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1.3宋明理学
合集下载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3 宋明理学(共17张PPT)
⑤理学重视内心修养,推动文学艺术向追求意境,内敛,朴实,
平淡方向发展。
2020/6/12
13
随
堂 1、《论语》在汉代不受重视,只被看作辅
测 验
助读物,《孟子》在北宋之前连经书都不算。 南宋朱熹对《论语》《孟子》加以解释后使
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这表明( )
A.四书为阐发孔孟思想而作 B.魏晋战乱使儒学传统断绝 C.理学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产物 D.传统儒学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理学何以消解佛道冲击?
1)如何维护专制统治? 2)如何满足人们精神需求? 3)如何剥离谶纬色彩? 4)如何加强思辨化、理论化建设? 5)如何变三教并立为理学独尊? 6)如何改变商品经济繁荣下重利轻义的 社会风气?
2020/6/12
7
理学思想内容
①理气论: 认为理和气 浑然一体, 不可分离, 主张先理后 气,属于客 观唯心主义;
2020/6/12
2
理学代表人物、思想、地位
人物
北 周敦颐
宋
卲雍
五
张载
子 程颐程颢
(二程)
思想
地位
以《周易》探索自然规律,将万物和 人合二为一,为理生万物提供依据
开创是 天理的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
创建 理学
南宋朱熹
2020/6/12
理气论,格物致知的修养论,儒学的 内涵是“三纲五常”,正君心,内圣 外王。
③内因:儒学自身缺陷:汉末,儒学走向谶纬化,神秘化;儒学在思 辨性、理论性和对人的终极关怀上存在不足;
④其它: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呈现思想融合的景象; ⑤其它:唐宋,社会文化环境宽松,兴起儒学复兴运动。韩愈提出 “道统论”(正统儒学的承继关系),李翱提出“性命之源”。
人民版必修三1.3宋明理学精品课件(共42页)
人民版必修三1.3宋明理学精品课件( 共42页)
人民版必修三1.3宋明理学精品课件( 共42页)
二、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1.思想来源: 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是儒道佛 教三家融合的产物)
2.基本含义: 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 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道教思想渊源则可追溯到战国时 期的神仙方术思想,乃至上古时代的 民间巫术等。道教追求长生不死成神 仙。
道教尊老子为教祖,奉《道德经》 等为主要经典。
材料: 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习儒,一度又信奉道教, 经常屈尊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 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 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
小故事 人民版必修三1.3宋明理学精品课件(共42页)
致良知的故事:王守仁的门人, 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 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 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 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 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 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 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 是你的良知!”
相同点:都承认理的存在,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理
学)
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质是维护封建统
治
人民版必修三1.3宋明理学精品课件( 共42页)
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人民版必修三1.3宋明理学精品课件( 共42页)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格物致知: 获得知识与掌握事物
的规律,必须要接触这个
“发明本心”,主张人生日 用处直接体悟“理”, “物 欲”和“意见”是人心之
人民版必修三1.3宋明理学精品课件( 共42页)
人民版必修三1.3宋明理学精品课件( 共42页)
二、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1.思想来源: 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是儒道佛 教三家融合的产物)
2.基本含义: 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 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道教思想渊源则可追溯到战国时 期的神仙方术思想,乃至上古时代的 民间巫术等。道教追求长生不死成神 仙。
道教尊老子为教祖,奉《道德经》 等为主要经典。
材料: 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习儒,一度又信奉道教, 经常屈尊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 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 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
小故事 人民版必修三1.3宋明理学精品课件(共42页)
致良知的故事:王守仁的门人, 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 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 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 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 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 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 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 是你的良知!”
相同点:都承认理的存在,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理
学)
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质是维护封建统
治
人民版必修三1.3宋明理学精品课件( 共42页)
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人民版必修三1.3宋明理学精品课件( 共42页)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格物致知: 获得知识与掌握事物
的规律,必须要接触这个
“发明本心”,主张人生日 用处直接体悟“理”, “物 欲”和“意见”是人心之
人民版必修三1.3宋明理学精品课件( 共4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课件 (共30张PPT)
世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消极和积极的 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推进新课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
教 们的自然欲求。 师 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讲 解 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 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长幼有序、 怜贫恤寡、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等)
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和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仁者境界不仅是追求精神的自足和自由,还应有强 烈的社会责任感。
推进新课
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 教 师 讲 解 认为道的价值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的境
界才算得道。
认为帝王都是无道之君,导致政治黑暗。 认为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其关键是“正 君心”。
推进新课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儒学的困境
困境:汉末至唐末五代,儒学的统治地位不断遭到挑战 教 和削弱。 师 讲 原因:社会动荡,军事割据和混战,冲击儒家构建的一 解 套政治和伦理方面的统治秩序。 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冲击(三教合一)
推进新课 2.儒学复兴运动
唐代: 教 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反对道教和佛教; 师 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道统”思想。 讲 解 李翱: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朱熹
你认为朱熹这句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推进新课
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心学的基本特征
教 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 师 并努力实践之。 讲 解 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
推进新课
2.陆九渊——“发明本心”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 1.3宋明理学 (共39张PPT)
⑴基本观点
②修养论:把握“理”的方法是“格物致 知”。强调“仁”和“仁者”,强调社会责任感。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 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如何获取“理” ?
实践
格物:探求外界事物
致知:获得知识
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 上加深对理的体验,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最 终贯通明理。
2、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
⑴基本观点
③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朱熹
“所谓天理,复是 何物?仁、义、礼、 智、信岂不是天理? 君臣、父子、兄弟、 夫妇、朋友岂不是天 理?”
2、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 ⑵注解四书 《四书章句集注》
理学的社“会天政理治存则观人:欲亡,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 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的开创者
①基本观点: 宇宙观:后面
“心即理也” (本心即天理), “宇宙便是吾心 , 吾心便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主观
唯心论),被称为“心学”。 方法论:
“发明本心”,就是要直达自己的内在良知,
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回归善良的本心。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
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天地之间, 理一而已。然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 化生万物。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朱熹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理气的关系?
“理”是世界的本源。
“气”,可以理解为物质材料,也可 以理解为人和万物。
2、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
基本观点: 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②致良知;知行合一
②修养论:把握“理”的方法是“格物致 知”。强调“仁”和“仁者”,强调社会责任感。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 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如何获取“理” ?
实践
格物:探求外界事物
致知:获得知识
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 上加深对理的体验,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最 终贯通明理。
2、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
⑴基本观点
③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朱熹
“所谓天理,复是 何物?仁、义、礼、 智、信岂不是天理? 君臣、父子、兄弟、 夫妇、朋友岂不是天 理?”
2、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 ⑵注解四书 《四书章句集注》
理学的社“会天政理治存则观人:欲亡,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 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的开创者
①基本观点: 宇宙观:后面
“心即理也” (本心即天理), “宇宙便是吾心 , 吾心便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主观
唯心论),被称为“心学”。 方法论:
“发明本心”,就是要直达自己的内在良知,
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回归善良的本心。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
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天地之间, 理一而已。然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 化生万物。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朱熹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理气的关系?
“理”是世界的本源。
“气”,可以理解为物质材料,也可 以理解为人和万物。
2、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
基本观点: 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②致良知;知行合一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课件(共21张PPT)
关注传统文化
传承华夏文明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 九 渊
王 阳 明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三教合一
(统治者,民间表现)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2、“三教合一”过程及结果,实质 3、儒学体系的更新 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以“理”或 “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的生存原 则,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学说——理学。
3)影响:
1、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 度,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有力地维护了封
建专制统治。
2、同时又具有和谐意识,崇尚道德,注重气节, 讲求自我节制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积极 而深远影响。 3、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
鲜甚至形成“朱子学派”。
前沿视 点
为纪念朱熹诞辰875周年,2005年9月19至21日中国(武夷 山)朱子文化节在武夷山举办。期间活动包括:宋明理学研 究中心挂牌仪式、朱熹纪念馆迁址开馆典礼、“朱子学与和 谐社会”高峰论坛、海内外朱子后裔祭祀活动等等。
A.他最早把儒家思想发展为理学 B.他认为“理”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
B
)
C.其思想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法家、道家思想 D.他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人欲”与“天理”辩证统一 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C
)
A..天体运行法则
B. 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二十四孝” —郭巨埋儿
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 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 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 ——鲁迅《旧事重提》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传承华夏文明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 九 渊
王 阳 明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三教合一
(统治者,民间表现)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2、“三教合一”过程及结果,实质 3、儒学体系的更新 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以“理”或 “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的生存原 则,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学说——理学。
3)影响:
1、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 度,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有力地维护了封
建专制统治。
2、同时又具有和谐意识,崇尚道德,注重气节, 讲求自我节制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积极 而深远影响。 3、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
鲜甚至形成“朱子学派”。
前沿视 点
为纪念朱熹诞辰875周年,2005年9月19至21日中国(武夷 山)朱子文化节在武夷山举办。期间活动包括:宋明理学研 究中心挂牌仪式、朱熹纪念馆迁址开馆典礼、“朱子学与和 谐社会”高峰论坛、海内外朱子后裔祭祀活动等等。
A.他最早把儒家思想发展为理学 B.他认为“理”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
B
)
C.其思想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法家、道家思想 D.他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人欲”与“天理”辩证统一 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C
)
A..天体运行法则
B. 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二十四孝” —郭巨埋儿
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 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 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 ——鲁迅《旧事重提》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优秀课件
朱熹的“穷理”
格物致知:
推究事物的 原理,从而获 得知识。
朱熹的理学体系
本 体 论 世界的本原是理 “太极”
修 养 论 格物致知 存天理,灭人欲 “仁”
社会政治论 “正君心” 道的内涵是三纲五常
儒学原则世俗 化、生活化
王权合法理 论支撑
主要著作 历史地位
《四书章句集注》 一代儒学宗师
提供理解经 典新途径
王守仁 一五二八年
十一月从广东广州乘船出发回家乡
十一月二十八日舟行至江西南安
十一月二十九日弟子问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瞑目长 逝。
穿越:你巧遇朱熹王守仁在池塘边散步,问他 俩“池塘的水为什么这么清”,他俩会怎么回答?
你会投入谁的门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
——王守仁《咏良知四首之一》
[]
北 为为为为
宋 张 载
万往生天 世圣民地
开继立立
太绝命心
平学
——
七、人向前走的过程,应该是慢慢学会做减法的过程。贪念越多,心里装的包袱越多,人越是寸步难行。学会放下,才能走更快更远。
朱熹、王守仁的仙逝
朱熹 一二〇〇年
三月初六日改《大学·诚意章》,改《楚辞》一段。
三月初八日作范伯崇念德书,托写《礼书》。又作黄直卿干书, 令收《礼书》底本。又作敬之在书,令早收拾文字。在床边对九 名弟子留下遗言:“道理只是恁底,但大家倡率做些艰苦功夫, 须牢固著脚力,方有进步处。”
三月初九日提笔写字,气息渐微而逝——
人皆可以为尧舜!
然就人之所禀而言,又有昏明清浊之异。故上知生知 安行,不待学而能,如尧舜是也。其次则亚于生知,必 学而后至。又其次者,资禀既偏,又有所蔽,须是痛下 功夫。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然后方能及亚于生知者。 及进而不已,则成功一也。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共46张PPT)
④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
⑤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
2.儒学复兴运动
(1)唐朝中后期,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主张;
韩愈提出“道统”思想。 李翱提出从“性命之源”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2)北宋:士大夫掀起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
(3)影响:
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 渐形成。理学就是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 中孕育而生
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 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 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 “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 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 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 “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 也脱掉?”贼犹豫了,说: “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 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2.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
不和。
——《朱文公文集》
材料三:理朱是熹认世为界“的所本谓致原知;在理格物存者在,于言客欲致观吾事之物知,中在,即物而穷其 理也。 理先气后;
——《朱子语类》
在 是朱什熹么看?来如理心世何;是界获三的得本“纲原理五是”常什?么的?封“建理”道存德在规于哪范里,?仁什么是是天“理理”的?核“理”的核心
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十分盛 行,被称为“朱子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 重视,足见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
阳明格竹:他遍读朱熹的著作,为了实践朱熹的 “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 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 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 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阳明格 竹”。龙场悟道:后来在龙场谪贬期间日夜反省, 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即理也,圣人之道,吾性 自足,不假外求。
⑤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
2.儒学复兴运动
(1)唐朝中后期,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主张;
韩愈提出“道统”思想。 李翱提出从“性命之源”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2)北宋:士大夫掀起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
(3)影响:
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 渐形成。理学就是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 中孕育而生
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 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 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 “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 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 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 “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 也脱掉?”贼犹豫了,说: “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 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2.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
不和。
——《朱文公文集》
材料三:理朱是熹认世为界“的所本谓致原知;在理格物存者在,于言客欲致观吾事之物知,中在,即物而穷其 理也。 理先气后;
——《朱子语类》
在 是朱什熹么看?来如理心世何;是界获三的得本“纲原理五是”常什?么的?封“建理”道存德在规于哪范里,?仁什么是是天“理理”的?核“理”的核心
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十分盛 行,被称为“朱子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 重视,足见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
阳明格竹:他遍读朱熹的著作,为了实践朱熹的 “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 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 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 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阳明格 竹”。龙场悟道:后来在龙场谪贬期间日夜反省, 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即理也,圣人之道,吾性 自足,不假外求。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1.3宋明理学 (共17张PPT)
2、唐代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
韩愈 知识点拔
(二)理学的创立——新儒学的形成(北宋五子)
1.思想来源: 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2.基本含义:
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 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新儒学) (理”或“天理”的含义:理是明理学的核心,是宇宙万物 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东西,是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天理”或“天理”的含义 “理”是天下万物永恒的普遍法则。它体现在社会上是 儒家“三纲五常”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理的本质: 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 在的普遍原则。
4、北宋五子的主张
(1)周敦颐、邵雍——为理学奠基
周敦颐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 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 灵。”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 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木, 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 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特点: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哲学体系 根本
目的
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 故名“理学”。它是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主
流学派,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
(一)、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
1、魏晋以来道教、佛教广泛传播对儒学的冲击
另类皇帝 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饱读儒家经书,一度又信奉 道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 当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梁武帝又 “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 寺,把推崇佛教推向戏剧性的高潮。
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教学课件
(3)认识论方面: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知行合一:知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3、影响:
A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B 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的社会
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 在日本、朝鲜,甚至形成了“朱子学”学派。
思考:董仲舒新儒学和程朱理学为什么能被 统治者接受?
董仲舒: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神化皇权) →大一统:维护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的需要。
程朱理学:“理”既指自然的普遍法则,又指 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
(2).王阳明的生平:
王守仁(1472—1528), 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 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 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古 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 治家和军事家,“心学”创始 人。
材料二
心学的方法论
“ 致—良如知何为把圣握 人“理教”? 人第一义”。 “知不行靠合“一格”物”:
程颢,称明道
先生。北宋思想 家,理学创立者 之一。
程颐,称伊川先生。 朱熹,称晦庵 北宋思想家,理学创 先生。理学集大 立者之一。(洛派) 成者(闽派)
(1)“二程”的主张: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 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客观唯心 主义)
②“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 之定理”。
相同点
1、内容 (1)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 “仁”“礼”的思想; (2)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影响 (1)有助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2)束缚人和人性; (3)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知行合一:知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3、影响:
A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B 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的社会
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 在日本、朝鲜,甚至形成了“朱子学”学派。
思考:董仲舒新儒学和程朱理学为什么能被 统治者接受?
董仲舒: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神化皇权) →大一统:维护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的需要。
程朱理学:“理”既指自然的普遍法则,又指 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
(2).王阳明的生平:
王守仁(1472—1528), 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 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 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古 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 治家和军事家,“心学”创始 人。
材料二
心学的方法论
“ 致—良如知何为把圣握 人“理教”? 人第一义”。 “知不行靠合“一格”物”:
程颢,称明道
先生。北宋思想 家,理学创立者 之一。
程颐,称伊川先生。 朱熹,称晦庵 北宋思想家,理学创 先生。理学集大 立者之一。(洛派) 成者(闽派)
(1)“二程”的主张: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 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客观唯心 主义)
②“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 之定理”。
相同点
1、内容 (1)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 “仁”“礼”的思想; (2)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影响 (1)有助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2)束缚人和人性; (3)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 1.3 宋明理学(共15张PPT)
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 明的进步;
实践意识: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 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消极:
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如:尊卑等级观念;
重男轻女的观念; 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问题二: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二)理学的成熟:南宋朱熹; (三)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
北宋为五“子理”生万物主的要理成论就提供了依据地。位
周邵敦雍开颐创为了理极十理图 四结重学学》卦新合中的排《的建列周“立易《气开》 周学辟解 易”了释 》一道《 的派太六,路是。理学理 学
学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方法论
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
1、基本特征: 1)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
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
2)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 2、代表人物:陆九渊:南宋人,心学开创者
王守仁:明朝人,心学集大成者
3、地位: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 论任务已经完成。
课堂活动: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学派
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
内容 同
继承儒学仁、礼思想; 世界的本源是“理”
实质
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
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维护专制统治。
程朱理学 认识“理” 理是外在的,独
立于人存在的;
异 实现“理” 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 理是内在的“心” 内心反省
1.儒学的权威性严重削弱
2.魏晋以来,儒、佛、道三家日趋融合,儒学吸收 佛、道有益成分,发展为更有理性化、思辨化的 新儒学体系。
实践意识: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 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消极:
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如:尊卑等级观念;
重男轻女的观念; 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问题二: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二)理学的成熟:南宋朱熹; (三)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
北宋为五“子理”生万物主的要理成论就提供了依据地。位
周邵敦雍开颐创为了理极十理图 四结重学学》卦新合中的排《的建列周“立易《气开》 周学辟解 易”了释 》一道《 的派太六,路是。理学理 学
学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方法论
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
1、基本特征: 1)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
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
2)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 2、代表人物:陆九渊:南宋人,心学开创者
王守仁:明朝人,心学集大成者
3、地位: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 论任务已经完成。
课堂活动: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学派
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
内容 同
继承儒学仁、礼思想; 世界的本源是“理”
实质
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
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维护专制统治。
程朱理学 认识“理” 理是外在的,独
立于人存在的;
异 实现“理” 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 理是内在的“心” 内心反省
1.儒学的权威性严重削弱
2.魏晋以来,儒、佛、道三家日趋融合,儒学吸收 佛、道有益成分,发展为更有理性化、思辨化的 新儒学体系。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课件
材料: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 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
材料: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 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 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 ”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 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 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巅峰对决
朱熹
陆九渊
南宋年间,吕祖谦为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 学” 的分歧,出面邀请朱熹、陆九渊等到鹅湖寺, 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激烈辩论了三天,最终不欢而 散。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
三、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代表人物:
陆九渊
王守仁
如何获得理?(方法论)
程朱理学:格物致知(实践) 陆王心学:“发明本心”直接体悟理(内心反省)
程朱理学 认识“理”理是外在的,独
立于人存在的;
异 实现“理” 格物致知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 理是内在的“心”
内心反省 主观唯心主义
我们 怎样 看待 理学?
观点争鸣
观点1 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多于肯定,对朱熹、王 阳明全盘否定说: “宋明理学是封建后期的统治思想,为强化 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从政治作用说,理学是思想史上的 浊流。”
• 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不同于佛教)
思想大餐
儒家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 “道统论”
历代帝王都是无道之君,道的价值内涵是”三 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才算得道
• “正君心”
道掌握在儒家手里---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 天然权利---干预政治的关键是设法“正君心 ”----只有君心正,才能正纲常,而后国治天下 太平
1.3 宋明理学 课件(人民版必修3)
陆九渊
生分歧,1176年,双方在江西信州鹅湖 寺进行了一场辩论,史称“鹅湖之会”。
34
“致良知”
王守仁(1472—1529),人
称阳明先生。他以反对正统朱学 的姿态出现,认为“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一切都是从“心”
产生出来的,而不是由踞于心之 上的“理”所派生出来的,从而 肯定意识为第一性。他的思想核 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 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 因此天理在心中,不必去外求。
24
朱熹对理学的发展
朱熹(1130—1200),南宋理 学之集大成者。他多年研究传授五 经四书,编著成《四书章句集注》 等书。他提出“去人欲,存天理”, 认为人欲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 主张用天理克制人欲。朱熹在继承 和发展二程的思想基础上,建立了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王守仁
28
何谓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2.主要思想观点 ①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 程颢、程颐、朱熹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③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要“存天理,灭人欲”。 3.主要理论著作: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4.统治地位的确立:明初
15
一、理学产生背景
1.儒学困境 (1)表现:汉末、魏晋、唐末五代地位进一步动摇
(2)原因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道教的传播,儒学的统 治地位受到动摇。 ②唐宋时期,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出现三教合一的 社会潮流。
过渡:为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的不断思考和探索。
16
2.儒学发展
(1)概况: ①唐朝中后期,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主张; 韩愈提出“道统”思想 李翱提出从“性命之源”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②北宋的儒学复兴运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课件(共20张PPT)
局限 认识
压制扼杀自然欲求,进一步禁锢人们思想,对封建 社会后期的变革起了一定阻碍作用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理学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吸收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理学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体现在吸收佛、道思想, 完成对宇宙、自然的思考,弥补了孔孟儒学的不 足和缺陷,简言之,理学使儒学成为可解释万事 万物的哲学,只是这种解释与儒家伦理直接联系, 使理学继续为封建统治所用。
石介的《中国论》说:“闻乃 有巨人名曰佛,自西来入我中 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 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 以其道易中国之道……”
老聃是中国人,为什么石介说 他“自胡来入我中国”?
打击异教
提升儒学
老聃像
三教图
悬空寺 是 国内现存的 唯一的佛、 道、儒三教 合一的独特 寺庙。始建 于北魏后期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知道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宋明理 学的代表人物;知道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 了解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说明宋明时 期儒学的发展。 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
“周敦颐与张载的思想主张及贡献”等知识点为学生课
外阅读内容
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此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程朱理学
发展:陆王心学
影响
代表人物
二程
观点
哲学思想: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天理”是万物本原,先有理后有 物 伦理观:认为“仁”是“天理”的核心 和 修养的最高境界 宋明理学的开创者
地位
程朱理学
代表人物
朱熹
世界观:理是世界的本原, 理气浑然一体。 客观唯心主义 方法论:格物致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朱理学
人物 二程 理学 (宋)
程颢
1032-1085
程颐
1033-1107
主要观点 对世界本原的认识 认识论 天理是万物的本 原,天理与伦理 道德直接联系 “格物致知”; 把知识、道德和 天理联系起来
朱熹
心学 陆九渊 (明) 王阳明
天理即三纲五常; “物”指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人伦、圣言、世 故
程 颐
(3)“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程 颢
(二)理学的成熟 1.代表人物: 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2.成就: (1)提倡三纲五常
(2)《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理学的经典著作,科 举教科书 4.影响:
(1)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 (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3)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不可取的一面:
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 大师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程朱理学共同的主要思想观点 1、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 家 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2、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明初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 主要 ②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思想
程 朱 理 学
朱 熹
陆王 心学
陆 九 渊
王 守 仁
(一)理学的创立:
1.思想来源: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2.基本含义: 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形成一套以理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理学(新儒 学) 3.北宋二程的主张:
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 格物致知
程颢
程颐
(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核心) (2)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 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成为正统的条件.
内容:大一统,天人感应, 主张人君受命于天,实行仁政. 条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大一统局面出现.
庐山白鹿洞书院
三、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宋明理学
(一)创立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创立:北宋五子
(二)创立过程 成熟:南宋朱熹
宋明理学可取的一面:
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 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 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 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 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材料辨析题 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2、材料2和材料3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 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 差异?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 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 “致良知为圣 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 ,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 在心中。 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 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 是什么关系? 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
①前者认为世界本原是客观存在的“理”;客观唯 后者认为“心即理”是主观的。主观唯心主义 ②把握“理”的方法: 前者主张“格物致知”; 后者主张内心反省,致良知。
四、对理学的评价:
1、实质: 理学是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 2、消极影响: 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
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3、积极作用: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陆王心学(明)
人物
理 学 二程 朱熹 “心”是万物的本 陆九渊 原,“心”即理; 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反省内心可以获 得天理 “致良知”和 “知行合一” 王守仁(1472-1529)
主要观点
对世界本原的认识 认识论
心 学
王阳明
陆九渊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陆 九 渊 陆 王 心 学
①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小结:
宋 明 理 学
背景: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理 学 的 发 展 创立:北宋五子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巩固练习: 1、儒、道、佛三教合一形成于( ) A、两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 2、面对儒家思想受到道、佛两教的冲击,唐宋 儒学大师的态度是( ) A、放弃儒家思想 B、对儒、道、佛三教平等对待 C、坚持以儒家思想为本,吸收道、佛两教思想 加以完善 D、以佛学为主,吸收儒、道思想,形成一种 新思想
②求“理”的方法 -----内心反省 ③反对“格物致知”
①思想核心:“致良知”
王守仁
(阳明心学)
②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
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
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同:
①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同属于唯心之义。 ②都是儒学的新形式;
2、异:
心主义
③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程朱理学
人物 二程 理学 (宋)
程颢
1032-1085
程颐
1033-1107
主要观点 对世界本原的认识 认识论 天理是万物的本 原,天理与伦理 道德直接联系 “格物致知”; 把知识、道德和 天理联系起来
朱熹
心学 陆九渊 (明) 王阳明
天理即三纲五常; “物”指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人伦、圣言、世 故
5、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以取代儒家 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 ) 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 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6、对宋明理学地位及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 是( ) A、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 B、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 道德等于一身的庞大的思想体系 C、宋明理学的适应新时期维护君主专制的需要 而形成的 D、对中华民族性格和人的发展没有积极作用
王阳明的心学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心外无佛,即心是 佛”“心即理”“心外无 物” 更多地吸取佛教禅宗的思想
明中期儒学 代表人物
材料一 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 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无物,山中树上 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何相关?”王阳明回答: “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 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 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 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 心中贼难”。 (1)材料一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 的解释,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 合理吗? (2) 材料二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的意思是什么?王阳明要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在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之
后,你认为宋明时期儒学有了哪些
发展?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于一身,将儒学发展为理 学,形成庞大的思想体系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 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
关注照汗青。” —(宋)文天祥
发展:陆王心学
(三)历史影响
程颢
朱熹
程颐 王守仁
陆九渊
一、兴起背景:
1、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 冲击儒学的统治地位; 2、唐宋时期,三教合一
道、佛
二、含义: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三、表现:
程 程 颐
程朱 理学
颢
(1) 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 (2) 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
3.王守仁——“阳明心学”(进一步发展) (1) 简介:阳明先生,明代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2)思想: ①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②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 “致良知”(人固有 的善性)“知行合一”
(3)意义: 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
3、关于宋代理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从本质上讲是儒学的新发展 B、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是两程一朱 C、是儒学吸收道、佛两教的产物 D、程朱理学在宋代就确立了统治地位
4、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 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 )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