表现人物动态。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橡皮泥,相应的工具:牙签、竹筷、抹布等。
(教师)泥塑工具一套或和学生准备相同。
教学过程
1.设问式趣味导课,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一件老鼠偷油或其他主题的糖塑作品图片,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猜猜是什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引出吹糖人。
2.赏析民间传统泥塑作品的动态,体会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
(1)用动作模仿表演,感受观察,体味人物运动特点、动态特征。
让学生想象、模仿表演吹糖人吹糖时的动作,并进行观察,吹糖人的五官及身体动态特征,探讨归纳出:五官特征为鼓出的腮帮子,全神贯注的眼神等;饱满的身体,紧张用力的四肢等等。
(2)欣赏艺术家的泥塑作品造型特征,初步学习艺术家泥塑表现人物动态的造型方法。
多媒体先出示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吹糖人》作品,对比学生的动作模仿表演,对比观察动态特征结果,进一步赏析、观察半蹲吹糖人的动态造型特征:整体如一充满气的圆球;重点观察艺术家对五官、身体、四肢的细部写实刻画。
让学生对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继续出示刘士铭《母与子》、卢波《好喜欢》的泥塑作品,进一步让学生欣赏动态人物的生动性,学习艺术家对直立人物不同姿态的泥塑方法。
对比感受直立人物的不同姿态特点,观察人物头部、身体、四肢的细微变化,从人物比例、不同身体姿态、表情、衣服、五官去观察。
3.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基本方法。
出示制作过程图例,让学生观察制作方法。
教师可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看清头部捏塑成球体并进行五官头发的刻画;身体四肢用泥片卷成衣服外套包裹而成,并注意让学生观察头部和身体的衔接方法。
在衔接部位用竹刀或牙签刮一刮粗糙,再蘸用泥浆水衔接。
也可大胆启发学生用自己实践的方法进行捏塑。
4.探究学习泥塑人物动态稳定性的方法。
教师出示不易稳定的泥塑人物进行观察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表演体验、实践尝
试、小组合作等方法探究学习。
(1)想一想,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形式表现?
学生探究一:稳定的动态本身就很容易用泥塑表现。
让学生寻找哪些动态是很稳定的,如坐、蹲、直立、倒立、睡、躺、趴等身体呈垂直或水平线时较稳定。
如身体倾斜时,手脚的张开或支撑地面时会较稳定。
(2)注意泥塑时人物身体的稳定性。
学生探究二:实践演示泥巴上下用量的多少与稳定有关。
如泥塑时,腿部可适当夸张,加粗腿部,下大上小些,泥塑人物容易站稳。
学生探究三:演示不稳定泥塑人物,让学生探究怎样放稳。
也可用添加辅助物支撑的方法,使人物动态稳定。
5.欣赏儿童泥塑人物作品,启发学生进行主题创作。
(1)多媒体欣赏儿童泥塑人物作品图片,让学生感受儿童各种有趣的或天真活泼或夸张的动态,体味儿童泥塑的稚拙美,激发创作。
(2)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的动作瞬间,进行创作构思,可选几位构思好的同学演示自己想表达的主题动作。
(3)教师对泥塑创作方法作进一步深入指导:创作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要求。
6.学生给自己的泥塑作品定好主题,稳定的表现动态,尝试五官、手脚、服饰细部的修饰,作品表面不必光滑,宜尽量保留手捏的率真质感,可独立完成一件作品,也可几人合作完成一组人物群像。
7.写上作品主题标签,展示作品,集体观摩,教师评价鼓励,学生自评。
评价建议:
(1)能否抓住动态特征表现主题。
(2)能否将动态稳定地表现出来。
(3)能否将身体与头部、四肢粘接固定。
(4)能否尝试五官、手脚、服饰细部的修饰,保留手捏质感。
(5)是否对捏塑人物感到兴趣。
8.收拾整理:将剩余的土回收至桶,桌面擦干净。
注意抹布、竹刀及碎土不要直接在水池清洗,可先在水桶内洗,最后在水池冲洗,以免泥浆、泥块堵住水管。
作品每个部位结合处要特别粘紧,在专用教室通风处风干,注意不要碰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