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第一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对人的理智发展的作用。
1862 年英国成立的“学术机 构协会”,便负有 一定的高等教育研究职能。
1893 年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霍尔。他根据自己在 高等教育方 面的长期实践与思考,开出了“高等 教育”课程。
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
p2
3、高等教育的概念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种社会活
动,是建立在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传授高深学术 与技能的专业教育。
4、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 性质任务上的高等专门性;
教育对象上的身心成熟性;
劳动过程中的复杂精神性。
三大特征说明,高等教育应当有着不同于初等、 中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而高等学校 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握
人格的多样性和 能力的差异性:
有人擅长抽象的理论思维 有人动手能力极强 有人有领导天赋 有人善贯彻执行 有人语言能力很强 有人则思维缜密
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
1. 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
2. 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
3. 教育就是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 使个体社会化;
作为教育者的职责和要求。
(二)相关概念辨析
1、高等教育与中学后教育
中等教育完成后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在社区学 院或高等职业学校进行的1-2年甚至更短时间的培 训。后来,逐渐演变为泛指中学教育后的各种教 育,甚至成为高等教育的同义词了。
2、高等教育与第三级教育
第一级教育——初等教育
第二级教育——中学教育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三纲”是指“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即仁、义、礼、 智、信。“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德、容、言、工。
因材施教 有 限 的 天 性 释 放
塑造

灌输


重人文
准 单
轻科学
一 化
我国当代教育的问题:
应试思维 “有用” “安身立命”
三、高等教育
(一)高等教育概念的界定
1、这既是一个终极性问题,又是一个起始性问题。 高等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不同时期
概念发生演变,不同国家概念界定不同,不同学 者有不同的理解。
高等教育应该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应 该是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
起始性在于明确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
2、几种有代表性的关于“高等教育”概念的表述 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
缺乏创造力!鲜有独立人格!
(二)西方对教育理解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 前缀“e”有“出”的意思,意为“引出”或 “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 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 从词源上说,西方“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 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 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 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第三级教育——中等教育程度以上的教育 一不受学士学位 第三级教育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二受学士学位 第二阶段
3、高等教育与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次级概念。 四、高等教育学(p1)
第二节高等教育学的形成
一、高等教育研究的萌芽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进行研究,大约始
于19世纪中叶。 两部最早期的著作: 休伯《英国的大学》 纽曼《大学的理想》 纽曼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人的理智的发展及“博雅
过重的功利导向“书中自有黄金屋······”
弥漫着教育实用主义的霾
过强的共性制约 “统一”
价值主体是社会,更多地强调社会对人的需要, 不够重视人自身的完善,轻视人自身成长的规 律。
控制
扭曲
培养出来什么样的人呢?
现实,追逐名利不追求真理 肤浅,死读书未得到很好的思维训练 厌学,把学习只当成谋生的手段 任性,心理年龄偏小,走不出青春叛逆期
1990年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通过的“世 界全民教育宣言”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本身不 仅仅是目的。它是终身学习和人类发展的基础”, “每一个人——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 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基本 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 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 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而这些内容和手 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 尊严的生活和工作,充分地参与发展,改善自己 的生活质量,明智地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 学习所需要的”。
4. 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 展。
建立在这种人性假设基础上的教育实践,既
能促进个体的发展,又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既能
促进个体适应社会,又能促进个体的创新。总之,
这种教育实践使人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进而推
动社会的进步。
教育
就是要让人成为他应该成为的 样子
二、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础教育,一般包括幼
子使做善也”。
教,既是上施下效,也就是说带有很大的灌输的 成分,而且带有必行性,具有强制性,说得过分 点是专制的色彩。育,养使作善,善已经是上所 规范好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具有权威性, 不可逾越。 相比而言,教告诉受教者怎么做,育 告诉受育者做什么。出发的角度不同。
指出教育的本质就是上施下效,长善救失。
高等教育学
教学目的:
(1)理解高等教育学基本理论
(2)拓宽高等教育视野
(3)初步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4)懂得教育基本规律
(5)掌握从事高校教学、管理、科学研究
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高等教育概念wenku.baidu.com
一、教育
(一)中国古代对教育的理解
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
解释是,“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养
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初中、高
中)。是对国民实施基础文化知识、提高公民基
本素质的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基
础的教育。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罗毕召开高级教 育计划官员讨论会,将基础教育理解为“向每个 人提供的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 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 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 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 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