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诸形态的审美特征

一、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书法真可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中国书法艺术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线的艺术”。他兼备具象和表现两种功能。无色而具备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在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笔法墨法相间相润,使得字体肥瘦枯润,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而汉字从殷商的甲骨文、金文;经过秦始皇时小篆发展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他的自由而多样的线条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象和传达出各种形体、情感和气势,形成中国的审美风貌的书法艺术。

不少人坚持书法是抽象艺术。其中一种典型的看法:汉字只不过是一种符号而已,而书法艺术是“抽象符号的艺术”总之,中国书法美学在艺术本体上的争论,反映了我国书法审美意识的自觉和书法精神的高扬。

书法艺术审美特征

书法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弛思造化古今之故,寓情深郁豪放之间,像物于飞潜动植流寺之夺”。那么,我们要问,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1、姿态美。书法艺术的姿态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取之于具象的书画和结构所体现的一定的形体美,二是取之于偏于抽象的“形势”,即动态美。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事物的具象美,点如“高山坠石”,横如“千里真云”。一般来说,汉字字形结构在书法创作者有意识的局中,可以形成一种间接曲折的艺术效果。加上对自身人格生命的反应,使点画笔墨形成一种用笔之力、运笔之势,而反映出生命的动态美。孙过庭对书法的具象美与动态美同意形成的姿态美非常赞赏,惊叹道:“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痜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这里,既有具象美、又有动态美,其“异”、“态”、“势”就是书法姿态美的不同层次和纬度。在书法作品中,篆书的回环曲折的用笔,给人一种字若飞动,流畅飞扬美。而结构整体统一,分行布白的圆润整齐,宽舒飞动的姿态美令人赏心悦目。而隶树和楷书的各种上、下、左、右挑起或拖拽的笔势,能给人在安定中以飞动流美的审美感受。而草书行书以富于运动感的点线去表现生命运动的或轻盈、或敏捷、或矫健的动势,都具动态美。如王羲之《兰亭序》,具有一种浑然天成、西联含蓄、迂回玲珑的秀润美;而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字字挺拔,笔笔奔放,园劲激越,诡异飞动,锋芒咄咄逼人,渴笔历历在目。孙悦和怀素的草书,仪态飞舞、放纵跳脱;笔势连绵回绕,酣畅淋漓;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笔致劲骨天纵,而又出神入化。他们在草书中追求“孤蓬白振,惊沙坐飞”的险绝美,达到动人的姿态美的高峰。

2、表情美。孙过庭《书谱》说:“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阴惨阳舒,本乎天地之心。”将书法的表情美特征揭示了出来。我们已经说过,书法并不对现实事物进行亦步亦趋的模拟和复制,而是出自天地自然的人心营造之象,是由“形象”而直至“虚像”——“心话”的。书法从不以复制现实为己任,相反,他从写字到作为一门艺术生成的全过程就是努力挣脱现实世界现实形势强制的过程,它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文化创造形式,显示出独立于万象之表的“书魂”。书法不依附于物象和字义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使其艺术的灵便性获得充分解放,更能自由而超迈地表现书法家满腔激情和诗意情怀。

3、意境美。著名书法家沈伊默说:“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书法的意境美是书法作品的总体审美意向和审美氛围,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所在。一幅有诗境的书法作品,除了书法的形质之外,还有动态美和表情美,更重要的是他必须体现出作者的某种审美理想和美的追求,也就是说,在有形的字符中,荡漾着一股灵虚之气,氤氲着一种形而上的气息,使作品超越有限的形质,而进入一种无限的境界当中。

总而言之,意境美是书法艺术高低的标尺。有意境,则成高格;无意境,则成“奴书”

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建筑被谢林称为“凝固的音乐”,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首先,表明建筑作为空间艺术,却可以在欣赏中逐渐还原或转化为时间感受。其次,建筑如同音乐一样,具有象征的寓意,可以激发观者不同的审美体验。再次,建筑的艺术手法上与音乐有许多近似之处。

建筑师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技术和艺术的统一,功用和审美的统一。建筑的象征之美与环境之美交融时,便就产生一种独具深蕴的审美意境,一种总体象征意味。

三、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美术又称“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是运用造型手段反映生活美丑属性、表现作者审美体验的艺术形式。

美术最重要的审美特征是造型性。它运用形、光、色以及点、线、面等造型手段,构成一定的艺术形象,使人在审美欣赏过程中,通过联想,将凝定的画面或塑像还原为活动的情景和事物发展的过程,从而感受到作品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艺术意味。

绘画艺术长于描绘静态的物体,其主要审美特征是具有可视性。与雕塑的区别在于,它只占有一个平面的二度空间,使人在审美过程中通过对其绘画语言的直观理解,由二度空间产生三度空间感。也就是说,绘画具有瞬息美,长于把握生活中富于意味的瞬间,截取事物运动的一霎那,通过静止的平面和三维空间塑造完美丰满的艺术形象。

绘画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有异味的形式”去完成内在心灵情愫的审美物化。

绘画线条的本质在于它与生命的某种异质同构,通过线条的起伏、流动,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干湿等变化,通过线条的轻重坚柔、光润滞涩、枯硬柔软的变化,传达出人的心灵的焦灼、畅达、甜美、苦涩等情绪。线条的审美特性在于,他传达出画像的生命情调和审美体验,反映了作者的风格、品格和精神意志。中国画特别讲究线条的美,晋代顾恺之以其绘画线条的敛约娴静,潇洒出尘,映衬出画师德简远淡泊的个性风貌。

色彩同线条一样,也是绘画语言的重要成分。现代绘画艺术在色彩美追求上,越来越注重每个画家的鲜明个性特色和审美标准。印象画派将绘画从古典主义绛红色调子中解放出来,让斑斓色彩流动在整个画幅之上。

除了线条和色彩之外,绘画语言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构图。一般来说,构图的主要任务是物体空间的组织、取舍和匠心安排。如果画面做横向线式构成,通常表现出宁静、平和、闲适之感;而斜线式构成,通常蕴含着运动、张力和痛苦的意味;金字塔构图表示稳定或僵化;倒三角形显示出危机和倾颓塌落感;而圆形构图则往往表现出完满、圆转和充盈感。一幅画采用不同的构图,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意向性和气势氛围。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毋庸讳言,绘画线条、色彩、构图等共同凝定为绘画的“有意味的形式”,并表现出绘画美的本质所在。

四、文学的审美特征

文学(诗、散文)作为语言艺术这一独立的形式与整个艺术相并列,所以,人们常常将“文学艺术”相提并论。

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运用词进行思维,所以能到一切思想所能达到之境。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要将作者头脑中的审美意象完美的转化为文学形象,文学语言应尽量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尤其应努力表达形象鲜明、凝练含蓄的境界,使作品的思想深入各个方面,使作品显出透明性。

文学语言是文化传统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区域国别性。

文学作品的精神性意义因其复杂而多层,所以成为一个“召唤结构”,而表现出最大的魅力。

文学是语言艺术,然而使用语言的却不一定都是文学。

文学唯一只用语言表达手段的艺术。语言对文学来说是如此重要,以至语言艺术大师高尔基把它称之为“文学的第一要素”。

文学和艺术创造出来的是形象。可是,形象是什么呢?根据反应的原则,显示对象具体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就会出像一般称之为“映像”的东西。“映像”存在于内心世界,形态不一,复杂多样。他可能是现实对象的单纯在线,成为再现性表象。他也可能是现实映像的复杂结合,构成创造性想像。文学和艺术创造出来的形象,是一种特殊的“映像”这种特殊的“映像”我国古典文艺理论称之为“意象”。这种“意象”如果只是作为内心映像在人的头脑中存在时,我们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一旦用物质手段使之“物化”,“意象”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文学形象也正是这样。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灌黄鹤楼登高远眺,只见白日斜靠着一片晋南山岭,阳光映照着滚滚的黄河,黄河之水从西北天际一泻千里,流向东南奔腾如海,现实对象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情此景,历历在目诗人的耳闻目睹,唤起了心中的生活经验,在内心引起了反应,不禁使诗人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激起了诗情。诗人心中的多种映像和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经过创造性想象的改造,在线那种构成“意象”。“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心中“意象”,用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