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知识总结演示教学
7下美术知识点总结
7下美术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线条的表现形式线条是美术作品中最基本的表现元素之一,线条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
在绘画中,线条可以分为实线和虚线,实线是指清晰的、完整的线条,用于勾勒图形的轮廓等;虚线则是不连续的、中间有空隙的线条,用于表现透视、距离远近等。
线条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物体的形态、轮廓、结构和纹理。
而线条的质地、粗细、深浅等属性也是影响线条表现力的关键因素。
第二章:色彩的运用色彩是美术作品中十分重要的表现元素,它不仅能赋予作品以生动和丰富的表现力,还能够影响观者的情绪和体验。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在绘画中,运用色彩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单色调、对比色、互补色等。
同时,色彩的调和、混合和叠加也是艺术家们探索的无限可能性。
第三章:形状的表现形状是美术作品中构成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线条所勾勒出的轮廓所形成的。
形状的种类有很多,例如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
形状的变化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基本结构和特征,通过形状的组合、变换和重复,艺术家们可以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
第四章:光影的表现光影是美术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它可以赋予作品以立体感和逼真感。
在绘画中,艺术家可以根据光线的方向和强度,通过绘制出不同的明暗部分来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光影的表现不仅仅是在绘画中重要,在雕塑、摄影等其他艺术领域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纹理的表现纹理是表面粗糙或者光滑的感觉,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和手法来表现。
在绘画中,艺术家可以通过绘制出不同的线条、笔触和色彩来表现出物体的纹理特征,例如木纹、石纹、纺织品纹理等。
通过对纹理的细致描绘和创造,可以使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和真实感。
第六章:构图的原则构图是作品整体结构的安排和布局,它是美术作品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构图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表现力,构图的原则包括对称、平衡、对比、重复、重点等。
通过这些构图原则的灵活运用,可以使作品在视觉上更加和谐、稳定和富有节奏感。
新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知识总结
七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1、美术作品产生需要的条件:①生活经验和感受②画家提炼、加工的创造激情③艺术技巧和物质材料2、再现性美术作品:真实;表现性美术作品:抽象。
3、情趣盎然的美术作品离不开高雅的情趣和意境,意境是情和景相结合的结果。
▲《血衣》(油画素描稿现代)王式廓赏析:作品取材于我国土地革命斗地主的场景,画面抓住一位悲痛欲绝的妇女,正举起血衣的瞬间。
描绘了激愤的人海与起伏的山峦。
在沉郁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
作品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格尔尼卡》油画毕加索赏析:《格尔尼卡》此画结合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
画家把具象的手法与立体主义的手法相结合,并借助几何线的组合,使作品获得严密的内在结构紧密联系的形式,以激动人心的形象艺术语言,控诉了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
◀伏虎(霍去病墓石雕西汉)生动地表现出伏虎那威猛机警的神态。
4、情趣盎然的美术作品离不开高雅的情趣和意境,意境是情和景相结合的结果。
◀春牧图(中国画现代)李可染水牛悠然走在乡间小路上,牧童侧坐于水牛背,转头仰望春柳,悠然自得,是一副别具乡间情趣的小品。
▲蒲公英(版画现代)吴凡小姑娘吹起蒲公英的花子儿,想让它飞向天空,飞向海洋,飞向她梦想的地方……画家用这一充满童心和童趣的可爱形象,抒发出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意味深长。
▲青蛙(中国画现代)齐白石画的下部有三只正在鸣叫的大青蛙;上不是一只被芦草缠住脚的小青蛙,正在挣扎求助。
画家借助这充满戏剧性的画面,生动地表达出一种浓郁的自然易趣。
▲散昂蒂布的夜渔(油画西班牙)毕加索夜幕笼罩着渔港,一轮明月当空,海面上波光明亮。
小船上有两个捕鱼少年,一个弯腰执叉,刺中了一条大鱼,脸上带着俏皮的笑容,另一个趴在船边,眼看着一条小鱼溜走了,神情沮丧。
岸边骑自行车的女孩们开怀大笑。
画家用立体主义的造型手法传神的描绘出了这一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
▲散步(油画法籍俄裔)夏加尔夏加尔常以幻想般的画面表现自己的幸福生活。
七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总结PPt
七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总结PPt 本文旨在总结七年级下册美术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以便同学们在学习和备考时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具体而言,本文将分别从造型、色彩、材料和艺术欣赏方面进行讨论。
一、造型1.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指视觉元素在画面中的摆放布局。
合理的画面构图能够使画面更具美感,产生更强的视觉吸引力。
2.线条表现:线条是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之一,通过使用不同的线条类型、长短粗细等变化,可以实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例如,直线代表稳定和正直,曲线则代表柔和和动感。
3.人物造型:人物造型是指人物形象在画面内的表现。
合理的人物造型能够更好地诠释画面主题,同时还可以塑造出不同的人物个性。
二、色彩1.基本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橙色、紫色、黑色和白色是艺术创作中最基本的八种颜色,它们被称为基本颜色。
2.色彩理论:色彩理论是指对颜色进行深入研究和分类的学科。
其中最常见的理论有三原色、三次元色、互补色等。
3.色彩表现:色彩表现是指在艺术作品中如何运用色彩实现安排和构图的目的。
例如,冷色调的调用能够让画面显得冷静和平静,而暖色调则让画面显得温暖和活泼。
三、材料1.画布:画布是绘画的基本载体,通常由棉、麻等纤维织成。
2.颜料:颜料是用于画面作色的物质,根据不同颜色进行分类。
3.画笔:画笔是绘画中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常见的有羊毛笔、猪鬃笔等。
四、艺术欣赏1.画家欣赏:通过欣赏经典画家的代表作,了解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2.作品分析:每幅艺术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构思和表现手法,通过对作品进行深度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艺术初衷。
3.艺术史知识:艺术史是指一段特定时期内人文、社会、政治、经济和艺术方面的历史。
掌握艺术史知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艺术作品的背景和当前时代的文化氛围。
以上就是本文对七年级下册美术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的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美术课程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勇于尝试和创新,创造出更加精美的艺术作品。
202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
202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一、研究目标1. 了解下册内容的主要知识点2. 掌握美术基本概念和技巧3. 培养美术观察力和创造力二、知识点归纳1. 艺术基本元素和原则:- 点、线、面、色彩、形状等基本元素的概念和运用- 色彩搭配和造型的原则2. 绘画技法:- 素描、水彩、粉彩等常见绘画技法的介绍和实践- 调色和过渡色的运用技巧3. 建筑艺术:- 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特点和设计原理- 建筑构图和透视的基本规律4. 书法和篆刻技艺:- 中国书法和篆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书法和篆刻的基本笔画和字体书写技巧5. 设计和装饰:- 平面设计和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装饰品和礼仪用品设计的原则和实践三、复重点1. 对艺术基本元素和原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2. 绘画技法和调色技巧的熟练掌握3. 对建筑艺术和书法篆刻的认识和欣赏能力的培养4. 设计和装饰的创意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四、研究方法1. 注重理论研究,扎实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2. 多做练,通过实践提升绘画技术和创作能力3. 研究借鉴,观察艺术作品和大师作品的技法和风格4. 锻炼创造力,勇于表达和展示个人的艺术特长五、师生互动1.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2.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自信心六、期末考试1. 笔试占总成绩的80%,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2. 实践考核占总成绩的20%,包括绘画作品和设计报告以上是对202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的归纳和复提纲,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研究,通过复和实践提升自己的美术水平。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所有语法知识点全汇总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所有语法知识点全汇总本文档旨在全面总结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语法知识点,供同学们研究和参考。
一、基本概念在美术研究中,有一些基本的语法概念需要了解:- 形状:描述物体外部线条的特点和组成;- 线条:物体边缘的线,可分为直线、曲线等;- 空间:在画面上的三维感觉;- 色彩:颜色的种类和组合;- 光影:描述物体的明暗变化;- 质感:物体外观给人的触觉特征。
二、语法知识点1. 形状形状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几何形状:点、线、面的基本形状;- 自然形状:天然物体的形状,如树、花、果实等;- 生活形状:人工制品的形状,如杯子、椅子等。
在绘画中,形状的组合和排列可以表达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2. 线条线条在美术中具有重要的表现功能:- 直线:描述物体的稳定和力量;- 曲线:表现物体的柔美和变化;- 斜线:传达物体倾斜和动态的感觉。
绘画中的线条可以带给观者不同的情感和体验。
3. 空间空间感是指画面中物体之间的远近和位置关系:- 近大远小:前景物体较大,背景物体较小;- 透视法:通过投影和消失点表现物体的三维感;- 空间层次:将物体分成多个层次,创造立体感。
通过合理运用空间概念,可以使画面更有深度和立体感。
4. 色彩色彩在绘画中起到重要的表现作用:- 基本色彩:红、黄、蓝,可以通过它们的混合得到其他颜色;- 冷暖色彩:冷色调和暖色调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 对比色彩:不同颜色之间的对比产生特殊效果。
合理运用色彩可以使画作更加丰富多彩和生动。
5. 光影光影是指因光源照射而产生的明暗变化:- 高光:最亮的部分,常出现在物体凸起的地方;- 半影:处于光源的背后或受阻挡的部分;- 明暗过渡:物体表面由明到暗的渐变过程。
通过合理描绘光影,可以使画作更加逼真和立体。
6. 质感质感是指物体外观给人的触觉特征:- 纹理:物体表面的纹理特征;- 光泽:物体表面的反射光线;- 运动感:通过线条和构图表现物体的动态。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书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书知识点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中国画局部)元代黄公望2鲁迅与美术鲁迅(1881—1936),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的“民族魂”。
画在植物标本上的“猫头鹰”(1911年)为北京大学设计的校徽(1917)3标志是现代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
4校园环境标识设计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安全,现代社会设计了一系列环境标识,用于指示和导向等。
在现代城市中,环境标识是一个范围比较广泛的视觉识别系统。
它主要包括:指示导向标识(如标志、路线导向标牌等)、识别标识(如显示不同活动场所等)、警示规则标识(如禁止吸烟、不准践踏草地等)、装饰标识(如美化环境)等。
环境标识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醒目、实用和美观相结合,同时注意与环境相协调。
校园环境标识的设计流程1.考察环境2.确定内容3.设计形式4.选择材料加制作5.安装5 手绘校园风景焦点透视,是指绘画中运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物象空间感的一种方法。
塑造出物象的空间感。
成角透视,是描绘的对象物体在视平线上存在着两个消失点。
平行透视,是表现二维空间最简单的方法。
通常只存在一个消失点,视点与画面处于平行状态。
6 中国人把描绘大自然的作品称为“山水画”,而非“风景画”,是有其独特含义。
山水画凝聚着人类丰富的智慧与情感,体现了东方艺术的崇高审美理想。
画家借描写自然景物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情景交融中创造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从东晋开始,历经唐、元、明、清以及近视现代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画家,创造了无比丰富与辉煌的艺术珍品。
五代、宋、元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古人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山水画家所追求的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境界。
苏东坡评价唐代王维的水墨画和诗歌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除水墨山水外,传统山水画主要有浅绛山水以水墨为主,略施淡的赭石、花青色。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第一单元色彩
- 颜色的基本组合
- 色彩的明暗变化
- 主观色彩和客观色彩
- 色彩的象征意义
第二单元线条
- 线条的种类与特点
- 线条的表现手法
- 线条的运用技巧
- 线条与形状的关系
第三单元平面构成
-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
- 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 边框的运用技巧
- 平面构成的创意应用
第四单元立体造型
- 立体造型的基本原则
- 立体造型的表现手法
- 立体造型的透视原理
- 立体造型的空间布局
第五单元艺术设计
- 艺术设计的要素与原则
- 艺术设计的三视图
- 艺术设计的创意表达方式
- 艺术设计的实际运用
第六单元艺术欣赏
- 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
- 艺术作品的鉴赏要点
- 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
-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该文档是关于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的完整归纳。
涵盖了色彩、线条、平面构成、立体造型、艺术设计和艺术欣赏等六个
单元。
每个单元都介绍了相关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以及其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应用。
本文档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七年级美术下册的知识点,以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和欣赏能力。
该文档共有800字以上。
人教版七下美术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下美术知识点总结一、明暗关系明暗关系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物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产生的明暗变化。
明暗关系不仅能够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还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有趣。
在绘画中,需要注意观察物体受光照的方向和强度,以及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产生的明暗变化,这样才能够准确地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立体感。
二、透视关系透视是绘画中绘制立体空间的重要方法之一。
透视通过画家的艺术技巧,将三维立体空间转化为二维画面来表现。
在绘画中,需要注意透视关系的几个重要概念:一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其中,一点透视是指物体在一个点上收敛,二点透视是指物体在两个点上收敛,三点透视是指物体在三个点上收敛。
通过掌握这些透视规律,画家可以更加准确地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形态。
三、色彩关系色彩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它不仅能够表现画面的美感,还可以用来表现物体的材质、光照和氛围。
在绘画中,需要注意观察物体受光照的颜色和强度,以及物体表面的颜色和质地,这样才能够准确地表现物体的色彩和材质特点。
此外,还需要注意色彩的对比和协调,以及颜色的明暗变化。
四、线条关系线条是绘画中表现形态和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和排列都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表现效果。
在绘画中,需要注意线条的自然流畅和有机变化,以及线条的力度和韵律,这样才能够准确地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五、构图关系构图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指的是在画面中组织、安排和表现物体的方式和手段。
在绘画中,需要注意构图的内容、形式、结构和比例,以及画面的整体和局部关系,这样才能够准确地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立体感。
六、美术作品分析美术作品分析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指的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结构、风格和意义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
在美术作品分析中,需要注意作品的题材、构图、色彩、线条、明暗和表现手法,以及画家的艺术风格和精神内涵,这样才能够全面地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单元知识点总结(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单元知识点总结(全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 了解美术的定义和作用- 了解艺术创作的基本流程- 能够观察、记忆、表达事物的形象特征- 学会感受和欣赏艺术作品- 培养细致观察、耐心动手能力第二单元:绘画的基本构造- 了解绘画的材料和工具- 掌握线条的基本表现方法- 学会使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事物的空间关系- 学会使用不同的线条表现物体的形态特征- 学会使用符号化的线条表现事物的纹理特征第三单元:立体的构造和表现- 掌握基本造型方法- 学会使用几何图形进行合理排列和精确剪裁- 了解光影对于物体表现的重要性- 学会使用明暗的处理方法增强立体感- 学会使用色彩进行立体感的表现第四单元:绘画的基本色彩- 了解基本色彩的构成- 学会使用色轮进行色彩搭配- 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原则- 学会使用色彩进行形象的表现- 学会使用色彩进行情绪的表达第五单元:平面艺术的构思和表现- 学会观察事物的平面形象特征- 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学会使用形态、线条、色彩等元素进行平面艺术创作- 学会利用色彩进行平面艺术的装饰和点缀- 学会使用不同风格进行平面艺术的表现第六单元:立体艺术的构思和表现- 掌握表现立体形象的构图方法- 学会运用光影和明暗处理增强立体感- 学会使用色彩进行立体艺术的表现和渲染- 学会运用材料和工具进行立体艺术的创作- 学会使用不同风格进行立体艺术的表现第七单元:传统文化与美术创作- 了解传统文化对于艺术的影响和作用- 学会传统文化元素的观察和分析- 学会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和创作- 学会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方式- 学会借鉴传统文化进行创意性的艺术表达第八单元:工艺与美术- 了解不同工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学会使用工艺材料和工具进行手工创作- 学会运用工艺技法进行艺术创作和装饰- 学会欣赏和鉴赏工艺作品- 学会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和创新第九单元:创造与美术- 学会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会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进行创作- 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素材和灵感- 学会进行艺术创作的规划和组织- 学会运用艺术创作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想第十单元:美术鉴赏- 学会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 了解艺术品的风格和流派- 学会欣赏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学会运用艺术专业术语进行鉴赏- 学会从艺术作品中获取审美享受和情感体验以上为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单元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全册内容。
新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知识总结
新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知识总结
一、画家与作品
本学期我们研究了多位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包括但不限于:- 达·芬奇:《蒙娜丽莎》
- 弗拉戈纳尔:《拿破仑加冕》
- 梵高:《星夜》
- 米开朗基罗:《大卫》
- 莫奈:《睡莲》
二、绘画技巧
我们学会了许多绘画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我们的创意和
想法,主要包括:
- 素描:研究观察和绘制物体的基本形状、线条和阴影
- 色彩运用:学会如何运用不同颜色、明暗和色调来表现物体
的形态和质感
- 透视:研究绘制具有深度和透视感的场景和物体
- 装饰性的技法:研究如何使用线条、图案和纹理等来增强作
品的装饰性和视觉效果
三、艺术元素与原理
我们深入了解了艺术创作中的一些元素和原理,包括:
- 点、线、面和形的基本概念及运用
- 色彩的基本原理和表达方式
- 纹理、重复和对比的应用
- 平衡、节奏和重点的表达方式
四、艺术作品鉴赏
我们学会了欣赏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和摄影等,通过分析作品结构、主题和风格等方面,深入理解艺术创作的
背后含义。
五、创作实践
我们在本学期进行了一些创作实践,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技巧、元素和原理,创作出自己的艺术作品,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上是本学期美术课程的知识总结,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
我们更加了解了美术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巧,提升了自己的艺术素
养和创造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发展自己的艺术潜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重点资料讲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重点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第一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1 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在美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现实生活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但美术作品不是机械地反映生活,而是经过画家的(提炼、加工),能动地反映生活,因而美术作品又(高于生活),并充实丰富了生活的内涵。
2所谓“因材施艺”,就是(充分利用和发挥物质材料自然属性的特质,进行巧妙的加工和制作,出现宛如天成般的独特艺术效果)。
3 《格尔尼卡》作者是(西班牙的毕加索)。
作者运用(阴冷的色彩,夸张、变形)以及(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法西斯暴行所制造的血腥景象,刻画了无辜平民所遭受的灾难、死亡和痛苦,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4 血衣(油画素描稿现代)王式廓格尔尼卡(壁画西班牙)毕加索向往(木雕现代)张德华伏虎(霍去病墓石雕西汉)竹节毛驴(竹雕现代)胡振昆三猴(黏土捏塑现代)张希和翠玉白菜(玉雕清)第二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1在美术创作中能否营造健康而又高雅的(情趣和意境),是美术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2 美术家表现某种形象或景色,如果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合进去,就会创造出一种包含着自己情思的艺术境界,那就是(意境)。
也就是说,意境是(“情”和“景”)相结合的结果,它具有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艺术感染力,也是历代中国美术家所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
3 四羊图(中国画南宋)陈居中春牧图(中国画现代)李可染蒲公英(版画现代)吴凡青蛙(中国画现代)齐白石散昂蒂布的夜渔(油画西班牙)毕加索寒江独钓图(中国画南宋)马远李白诗意图(中国画山水册页之一清)石涛散步(油画法籍俄裔)夏加尔杂画册之一(中国画清)虚谷斑猫(版画现代)雅克秋天的田野(版画乌克兰)里特维年科“一家人”椅(现代家具设计德国)单元评价选择1 美术作品是如何选材和艺术加工的( )A 深入生活B 主观表现C 凭空想象D 因材施艺2 情趣盎然的美术作品离不开()A 生活情趣B 情景交融C 高雅品位D 精湛技艺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第一课色彩的魅力1 三原色:理论上绘画中用其他颜色无法混合出的颜色,但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能混合出其他颜色,它包括(红色、蓝色、黄色)。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亲切的使者》教学PPT课件
“阿意”是一只俏皮可爱、活泼开朗的小羊,色为奥林匹克五环中的绿色,充满朝气的绿
色赋予她飘逸灵动的气质,象征白云山。
“阿和”是一只朴实谦逊、沉着坚定的羊,着色为奥林匹克五环中的黑色,象征岭南文化
的源远流长和千年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妮妮的灵感来源:北京的传统是沙燕风 筝,北京雨燕。
妮妮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其造型创 意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燕”还 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称谓)。妮妮来自天 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鸟可以代 表太阳和光明。
广州亚运会吉祥物
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
2010年广州亚运会宣传品
它们是什么? 它们正在干什么? 它们属于哪里? 它们有那里的特色吗?
吉祥物是卡通造型,但并非所有的卡通造型都能成为吉祥物,因为它 需要承载特定文化内涵和大量信息。为文化、体育、企业、商品等不 同行业创意设计吉祥物,必须满足该行业特征及相关背景,而且要与 众不同。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北京奥运吉样物的设计是 在征集大量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选出初定的设计构思,然后进一步完善。 福娃设计者是韩美林、吴冠英和王东晟等人,于2005年11月11日、距离 本届奥运会开幕恰好1000天时正式发布问世。 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 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递友谊、和平、 积极进取的精神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美术
年级:七年级 学科:美术(人教版下册)
第三单元 富有活力的运动会
第1课 凝练的视觉符号 第2课 亲切的使者 第3课 喜悦与收获
根据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根据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知识要点
归纳总结
根据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内容,以下是美术知识要点的归纳总结:
1. 色彩知识要点
- 主要的色彩有红、黄、蓝三原色和它们的组合色。
- 通过调配颜色的明度、纯度和暗度,可以得到不同的色调。
- 基本色彩的运用可以表现画面的主题、气氛和情感。
2. 线条知识要点
- 线条是构成一幅画的基本要素之一。
- 线条的粗细、方向和长度可以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
- 通过使用直线、曲线、虚线等不同类型的线条,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形状和结构。
3. 形状知识要点
- 形状是由线条和颜色共同构成的。
- 不同的形状可以传达出物体的特征、立体感和运动状态。
- 通过运用不同的形状,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画面效果。
4. 空间知识要点
- 画面的空间可以分为前景、中景和背景三个部分。
- 透视法是表现画面深度的常用方法。
- 合理运用透视法可以使画面更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5. 题材知识要点
- 美术的题材丰富多样,包括人物、风景、动物、静物等。
- 不同的题材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 选择合适的题材可以更好地表达出画家的意图和情感。
6. 创意知识要点
- 创意是美术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通过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创作出独特而有趣的作品。
- 鼓励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发挥创意,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以上是根据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内容的美术知识要点归纳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各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3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各单
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本文档旨在总结和归纳2023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各单元的知识点。
以下是各单元的知识点概述:
第一单元:艺术基本功
- 掌握几何图形的简单画法和色彩填充技巧
- 研究使用铅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线描和色彩填充
- 熟悉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第二单元:写生速写
- 研究观察和把握生活中的细节,进行速写绘画
- 掌握速写的基本构图和线条表现
- 熟悉水彩画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三单元:线与面的组合
- 探索线条和平面的关系,通过线条和面的组合创作画面- 研究使用刀画和剪纸技法创作作品
- 掌握石膏布画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第四单元:色彩与光线
- 研究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掌握调色和配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熟悉使用光线和阴影进行画面创作
第五单元:创意构图
- 研究不同的构图方法,包括对称构图、重复构图等
- 掌握简单的视觉艺术设计概念和表现技巧
- 熟悉户外写生与素描创作的基本过程
第六单元:艺术作品比较
- 研究欣赏和分析不同艺术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 探索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意图
- 提高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以上为2023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各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希望本文档能对同学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可详细查阅教材内容。
人教七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全整理-七下美术知识点全
人教七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全整理-七下美术知识点全本文档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美术。
第一单元原始社会的艺术第二单元美与观念2.1 审美观念与价值观- 美的定义和价值观- 个人审美观念形成的因素- 社会审美观念的影响2.2 美的传播与表现- 美的传播渠道和方式- 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手法2.3 艺术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功能- 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和特点第三单元艺术元素和艺术设计3.1 线的艺术设计- 线的类型和特点- 线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3.2 形的艺术设计- 形的类型和特点- 形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3.3 色的艺术设计- 色的基本属性和原理- 色在艺术设计中的表现和运用3.4 纹理的艺术设计- 纹理的种类和特点- 纹理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3.5 空间的艺术设计- 空间的种类和特点- 空间在艺术设计中的表现和运用第四单元绘画与色彩4.1 绘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绘画的工具和材料- 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4.2 静物绘画- 静物的构图和组织- 静物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4.3 实物造型绘画- 实物造型的观察和表现- 实物造型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式4.4 人物绘画- 人物的构图和表现- 人物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4.5 色彩的理论和运用-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技巧第五单元水墨画与国画5.1 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水墨画的起源和发展- 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和传统题材5.2 国画的题材和表现方式- 国画的分类和特点- 国画的题材和表现方式第六单元印刷与版画6.1 印刷的原理和技术- 印刷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常见的印刷技术和方式6.2 版画的特点和分类- 版画的概念和特点- 常见的版画分类和表现方式以上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美术知识。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美术创作一般过程的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绘画题材、形式、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了解美术作品创作于现实生活、画家个人情感、物质材料及艺术技巧的关系,初步掌握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欣赏和评述等方法,初步研究并掌握对美术作品中绘画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于生活之间关系的欣赏评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不同美术作品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价值观,尊重理解艺术家及其创造的劳动价值和意义;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加用心观察生活及对生活积极健康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这一特征。
难点:了解绘画的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掌握美术的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课本、课件【教学过程】1、课前阅读课本,初步理解本课的研究内容。
2、引导阶段:展示作品XXX的《血衣》素描稿及其创作的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提出问题: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发展阶段:(1)模仿作品《血衣》中的几组人物形象,上台表演人物的造型姿态,体验人物内心情感,加深对作品人物性格及作品内涵的理解。
通过学生参与、观看,不仅激发了研究热情,更能从学生成功与不成功的表演中感受到人物造型艺术的魅力。
表演完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表演,结合作品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条件进行分析。
(3)展示课本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刻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省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
体会因材施艺,宛若XXX的艺术效果。
学生围绕问题探讨,并尝试对其他的几件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师小结:材料本身对作品的成败非常关键,因而艺术技巧也相称重要。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色彩的魅力》PPT演示课件
白色给人带来什么感觉?
24
雪山、白鸽、浪花、面粉 纯洁、神圣、空虚、飘逸
色彩的情感
25
白色
红——热情,爱情,活力,紧张 黄——快乐,开阔,光明,警示 蓝——深远,理想,沉着, 忧郁 绿——冷静,诚实,健康,和谐 橙——爽朗,精神,无忧,高兴 紫——神秘,优雅,浪漫, 沉闷 白——清洁,纯洁,公正,神圣。 灰——沉着,悲哀,不安,忧愁。 2黑6 ——严肃,不安,阴沉,死亡。sp1分钟
色彩的情感
17
绿色
紫色给人带来什么感觉?
18
葡萄、茄子、丁香、夜空 高贵、典雅、庄重、神秘
19 色彩的情感
紫色
橙色的感情又是怎样的?
20
霞光 、 水果 、 火焰、
热 温情、愉快、幸福
跃动、炽
21
黑色给人带来什么感觉?
22
夜晚、 煤炭、 头发、墨水 严肃、刚健、恐惧、死亡
23 色彩的情感
黑色
9
10
色彩的情感
红色
玫瑰、太阳、鲜血、红旗— —喜庆、热情、危险、革命
11
黄色给人带来什么感觉 ?
12
灯火、香蕉、葵花、蛋糕 光明、快乐、希望、平凡
1色3彩的情感
黄色
蓝色给人带来什么感觉?
14
晴空、湖泊、海洋、冰峰 冷静、理智、永恒、深远
15色彩的情感
蓝色
绿色给人带来什么感觉?
16
树木、草原、农田、青山 和平、生机、希望、安全
42
很多汽车广告也是用冷色调体现它的冷峻、优雅的品味
黑色显然是最经典的颜色,而黑色背景加上车带动而出的红色, 更体现出车的尊贵和高档,一下子抓住观众的眼球
4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
1、美术作品产生需要的条件:
①生活经验和感受②画家提炼、加工的创造激情③艺术技巧和物质材料
2、再现性美术作品:真实;表现性美术作品:抽象。
3、情趣盎然的美术作品离不开高雅的情趣和意境,意境是情和景相结合的结果。
▲《血衣》(油画素描稿现代)王式廓
赏析:作品取材于我国土地革命斗地主的场景,画面抓住一位悲痛欲绝的妇女,正举起血衣的瞬间。
描绘了激愤的人海与起伏的山峦。
在沉郁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
作品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格尔尼卡》油画毕加索
赏析:《格尔尼卡》此画结合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
画家把具象的手法与立体主义的手法相结合,并借助几何线的组合,使作品获得严密的内在结构紧密联系的形式,以激动人心的形象艺术语言,控诉了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
◀伏虎(霍去病墓石雕西汉)生动地表现出伏虎那威猛机警的神态。
4、情趣盎然的美术作品离不开高雅的情趣和意境,意境是情和景相结合的结果。
◀春牧图(中国画现代)李可染
水牛悠然走在乡间小路上,牧童侧坐于水牛背,转头仰望春柳,悠然自得,是一副别具乡间情趣的小品。
▲蒲公英(版画现代)吴凡
小姑娘吹起蒲公英的花子儿,想让它飞向天空,飞向海洋,飞向她梦想的地方……画家用这一充满童心和童趣的可爱形象,抒发出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意味深长。
▲青蛙(中国画现代)齐白石
画的下部有三只正在鸣叫的大青蛙;上不是一只被芦草缠住脚的小青蛙,正在挣扎求助。
画家借助这充满戏剧性的画面,生动地表达出一种浓郁的自然易趣。
▲散昂蒂布的夜渔(油画西班牙)毕加索
夜幕笼罩着渔港,一轮明月当空,海面上波光明亮。
小船上有两个捕鱼少年,一个弯腰执叉,刺中了一条大鱼,脸上带着俏皮的笑容,另一个趴在船边,眼看着一条小鱼溜走了,神情沮丧。
岸边骑自行车的女孩们开怀大笑。
画家用立体主义的造型手法传神的描绘出了这一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
▲散步(油画法籍俄裔)夏加尔
夏加尔常以幻想般的画面表现自己的幸福生活。
表达他对婚姻的喜悦心情。
▲寒江独钓图(中国画南宋)马远
与唐代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意境相似。
▲李白诗意图(中国画山水册页之一清)石涛
此画表现唐代诗人李白《静夜思》诗意。
右下角为山间客舍,上部为空白的云天,景象空阔、苍茫,很好地表现出原诗思念故乡与亲人的情感。
▲秋天的田野(版画乌克兰)里特维年科
一切都昭示着另一个季节快要到来,所有的喧嚣都将归于平静。
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
1、原色:不能与任何其他两种单色混合而成的色彩,颜料中的三原色为红黄蓝,是混合成其他一切色彩的原料,本身不能再分解,三原色等量相加为黑色。
2、间色:由两个原色相混而成;三原色的三间色分别是橙绿紫。
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3、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
4、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
5、纯度:指色的饱和度。
6、对比色:色环中180°正对的颜色,互为对比色。
7、类似色:色环中30~90°范围内的颜色,互为类似色。
8、色调:色彩总倾向,表达一定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
一般分为冷色、暖色。
(冷色:带有蓝色色调或青色色调的色彩,给人以寒冷的感觉,一般称为冷色。
暖色:带有红色、橙色色调的色彩,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一般称为暖色。
)
9、美术作品的多种表现形式: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铅笔画、蜡笔画、年画、雕塑、剪纸等。
▲白色的果园(油画荷兰)凡高
作品表达了春天中喜悦和乐观的情绪。
▲梅石溪凫图(中国画南宋)马远
生于崖壁的梅树倒悬而下,花朵怒放,溪水碧波中,野鸭嬉戏,处处都洋溢着春日勃勃的生机。
▲春如线(中国画现代)吴冠中
展现了春天的清新之美。
▲初春(油画现代俄罗斯)彼得·季莫费耶维奇·福明
显示春天悄悄来到北方大地。
▲春风(雕塑)张德峰
▲桥之春(版画)邬继德---突出了江南春色。
▲初春的阳光(水彩)赵云龙——表现我国北方农村春景。
第三单元富有活力的运动会
1、标志:是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的视觉符号,起着识别、示意和传达信息的作用。
2、标志的特点:表现形式——简练、传达信息——明确、艺术形象——独特美观
3、标志的种类:国家标志、团体标志、商品标志、会议标志、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
4、标志的设计要素:构思、构图、色彩
5、标志的表现形式:具象、意象、抽象
6、标志的形式组合:图形组合、文字组合、图文组合
7、校运动会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①选题②构思③构图④定稿⑤着色
8、吉祥物:是人们为组织活动而设计的标志性的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含期盼成功的愿望。
9、吉祥物设计的基本特征:
①吉祥、成功的寓意②形象的拟人化、亲和力③地域特征④主题活动的特征;⑤独创性
10、吉祥物的设计步骤:①确定原型②进行卡通造型③赋予活动特征
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
1、招贴:又名海报或宣传画,属于户外广告,分布于各处街道、影(剧)院、展览会、商业区、机场、码头、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
2、招贴的类型主要有:政治类、文化类、公益类、商业类、娱乐类、比赛类等
3、招贴的表现方法主要有:绘画(水彩、水粉、麦克笔等),摄影,剪切拼贴,电脑制作等。
4、招贴的构成要素:
①图形;②文字(主标题、副标题、说明文字、广告词等);③色彩
5、请柬:又称为请帖、柬帖。
是为了邀请客人参加某种活动而发的礼仪性书信。
6、请柬的表现形式有:平面单面式、立体折叠式
7、请柬的表现方法有:镂空、异形
8、请柬的构成要素: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
9、请柬的写作格式:首先在上方写上被邀请者名称。
其次交待活动内容、时间。
最后署名邀请人和发出请柬的时间。
10、面具——指在文娱表演或化妆会上,为表演需要,把面孔遮住,使人改变为特定形象的用具。
1、我国传统的面具形式包括:傩舞面具、社火面具、藏戏面具等。
其共同特征:①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提炼概括,角色塑造典型化;②造型装饰一半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③色彩饱和、对比强烈。
12、面具的设计制作过程:①构思造型;②选择材料;③工艺制作
第五单元平面设计的盛宴
1、视觉传达设计:利用视觉符号并通过视觉媒介进行信息表现和传达的设计
2、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图像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广告设计、视觉形象
识别系统设计、展示设计、影像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