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知识是怎样积累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的知识是怎样积累的

许锡良

人类的知识是不是靠积累的?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依照卡尔·普波尔的观点,人类知识之树的生长是靠批判得以生长的。因为知识作为人类思想观念性的东西,它是可变的,发展中的,本身并不具备像硬通的物质那样可以前后累积起来,因此有一种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人类的思想智慧构建的结果。如果猪也能够将自己观察与思考的世界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那么猪的知识观与世界必将不同于人类。但是,就人类历史长一条长河来说,无论哪个时代的知识,又都是前后相联系的。西方自有《圣经》之后的知识与思想观念,都无法避开《圣经》的思想内容,你可以批判它,可以赞同它,却无法回避它,说明人类的知识发展的历史上总有一些东西是硬通货,是里程碑,是一个高峰,任何人都无法绕过去的。

人类的思考常常是续接在前人的思考成果上的。前人为了思考的方便,常常会创立一些概念,这些概念开始的时候只有他自己精确地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随后人们理解了,并且接受了,就变成了一个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但是因为人们的体验不同,人生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总之有先天的那些天赋不同,因此对同一个概念的理解常常是不完全相同的。当我们在说同一个词语的时候,其实我们可能是在指不同的事物。但是,我们就是这样含混交叉错踪复杂地搅在一起。因此,误解、对立、碰撞就是难免的。知识的发展不是一条线下来了,它的经历应该是一个巨大的浊流,而且这样的浊流还有不少分支,也是不是都按照同一个方向流动,而是可能有逆向而行的支流。人构建自己的知识是在批判中完成的,人类社会的知识积累也是在批判中完成的。

后人的思考常常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但是并不线性的前后续接的关系,而是在混杂中前后相叠、相套。我记得著名哲学家怀特海说过:西方所有的哲学家都是在为柏拉图作注脚而已。每一个,甚至每一代哲学家都在不断地重复前人说过的东西,但是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有时看似他们只是把前人说过的东西又再说了一遍,增加的东西似乎并不多,但是这种重复是必要的。重复的过程并不是重走老路,而是在老树上重发新枝。重复前人的话语,有时是在重新按照前人的思路重新思考一次,有时是重新体验一次,有时是借前人的话语又赋予了新的内容。

人类生存于世界,人是在自己构建的意义世界中生存,而意义有前人构建的,也有自己构建的。无论怎样,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东西,也就是人的生命共在一个世界,一个蓝天白云之下,生命的长短差异不会太大,尤其对人类的历史长河来说。因此遇到的人生困境是相似的。前人所感慨的,后人难道就不会?前人有过的恐惧与欢乐,后人难怪就无法理解?说到底人是可以直接面对这个世界的。但是,人类的知识因为有了书,我们的生命常常并不直接去面对这个共在的世界,而是通过咀嚼死人的遗骨去理解我们这个活生生的世界。所谓书呆子就是这样的人,他离开了前人就不会说话,离开了书本就不会写东西。他自己的生命从来没有鲜活地存在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从来没有进入他的生命体。说到底,人类的工程技术性的知识是前后相继,并且有明显的先进与落后之分,但是人关于人文性的知识却并不如此。二千多年前的人有生与死的困境,有爱情与友情的悲欢离合,同样二千多年后同样仍然是存在这些问题的。因此人文性的知识必然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但是每一次重复性的深刻体验都会把这类思想感情向前推进一步。

凡离开书本就不会说话,凡离开前人就无从思考的人,可能是一个好学者,但是绝不会是一个好的思想家。聪明的人总是把书与现实世界都看成是自己的知识与智慧的源泉,并不认为会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分。但是还有一些天才式的人物,他们很少读书,只是在自己的思考陷入困境的时候才会想起要去借鉴一下前人的想法。这个时候才会偶尔读点书,但是一旦

点燃或者疏通了自己的思路,就快快地把书本抛弃在一边。因为他们认为有许多书都是弱智

的人写的,或者是聪明人写出来愚弄人,使人变得弱智的。如果自己仅凭一颗上帝赋予的脑

袋就能够想清楚那些问题,那么再读书的意义又何在呢?一个真正的思想家是抛开书本,甚

至抛开经典就能够挥洒自如,下笔千言万语的人。比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维特根斯坦、尼采、胡塞尔及其弟子海德格尔等等都是这样的天才。据我所知,他们读书不多,甚至基本上

是不怎么读书的,但是他们写出来的东西似乎就是专门为那些书呆子与学究们准备的,让他

们那二三流的头脑去走迷宫,猜谜语,一辈子思考致死也不得其要领。那些一辈子靠注释过

日子的学者们莫不如此。一流的头脑在自述的时候必须会与前人的一流头脑相遇,然后也可

能产生碰撞,这个时候就可能是某个程度上的重复,也可能是某个程度上的交锋。一个仅凭

自己的悟性就能达到前人的某个高度,这就是人类的智慧之谜。这样的人也是可怕的天才,

但是世界上这样的人自古不会很多,常常只是那么少数的几个孤傲的恒星而已。

我从胡塞尔这里学到了两个概念:一个是“悬膈”、另一个是“去蔽”。敢于“悬膈”的人是了不起的。面对丰富多彩的异常复杂的世界,面对前人浩如烟海的思想智慧,可以不

必管前人究竟是怎样说了怎样做了,他自己用自己独特的生命直接面对这个丰富而复杂的世界。然后写下自己的见解,管你前人如何说,难道他们的思考与体验就可以代替“我”这个

独特的生命的感受与体验吗?人与猪虽然同处于一个物质世界里,但是人与猪对这个世界的

体验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常常远大过人与猪,那么,既然自信自己的脑

袋是上帝特别宠爱的结果,就不必去理那些二三流的头脑究竟是怎样思考的。莫非“悬膈”

就是这样产生的?而“去蔽”更是有意思,人的思想里常常自出生时起就被塞进了这样或者

那样的偏见与傲慢,人因此无不带上自己的有色眼睛来观察自己的世界与周边的人。也就是说,人们的眼睛都是被遮蔽了的,都是在有色眼镜之下观察人与事。因此“还原”,“去蔽”成为必要的思考步骤。但是,这并不神秘,人活于世界上只有一点是不会变的,就是为了自

己的安全,人们总想前提知道这个世界究竟下一步会怎样变化,因此,我们要去寻找一个世

界的真相。而所谓的“去蔽”,就是因为人们总是被塞进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偏见,世界在我

们面前被蒙蔽了。人活于社会,但是社会的符号是最多的。如果把人在社会中的符号都去掉,你甚至都不能够认识你最熟悉的一个人。因为你不能叫他的名字,名字是掩盖他鲜活生命的

一个“蔽”,你也不能说他的性别,因为性别,将你说成“男人”或者“女人”,因此就可

能悄悄地带上了“强者”、“弱者”这样的“蔽”。自然,更不能称你为“主任”、“专家”、“教授”、“部长”与“主席”,因为去掉这些符号后,每个人都只剩下了每天吃喝拉撒睡

性的纯粹动物,与一只光屁股猴子已经没有任何不同了。据说胡塞尔对自己的学生不是很好,因为嫌学生经常与他争论而冒犯了他的学术权威的尊严。“学术权威”在这里其实也是一个“蔽”,但是胡塞尔既没有将之“悬膈”起来,也没有来一个彻底地“去蔽”,他被这个“蔽”侍侯得舒舒服服,割舍不下。说到底,人可以有“悬膈”与“去蔽”的思想与追求,但是人

作为社会性动物其实是不可能真正做到的。

人是否可以直接面向世界?感受是可以的。上帝赋予于人冷暖、喜怒之类的感受与体验

的能力,如果是冷暖之类则无须有人来告诉我,我完全靠自己就可以说出来,而且我说出来,也不必征求别人同意。因为那是我自己的感受,与别人无关。但是,人在面对世界的时候,

即使是皮肤上的冷暖这样感受,也还是要借助于你的神经知觉。一个人的呼吸,也要借助于

你的呼吸器官。如果是要感知与理解这个世界,是不是更需要借助一些什么呢?农民可以直

接面对这个世界,但是如果没有农田,没有农耕工具与种庄稼的任务,虽然农民也可以以自

己的生命面对这个世界,但是仍然无法以一个农民的身份来面对这个世界。任何人,即使是

诗人,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也还是要借助自己的感觉器官。人虽然可以直接面对世界,

但是面对得非常有限。借助点什么工具常常是必要的。自然科学认识世界要借助数学、逻辑

之类的思维工具与方法,人站立在这个世界,要借助骨骼的支撑,否则无法立起。因此,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