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静力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静力学题参考答案
约束与约束力
约束是对物体运动状态 的限制,而约束力是实 现这种限制的力。在静 力学中,我们学习了不 同类型的约束和相应的 约束力,如柔索约束、
光滑面约束等。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受力分析是解决静力学 问题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受力分析,我们可 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力的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并绘制出受力图。
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 受到水平恒力F的作用,由静 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后撤 去外力F,物体又经过时间2t 后停下。求物体受到的摩擦 力大小。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到 重力mg、支持力N、摩擦力 f和水平恒力F四个力的作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 学公式,可以列出方程组求 解摩擦力大小。解得f=F/3 。
摩擦力与约束力问题
03
摩擦力概念及性质
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 擦力。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随外力的增加而增加, 但不超过最大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 f=μ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
约束力类型及特点
柔性约束(如绳索)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 压力和弯矩。
固定端约束(如固定铰链)对物体的约束力可以分解 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一个与截面垂直,另一个与
截面相切。
约束力是物体受到的限制其自由运动的力,根 据约束性质可分为柔性约束、光滑面约束和固 定端约束等。
光滑面约束(如光滑平面或曲面)对物体的约束 力通过接触点,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物体 。
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
解析
例题2
解析
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 地面上,受到一个斜向上的 拉力F的作用,仍保持静止 。求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 摩擦力。
静力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静力学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
A. 合力为零B. 合力矩为零C. 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D. 合力和合力矩中任意一个为零答案:C2.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分解为()。
A. 平衡力和非平衡力B. 重力和摩擦力C. 拉力和压力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静力学中常见的约束类型()。
A. 铰链约束B. 滑动约束C. 固定约束D. 弹性约束答案:B4. 静力学中,二力杆的特点是()。
A. 只能承受拉力B. 只能承受压力C. 只能承受弯矩D. 既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答案:D5. 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材料种类不同B. 受力情况不同C. 约束数量不同D. 几何形状不同答案:C6. 静力学中,物体的平衡状态不包括()。
A. 静止状态B.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匀速圆周运动状态D. 加速运动状态答案:D7. 静力学中,力的三要素不包括()。
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性质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静力学中常见的平衡方程()。
A. ∑Fx = 0, ∑Fy = 0B. ∑M = 0C. ∑F = 0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静力学中,力的平移定理指的是()。
A. 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作用点可以任意移动B. 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不变,方向可以任意改变C. 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不变,大小可以任意改变D.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可以任意改变答案:A10. 静力学中,力的合成和分解遵循()。
A. 几何法则B. 代数法则C. 物理法则D. 数学法则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静力学中,物体的平衡状态可以分为__________平衡和__________平衡。
答案:静态;动态2. 静力学中,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表明,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__________来确定。
答案:平行四边形法则3. 静力学中,物体在__________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静力学习题课答案
【1】 梁AB 一端为固定端支座,另一端无约束,这样的梁称为悬臂梁。
它承受均布荷载q 和一集中力P 的作用,如图4-9(a )所示。
已知P =10kN , q =2kN/m ,l =4m ,︒=45α,梁的自重不计,求支座A 的反力。
【解】:取梁AB 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4-9(b )所示。
支座反力的指向是假定的,梁上所受的荷载和支座反力组成平面一般力系。
在计算中可将线荷载q 用作用其中心的集中力2qlQ =来代替。
选取坐标系,列平衡方程。
)(kN 07.7707.010cos 0cos - 0A A →=⨯====∑ααP X P X X)(kN 07.11707.010242sin 2 0sin 2 0A A ↑=⨯+⨯=+==--=∑ααP ql Y P qlY Y )( m kN 28.404707.0108423sin 83 0sin 422ql 022A A ⋅=⨯⨯+⨯⨯=⋅+==⋅-⎪⎭⎫⎝⎛+-=∑l P ql m l P l l m M A αα力系既然平衡,则力系中各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代数和必然等于零,力系中各力对任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也必然为零。
因此,我们可以列出其它的平衡方程,用来校核计算有无错误。
校核028.40407.114424242A A B =+⨯-⨯⨯=+⋅-⨯=∑m l Y l ql M 可见,Y A 和m A 计算无误。
【2】 钢筋混凝土刚架,所受荷载及支承情况如图4-12(a )所示。
已知kN 20 m,kN 2 kN,10 kN/m,4=⋅===Q m P q ,试求支座处的反力。
【解】:取刚架为研究对象,画其受力图如图4-12(b )所示,图中各支座反力指向都是假设的。
本题有一个力偶荷载,由于力偶在任一轴上投影为零,故写投影方程时不必考虑力偶,由于力偶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都等于力偶矩,故写力矩方程时,可直接将力偶矩m 列入。
设坐标系如图4-12(b )所示,列三个平衡方程)(kN 3446106 06 0A A ←-=⨯--=--==++=∑q P X q P X X)(kN 296418220310461834 036346 0B B A ↑=⨯++⨯+⨯=+++==⨯--⨯-⨯-⨯=∑q m Q P Y q m Q P Y M)(kN 92920 00B A B A ↓-=-=-==-+=∑Y Q Y Q Y Y Y校核3462203102)9(6)34(6363266 C=⨯⨯+-⨯+⨯+-⨯--⨯=⨯+-++-=∑qmQPYXMAA说明计算无误。
静力学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静力学中,力的三要素是什么?A. 大小、方向、作用点B. 大小、方向、作用线C. 大小、作用点、作用线D. 方向、作用点、作用线答案:A2. 力的合成遵循什么法则?A. 牛顿第一定律B. 牛顿第二定律C. 牛顿第三定律D. 平行四边形法则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静力学平衡条件?A. 合力为零B. 合力矩为零C. 物体静止D.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4. 在静力学中,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A. 物体静止B.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C.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加速运动答案:C5. 以下哪个力不是保守力?A. 重力B. 弹簧力C. 摩擦力D. 电场力答案:C6.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A. 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 与物体运动趋势相反C. 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D. 与物体运动趋势相同答案:B7.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间的接触面积D. 物体间的正压力答案:D8. 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时,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方向是:A. 垂直于斜面向上B. 垂直于斜面向下C. 平行于斜面向上D. 平行于斜面向下答案:C9. 以下哪个力不是静力学中的力?A. 重力B. 弹力C. 摩擦力D. 惯性力答案:D10. 物体在水平面上静止时,其受力情况是:A. 重力与支持力平衡B. 重力与摩擦力平衡C. 支持力与摩擦力平衡D. 重力与支持力不平衡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静力学中,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________或________状态。
答案:静止;匀速直线运动2.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用于求解两个力的______。
答案:合力3.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______。
答案:无关4. 当物体在斜面上静止时,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方向是______。
答案:平行于斜面向上5.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______。
静力学习题及答案
04
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及结果分析
主矢和主矩的概念及计算 简化结果的判断方法
简化中心的选取原则
举例分析平面任意力系的 简化过程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条件及方程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必要与 充分条件
平衡方程的应用举例
平衡方程的建立及求解方法
特殊情况下平衡方程的应用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问题解法举例
01
力偶性质
力偶没有合力,所以力偶不能用一个力来代替,也不能与一个力来平衡;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恒等于力 偶矩,且与矩心位置无关;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它们的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同,则这两个力偶等 效。
平面力偶系合成与平衡条件
平面力偶系合成
若干个在同一平面内的力偶组成平面力偶系,可依次用矢量合成的方法求出各力偶的合力偶矩,再求 出这些合力偶矩的矢量和。
80%
解法一
几何法。通过作力多边形或力三 角形,利用几何关系求解未知力 。
100%
解法二
解析法。根据平衡方程列出方程 组,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未知量 。
80%
解法三
图解法。在图上按比例作出各力 的图示,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 三角形法则求解未知力。
03
平面力偶系
力偶及其性质
力偶定义
由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的力系。
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静力学公理及其推论
01
02
静力学公理:作用于刚体 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 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 上。
静力学公理的推论
03
04
05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刚 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必要 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 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静力学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一个平衡的物体上,作用的重力和支持该物体的力的相对位置关系是:A. 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线重合B. 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线不重合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满足平衡条件的必要条件:A. 物体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B. 物体受到合力矩为零的作用C. 物体所受合力与其自重相等反向答案:B3. 下列哪个条件不是平衡杆的平衡条件:A. 杆上所有质点的合外力为零B. 杆上所有质点的合力矩为零C. 杆上所有质点的合重力为零答案:C4. 若在一根水平杆上放置两个等质量物体,物体A在杆的左端,物体B在杆的右端,下列哪个位置组合是平衡位置:A. A在杆的中点,B在杆的左端B. A在杆的中点,B在杆的右端C. A、B均在杆的两端答案:B5. 下列哪个条件不是平衡力夹具的平衡条件:A. 物体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B. 力夹具上所有质点的合力为零C. 力夹具上所有质点的合力矩为零答案:A二、填空题1. 物体所受重力与支持力方向相反,其合力为______。
答案:零2. 物体所受重力矩与支持力矩之间的关系为______。
答案:相等且反向3. 在平衡位置,物体所受合力矩等于______。
答案:零4. 平衡力夹具上所有质点所受力矩之和等于______。
答案:零三、计算题1. 质量为10 kg的物体悬挂在离支点2 m处的杆上,求支持力的大小。
答案:由于平衡条件下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即支持力=mg=10 kg × 9.8 m/s²= 98 N。
2. 在一个长度为6 m的水平杆上有两个距离杆左端为1 m和5 m处的质量分别为4 kg和6 kg的物体,求物体B对杆的支持力和物体A对杆的支持力。
答案:物体B对杆的支持力为FB=6 kg × 9.8 m/s²= 58.8 N;物体A 对杆的支持力为FA=4 kg × 9.8 m/s²= 39.2 N。
静力学的基础知识第一章答案
思考题1、力、力系、刚体、平衡的定义是什么?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
力系是指作用于物体上的一群力,它们组成一个力的系统。
刚体就是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
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静力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静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刚体。
3、静力学公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们的推论有哪些? ⑴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⑵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者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不会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推论一 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在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移向刚体内任一点,不会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⑶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于刚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1F和2F 的合力R 也作用于同一点,其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推论二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当刚体受同一平面内互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此三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一点。
⑷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作用线。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吗?不是。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而一对平衡力则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
5、如图1-19所示,三铰拱架上的作用力F可否依据力的可传性原理把它移到D点?为什么?图1-19 思考题5不可以。
作用在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同一刚体上,不能移到其它物体上。
6、二力平衡条件、加减平衡力系原理能否用于变形体?为什么?不能。
因为会改变物体的形状,不再是原有的平衡状态。
7、二力构件所受的力总是沿着杆件的截面方向,这种说法对吗?不对。
力是沿着受力点的连线上。
8、工程上,常用的约束类型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柔性约束:只能受拉,不能受压。
光滑面约束:只能限制物体在接触点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约束物体的运动,不能限制物体沿接触面切线方向的运动。
静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静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问题描述:一根长度为L的均质杆以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悬挂一重物。
重物造成的杆的弯曲应力最大为σ。
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计算重物的质量m。
解答:根据静力学原理,杆的弯曲应力可以用公式计算:σ = M / S,其中M是杆的弯矩,S是杆的截面横截面积。
因为杆是均质杆,所以它的截面横截面积在整个杆上都是相等的。
设杆的截面横截面积为A。
杆的弯矩M可以通过杆的长度L和重物的力矩T计算得到:M = T * (L/2)。
代入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σ = (T * (L/2)) / A。
根据题目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等式:σ = (m * g * (L/2)) / A,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
我们可以将这个等式转换成求解未知质量m的方程。
将等式两边的A乘以m,并将等式两边的m乘以g,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方程:m^2 = (2 * σ * A) / (g * L)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求得未知质量m。
2. 问题描述:一根均质杆的长度为L,质量为M。
杆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悬挂一重物。
杆与地面的夹角为θ。
重物造成的杆的弯曲应力最大为σ。
求重物的质量m。
解答:在这个问题中,除了重物的力矩,还需要考虑到重力对杆的力矩。
由于杆是均质杆,其质量可以均匀分布在整个杆上。
假设杆上的每个微小质量元都受到与其距离一致的力矩。
重物造成的力矩可以用公式计算:M1 = m * g * (L/2) * sinθ,其中g 是重力加速度。
由于杆是均质杆,它的质心位于杆的中点。
因此重力对杆的力矩可以用公式计算:M2 = M * g * (L/2) * cosθ。
根据静力学的原理,杆的弯曲应力可以用公式计算:σ = M / S,其中M是杆的弯矩,S是杆的截面横截面积。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将弯曲应力的计算公式推广到杆的中点(也就是质心):σ = (M1 + M2) / S代入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σ = ((m * g * (L/2) * sinθ) + (M *g * (L/2) * cosθ)) / S根据题目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等式:σ = ((m * g * (L/2) * sinθ) + (M * g * (L/2) * cosθ)) / (A / 2),其中A是杆的横截面积。
静力学习题及答案
静力学习题及答案静力学习题及答案静力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平衡条件和力的作用。
在学习静力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练习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给出一些常见的静力学学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简支梁上的均匀物体问题:一根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杆,两端分别简支在两个支点上,杆的中点处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悬挂在上面。
求支点对杆的反力。
解答: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杆的对称性得出,两个支点对杆的反力大小相等,记为R。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出以下方程:在x方向上:0 = R + R在y方向上:0 = Mg + 2R解方程得到:R = Mg/2所以支点对杆的反力大小为Mg/2。
2. 斜面上的物体问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放置在一个倾斜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斜面的倾角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
求物体受到的斜面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大小。
解答:首先我们可以将物体的重力分解为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
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为mg*sin(α),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为mg*cos(α)。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物体在斜面上的合力应该为零。
所以斜面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斜面方向上的重力分力大小,即斜面支持力的大小为mg*sin(α)。
3. 悬挂物体的倾斜角问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悬挂在两个长度分别为L1和L2的绳子上,绳子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点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为L。
求物体的倾斜角θ。
解答: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出以下方程:在x方向上:0 = T1*sin(θ) - T2*sin(θ)在y方向上:0 = T1*cos(θ) +T2*cos(θ) - mg其中T1和T2分别为两条绳子的张力。
解方程得到:T1 = T2 = mg/(2*cos(θ))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L1/L = sin(θ) 和L2/L = cos(θ)将上面的方程代入,解方程得到:θ = arctan(L1/L2)通过解答这些静力学学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静力学和动力学练习题(含答案)
静力学和动力学练习题(含答案)静力学和动力学练题 (含答案)静力学练题1. 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
一个力F = 50N施加在物体上,使其保持静止。
求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根据静力学的条件,物体保持静止时,合力为零。
我们可以设置以下方程:ΣF = F - F_f = 0其中,ΣF为合力,F为施加在物体上的力,F_f为摩擦力。
代入已知数据,得到:50N - F_f = 0解方程得到 F_f = 50N,因此摩擦力的大小为50N。
2.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沿斜面下滑,斜面的倾角为30度。
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根据静力学的条件,物体在斜面上保持平衡时,合力沿着斜面的方向为零。
我们可以设置以下方程:ΣF = m * g * sinθ - m * g * cosθ = 0其中,ΣF为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θ为斜面的倾角。
代入已知数据,得到:5kg * 9.8m/s^2 * sin30° - 5kg * 9.8m/s^2 * cos30° = 0解方程得到加速度 a = 4.9m/s^2,因此物体的加速度为4.9m/s^2。
动力学练题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速度4m/s沿着水平方向运动。
一个恒力F = 6N施加在物体上,与运动方向垂直。
求物体在3秒后的速度。
解答:根据动力学的条件,物体在受到恒力作用时,速度的变化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计算。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F = m * a其中,F为力的大小,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题目已提供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6N = 2kg * a解方程得到 a = 3m/s^2。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物体的速度变化:v = u + a * t其中,v为物体的最终速度,u为物体的初始速度,a为物体的加速度,t为时间间隔。
代入已知数据,计算得到:v = 4m/s + 3m/s^2 * 3s = 4m/s + 9m/s = 13m/s因此,物体在3秒后的速度为13m/s。
静力学基础单元测试卷答案
静力学基础单元测试卷答案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力的平衡条件的学科,是力学的基础。
以下是一份静力学基础单元测试卷的答案,供同学们参考。
一、选择题1. 静力学的基本假设是(A)A. 物体是刚体B. 物体是弹性体C. 物体是流体D. 物体是塑性体2. 以下哪一项不是静力学研究的内容?(C)A. 力的平衡B. 力的合成与分解C. 物体的运动状态D. 力矩的平衡3.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B)A. 作用力大于反作用力B. 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C. 作用力小于反作用力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没有必然联系4. 力的合成遵循(A)A. 平行四边形法则B. 三角形法则C. 矩形法则D. 梯形法则5. 力的分解可以分解成(B)A. 一个力B. 两个力C. 三个力D. 四个力二、填空题1. 静力学中,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是合力为__零__。
2.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__作用点__。
3. 力矩是力与力臂的乘积,其公式为__M=r×F__。
4.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其公式为__f=μN__。
5. 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时,其受到的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的两个分力。
三、简答题1. 请简述静力学中力的平衡条件。
答:静力学中力的平衡条件是指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的合力为零,同时所有外力对某一点的力矩之和也为零。
2. 什么是力的合成与分解?答: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并为一个等效力的过程,通常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分解则是将一个力分解为几个分力,这些分力的合成效果与原力相同。
四、计算题1. 已知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为F1=10N,F2=20N,F3=15N,且这三个力的方向分别为北偏东30°,南偏西45°,正东。
求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答:首先,将这三个力分解到水平和垂直方向,然后分别求出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合力。
大一静力学试题及答案
大一静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静力学中,力的三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作用效果答案:D2. 静力学中,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A. 受到的合力为零B. 受到的合力不为零C. 受到的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D. 受到的合力为零,合力矩不为零答案:C3. 以下哪个力不是保守力?A. 重力B. 弹簧力C. 摩擦力D. 电场力答案:C4.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若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A. FB. μFC. μmgD. F - μmg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静力学平衡方程?A. ΣFx = 0B. ΣFy = 0C. ΣM = 0D. ΣI = 0答案:D6.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受到的重力分量与斜面的支持力平衡B. 物体受到的重力分量与斜面的摩擦力平衡C. 物体受到的重力分量与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平衡D. 物体受到的重力分量与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不平衡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静力学中常见的约束类型?A. 铰链约束B. 滑动摩擦约束C. 固定约束D. 弹性约束答案:B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若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且μ < tan(θ),则物体:A. 静止不动B. 沿斜面向上滑动C. 沿斜面向下滑动D. 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静力学平衡条件?A. 合力为零B. 合力矩为零C. 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D. 合力不为零,合力矩为零答案:D10.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为:A. 0B. 2mC. -mD. m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静力学中,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其合力为______。
答案:02. 静力学中,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其合力矩为______。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静力学和材料力学)
1 一 3 试画出图示各构件的受力图。
F
D
习题 1-3 图
C
F
D
C
A
B
FA
FB
习题 1-3a 解 1 图
F Ax
A
B
FAy
FB
习题 1-3a 解 2 图
C
BF
B
D
FB
FD
C
A
FA 习题 1-3b 解 2 图
W
FAx
FAy
习题 1-3c 解图
F
A
A
F
α
B C
FA
D
FAFD 习题 1-3d 解 2 图
FB2 x
B
FDy
C FB2 y
F Dx D
W
习题 1-4b 解 2 图
F'B1
B
F'B2x
F'B2 y F1
A B
F'B2x
习题 1-4c 解 1 图
F1 F'B2 y
FDx D FDy
F'B2x B
C
F'B2 y
W
F'B2 B
习题 1-4c 解 2 图
习题 1-4b 解 3 图
FA
A
B
F B1
习题 1-4d 解 1 图
可推出图(b)中 FAB = 10FDB = 100F = 80 kN。
FED αD
FDB FD′ B
FCB
α
B
F 习题 1-12 解 1 图
F AB 习题 1-12 解 2 图
1—13 杆 AB 及其两端滚子的整体重心在 G 点,滚子搁置在倾斜的光滑刚性平面上,如
静力学习题及答案
1 2 q 2 =0
2
D
C
D ND1 NC ND1′
NC-ND1-q×2=0
ND1=-2kN, NC=2kN
M
A B
ND2′
2、取D点为研究对象 ∑Y=0, ND2′+ND1′-P=0 ND2′=7kN 3、取AD杆为研究对象 ∑MA=0, ∑Y=0,
D
YA
XB B YA M A XA YB
对BD杆,有 ∑M B= 0 , P· cos45°-ND· cos45°+F· sin45°= 0 L/2· L· L· ∑Y = 0, P /2-ND+F = 0 ND -P-Y B′= 0 Fmax =μs· D N 所以 (1) (2) (3)
P F YB′ B XB′
取abbd杆为研究对象对ab杆有ma0mybl0ybml2002100kn对bd杆对bd杆有m有pdbybxbndfb0pl2cos45ndlcos45flsin450p2ndf01y0ndpyb02fmaxsnd3所以p2pybspyb0p0410001400knp400kn四图示结构由丁字梁abc直梁ce与支杆dh组成cd点为铰接均不计自重
MA M q XC q M E 45° D SD YC SD C P 30 ° B A C XA
E
45° D
解: 1、取CE杆为研究对象 ∑MC=0, SD=(M+ M+
1 2 q2 1 2
2
q2
2
-SDsin45°×2=0
50 200 2 2 sin 45
)÷sin45°×2=
=225
一、在图示平面力系中,已知:F1 = 10N,F2 =40N,F3 = 40N,M = 30N· m。 试求其合力,并画在图上(图中长度单位为米) 解:将力系向O点简化 主矢: R x = F2-F1 = 40-10 = 30N R y = -F3 = -40N 2 R ′= R x 2 R y=50N 主矩: MO =(F1 +F2 +F3)×3+M = (10+40+40)×3+30 = 300N· m 合力的作用线至O点的距离 d = MO / R′=6m=OO′ 合力的方向: cos(R,i )= R x / R =0.6 ∠(R,i )=53.13°=β cos(R,j )= R y / R =-0.8 ∠(R,j)=143.13=γ
《静力学习题答案》课件
04
力的矩和力矩平衡
力矩的概念和性质
总结词 理解力矩的概念和性质是解决静 力学问题的关键。
力矩的简化表达 在静力学中,通常使用标量表达 力矩,即力矩等于力和垂直于作 用线到转动轴距离的乘积。
力矩的定义 力矩是力和力臂的乘积,表示力 对物体转动作用的量。
静力学基本原理
二力平衡原理
三力平衡定理
一个刚体受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时,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一个刚体受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时,这三个力必构成一平面三角形, 且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对于通过刚体中心的力,加在刚体上 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移至刚体上任一 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
思维拓展
对于进阶习题,答案解析将不仅局限 于题目的解答,还将进行适当的思维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更多可能性,培 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阶习题答案解析
解题技巧
针对进阶习题的特点,答案解析将总结和提炼一些实用的 解题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解答题目。
进阶习题答案解析
习题答案
进阶习题答案解析同样将提供完整的 习题答案,并附有详细的解题过程和 思路,方便学生参考和学习。
静力学问题分类
平面问题与空间问题
平面问题是指所有外力都作用在物体某一平面内的问题, 空间问题则是指外力作用在物体三维空间内的问题。
静定问题与静不定问题
静定问题是根据给定的静力平衡条件能够完全确定物体所 有未知力的问题;静不定问题则是不能完全确定未知力的 数量或方向的问题。
刚体问题与变形体问题
刚体问题是指研究刚体的平衡问题,变形体问题则是指研 究物体在受力后发生变形的问题。
静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静力学复习题1. 某平面任意力系向O 点简化,得到R ˊ=10N ,M 0=10 N·cm ,方向如图所示,求:该力系向A 点简化的结果。
2. 图示三铰刚架受力F 作用,求:A 、B 支座反力的大小。
3. 已知力P = 40 kN ,S =20kN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f = 0.5,动摩擦系数f ′= 0.4,求: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4. 物块重W ,一外力F 作用在物块上,且作用线在摩擦角外,如图所示,已知ο25=θ,摩擦角ο20=m ϕ,F W =。
试确定物块的运动状态。
5. 力F 通过A (3,4,0),B (0,4,4)两点(长度单位为米),若F =100N ,求/;(1) 该力在y 轴上的投影;(2 )该力对z 轴的矩。
6. 已知力F 的大小,角度ϕ和θ,以及长方体的边长a ,b ,c ,求:(1)力F 在轴z 和y上的投影;(2)力F 对轴x 的矩)(F x m 。
7. 图示正立方体,各边长为a ,四个力1F 、2F 、3F 、4F 大小皆等于F ,如图所示,作用在相应的边上。
求:此力系简化的最终结果并在图中画出。
8. 等边三角形ABC.边长为a.己知四个力的大小相等,即F1=F2=F3=F4=F;力偶矩M=Fa, 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是什么?9. 图示结构,杆重不计.已知:L=4.5m. q0=3kN/m. P=6kN. M=4.5kNm.求固定端E处的反力.(作业二中4题)10 .图示结构,由杆AB、DE、BD组成,各杆自重不计,D、C、B均为铰链连接,A 端为固定端约束。
已知q(N/m),M=qa2(N·m),P=2qa(N),尺寸如图。
试列四个方程求固定端A的约束反力及BD杆所受的力。
(作业二中3题)11. .图示多跨梁由直杆AD和T字形杆DHG组成.已知:力P=2kN,q=0.5kN/m, M=4kNm,L=4m。
试列二个刚体静力学平衡方程求:支座H和支座C的反力。
静力学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静力学中,力的平衡条件是什么?A. 力的大小相等B. 力的方向相反C. 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力的大小和方向都相等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静力学的基本概念?A. 力的合成B. 力的分解C. 力的平衡D. 力的守恒答案:D二、填空题1. 在静力学中,当一个物体处于________时,我们称其为平衡状态。
答案: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________状态。
答案: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三、简答题1. 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在静力学中的应用。
答案: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在静力学中,这一定律用于分析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确保系统的力平衡。
2. 解释什么是静摩擦力,并说明其在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时的作用。
答案:静摩擦力是阻止物体滑动的力,其大小与引起滑动的外力相等,但方向相反。
在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时,静摩擦力与外力平衡,防止物体发生运动。
四、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受到水平方向上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F1 = 50 N,F2 = 30 N,求物体受到的合力。
答案:首先确定两个力的方向,如果F1和F2方向相反,则合力F = F1 - F2 = 50 N - 30 N = 20 N;如果F1和F2方向相同,则合力F = F1 + F2 = 50 N + 30 N = 80 N。
2. 一个斜面上的物体质量为20 kg,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求物体受到的重力分量在斜面方向上的分力。
答案:物体受到的重力G = m * g = 20 kg * 9.8 m/s² = 196 N。
在斜面方向上的分力 F = G * sin(θ) = 196 N * sin(30°) = 98 N。
五、分析题1. 一个均匀的直杆,长度为L,固定在水平面上的A点,B点自由悬挂,求直杆的平衡条件。
(完整版)静力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静力学基础一、判断题1.外力偶作用的刚结点处,各杆端弯矩的代数和为零。
(×)2.刚体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不变的物体。
(√)3.在刚体上加上(或减)一个任意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不会改变。
(×)4.一对等值、反向,作用线平行且不共线的力组成的力称为力偶。
(√)5.固定端约束的反力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6.力的可传性原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只适用于刚体。
(√)7.在同一平面内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构成的力系必定平衡。
(×)8.力偶只能使刚体转动,而不能使刚体移动。
(√)9.表示物体受力情况全貌的简图叫受力图。
(√)10.图1中F对 O点之矩为m0 (F) = FL 。
(×)图 1二、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变形体。
B、在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刚体。
C、稳定性是指结构或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
D、工程力学是在塑性范围内,大变形情况下研究其承截能力。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力偶在任何坐标轴上的投形恒为零。
B、力可以平移到刚体内的任意一点。
C、力使物体绕某一点转动的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作用线到该点的垂直距离。
D、力系的合力在某一轴上的投形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形的代数和。
3.依据力的可传性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物体内的任意一点。
B、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任何一点。
C、力不可以沿作用线移动。
D、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刚体内的任意一点。
4.两直角刚杆AC、CB支承如图,在铰C处受力F作用,则A、B两处约束力与x轴正向所成的夹角α、β分别为:α=___B___,β=___D___。
A、30°;B、45°;C、90°;D、135°。
5.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D )图 2A、工程力学中,将物体抽象为刚体。
B、工程力学中,将物体抽象为变形体。
静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静力学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是()。
A. 合力为零B. 合力矩为零C. 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D. 合力和合力矩中至少有一个为零答案:C2. 以下哪个力不是保守力?()。
A. 重力B. 弹簧力C. 摩擦力D. 静电力答案:C3.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F,下列关于物体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 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4.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F/mB.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0C. 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0D.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F/m答案:C5.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F/mB.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0C. 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0D.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F/m答案:C6.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C. 物体受到的合力可能为0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F答案:C7.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C. 物体受到的合力可能为0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F答案:C8.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C. 物体受到的合力可能为0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F答案:C9.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C. 物体受到的合力可能为0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F答案:C10.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力学基础
一、判断题
1.外力偶作用的刚结点处,各杆端弯矩的代数和为零。
(×)
2.刚体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不变的物体。
(√)
3.在刚体上加上(或减)一个任意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不会改变。
(×)
4.一对等值、反向,作用线平行且不共线的力组成的力称为力偶。
(√)
5.固定端约束的反力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
6.力的可传性原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只适用于刚体。
(√)
7.在同一平面内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构成的力系必定平衡。
(×)
8.力偶只能使刚体转动,而不能使刚体移动。
(√)
9.表示物体受力情况全貌的简图叫受力图。
(√)
10.图1中F对 O点之矩为m0 (F) = FL 。
(×)
图 1
二、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变形体。
B、在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刚体。
C、稳定性是指结构或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
D、工程力学是在塑性范围内,大变形情况下研究其承截能力。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力偶在任何坐标轴上的投形恒为零。
B、力可以平移到刚体内的任意一点。
C、力使物体绕某一点转动的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作用线到该点的垂直距离。
D、力系的合力在某一轴上的投形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形的代数和。
3.依据力的可传性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物体内的任意一点。
B、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任何一点。
C、力不可以沿作用线移动。
D、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刚体内的任意一点。
4.两直角刚杆AC、CB支承如图,在铰C处受力F作用,则A、B两处约束力与x轴正向所成的夹角α、β分别为:
α=___B___,β=___D___。
A、30°;
B、45°;
C、90°;
D、135°。
5.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D )
图 2
A、工程力学中,将物体抽象为刚体。
B、工程力学中,将物体抽象为变形体。
C、工程力学中,研究外效应时,将物体抽象为刚体。
而研究内效应时,则抽象为变形体。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关于约束的说法是( D )
A、柔体约束,沿柔体轴线背离物体。
B、光滑接触面约束,约束反力沿接触面公法线,指向物体。
C、固定端支座,反力可以正交分解为两个力方向假设。
D、以上A B正确。
7.力偶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力偶可以用力来维持平衡
B、力偶的合成结果仍为一力偶
C、力偶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二力偶,互为等效力偶
D、力偶不可以任意搬动
8.构件的刚度是指构件( C )
A、抵抗破坏的能力
B、不产生变形的能力
C、抵抗变形的能力
D、保持平衡的能力
9.构件的强度是指构件( A )
A、抵抗破坏的能力
B、不产生变形的能力
C、抵抗变形的能力
D、保持平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