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整合复习教案12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三生物复习教案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三生物复习教案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三生物复习教案人教版【考点链接】(1)细胞周期的概念(2)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3)无丝分裂过程(4)减数分裂的概念(5)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复习注意点】(1)正确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以及分裂产生子细胞去路(是否能继续分裂)(2)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3)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在一个细胞核中还是一个细胞中的变化曲线(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比较(5)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的异同点(6)细胞分裂图像与染色体(DNA)变化曲线图相联系【重点知识联系与剖析】一、细胞增殖的方式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1.细胞周期什么是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止。

一个细胞周期分为细胞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两个时期,分裂期又人为的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细胞分裂不是无限进行的,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有的继续分裂,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如红骨髓造血细胞、根尖生长点细胞、形成层细胞等;也有的暂时失去分裂能力,进入生长发育时期,最后形成某种成熟的组织,但当受到某种刺激时,又可恢复分裂能力,如植物的皮层细胞、叶肉细胞等;哺乳动物的上皮组织细胞、肝细胞等。

也有的发育成高度分化成熟的组织,永远失去分裂能力,如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被子植物的筛管细胞等。

2.有丝分裂细胞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见表3-1。

时期主要特征间期G1期转录大量的RNA和合成大量的蛋白质,为DNA复制作准备S期DNA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通过着丝点连在一起,与蛋白质结合形成2个姐妹染色单体G2期为进入分裂期做准备分裂期前期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核膜解体,核仁消失;形成纺缍体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中央;染色体数目最清晰,形态最固定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裂,在纺缍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末期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核膜重建,核仁出现;纺缍体解体;赤道板→细胞板→细胞壁(植物),中央向内凹陷(动物)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间期虽进行了染色体的复制,但形成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通过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并未真正成为2个染色体。

高中生物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生物复习
教学目标:
1. 复习生物基础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2. 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等相关知识;
3. 解决生物学习中的难点和疑惑。

教学方法:
1. 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促进学习氛围;
2. 设计生物实验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导入生物复习主题;
2. 概念复习:回顾生物基础知识,让学生复习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案例分析:通过生物案例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实验操作:设计生物实验,让学生亲身操作,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5. 综合复习: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生物知识框架;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继续复习生物知识。

教学评价:
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 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效果。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参加生物竞赛和科研活动,提高生物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2. 主动关注生物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导学生跟进学习;
3. 拓展生物学习范围,让学生了解生物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章章末构建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章章末构建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一章章末构建整合教案新人教版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的理解(1)实验取材上:利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能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一般为纯合子。

②豌豆的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稳定的相对性状。

③豌豆的后代数目多,便于统计学分析。

注: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①易饲养;②繁殖快;③后代数目多;④染色体数目少。

玉米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①雌雄同株、单性花,避免去雄、传粉等繁杂的操作;②生长周期短,缩短实验时间;③后代数目多,便于统计学分析。

(2)实验操作上:对母本的实验处理:去雄、人工授粉和套袋。

去雄是指杂交前将母本的雄蕊摘除,避免自花受粉;人工授粉是将父本的花粉授到母本的柱头上;套袋的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3)研究方法上: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果。

其过程如图所示:————————————————————————————————————————————————————————————————————————— u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章单元体系构建教案 新人教版一、有关酶的实验结果判断1.根据两类催化剂催化H 2O 2产生O 2的多少来判断酶的高效性 2H 2O 22H 2O +O 2(气泡多而大) 2H 2O 22H 2O +O 2(气泡少而小)2.根据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判断酶的专一性 (非还,原糖)淀粉――→淀粉酶60℃(还原糖)麦芽糖+斐林试剂→麦芽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反应)糖酸+Cu 2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反应)沸水浴O ↓(砖红色)(非还原糖) 蔗糖――→淀粉酶60℃蔗糖+斐林试剂无砖红色 3.根据碘试剂与非还原糖的颜色变化判断淀粉的水解淀粉+蒸馏水→淀粉+碘液→紫蓝色复合物(淀粉未被水解) 淀粉+淀粉酶→麦芽糖+碘液→无紫蓝色复合物(淀粉已被水解) 4.根据温度变化来判断酶的活性和结构的变化低温(0℃)→升温→最适温(37℃)→再升温→高温(大于70℃) ↓ ↓ ↓ ↓ ↓无活性→活性增高→活性最高→活性降低→无活性 ↓ ↓ ↓ ↓ ↓未变性→未变性→未变性―→渐变性―→已变性5.根据酸碱度变化来判断酶的活性和结构的变化过酸←酸性增强←最适酸碱度→碱性增强→过碱↓↓↓↓↓无活性←活性降低←活性最高→活性降低→无活性↓↓↓↓↓变性渐变性未变性―→渐变性―→变性【自主训练1】能正确说明酶不同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特性的是( )A.酶都是蛋白质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C.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提高D.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十二单元-第3课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十二单元-第3课时

第 3 课时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思想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思想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公式等多种形式描述生物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的考纲能力要求。

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思想是把难以把握又存在复杂关系的问题,转变成直观的具体问题去思考,这种思想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化思想。

其中模型方法是抽象问题具体化思想的最重要的体现。

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提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模型一般可分为概念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三大类。

下图甲的A、B、C 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图乙表示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

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图甲(1)从信息传递速度看,方式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的信息传递迅速。

(2)体温调节可能涉及的信息传递方式有。

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3)图乙③表示的结构及主要组成成分是、。

(4)表示胰岛素分子对机体作用过程的是图甲中的,如果胰岛素与图乙中的③结合,则激酶激活细胞的特殊功能有。

答案(1)A、B C (2)A、B、C A、B (3)受体蛋白质(4)A 促进糖原的合成,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的转化1.概念模型构建的一般方法命题视角 1 概念模型是指以图示、文字、符号等组成的流程图形式对事物的规律和机理进行描述、阐明。

例如光合作用示意图、中心法则图解、免疫过程图解、过敏反应机理图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等等。

概念模型的特点是图示比较直观化、模式化,由箭头等符号连接起来的文字、关键词比较简明、清楚,它们既能揭示事物的主要特征、本质,又直观形象、通俗易懂。

(1)由图示、文字、符号混合组成的概念模型。

①熟悉所构建对象的显著特征、过程要点、变化规律;②勾勒草图,形象、清楚地用图示突出构建对象的显著特征,可忽略次要或无关的细节;③在图示上或图示之间用必要的文字注释、符号连接来辅助说明,使图示表达清晰;要注意图示位置的布局,力求图示、文字、符号组合的合理、协调、美观;④对照、修饰、完善之后,正式绘制,并配以准确的图注。

生物总复习高考教案(7篇)

生物总复习高考教案(7篇)

生物总复习高考教案(7篇)生物总复习高考教案 1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理解感觉器官的概念和意义,以及耳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近视和远视,眼睛的卫生保健知识,以及耳的结构和功能,听觉的形成,耳的卫生保健。

能力目标:培养预防近视沙眼中耳炎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眼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难点:视觉的形成与视觉异常,听觉的形成、耳的结构教具准备眼、耳结构的挂图与视觉、听觉形成的示意图及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装置等。

课时安排本节内容分配为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感觉器官→眼的结构→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视觉的形成→近视与远视)引入新课:从“任何反射的产生都开始于某感受器对刺激的'感受”出发,引出本节课题:感觉器官与人的视觉和听觉。

主体内容:首先明确,特殊的感受器与其附属结构所组成的器官称为感觉器官,然后指出眼和耳是关系视觉与听觉形成的感觉器官。

再进一步指出,视觉对我们认识周围事物是最为重要的功能,我们首先学习眼与视觉的知识。

提出:眼的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它的结构是怎样的?让学生们一面观察见图,一面互相观察眼的外部结构,认识角膜、虹膜、瞳孔、巩膜等可见部分的结构部位。

接着出示见图,并可配合模型由前向后,由外到内地简要介绍眼球的解剖结构。

以板书形式逐一归纳之,最后简单介绍眼球附属结构及功能。

接着指出,视觉形成的第一步是光线首先射入眼球,这一过程类似这样一个实验现象——演示透镜成像实验,学生们仔细观察实验过程。

教师一方面简单明确地介绍实验装置,一方面提示学生注意纸屏、凸镜、蜡烛之间的距离与成像状况的关系及透镜凸度与成像状况的关系。

简明记录实验结果。

要求学生观察见图,并联系刚才的实验现象。

教师请学生回答:物像是膜上形成的?然后一步步引出视觉产生的全过程,同时以板书形式归纳。

再提出:当物体远近、大__时,如何使视网膜上的成像清晰?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眼球结构,认识到晶状体曲度调节的意义,同时引出近视与远视的现象及纠正的方法。

高中生物复习教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复习教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复习教案人教版
主题:生物复习
一、重点内容复习:
1. 生物的起源和发展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遗传的分子基础
4. 生物的进化
5. 生命活动的调控
6. 生物种群的变化与演替
二、复习方法:
1. 阅读课本,重点关注重点知识点,理清概念
2. 结合复习资料,辅助理解难点知识
3. 制作复习提纲,梳理知识结构
4. 做相关习题,巩固知识点
5. 与同学互相讨论,共同学习进步
三、复习重点:
1. 复习生物的分类体系,理解生物界、界、门、纲、目、科、属、种的概念
2. 复习细胞的结构,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3. 复习基因的结构,了解DNA、RNA等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4. 复习生物的进化,理解进化的基本规律与证据
5. 复习生物种群的变化与演替,掌握生态系统的稳定与不稳定的原因
四、复习安排:
1. 每天安排1-2小时进行生物复习
2. 每周进行一次全面复习,总结所学知识点
3. 多做习题,进行针对性复习
4. 定期与老师交流,及时解决疑惑问题
五、复习目标:
1. 掌握生物的基本概念与知识要点
2. 理清生物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与发展
3. 提高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4. 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取得优异成绩
六、复习心态:
1. 积极主动,认真对待每一次复习
2. 调整好复习与休息的比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3. 保持耐心与毅力,面对困难要坚持不懈地解决
以上是生物复习教案的范本,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希望对大家复习有所帮助,祝各位同学取得优异成绩!。

生物高考复习教案

生物高考复习教案

生物高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高考的题型和考察要点。

2.掌握生物高考的基础知识点和基本解题方法。

3.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高级生物知识的概念和解题技巧。

2.常见生物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3.生物进化和生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方法。

三、教学过程1.引入生物是人们对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结构、功能以及发生变化过程的研究,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生物学知识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我们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复习,提高生物考试的得分率。

2.知识点讲解(1)基础知识点的复习例如: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解题技巧的讲解例如:对于选择题要注意审题,理解题意,选出正确答案。

对于论述题要注意思路清晰,语句通顺,重点突出。

(3)实验技巧的讲解例如: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原理,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

(4)进化和分类的复习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和生物的分类方法,学会鉴别物种的分类特征和分类依据。

3.备考技巧(1)备考时间的合理安排建议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将重点知识点和难点整合,分配到每天的复习计划中。

(2)模拟考试的训练通过模拟考试,训练学生的答题速度和临场发挥能力,帮助他们熟悉考试流程和提高答题技巧。

(3)错题集的整理将错题集整理出来,重点复习,找出问题所在,加以解决,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四、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2.针对学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巩固。

3.通过模拟考试和真题训练,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复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生物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知识点较多,范围较广。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

在复习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情绪和心理上的关怀和疏导,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心态。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整合复习教案10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整合复习教案10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整合复习教案10 新人教版曲现象的是( )A.②⑤⑦C.①③④⑥⑦D.②⑤⑧解析:①a、b浓度相同,故直立生长;②向右弯曲生长;③直立生长;④直立生长;⑤向右弯曲生长;⑥不生长也不弯曲;⑦只有暗室内的幼苗旋转,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的分布,直立生长;⑧向小孔方向弯曲生长。

答案:D二、无子果实的培育原理1.无子番茄:用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雌蕊,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由于雌蕊未受粉,未完成双受精,这种果实内不产生种子,因而成为无子果实(无子番茄)。

在这里,人为涂抹的生长素仅仅起了一个取代“种子所产生的生长素”使子房发育为果实的作用,它自始至终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这种无子果实与正常果实相比,细胞内染色体无任何变化,只是果实内无“子”而已。

2.无子西瓜: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培育而来。

普通二倍体西瓜,秋水仙素四倍体西瓜×普通二倍体西瓜三倍体无子西瓜3.香蕉:由于染色体组为奇数,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精子和卵细胞,因而不能受精发育成种子,子房能产生一定的生长素并自我刺激,发育成无子果实。

【自主训练2】科学家做了两项实验:①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接受花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子房发育成无子番茄。

②用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植株,给其雌蕊授二倍体花粉,子房发育成无子西瓜。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上述无子番茄性状能遗传B .若取无子番茄植株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C .上述无子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D .若取上述无子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解析:无子番茄细胞中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若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仍然有种子;用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无子西瓜,三倍体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不能产生配子,因而无种子,三倍体无子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无种子,子房壁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人教版)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听课学案

(人教版)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听课学案

第12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36讲基因工程考试说明 1.基因工程的诞生(Ⅰ)。

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技术)(Ⅱ)。

3.基因工程的应用(Ⅱ)。

4.蛋白质工程(Ⅰ)。

5.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与探究能力)。

考点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及基本工具1.基因工程的概念(1)手段:按照,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和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

(2)目的: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和。

(3)水平: 水平。

2.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①来源:主要从中分离纯化而来。

②作用: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序列,使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裂。

③结果:产生末端或末端。

(2)DNA连接酶常用类型E·coli 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来源T4噬菌体功能连接黏性末端连接结果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载体①条件:能自我复制、有一个至多个切割位点、有特殊的。

②常用载体——。

③其他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等。

1.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关系图12-36-1(1)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

(2)限制酶不切割自身DNA的原因是原核生物中不存在该酶的识别序列或识别序列已经被修饰。

(3)DNA连接酶起作用时,不需要模板。

2.DNA相关六种酶的比较名称作用部位作用底物作用结果限制酶磷酸二酯键DNA 将DNA切成两个或多个片段DNA 连接酶磷酸二酯键DNA片段将两个DNA片段连接为一个DNA分子DNA 聚合酶磷酸二酯键脱氧核苷酸以单链DNA为模板,将单个脱氧核苷酸依次连接到单链末端DNA (水解)酶磷酸二酯键DNA将DNA片段水解为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碱基对之间的氢键DNA将双链DNA分子局部解旋为单链,形成两条长链RNA 聚合酶磷酸二酯键核糖核苷酸以单链DNA为模板,将单个核糖核苷酸依次连接到单链末端1.如图12-36-2为大肠杆菌及质粒载体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2-36-2(1)a代表的物质和质粒的化学本质都是,二者还具有其他共同点,如①,②(写出两条即可)。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12章单元高效整合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12章单元高效整合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第八页,共10页。
(3)艾滋病病毒(HIV)浸染T淋巴细胞,当这种细胞逐渐消耗 殆 尽 时 , 第 (1) 小 题 中 的 免 疫 方 式 是 否 会 受 到 很 大 的 影 响 (yǐngxiǎng)?________。据报道,“中国号”艾滋病疫苗Ⅰ期临 床试验第一阶段已经结束,结果显示,疫苗“非常安全,效果非 常好”。注射疫苗后人体获得了免疫力,产生了____________, 以消灭可能入侵的HIV。
第九页,共10页。
解析: 体液免疫主要是由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抗体参 与,细胞免疫主要由T细胞、效应T细胞参与。抗体的化学本质为 蛋白质,合成场所是[4]核糖体,需要[3]内质网初步加工和[2]高 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包装。乙图中A过程(guòchéng)表示细胞分 裂,B过程(guòchéng)表示细胞的正常分化,C过程(guòchéng)表 示细胞的畸形分化。细胞正常分化形成的是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 的 细 胞 , 畸 形 分 化 的 结 果 是 变 成 癌 细 胞 。 HIV 侵 染 T 淋 巴 细 胞 后,会影响到体液免疫,注射疫苗后人体能过体液免疫产生特 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获得免疫能力。
答案: (1)体液 [4]核糖体 [2]高尔基体 (2)A、B 畸形 (3)会 特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第十页,共10页。
第五页,共10页。
解析: 分泌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肌细胞膜的面积 增大有利于更好地接受神经递质传递的信息;神经细胞兴奋时, 兴奋部位(bùwèi)的电位变化是内正外负;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 质可以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答案: D
第六页,共10页。
2.免疫是人体的一种(yī zhǒnɡ)特殊保护性生理功能,请据 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七页,共10页。

高考生物复习总教案七篇大全

高考生物复习总教案七篇大全

高考生物复习总教案七篇大全高考生物复习总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3)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

(4)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5)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重难点(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及其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2)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界的现象,既是本课题的重点,又是难点(3)对达尔文学说的评价是教学的难点(4)达尔文学说的主要内容和各要点之间的关系,以及用达尔文学说解释生物的适应(5)性、生物的进化,这成为组织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 导课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是神学家们作出了“解释”:先有鸡,因为上帝创造了鸡,然后让鸡下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相信上帝了!没了上帝,上帝创造了鸡的“解释”也就没人相信了。

于是关于生物起源、进化的种种猜测又被提了出来……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现存的有记载的生物种类大约200多万种,还有许许多多种生物没有被我们发现。

没有发现的生物数目可能要比已经发现的多10倍,更何况已经绝灭的生物比现存的还要多得多,据估计,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生物种数可能多达5亿~10亿。

这么多的生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一批又一批地“踏上”地球,又“远离”地球走向死亡,进行着自然界的“新陈代谢”,这就是生物的进化。

[二]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主要内容师讲述: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拉马克关于进化的用进废退学说拉马克是进化论的奠基者,他在18世纪初提出了用进废退的进化学说:环境的改变是导致生物进化的原因。

环境改变了,生物的生活方式也要跟着变,有的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起来,有的器官则由于长期不使用而萎缩退化了。

高三生物总复习教案5篇

高三生物总复习教案5篇

高三生物总复习教案5篇高三生物总复习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能“学百家,树一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总复习教案(篇1)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坚持为学校教学工作服务,大力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

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坚持为学校教学工作服务,大力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

高度重视教育科学研究的作用,探讨与研究课程改革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并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以各类学科评优和竞赛活动为契机,尽快促成青年教师成长。

充分挖掘本学科资源,参与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建设。

加强理论学习。

本学期,着重加强《生物课程标准》、《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以及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更新观念,指导实践。

健全队伍建设。

师徒结对,有目标地开展“传”“帮”“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要求青年教师先听课后上课,写出备课详案。

师傅每周至少听徒弟一节课,并开展评课,给予切实的指导。

开设新教师的汇报课、年青教师的研究课、老教师的示范课。

三是组建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练组,强化竞赛意识,加强学科知识培训。

并要求全组同志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网络优势,扩大我校生物组的影响。

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加强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优秀经验和年青教师的十足干劲,高质高效地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

紧抓学科教学。

高三必须在认真学习20__届高三生物班取得经验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新大纲,搜集高考信息,确定高考目标。

针对本届高三学生选修生物学科的特点,特别强调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要加强训练,努力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鼓励学生的斗志,给每个学生以希望,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加强和班主任的配合,有情况及时通报,及早解决。

要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学习兄弟学校的经验,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想方设法,争取在最后的高考中完成预期目标,不拖学校后腿。

生物高考复习教案七篇

生物高考复习教案七篇

生物高考复习教案七篇生物高考复习教案七篇生物高考复习教案都有哪些?现代的分类是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根据物种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进行分类,通称自然分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生物高考复习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生物高考复习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了解并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多方面的影响。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3.能够开展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1.知识方面: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科学探究的方法;设计两个探究实验的方案;开展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2.科学方法、能力方面: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科学价值观方面: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分成四组,明确组长及组员名单。

2.布置调查任务:①人类破坏森林的实例。

②人类活动引起沙尘暴的实例。

③各种野生动物被捕杀的实例。

④结合广州珠江水的污染状况,收集我国河流、湖泊被人类污染、破坏的实例。

⑤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实例。

⑥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

⑦酸雨、废电池产生危害的实例。

⑧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小组讨论:这些现象的后果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怎样要求自己的行为3.每组选两个标题(彼此不重复)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做成幻灯片(最好图文并茂),在课堂上汇报。

小组讨论内容每个同学都要做好发言的准备。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将下一课时的调查内容也纳入本节课,每个小组选做其中两项内容,负担不会太重,再通过堂上的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这里将课外阅读也纳入查阅范围,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生态环境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有关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教学引入:通过大屏幕展示组图:青山—绿水—蓝天—小鸟天堂—繁华的都市—拥挤的人群—密集的厂房—高高耸立的排污烟囱—荒山—污水—灰蒙蒙的天空—垂死挣扎的小鸟教师:美丽的青山绿水没有了,带给我们的是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体系构建教案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体系构建教案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体系构建教案教案新人教版中错误的是( )A.图中没有标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B.图中生物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C.种群b数量的增长会导致种群a的增长,而种群a数量的增长又会抑制种群b数量的增加,这是负反馈调节机制D.若该系统中种群c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kJ,种群d含有的能量1.3×108kJ,则种群a至少约含5.5×106kJ的量解析:a传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最少为6.8×109kJ×10%=6.8×108kJ。

b和e获得的能量为6.8×108kJ-1.3×108kJ=5.5×108kJ,传到a,a获得的能量至少为5.5×108kJ×10%=5.5×107kJ。

答案:D二、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1)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使资源减少。

(2)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业、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使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环境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自主训练2】微山湖是山东境内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二十年前这里是碧波万顷、鱼儿满湖、野鸭成群,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

二十年来,湖区四周县市的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剧增,因而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垃圾涌入该湖。

湖水变得不仅很浑浊,而且腥臭难闻。

据有关专家说,近几年来,微山湖中已消失了一些物种,例如,四鼻孔鲤鱼、野鸭、水螅等。

上述的现象说明的道理主要是( ) A.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多样性B.掠夺式的开发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C.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D.环境教育缺乏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解析:微山湖原来生物种类繁多,景色优美,而今却是湖水浑浊,腥臭难闻,原因是城市居民剧增,大量的工业污水、生活垃圾涌入该湖,这说明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十二单元 第1课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十二单元 第1课时

第1课时普遍联系的思想普遍联系的思想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考纲能力要求。

联系就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组成生物体的结构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

命题视角1在分子水平上,各种化合物相互作用,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细胞结构,从而能表现出生命现象。

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图中Y代表何种元素?。

(2)大分子A、C1、C2依次代表。

(3)a的分子式可表示为,④反应过程为,其场所为。

若某种A由m条肽链、n个a组成,则A中至少有氧原子个。

(4)A可分为A1…A5…,其原因从a分析是因为;从A分析是因为。

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间会出现A的结构与功能的差异,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的不同。

(5)与A5有关的C1片段在人体其他部位的体细胞是否存在?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

(6)C1→C2的变化叫;与C2相比较,C1的组成成分的特点是(7)人类的白化病基因起源于图中的[]过程。

(8)从分子水平看,导致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从进化的角度看,生物出现多样性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N、P(2)蛋白质、DNA、RNA(3)CRNH2COOHH脱水缩合核糖体n+m(4)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空间结构千差万别mRNA(5)与A5有关的C1片段在人体其他部位的体细胞中都存在。

因为人体不同部位的体细胞均来自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因而它们含有相同的DNA(6)转录含有C2所没有的碱基T和脱氧核糖(7)①DNA复制(8)C1DNA生物生存的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1.命题特点:本题突出体现了学科内综合的命题特点,是将教材中与蛋白质和核酸相关联的考点综合在一起考查,挖掘其内在联系,突出对组成细胞化合物相关知识的判断、分析和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

人教版现行教材高三生物复习教案(全)

人教版现行教材高三生物复习教案(全)

人教版现行教材高三生物复习教案(全)
人教版现行教材必修高三生物复习教案(全)
 总第一课时
 上课安排三(1)班三(2)班三(4)班
 8月7日第5节第3节第1节
 【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
 ②使学生明确当代生物科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③使学生能够重视生物科学,热爱生物科学;
 ④使学生懂得学好生物选修课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好生物课的热情和决心。

 【教材分析】
 《绪论》这节教材,包括五点内容。

首先,说明高中生物教材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从第一课开始就知道将要陆续学习的六个方面的内容。

其次,讲述一切生物具有的共同的基本特征,明确这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重要标志。

再次,概要讲述生物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接着,讲述生物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最后,讲述认真学好生物课的重要意义,在学习中应该做到的几点。

 Α.〖教学重点〗
 (1)当代生物科学的四个显着特点和发展趋势。

 (2)生命物质基础——蛋白体
 Β.〖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材处理】
 在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通过举实例讲解生物学的发展 趋势和展望。

以求突出重点与攻克难点。

 Α.〖结构〗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整合复习教案12 新人教版
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检测试剂的使用与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实验材料的选择
(1)在显色的物质鉴定实验中最好选择不带色或颜色浅的材料。

(2)斐林试剂只可鉴定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因此选择实验材料时注意不能选用甘蔗、甜菜等,因为甘蔗、甜菜中主要含有非还原糖——蔗糖。

(3)在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蛋白液的浓度不可过大,否则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不易清洗。

2.实验检测试剂的使用与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斐林试剂的甲液(0.1g/mL的NaOH)和乙液(0.05g/mL的CuSO4)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2)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先加A液1mL(0.1g/mL的NaOH),再加入B液(0.01g/mL的CuSO4)4滴,注意加入双缩脲试剂B时,要少量(4滴),否则过量的试剂B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3.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步骤
(1)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需要50~65℃水浴加热,其颜色变化:蓝色(氢氧化铜的颜色)→棕色(氢氧化铜和氧化亚铜混合物的颜色)→砖红色(氧化亚铜的颜色)。

(2)在脂肪的鉴定中:
a.制作切片时,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b.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色后,要用1~2滴50%酒精洗去材料表面的浮色;
c.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3)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不需加热,实验中要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自主训练】下列试剂在使用过程中,都不需要进行水浴加热的是( )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和二苯胺试剂鉴定DNA
B.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和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
C.班氏糖定性试剂鉴定尿糖和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
D.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和二苯胺试剂鉴定DNA
解析:用斐林试剂和二苯胺分别鉴定还原糖和DNA时,都需要水浴加热;而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和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不需要加热。

答案:B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整合复习教案2 新人教版单元体系构建
一、细胞器与物质代谢、能量代谢
⎩⎪⎨⎪⎧ 叶绿体:光合作用(光反应、暗反应)的场所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合成有关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附着核糖体:分泌蛋白游离核糖体:组织蛋白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细胞中还与 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1
2
注意:①在能量代谢水平高的细胞中,线粒体的含量多。

②动物细胞中线粒体比植物细胞中多。

③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有色体、液泡。

有色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液泡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等色素。

④动、植物细胞中形态相同、功能可能不同的细胞器:高尔基体。

⑤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合成载体)、线粒体(提供能量)。

二、验证细胞膜的生理特性
1.细胞膜的流动性
(1)实验室证据:科学家用红、绿两种颜色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与小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再将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起初用显微镜可观察到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呈红色,另一半呈绿色。

再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细胞膜上红、绿荧光染料均匀分布。

(2)细胞膜的流动性包括膜蛋白、磷脂的流动,还包括膜蛋白的自主流动。

载体对物质的主动运输过程,可以认为是蛋白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3)膜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膜的流动性越大。

一般情况下,温度高,流动性大,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但温度过高,膜的流动性过大,甚至破坏了膜的结构,反而不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温度低,膜的流动性下降,膜的运输功能下降或完全丧失。

(4)膜的流动性与磷脂分子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有关,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越大,膜的流动性越大。

依此推测,热带生物的细胞膜中脂肪酸饱和程度要高一些。

(5)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膜最重要的结构特点。

它对于完成各种生理功能如物质的透过、膜内外信息的传递等非常重要。

(6)细胞融合技术(把两个同种或异种的细胞在融合剂的作用下,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的技术)就是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完成的。

2.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验证实验
(1)
(2)
(3)
含不同矿质元素的培养液+不同植物
测定培养液中各矿质离子的初始浓度
,培养一段时间
测定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各矿质离子浓度
比较同一植物吸收不同矿质离子及不同植物吸收同一矿质离子的情况
得出结论
【自主训练】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9年,E.Overton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

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材料二:1897年,Crijins和Hedin用红细胞做实验,同样证明分子的通透性与其在脂质中的溶解度有关,且溶解度越大越容易通过。

材料三: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材料四:1970年,科学家用不同荧光的染料标记抗体,使小鼠和人细胞膜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

将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呈红色,另一半呈绿色,但在37℃水浴中保温40分钟后,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均匀分布了。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说明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可以说明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出现荧光点均匀分布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说明红细胞的细胞膜中含有脂质;蛋白酶只对蛋白质起水解作用,如果生物膜中无蛋白质存在,则蛋白酶不会对生物膜起任何破坏作用。

既然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膜的融合充分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其流动性的原因是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答案:(1)细胞膜中含有脂质
(2)细胞膜的成分中有蛋白质
(3)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