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材章节分析1
人教版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与关键
教学重点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并知道它们与吸、放热的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采用归纳法、讲练结合法等讲解方法,在教学中要通过有趣的、易操作、易观察的探究活动来进行实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具有初步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初中物理教来自版本人教版单元名称
《物态变化》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本章美容在物理教学中属于相对独立的一章,知识目标简单、物理现象直观、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由此可以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物态变化体系。本章一共分为四节:
1.温度计
2.熔化与凝固
3.汽化和液化
4.升华和凝华
单元目标
1.知道温度概念,知道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
2.知道温度计的原理、构造,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知道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4.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知道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
5.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6.知道汽化现象和液化现象,知道汽化现象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知道汽化过程吸热、液化过程放热.
汽化和液化
第四课时:
升华和凝华
……
说明
通过复习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三对紧密相关的互逆过程,认识到物质运动变化形式是多样的,任何一种运动变化都有规律、有意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研究自然科学时的审美意识。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走向物理,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能够用物理的知识进行解答,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本地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实际的联系,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经常巡视,对于不规范的操作或者不规范行为及时纠正。
初中物理_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 电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流做功的多少跟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通电时间的长短都有关系。
举例说明。
电功的计算:W=UIt 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
1.手电筒和家用白炽灯的电流差不多,相同时间内白炽灯消耗的电能比手电筒多;2.空调和白炽灯的工作电压相同,但流过空调的电流大,相同时间内空调消耗的电能多;3.同一用电器工作时间越长,消耗电能越多。
和逻辑推理能力和培养学生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在课件上演示下面例题的计算过程。
例题:我们教室中的日光灯接在220 V的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为182mA,计算这只日光灯每天使用5 h消耗多少度电?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练习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限时训练(10钟)让学生限时做当堂达标检测学生限时做当堂达标检测培养解题能力课堂总结(3分钟)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你能利用电能表测量某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吗?3.你会利用电功的计算公式计算电功或电能吗?拓展:如何利用电能表的参数测量较小的电能。
提示:可以利用电能表上的600revs/(kW·h)参数。
例如电能表转盘在某段时间内转过了n转,则电路消耗了多少电能?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
1.认识电能表、电能的单位及计算。
2.可以利用电能表的某段时间内读数的差值来测出电路消耗的电能。
3.电功的大小可以利用W=UIt计算。
学生讨论:根据600revs/(kW·h)的表示的意思,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表上的转盘转过600转,则消耗的电能为:。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利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作业布置(1分钟)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4题。
按要求完成。
知识巩固。
学情分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学大部分的知识,特别是关于电流和电路,以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学习,让学生对电路的结构有了比较好的理解,在学习欧姆定律的过程中,多次用到电源和用电器,学生对于电能的来源和应用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再加上现在家用电器的普及,学生对于电流做功也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分析新课程教科书的特点:一、从学生爱好、认知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结构二、注重探究活动,提倡学习方法多样化三、形式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四、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五、留意学科间的综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材内在结构的意义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与义务教育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相比,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还有其他领域的目标,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新教材在编写上追寻着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有机结构。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主要由如下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把握一定的物理知识与技能。
第二层次——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探索与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把握一些简单的方法。
方法的把握是能力形成的标志,方法可分为两种,即程序化方法和具体化方法。
程序化方法主要是指探究问题的思维程序、过程步骤,具体化方法有常见的物理学研究方法、物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及简单的创造学方法等等。
不论是程序化方法还是具体化方法,都需要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获得。
第三层次——意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方法的获得及其过程,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意识,如爱科学的态度、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等。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新教材知识体系的特点我们知道,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包括了运动、声、光、热、质量与密度等内容它有如下的意图。
1.从日常最密切的物理现象入手。
声音是人从出生起最初感受到的物理现象,因此本教材就从声现象入手,然后再介绍无处不在的光现象、物质的冷热变化、家庭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现象,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从而,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知识就是生活知识的一部分,消除了学生对物理的生疏感、畏惧感,增加了亲切感和爱好。
12.从自然现象到人工现象。
教材从自然现象中的声、光、热,到质量与密度,这种编排有利于学生的认知过程,并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无处不在,不论是自然现象或人工现象都隐含着许多的物理知识,熟悉到物理知识的巨大力量。
初中物理 《运动和力》教材分析
《运动和力》教材分析一. 本章的基本内容和三维目标的要求(一)基本内容基本概念:机械运动、参照物、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误差、力、力的三要素、合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惯性、平衡状态、二力平衡、基本规律: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的条件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钟表、停表基本实验:如何使用刻度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到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实验、猜想、推理(二)三维目标的水平要求(根据《新课标》和《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五个大知识点1。
长度测量(1)长度单位及单位换算(2)根据日常经验估测物体的长度(3)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2。
机械运动(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3)速度的概念(4)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3。
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的单位(4)力的三要素(5)力的作用效果(6)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合力的概念、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增加,课本中没有)4。
牛顿第一定律5。
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的条件(2)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有关问题理解:三个(1)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物体的惯性(3)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有关问题会:两个(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2)用钟表测量时间过程与方法方面:(1)通过每一个科学探究的实验,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发现一些问题。
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二力平衡的条件”,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并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学习用控制变量法和推理等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初步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每个科学探究过程,培养科学生严谨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
物理初中七年级第一章节案例分析
物理初中七年级第一章节案例分析案例一:小明的自行车速度问题问题描述:小明骑自行车在一条笔直的路上,他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前行驶了2小时。
求小明骑自行车的位移。
解析与分析:在物理学中,位移是指物体从A点到B点所经过的路径长度,而速度则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
根据物理学公式,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位移。
位移(s)= 速度(v) ×时间(t)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小明的速度为每小时15公里,即15 km/h,时间为2小时。
将数据代入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位移(s)= 15 km/h × 2 h = 30 km因此,小明骑自行车的位移为30公里。
案例二:小红的射门问题问题描述:小红正在进行足球射门训练。
她踢了一脚足球,球离开地面时的初速度为10 m/s,角度为30度。
求球飞行到最高点的时间以及最高点的高度。
解析与分析:根据物理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将小红的射门问题分解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问题,并利用运动学公式来解决。
1. 水平方向的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没有重力的作用,因此球的速度和位置不受垂直方向的影响。
因此,球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始终保持为10 m/s,与时间无关。
2. 垂直方向的运动在垂直方向上,球受到重力的作用,初速度为0 m/s,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约为9.8 m/s^2。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球在垂直方向上到达最高点的时间:v_f = v_i + a * t由于球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为0 m/s,初始速度为10 m/s,加速度为-9.8 m/s^2(负号表示方向向下),代入公式可得:0 = 10 - 9.8 * t解得:t = 10 / 9.8 ≈ 1.02 s球飞行到最高点的时间约为1.02秒。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球飞行到最高点的高度:h = v_i * t + 0.5 * a * t^2代入初速度为10 m/s,时间为1.02秒,加速度为-9.8 m/s^2,代入公式可得:h = 10 × 1.02 + 0.5 × (-9.8) × (1.02)^2 ≈ 5.1 m球飞行到最高点的高度约为5.1米。
2011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3.刻度尺的使用
(1)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2)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多大、分度值是多少;
(3)正确摆放刻度尺:平行紧贴被测物体;
【教师总结】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提问】飞奔的猎豹、夜空的流星是在运动,那么静止在地面上的房屋、桥梁、树木也是在运动吗?
(2)学生的讨论:
①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②一辆汽车停在路边与在路上行驶有什么不同?
【归纳总结】这些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在物理实验室中常用停表来计时,日常生活中使用各类钟表,古代还利用日晷和沙漏来计时。
2.长度的测量工具和单位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A.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3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0.175
C.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
D.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为1.9
答案B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国际单位制
2.长度的测量累积法(辅助工具法)
二、时间的测量、误差
1.时间测量单位:s、min、h(工具:钟、表、停表)
2.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产生原因)
人教版初中物理《运动和力》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1.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通过生活实例说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引出两个猜想:“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和“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演示实验验证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从而,得出一个假设,“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力,将不会停下来。”给出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定义。在“想想议议”中通过实验小例子说明物体的惯性。在“科学世界”中举例“汽车安全带和安全气囊”说明惯性的危害方面。
本章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在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力的一些知识,如:力的三要素、重力、弹力等简单力的形式,并且在生活中是常见的现象。但是对力与运动的关系没有正确的认识,如:许多同学很容易认为力使物体产生运动。所以本章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给出牛顿第一定律。同时给出二力平衡和摩擦力对物体保持平衡状态进行解释。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课时:二力平衡
第三课时:摩擦力
第四课时:复习和总结
第五课时:复习和总结
……
说明
学生能够学好物理,会运用有关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关键还是需要学生对物理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有关物理现象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养成科学的太度和求知欲,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学会辩证的思维和提高细心观察生活与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对新生科技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对于一个物理的学习者,要有一个灵敏的洞察力。认真、热情、好奇、善思等是物理学习者重要的素养。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2)学生积极思维是探究成功的保证。
初中生由于生理及心理特点,他们往往被一些有趣的现象所吸引,而忘记了探究的目的和对象。不善于动脑思维,这是探究成功的最大阻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要让学生思维活跃,关键是“诱”。该处的“诱”可以让学生猜想:或许他们会认为电荷越走越慢,电流越来越小;或许会认为电子经过用电器会消耗一部分,故出来后减小。挑起这些争论会打开学生的思路。
初中生由于生理及心理特点,他们往往被一些有趣的现象所吸引,而忘记了探究的目的和对象。不善于动脑思维,这是探究成功的最大阻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要让学生思维活跃,关键是“诱”。该处的“诱”可以让学生猜想:或许他们会认为电荷越走越慢,电流越来越小;或许会认为电子经过用电器会消耗一部分,故出来后减小。挑起这些争论会打开学生的思路。
课本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栏目,如“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小资料”“科学世界”,目的是提倡多种方式学物理。非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可采用各种活泼的教学形式,通过不同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例如,对于“科学世界”,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举行小博士解读活动。对于“动手动脑学物理”,则可以要求学生课下动手做实验、开辩论会、进行小论文交流等各种形式的学习。这些非标准的知识不再是我们教学中的绊脚石,反而成为我们向学生传授“方法”的载体。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知识的传播是一种渗透过程,犹如我们在孩子渴望的心田里投下一块海绵,要他们自己去吸收更多的知识,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主动,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兴趣、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初中物理_第1节 电能 电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三物理教案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电功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电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电能的单位。
2.会读家用电能表,会通过电能表计算家庭电费。
3.从能的转化角度认识电能,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电能转化是通过电流做功实现的。
4.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跟电流大小、电压高低和通电时间有关,会利用电功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重点及突出策略重点:电能和电能的计量突出策略:在生活中电的应用的基础上建立概念,通过例举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能来加深理解。
通过电能表实物增加感性理解,通过实际测算家庭电费进一步了解电能表读数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难点:对电功概念的理解突破方法:始终贯彻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思想,用多举例的办法克服难点教学内容流程一、新课引入请同学们把教材打开86页观看彩图并找同学读一下86页本章的章首语部分的内容.通过刚才的阅读大家知道了彩图上的这些风车是用来发电的,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都用到电,设想一下如果因为施工原因造成我们的周围停电一周,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或者说对我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通过刚才同学们举的例子我们已知道,电对我们的生活来说非常重要,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今天我们的人类已经离不开它了,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电能,第十八章电功率第一节电能电功(板书)二、新课教学揭示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电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电能的单位。
2.会读家用电能表,会通过电能表计算家庭电费。
3.从能的转化角度认识电能,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电能转化是通过电流做功实现的。
4.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跟电流大小、电压高低和通电时间有关,会利用电功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87—89页上的内容,(3分钟时间)之后回答思考题:1、物理学中常见的能量单位是什么?千瓦时与它之间有什么关系?“生活中”电能的单位是什么?2、测电能用什么仪器?它怎样进行读数?3、一度电的作用有多大?学生读完毕请学生讨论做答(晚上没有电不能写作业看书、室内也看不清物体,不能做饭看电视上网等。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3、学生的前期知识:虽然我们刚开始接触运动的初步知识,但是学生在初二已经学习过相关的知识,因此相对而言,学生可以接受这方面的知识。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第一节长度的测量
第二课时:第一节时间的测量
第三课时:第二节运动和静止
第四课时: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
说明
3.参照物的定义和选择
4.机械运动的描述和探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1、观察法:通过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运动和静止的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来理解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描述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比较法:通过对生活当中实际事例的比较,认识和分析解速度的概念的建立过程,认识速度的公式和单位。
3、实验法:通过学生实验,学会测量物体速度的方法。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1、中学生对速度、路程等物理元素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速度和路程等各元素间的联系理论还是有点陌生,在兴趣方面,根据学生即喜欢物理又害怕难等等现象,怕的是计算题,特别是大部分数学基础不扎实的孩子们。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加强自信显得特别的重要。同时根据中学生喜欢看鲜明、生动、不平常的实验现象,可又没有产生探索这些实验现象原因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和实际实验操作的功能,同时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_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本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
教材面对的对象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
学生在物理这一学科的学习上,坚持以实践为基础,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在以探究方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下,逐步养成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习惯,并且善于提出问题,进行合理猜想,并勇于创新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进行实验结论论证。
教学时要努力激发学生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勇于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并能根据客观实际主动自觉的修正、补充和完善自己的观点。
本章主要讲述的是光现象,如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知识,特别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等。
因为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接触过有关知识,那么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就应充分调动这些有利因素,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新知识。
对于生产生活中的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应用,更应指导学生多观察、多了解,从多渠道搜集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助于本节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效果分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
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本节课主要教学过程如下:(1)引课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视频播放,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有了感性认识。
利用学生常见的现象,增加可信度,打开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2)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引导评价为辅。
设计合理,在课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让全体学生参与,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并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3)在知识的传播上注意联系实际。
难于理解的概念通过联系实际的方法,变的浅显易懂,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挖掘,学生人人学有所得。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分析一、声现象及其特征八年级物理上册的声现象部分主要介绍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征。
内容涵盖声波的形成、声速的计算、回声现象、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等。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的,以及人耳如何感知声音的。
教材通常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光现象与传播本部分涉及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以及光的应用。
学生将学习光的传播速度、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等基础知识,并了解光学仪器如凸透镜、凹透镜等的成像原理。
此外,学生还将通过探究光的色散、光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深化对光的本质和传播规律的理解。
三、物态变化与探究物态变化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将介绍物质的三态变化及其吸放热过程,如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等。
学生将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探究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并理解物态变化与热传递的关系。
四、质量与密度概念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学生将学会计算物体的密度,并了解密度与物质组成的关系。
五、力与运动规律力和运动是物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教材将介绍牛顿运动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学生将学习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如何通过力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此外,学生还将探究摩擦力、重力等常见力的特点和作用方式。
六、压强与浮力探究压强和浮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教材将介绍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单位,以及浮力的产生条件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学生将了解液体和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分布规律,以及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七、简单机械与应用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杠杆、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探究,学生将了解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力学特性,并学会计算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_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八章:压强《8.1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2、理解压强的概念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3、知道压强的国际单位时牛/米2,又叫帕斯卡;(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
2、通过类比速度来引入压强概念的学习,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2、压强的概念的建立、计算公式、国际单位三、教学难点:1、科学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压强概念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科学探究与控制变量法、类比法相结合。
五、教学用具:每小组海绵一块、小桌一个、钩码一盒,铁钉一个。
六、教学思路:虽然生活中和压强有关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压强的概念学生比较陌生。
教学中眼镜问题引入,先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兴趣,再进一步去逐渐探索知识。
教学中通过学生探究实验认识到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最终可通过比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这样引入压强的概念,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流程:问题引入→压力概念→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压强概念七、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压力: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①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F公式:p=S单位:F(N) S(m2)p(N/m2即帕斯卡)(Pa)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体验,学生活动进行的非常活跃,让学生亲身体验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深刻地理解压强的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并且学习了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知识,具有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愿望。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三篇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三篇第1篇: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1.创建物理情景、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轻松的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
如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本世纪地球上第一次出现日全食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日全食美丽、壮观、奇妙的情景深深吸引。
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这样可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再结合其他生活中的例子,指导学生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这会给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从而加深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
2.可进行实验模拟,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物理课堂中,由于实验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利用现有的器材和条件很难实现。
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弥补其中的不足,例如电流方向的判断及大小计算在电学中是重点,但电流在导体中看不见,摸不着,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而且难以理解的,虽然课本中有许多幅相关的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让学生认识到电荷有移动的感觉。
而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动态软件则可以非常方便地制作出导体中正、负电荷定向移动的画面,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困难了。
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
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
在教学中,考试题目要容易一点,教学内容要适当,过早补充内容企图一步到位,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关于考试更应基于对双基知识的考查,切忌难度过高,以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
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
问题设计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等。
初中物理课本单元分析教案
初中物理课本单元分析教案一、单元背景分析本单元主要围绕“光的传播与反射”这一主题展开,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传播途径,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教学内容分析1. 光的传播:介绍光在空气、水和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 光的反射:讲解光的反射定律,包括反射角、入射角和法线等概念,以及反射现象的应用,如平面镜、凸面镜等。
3. 光的折射:介绍光的折射定律,讲解折射角、入射角和折射率等概念,以及折射现象的应用,如透镜、水底物体看起来变浅等。
四、教学策略分析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4.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分析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通过以上分析,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教学难点是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掌握。
人教版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4.通过实验了解液体沸腾时温度的特点。
难点:
1.温度的概念
2.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3.正确认识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通过测量水温的过程,了解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2.通过探究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知道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单元目标
1.能够区别固态、液体和气态,能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会测量温度。
3.探究物态变化的过程,掌握相应的物态变化规律。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树立节约用水的思想。
重点、难点与关键
本章的重点
1.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2.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3.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培养团结协作,主动与别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3.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喜欢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温度
第二课时:熔化和凝固
第三课时:汽化和液化
第四课时:升华和凝华
说明
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物理现象来学习本章知识是非常重要的。物态变化放在八年级第一个学期来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物理知识,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感知物理就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学习的恐惧感。让学生喜欢上物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物理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