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被子植物代表植物(一)课件
合集下载
被子植物(1)
![被子植物(1)](https://img.taocdn.com/s3/m/f5902ce04afe04a1b071deec.png)
被子 植物 的双 受精 现象
花粉,萌发 出花粉管 卵细胞, 受精后发 育成胚
极核,受 精后发育 成胚乳
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主要学说
真花学说(Euanthium 假花学说 Theory) (Pseudanthium Theory)
被子植物起源于高等裸子 植物的弯柄麻黄。弯柄麻 黄大、小孢子叶球分别演 化为被子植物的雌或雄的 葇荑花序,进而演化为两 性花,因此被子植物的花, 不是一个真正的花,而只 是一个简化了的花序。 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是单 性花的葇荑花序类
第二章 植物的形态结构 和基本类群
2.4 植物的类群(6)
2.4.8 被子植物
• • • • •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主要学说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 被子植物的分类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 • • • • • 具有真正的花——有花植物 胚珠有心皮包被,形成果实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植物体)高度发达 被子植物的配子体进一步简化 出现双受精现象和新型胚乳 被子植物的生长形式和营养方式具有明 显的多样性
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
华南青冈坚果
壳斗科特征
常绿或落叶木本 单叶互生,羽状脉直达叶缘,有托叶 雄花成柔荑花序;雌花生于总苞内,总苞呈杯 状、囊状,果实成熟时发育为壳斗。 坚果,生于总苞内 种子无胚乳,子叶肥厚
桦木科Batulaceae
红桦
白桦林
桦木科Batulaceae特征
木兰科 Magnoliaceae
雄蕊
雌蕊
植株
玉兰
果枝
花枝
花的解剖
白玉兰Michelia alba DC
药用植物学课件-被子植物代表植物(一)
![药用植物学课件-被子植物代表植物(一)](https://img.taocdn.com/s3/m/33ad7d5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b.png)
主要成分:
托叶鞘
植株
雌蕊
果实
花程式
花
(1)蓼属(Polygonum类约80种。
荭蓼Polygonum orientale
块根生用能通便,解疮毒;制首乌能补肝肾,乌须发,强筋骨。
何首乌Polygonnum multiflorum Thunb.
本科植物的化学特征 生物碱广泛地分布在本科植物中,如黄连属(Coptis)含有小檗碱(berberine),乌头属(Aconitum)含有乌头碱(aconitine),唐松草属(Thalictrum)含有唐松草碱(thalicrine)等。 毛茛苷(ranunculin)是一种仅存于毛茛科植物中的特殊成分。
本科可分为四个亚科: 绣线菊亚科 蔷薇亚科 苹果亚科 梅亚科
本科124属,3300多种,分布全球,以北温带为多。我国产51属,1100种,已知药用360种,各地均有分布。
资源分布:
蔷薇亚科 Rosoideae 草木或灌木。复叶或单叶,托叶发达。子房上位,周位花,心皮多数,离生;每个子房中含胚珠l~2。聚合瘦果或聚合核果。萼片多宿存。 1个雌蕊
茎称为夜交藤,有安神,通络之效。
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 主产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根茎和根均能清热利尿,收敛止血。
The flowers start out white, turn pink and are a deep pink by Sept.
Rheum officinale Baill.
根茎能泻热通便;小剂量为收敛剂和健胃剂。 尚有:藏边大黄 R. umndulatum L. 、华北大黄R. franzenbachii Munt. 、 河套大黄R. hotaoense C. Y. Cheng et C. T. Kao等。
托叶鞘
植株
雌蕊
果实
花程式
花
(1)蓼属(Polygonum类约80种。
荭蓼Polygonum orientale
块根生用能通便,解疮毒;制首乌能补肝肾,乌须发,强筋骨。
何首乌Polygonnum multiflorum Thunb.
本科植物的化学特征 生物碱广泛地分布在本科植物中,如黄连属(Coptis)含有小檗碱(berberine),乌头属(Aconitum)含有乌头碱(aconitine),唐松草属(Thalictrum)含有唐松草碱(thalicrine)等。 毛茛苷(ranunculin)是一种仅存于毛茛科植物中的特殊成分。
本科可分为四个亚科: 绣线菊亚科 蔷薇亚科 苹果亚科 梅亚科
本科124属,3300多种,分布全球,以北温带为多。我国产51属,1100种,已知药用360种,各地均有分布。
资源分布:
蔷薇亚科 Rosoideae 草木或灌木。复叶或单叶,托叶发达。子房上位,周位花,心皮多数,离生;每个子房中含胚珠l~2。聚合瘦果或聚合核果。萼片多宿存。 1个雌蕊
茎称为夜交藤,有安神,通络之效。
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 主产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根茎和根均能清热利尿,收敛止血。
The flowers start out white, turn pink and are a deep pink by Sept.
Rheum officinale Baill.
根茎能泻热通便;小剂量为收敛剂和健胃剂。 尚有:藏边大黄 R. umndulatum L. 、华北大黄R. franzenbachii Munt. 、 河套大黄R. hotaoense C. Y. Cheng et C. T. Kao等。
被子植物1
![被子植物1](https://img.taocdn.com/s3/m/d6b596ae284ac850ad024284.png)
裸子植物门
共 10 属 230 余种。广布于全世界,尤以北半 球为多,我国有 10 属 113 种,药用 8 属 48 种。本科植物多含树脂及挥发油,尚含双黄 酮类,生物碱,多元醇和鞣质等。 [ 代表药用植物 ]油松 P . tabulaeformis Carr .
裸子植物门
柏科 Cupressaceae 常绿乔木或灌木。 叶交互对生或 3-4 片轮生,鳞片 状、针形或钻形 ,有时具二型叶。雌雄同株或异株。 雄球花顶生,每雄蕊具 2-6 花药; 雌球花通常有 316 枚交互对生或 3-4 枚轮生的珠鳞,镊合状或覆瓦 状排列,苞鳞与珠鳞完全合生 ,珠鳞内面近基部有 1 至数枚胚珠。 球果 木质或肉质, 熟时不开裂或仅 顶端微开裂 。种子具翅或无。
裸子植物门
共 5 属 23 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我国有 4 属 12 种,药用 3 属 10 种。本科植物多含有 双黄酮、紫杉碱和具抗癌作用的紫杉醇,及 蜕皮甾酮等。 [ 代表药用植物 ] 东北红豆杉 Taxus cuspidate Sieb.et Zucc.
裸子植物门
麻黄科 Ephedraceae 小灌木或亚灌木。 小枝对生或轮生 , 节明显 ,节 间有细槽, 茎的木质部有导管,髓部深红色。叶小, 鳞片状 ,对生或轮生于节上, 基部结合成鞘状:雌 雄异株 。雄球花由数对苞片组成,每苞片中有雄花 一朵,每花具雄蕊 2-8 ,花丝合成 1-2 束,外有膜 质假花被;雌球花由多数苞片组成,常有雌花 1-2 朵,各生胚珠 1 枚, 胚珠外有革质假花被包围,顶 端有珠被延伸而成的珠孔管。种子浆果状 ,由假花 被发育成的假种皮所包围, 其外有红色肉质苞片 。
花瓣的倍数。二歧聚伞花序。
子房上位,心皮 2-5,合生1室,特 立中央胎座,胚 珠多数
药用植物学PPT演示课件
![药用植物学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c12fa7a1c7aa00b42acb22.png)
药用植物学
院系:药学院 专业:临床药学 组员:110821069 陈秀会
110821037 程贝 110821017 刘婷
1
虞美人
中文学名:虞美人 拉丁学名:Papaver rhoeas 别称:丽春花、赛牡丹、满园春、
仙女蒿、虞美人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木兰亚纲 目:毛茛目 科:罂粟科 属:罂粟属 种:虞美人
四、叶: 叶互生,叶片轮廓披针形或 狭卵形,长3-15厘米,宽1-6 厘米,羽状分裂,下部全裂, 全裂片披针形和二回羽状浅 裂,上部深裂或浅裂、裂片 披针形,最上部粗齿状羽状 浅裂,顶生裂片通常较大, 小裂片先端均渐尖,两面被 淡黄色刚毛,叶脉在背面突 起,在表面略凹;下部叶具 柄,上部叶无柄。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虞美人
向日葵
二、茎:
茎秆圆形直立,表面粗糙并被有
刚毛。由皮层、木质部和海
绵状的髓组成。生育后期,
茎秆木质化,而茎内的髓部
则形成空心。胚茎有绿色、
淡紫、深紫等。株高受播期
及栽培条件的影响,差异也
很大。生长速度以现蕾到开
花最快,此时生长的高度约
占总高度的55%,以后生长
速度减慢,仅占5%左右。向
日葵的分枝性,一种是由遗
筒部淡绿色,上部白色;花 冠带紫色晕者,为紫花曼陀 罗。五裂,多少唇形,有重 瓣。 3、雄蕊群:
雄蕊5,全部发育,插生于 花冠筒。 4、雌蕊群:
心皮2,2室;中轴胎座, 胚珠多数。
12
曼陀罗
5、果实: 蒴果直立,表面有硬刺,
卵圆形,长3~4cm,具长短 不等的坚硬短刺,成熟时四 瓣裂,果期7~11月。
传性决定的后一种是环境条
院系:药学院 专业:临床药学 组员:110821069 陈秀会
110821037 程贝 110821017 刘婷
1
虞美人
中文学名:虞美人 拉丁学名:Papaver rhoeas 别称:丽春花、赛牡丹、满园春、
仙女蒿、虞美人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木兰亚纲 目:毛茛目 科:罂粟科 属:罂粟属 种:虞美人
四、叶: 叶互生,叶片轮廓披针形或 狭卵形,长3-15厘米,宽1-6 厘米,羽状分裂,下部全裂, 全裂片披针形和二回羽状浅 裂,上部深裂或浅裂、裂片 披针形,最上部粗齿状羽状 浅裂,顶生裂片通常较大, 小裂片先端均渐尖,两面被 淡黄色刚毛,叶脉在背面突 起,在表面略凹;下部叶具 柄,上部叶无柄。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虞美人
向日葵
二、茎:
茎秆圆形直立,表面粗糙并被有
刚毛。由皮层、木质部和海
绵状的髓组成。生育后期,
茎秆木质化,而茎内的髓部
则形成空心。胚茎有绿色、
淡紫、深紫等。株高受播期
及栽培条件的影响,差异也
很大。生长速度以现蕾到开
花最快,此时生长的高度约
占总高度的55%,以后生长
速度减慢,仅占5%左右。向
日葵的分枝性,一种是由遗
筒部淡绿色,上部白色;花 冠带紫色晕者,为紫花曼陀 罗。五裂,多少唇形,有重 瓣。 3、雄蕊群:
雄蕊5,全部发育,插生于 花冠筒。 4、雌蕊群:
心皮2,2室;中轴胎座, 胚珠多数。
12
曼陀罗
5、果实: 蒴果直立,表面有硬刺,
卵圆形,长3~4cm,具长短 不等的坚硬短刺,成熟时四 瓣裂,果期7~11月。
传性决定的后一种是环境条
药用植物学被子植物PPT课件
![药用植物学被子植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2d537959eef8c75fbfb3b1.png)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 (Angiospermae)
主要内容:
1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 被子植物分类依据的一般原
则。 3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及分类。
4兰科、桑科、
桑寄生科、马兜铃科、蓼科、苋科、商陆科、 石竹科、睡莲科、毛茛科、芍药科、小檗科、 防己科、木兰科、樟科、罂粟科、十字花科、 景天科、虎耳草科、杜仲科、蔷薇科、豆科、 芸香科、楝科、远志科、大戟科、冬青科、 卫矛科、无患子科、鼠李科、锦葵科、堇菜 科、瑞香科、桃金娘科、五加科、伞形科、 山茱萸科
中产生抗体,然后提纯含有该蛋白抗体的血清(称抗血清),将其与要试验的另一种植物的蛋白质悬 浊液(抗原)进行凝胶扩散或免疫电泳,观察其产生的沉淀反应来估价各不同种生物的相关性或相似 程度。相关性愈高则沉淀反应愈明显。
除了血清方法外还有电泳法,以比较生物种类 之间蛋白质的异同。不同的生物种类含有的蛋白 质不同,因而可出现的区带谱也不同。有人用酸 性凝胶使15种茄属植物的块茎蛋白质在电泳下分 离出14条区带,而每一个种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区 带,从而使蛋白质型具有了分类意义。 此外,把生物体内的酶提取后在一定介质(淀 粉凝胶或聚丙烯酰胺凝胶)下进行电泳,再经酶的 特异性染色,产生一个酶谱,这样来区分和归并 一些物种。这方面常用的是过氧化氢酶、过氧化 物酶以及酯酶等同功酶。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同 功酶代表了它们的遗传特征,在分类学上应用是
分为13门。
3.恩格勒系统是以假花学说(pseudanthium
theory)为理论基础,假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的花
2.细胞学依据 染色体的数目在一个物种内通常是稳定的,因
而可以作为植物分类的依据,因而常用来揭示种间 的关系。多倍体大多是由不同种之间的杂交产生的 杂种染色体加倍而形成。二倍体与四倍体交配,产 生不育的三倍体,三倍体加倍可成为能育的六倍体。
主要内容:
1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 被子植物分类依据的一般原
则。 3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及分类。
4兰科、桑科、
桑寄生科、马兜铃科、蓼科、苋科、商陆科、 石竹科、睡莲科、毛茛科、芍药科、小檗科、 防己科、木兰科、樟科、罂粟科、十字花科、 景天科、虎耳草科、杜仲科、蔷薇科、豆科、 芸香科、楝科、远志科、大戟科、冬青科、 卫矛科、无患子科、鼠李科、锦葵科、堇菜 科、瑞香科、桃金娘科、五加科、伞形科、 山茱萸科
中产生抗体,然后提纯含有该蛋白抗体的血清(称抗血清),将其与要试验的另一种植物的蛋白质悬 浊液(抗原)进行凝胶扩散或免疫电泳,观察其产生的沉淀反应来估价各不同种生物的相关性或相似 程度。相关性愈高则沉淀反应愈明显。
除了血清方法外还有电泳法,以比较生物种类 之间蛋白质的异同。不同的生物种类含有的蛋白 质不同,因而可出现的区带谱也不同。有人用酸 性凝胶使15种茄属植物的块茎蛋白质在电泳下分 离出14条区带,而每一个种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区 带,从而使蛋白质型具有了分类意义。 此外,把生物体内的酶提取后在一定介质(淀 粉凝胶或聚丙烯酰胺凝胶)下进行电泳,再经酶的 特异性染色,产生一个酶谱,这样来区分和归并 一些物种。这方面常用的是过氧化氢酶、过氧化 物酶以及酯酶等同功酶。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同 功酶代表了它们的遗传特征,在分类学上应用是
分为13门。
3.恩格勒系统是以假花学说(pseudanthium
theory)为理论基础,假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的花
2.细胞学依据 染色体的数目在一个物种内通常是稳定的,因
而可以作为植物分类的依据,因而常用来揭示种间 的关系。多倍体大多是由不同种之间的杂交产生的 杂种染色体加倍而形成。二倍体与四倍体交配,产 生不育的三倍体,三倍体加倍可成为能育的六倍体。
浙中大药用植物学课件11被子植物
![浙中大药用植物学课件11被子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80416c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a.png)
石竹科(太子参)
石竹科(太子参)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形态特征]
(1)草本或草质藤本(稀木本)。叶多互生, 藤本常对生,如铁线连属。单叶或复叶。
(2)花单生或排列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和圆 锥花序;萼片有时呈花瓣状;雄蕊和心皮多数, 离生,螺旋状排列在隆起的花托上,子房上位。
(3)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后者羽毛状花柱
识别要点:叶对生,节常膨大。穗状花序 顶生,无花被,雄蕊花丝极短,药隔发达。
药用植物
草珊瑚:常绿亚灌木,茎具膨大的 节,叶卵状披针形。花序穗状顶生。雄 蕊1,棒状;药室比药隔短。核果球形, 红色。
金粟兰科(草珊瑚)
桑科 Moranthaceae
[形态特征] (1)木本。常有乳汁。雌雄异株或同株。 (2)葇荑、穗状、头状、隐头等花序;单
(3)胞果,稀为浆果或坚果。
识别要点:草本。花小,单被,花下常有1枚 干膜质苞片和2枚小苞片。胞果。
药用植物
牛膝:茎四棱形,节膨大,叶对生。 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
川牛膝:茎中部以上近四棱形。多数 聚伞花序密集成圆头状。
苋科(鸡冠花)
苋科(鸡冠花 种子)
苋 科 ( 青 葙 子 )
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药用植物
北细辛:叶端急尖,上表面的叶脉有短柔毛, 背面被较密的毛。花顶端3裂,裂片向下反卷 。
华细辛:叶端渐尖,背面仅脉上有毛。花被裂片 直立或平展,不反折。
马兜铃:草质藤本。叶互生,三角状狭卵形, 基部心形。花单生叶腋,花被基部球状,中部管 状,上部成一偏斜的舌片。蒴果近球形。
马兜铃科(北马兜铃)
[形态特征]
(1)草本。节常膨大。单叶对生,全缘,常在基 部联合。
药用植物学ppt课件
![药用植物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3c051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6.png)
【本科突出特征】
♂♀* ↑K0C(3~5)A(4~5) G(2:1)
叶互生;头状花 序具总苞,有舌状花 或管状花,聚药雄蕊, 子房下位,1室,具1 胚珠,连萼瘦果,屡 有冠毛。
菊科头状花序中的两种类型:
头状花序
同形小花——全为管状花或舌状花 异形小花——中央为管状花
菊科的花冠极为复杂,通常可 分为5种不同的类型:
入药部位为头状花序。
红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L.
❖ 头状花序顶生;全为管
状花,两性,橘红色。
❖ 瘦果白色,倒卵形,无
冠毛。
花序入药,能活血 通经,去瘀止痛。
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草本;根茎肥厚,略呈拳状;
❖叶3深裂或羽状5裂,边缘有刺齿; ❖头状花序,基部被一轮羽状深裂的叶状苞片; 全为管状花。
【重点特征】♂♀*K(4~5)C(4~5)A4~5G(2:2)
叶对生、轮生 托叶明显而宿存,位于
叶柄间或叶柄内,分离 或合生。 花两性,偶单性,辐射 对称; 子房下位, 多 数1室; 胚珠多数~1 枚。
【显微特征】 本科植物有分泌组织,细胞内含砂
晶、针晶、簇晶等。
【化学成分】 本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复杂,以生物碱、
环烯醚萜类、蒽醌类等为特征性成分。
常见药用植物:
茜草
Rubia cordifolia L.
❖草本。根红褐色; ❖茎棱和叶柄上有倒钩刺 ❖叶片4片轮生; ❖聚伞花序排成圆锥状, 子房下位,2室。浆果。
根入药,能凉血 止血,活血去瘀。
栀子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 常绿灌木。 ❖ 叶对生或三叶轮生;托
被子植物(十个次级大科----新课件)
![被子植物(十个次级大科----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2cca35581b6bd97e19ea06.png)
繁缕、霞草等也可入药。
石竹 Dianthus chinensis L.
石竹
石竹
石竹
石竹花解剖
石竹特立中央胎座
兴 安 石 竹
霞 草
4、木兰科 ★( Magnoliaceae )
〔科特征〕 木本,植物体具油细胞而具香气,单叶互 生, 全缘,托叶大而早落,具明显的环状托 叶痕。花大,单生于枝顶,花两性,辐射 对称 ;花常三基数,花被片6-15枚,常呈 花瓣状,子房上位,雄蕊、雌蕊常多数,分 离,螺旋状排列在伸长突起的花托上,每心 皮具1-2个胚珠.花托果期延长, 聚合蓇突 果或聚合浆果。
●●. 本科是双子叶植物中最原始的科.
❖ 花程式:
* P6-15 A ∞ G ∞ : 1 : 1-2
本科共有20属,3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 我国共有14属,160余种。 药用共有8属,90余种
❖ 代表植物:
1、玉兰(又名白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2、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 花程式:
互生
﹡ K C A G (5) 5 5 (2~5:2~5:1)
本科70属,700种, 我国22属,160种。
❖ 代表植物:
1、人参
Panax ginseng
2、三七(田七) Panax pseudo-ginseng
3、西洋参、刺五加、短梗五加等也可入药。
人
参
人 参
人
参
三 七
蓼、荞麦等也可以药用。
掌叶大黄
唐 古 特 大 黄
何 首 乌
虎杖雄花
虎杖雌花
拳
参
酸模
巴天酸模
酸 模 叶蓼
扁 蓄
石竹 Dianthus chinensis L.
石竹
石竹
石竹
石竹花解剖
石竹特立中央胎座
兴 安 石 竹
霞 草
4、木兰科 ★( Magnoliaceae )
〔科特征〕 木本,植物体具油细胞而具香气,单叶互 生, 全缘,托叶大而早落,具明显的环状托 叶痕。花大,单生于枝顶,花两性,辐射 对称 ;花常三基数,花被片6-15枚,常呈 花瓣状,子房上位,雄蕊、雌蕊常多数,分 离,螺旋状排列在伸长突起的花托上,每心 皮具1-2个胚珠.花托果期延长, 聚合蓇突 果或聚合浆果。
●●. 本科是双子叶植物中最原始的科.
❖ 花程式:
* P6-15 A ∞ G ∞ : 1 : 1-2
本科共有20属,3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 我国共有14属,160余种。 药用共有8属,90余种
❖ 代表植物:
1、玉兰(又名白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2、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 花程式:
互生
﹡ K C A G (5) 5 5 (2~5:2~5:1)
本科70属,700种, 我国22属,160种。
❖ 代表植物:
1、人参
Panax ginseng
2、三七(田七) Panax pseudo-ginseng
3、西洋参、刺五加、短梗五加等也可入药。
人
参
人 参
人
参
三 七
蓼、荞麦等也可以药用。
掌叶大黄
唐 古 特 大 黄
何 首 乌
虎杖雄花
虎杖雌花
拳
参
酸模
巴天酸模
酸 模 叶蓼
扁 蓄
植物生物学被子植物(1)(共46张PPT)
![植物生物学被子植物(1)(共4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b061e7a76e58fafbb00347.png)
• 裸子植物的麻黄类可能是被子植物的祖先 • 被子植物中的葇荑花序类最原始 • 被子植物花的演化趋势是单被花向多被花;风媒花向虫媒花;单性花向两性花进化
• 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是恩格勒(A.Engler)
第18页,共46页。
真花学说与真花学派
• 被子植物的花起源于一个简单两性孢子叶球,其基部苞片
家们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个学说:由哈笠尔(Hallier,1903)首先
提出,以后为柏施(Bessey)、哈钦森(Hutchinson)等毛茛学派所发展的真花学
说和恩格勒学派发展的假花学说。
第17页, 被子植物的花起源于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穗,由其中的小 孢子叶球演化成雄蕊,大孢子叶球演化成雌蕊
332科——411科(修改后)
克郎奎斯特系统
学者克郎奎斯特(Cronquist)1957年在 《Outline of a new system of families and orders of dicotyledons》一书中发表的。根据真花学说建立。 11个亚纲、83目、383科
第24页,共46页。
结构上比裸子植物更被简化子。 植物的雌、雄配子体均无独立生活能力,终生寄生在孢子体上(雄配子体
输导组织的完善使体内物质运输畅通,适应性得到加强。
例例如如毛 毛茛茛科学5派个、属恩的格-分勒属花学检派索粉;表,如下雌: 配子体—胚囊)。
距5枚……………………………………耧斗菜属(Aquilegia) 所有被子植物都有双受精现象,即两个精细胞进入胚囊以后,1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胚,另1个与2个极核结合,发育为胚乳,含有三倍(3n)的染色体数。 从两者的关系看,张宏达也认为金缕梅类(柔荑花序类)、木兰类,不能认为那个更原始,那个更进化,是平行发展关系;
• 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是恩格勒(A.Engler)
第18页,共46页。
真花学说与真花学派
• 被子植物的花起源于一个简单两性孢子叶球,其基部苞片
家们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个学说:由哈笠尔(Hallier,1903)首先
提出,以后为柏施(Bessey)、哈钦森(Hutchinson)等毛茛学派所发展的真花学
说和恩格勒学派发展的假花学说。
第17页, 被子植物的花起源于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穗,由其中的小 孢子叶球演化成雄蕊,大孢子叶球演化成雌蕊
332科——411科(修改后)
克郎奎斯特系统
学者克郎奎斯特(Cronquist)1957年在 《Outline of a new system of families and orders of dicotyledons》一书中发表的。根据真花学说建立。 11个亚纲、83目、383科
第24页,共46页。
结构上比裸子植物更被简化子。 植物的雌、雄配子体均无独立生活能力,终生寄生在孢子体上(雄配子体
输导组织的完善使体内物质运输畅通,适应性得到加强。
例例如如毛 毛茛茛科学5派个、属恩的格-分勒属花学检派索粉;表,如下雌: 配子体—胚囊)。
距5枚……………………………………耧斗菜属(Aquilegia) 所有被子植物都有双受精现象,即两个精细胞进入胚囊以后,1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胚,另1个与2个极核结合,发育为胚乳,含有三倍(3n)的染色体数。 从两者的关系看,张宏达也认为金缕梅类(柔荑花序类)、木兰类,不能认为那个更原始,那个更进化,是平行发展关系;
药用植物学课件-被子植物代表植物(二)
![药用植物学课件-被子植物代表植物(二)](https://img.taocdn.com/s3/m/737d9ba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f.png)
抗病毒作用
抗病毒植物种类
如板蓝根、大青叶、柴胡、金银花等,这 些植物已被证实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
A 抗病毒作用总结
一些被子植物含有抗病毒成分,能 够抑制或杀灭病毒,对于预防和治 疗病毒性感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B
C
D
抗病毒应用
在病毒性感染的防治方面,这些抗病毒植 物常被用于辅助治疗,如感冒、流感、肝 炎等。
采收与加工
采收时间
不同药用部位和药用价值的植物,采 收时间也不同,需根据植物的生长周 期和药用成分积累情况来确定最佳采 收时间。
加工方法
采收后的药用植物需进行干燥、炮制 等加工,以保持药效和卫生标准。不 同的药用部位和药用价值,加工方法 也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03
被子植物的化学成 分
生物碱类
人参、黄连、贝母、龙舌 兰、芦荟、艾草等。
裸子植物
特征:种子植物中较少的一类,没有花和果实,只有裸露的种子,多为木本植物。 分类:包括银杏科、松科、柏科等。
药用植物举例:松树、柏树等。
02
被子植物的生药学 特性
药用部位
根
许多药用植物的根部具 有治疗作用,如人参、
甘草等。
茎
一些药用植物的茎部也 可入药,如黄连、黄柏
抗病毒机制
这些植物中的抗病毒成分可通过阻止病毒 复制、抑制病毒蛋白合成等途径发挥抗病 毒作用。
抗炎作用
抗炎作用总结
许多被子植物具有抗炎作用 ,能够减轻或抑制炎症反应 ,对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具有 重要意义。
抗炎植物种类
如连翘、黄连、黄柏、秦艽 等,这些植物含有抗炎成分 ,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 或降低炎症反应。
。
显微鉴别
药用植物学:被子植物课件
![药用植物学:被子植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38c460af1ffc4ffe47ac09.png)
次生的、进化性状 主根不发达(须根系) 多年生或一、二年生草本 藤本 有导管 复叶 对生或轮生 落叶 无叶绿素,腐生,寄生 花形成花序 花的各部轮生 单被花或无被花 花的各部合生 花的各部有定数(3、4或5) 两侧对称或不对称 子房下位 单性花 花粉粒具3沟或多孔 风媒花 聚花果 核果、浆果、梨果 胚大、无胚乳 子叶一片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自新生代以来, 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 • 现知被子植物共1万多属,约20多万种,占植物 界的一半,我国有2700多属,约3万种。 • 被子植物能有如此众多的种类,有极其广泛的适 应性,这和它的结构复杂化、完善化分不开的, 特别是繁殖器官的结构和生殖过程的特点,提供 了它适应、抵御各种环境的内在条件,使它在生 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矛盾斗争过程中,不断产生 新的变异,产生新的物种。
(五)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
• 被子植物的小孢子发育为雄配子体, 大部分成熟的雄配子体仅具2个细胞 (2核花粉粒),其中1个为营养细胞, 1个为生殖细胞,少数植物在传粉前 生殖细胞就分裂1次,产生2个精子, 所以这类植物的雄配子体为3核的花 粉粒。如石竹亚纲的植物和油菜、玉 米、大麦、小麦等。 • 被子植物的大孢子发育为成熟的雌配 子体称为胚囊,通常胚囊只有8个细 胞:3个反足细胞、2个极核、2个助 细胞、1个卵。反足细胞是原叶体营 养部分的残余。助细胞和卵合称卵器, 是颈卵器的残余。 • 由此可见,被子植物的雌、雄配子体 均无独立生活能力,终生寄生在孢子 体上,结构上比裸子植物更简化。配 子体的简化在生物学上具有进化的意 义。
(四)孢子体高度发达
•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型等方面,比其他各类植物 更完善化、多样化 • 有世界上最高大的乔木,如杏仁桉(Eucalyptus amygdalina Labill.),高达156米; • 有微细如沙粒的小草本如无根萍[Wolffia arrhiza(L.) Wimm.],每 平方米水面可容纳300万个个体 • 有重达25千克仅含1颗种子的果实,如王棕(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H. B. K. ) O. F. Cook]; • 有轻如尘埃,5万颗种子仅重0.1克的植物如热带雨林中的一些附生兰; • 有寿命长达6千年的植物,如龙血树(Dracaena draco L.); • 有在3周内开花结籽完成生命周期的植物(如一些生长在荒漠的十字 花科植物); • 有水生、砂生、石生和盐碱地生的植物; • 有自养的植物,也有腐生、寄生的植物。 • 在解剖构造上,次生木质部有导管,韧皮部有伴胞;输导组织的完善 使体内物质运输畅通,适应性得到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ema学t习i交s流aPPpT iifolia
23
较重要的药用植物还有: 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 、 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 (Turcz. ) Maxim. 、 阿尔泰银莲花(九节昌蒲)Anmone altaica Fisch.
ex C. A. Mey. 侧金盏花(福寿草)Adonis amurensis Regel et
根状茎作“黄连”用,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要
用于湿热证,症见发热胸痞、食欲不振、小便短少、舌苔黄腻等。
峨嵋野连C. omeiensis (Chen) C. Y. Cheng等也在部分地区使用。
学习交流PPT
4
学习交流PPT
5
Coptis chinensis
学习交流PPT
6
Coptis chinensis
草芍药P. obovata Maxim. 的 根也作赤芍用。
学习交流PPT
16
牡丹P. suffuticosa Andr. 根皮能清热凉血,散瘀通经。
学习交流PPT
17
学习交流PPT
18
学习交流PPT
19
(4)白头翁属Pulsatilla 国产近40种。 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 广泛分布,根有
学习交流PPT
14
(3)芍药属
Paeonia 国产有15种,
重要的有: 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栽培种的根
去栓皮干燥后, 作“白芍”入药。
能养血敛阴, 柔肝止痛。
学习交流PPT
15
野生种的根不 去栓皮作“赤芍” 入药,能散瘀活血, 止痛,泻肝火。
川芍药P. veitchii Lynch. 、
multiflorum Thunb. 块根生用能通便,
24
学习交流PPT
25
学习交流PPT
26
二、蓼科 Polygonaceae 花程式:* P3~6,(3~6) A3~9 G(2~3:1:1)
主要特征:
1. 多为草本,茎节常膨大。
2. 单叶互生;托叶包于茎节形成托叶鞘,多呈膜质。
3. 穗状、总状或圆锥花序;单被花,花被3~6,多宿 存;雄蕊多为6~9;子房上位,心皮2~3,合生成1室, 1胚珠,基生胎座。
第七章 被子植物代表植物 第一节 双子叶植物纲——离瓣花植物亚纲
一、毛茛科 Ranunculaceae :﹡,↑ K3~∞ C3~∞,0 A∞G1~∞:1:1~∞
主要特征:
1. 多草本。叶片多缺刻或分裂,稀全缘;通常无托叶。 2. 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萼片3至多数,常呈花 瓣状;3至多数或缺;雄蕊和心皮多数,分离,常螺旋状排列, 稀定数,。
4. 瘦果或小坚果,常包于宿存花被内,多有翅。种子 胚乳丰富。
学习交流PPT
27
资源分布: 本科约有30属,1200种,全球分布。我国15属,
200余种,其中药用种类约120种,全国均有分布。
主要成分:
本科植物含有蒽酮类、黄酮类、鞣质及芪类化合物。 蒽酮类较广泛分布于本科植物中,如大黄属(Rheum)植物 中含有大黄酸(rhein)、大黄素(emodin)、大黄酚 (chrysophanol)等。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
学习交流PPT
20
学习交流PPT
21
学习交流PPT
22
(5)威灵仙属Clematis (f. 希,klema 爬蔓的植物)国产有 110种。
威灵仙 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 分布于我国南北各 地。其根能祛风活络,活血止痛。
棉团铁线莲C. hexapetala Pall. 、东北铁线莲C. mandshurica Rupr. 等的根也作威灵仙用。
3. 聚合瘦果或聚合蓇葖果,稀为聚合浆果。种子具胚乳。
资源分布:
本科约50属,2000种,主产北半球温带及寒温带。我国
有43属,约750种,已知药学用习交4流P0PT0余种,分布全国。
1
聚合瘦果
花
花 瓣 雄蕊
花冠 雌蕊 雄蕊 花萼
倒生胚珠
花图式
毛茛植株
学习交流PPT
2
学习交流PPT
3
本科植物的化学特征 生物碱广泛地分布在本科植物中,如黄连属(Coptis)
大黄酸的苷类是主要的泻下成分。
学习交流PPT
28
(1)蓼属(Polygonum) 花被片5,两心皮,果实 无翅。
国产约120种,已知药用种类约80种。
花 花程式托叶鞘 植株来自雌蕊果实荭蓼Polygonum orientale
学习交流PPT
29
学习交流PPT
30
学习交流PPT
31
何首乌Polygonnum
学习交流PPT
花图式
13
母根入药 称 “川乌”, 能搜风燥湿, 祛寒止痛。
子根称 “附子”,能 回阳救逆,温 中散寒,止痛。
常作药用的尚有: 华乌头 A. chinensis Paxt、 北乌头 A. kusnezoffii Reichb、 黄花乌头(关白附) A. coreaum (L vl.) Ravpaics 短柄乌头 A. brachypodium Diels等。
Redde、 小毛茛(猫爪草)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 、 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 、 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ge. 、 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x (DC. )Makino等。
学习交流PPT
花萼花瓣状
学习交流PPT
7
学习交流PPT
8
具心皮柄, 聚合蓇葖果
学习交流PPT
9
(2)乌头属Aconitum 国产有165种,药用种类约100种。 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学习交流PPT
10
学习交流PPT
11
学习交流PPT
12
花萼
花冠
雄蕊 雌蕊
聚合蓇葖果
含有小檗碱(berberine),乌头属(Aconitum)含有乌 头碱(aconitine),唐松草属(Thalictrum)含有唐松草 碱(thalicrine)等。
毛茛苷(ranunculin)是一种仅存于毛茛科植物中的 特殊成分。
(1)黄连属Coptis 该属有16种。国产6种。
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 三角叶黄连C.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 云南黄连C. teeta 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