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稿

合集下载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教学设计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教学设计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感受作者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悟。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描绘的山村景象及其蕴含的人生哲理。

(2)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1)探究文中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之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从文中获得对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我们常常忙碌于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很少有机会去感受那些宁静而神秘的乡村。

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冯至的脚步,走进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去探寻那里曾经的故事和生命的痕迹。

(二)作者简介冯至(1905 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

现代诗人、翻译家、学者。

他的诗歌和散文风格独特,富有哲理和情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初步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讲解重点字词。

(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引导学生思考:文中描绘了哪些消逝了的山村景象?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文中描绘了山路、小溪、鼠曲草、彩菌、有加利树等景象。

2、提问:这些景象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修辞等方面进行赏析。

3、思考:作者在描绘这些景象时,融入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回答。

教师明确:作者在描绘中融入了对自然的赞美、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消逝的感慨等情感。

4、探究:作者通过这些景象的描绘,想要表达怎样的人生哲理?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让学生明白作者通过对消逝的山村的回忆,表达了对人类在自然中生存发展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短暂和永恒的感悟。

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a.请简要描述课文中印象最深刻的意象,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b.课文是如何表达人与自然关系的?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c.你认为如何才能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防止类似的悲剧发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巩固知识点。
3.课后作业(课外完成)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议论文,字数600字左右。
-作业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运用所学散文写作技巧,体现出对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问题的思考。
板书设计
①重点知识点:
-散文基本特点
-意象与语言特色
-人与自然关系
-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
-批判性思维
②关键词:
-消逝
-自然
-和谐
-保护
-反思
③重点句:
- "山村的消逝,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消失,更是一种文化的断裂。"
5.批判性思维与独立见解
-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分析、评价、论证问题的能力
-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解决问题
6.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
-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的运用
-多媒体设备、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策略的运用
7.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精讲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把握散文的艺术特色。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合作交流能力。
-实践法: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实践,提升文学创作能力。
2.教学手段:
-多媒体设备:利用PPT、视频等展示课文相关背景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9、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案

9、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案

9、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案教材信息教材名称:《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版本:粤教版章节:第九章篇目:《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作者:余华知识点与教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掌握中国现代散文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方式。

3.理解中国社会变迁对人的影响。

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语言风格。

2.培养学生对中国现代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认识和对历史文献的兴趣。

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通过介绍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引导学生对现代散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介绍散文作品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手法。

第二步:阅读文本指导学生以阅读的方式掌握《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同时发现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第三步:讲解文本通过讲解和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造型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步:提出问题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通过阅读分析文章,让学生了解“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这篇文章的主要意义和表现方式。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复杂性,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和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献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教学方法通过导入新知识、阅读文本、讲解文本和提出问题的方式教学,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并分析文章。

课后练习1.请分析文章的主要思想和价值观,并简要陈述。

2.请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并概述其特点和表现形式。

3.请分析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思路,并解释其文学价值和意义。

4.请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行简要陈述。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能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散文的特点和表现方式,同时能够理解历史文献的意义和价值,加深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说课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说课课件

第6段:
平凡中的伟大,生命需要有担当
“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
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
强调其谦虚中拥有的纯洁和坚强
“这使我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 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那 消 逝 了 的 村 庄 必 定 也 曾 经 像 是 这 个少女,抱着自己的朴质,春秋佳日,被这些白色的小 草围绕着,在山腰里一言不语地负担着一切。后来一个 横来的运命使它骤然死去,不留下一些夸耀后人的事迹
原名冯承植(1905-1993),河北涿州人,诗人、 学者、翻译家。1930年赴德国留学,五年后获得哲学 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在西南联大担任外 语系教授。1941年创作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 的诗作,影响甚大,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 情诗人”。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山水》。陆耀东先 生称《山水》为"我国现代主义散文中的杰作",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它都是一个真正的创造,在中 国,是独树一帜的"。
第8段: 有加利树 大自然生命力的蓬勃,大自然的
“高高耸立”
崇高与威严,人类生命的渺小
“我们望着它每瞬间பைடு நூலகம்在生长,仿佛把我们的身体,我们
的周围,甚至全山都带着生长起来。望久了,自己的灵魂有些
担当不起,感到悚然,好像对着一个崇高的严峻的圣者,你不
随着他走,就得和他离开,中间不容有妥协。”
第9段:
野 狗
——冯至 散文集《山水·后记》
第11段: “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
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 运命。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 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

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中的一篇散文,归属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

本文涉及到“人与自然”这一人文母题,属于“感悟自然”类的散文,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感悟和哲思;体现了新课标的“阅读与鉴赏”的理念,教材的设置注意加强同学对自然美、人文美的审美训练,让同学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性灵,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结构明晰,主旨多元。

文章一至三节,点出居住的山村隐蔽着一段兴哀史;中间部分,由眼前景生发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末节,总括自然风物给的启迪。

在笔法上,全文构思的结构方式是相像的: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妙愿望。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一篇探讨“人与自然”的诗化审智散文,作者以跨越时空的独特诗意手法表达了对生生不息的大自然的无限赞美,对于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哀叹以及珍爱生命、珍爱和平的呼唤。

新课标指出:“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一文能够让学生体味到自然美、人文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二、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已经处于高二下学期,但是平时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散文阅读并不是很多,所以他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也不是很强,有些放不开,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主要抓住了三个方面——梳理内容,鉴赏语句,拓展延伸,层层深入,由易到难有梯度的展开教学,这样可以便于学生的掌握。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结构明晰,主旨多元。

文章一至三节,点出居住的山村隐蔽着一段兴哀史;中间部分,由眼前景生发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末节,总括自然风物给的启迪。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字词,品味散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作者在散文抒发的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哲学思想。

3、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本文创作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美学风格。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散文中透露出来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散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在散文抒发的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哲学思想。

【教学方法】导学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中国的山山水水都是引发作家思考人生、历史、自然的对象。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来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文章来表现自己的思考,同时表现了什么样的思考。

二、预习两篇散文。

1、作者作品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州人,现代诗人、学者、翻译家。

1921年考人北京大学,1925年与友人创立沉钟社,发表了许多诗与散文。

1930年至1935年留学德国,其间受到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影响。

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北京大学,1964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作为诗人的冯至,与卞之琳一起被认为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现代派大家。

鲁迅曾称赞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朱自清曾以其“诗里耐人沉思的理,和情景交融成一片的理”对他的《十四行集》做出了很好的总结。

主要作品: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西郊集》《十年诗抄》,散文集《山水》,学术著作《杜甫传》《诗与遗产》,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等。

2.文题解说《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冯至散文集《山水》中的一篇,题目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

文章专注于平凡的原生态描写,追寻着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余韵,景物描写中蕴含着哲思,字里行间寄托着作者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思考。

三、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划分层次。

1、识记字音。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①清冽liè①茸rónɡ毛①掺chān 杂①鼠麴( qū)草①骤zhòu 然①胭脂yān zhī ①菌( jūn)子①悚sǒnɡ 然①赭( zhě)色①嗥háo 叫①飓jù风①麂( jǐ)子2、理清文章条理。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教案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教案

写作手法
生动的描绘 独特的视角 语言优美
作者运用丰富的描绘手法,如比喻、拟人、细节描写等 ,将山村的景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仿佛置 身于那个消逝的山村。
作者以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为切入点,从一个独特的视角 审视文明的发展和消逝,使文章具有很高的思考价值和 启示意义。
作者运用优美的语言,将山村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细腻 地表达出来,使文章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提出 山村的消逝,中间描述山村昔日的景象,结尾再次强调 山村的消逝,结构紧凑,逻辑清晰。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展开,从山村的过去到现 在,从山村的局部到整体,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作者对山村的过去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现在的消逝则 一笔带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目标
让学生了解《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 文学特点、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方 面的知识。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培 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增强 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 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内容
03
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
提问与回答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 思考,并鼓励他们积极回 答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 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 围绕主题进行讨论,促进 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模拟真实情境,加深对课 文内容的理解。
案例分析
选择典型案例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01
02
03

【安徽省说课获奖资源】《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与《秦腔》联读(2)教学设计说课稿

【安徽省说课获奖资源】《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与《秦腔》联读(2)教学设计说课稿

两种审美活动的铺写——《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与《秦腔》联读执教人:安徽省郎溪中学孙函【教学目标】1.把握两篇散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深远哲思和《秦腔》的深挚情思。

2.探究两篇散文艺术表现的不同之处。

【教学重点】体会《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深远哲思和《秦腔》的深挚情思。

【教学难点】探究两篇散文艺术表现的不同之处。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述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二课时【预习任务】1.诵读两篇散文,感知两篇散文抒写的思与情,把握其主要内容。

2.阅读相关研习资料:冯至《<山水>后记》、谭光辉《冯至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细读》和费秉勋《论贾平凹散文的生命意识》、汪政《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贾平凹<秦腔>解读》。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五、导入自然给予了我们生命丰富的滋养,不同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在杏花春雨的江南水乡演绎出了缠绵婉转、细腻优美的昆曲,在铁马秋风的八百里秦川则诞生了让秦川人生死相依、粗犷热烈的秦腔,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笔下的《秦腔》。

六、任务三:走进文本,感知《秦腔》的“特别之处”课前,我们做了一个阅读小调查:对于一篇以戏曲剧种来命名的散文,你觉得本文在内容的安排上哪一点让你觉得最特别?答案预设:PPT 展示学生答案——大多数的同学认为本文描写“秦腔”这种戏曲的内容过少,更多是在铺陈秦川人对秦腔热爱。

七、任务四:细读文本,品读秦川人对秦腔的热爱分组细读第四至第八自然段(与秦腔演出相关段落),看看秦川人是怎样热爱秦腔的?背后的心理是怎样的?八、任务五:深入研读,思考本文写作意旨1.作者为什么从“秦川人热爱秦腔”角度写“秦腔”呢?(本文是选文,原文的一、二两段在课文中被删掉了,请同学们结合被删掉的段落思考。

)答案预设:在原文的第二段中作者说“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这样,秦腔在作者看来就不仅仅是一种地方戏曲形式,而是秦川大地自然与人文的浓缩,秦腔的根在地域文化,在秦人的生活中,正是这样的理解所以作者会更侧重写“秦川人热爱秦腔”,而非单纯写“秦腔”。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稿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稿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稿各位老师好,我要说的课题是《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的第十个学习任务群“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这一单元的任务群阅读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现当代文学创作有大致了解,加深对百年来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以及人的心灵的变化的认识。

要求学生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获得审美体验。

课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主旨多元。

作者专注于平凡的原生态描写,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自己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我认为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挥联想,读出景物描写中的哲思之美,并学习这种写作方式;同时,感受作者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理解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珍爱。

此外,第七课除了《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一文外,还有贾平凹的《秦腔》一文。

《秦腔》属于自读课文,老师不在课堂上做讲解,因此两篇课文的整合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时,学会细读文本,学习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文章语言文字背后的厚重的文化底蕴的阅读方法。

二、说学生。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对散文阅读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和阅读方法经验的积累,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能够很好地读出景物中传达的情感。

但是,由于课文写作背景的特殊性,因此我会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提前查好背景资料来帮助理解散文表达的深刻内涵。

此外,部编版教材尤其是选择性必修课本,注重的是任务群阅读教学,虽然在前面的单元学习中,学生也已经接触了一些整合课文的阅读学习,但是每个任务群都有其特殊性,学习任务也会有很大不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和《秦腔》作为现当代散文,学生要学会的是学会细读,发挥联想和想象,从特定历史背景中读出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并学习散文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示范教案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示范教案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2.理解文章中意象的内涵;3.鉴赏文章的行文风格。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中意象的内涵;2. 鉴赏文章的行文风格。

教学难点鉴赏文章的行文风格。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

——余秋雨《千年一叹》冯至恰是用诗人般发现美的眼睛抓住了这“万分之一”的诗意美,细致地体验自然中的一景一物。

陶渊明笔下归隐的田园是作者苦苦追求的精神家园。

贾平凹眼中的乡土是八百里秦川上的风土人情。

冯至的《一个消逝了的乡村》蕴含了怎样的诗情呢?二、作者简介身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

主要经历: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

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

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

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

1935年9月回国,历任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及北京大学教授。

198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高教部授予冯至“格林兄弟文学奖”。

1989年4月25日,当选为新成立的中国北欧文学学会会长。

1989年8月,首届“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在京揭晓。

1993年去世。

作品:诗集:《昨日之歌》(第一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哈尔滨教书生活)《十四行集》(具时代特征和风格)小说:《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伍子胥》(中篇历史小说)散文集:《山水》(哲思深刻)论著:《论歌德》《杜甫传》特色:散文:含蓄、飘逸、简明、生动、诗意盎然。

他人评价: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鲁迅二、写作背景本文选自冯至的散文集《山水》。

《山水》出版于1943年,大部分作品写于抗战时期,冯至于西南联大任教期间。

这时期,冯至在昆明市郊的山野住过很长一段时间。

外界是战争、通货膨胀、喧嚣,而山野素朴宁静,倾心于里尔克的冯至,这时候阅读、研究歌德、杜甫,对自然、对生命有了深切的领会与感悟。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说课稿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说课稿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一篇意境优美、意蕴深刻的散文,出自现代作家冯至之手。

这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已经消逝的山村的自然风光和曾经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和历史的深沉思考。

在单元主题上,本文所在的单元聚焦于“自然情怀”,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从文体特点来看,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本文看似散漫,实则有着清晰的内在脉络和深沉的情感寄托。

作者通过对山村景物、生物的描绘,以及对过往人类生活的追思,将自然与人生、历史与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读者在领略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命的厚重与历史的沧桑。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但对于散文这种文体的理解和把握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首先,对于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作者复杂的情感,学生可能理解不够透彻,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点拨。

其次,文中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语言表达,可能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障碍,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解读和品味。

再者,学生在感受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可能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需要通过课堂讨论和拓展阅读来激发他们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作者冯至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

(2)通过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高中语文课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范文

高中语文课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范文

高中语文课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范文高中语文课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了解,能识记文中涌现的常见常用的重要生字词。

〔课前预习〕2.品读文章,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表达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调的感性认识,培育同学联系语境对文句的理解技能和审美技能。

〔课堂体悟〕3. 让同学阅读鉴赏中陶冶性情,培育同学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妙家园的思想感情。

〔课外延伸〕教学重难点:1.领悟文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

学习捕获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提升审美品位,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精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法学法:作为一篇散文,反复诵读是增加积累、加深体悟、进入感情世界的一条捷径。

为此,本文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纳"粗读精读研读"的品读鉴赏法,以读代讲,以读促思。

学法:采用"总分总"交替推动的教学步骤实施教学,采纳自主设疑、合作研讨、共同探究方式进行。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现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叹》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

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奇妙奇丽之处。

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

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才能激发诗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冯至,倾听他与自然的心灵碰撞。

二、了解,积累文学知识1.让同学自由发言,谈一谈他们对的了解。

2.老师以资料投影展示方式再作整合补充,以便同学对有一个相对完整清楚的认识。

冯至〔1905-1993〕,现代闻名诗人。

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

1921年考入北京高校,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

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高校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
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一》说课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一、说教材
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必修一》中的一篇文章,归属于“与自然晤谈”这一专题。

本文涉及到“人与自然”这一人文母题,属于“感悟自然”类的散文,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感悟和哲思;体现了新课标的“阅读与鉴赏”的理念,教材的设置注重加强学生对自然美、人文美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性灵,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

2.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结构明晰,主旨多元。

文章一至三节,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哀史;中间部分,作者由眼前景生发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末节,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

在笔法上,全文构思的结构方式是相似的: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侧重探究、侧重审美,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能多元而个性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而培养正确。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优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优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冯至生平,及其文学成就,社会评价。

2.品读文章,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

3.学习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分析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散文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领悟文中意象的丰富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

重点: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

难点: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

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现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叹》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

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

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

古往今来,无娄文人墨客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才能激发诗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马至,聆听他与自然的心灵碰撞。

二、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冯至写于1942年的一篇散文。

本文涉及“人与自然”这一人文母题,属于“感悟自然”类的散文,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感悟和哲思。

它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结构明晰,主旨多元。

三、作者介绍冯至(1905-1993)。

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州人,现代著名诗人。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

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

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

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20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

《一个消逝的山村》说课稿

《一个消逝的山村》说课稿

《一个消逝的山村》说课稿说课人:张喆隆一、说教材《一个消逝的山村》是人教2020年修订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的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主要涉及“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

该任务群要求:“进一步培养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和认识,提升鉴赏品位,把握时代精神和时代走向。

”结合《学业质量水平标准》中水平2、4的要求,对本文的学习应注重整体感受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对作品内容和形式作出自己的评价,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追求高尚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的意愿。

参考过对冯至散文特点的评价文献后,了解到冯至先生在象征性叙事方面有着大量的实践,本文就是比较典型的一篇。

本文以丰富的想象与象征为主要手法,充分体现了冯至先生象征的叙事结构。

1942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战况最严峻的时期,本文以深沉而不失优雅的语言,体现了文人在革命的黑暗中自我思想的颠覆与重塑,对民族被践踏的悲悯,对文化消逝的慨叹以及对原生环境的向往。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本节课主要设计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熟悉冯至的简介,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并朗读全文正音正字。

本次说课主要说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文章,学生尝试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运用的象征和想象背后的人文情怀,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

(2)学生在阅读鉴赏中陶冶性情,体会作家的悲悯情怀,强化美的表达与创造。

(二)教学重难点。

(1)领悟文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

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提升审美品位,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三、说教法、学法在教法与学法上,应深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注重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加强对文化传承的理解。

从而实现课程目标中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冯至先生的文章就像是一把精致的锁,而打开这把锁的钥匙恰恰是文章结尾“风雨如晦”的点睛。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社会评价;并能识记文中出现的常见的重要生字词。

2.品读文章,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联系语境对文句的理解和审美能力。

3.让学生在阅读鉴赏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领悟文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

2.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散文的语言特色、修辞技巧和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现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叹》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

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

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才能激发诗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冯至,聆听他与自然的心灵碰撞。

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

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

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

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

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外语系。

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

2.评价鲁迅曾称赞他是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

冯至也是中国文学研究家,他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酝酿《杜甫传》,至五十年代初才发表出来,当《杜甫传》在“新观察”上连载时,毛泽东就读了,有一次毛泽东曾握住冯至的手,说他写《杜甫传》是“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7.1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理解语句的含义。

2.梳理文中景、物、情的关系,品味文中蕴含的哲思之美。

3.深入领会文章深沉的文化底蕴,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了解本文写作特点。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分析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散文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领悟文中意象的丰富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作者“用现存的事物来追溯曾经的世界”的联想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生命不息的赞美,感受作者对时空变幻的哀叹,对珍爱生命、珍爱和平的呼唤。

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文心雕龙》有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余秋雨先生在散文集《千年一叹》中说: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

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

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自然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抒发幽思。

二、写作背景1936年7月同济大学聘冯至任教授兼附中主任,不久其妻子姚可崑(kūn)带着女儿冯姚平来到上海。

姚可崑在同济大学附设高级职业学校教德文。

虽然他们在这里结交了一些很要好的朋友和学生,但繁琐的行政工作、复杂的人事纠纷使冯至烦恼,特别是派系斗争更令他厌恶,所以坚决要离开同济。

冯至1938年随同济大学搬迁到昆明,第二年8月他就辞去同济大学的工作到西南联合大学任外国语文学系德语教授。

1941年,为了躲避空袭,冯至携全家搬进昆明附近的杨家山林场,寄居于茅屋之中。

每星期进城两次去教课,十五里的路程,走去走回。

此处远离尘嚣,风物原始,自然界的一切本真地显露出来,无时无刻不在跟人对话。

茅屋时期是冯至一生中最沉渊于自然和玄思的时期,他一生中最珍爱的三部书: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及小说《伍子胥》,都是在林场茅屋中诞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稿一、说教材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必修一》中的一篇文章,归属于“与自然晤谈”这一专题。

本文涉及到“人与自然”这一人文母题,属于“感悟自然” 类的散文,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感悟和哲思;体现了新课标的“阅读与鉴赏”的理念,教材的设置注重加强学生对自然美、人文美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性灵,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

2.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结构明晰,主旨多元。

文章一至三节,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哀史;中间部分,作者由眼前景生发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末节,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

在笔法上,全文构思的结构方式是相似的: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侧重探究、侧重审美,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能多元而个性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篇散文语言清新明澈,涉笔的景象繁富,包含的生命体验深刻,学习本文主要引导学生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教学的关注点是: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审美能力和欣赏个性,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

所以一方面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整体感悟文章,训练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对文章内趣的审美能力。

依据这样的思考,参照新课标三维目标要求,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而且质量单位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

基于这一现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并准备一些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并掂一掂,从中学生积累了有关质量的生活体验,然后再学习新课。

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平时合作意识较强,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一)教学目标:我采用了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采用了整体呈现——分步操练——整体操练的教学方法,即:让幼儿先对正篇对话内容有了全面了解再分场景进行分块教学,最后将对话整体进行朗读巩固。

这样的方法有助于幼儿整体掌握知识和技能。

本单元律动我采用了说唱表演形式。

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化解对话的难度。

(1)了解作者,能识记文中出现的常见常用的重要生字词。

(课前预习)(2)品读文章,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联系语境对文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课堂体悟)(3)让学生阅读鉴赏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

(课外延伸)(二)教学重难点。

(1)领悟文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

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提升审美品位,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三、说教法、学法作为一篇散文,反复诵读是增加积累、加深体悟、进入作者感情世界的一条捷径。

为此,本文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粗读—精读—研读”的品读鉴赏法,以读代讲,以读促思。

在学法上,可采取“总——分——总”交替推进的教学步骤实施教学,采用自主设疑、合作研讨、共同探究方式进行。

四、说教学过程总结规律、形成概念通过学生积极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总结出:有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可以化成有限小数,请同学们再看一看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不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启发学生从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着手。

最后总结出: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只含有素因数2和5,再无其它素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就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否则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例题2,请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说说你是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的? 0.06,0.4,1.8,2.45,1.465, 归纳:(学生为主,教师点拨)(一)新课导入语(设计该导语的目的是触及人与自然的话题,将学生带入情境。

)(老师引导)现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叹》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

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

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才能激发诗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冯至,聆听他与自然的心灵碰撞。

(二)了解作者,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知识与技能:学生要在学习中了解分析类似的美术现象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

初步掌握基本美术欣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形成美术基本素养。

(先让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他们对作者的了解。

然后老师以资料投影展示方式再作整合补充,以便学生对作者有一个相对完整清晰的认识。

)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

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

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

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

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

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

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

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具一格。

汉园诗人李广田也曾说:冯至先生的散文,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

(三)文本研习依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基于人文内涵和语文学习工具性方面的适用特征,确定本文主要学习方式为文本研习。

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一些细腻的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与文学素养。

学习时,应在文本解读中突出对文章蕴味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能对文本中“心会之处”进行质疑探究的审美能力。

二者应该有机地结合在文本研习的整个过程。

考虑到选文在教材体系中的编选归类,教师应该紧扣人文内涵,在教学方式上力求有所创新,尽量避免落入传统解读的窠臼。

1.粗读全文,整体感知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后,而对于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该如何做呢?因而必须要全都是小数或全都是分数这样才能进行计算。

这节课就在这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以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也让学生总结并掌握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特点,能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这样就为今后学习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通过习题练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极探索分数与小数互化的规律。

(1)“读”:(目的是培养语感,让学生熟悉内容,为后面的质疑探究打基础)(老师引导)好散文归结为三个因素:情、知、文。

情即感情、真情,知即知识、学养,文就是独特的个性文字和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冯至的散文就体现了这一美学特点。

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诚挚坦白,抒情性强。

请同学们打开书,放声朗读这篇文章。

(2)“疑”:(提出问题:展示在投影幕上,让学生带着问题熟悉课文)(老师引导)本文侧重于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

解读的着眼点应放在结合以下几个问题思考,进而理清文章思路,为探究文本的精髓作铺垫。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的同时,就能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作者猜想山村隐藏兴哀史的依据是什么?二、作者描绘了哪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三、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怀?(3)“谈”:学生就读后所感交流、质疑可分为以下两个步骤:先由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再由老师根据文本的写作旨趣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板书备用。

2、精读局部,鉴赏品味(这是该课教学的重心,采用教师示范鉴赏与个性鉴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让学生反复诵读他们认为需要探究的文章内容。

(2)教师示范鉴赏第5节(关键点:描绘眼前小溪——想像曾养育昔日的人们——感悟人类声息相通。

)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重点:美术家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化;自我和社会的关系。

本课的难点: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自我和社会的关系。

(3)启发学生思考:以下各节由眼前景生发了怎样的联想?感悟是什么?各抒己见,教师随机点拨评价,达到师生互动目的。

(明确:由小草感悟到生命的宁静之美;由彩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由有加利树感悟到生命的渺小;由野狗的嗥叫感悟到生命对于疾苦的恐惧;由鹿子的嘶声感悟到死亡的可怕。

)(4)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探究:作者描述或抒怀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是在让学生深入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体会大自然在丰富人的生命体验时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起珍爱自然的情感,真正达到怡情悦性。

)(5)怎样理解文末一段?(明确:是文章的点晴之笔,概括了对自然的总体感悟。

①自然滋养人类,②生命跨越时空,声息相通。

)3、研读文章,升华认识(在精读的基础上探寻文题的深刻寓意。

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进行交流,教师注重相关内容的联系,巧妙点拨。

引领时要注意问题的分解及问题设计的梯度。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1)怎么理解文末“风雨如晦的时刻”这一句话的内涵?明确:“风雨如晦的时刻”即作者写作的年代:1942年,也是一个浩劫的年代。

作者的感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寄予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2)作者引用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卜算子》中的诗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有何巧妙之处?一棵小小的鼠曲草、一些彩菌各承载了作者哪些丰富的联想?能够跨越历史时空的,除了看得见的自然事物,还有哪些是看不见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体验作者在这个山林所体验到的,让他们思考作者所思考到的,比如关于生存的意义的话题:生死、病苦、兴亡,等等。

)4.引导学生仔细琢磨,悉心领会冯至散文的特色(作为现代著名诗人的冯至,他的散文清新明澈,有诗一般的语言,并包含着深刻的生命体验,虽然是一篇现代文,也应该引导学生仔细琢磨,悉心领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