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测试标准(最全可靠性测试)
硬件接口检测标准

硬件接口检测标准硬件接口检测是指对硬件设备的接口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能够正常连接和交互。
在工程领域中,硬件接口检测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可以有效避免因接口故障而导致的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或与其他设备无法正常通信的问题。
为了确保硬件接口的质量和可靠性,制定硬件接口检测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硬件接口检测标准:1. 电气特性检测:包括检测硬件接口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以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还需要测试硬件接口的电气耐受性,如抗电压干扰能力、电气隔离性等。
2. 机械性能检测:对硬件接口的连接件、插拔件进行测试,确保其连接稳固可靠,并能承受一定的机械冲击和振动。
3. 环境适应性检测:测试硬件接口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包括温度、湿度、腐蚀性气体等因素对接口的影响。
4. 信号完整性检测:测试硬件接口传输的信号质量,包括信号的幅度、频率、相位等参数,以确保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兼容性检测:测试硬件接口与其他设备或接口的兼容性,包括接口协议、通信速率等,以确保设备之间可以正常通信和交互。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硬件接口检测标准,实际上在不同的行业和应用场景下,可能还会有其他特定的标准。
硬件接口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硬件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同时提高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在进行硬件接口检测时,需要借助一些专业的测试设备和工具,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源供应器等。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案和流程,以确保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总之,硬件接口检测标准是确保硬件设备正常工作和与其他设备正常通信的基础。
通过遵循标准的检测过程,可以大大提高硬件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硬件可靠性测试标准(20100217)

飞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目录一目的----------------------------------------------------------------------------------4 二编制依据----------------------------------------------------------------------------4三执行原则----------------------------------------------------------------------------4四适用范围----------------------------------------------------------------------------4五术语、定义-------------------------------------------------------------------------4六检测项目----------------------------------------------------------------------------4E1 基本功能测试-----------------------------------------------------------------------5E2电池充电类测试---------------------------------------------------------------------5E2.1 电池充电测试------------------------------------------------------------------------------------------------------- 5E2.2 电池放电测试------------------------------------------------------------------------------------------------------- 5E2.3 充电器测试---------------------------------------------------------------------------------------------------------- 6E2.4 待机时间测试------------------------------------------------------------------------------------------------------- 8E2.5 负载充电测试------------------------------------------------------------------------------------------------------- 8E2.6 充电电压波动测试------------------------------------------------------------------------------------------------- 9E2.7 电流测试------------------------------------------------------------------------------------------------------------- 9 E2. 8 关机漏电流测试---------------------------------------------------------------------------------------------------13E3 RF性能测试------------------------------------------------------------------------ 10 E3.1 全信道测试---------------------------------------------------------------------------------------------------------10 E3.2 典型信道测试------------------------------------------------------------------------------------------------------10E3.3 辐射性能测试------------------------------------------------------------------------------------------------------ 11E3.4 同信道干扰抑制--------------------------------------------------------------------------------------------------- 11E3.5 邻信道干扰抑制---------------------------------------------------------------------------------------------------12E3.6 GPRS BLER 测试----------------------------------------------------------------------------------------------------13E4音频测试E4.1 3GPP标准测试E4.2 空气压力阻抗试验E4.3 通话声音测试E4.4 铃声主观评价测试E4.5 响铃音量测试E4.6 最大功率干涉测试E5 其他测试E5.1 静电测试E5.2 电源短暂掉电试验E5.3 低电压试验E5.4 升温试验E5.5 日光灯干扰试验七判定标准八附录一目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子系统,《硬件测试标准》将:1 对产品硬件设计进行验证确认符合相应国家标准;2 在特定的可接受的环境下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3 在特定的可接受的环境下评估产品的安全性;4 统一规范公司内产品硬件测试检验方法。
(完整版)最新硬件测试标准(最全可靠性测试)

(完整版)最新硬件测试标准(最全可靠性测试)1. ⽬的此可靠性测试标准的⽬的是尽可能地挖掘设计,制造中的潜在性问题,在正式⽣产之前寻找改善⽅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产的产品在质量上做必要的保证;并检测产品是否具备设计上的成熟性、使⽤上的可靠性.具体包括新产品的试验、物料的试验及例⾏抽检试验等等。
2. 范围此指引适⽤于所有诺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产的移动产品。
3. 定义3.1 技术员:设定仪器,完成相关测试项⽬,并记录测试结果.解决检测过程中的问题;并向⼯程师反馈检测⽅法的缺陷和不⾜。
3.2 ⼯程师:判断测试结果是否可接受;跟进问题的解决情况;改善检测⽅法。
4. 抽样⽅案4.1 以具体的实验项⽬要求为准。
5. 检验内容5.1 环境可靠性试验5.1.1 ⾼温运⾏试验试验⽬的:验证⼿机在⾼温环境的适应性。
试验样品:2sets试验内容:55℃,⼿机配齐SIM卡/T卡,装电池开机,进⾏12⼩时测试,运⾏时间从到达55℃温度始算起.试验后在箱内检查,要求产品的功能、外观正常.受测前样机胶塞必须安装归位.射频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对于翻/滑盖⼿机,1台开盖,1台合盖.(若屏/主板不同供应商,则样机各选2pcs,共4pcs)。
判定标准: 1、壳体外观检查,缝隙,镜⽚以及使⽤背胶固定的装饰件等粘贴牢固度。
2、功能检查(注意屏的显⽰是否有⿊影,坏点等异常)。
3、触摸屏划写,点压准确性(如有触摸不准偏位等现象,进⾏屏幕校准看是否4、MP3,FM,⽿机,充电,滚轮…。
5、实⽹通话⼀次,看送话和受话是否正常。
5.1.2 低温运⾏试验试验⽬的:验证⼿机在低温环境下的适应性。
试验样品: 2 sets试验内容: -20℃,⼿机配齐SIM卡/T卡,装电池开机并运⾏⽼化软件,进⾏12⼩时测试,运⾏时间从到达-20℃温度始算起.试验后在箱内检查,要求产品的功能、外观正常.受测前样机胶塞必须安装归位.射频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对于翻/滑盖⼿机,2台开盖,1台合盖.(若屏/主板不同供应商,则样机各选2pcs,共4pcs)。
硬件试验方案(详尽版)

硬件试验方案(详尽版)1. 试验目的本次硬件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性能评估,以确保其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也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试验还将关注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便为后续的产品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2. 试验依据本次试验依据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包括:- 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 产品设计规范和需求文档- 用户使用环境和场景3. 试验范围与内容3.1 试验范围本次试验的范围包括:- 硬件组件的功能性能- 硬件组件的兼容性- 硬件组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2 试验内容本次试验的内容包括:- 功能性能测试- 兼容性测试- 可靠性测试- 稳定性测试4. 试验方法与步骤4.1 试验方法本次试验采用以下方法:- 实验室环境测试- 实地环境测试- 模拟场景测试4.2 试验步骤本次试验的步骤如下:1. 准备试验环境和设备2. 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3. 进行功能性能测试4. 进行兼容性测试5. 进行可靠性测试6. 进行稳定性测试7. 收集和分析试验数据8. 编制试验报告5. 试验条件与设备5.1 试验条件本次试验的条件如下:- 环境温度:10℃~35℃- 相对湿度:20%~80%- 电源:AC 220V,50Hz5.2 试验设备本次试验所需的设备如下:- 测试仪器:XXX测试仪- 计算机:XXX台- 网络设备:XXX台- 其他辅助设备:XXX台6. 试验数据收集与分析试验过程中,需要对各项测试指标进行数据收集,包括:- 功能性能指标数据- 兼容性指标数据- 可靠性指标数据- 稳定性指标数据收集到的数据将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评估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并为后续的产品优化提供依据。
7. 试验结果判定试验结果的判定依据以下标准:- 功能性能测试:所有测试项目均达到设计要求即为合格- 兼容性测试:产品在各种环境下均能正常工作即为合格- 可靠性测试: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无故障运行时间为规定时间即为合格- 稳定性测试:产品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性能无明显下降即为合格8. 试验安全与环保试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相关安全规定,确保试验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服务器硬件测试标准

服务器硬件测试标准在进行服务器硬件测试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流程,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服务器硬件测试的标准,包括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测试后的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
首先,进行服务器硬件测试前,需要对测试环境进行充分的准备。
这包括确保测试所需的硬件设备齐全,并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还需要对测试所用的软件工具进行验证和校准,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另外,还需要对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和预防,以确保测试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在进行服务器硬件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严格按照测试标准和流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
其次,要对测试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可复现性。
同时,还需要对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和记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在测试结束后,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整理,并撰写测试报告,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
在进行服务器硬件测试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流程,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服务器硬件测试的标准,包括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测试后的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
首先,进行服务器硬件测试前,需要对测试环境进行充分的准备。
这包括确保测试所需的硬件设备齐全,并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还需要对测试所用的软件工具进行验证和校准,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另外,还需要对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和预防,以确保测试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在进行服务器硬件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严格按照测试标准和流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
其次,要对测试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可复现性。
同时,还需要对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和记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在测试结束后,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整理,并撰写测试报告,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
汽车硬件开发测试标准

汽车硬件开发测试标准汽车硬件开发测试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整车可靠性试验、NVH试验、HVAC试验、EMC试验以及化学分析试验等。
1. 整车可靠性试验:主要包括环境适应性试验、密封性能试验、道路耐久性试验、室内模拟的碰撞和耐久试验等。
这些试验旨在评估汽车在各种环境和道路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2. NVH试验:即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shness (声振粗糙度)试验。
NVH试验主要关注汽车零部件由于振动引起的强度和寿命等问题,以确保乘员在驾驶或乘车过程中能够享受到舒适的听觉、触觉和视觉环境。
3. HVAC试验:即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试验。
主要包括排放与经济性、整车空调系统试验、冷却系统试验、仪表校核试验、温度场试验、耐候性试验等。
这些试验旨在评估汽车的空调系统在极端温度和气候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4. EMC试验:即电磁兼容试验。
EMC测试是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和抗干扰能力的综合评定,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汽车EMC试验主要关注电子产品在汽车电磁环境中的性能和稳定性。
5. 化学分析试验:主要包括ELV整车拆解测试和整车VOC测试以及气味评价。
其中ELV测试是指汽车禁用物质检测,VOC测试是指整车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
这些试验旨在确保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保障乘员的健康和安全。
此外,汽车硬件开发测试标准还包括整车道路性能试验,主要包括参数测量、检查性试验、磨合、滑行试验、动力性试验、燃油经济性试验、制动性试验、平顺性试验、操纵稳定性试验等内容。
这些试验旨在全面评估汽车在道路上的各项性能指标。
请注意,以上只是部分主要的汽车硬件开发测试标准,具体的测试项目和要求可能会因车型、制造商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测试计划和标准。
矿卡测试 标准

矿卡测试标准一、简介矿卡测试是为了确保矿卡在各种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测试标准涵盖了矿卡的硬件完整性、性能、稳定性、安全性、兼容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和能耗等方面的测试。
二、硬件完整性测试1. 检查矿卡的外观,确保没有明显的损坏或异常。
2. 检查各个接口是否正常,包括HDMI、USB等。
3. 检查内部元件和布线是否整齐、规范。
4. 检查散热系统是否完整、有效。
三、性能测试1. 测试GPU的算力,确保其达到标称值。
2. 测试矿卡的内存读写速度,确保其符合标准。
3. 测试矿卡的网络传输速度,确保其满足要求。
4. 测试矿卡的能源效率,比较不同设备之间的能效比。
四、稳定性测试1. 长时间运行测试:让矿卡连续运行一段时间,检查是否存在过热、死机等问题。
2. 负载测试:通过模拟不同负载情况,检查矿卡在不同负载下的表现。
3. 故障模拟测试:人为制造故障,检查矿卡的应对能力和恢复时间。
五、安全性测试1. 防火测试:检查矿卡的散热系统和使用的材料是否具有防火性能。
2. 防雷测试:检查矿卡的电源和接口是否具有防雷击功能。
3. 防尘测试:在尘土环境下运行矿卡,检查其抗尘能力和运行稳定性。
六、兼容性测试1. 操作系统兼容性测试: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矿卡,检查其兼容性。
2. 硬件兼容性测试:将矿卡与其他硬件设备组合使用,检查其兼容性。
3. 软件兼容性测试:在各种软件环境下运行矿卡,检查其兼容性。
七、可靠性测试1. 寿命测试:通过长时间运行和反复开关机等手段,评估矿卡的寿命。
2. 耐久性测试:模拟恶劣环境条件下的运行情况,检查矿卡的耐久性。
硬件测试方法与实施()

硬件测试方法与实施()硬件测试方法与实施(完整版)硬件测试是确保硬件设备正常运行和符合规格要求的关键步骤。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硬件测试方法和实施步骤。
1. 硬件测试方法1.1 逻辑功能测试:通过对硬件设备进行逻辑功能的测试,验证硬件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
测试过程应覆盖硬件的各个功能模块,并检查其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1.2 电气性能测试:通过测量硬件设备的电气特性,如电压、电流、频率等,来评估硬件的电气性能。
测试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测量,并与规格要求进行比较。
1.3 可靠性测试:通过对硬件设备进行长时间运行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测试,以评估硬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测试过程中应模拟真实使用场景,并记录设备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情况。
1.4 兼容性测试:通过连接硬件设备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测试,验证硬件的兼容性。
测试过程中应检查硬件与其他设备的通信是否正常,并确保其能够与不同系统进行良好的配合。
2. 硬件测试实施步骤2.1 制定测试计划:根据硬件设备的功能和规格要求,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方法、测试环境等内容。
2.2 准备测试环境:搭建适合硬件测试的环境,包括测试设备、测试工具和测试样品等。
确保测试环境与实际使用环境相似,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执行测试:按照测试计划的要求进行测试,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结果。
对于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和分析。
2.4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硬件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5 编写测试报告:整理测试数据和结果,编写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目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报告应简洁明了,便于他人理解和参考。
以上是硬件测试方法与实施的完整版文档。
通过采用这些方法和实施步骤,可以有效地测试硬件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符合规格要求。
手机硬件性能及可靠性测试标准(1)

文件修(制)订履历一览表目录 (3)RF测试 (5)5.1.4 抗干扰测试 (12)5.1.5 静电放电测试(ESD (13)5.1.6 杂散测试 (13)5.1.7 蓝牙测试(只针对带蓝牙功能的项目) (14)测试仪器:蓝牙耳机,电脑,蓝牙适配器型号 (14)5.1.8 现场测试 (14)5.1.9 模拟TV测试(只针对带模拟TV功能的项目) (14)5.1.10 FM测试 (14)5.1.11 WIFI 测试 (14)目的: (15)测试设备: (15)测试条件和方法: (15)评估标准: (16)目的: (16)测试设备: (16)测试条件和方法: (16)评估标准: (17)目的: (17)测试设备: (17)测试条件和方法: (17)评估标准: (18)目的: (18)测试设备: (18)测试条件和方法: (18)评估标准: (19)目的: (19)测试设备: (19)测试条件和方法: (19)评估标准: (20)目的: (20)测试设备: (20)测试条件和方法: (20)评估标准: (21)目的: (21)测试设备: (21)测试条件和方法: (21)评估标准: (22)目的: (22)测试设备: (22)测试条件和方法: (22)测试条件和方法: (23)评估标准: (24)测试设备: (24)测试条件和方法: (24)评估标准: (24)目的: (25)测试设备: (25)测试条件和方法: (25)评估标准: (26)目的: (26)测试设备: (26)测试条件和方法: (26)评估标准: (27)目的: (27)测试设备: (27)测试条件和方法: (27)评估标准: (28)目的: (28)测试设备: (28)测试条件和方法: (28)评估标准: (28)目的: (28)测试设备: (29)测试条件和方法: (29)评估标准: (29)目的: (29)测试设备: (29)测试条件和方法: (29)评估标准: (30)目的: (30)测试设备: (30)测试条件和方法: (30)评估标准: (30)目的: (31)测试设备: (31)测试条件和方法: (31)目的: (32)测试设备: (32)测试条件和方法: (32)目的: (32)测试设备: (32)测试条件和方法: (32)目的: (33)测试设备: (33)测试条件和方法: (33)目的: (33)测试设备: (33)测试条件和方法: (33)评估标准: (34)目的: (34)验证产品表面油漆的性能,评估产品的硬度。
最新硬件测试标准(最全可靠性测试)

最新硬件测试标准(最全可靠性测试)1. 目的此可靠性测试标准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设计,制造中的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做必要的保证;并检测产品是否具备设计上的成熟性、使用上的可靠性.具体包括新产品的试验、物料的试验及例行抽检试验等等。
2. 范围此指引适用于所有诺亚信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移动产品。
3. 定义3.1 技术员:设定仪器,完成相关测试项目,并记录测试结果.解决检测过程中的问题;并向工程师反馈检测方法的缺陷和不足。
3.2 工程师:判断测试结果是否可接受;跟进问题的解决情况;改善检测方法。
4. 抽样方案4.1 以具体的实验项目要求为准。
5. 检验内容5.1 环境可靠性试验5.1.1 高温运行试验试验目的:验证手机在高温环境的适应性。
试验样品:2sets试验内容:55℃,手机配齐SIM卡/T卡,装电池开机,进行12小时测试,运行时间从到达55℃温度始算起.试验后在箱内检查,要求产品的功能、外观正常.受测前样机胶塞必须安装归位.射频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对于翻/滑盖手机,1台开盖,1台合盖.(若屏/主板不同供应商,则样机各选2pcs,共4pcs)。
判定标准: 1、壳体外观检查,缝隙,镜片以及使用背胶固定的装饰件等粘贴牢固度。
2、功能检查(注意屏的显示是否有黑影,坏点等异常)。
3、触摸屏划写,点压准确性(如有触摸不准偏位等现象,进行屏幕校准看是否可恢复)。
4、MP3,FM,耳机,充电,滚轮…。
5、实网通话一次,看送话和受话是否正常。
5.1.2 低温运行试验试验目的:验证手机在低温环境下的适应性。
试验样品: 2 sets试验内容: -20℃,手机配齐SIM卡/T卡,装电池开机并运行老化软件,进行12小时测试,运行时间从到达-20℃温度始算起.试验后在箱内检查,要求产品的功能、外观正常.受测前样机胶塞必须安装归位.射频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对于翻/滑盖手机,2台开盖,1台合盖.(若屏/主板不同供应商,则样机各选2pcs,共4pcs)。
硬件测试中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测试方法

硬件测试中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测试方法在硬件行业中,可靠性和耐久性是评估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而在硬件测试中,可靠性和耐久性测试方法的选择和执行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硬件测试中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测试方法,并探讨其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一、可靠性测试方法1. 抽样测试法抽样测试法是指从生产中取出一小部分产品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整批产品的可靠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情况,可以提高测试效率。
然而,由于只测试了部分产品,存在一定的测试不全面性。
2. 加速寿命测试法加速寿命测试法是通过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施加较大的压力和负荷,模拟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极端条件。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加快产品寿命的衰退过程,从而评估产品在长时间使用中的可靠性。
但是,测试结果可能与实际使用环境有所偏差,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3.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通过对大量的产品样本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产品的平均故障率和故障分布特性,从而评估产品的可靠性。
这种方法适合于已经有大量产品使用数据的情况,可以较为准确地推测产品的可靠性。
然而,由于统计样本的代表性等因素,测试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二、耐久性测试方法1. 持续运行测试法持续运行测试是将产品长时间运行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观察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故障。
然而,由于测试周期较长,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2. 环境适应性测试法环境适应性测试是将产品置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例如高温、低温、高湿度、低湿度等。
通过测试,评估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种方法可以发现产品在特殊环境下的性能问题,但无法涵盖所有可能出现的环境条件。
3. 震动、冲击测试法震动和冲击测试是通过施加不同的震动和冲击载荷,模拟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振动和冲击力。
通过测试,评估产品在这些条件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经受剧烈震动和冲击的产品,如汽车零部件。
华为 整机硬件测试标准

返回编号用例名称测试条件测试步骤测试用例_预期结果样机数量备注测试结果Reliability_test_001载重测试(硬载重)普通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触摸屏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三防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8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1.测试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手机正面向上正常放置在水平测试钢台上,对手机整个正面施加规定的压力,停留两秒钟。
3.手机正面向下正常放置在水平测试钢台上,对手机整个背面施加规定的压力,停留两秒钟。
4.每完成一步对样机进行检查(检MMI),测试完成进行终检(检MMI、通话、外观……)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载重测试压块面积应与手机相当且压块与手机间应加垫1~2mm泡棉测试过程中手机不能关机,测试完成后手机机械电气功能正常(重点关注LCD性能)。
Reliability_test_002载重测试(软载重)普通手机/触摸屏手机开机状态下,整个正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1.测试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普通手机/触摸屏手机开机状态下,整个正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3.测试完成进行终检(检MMI、通话、外观……)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软载重测试压块面积应与手机相当或大于手机,且压块为硅橡胶压头(测试压头硅橡硬度应在肖氏70±5度)。
Reliability_test_003挤压测试(1)0.5kgf,挤压中心点,不允许出现水印(2)10kgf,金属棒压头(杆直径8mm,压头弧半径10mm),挤压如下位置,屏幕9个点,听筒位置,FPC位置,sensor位置,芯片上方各一次;4.5kgf,摄像头中心点;10kgf,2s,IC中心,IC两侧各5次(压头以10mm/min的速度施加力)翻盖机内屏不挤压1)试验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将产品固定在测试平台上,样品与测试平台之间需要放置3mm厚的防静电皮(静电皮的尺寸要大于产品的尺寸)。
硬件测试规范

硬件测试规范硬件测试规范是指在硬件产品研发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稳定,制定的一系列测试规范和流程。
以下是一份硬件测试规范,内容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环境、测试任务和测试报告等。
一、测试计划1. 确定测试目标:明确硬件产品的测试目标,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等。
2. 制定测试计划:确定测试的时间安排、测试的范围和测试的资源需求等。
3. 编写测试用例:根据产品的需求文档编写相应的测试用例,确保覆盖产品的所有功能和需求。
4. 确定测试的优先级:根据产品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确定测试的优先级,合理分配测试资源。
5. 制定测试策略:确定测试的方法和工具,包括手动测试、自动化测试、压力测试等。
二、测试环境1. 硬件环境:确定硬件测试所需的硬件设备和硬件配置,包括测试用机、外接设备等。
2. 软件环境:确定硬件测试所需的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3. 测试工具: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包括性能测试工具、自动化测试工具等。
三、测试任务1. 功能测试:对硬件产品的各项功能进行验证,确保产品符合需求文档中的功能要求。
2. 性能测试:测试硬件产品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数据处理能力等。
3. 稳定性测试:测试硬件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长时间运行测试、异常情况处理等。
4. 安全测试:测试硬件产品的安全性,包括漏洞测试、权限控制测试等。
5. 兼容性测试:测试硬件产品的兼容性,包括软件兼容性测试、硬件兼容性测试等。
6. 可靠性测试:测试硬件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包括可靠性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等。
四、测试报告1. 编写测试报告:对每个测试任务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测试名称、测试目的、测试过程、测试结果等。
2. 分析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包括功能缺陷、性能问题、稳定性问题等。
3. 提出改进建议:根据测试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产品团队解决问题和改进产品质量。
4. 归档测试报告:将测试报告归档保存,方便后续回顾和参考。
服务器硬件测试标准

服务器硬件测试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服务器硬件的测试流程,确保其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符合预期要求。
通过执行这些测试,可以提高系统的质量,并降低故障率。
2. 测试环境搭建在进行服务器硬件测试之前,需要先搭建适当的实验环境。
包括:- 物理空间:为了放置多台服务器并连接其他设备(如网络交换机),需有足够大且安全的物理空间。
- 电源供应:确保每个服务器都有充足而稳定的电力供应。
- 网络连接:将所有待测主机与局域网相连,并配置正确IP 地址以便互联通信。
3. 功能验证这一部分涵盖对各种功能组成部分进行单独或集成验证所需步骤及相关检查点。
以下是常见功能项示例:a) CPU 性能:i) 单核心/多核心运行正常;ii) 频率达到承诺值;iii)缓存大小满足要求;b) 内存管理:i)内存容量是否匹配说明书中描述;ii)内存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表现正常;iii)内存速度满足要求;c) 存储设备:i)硬盘/SSD是否能够正确识别和访问;ii)RD配置工作正常;iii)磁盘读写性能达到预期;4. 性能测试在这一阶段,需要对服务器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估。
以下是几个重点方向:a) CPU 压力测试:- 使用负载器模拟高并发情况下的CPU使用率,并检查系统响应时间。
b) 内存压力测试:- 通过运行大型程序或虚拟机来验证内存管理及容量。
c) 网络带宽测量:- 利用网络流量器,在不同传输层协议下测定最大吞吐量。
5. 可靠性与稳定性测试这些类型的测试旨在确定服务器在长时间运行、持续负荷以及异常条件(如断电恢复等)下表现出良好可靠且稳定状态。
示例包含但不限于:a) 长时运行:将服务器置于连续工作数天甚至更久,观察能否保持平稳操作而无需人为干预。
b ) 断电恢复: 模拟突然断电后,服务器能否正确恢复并继续正常工作。
c) 温度和湿度测试: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或潮湿)运行服务器,并检查其性能是否受到影响。
6. 安全性测试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以及系统对各种攻击方式具有抵御力,需要进行以下类型的安全性测试:a) 系统漏洞扫描: 使用专业软件来识别可能存在的弱点和漏洞。
硬件测试标准最全可靠性测试-V1

硬件测试标准最全可靠性测试-V1硬件测试是确保硬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为了建立高质量和可靠的硬件系统,必须进行全面和准确的硬件测试。
本文将介绍硬件测试的标准和可靠性测试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硬件测试的要求和方法。
一、硬件测试标准硬件测试标准是硬件测试的基础,为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测试方法和工具。
以下是主要的硬件测试标准:1. IEEE标准IEEE标准是硬件测试的国际标准之一,它包含了关于测试流程、测试方法、指标评估和测试文档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
2. ISO标准ISO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硬件测试标准,它覆盖了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测试评估、测试报告等方面的要求。
3. MIL标准MIL标准是美国国防部设立的硬件测试标准,主要用于军事领域的硬件测试。
它包含了硬件测试的各个方面,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规范、测试方法、测试评估等。
二、可靠性测试方法可靠性测试是硬件测试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旨在评估硬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可靠性测试方法:1. 退化测试退化测试是一种常见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它通过对硬件系统进行不断的负载和压力,来评估系统的寿命和可靠性。
退化测试通常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测试,测试结果可用于制定合理的保养和维护策略。
2. 完整性测试完整性测试是一种测试硬件系统在极端条件下是否能够保持正常运行的测试方法。
比如在高温、低温、高海拔、恶劣电磁环境等条件下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静态电压静态电压测试是一种测试硬件系统在不同电压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测试方法。
这种测试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硬件在异常电压下的反应和响应能力,以及设备的安全性能。
4. 环境测试环境测试是一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测试硬件系统的方法,如温度、湿度、海拔等。
这种测试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硬件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使用上述的硬件测试标准和可靠性测试方法,可以确保硬件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达到最佳状态。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通讯质量。
因此,制定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对于保障用户权益和推动手机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包括硬件方面的测试项目。
手机的硬件包括屏幕、电池、芯片、摄像头等部件,这些部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机的可靠性。
在测试屏幕方面,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屏幕的耐刮性、抗摔性、色彩还原度等指标;在测试电池方面,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电池的续航能力、充电速度、循环寿命等指标;在测试芯片方面,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手机的运行速度、发热情况、稳定性等指标;在测试摄像头方面,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摄像头的拍照效果、视频录制效果、光学防抖性能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硬件部件的测试,可以全面评估手机的可靠性。
其次,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还应包括软件方面的测试项目。
手机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部分,这些部分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手机的可靠性。
在测试操作系统方面,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系统的流畅度、稳定性、安全性等指标;在测试应用程序方面,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应用的运行速度、卡顿情况、兼容性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软件部分的测试,可以全面评估手机的可靠性。
最后,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还应包括整机方面的测试项目。
整机测试是对手机整体性能的综合评估,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手机的耐用性、防水防尘性能、信号接收质量等指标。
通过对整机的测试,可以全面评估手机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包括硬件、软件和整机三个方面的测试项目,通过对这些项目的测试,可以全面评估手机的可靠性。
这样的测试标准有助于提高手机的质量,保障用户的权益,推动手机行业的发展。
希望手机制造商和相关部门能够制定统一的可靠性测试标准,并严格执行,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手机产品。
硬件测试中的可信度与安全测试方法

硬件测试中的可信度与安全测试方法在硬件测试过程中,确保硬件设备的可信度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硬件测试中的可信度以及一些常用的安全测试方法。
无论是作为硬件制造商、开发者还是用户,了解这些内容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硬件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一、硬件测试中的可信度硬件设备的可信度指的是在特定条件下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对于硬件制造商和开发者而言,提高设备的可信度能够减少售后维修和退换货的情况,提升产品的声誉和市场份额。
1. 硬件可信度评估方法(1)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硬件设备的可靠性。
MTBF越高,意味着设备的故障率越低,可信度越高。
(2)环境适应性测试:硬件设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也是评估可信度的重要指标。
包括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各种环境因素的测试,以确保设备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的可靠性。
(3)寿命测试:通过模拟使用设备的寿命来评估其可信度。
例如,通过设定设备的工作时间和负载条件,检测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的稳定性和故障率。
2. 硬件可信度提升方法(1)合格的元器件和材料:选择合格的元器件和材料是提高硬件设备可信度的基础。
确保采购的元器件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认证要求,杜绝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2)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从供应链管理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把控,确保产品的制造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3)故障分析和改进:对于设备故障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改进。
通过吸取故障经验,不断改进和优化硬件设计和制造流程。
二、硬件测试中的安全性硬件设备的安全性指的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防止恶意攻击。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发展,硬件设备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1. 硬件安全测试方法(1)物理攻击测试:通过模拟各种物理攻击,如撬锁、拆卸、损坏等,评估设备的物理安全性。
确保硬件设备无法轻易遭到破坏。
如何评估硬件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

如何评估硬件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硬件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评估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环节。
在工程领域,可靠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设备长时间工作而不发生故障的能力,而寿命则是指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可靠性和寿命评估的方法、参数、测试和改进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可靠性评估方法硬件产品的可靠性评估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进行的。
目前常用的可靠性评估方法主要有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分析、FMEA(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可靠性试验等。
1. MTBF分析MTBF是衡量硬件产品可靠性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定义为某一设备在给定条件下运行的平均时间,单位通常为小时。
通过对产品的历史故障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计算出产品的MTBF值,从而评估其可靠性水平。
2. FMEA分析FMEA分析是通过对产品的故障模式和影响进行分析,确定潜在故障原因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程度,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FMEA分析通常包括三个步骤:识别潜在故障模式、评估故障的严重性和频率、确定改进措施。
3. 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试验是通过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工作环境和负载条件,来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常见的可靠性试验包括加速寿命试验、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振动试验等,通过这些试验可以模拟产品长时间工作的环境和负载条件,从而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和问题。
二、可靠性评估参数在可靠性评估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参数来描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常用的可靠性评估参数主要有以下几个:1. 故障率(FR)故障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和条件下,设备或系统发生故障的频率,通常以每小时故障次数来表示。
故障率越低,表示产品的可靠性越高。
2. 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平均无故障时间是指设备或系统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平均无故障的时间,单位通常为小时。
MTTF值越高,表示产品的可靠性越强。
3. 平均寿命(ML)平均寿命是指产品能够工作的平均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平均寿命越长,表示产品的使用寿命越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此可靠性测试标准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设计,制造中的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做必要的保证;并检测产品是否具备设计上的成熟性、使用上的可靠性.具体包括新产品的试验、物料的试验及例行抽检试验等等。
2.范围此指引适用于所有诺亚信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移动产品。
3.定义3.1技术员:设定仪器,完成相关测试项目,并记录测试结果.解决检测过程中的问题;并向工程师反馈检测方法的缺陷和不足。
3.2工程师:判断测试结果是否可接受;跟进问题的解决情况;改善检测方法。
4.抽样方案4.1以具体的实验项目要求为准。
5.检验内容5.1环境可靠性试验5.1.1高温运行试验试验目的:验证手机在高温环境的适应性。
试验样品:2sets试验内容:55℃,手机配齐SIM卡/T卡,装电池开机,进行12小时测试,运行时间从到达55℃温度始算起.试验后在箱内检查,要求产品的功能、外观正常.受测前样机胶塞必须安装归位.射频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对于翻/滑盖手机,1台开盖,1台合盖.(若屏/主板不同供应商,则样机各选2pcs,共4pcs)。
判定标准: 1、壳体外观检查,缝隙,镜片以及使用背胶固定的装饰件等粘贴牢固度。
2、功能检查(注意屏的显示是否有黑影,坏点等异常)。
3、触摸屏划写,点压准确性(如有触摸不准偏位等现象,进行屏幕校准看是否可恢复)。
4、MP3,FM,耳机,充电,滚轮…。
5、实网通话一次,看送话和受话是否正常。
5.1.2低温运行试验试验目的:验证手机在低温环境下的适应性。
试验样品: 2 sets试验内容: -20℃,手机配齐SIM卡/T卡,装电池开机并运行老化软件,进行12小时测试,运行时间从到达-20℃温度始算起.试验后在箱内检查,要求产品的功能、外观正常.受测前样机胶塞必须安装归位.射频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对于翻/滑盖手机,2台开盖,1台合盖.(若屏/主板不同供应商,则样机各选2pcs,共4pcs)。
特别注意:俄罗斯项目需要测试低温下的充电功能(电池电压是否会升高)。
判定标准:1、壳体外观检查,缝隙,镜片以及使用背胶固定的装饰件等粘贴牢固度。
2、功能检查(注意屏的显示是否有黑影,坏点等异常)。
3、触摸屏划写,点压准确性(如有触摸不准偏位等现象,进行屏幕校准看是否可恢复)。
4、MP3,FM,耳机,充电,滚轮…。
5、实网通话一次,看送话和受话是否正常。
5.1.3高温贮存试验试验目的: 应力释放和加速材料的老化。
试验样品:2 sets试验内容:80℃,手机配电池关机,存储时间24小时,贮存时间从温度到达80℃开始算起.在进行存储到24小时后,直接进行外观检查.受测前样机胶塞必须安装归位.再进行2小时回温后,开机进行电性能检查.对于翻/滑盖手机,2台开盖,1台合盖.(若屏/主板不同供应商,则样机各选2pcs,共4pcs)。
判定标准:1、壳体外观检查,缝隙,LENS以及使用背胶固定的装饰件等粘贴牢固度。
2、功能检查(注意屏的显示是否有黑影,坏点等异常)。
3、触摸屏划写,点压准确性(如有触摸不准偏位等现象,进行屏幕校准看是否可恢复)。
4、MP3,FM,耳机,充电,滚轮…。
5、实网通话一次,看送话和受话是否正常。
5.1.4低温贮存试验试验目的:加速材料的脆化。
试验样品:2 sets试验内容:-40℃,手机配电池关机,存储时间24小时,贮存时间从温度到达-40℃开始算起.在进行存储到16小时后,直接进行外观检查.受测前样机胶塞必须安装归位.再进行2小时回温后,开机进行功能、外观检查.对于翻/滑盖手机,2台开盖,1台合盖.(若屏/主板不同供应商,则样机各选2pcs,共4pcs)。
判定标准:1、壳体外观检查,缝隙,镜片以及使用背胶固定的装饰件等粘贴牢固度。
2、功能检查(注意屏的显示是否有黑影,坏点等异常)。
3、触摸屏划写,点压准确性(如有触摸不准偏位等现象,进行屏幕校准看是否可恢复)。
4、MP3,FM,耳机,充电,滚轮…。
5、实网通话一次,看送话和受话是否正常。
5.1.5高温高湿试验试验目的:验证手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适应性,诱发临界状态的问题暴露出来。
试验样品:2 sets试验内容:60℃,95H%,配齐SIM卡/T卡.手机电池开机并运行老化软件,进行12小时测试,运行时间从到达45℃,95H% 温度开始算起.受测前样机胶塞必须安装归位.试验后在箱内检查,要求产品的功能、外观正常,射频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对于翻/滑盖手机,2台开盖,1台合盖.(若屏/主板不同供应商,则样机各选2pcs,共4pcs)。
判定标准:1、壳体外观检查,缝隙,镜片以及使用背胶固定的装饰件等粘贴牢固度。
2、功能检查(注意屏的显示是否有黑影,坏点等异常)。
3、触摸屏划写,点压准确性(如有触摸不准偏位等现象,进行屏幕校准看是否可恢复)。
4、MP3,FM,耳机,充电,滚轮…。
5、实网通话一次,看送话和受话是否正常。
5.1.6灰尘试验试验目的:验证手机结构密闭性。
试验样品:2 sets试验内容:将试验样机不包装,装上所配电池,正常位置安装在适合的灰尘砂粒(灰尘量2千克每立方米)试验箱中.其体积综合不得超过试验箱的有效空间的1/3,底部面积不超过有效水平面积的1/2,试验样机之间及与试验箱内壁距离应不小于100mm.试验时,试验箱内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45%-75%,试验箱内的气流速度应保持试验用灰尘均匀缓慢沉降在试验样机上,使最大风速不得超过2m/s,试验样机在该试验条件下保持8小时.停止吹风后,待粉尘完全沉降,才能取出试验样品.备注:测试时视整机出货状况决定是否需要封堵接口。
判定标准:1、壳体外观检查,缝隙,镜片以及使用背胶固定的装饰件等粘贴牢固度。
2、功能检查(注意屏的显示是否有黑影,坏点等异常)。
3、触摸屏划写,点压准确性(如有触摸不准偏位等现象,进行屏幕校准看是否可恢复)。
4、MP3,FM,耳机,充电,滚轮…。
5、实网通话一次,看送话和受话是否正常。
6.检查LCD窗口和CAM窗口是否进灰。
7.检查按键手感,按键是否由于进灰产生不灵敏或者失效。
8.检查所有I/O口的功能,尤其是没有保护的孔灵敏或者失效。
5.1.7盐雾试验试验目的: 验证手机结构密闭性和抗腐蚀性能。
试验样品: 2 sets试验内容:将试验样机装上所配电池,不包装状态下放入盐雾箱内,在35℃下,用PH值为~(酸性),浓度为(5±1)%的氯化钠(NaCl)盐溶液连续对试验样机喷雾2小时,喷雾结束后将试验样品转移到湿热箱中储存22小时,储存条件为温度(40±2)℃,相对湿度为 90%~95%.按上述规定喷雾并储存,构成一个循环,进行三个循环试验。
备注:测试时视整机出货状况决定是否需要封堵接口。
判定标准:1、壳体外观检查,缝隙,镜片以及使用背胶固定的装饰件等粘贴牢固度。
2、功能检查(注意屏的显示是否有黑影,坏点等异常)。
3、触摸屏划写,点压准确性(如有触摸不准偏位等现象,进行屏幕校准看是否可恢复)。
4、MP3,FM,耳机,充电,滚轮…。
5、实网通话一次,看送话和受话是否正常。
5.1.8随机振动试验试验目的: 试验样机抗振动性能试验样品: 2 sets试验内容: 将试验样机装上所配电池,不包装.牢固地水平固定在振动台上;在对试验样机进行振动测试时,采用以下频率/幅度:频率5~20Hz时,随机振动ASD(加速度谱密度)为S3;频率20~500Hz时,随机振动ASD(加速度谱密度)为S3(20Hz),其它-3dB/倍频程.将试验样机分别在X、Y、Z轴上振动,每个轴振动10分钟.在振动过程中,试验样机连接综测设备,对试验样机进行射频性能测试。
判定标准: 1、壳体外观检查,缝隙,镜片以及使用背胶固定的装饰件等粘贴牢固度。
2、功能检查(注意屏的显示是否有黑影,坏点等异常)。
3、触摸屏划写,点压准确性(如有触摸不准偏位等现象,进行屏幕校准看是否可恢复)。
4、MP3,FM,耳机,充电,滚轮…。
5、实网通话一次,看送话和受话是否正常。
5.1.9温度冲击测试试验目的:验证手机结构、装饰件、焊接等在快速温变下的寿命。
试验样品:2sets试验内容:将试验样机不包装,装上所配套电池,关机状态下,低温-40℃±2℃/1H,高温80℃±2℃/1H,转换时间≤5min,循环12次,共计24小时。
判定标准: 1、壳体外观检查,缝隙,镜片以及使用背胶固定的装饰件等粘贴牢固度。
2、功能检查(注意屏的显示是否有黑影,坏点等异常)。
3、触摸屏划写,点压准确性(如有触摸不准偏位等现象,进行屏幕校准看是否可恢复)。
4、MP3,FM,耳机,充电,滚轮…。
5、实网通话一次,看送话和受话是否正常。
5.2机械可靠性试验5.2.1自由跌落试验试验目的:验证手机的结构以及主板器件的可靠性,整机抗多次跌落的能力。
试验样品:4sets试验内容:注意点:A.普通屏,研发阶段米,大理石地面。
—(含)研发阶段1米,大理石地面。
及以上屏,研发阶段米,大理石地面。
屏,跌落高度为米标准,大理石地面。
屏以及以上,跌落高度为米标准,大理石地面。
1、进行测试前,先检查手机功能正常;确认结构方面的初始状态(便于跌落后进行比对)。
2、将试验样品装上配套的电池/SIM卡/T卡,6面/4角,每个部位连续跌2次,总计20次,跌落顺序:上顶面→下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B面→A面(屏面)。
3、对于折叠、滑盖以及旋转结构试验样机,先跌开盖状态,每个面跌落1次,再在合盖状态下每个面跌1次,四个角每个角各2次。
判定标准:1.手机是否壳体开裂,键盘/侧键等弹出,螺丝松动,镜片脱落等现象。
2.手机是否在轻微扭曲/弯折后,正常开机。
3.功能是否正常。
4.跌落完毕,检查关机漏电流/待机的电流(漏电流≤1mA,待机的电流≤3mA)。
5.拍照后,照片的保存以及删除。
收台/使用;MP3耳机/外放效果。
7.充电/耳机/USB功能识别/开启蓝牙,是否可以收到蓝牙耳机。
8.触摸屏校准2次;手写输入写短信后发出,发出2条。
9.测试完成后,无机械损伤和功能失效。
试验样机内部屏蔽罩及其它元器件不能存在松脱或损坏现象,摇动试验样机应不出现任何异响。
跌落过程中,允许有3次以下掉电及重启5.2.2微跌落试验试验目的:验证手机在正常使用中轻微撞击的适应性。
试验样品: 2 sets试验内容:将试验样机不包装,装上所配套电池,插入T卡及SIM卡。
开机播放T卡MP3状态下,跌落高度为10cm,跌落面为PVC垫面,试验样机跌落方位顺序为:A面—B面—左面—右面—上顶面—下底面,进行连续跌落每个面跌1000次总次数为6000次,且完成6000次测试时记录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