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67章学习体会:小邦寡民 选择身份
道德经67章感悟心得分享
道德经67章感悟心得分享“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在《道德经》67章中写到这样一句话,“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想必大家都看过电视剧版《西游记》,里面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真经,但就算他们已经获得了最高荣誉“成佛”之后仍然遭遇“九九八十一难”,当唐僧离开孙悟空时竟然用流下眼泪来表示悲伤,这无疑使我感觉非常纳闷?人生怎么可能只有“喜怒哀乐”而没有悲欢离合呢?因此古今学者争论百年而未能定夺,直至科技发达如今的社会还有谁愿意去尝试寻找最简单、纯粹的答案吗?回归正题吧!老子所谓“生者,天之就也;死者,天之理也。
”即指每个人从出生那刻起便享受着上帝给予你的福气和财富,让你拥有与众不同的体质、心态、身份等等;随着岁月增长你慢慢地发现你父母逐渐老去并逐步走向衰败,兄弟姐妹各奔东西或成家立业而分散了原本属于你们集体;爱情友谊亲情关系则因长期陪伴而变淡乃至破裂…诸如此类种种,再加上许多物欲横流,勾心斗角的虚伪生活充斥着你周围的环境,处在极度压抑焦虑状态下的人根本无暇顾及外界美好的一切,反倒对身边熟悉的人越发陌生、防备甚至怨恨,导致每个人内心世界越来越扭曲,性格也愈发暴躁,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经验使自己陷入困惑和迷茫的深渊而无法自拔。
又比如曾国藩一生力挽狂澜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和创办洋务新政,做了那么多对清王朝作用巨大的功绩却始终被历史诟病被贬低,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第一,做事目标明确,行事干净利落,可是他的私德却屡遭攻击;第二,既要治军打仗又要做官执政,矛盾纠结互相排挤消耗了他绝大部分精力,最终使他英雄末路壮志难酬。
所以你看任何伟大的事业必须付出努力才能实现,换言之要耐住寂寞、坚守初衷、顺应规律方能水到渠成。
更何况每个人从“成佛”之日起就不再孤独,虽然修行之路漫长艰险,只要内心依旧虔诚纯洁,当那天光芒普照大地时,那光芒将是永恒的。
综上所述,人生路途坎坷荆棘遍布、曲折蜿蜒,因此我们要把握人生方向积极乐观勇敢前进。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感悟分享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感悟分享摘要:一、道德经第六十七章的感悟概述二、慈爱、俭朴、不敢为天下先的意义三、消除企图心,轻装前行的人生态度四、以慈爱和俭朴为价值观的实践五、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在现代社会的启示正文:道德经第六十七章的感悟分享,主要讲述了在道家哲学中,如何以一种无为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在这一章中,老子提出了三个重要的价值观:慈爱、俭朴和不敢为天下先。
以下是对这三个价值观的详细解释和感悟。
首先,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使人变得勇敢。
当我们以慈爱之心去面对世界时,我们会变得更加坚强,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行动是为了保护我们所爱的人和事物。
慈爱可以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充满勇气,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
其次,俭朴是一种可以让我们持续发展的美德。
当我们以俭朴的心态去生活时,我们会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俭朴可以让我们避免浪费,让我们更加专注于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
最后,不敢为天下先是一种可以让我们保持谦虚和开放的心态。
当我们不敢为天下先时,我们不会过于自信,我们会更加谦虚地学习,更加开放地接受新的事物。
这种心态可以让我们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高自己。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各样的欲望和诱惑所困扰,很难以一种无为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消除企图心,轻装前行,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我们应该以慈爱和俭朴为价值观,不断地提高自己,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的感悟分享,让我们明白了在道家哲学中,如何以一种无为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感悟分享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感悟分享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主要阐述了“慈”与“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一章讲述了君主如何治理国家,以及人们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首先,老子在这一章中强调了“慈”的重要性。
他认为,君主应该具备慈爱之心,对待人民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他们关爱和照顾。
这样,人民也会对君主产生信任和敬爱,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
此外,老子还认为,慈爱之心可以化解矛盾,减少纷争,使社会更加和谐。
其次,老子阐述了“俭”的重要性。
他认为,君主应该节俭治国,不奢侈浪费,这样才能够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同样,人们也应该保持节俭的生活方式,不过度消费,这样才能保持身心的健康。
最后,老子强调了“慈”与“俭”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只有具备了慈爱之心,才能够真正做到节俭;反过来,只有保持节俭的生活方式,才能够更好地体现慈爱之心的价值。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这一章中得到很多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具备慈爱之心,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样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我们应该保持节俭的生活方式,不浪费资源,不过度消费,这样才能够保持身心的健康。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慈”与“俭”之间的关系,将它们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讲述了“慈”与“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一章不仅对古代的君主治理国家有着重要
的指导意义,对现代的人们也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通过理解这一章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建立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心得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心得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zhǎng)。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七章老子的世界观以道为核心,人生观以“三宝”为核心。
在世界观上,德从属于道,在人生观上,三宝从属于德。
道德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资格讲的,但每一个人都有资格讲三宝。
道德是每个中国人的处世规范,但是以无为法则的标准来衡量有为的世人,就显得格格不入。
三宝则不同,它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世人一说起道都说太大太虚,大得无法比喻,虚得无法推测,直观无法感受。
大与小都是普通人用肉眼看见,但本质是肉眼无法看见的。
所以他们眼里的大与小,根本不是大与小的真实意义。
老子说“道隐,无名”,无名才是本质,无名才是真实。
无名和有名如此被老子看重,是因为他看到名都只是近似,是假名,不可执著。
所以,老子说“我有三宝”,它就是“无名”我道的现实所指。
一曰慈,慈为三宝之首。
世人皆有一颗玄照妙心,只因蒙了尘,妙心不见。
老子的慈含有悲,不能单解读为慈。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面对人世间战场的胜者和败者,老子只有悲哀,只有哭泣。
这是对生命的悲哀,对生命的哭泣。
没有慈悲心的生命就是心死的生命,这是最可悲哀的。
慈悲心是生命活着的第一特征。
因此慈是人之天性,也是最深刻的人性。
二曰俭。
俭与啬同,“有而不用”。
啬是啬法,是六步真修法之首,是长生久视之道的基础。
道家的啬法超越普通的勤俭持家,是从心上弃绝欲望,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欲无欲”这样持家则万代不绝。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即“谦”或谦下不争,此句经文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和“大国者下流”、“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以及“圣人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的谦下不争理论的总结。
上章人们疑惑圣人有“欲”,现在终于予以清晰定义。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与群体心理健康的关系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与群体心理健康的关系作者:陈士奇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2期【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进行研究,阐述了其对个体心理健康与群体心理健康的区别与和合的强调,探讨了三宝(或“德”、“朴”、“道”)与群体心理健康的关系。
区别于传统的西方心理健康体系的研究,突出东方文化中的和合的心理思想观。
【关键词】道德经;三宝;和合;群体心理健康一、《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强调个体心理健康与群体心理健康的区别与和合个体的需求和群体的需求的体现一定是不一样的。
我们心理健康的定义必定要区分这样的两种概念,即个体心理健康和群体心理健康,因为它们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个体和群体又是相对而言的,所以在心理健康的问题探讨中就必定要有和合心理健康的思想概念,即个体和群体的标准是和合的,个体应该适应群体的需要,群体应该尊重个体的发展。
这就是一种互相尊重的良性循环,也是互相进步的可能。
在《道德经》对三宝(或德朴道)的叙述中,老子也无处不在注意这样的个体与群体不同对象的需要的问题。
它在论述慈的时候,它既说到了不仅个体有慈的需要,群体也有慈的需要,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乃至整个人类都有这样的需要。
对于个体,它说要处众人之所恶。
第8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善于造福万物而不争夺,至高的善好像水一样;对于群体,它说要利而不害。
第81章(天之道,利而不害)群体对个体要有充分的尊重,只做对个体有利的事,反对对个体造成危害的事;有些时候它并没有割裂的分别的叙述两种不同对象的需要(即个体的心理健康与群体心理健康和合的需要)。
第51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不管是个体还是群体都应该持一种包容而不占有的心理姿态。
父母生育子女,但子女不是父母的私有物品;国家凝聚人民,但人民也不是国家的私有物品。
它在论述俭的时候,它同样注意到了个体与群体的区别与和合的关系。
如对于个体,它说要适度的对待物欲的享受。
道德经67章感悟心得
道德经67章感悟心得
道德经第67章是一章关于为人处世的指导原则的章节。
这章中,老子告诫人们要保持谦逊和温和的态度,不要迎合权贵,保持内心的平静和道德的纯洁。
读完这一章,我深受启发。
首先,老子提到了“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这句话让我联想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与自然相辅相成,我们应该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样的态度也可以应用到人际关系中,不要过分追求权力和地位,而是要保持与他人的平等和谦逊。
其次,老子提到了“为无为”,这是一个很有哲理的观点。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追求成功和成就,但有时候,过度的追求可能会适得其反。
学会放下欲望,不强求、不争斗,相信自然的力量,让事物自然发展,也许会有更好的结果。
最后,老子提到了“养其独”,这是指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纯洁。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被各种外界因素干扰,容易迷失自己。
而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纯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保持自我和道德的准则。
总结起来,道德经第67章给了我很多思考。
在如今复杂的社会中,我们需要保持谦逊和温和的态度,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纯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为人处世中更好地找到平衡和真正的幸福。
《道德经》第67章学习体会:小邦寡民 选择身份
《道德经》第67章学习体会:小邦寡民选择身份
《道德经》第67章中提到了小国寡民,这句话提醒着我们要适应现实的局限性和条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作出选择。
在一个小国寡民的环境中,人们的资源可能有限,机遇也相对少。
但是,我们不能因
此放弃追求个人成就和发展。
相反,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和利用自身的优势,做好自己
能够做到的事情。
选择适合自己的身份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并在这个基础上
做出合理的选择。
这样,我们才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不同的人适合做不同的事情,我们不能盲目追求他人所取得的成就,而是要根据自身
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身份。
只有在合适的身份下,我们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特
长和潜力。
除了选择适合自己的身份,我们还需要保持谦逊和踏实的心态。
无论是在大国还是小邦,寡民还是众多,我们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并且要保持学
习和进步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总之,选择适合自己的身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做出选择,并保持学习和进步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个
人的成就和发展。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与个体心理健康
个较 好 的心 理健 康 的定 义都 认识 到 并强 调 了个 体 内部 的协调 与外部 的适应 , 都 视心 理健康 为一 种 内外 协调 的 良好 状态 。另外 , 在 对心理健康理 解时还应 该注意到 : 首 先, 心 理健康有 广义 和狭义 之分 。广义 的心理健 康是 指高
一
效 而满意 的持续 心理状态 , 狭 义 的心理健 康是指 人 的基 本 心理 活动 的过程 与内容 的完 整 ,协调 与一致 ,即认 知 、 情 感、 意志、 行为、 人格 完整和协 调 。 其次, 心理健康是 有等级
研究, 探讨 了三 宝( 或“ 德” 、 “ 朴” 、 “ 道” ) 与个 体心理 健康 的 关系。区别干传统的西方心理健康体 系的研 究, 突 出东方文 化 中的和合 的心理 思想观。 三宝的个体心理健 康观 能够 在 较 大的程度 上适应现 时代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 关键词 道德经 三宝 和合 个体 心理健康
袭明 。故善人者 , 不善 人之师 ; 不善人者 , 善人之资。不贵其 师, 不爱其资 , 虽智 大迷 , 是谓要妙 。” 没有完全 无用的人和 物, 要善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 这才是 内涵 的高深智慧 。即 使是恶人 ,也可 以被善人 引导 ,同时也可 以作 为善人的借 鉴 。这一淳朴 的想法符合人 本主义心理学无条 件正 向关怀 的思想 。 ( 2 ) 慈 爱是无条件 的无 区别 的爱 , 是充 分的信任 。 《 道德经》 四十九章 : “ 圣 人常无 心 , 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 , 吾善之 ; 不善者 , 吾亦善之 , 德善 。信者 , 吾信之 ; 不信者 , 吾 亦信之 , 德信 。圣人在天下 , 歙 歙焉 为天下浑其心 , 百姓 皆注 其耳 目, 圣人皆孩之。” 应该像圣 人那样 , 心怀他人 , 无论对 于善人恶人 , 都应善待 、 信任 , 才可能 收获善 良、 诚信 。 自身 应 当收敛私欲 ,进一步 帮助 周围的人共 同回归 淳朴 的智慧
道德经67章原文及心得感悟
道德经67章原文及心得感悟道德经67章原文如下: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
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这是道德经中的第67章,我对这一章的理解和感悟如下:在这一章中,老子谈论了道德经的核心道理,即“道”,并强调了慈善、节俭和谦逊的重要性。
老子以诗意的表述方式,使这些概念更加易于理解和领悟。
老子提到道德经的伟大和平凡。
他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
其细也夫!”指出道德经所讲述的道理十分伟大,却常被认为低贱不足,其实正是因为道理深奥细微才显得不起眼。
接着,老子提出了他所认为的三宝:慈善、节俭和谦逊。
他认为这是修行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慈善具有充满爱心、关怀他人和善良的特质,可以使人充满勇气。
节俭可以避免浪费和贪婪,使得身心能够得到广泛的满足。
而谦逊意味着不敢妄图成为世界的领导者,而要谦虚地走在后面,正是因为不敢冒险,所以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老子也强调了这些品质的重要性。
如果慈善被舍弃,那么勇气就会变得毫无力量;如果节俭被丢弃,那么财富就会无法持久。
并且,如果不敢谦让,那么最终只会走上死亡的道路。
他说:“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强调了这些品质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于一个人道德修行的影响。
老子通过道德经的67章告诫人们,只有拥有慈善、节俭和谦逊的品质,才能获得成功和保持稳定。
他说:“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意味着只有通过慈善的行为和心态,人们才能在战争时获得胜利,在守卫自己时获得稳固。
并强调了天道会通过慈善来保护人们。
通过对道德经67章的研读和思考,我深深地认识到了慈善、节俭和谦逊的重要性。
慈善是一种温暖的力量,能够带给他人勇气和希望。
节俭则教会我们珍惜资源和满足感,避免浪费和过度追求物质。
道德经六十七章解读
道德经六十七章解读
《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经典著作,由古代中国的哲学家老子所著。
其中第六十七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篇章,它主要讲述了道家哲学中的三个核心德行: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1.慈:这里的“慈”意指仁爱与慈悲。
老子强调以慈
悲为怀对待万物和众生,认为这是维持和谐与平衡
的重要原则。
慈悲是避免暴戾和冲突的方式,有助
于达到社会稳定和个人心灵的平静。
2.俭:即节俭。
老子认为节俭是维持自然状态和避免
浪费的重要品质。
通过节俭,人们可以避免过度欲
望和贪婪,从而维持内心的平和与社会的和谐。
节
俭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节制,也是对欲望、权力和地
位的自我限制。
3.不敢为天下先:这一点强调的是谦卑和不争。
老子
认为真正的领袖或智者不会追求成为天下的先导,
而是保持谦逊,不与他人竞争。
这种态度有助于减
少对立和冲突,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的来说,第六十七章强调了道家思想中重要的三个德行:慈悲、节俭和谦卑。
老子认为,这些德行是实现个人和谐与社会稳定的关键。
通过践行这些德行,人们可以更好地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共处,从而达到道家追求的“无为而治”的理想状态。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给我们的启发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给我们的启发【原文】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现代注解】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天下公认道为大,好像又无法具体描述。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就因为道大,所以才无法具体描述。
如果可以把他具体描述出来,早就认识到细致入微的程度了。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我有三件法宝,按照去做可保平安:一是仁慈,二是勤俭,三是不敢把自己放在人民的前头。
慈,故能勇;以仁慈对待人民,就可以得到人民的支持,就有了勇气;俭,故能广;勤俭节约,不劳民伤财,就能财用充足;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不把自己的思想凌驾于别人之上,要想使自己的思想更超前,就必须站在各种思潮的后面,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这样汇聚了众家之长的思想一定是最超前的,就能干成大事。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可是现在有的人不施仁慈而追求鲁莽之勇;不愿意勤俭而去追求享受;不集思广益,而处处凌驾于别人之上;这样做的人会走向绝路的。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从仁慈出发,进可以攻,攻则胜;退可以守,守则固。
攻则天下人会以仁慈助之,守则天下人会以仁慈卫之。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老子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天下公认道为大,好像又无法具体描述。
就因为道大,所以才无法具体描述。
如果可以把他具体描述出来,早就认识到细致入微的程度了。
用今天的科学技术来解释本段就好理解了,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也没有完全揭示出万事万物的奥妙,也就是说科学技术与自然本质之间还有一定距离,因此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已经揭示出来的自然奥秘可以进行详细描述,对于那些有待揭示的自然奥秘就无法详细描述,即便是勉强描述了,也不会准确。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之心得分享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之心得分享第六十七章三宝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大家好!今天继续与大家分享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之心得。
上一章老子谈了处下不争之德,本章则谈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之德。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天下人都说我讲的这个“道”太大,太虚玄了,似乎不像(不像有这样的道存在)。
而正是因为道大,所以才让人们觉得不像,若像,早就沦为道的细枝末叶了。
道,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充斥于整个天地之间,但因其无形无相,无法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去认识祂,因此被人们疑为“不肖”,“不肖”即怀疑道存在的真实性。
别说,网上还真有这样的文章:文章的作者从“作者的问题”“畅销的问题”“影响力的问题”“《道德经》的思想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具体内容这里不多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搜。
其结论就是《道德经》并非是一本具有非凡价值的书,不值得人们过分追捧。
可以想象,当年老子讲道,会有多少这样的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所以老子才言“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这段话是再一次重申道的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触之意,大道无形,凡有形者,皆是大道生出来的细枝末叶,另外也是告诉我们,我们平常崇尚的那些高大上的东西它们都不是道,它们只是道生出来的细枝末叶罢了。
那什么才是道呢?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我有三个宝贝,时时刻刻的持守着。
第一是“慈”,第二是“俭”,第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什么是“慈”?大家都知道慈就是慈爱的意思,可是这个慈爱与我们常人的那种爱是不同的。
慈爱出自于人的本性,没有任何的分别取舍,贪嗔好恶,无论被爱者怎样,都一如既往的爱。
帛书《老子》通释之“小邦寡民”章
帛书《老子》通释之“小邦寡民”章帛书《老子》通释之“小邦寡民”章“小邦寡民”章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
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一个CEO叫来一个MBA让他对公司的发展制定一个战略规划。
MBA慷慨陈词:“我们的公司要越来越小,员工要越来越少,员工要回到改革开放之前,最好在家吃劳保。
我们的目标就是:没有蛀牙!”CEO怀疑这个无厘头的MBA是喝三鹿奶粉长大的,问他:“您这是跟哪学的呀?”MBA理直气壮的回答“在《道德经》第八十章里学的。
”看上去很好笑吧,光喝三鹿奶粉恐怕还不足以如此,估计得三聚氰胺拌米饭才能这么搞笑。
但更加可笑得令人恐怖的是,近代对于《老子》此章的注释却是绝大多数都沿袭着这种思路来进行的。
近代多数注家或者说主流解释都认为此章讲的是老子的理想国,是一种回复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同时又是拒绝先进生产力的乌托邦的幻想。
似乎《老子》在这里是在唱着“原始社会好,原始社会好。
原始社会女人光着屁股跑。
男的追,女的跑,掀起了原始社会性的高潮,性的高潮。
”这种误读的原因,我认为首先在于世传本的篇章错乱,此章在世传本中位于第八十章,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很难找到它和前面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多数注家孤立地对这一章的主旨进行臆测也就不足为怪。
但是在帛书中,此章是紧跟在“江海之所以能为百浴王者”章之后。
在“江海”章中,老子阐述了“善下”、“无争”等根本原则,其目的是通过“江海之所以能为百浴王者”,江海汇聚百浴之水,来比喻“圣人”如何汇聚民众;而此章,通过“使民重死而远徒”、“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也是在讲如何才能够留住民众、汇聚民众。
所以:上章老子讲的是“王”(此处的“王”取其《说文》中的“天下所归往也”之义)的基本原则,此章讲的是相应的具体措施或者说是注意事项。
误读的另一个文字上的原因则是对“小邦寡民”做出了孤立、错误的理解,进而使得对全章的理解建立在了错误的基础之上。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感悟分享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感悟分享引言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它由道德经第六十七章,通过对“三宝”(三宝即“道、德、言”)的探讨,传达了关于道德、人性和言辞的深刻思考。
在本文中,我将以第六十七章为基础,分享我对其中的感悟。
一、道的含义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开篇,道在这里被描述为一种无为而治的原则。
道,可以理解为宇宙的本源、万物的根本,是一种超越人类理解的存在。
它既无形又无声,却能贯穿一切事物。
道是宇宙的法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
人们常常追求权力、名利和物质财富,但道德经告诉我们,道并不追求这些人为的东西。
它是超越人类欲望的存在,它的本质是无为而治,不加干预地让事物自然而然地发展。
二、德的价值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德被用来描述道的表现形式。
德可以理解为道在人类社会中的实践,是一种道德行为的体现。
德是无为而治的具体表现,是一种谦逊、宽容和善良的品质。
德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促使人们追求道的原则,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通过培养和实践德,人们可以逐渐接近道,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平静。
德是一种积极的品质,它能够影响他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言的作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提到:“言者,善之官。
”言在这里被描述为善的工具。
言是人类交流的媒介,通过言语,人们能够传递思想、表达情感和分享知识。
言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然而,言语的力量是双刃剑。
言语可以传递真理和善意,也可以传播谎言和恶意。
因此,在使用言语时,我们应该谨慎选择,用善良和真实的言辞来影响他人。
言语应该用于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四、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强调了个人修养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个人修养是指个体通过实践德和追求道的过程,逐渐提升自身品质和境界。
个人修养不仅能够改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也能够影响他人和整个社会。
个人修养是一种内在的修炼,它需要个体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行为。
道德经第67章读后感
道德经第67章读后感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道德经》第67章,我听了以后呀,心里咯噔咯噔的,有点儿明白了什么是“无为而治”呢!老师说呀,老子讲的“无为而治”不是不做事情,而是做事情的时候要有智慧,不能乱来。
嗯,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对吧?可是我觉得它很有意思哩。
比如说,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我想啊,就是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要节俭,还要不做坏事,做事情的时候要有耐心。
哎呀,我好像明白了,就是不要急着做事,要慢慢想清楚再去做。
嗯,真的好像每次做作业的时候,我如果不急着做,先想一想,肯定能做得更好。
还有,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可以滋润万物,温柔而不争。
嗯,水呀水,真的是一个好东西呢,它不会跟别人争,但是又能帮助大家。
这一点,我觉得我也要学习,做事要温柔,不能总是发火啦!
唉,我以后要学着做一个像水一样的人,温柔又不急躁,慢慢做事情,争取做得更好!
—— 1 —1 —。
道德经六十七章原文译文和注释及感想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原文如下: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译文如下:天下的人都说我道行广大,似乎没有什么不像的。
正因为它伟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
如果它像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那么“道”也就显得很渺小了。
我有三件宝贝,是应当永远持有珍重的: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朴;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有了这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俭朴,所以能大方广;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
现在丢弃了慈爱而追求勇武;丢弃了俭朴而追求大方广;舍弃退让而求争先,结果是走向死亡。
慈爱,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
天要援助谁,就用柔慈来保护他。
注释:1. 肖:相似的意思。
感想部分:老子在这一章中提出了他的“三宝”理念,即慈爱、俭朴和不敢为天下先。
这三者都是道德的行为准则,也是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共生的关键。
慈爱能使人勇敢,俭朴能使人心胸宽广,不敢为天下先则能使人在万物中脱颖而出,成为领导者。
然而,如果人们放弃这些道德准则,而去追求表面的勇猛、奢华和争先,那么最终只会导致失败和灭亡。
这一章也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他认为,真正的领导者并不是那些争强好胜、贪图名利的人,而是那些能够遵循道的规律,以慈爱、俭朴和谦让为行为准则的人。
这样的人不仅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的来说,这一章强调了道德行为准则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谦逊,追求真正的内在价值,而不是表面的虚荣和功利。
这对于我们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道德经第67章解析
道德经第67章解析道德经的第67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难出奇难能出,故圣人之意,自见其心而心得天下。
天下始于此而终于无穷,虽存身于万世,而不谓之一。
”这篇解析文章将会探讨道德经的第67章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首先,这一章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易”。
在道德经中,“易”是指变化和易于变化的事物。
这一概念强调,所有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变化是宇宙的常态。
因此,我们要学会顺应变化,而不是去抵抗变化。
这一章还提到了“奇难能出”。
这一概念是指独特、非凡的事物,它告诉我们,当我们谈论“道德经的第67章”时,我们应该关注那些非常规、非同寻常的事物。
这些事物通常是那些难以预测、难以定义的事物,它们充满了神秘和不确定性。
然而,道德经告诉我们,这些事物是可以被认知的,它们只是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之中。
这一章最后讨论了“圣人之意”。
这一概念是指圣人,或者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圣人不仅指那些具有宗教信仰的人,它更是一个泛指,指的是那些有道德底线、遵循道德规范的人。
圣人是非常注重内心的,他们通过内心的探索和感知,去理解世界和自己。
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极其纯净的,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保持清醒和明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还讨论了“天下始于此而终于无穷”这一概念。
这一概念告诉我们,虽然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去实现一个无限的生命。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潜力,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道德经的第67章是非常重要的一章,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刻思考世界和生命的角度。
我们应当遵循道德经的教导,学会变化、适应变化,关注那些非常规、非同寻常的事物,去实现一个无限的生命。
道德经第67章原文及译文感悟
道德经第 67 章原文及译文感悟道德经第 67 章原文如下: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扌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道德经第 67 章的译文如下:善于行走的没有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没有留下瑕疵,善于计数的不用竹筹,善于关闭的没有缝隙而不可开启,善于捆绑的没有绳索而不可解开。
因此,圣人常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抛弃的人;常常挽救物,所以没有被抛弃的物品。
这就叫做袭明。
所以,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则是善人的借鉴。
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珍惜自己的借鉴,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惑不解,这就是道德经的关键奥妙。
通过对道德经第 67 章的感悟,我们可以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运用道德经的智慧。
首先,道德经第 67 章告诉我们,善于行走的没有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没有留下瑕疵,善于计数的不用竹筹,善于关闭的没有缝隙而不可开启,善于捆绑的没有绳索而不可解开。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中应该追求的是内在的品质,而不是外在的表象。
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表面的东西,而应该注重内在的修养。
只有通过内在的修养,才能真正获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道德经第 67 章还告诉我们,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则是善人的借鉴。
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同时反思自己的缺点。
只有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才能真正成为别人的老师,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道德经第 67 章还告诉我们,要善于救人,善于救物。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中应该关注他人的需要,应该尽力去帮助他人。
只有通过帮助他人,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道德经第 67 章原文及译文感悟,为我们提供了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运用道德经的智慧的重要线索。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感悟100字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告诉我们,为了真正达到和谐与平衡的境界,我们应该放下执着与欲望,舍弃攀比与虚荣,而是要以谦逊与谨慎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通过无为而无不为,包容而不争斗的态度,我们可以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坚持。
这个章节提醒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看法,要保持谦卑的心态和自律的生活方式,以此达到真正的自由和自在。
在追求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注重自身的成长,也要尊重他人的存在,以和谐与协调为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经》第67章学习体会:小邦寡民
选择身份
《道德经》第67章学习体会:小邦寡民
选择身份
原文: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
使民重死而远徙。
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一、白话翻译
很小的邦国,很少的百姓,假使有需要花费十百人气力的器具,也不使用。
假使百姓看重生死,愿意远远离开(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地方)。
,假使有舟车,也无人愿意乘着离开;即使有甲兵,也无处安放,(因为不需要)。
假使百姓回复到结绳(成网),并用之从事生产劳动。
喜欢自己的食物,喜爱自己的服装,喜欢自己的风俗,安全居住自己的房屋。
即使能看见相邻的邦国,听到相邻邦国的鸡鸣狗吠,百姓到老死也不相来往。
二、理解、经验和应用
(一)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
使民重死而远徙。
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
小,寡,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
作名词,指小邦
国,有很少的百姓,指结果。
作动词,使国家变小,使百姓变少,指过程。
最终形成有共同价值观的邦国,即使有需要花费很多人气力的器具,也不使用。
假使百姓看重生死,就会远远离开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邦国。
因为不离开那个地方,要么格格不入,要么同流合污,会让人分裂。
等到了符合自己价值观的邦国,就不会想乘着乘舟船离开,也不会陈列甲兵来维护自己价值观。
(二)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假使百姓不需要离开或维护,就会把生命的能量回复到结绳成网,从事生产劳动,吃着喜欢的食物,穿着喜欢的服装,遵守喜欢的风俗,安定住在自己的房屋。
及时很容易到邻邦去,也不愿意去邻邦,因为邻邦不符合自己的人生使命,才会至老死不相往来。
引申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如果国家很大,人口众多,就容易有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其中生活,就会分歧、冲突、碰撞,就会有逃离或维护的想法和行动,也会消耗大量的生命能。
如果人生观、价值观一致的人在一起,分歧就会消失,生命能才能用在实现人生使命上,所以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