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圆方面的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二数学直线与圆知识点

高二数学直线与圆知识点

高二数学直线与圆知识点直线与圆是高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

掌握直线与圆的性质和关系,对于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解题以及拓展数学思维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二数学中与直线与圆相关的知识点。

一、直线的基本性质1. 直线的定义:直线是由无限多个点构成,且任意两点都在这条直线上。

2. 直线的表示方式:直线可以用两个点表示,也可以用方程表示。

3. 直线的斜率:斜率是直线的重要性质之一,可以用来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

直线的斜率可以通过两点的坐标计算得到。

二、圆的基本性质1. 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到一个定点距离固定的点的轨迹。

定点称为圆心,距离称为半径。

2. 圆的表示方式:圆可以用圆心和半径表示。

3. 弧长和扇形面积:圆上的弧长是圆心角所对的弧段的长度,扇形面积是圆心角所对的扇形的面积。

三、直线与圆的关系1.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可以与圆相切、相离、相交。

相切时,直线只与圆相切于一点;相离时,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相交时,直线与圆相交于两个点。

2. 切线的性质:切线是与圆相切于一点的直线,切线与半径垂直。

3. 弦的性质:弦是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圆心角等于弦所对的弧的一半。

4. 弦切角的性质:弦切角是弦和切线的夹角,弦切角等于所对弧的圆心角。

四、直线与圆的方程1. 直线的方程:直线可以用点斜式、一般式、截距式等多种形式表示。

2. 圆的方程:圆的方程可以用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来表示,其中标准方程是以圆心为原点,半径为r的圆的方程。

五、直线与圆的相关定理1. 切线定理:切线与半径垂直,且切点在切线上。

2. 弦切定理:切线与弦所夹角等于所对的弧的圆心角。

3. 弧切定理:切线与弦所夹的圆心角等于所对的弧的一半。

六、直线与圆的相关应用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可以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出点的坐标、判断线段的长度等。

2.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可以通过直线和圆的方程求解交点的坐标、判断直线与圆是否相交等。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

为30km的圆形区域. 已知港口位于台风中
心正北40km处, 如果这艘轮船不
y 港口
改变航线,那么
它是否会受到台
风的影响?
O
轮船 x
小 结:
设直线l:Ax+By+C=0, 圆C:(x-a)2+(y-b)2=r2,
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
小 结:
设直线l:Ax+By+C=0, 圆C:(x-a)2+(y-b)2=r2,
2. 看直线与圆组成的方程组有无实数解:
有解,则直线与圆有公共点: 有一组解,则直线与圆相切; 有两组解,则直线与圆相交;
小 结:
1. 利用直线与圆的位置直观特征导出几 何判定: 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
2. 看直线与圆组成的方程组有无实数解:
有解,则直线与圆有公共点: 有一组解,则直线与圆相切; 有两组解,则直线与圆相交;
课后作业
1. 阅读教材P.126到P.128; 2. 《课后限时检测》二十五 .
小 结:
1. 利用直线与圆的位置直观特征导出几 何判定: 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
小 结:
1. 利用直线与圆的位置直观特征导出几 何判定: 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
2. 看直线与圆组成的方程组有无实数解:
小 结:
1. 利用直线与圆的位置直观特征导出几 何判定: 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
无解,则直线与圆相离.
例2.直线y=x与圆x2+(y-1)2=r2相切, 求r的值.
例3. 已知过点M(-3, -3)的直线l被圆x2+y2
+4y-21=0所截得的弦长为
求直线l的
方程.
练习.
例4. 一艘轮船在沿直线返回港口的途中,

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集结知识元不含有参数的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知识讲解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直线Ax+By+C=0与圆(x﹣a)2+(y﹣b)2=r2(r>0)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1)几何方法:利用圆心到直线的d和半径r的关系判断.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①相交:d<r②相切:d=r③相离:d>r(2)代数方法: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判断.由消元,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①相交:△>0②相切:△=0③相离:△<0.例题精讲不含有参数的直线与圆位置关系例1.已知点P在单位圆x2+y2=1上运动,P到直线3x﹣4y﹣10=0与x=3的距离分为d1、d 2,则d1+d2的最小值是.例2.点P是直线x+y﹣2=0上的动点,点Q是圆x2+y2=1上的动点,则线段PQ长的最小值为.例3.经过圆x2+y2﹣2x+2y=0的圆心且与直线2x﹣y=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A.2x﹣y﹣3=0B.2x﹣y﹣1=0C.2x﹣y+3=0D.x+2y+1=0含有参数类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讲解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直线Ax+By+C=0与圆(x﹣a)2+(y﹣b)2=r2(r>0)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1)几何方法:利用圆心到直线的d和半径r的关系判断.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①相交:d<r②相切:d=r③相离:d>r(2)代数方法: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判断.由消元,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①相交:△>0②相切:△=0③相离:△<0.例题精讲含有参数类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例1.已知△ABC的三边长为a,b,c,满足直线ax+by+2c=0与圆x2+y2=4相离,则△ABC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例2.直线ax﹣y+a=0(a≥0)与圆x2+y2=9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相切C.相离D.相切或相离例3.圆x2+y2+4x﹣2y﹣1=0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ax﹣2by+2=0(a>0,b>0)对称,则的最小值为()A.8B.9C.16D.18简单切线类型知识讲解1.圆的切线方程圆的切线方程一般是指与圆相切的直线方程,特点是与圆只有一个交点,且过圆心与切点的直线垂直切线.圆的切线方程的类型:(1)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圆心与切点的连线垂直切线求出切线的斜率,继而求出直线方程(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这种情况可以先设直线的方程,然后联立方程求出他们只有一个解(交点)时斜率的值,进而求出直线方程.例题精讲简单切线类型例1.设点A为圆(x﹣1)2+y2=1上的动点,PA是圆的切线,且|PA|=1,则P点的轨迹方程为()A.y2=2x B.(x﹣1)2+y2=4C.y2=﹣2x D.(x﹣1)2+y2=2例2.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1,则经过圆上一点M(1,0)的切线方程是()A.x=1B.y=1C.x+y=1D.x﹣y=1例3.'已知圆C的方程为x2+y2﹣2x+4y﹣3=0,直线l:x﹣y+t=0.若直线l与圆C相切,求实数t的值.'简单弦长问题知识讲解弦长问题一、求直线与圆相交时的弦长有三种方法(1)交点法:将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求出交点A,B的坐标,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求解.(2)弦长公式:如图所示,将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设直线与圆的两交点分别是A(x1,y1),B(x2,y2),则|AB|==|x1-x2|=|y1-y2|(直线l的斜率k存在).(3)几何法:如图,直线与圆C交于A,B两点,设弦心距为d,圆的半径为r,弦长为|AB|,则有()2+d2=r2,即|AB|=2.通常采用几何法较为简便。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之直线与圆的方程一、概念理解:1、倾斜角:①找α:直线向上方向、x 轴正方向; ②平行:α=0°;③范围:0°≤α<180° 。

2、斜率:①找k :k=tan α (α≠90°); ②垂直:斜率k 不存在; ③范围: 斜率 k ∈ R 。

3、斜率与坐标:12122121tan x x y y x x y y k --=--==α①构造直角三角形(数形结合); ②斜率k 值于两点先后顺序无关; ③注意下标的位置对应。

4、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222111:,:b x k y l b x k y l +=+= ①相交:斜率21k k ≠(前提是斜率都存在)特例----垂直时:<1> 0211=⊥k k x l 不存在,则轴,即; <2> 斜率都存在时:121-=•k k 。

②平行:<1> 斜率都存在时:2121,b b k k ≠=; <2> 斜率都不存在时:两直线都与x 轴垂直。

③重合: 斜率都存在时:2121,b b k k ==; 二、方程与公式: 1、直线的五个方程:①点斜式:)(00x x k y y -=- 将已知点k y x 与斜率),(00直接带入即可; ②斜截式:b kx y += 将已知截距k b 与斜率),0(直接带入即可;③两点式:),(2121121121y y x x x x x x y y y y ≠≠--=--其中, 将已知两点),(),,(2211y x y x 直接带入即可;④截距式:1=+bya x 将已知截距坐标),0(),0,(b a 直接带入即可; ⑤一般式:0=++C By Ax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用得比较多的是点斜式、斜截式与一般式。

2、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直接将两直线方程联立,解方程组即可3、距离公式:①两点间距离:22122121)()(y y x x P P -+-= ②点到直线距离:2200BA C By Ax d +++=③平行直线间距离:2221BA C C d +-=4、中点、三分点坐标公式:已知两点),(),,(2211y x B y x A①AB 中点),(00y x :)2,2(2121y y x x ++ ②AB 三分点),(),,(2211t s t s :)32,32(2121y y x x ++ 靠近A 的三分点坐标 )32,32(2121y y x x ++ 靠近B 的三分点坐标 中点坐标公式,在求对称点、第四章圆与方程中,经常用到。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圆方面的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圆方面的知识点,推荐文档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直线与圆整理徐福扬一、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

即。

斜率反映直tan k α=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时,; 当时,; 当时,[) 90,0∈α0≥k () 180,90∈α0<k 90=α不存在。

k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211212x x x x y y k ≠--=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21x x =存在,倾斜角为90°;(2)k 与P 1、P 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①点斜式:直线斜率k ,且过点)(11x x k y y -=-()11,y x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 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 1,所以它的方程是x=x 1。

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 ,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b kx y +=③两点式:()直线两点,112121y y x x y y x x --=--1212,x x y y ≠≠()11,y x ()22,y x ④截矩式:1x y ab+=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l x (,0)a y (0,)b l x y 的截距分别为。

,a b ⑤一般式:(A ,B 不全为0)0=++C By Ax注意:各式的适用范围 特殊的方程如:○1○2平行于x 轴的直线:(b 为常数); 平行于y 轴的直线:b y =(a 为常数);a x =(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一)平行直线系平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0000=++C y B x A 00,B A 的直线系:(C 为常数)000=++C y B x A (二)过定点的直线系(ⅰ)斜率为k 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00x x k y y -=-;()00,y x (ⅱ)过两条直线,的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λλ2l 系中。

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与圆常考题型: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教师版)

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与圆常考题型: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教师版)

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知识梳理】1.两直线的交点坐标23.(1)公式:点P 1(x 1,y 1),P 2(x 2,y 2)间的距离公式|P 1P 2|=(x 1-x 2)2+(y 1-y 2)2.(2)文字叙述:平面内两点的距离等于这两点的横坐标之差与纵坐标之差的平方和的算术平方根.【常考题型】题型一、两条直线的交点问题【例1】 判断下列各组直线的位置关系.如果相交,求出交点的坐标: (1)l 1:5x +4y -2=0,l 2:2x +y +2=0; (2)l 1:2x -6y +3=0,l 2:y =13x +12;(3)l 1:2x -6y =0,l 2:y =13x +12.【类题通法】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关键是看两直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的情况.(1)解方程组的重要思想就是消元,先消去一个变量,代入另外一个方程能解出另一个变量的值.(2)解题过程中注意对其中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3)最后把方程组解的情况还原为直线的位置关系. 【对点训练】1.判断下列各对直线的位置关系.若相交,求出交点坐标: (1)l 1:2x +y +3=0,l 2:x -2y -1=0; (2)l 1:x +y +2=0,l 2:2x +2y +3=0.题型二、直线恒过定点问题【例2】 求证:不论m 为何实数,直线(m -1)x +(2m -1)y =m -5都过某一定点.【类题通法】解含有参数的直线恒过定点的问题(1)方法一:任给直线中的参数赋两个不同的值,得到两条不同的直线,然后验证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题目中含参数直线所过的定点,从而问题得解.(2)方法二:含有一个参数的二元一次方程若能整理为A 1x +B 1y +C 1+λ(A 2x +B 2y +C 2)=0,其中λ是参数,这就说明了它表示的直线必过定点,其定点可由方程组⎩⎪⎨⎪⎧A 1x +B 1y +C 1=0,A 2x +B 2y +C 2=0解得.若整理成y -y 0=k (x -x 0)的形式,则表示的所有直线必过定点(x 0,y 0).【对点训练】2.求经过两直线l1:3x+4y-2=0和l2:2x+y+2=0的交点且过坐标原点的直线l的方程.题型三、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例3】已知点A(1,1),B(5,3),C(0,3),求证:△ABC为直角三角形.【类题通法】1.计算两点间距离的方法(1)对于任意两点P1(x1,y1)和P2(x2,y2),则|P1P2|=(x2-x1)2+(y2-y1)2.(2)对于两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相等的情况,可直接利用距离公式的特殊情况求解.2.解答本题还要注意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对点训练】3.已知点A(-1,2),B(2,7),在x轴上求一点P,使|P A|=|PB|,并求|P A|的值.【练习反馈】1.直线3x+2y+6=0和2x+5y-7=0的交点的坐标为()A.(-4,-3)B.(4,3)C.(-4,3) D.(3,4)2.已知点A(-2,-1),B(a,3),且|AB|=5,则a的值为()A.1 B.-5C.1或-5 D.1-或53.设Q(1,3),在x轴上有一点P,且|PQ|=5,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__.4.若p,q满足p-2q=1,直线px+3y+q=0必过一个定点,该定点坐标为________.5.分别求经过两条直线2x+y-3=0和x-y=0的交点,且符合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1)平行于直线l1:4x-2y-7=0;(2)垂直于直线l2:3x-2y+4=0.题型一、两条直线的交点问题【例1】 判断下列各组直线的位置关系.如果相交,求出交点的坐标: (1)l 1:5x +4y -2=0,l 2:2x +y +2=0; (2)l 1:2x -6y +3=0,l 2:y =13x +12;(3)l 1:2x -6y =0,l 2:y =13x +12.[解] (1)解方程组⎩⎪⎨⎪⎧5x +4y -2=0,2x +y +2=0,得⎩⎨⎧x =-103,y =143.所以l 1与l 2相交,且交点坐标为⎝⎛⎭⎫-103,143. (2)解方程组⎩⎪⎨⎪⎧2x -6y +3=0,①y =13x +12,②②×6整理得2x -6y +3=0.因此,①和②可以化成同一个方程,即①和②表示同一条直线,l 1与l 2重合.(3)解方程组⎩⎪⎨⎪⎧2x -6y =0,①y =13x +12,②②×6-①得3=0,矛盾.方程组无解,所以两直线无公共点,l 1∥l 2. 【类题通法】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关键是看两直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的情况.(1)解方程组的重要思想就是消元,先消去一个变量,代入另外一个方程能解出另一个变量的值.(2)解题过程中注意对其中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3)最后把方程组解的情况还原为直线的位置关系. 【对点训练】1.判断下列各对直线的位置关系.若相交,求出交点坐标:(1)l 1:2x +y +3=0,l 2:x -2y -1=0; (2)l 1:x +y +2=0,l 2:2x +2y +3=0.解:(1)解方程组⎩⎪⎨⎪⎧ 2x +y +3=0,x -2y -1=0,得⎩⎪⎨⎪⎧x =-1,y =-1,所以直线l 1与l 2相交,交点坐标为(-1,-1).(2)解方程组⎩⎪⎨⎪⎧x +y +2=0,①2x +2y +3=0,②①×2-②,得1=0,矛盾,方程组无解.所以直线l 1与l 2无公共点,即l 1∥l 2.题型二、直线恒过定点问题【例2】 求证:不论m 为何实数,直线(m -1)x +(2m -1)y =m -5都过某一定点. [证明] 法一:取m =1时,直线方程为y =-4;取m =12时,直线方程为x =9.两直线的交点为P (9,-4),将点P 的坐标代入原方程左边=(m -1)×9+(2m -1)×(-4)=m -5.故不论m 取何实数,点P (9,-4)总在直线(m -1)x +(2m -1)y =m -5上, 即直线恒过点P (9,-4).法二:原方程化为(x +2y -1)m +(-x -y +5)=0. 若对任意m 都成立,则有⎩⎪⎨⎪⎧ x +2y -1=0,x +y -5=0,得⎩⎪⎨⎪⎧x =9,y =-4.所以不论m 为何实数,所给直线都过定点P (9,-4). 【类题通法】解含有参数的直线恒过定点的问题(1)方法一:任给直线中的参数赋两个不同的值,得到两条不同的直线,然后验证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题目中含参数直线所过的定点,从而问题得解.(2)方法二:含有一个参数的二元一次方程若能整理为A 1x +B 1y +C 1+λ(A 2x +B 2y +C 2)=0,其中λ是参数,这就说明了它表示的直线必过定点,其定点可由方程组⎩⎪⎨⎪⎧A 1x +B 1y +C 1=0,A 2x +B 2y +C 2=0解得.若整理成y -y 0=k (x -x 0)的形式,则表示的所有直线必过定点(x 0,y 0).【对点训练】2.求经过两直线l 1:3x +4y -2=0和l 2:2x +y +2=0的交点且过坐标原点的直线l 的方程.解:法一:由方程组⎩⎪⎨⎪⎧3x +4y -2=0,2x +y +2=0,解得⎩⎪⎨⎪⎧x =-2,y =2,即l 1与l 2的交点坐标为(-2,2).∵直线过坐标原点,所以其斜率k =2-2=-1,直线方程为y =-x ,一般式为x +y =0.法二:∵l 2不过原点,∴可设l 的方程为3x +4y -2+λ(2x +y +2)=0(λ∈R ), 即(3+2λ)x +(4+λ)y +2λ-2=0. 将原点坐标(0,0)代入上式,解得λ=1, ∴l 的方程为5x +5y =0,即x +y =0.题型三、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例3】 已知点A (1,1),B (5,3),C (0,3),求证:△ABC 为直角三角形. [证明] 法一:∵|AB |=(5-1)2+(3-1)2=25,|AC |=(0-1)2+(3-1)2=5, 又|BC |=(5-0)2+(3-3)2=5,∴|AB |2+|AC |2=|BC |2, ∴△ABC 为直角三角形.法二:∵k AB =3-15-1=12,k AC =3-10-1=-2,∴k AB ·k AC =-1,∴AB ⊥AC ,∴△ABC 是以A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类题通法】1.计算两点间距离的方法(1)对于任意两点P 1(x 1,y 1)和P 2(x 2,y 2),则|P 1P 2|=(x 2-x 1)2+(y 2-y 1)2.(2)对于两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相等的情况,可直接利用距离公式的特殊情况求解. 2.解答本题还要注意构成三角形的条件. 【对点训练】3.已知点A (-1,2),B (2,7),在x 轴上求一点P ,使|P A |=|PB |,并求|P A |的值. 解:设所求点P (x,0),于是由|P A |=|PB |得(x +1)2+(0-2)2=(x -2)2+(0-7)2,即x 2+2x +5=x 2-4x +11,解得x =1. 所以,所求P 点坐标为(1,0),|P A |=(1+1)2+(0-2)2=2 2.【练习反馈】1.直线3x +2y +6=0和2x +5y -7=0的交点的坐标为( ) A .(-4,-3) B .(4,3) C .(-4,3)D .(3,4)解析:选C 由方程组⎩⎪⎨⎪⎧ 3x +2y +6=0,2x +5y -7=0,得⎩⎪⎨⎪⎧x =-4,y =3.2.已知点A (-2,-1),B (a,3),且|AB |=5,则a 的值为( ) A .1 B .-5 C .1或-5 D .1-或5解析:选C ∵|AB |=(a +2)2+(3+1)2=5,∴a =-5或a =1.3.设Q (1,3),在x 轴上有一点P ,且|PQ |=5,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设P (a,0),则|PQ |=(a -1)2+(0-3)2=5,解得a -1=±4,即a =5或-3.故点P 的坐标是(5,0)或(-3,0).答案:(5,0)或(-3,0)4.若p ,q 满足p -2q =1,直线px +3y +q =0必过一个定点,该定点坐标为________. 解析:因为p =2q +1代入整理:(2x +1)q +3y +x =0对q 为一切实数恒成立,即2x +1=0,且3y +x =0,所以x =-12,y =16.答案:⎝⎛⎭⎫-12,16 5.分别求经过两条直线2x +y -3=0和x -y =0的交点,且符合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平行于直线l 1:4x -2y -7=0; (2)垂直于直线l 2:3x -2y +4=0.解:解方程组⎩⎪⎨⎪⎧2x +y -3=0,x -y =0,得交点P (1,1).(1)若直线与l 1平行, ∵k 1=2, ∴斜率k =2,∴所求直线方程为y -1=2(x -1) 即:2x -y -1=0. (2)若直线与l 2垂直, ∵k 2=32,∴斜率k =-1k 2=-23,∴y -1=-23(x -1)即:2x +3y -5=0.。

高二《直线与圆》知识点总结

高二《直线与圆》知识点总结

高二《直线与圆》知识点总结直线与圆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在几何学和代数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了直线与圆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解和解决几何和代数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对高二学生需要掌握的直线与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直线与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 直线的定义和性质:直线是一条无限延伸的连续直线,具有无宽度和无端点的特点。

直线的特征是经过其中任意两点的直线上的所有点。

2. 圆的定义和性质:圆是由平面上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圆由圆心和半径唯一确定,其中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况:相离、相切和相交。

相离表示直线与圆没有任何交点;相切表示直线与圆有且仅有一个交点;相交表示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

4. 切线的定义和性质:切线是与圆相切且与圆的切点相同的直线,切线与半径垂直。

二、直线与圆的方程和解析几何:1. 直线的一般方程:直线的一般方程可以写为Ax + By + C = 0,其中A、B、C为常数。

2.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可以写为y = kx + b,其中k为直线的斜率,b为直线与y轴的截距。

3. 圆的方程:圆的方程可以写为(x-a)² + (y-b)² = r²,其中(a,b)为圆心坐标,r为半径。

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程:要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可以将直线的方程代入圆的方程,并解方程得到判别式。

判别式小于0时,直线和圆相离;判别式等于0时,直线和圆相切;判别式大于0时,直线和圆相交。

三、直线与圆的交点和切线:1. 直线与圆的交点:若要求直线与圆的交点,可以将直线的方程代入圆的方程,并解方程得到交点的坐标。

2. 切线的判定和方程:若要确定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可以计算直线的斜率,然后计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若斜率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相等,则直线为圆的切线。

切线方程可以使用直线方程得出。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四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四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4.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知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分类.2.能根据方程,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3.能够解决有关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问题.直线A x +B y +C =0与圆(x -a)2+(y -b)2=r 2的位置关系及判断【做一做】 直线3x +4y +12=0与圆(x -1)+(y +1)=9的位置关系是( ) A .过圆心 B .相切 C .相离 D .相交答案:两 一 零 < = > > = < 【做一做】 D代数法与几何法的比较剖析:代数法的运算量较大,几何法的运算量较小,并且也简单、直观.受思维定式的影响,看到方程就想解方程组,自然就想到代数法.【例】 若直线4x -3y +a =0与圆x 2+y 2=100:①相交;②相切;③相离,试分别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法一:(代数法)由方程组⎩⎪⎨⎪⎧4x -3y +a =0,x 2+y 2=100,消去y ,得25x 2+8a x +a 2-900=0.则Δ=(8a)2-4×25(a 2-900)=-36a 2+90 000.①当直线和圆相交时,Δ>0,即-36a 2+90 000>0,解得-50<a <50; ②当直线和圆相切时,Δ=0,解得a =50或a =-50; ③当直线和圆相离时,Δ<0,解得a <-50或a >50. 解法二:(几何法)圆x 2+y 2=100的圆心为(0,0),半径r =10,则圆心到直线4x -3y +a =0的距离d =|a|32+42=|a|5.①当直线和圆相交时,d<r ,即|a|5<10,所以-50<a <50;②当直线和圆相切时,d =r ,即|a|5=10,所以a =50或a =-50;③当直线和圆相离时,d>r ,即|a|5>10,所以a <-50或a >50.处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代数法和几何法,都具有普遍性,都要熟练掌握.由这两种解法可看到,几何法比代数法运算量要小,也比较简单、直观.题型一:直线与圆的相交问题【例1】 过点(-4,0)作直线l 与圆x 2+y 2+2x -4y -20=0交于A ,B 两点,如果|AB|=8,求直线l 的方程.反思:(1)讨论直线与圆的相交问题时,通常情况下不求出交点坐标.利用半径、半弦和弦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能解决弦长问题.(2)解答本题时易出现漏掉x +4=0的错误结果,导致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对直线点斜式方程存在的条件理解不透,从而思维不严密,分类不完整.题型二:直线与圆的相切问题【例2】 求经过点(1,-7)且与圆x 2+y 2=25相切的直线方程.反思:解决直线与圆的相切问题时,通常利用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来解决.答案:【例1】 解:将圆的方程配方得(x +1)2+(y -2)2=25,由圆的性质可得,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d =(25)2-⎝⎛⎭⎫822=3.当l 的斜率不存在时,x =-4满足题意.当l 的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y =k (x +4),即kx -y +4k =0.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3=|-k -2+4k |1+k 2,解得k =-512.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5x +12y +20=0.综上所述,直线l 的方程为x +4=0或5x +12y +20=0.【例2】 解:(1)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其方程为x =1,不与圆相切;(2)当直线斜率存在时,设斜率为k ,则切线方程为y +7=k (x -1),即kx -y -k -7=0.∴|-k -7|k 2+(-1)2=5,解得k =43或k =-34.∴所求切线方程为y +7=43(x -1)或y +7=-34(x -1),即4x -3y -25=0或3x +4y +25=0.1.(2011·山东济南一模)若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第一象限,且与直线4x -3y =0和x 轴都相切,则该圆的标准方程是( )A .(x -2)2+(y -1)2=1B .(x -2)2+(y +1)2=1C .(x +2)2+(y -1)2=1D .(x -3)2+(y -1)2=1 2.圆x 2+y 2-2x +4y -20=0截直线5x -12y +c =0所得的弦长为8,则c 的值是( ) A .10 B .10或-68 C .5或-34 D .-683.直线l:3x-4y-5=0被圆x2+y2=5所截得的弦长为__________.4.(2011·北京丰台高三期末)过点(-3,4)且与圆(x-1)2+(y-1)2=25相切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5.已知一个圆C与y轴相切,圆心C在直线l1:x-3y=0上,且在直线l2:x-y=0上截得的弦长为C的方程.答案:1.A 2.B 3.4 4.4x-3y+24=05.解:∵圆心C在直线l1:x-3y=0上,∴可设圆心为C(3t,t).又∵圆C与y轴相切,∴圆的半径为r=|3t|.再由弦心距、半径、弦长的一半组成的直角三角形,可得2+2=|3t|2,解得t=±1.∴圆心为(3,1)或(-3,-1),半径为3.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3)2+(y-1)2=9或(x+3)2+(y+1)2=9.。

【高中数学】高中数学知识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高中数学】高中数学知识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高中数学】高中数学知识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由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得出结论以下直线和圆的三种边线关系:(1)相交: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2)切线:直线和圆存有唯一公共点时,叫作直线和圆切线,这时直线叫作圆的切线,唯一的公共点叫作切点。

(3)相离: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

其图像如下: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1)直线l和⊙o平行d<r(2)直线l和⊙o切线d=r;(3)直线l和⊙o嗟乎d>r。

直线与圆边线关系的认定方法:(1)代数法:判断直线ax+by+c=0和圆x2+y2+dx+ey+f=0的位置关系,可由面世mx2+nx+p=0,利用判别式△展开推论.△>0则直线与圆相交;△=0则直线与圆切线;△<0则直线与圆相离.(2)几何法:未知直线ax+by+c=0和圆,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r则直线和圆平行;d=r则直线和圆相切;d>r则直线和圆嗟乎.特别提醒:(1)上述两种方法,以利用圆心至直线的距离展开认定较为简便,而判别式法也适用于于直线与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边线关系的推论.(2)直线与圆相交,应抓住半径、弦心距、半弦长组成的直角三角形,可使解法简单.直线与圆边线关系的认定方法列表如下:直线与圆相交的弦长公式:(1)几何法:如图所示,直线l与圆c平行于a、b两点,线段ab的长即为l与圆平行的弦长。

设弦心距为d,半径为r,弦为ab,则有|ab|=(2)代数法:直线l与圆处设直线l的斜率为k,则有当直线ab的倾斜角为直角,即为斜率不存有时,|ab|=。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A版) 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A版) 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PPT课件
从而:
2
o
x
P
4 5 d 5 5, 2
2
2
C B
回到目录
解: ……
例2:已知过点M(-3,-3)的直线l被圆 x2+y2+4y-21=0所截得的弦长为4 5 , y 求直线l的方程.
4 5 d 5 2 5,
2 2
y+3=k(x+3) 设直线l的方程为:
△<0 △=0 △>0
n=0 n=1 n=2
直线与圆相离 直线与圆相切 直线与圆相交
回到目录
例1:已知直线l:3x+y-6=0和圆C:x2+y2-2y4=0,判断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如果相交, 求它们交点的坐标. ① 解法一: 解方程组: 3x+y-6=0
x2+y2-2y-4=0 ②
消去y得: x2-3x+2=0 解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1, x2=2
§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问题情景 二、自主学习 三、教师点拨 四、课堂小结
本课结束
一、问题情景
1.请回顾直线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2)直线与圆相切,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与圆相离,没有公共点 2. 在初中,我们怎样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上一章我们知道可以利用两条直线的方程来判断位置关 系,那么如何能否利用直线与圆的方程判断它们之间的位 置关系呢?
如果没让求交点坐标,还 需要解这个方程吗?
不用!只需用判别式△来判断此 ∴方程组的解为: x1=1 x2=2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0 y1=3 y2=0

高二数学直线与圆的知识点及公式

高二数学直线与圆的知识点及公式

高二数学直线与圆的知识点及公式直线和圆是高二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在几何学和代数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直线和圆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相关的公式。

一、直线的知识点直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成的轨迹,没有起点和终点。

在直线上可以确定无数个点,其中有一些特殊的点和直线的性质需要我们了解。

1. 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是直线的重要性质之一,它表示了直线上各个点的变化率。

直线的斜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斜率k = (y2 - y1) / (x2 - x1)其中,(x1, y1)和(x2, y2)是直线上两个不同的点的坐标。

2. 直线的截距直线的截距也是直线的一个重要性质,它表示了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位置。

设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A,与y轴的交点为B,直线的截距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x轴截距a = -y轴截距b = -c / b其中,c是直线的常数项。

3. 直线的方程直线可以由点斜式、一般式和截距式等不同的方程表示。

根据直线上已知的条件,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方程形式来表示直线。

下面是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Ax + By + C = 0其中,A、B和C是常数,代表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二、圆的知识点圆是由平面内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轨迹,其中固定点称为圆心,距离称为半径。

圆的性质和相关公式如下:1. 圆的方程圆的方程可以表示为:(x - h)² + (y - k)² = r²其中,(h, k)是圆心的坐标,r是半径的长度。

2. 圆的直径圆的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点处于圆上的一条线段。

圆的直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

3. 圆的弦圆上任意两点之间所形成的线段称为圆的弦。

圆的直径是圆的一个特殊的弦,它同时也是最长的弦。

4. 圆的切线圆上的切线是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

切线和圆的半径垂直。

5. 圆的弧长和扇形面积圆的弧长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弧长 = 弧度 ×半径而圆的扇形面积则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扇形面积 = 弧度 ×半径² / 2三、综合运用直线和圆在几何学和代数学中的运用非常广泛。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4章 4.2 4.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4章   4.2  4.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掌握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2.会用代数法和几何法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3.会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提升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1.直线与圆有三种位置关系位置关系交点个数相交有两个公共点相切只有一个公共点相离没有公共点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公共点个数两个一个零个判定方法几何法: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Aa+Bb+C|A2+B2d<r d=r d>r代数法:由⎩⎨⎧Ax+By+C=0,(x-a)2+(y-b)2=r2消元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Δ>0 Δ=0 Δ<0思考:用“代数法”与“几何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各有什么特点?[提示]“几何法”与“代数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路来判断的.“几何法”更多地侧重于“形”,更多地结合了图形的几何性质;“代数法”则侧重于“数”,它倾向于“坐标”与“方程”.1.直线3x+4y-5=0与圆x2+y2=1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相切C.相离D.无法判断B[圆心(0,0)到直线3x+4y-5=0的距离d=|-5|32+42=1. ∵d=r,∴直线与圆相切.选B.]2.设A,B为直线y=x与圆x2+y2=1的两个交点,则|AB|=()A.1 B. 2C. 3 D.2D[直线y=x过圆x2+y2=1的圆心C(0,0),则|AB|=2.]3.直线x+2y=0被圆C:x2+y2-6x-2y-15=0所截得的弦长等于________.45[由已知圆心C(3,1),半径r=5.又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d=|3+2|5=5,则弦长=2r2-d2=4 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0.当m为何值时,圆与直线:(1)有两个公共点;(2)只有一个公共点;(3)没有公共点.[解]法一:将直线mx-y-m-1=0代入圆的方程化简整理得,(1+m2)x2-2(m2+2m+2)x+m2+4m+4=0.∵Δ=4m(3m+4),(1)∴当Δ>0时,即m>0或m<-43时,直线与圆相交,即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2)当Δ=0时,即m=0或m=-43时,直线与圆相切,即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3)当Δ<0时,即-43<m<0,直线与圆相离,即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法二:已知圆的方程可化为(x-2)2+(y-1)2=4,即圆心为C(2,1),半径r=2.圆心C(2,1)到直线mx-y-m-1=0的距离d=|2m-1-m-1|1+m2=|m-2|1+m2.(1)当d<2时,即m>0或m<-43时,直线与圆相交,即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2)当d=2时,即m=0或m=-43时,直线与圆相切,即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3)当d>2时,即-43<m<0时,直线与圆相离,即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判断的三种方法:(1)几何法: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与圆的半径r 的大小关系判断. (2)代数法:根据直线与圆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的个数来判断. (3)直线系法:若直线恒过定点,可通过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是过定点的直线系.已知圆C :x 2+y 2-4x =0,l 是过点P (3,0)的直线,则( ) A .l 与C 相交 B .l 与C 相切C .l 与C 相离D .以上三个选项均有可能A [将点P (3,0)的坐标代入圆的方程,得32+02-4×3=9-12=-3<0,∴点P (3,0)在圆内.∴过点P 的直线l 必与圆C 相交.]求圆的切线方程思路探究:确定点A 在圆外→判断切线条数 ――――――――――――――→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r求切线方程 [解] 因为(4-3)2+(-3-1)2=17>1, 所以点A 在圆外,故切线有两条.①若所求直线的斜率存在,设切线斜率为k , 则切线方程为y +3=k (x -4),即kx -y -4k -3=0. 设圆心为C ,因为圆心C (3,1)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1,所以|3k-1-3-4k|k2+1=1,即|k+4|=k2+1,所以k2+8k+16=k2+1,解得k=-158.所以切线方程为-158x-y+152-3=0,即15x+8y-36=0.②若直线斜率不存在,圆心C(3,1)到直线x=4的距离为1,这时直线x=4与圆相切,所以另一条切线方程为x=4.综上,所求切线方程为15x+8y-36=0或x=4.1.本例中若将点“A(4,-3)”改为“A(2,1)”,则结果如何?[解]因为(2-3)2+(1-1)2=1,所以点A(2,1)在圆上,从而A是切点,又过圆心(3, 1)与点A的直线斜率为0,故所求切线的方程为y=1.2.若本例的条件不变,求其切线长.[解]因为圆心C的坐标为(3,1),设切点为B,则△ABC为直角三角形,|AC|=(3-4)2+(1+3)2=17,又|BC|=r=1,则|AB|=|AC|2-|BC|2=(17)2-12=4,所以切线长为4.圆的切线的求法:(1)点在圆上时:求过圆上一点(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先求切点与圆心连线的斜率k,再由垂直关系得切线的斜率为-1k,由点斜式可得切线方程.如果斜率为零或不存在,则由图形可直接得切线方程x=x0或y=y0.(2)点在圆外时:①几何法:设切线方程为y-y0=k(x-x0).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可求得k,也就得切线方程.②代数法:设切线方程为y-y0=k(x-x0),与圆的方程联立,消去y后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由Δ=0求出k,可得切线方程.特别注意:切线的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不要漏解.直线与圆的相交问题1.已知直线l与圆相交,如何利用通过求交点坐标的方法求弦长?[提示]将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解出交点坐标,再利用|AB|=(x2-x1)2+(y2-y1)2求弦长.2.若直线与圆相交、圆的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如何求弦长?[提示]通过半弦长、弦心距、半径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求得弦长l=2r2-d2.【例3】求直线l:3x+y-6=0被圆C:x2+y2-2y-4=0截得的弦长.思路探究:法一:求圆心半径――――→勾股定理 弦心距,半弦长和半径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求解 法二:求交点坐标――――――――――→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弦长[解] 法一:圆C :x 2+y 2-2y -4=0可化为x 2+(y -1)2=5, 其圆心坐标为(0,1),半径r = 5. 点(0,1)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3×0+1-6|32+12=102,l =2r 2-d 2=10,所以截得的弦长为10.法二:设直线l 与圆C 交于A 、B 两点.由⎩⎪⎨⎪⎧3x +y -6=0,x 2+y 2-2y -4=0,得交点A (1,3),B (2,0),所以弦AB 的长为|AB |=(2-1)2+(0-3)2=10.3.若本例改为“过点(2,0)的直线被圆C :x 2+y 2-2y -4=0截得的弦长为10,求该直线方程”,又如何求解?[解] 由例题知,圆心C (0,1),半径r =5,又弦长为10, 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r 2-⎝⎛⎭⎪⎫1022=5-52=102.又直线过点(2,0),知直线斜率一定存在, 可设直线斜率为k ,则直线方程为y =k (x -2), 所以d =|-1-2k |k 2+1=102,解得k =-3或k =13,所以直线方程为y =-3(x -2)或y =13(x -2), 即3x +y -6=0或x -3y -2=0.求弦长常用的三种方法:(1)利用圆的半径r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弦长l 之间的关系⎝ ⎛⎭⎪⎫12l 2+d 2=r 2解题.(2)利用交点坐标,若直线与圆的交点坐标易求出,求出交点坐标后,直接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计算弦长.(3)利用弦长公式,设直线l :y =kx +b ,与圆的两交点(x 1,y 1),(x 2,y 2),将直线方程代入圆的方程,消元后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弦长l =1+k 2|x 1-x 2|=(1+k 2)[(x 1+x 2)2-4x 1x 2].1.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会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解决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综合问题.难点是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进行大小比较;二是直线与圆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的个数.两者相比较,前者较形象、直观,便于运算.3.与圆有关的弦长、切线问题常利用几何法求解,体现了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但注意验证所求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的情形,避免漏解.1.直线3x +4y +12=0与圆(x -1)2+(y +1)2=9的位置关系是( ) A .过圆心 B .相切C .相离D .相交但不过圆心D [圆心坐标为(1,-1),圆心到直线3x +4y +12=0的距离为d =|3-4+12|32+42=115<r =3.又点(1,-1)不在直线3x +4y +12=0上,所以直线与圆相交且不过圆心.选D.]2.若直线y =x +a 与圆x 2+y 2=1相切,则a 的值为( ) A .2 B .± 2 C .1 D .±1B [由题意得|a |2=1,所以a =±2,故选B.] 3.求过点(1,-7)且与圆x 2+y 2=25相切的直线方程.[解] 由题意知切线斜率存在,设切线的斜率为k ,则切线方程为y +7=k (x -1),即kx -y -k -7=0.∴|-k -7|k 2+1=5,解得k =43或k =-34.∴所求切线方程为y +7=43(x -1)或y +7=-34(x -1), 即4x -3y -25=0或3x +4y +25=0.。

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与圆常考题型: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与圆常考题型: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知识梳理】1.直线的两点式与截距式方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何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表示.(2)每个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 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的定义我们把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Ax +By +C =0(其中A ,B 不同时为0)叫做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简称一般式.【常考题型】题型一、利用两点式求直线方程【例1】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是A (-1,0),B (3,-1),C (1,3),求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解] 由两点式,直线AB 所在直线方程为:y -(-1)0-(-1)=x -3-1-3,即x +4y +1=0.同理,直线BC 所在直线方程为: y -3-1-3=x -13-1,即2x +y -5=0. 直线AC 所在直线方程为: y -30-3=x -1-1-1,即3x -2y +3=0.【类题通法】求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的策略以及注意点(1)当已知两点坐标,求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时,首先要判断是否满足两点式方程的适用条件:两点的连线不平行于坐标轴,若满足,则考虑用两点式求方程.(2)由于减法的顺序性,一般用两点式求直线方程时常会将字母或数字的顺序错位而导致错误.在记忆和使用两点式方程时,必须注意坐标的对应关系.【对点训练】1.(1)若直线l 经过点A (2,-1),B (2,7),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 (2)若点P (3,m )在过点A (2,-1),B (-3,4)的直线上,则m =________.解析:(1)由于点A 与点B 的横坐标相等,所以直线l 没有两点式方程,所求的直线方程为x =2.(2)由两点式方程得,过A ,B 两点的直线方程为y -(-1)4-(-1)=x -2-3-2,即x +y -1=0.又点P (3,m )在直线AB 上,所以3+m -1=0,得m =-2.答案:(1)x =2 (2)-2题型二、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及应用【例2】 直线l 过点P (43,2),且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1)当△AOB 的周长为12时,求直线l 的方程. (2)当△AOB 的面积为6时,求直线l 的方程.[解] (1)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a +yb=1(a >0,b >0), 由题意知,a +b +a 2+b 2=12. 又因为直线l 过点P (43,2),所以43a +2b=1,即5a 2-32a +48=0,解得⎩⎪⎨⎪⎧a 1=4,b 1=3,⎩⎨⎧a 2=125,b 2=92,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3x +4y -12=0 或15x +8y -36=0.(2)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a +yb =1(a >0,b >0),由题意知,ab =12,43a +2b =1,消去b ,得a 2-6a +8=0,解得⎩⎪⎨⎪⎧a 1=4,b 1=3,⎩⎪⎨⎪⎧a 2=2,b 2=6,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3x +4y -12=0或3x +y -6=0. 【类题通法】用截距式方程解决问题的优点及注意事项(1)由截距式方程可直接确定直线与x 轴和y 轴的交点的坐标,因此用截距式画直线比较方便.(2)在解决与截距有关或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周长等问题时,经常使用截距式. (3)但当直线与坐标轴平行时,有一个截距不存在;当直线通过原点时,两个截距均为零.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不能用截距式,故解决问题过程中要注意分类讨论.【对点训练】2.求经过点A (-2,2),并且和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1的直线方程. 解:设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a 、b , 则有S =12|a ·b |=1.∴ab =±2.设直线的方程是x a +yb=1.∵直线过点(-2,2),代入直线方程得-2a +2b =1,即b =2aa +2.∴ab =2a 2a +2=±2.当2a 2a +2=-2时,化简得a 2+a +2=0,方程无解;当2a 2a +2=2时,化简得a 2-a -2=0, 解得⎩⎪⎨⎪⎧ a =-1,b =-2,或⎩⎪⎨⎪⎧a =2,b =1.∴直线方程是x -1+y -2=1或x 2+y1=1,即2x +y +2=0或x +2y -2=0.题型三、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应用【例3】 (1)已知直线l 1:2x +(m +1)y +4=0与直线l 2:mx +3y -2=0平行,求m 的值; (2)当a 为何值时,直线l 1:(a +2)x +(1-a )y -1=0与直线l 2:(a -1)x +(2a +3)y +2=0互相垂直?[解] (1)法一:由l 1:2x +(m +1)y +4=0. l 2:mx +3y -2=0.①当m =0时,显然l 1与l 2不平行. ②当m ≠0时,l 1∥l 2, 需2m =m +13≠4-2. 解得m =2或m =-3.∴m 的值为2或-3. 法二:令2×3=m (m +1),解得m =-3或m =2. 当m =-3时,l 1:x -y +2=0,l 2:3x -3y +2=0, 显然l 1与l 2不重合,∴l 1∥l 2.同理当m =2时,l 1:2x +3y +4=0,l 2:2x +3y -2=0, l 1与l 2不重合,l 1∥l 2, ∴m 的值为2或-3.(2)法一:由题意,直线l 1⊥l 2,①若1-a =0,即a =1时,直线l 1:3x -1=0与直线l 2:5y +2=0,显然垂直. ②若2a +3=0,即a =-32时,直线l 1:x +5y -2=0与直线l 2:5x -4=0不垂直.③若1-a ≠0,且2a +3≠0,则直线l 1,l 2的斜率k 1,k 2都存在,k 1=-a +21-a ,k 2=-a -12a +3,当l 1⊥l 2时,k 1·k 2=-1,即(-a +21-a )·(-a -12a +3)=-1,所以a =-1.综上可知,当a =1或a =-1时,直线l 1⊥l 2. 法二:由直线l 1⊥l 2,所以(a +2)(a -1)+(1-a )(2a +3)=0, 解得a =±1.将a =±1代入方程,均满足题意. 故当a =1或a =-1时,直线l 1⊥l 2. 【类题通法】1.直线l 1:A 1x +B 1y +C 1=0,直线l 2:A 2x +B 2y +C 2=0,(1)若l 1∥l 2⇔A 1B 2-A 2B 1=0且B 1C 2-B 2C 1≠0(或A 1C 2-A 2C 1≠0). (2)若l 1⊥l 2⇔A 1A 2+B 1B 2=0.2.与直线Ax +By +C =0平行的直线方程可设为Ax +By +m =0,(m ≠C ),与直线Ax +By +C =0垂直的直线方程可设为Bx -Ay +m =0.【对点训练】3.(1)求与直线3x +4y +1=0平行且过点(1,2)的直线l 的方程; (2)求经过点A (2,1)且与直线2x +y -10=0垂直的直线l 的方程. 解:(1)法一: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 ∵l 与直线3x +4y +1=0平行,∴k =-34.又∵l 经过点(1,2),可得所求直线方程为y -2= -34(x -1),即3x +4y -11=0. 法二:设与直线3x +4y +1=0平行的直线l 的方程为3x +4y +m =0. ∵l 经过点(1,2),∴3×1+4×2+m =0,解得m =-11. ∴所求直线方程为3x +4y -11=0. (2)法一: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 ∵直线l 与直线2x +y -10=0垂直, ∴k ·(-2)=-1, ∴k =12.又∵l 经过点A (2,1),∴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y -1=12(x -2),即x -2y =0.法二:设与直线2x +y -10=0垂直的直线方程为x -2y +m =0. ∵直线l 经过点A (2,1), ∴2-2×1+m =0, ∴m =0.∴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2y =0.【练习反馈】1.直线x 3-y4=1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 )A .1B .-1C .7D .-7解析:选B 直线在x 轴上截距为3,在y 轴上截距为-4,因此截距之和为-1. 2.直线3x -2y =4的截距式方程是( ) A.3x 4-y2=1 B.x 13-y 12=4 C.3x 4-y-2=1 D.x 43+y-2=1 解析:选D 求直线方程的截距式,必须把方程化为x a +yb =1的形式,即右边为1,左边是和的形式.3.直线l 过点(-1,2)和点(2,5),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直线过两点,由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可得:y -25-2=x -(-1)2-(-1),整理得x -y +3=0.答案:x -y +3=04.斜率为2,且经过点A (1,3)的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________. 解析:由直线点斜式方程可得y -3=2(x -1),化成一般式为2x -y +1=0. 答案:2x -y +1=05.三角形的顶点坐标为A (0,-5),B (-3,3),C (2,0),求直线AB 和直线AC 的方程. 解:∵直线AB 过点A (0,-5),B (-3,3)两点, 由两点式方程,得y +53+5=x -0-3-0.整理,得8x +3y +15=0.∴直线AB 的方程为8x +3y +15=0. 又∵直线AC 过A (0,-5),C (2,0)两点, 由截距式得x 2+y-5=1,整理得5x -2y -10=0,∴直线AC 的方程为5x -2y -10=0.。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知识点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知识点

直线与圆一.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l ,如果把x 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转到和直线l 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α,那么α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当直线l 与x 轴重合或平行时,规定倾斜角为0;2.倾斜角的范围[)π,0。

如(1)直线023cos =-+y x θ的倾斜角的范围是(2)过点),0(),1,3(m Q P -的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m 那么],32,3[ππα∈值的范围是______二.直线的斜率:1.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叫这条直线的斜率k ,即k =tan α(α≠90°);倾斜角为90°的直线没有斜率;(2.斜率公式:经过两点111(,)P x y 、222(,)P x y 的直线的斜率为()212121x x x x y y k≠--=;3.直线的方向向量(1,)a k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斜率有何关系? 4.应用:证明三点共线:AB BC k k =。

如(1) 两条直线钭率相等是这两条直线平行的____________条件 (2)实数,x y 满足3250x y --= (31≤≤x ),则xy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______三.直线的方程:1.点斜式:已知直线过点00(,)x y 斜率为k ,则直线方程为00()y y k x x -=-,它不包括垂直于x轴的直线。

2.斜截式:已知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和斜率k ,则直线方程为y kx b =+,它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

3.两点式:已知直线经过111(,)P x y 、222(,)P x y 两点,则直线方程为121121x x x x y y y y --=--,它不包括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

4.截距式:已知直线在x 轴和y 轴上的截距为,a b ,则直线方程为1=+bya x ,它不包括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和过原点的直线。

高二数学知识点汇总-直线与圆

高二数学知识点汇总-直线与圆

直线与圆知识点1直线的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取x 轴作为基准,x 轴正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l 的倾斜角.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2)范围:直线l 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π).2、直线的斜率(1)定义: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 表示,即k =tan_α,倾斜角是π2的直线没有斜率.(2)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经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 2)(x 1≠x 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k =y 2-y 1x 2-x 1.3、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形式几何条件方程适用范围点斜式过一点(x 0,y 0),斜率k y -y 0=k (x -x 0)与x 轴不垂直的直线斜截式纵截距b ,斜率k y =kx +b 与x 轴不垂直的直线两点式过两点(x 1,y 1),(x 2,y 2)y -y 1y 2-y 1=x -x 1x 2-x 1与x 轴、y 轴均不垂直的直线截距式横截距a ,纵截距bx a +y b=1不含垂直于坐标轴和过原点的直线一般式Ax +By +C =0(A 2+B 2≠0)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直线【注意】“截距”是直线与坐标轴交点的坐标值,它可正、可负,也可以是零,而“距离”是一个非负数.知识点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1)两条直线平行①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1,l 2,若其斜率分别为k 1,k 2,则有l 1∥l 2⇔k 1=k 2.②当直线l 1,l 2不重合且斜率都不存在时,l 1∥l 2.(2)两条直线垂直①如果两条直线l 1,l 2的斜率存在,设为k 1,k 2,则有l 1⊥l 2⇔k 1·k 2=-1.②当其中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而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l 1⊥l 2.2、两条直线的交点的求法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A 1,B 1,C 1,A 2,B 2,C 2为常数),则l 1与l 21x +B 1y +C 1=0,2x +B 2y +C 2=0的解.3、三种距离公式(1)平面上的两点P 1(x 1,y 1),P 2(x 2,y 2)间的距离公式|P 1P 2|= x 2-x 1 2+ y 2-y 1 2.特别地,原点O (0,0)与任一点P (x ,y )的距离|OP |=x 2+y 2.(2)点P (x 0,y 0)到直线l :Ax +By +C =0的距离d =|Ax 0+By 0+C |A 2+B 2.(3)两条平行线Ax +By +C 1=0与Ax +By +C 2=0间的距离d =|C 1-C 2|A 2+B 2.4、直线系方程的常见类型(1)过定点P (x 0,y 0)的直线系方程是:y -y 0=k (x -x 0)(k 是参数,直线系中未包括直线x =x 0),也就是平常所提到的直线的点斜式方程;(2)平行于已知直线Ax +By +C =0的直线系方程是:Ax +By +λ=0(λ是参数且λ≠C );(3)垂直于已知直线Ax +By +C =0的直线系方程是:Bx -Ay +λ=0(λ是参数);(4)过两条已知直线l 1:A 1x +B 1y +C 1=0和l 2:A 2x +B 2y +C 2=0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是:A 1x +B 1y +C 1+λ(A 2x +B 2y +C 2)=0(λ∈R ,但不包括l 2).知识点3圆的方程1、圆的定义及方程2点M (x 0,y 0),圆的标准方程(x -a )2+(y -b )2=r 2.理论依据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三种情况(x 0-a )2+(y 0-b )2=r 2⇔点在圆上(x 0-a )2+(y 0-b )2>r 2⇔点在圆外(x 0-a )2+(y 0-b )2<r 2⇔点在圆内3、二元二次方程与圆的关系不要把形如x 2+y 2+Dx +Ey +F =0的结构都认为是圆,一定要先判断D 2+E 2-4F 的符号,只有大于0时才表示圆.若x 2+y 2+Dx +Ey +F =0表示圆,则有:(1)当F =0时,圆过原点.(2)当D =0,E ≠0时,圆心在y 轴上;当D ≠0,E =0时,圆心在x 轴上.(3)当D =F =0,E ≠0时,圆与x 轴相切于原点;E =F =0,D ≠0时,圆与y 轴相切于原点.(4)当D 2=E 2=4F 时,圆与两坐标轴相切.知识点4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判断(1)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2)两种判断方法:①代数法――――――――――――――――联立方程得方程组消去x 或y得一元二次方程,Δ=b 2-4ac >0⇔相交=0⇔相切<0⇔相离②几何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半径为r<r ⇔相交=r ⇔相切>r ⇔相离2、圆的切线与切线长(1)过圆上一点的圆的切线①过圆x 2+y 2=r 2上一点M (x 0,y 0)的切线方程是x 0x +y 0y =r 2.②过圆(x -a )2+(y -b )2=r 2上一点M (x 0,y 0)的切线方程是(x 0-a )(x -a )+(y 0-b )(y -b )=r 2.(2)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过圆外一点M (x 0,y 0)的圆的切线求法:可用点斜式设出方程,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出斜率k ,从而得切线方程;若求出的k 值只有一个,则说明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其方程为x =x 0.(3)切线长①从圆x 2+y 2+Dx +Ey +F =0(D 2+E 2-4F >0)外一点M (x 0,y 0)引圆的两条切线,切线长为x 20+y 20+Dx 0+Ey 0+F .②两切点弦长:利用等面积法,切线长a 与半径r 的积的2倍等于点M 与圆心的距离d 与两切点弦长b 的积,即b =2ar d.【注意】过一点求圆的切线方程时,要先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以便确定切线的条数.3、圆的弦长直线和圆相交,求被圆截得的弦长通常有两种方法:(1)几何法:因为半弦长L2、弦心距d 、半径r 构成直角三角形,所以由勾股定理得L =2r 2-d 2.(2)代数法:若直线y =kx +b 与圆有两交点A (x 1,y 1),B (x 2,y 2),则有|AB |=1+k 2|x 1-x 2|=1+1k2|y 1-y 2|.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半径为r 1,r 2,d =|O 1O 2|)相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图形量的关系d >r 1+r 2d =r 1+r 2|r 1-r 2|<d <r 1+r 2d =|r 1-r 2|d <|r 1-r 2|【注意】涉及两圆相切时,没特别说明,务必要分内切和外切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范围的求法1、求倾斜角的取值范围的一般步骤(1)求出斜率k =tan α的取值范围.(2)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借助图象,确定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求倾斜角时要注意斜率是否存在.2、斜率取值范围的2种求法(1)数形结合法:作出直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能的位置,借助图形,结合正切函数的单调性确定;(2)函数图象法:根据正切函数图象,由倾斜角范围求斜率范围,反之亦可三、由一般式方程确定两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直线方程l 1:A 1x +B 1y +C 1=0(A 21+B 21≠0),l 2:A 2x +B 2y +C 2=0(A 22+B 22≠0)l 1与l 2垂直的充要条件A 1A 2+B 1B 2=0l 1与l 2平行的充分条件A 1A 2=B 1B 2≠C 1C 2(A 2B 2C 2≠0)l 1与l 2相交的充分条件A 1A 2≠B 1B 2(A 2B 2≠0)l 1与l 2重合的充分条件A 1A 2=B 1B 2=C 1C 2(A 2B 2C 2≠0)四、两条直线的交点与距离问题1、求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的方法求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先解方程组求出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再结合其他条件写出直线方程,也可借助直线系方程,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方程,这样能简化解题过程.2、点到直线、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的使用条件(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应先化直线方程为一般式.(2)求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时,应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式且x ,y 的系数对应相等.五、对称问题的求解方法1、点关于点:点P (x ,y )关于点Q (a ,b )的对称点P ′(x ′,y ′)′=2a -x ,′=2b -y .2、线关于点:直线关于点的对称可转化为点关于点的对称问题来解决.3、点关于线:点A (a ,b )关于直线Ax +By +C =0(B ≠0)的对称点A ′(m ,n ),六、求圆的方程的两种方法1、几何法:根据圆的几何性质,直接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进而写出方程.2、待定系数法:(1)若已知条件与圆心(a ,b )和半径r 有关,则设圆的标准方程,依据已知条件列出关于a ,b ,r 的方程组,从而求出a ,b ,r 的值;(2)若已知条件没有明确给出圆心或半径,则选择设圆的一般方程,依据已知条件列出关于D ,E ,F 的方程组,进而求出D ,E ,F 的值.七、解决有关弦长问题的常用方法及结论1、几何法:如图所示,设直线l 被圆C 截得的弦为AB ,圆的半径为r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则有关系式:|AB |=2r 2-d 22、代数法:若斜率为k 的直线与圆相交于A (x A ,y A ),B (x B ,y B )两点,则|AB |=1+k 2· x A +x B 2-4x A x B =1+1k2y A -y B |(其中k ≠0).特别地,当k =0时,|AB |=|x A -x B |;当斜率不存在时,|AB |=|y A -y B |,八、求过一点(x 0,y 0)的圆的切线方程的方法1、几何法:当斜率存在时,设为k ,则切线方程为y -y 0=k (x -x 0),即kx -y +y 0-kx 0=0.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可求出k 的值,进而写出切线方程,当斜率不存在时,要进行验证;2、代数法:当斜率存在时,设为k ,则切线方程为y -y 0=k (x -x 0),即y =kx -kx 0+y 0,代入圆的方程,得到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由Δ=0,求得k ,切线方程即可求出,当斜率不存在时,要进行验证九、求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的方法1、直接法:直接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列出方程;2、定义法:根据圆、直线等定义列方程;3、几何法: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列方程;4、代入法:找到要求点与已知点的关系,代入已知点满足的关系式。

2019年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公式及技巧)

2019年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公式及技巧)

2.已知:如图,PT切⊙O于点T,PA交⊙O于A、B两点且 与直径CT交于点D,CD=2,AD=3,BD=6,则PB= ________.
解析:由AD·BD=CD·TD,得TD=9,又由
得PB(PB+9)=(PB+6)2-92,则PB=15. 答案:15
3.如图,已知EB是半圆O的直径,A是BE延长线上一点,AC
解析:∵∠CAE=∠EAB,∠EAB=∠ACB, ∴∠ACB=∠CAE=∠EAB. 又∵CB⊥AD,∴∠ACB=∠CAE=∠EAB=30°. 又∵AE=2,∴AB= 3,AC2 3,BC=3. 答案:
6.如图,EB、EC是⊙O的两条切线,B、C是切点,A、D 是⊙O上两点,如果∠E=46°,∠DCF=32°,则∠A 的度数是________.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 确地唱 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
2 复习歌曲。
3 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 基本部分:
1、表演《布谷》
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 生跟着 音乐拍 手、拍 腿,感 受歌曲 的节拍 。然后 听歌曲 录音, 用手指 点歌词 ,想一 想哪些 音长?
(1)可利用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来证明A,P,O,M四 点共圆; (2)利用(1)所得结论即可求得∠OAM+∠APM的大小.
证明:连结OP,OM,如图(1)所示.因为AP与⊙O相切 于点P,所以OP⊥AP.因为M是⊙O的弦BC的中点,所以 OM⊥BC.于是∠OPA+∠OMA=180°.由圆心O在∠PAC的 内部,可知四边形APOM的对角互补,所以A,P,O, M四点共圆.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直线与圆的方程学问点总结高中数学之直线与圆的方程一、概念理解:1、倾斜角:①找α:直线向上方向、x轴正方向;②平行:α=0°;③范围:0°≤α<180°。

2、斜率:①找k:k=tanα(α≠90°);②垂直:斜率k不存在;③范围:斜率k∈R。

3、斜率与坐标:ktany1y2y2y1x1x2x2x1①构造直角三角形(数形结合);②斜率k值于两点先后挨次无关;③留意下标的位置对应。

4、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l1:yk1xb1,l2:yk2xb2①相交:斜率k1k2(前提是斜率都存在)特例----垂直时:l1x轴,即k1不存在,则k20;斜率都存在时:k1k21。

②平行:斜率都存在时:k1k2,b1b2;斜率都不存在时:两直线都与x轴垂直。

③重合:斜率都存在时:k1k2,b1b2;二、方程与公式:1、直线的五个方程:①点斜式:yy0k(xx0)将已知点(x0,y0)与斜率k直接带入即可;②斜截式:ykxb将已知截距(0,b)与斜率k直接带入即可;③两点式:带入即可;yy1xx1,(其中x1x2,y1y2)将已知两点(x1,y1),(x2,y2)直接y2y1x2x1xy1将已知截距坐标(a,0),(0,b)直接带入即可;ab④截距式:⑤一般式:AxByC0,其中A、B不同时为0用得比较多的是点斜式、斜截式与一般式。

2、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直接将两直线方程联立,解方程组即可3、距离公式:(x1x2)(y1y2)①两点间距离:P1P2②点到直线距离:d22Ax0By0CAB22③平行直线间距离:dC1C2AB224、中点、三分点坐标公式:已知两点A(x1,y1),B(x2,y2)x1x2y1y2,)222xx22y1y2,)靠近A的三分点坐标②AB三分点(s1,t1),(s2,t2):(133x2x2y12y2,)靠近B的三分点坐标(133①AB中点(x0,y0):(中点坐标公式,在求对称点、第四章圆与方程中,常常用到。

直线与圆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直线与圆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四章直线与圆部分基础知识1. 两个基本量倾斜角: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 取x 轴作为基准, x 轴正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 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 规定α= 0. 易见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π)斜率: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α≠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 表示,也就是 k = tanα =y 1-y 2x 1-x 2 = -AB= f’(x 0). 特别的,(1)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 k = t an 0°=0;(2)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 α= 90°, k 不存在.2. 几个常见角及其取值范围:(1)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0,π); (2)两条直线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是[0, π2];(3)两个平面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是[0, π2];(4)两个半平面所成角(二面角)的平面角α的取值范围是[0,π] (5)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α的取值范围是[0, π2](6)两个向量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是[0,π] (7)两异面直线所成角α的取值范围是[0,π2) 3. 直线的五种方程(1)点斜式: 11()y y k x x -=- (直线l 过点111(,)P x y ,且斜率为k ).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 (2)斜截式: y kx b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3)两点式: 112121y y x x y y x x --=--(两定点坐标分别是:111(,)P x y 、222(,)P x y (其中12x x ≠且12y y ≠)).不能表示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 (4)截距式: 1x ya b+=(a b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0a b ≠、)不能表示平行于坐标轴和过坐标原点的直线.(5)一般式: 0Ax By C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4. 两条不同直线的平行和垂直(1)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则①121212||,l l k k b b ⇔=≠;②12121l l k k ⊥⇔=-. (2)若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且A 1、A 2、B 1、B 2都不为零, 则:①11112222||A B C l l A B C ⇔=≠或A 1B 2-A 2B 1=0且A 1C 2≠A 2C 1;②1212120l l A A B B ⊥⇔+=; 5. 夹角公式(现已不做要求) (1)2121tan ||1k k k k α-=+.(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121k k ≠-)(2)12211212tan ||A B A B A A B B α-=+.(其中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12120A A B B +≠).特别的,直线12l l ⊥时,直线l 1与l 2的夹角是2π,不适用以上公式. 6. 到角公式(现已不做要求)若直线1l 到直线2l 的角(有方向性)为α,则: (1)2121tan 1k k k k α-=+.(其中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121k k ≠-),(2)12211212tan A B A B A A B B α-=+.(其中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12120A A B B +≠).特别的,直线12l l ⊥时,直线l 1到l 2的角是2π,不适用上面结论. 7.四种常用的直线系方程(1)定点直线系方程:经过定点000(,)P x y 的直线系方程为00()y y k x x -=-(除直线0x x =),其中k 是待定系数; 经过定点000(,)P x y 的直线系方程也可写为:00()()0A x x B y y -+-=,其中,A B 是待定系数. (2)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λ+++++=(除2l ),其中λ是待定的系数.(3)平行直线系方程:直线y kx b =+中当斜率k 一定而b 变动时,表示平行直线系方程. 另外,与直线0Ax By C ++=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0Ax By λ++=(0λ≠),λ是参变量.(4)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Ax +By +C =0 (A ≠0,B ≠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0Bx Ay λ-+=,λ是参变量. 8. 点到直线的距离:d =(点00(,)P x y ,直线l :0Ax By C ++=).两条平行直线Ax +By +C 1=0与 Ax +By +C 2=0之间的距离是:2221B A C C d +-=9. 圆的四种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 222()()x a y b r -+-=.(r >0)(2)圆的一般方程: 220x y Dx Ey F ++++=(224D E F +->0).更一般的,方程Ax 2+Bxy +Cy 2+Dx +Ey +F =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①A =C ≠0②B =0③D 2+E 2-4AF >0; (3)圆的参数方程: cos sin x a r y b r θθ=+⎧⎨=+⎩.(4)圆的直径方程: 1212()()()()0x x x x y y y y --+--=(圆的直径端点是11(,)A x y 、22(,)B x y ).10. 圆系方程(1)过两点11(,)A x y ,22(,)B x y 的圆系方程是1212112112()()()()[()()()()]0x x x x y y y y x x y y y y x x λ--+--+-----=1212()()()()()0x x x x y y y y ax by c λ⇔--+--+++=,其中ax +by +c =0是直线AB 的方程,λ是待定系数.(2)过直线l :0Ax By C ++=与圆C :220x y Dx Ey F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22()0x y Dx Ey F Ax By C λ+++++++=,λ是待定系数.(3) 过圆1C :221110x y D x E y F ++++=与圆2C :222220x y D x E y F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2222111222()0x y D x E y F x y D x E y F λ+++++++++=,λ是待定系数.特别的,如果圆0:111221=++++F y E x D y x C 与圆0:222222=++++F y E x D y x C 相交,则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0)()()(212121=-+-+-F F y E E x D D .(两圆方程直接相减即得) 1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00(,)P x y 与圆222)()(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若d =d r >⇔点P 在圆外;d r =⇔点P 在圆上;d r <⇔点P 在圆内. 1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0=++C By Ax 与圆222)()(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其中22BA C Bb Aa d +++=)0<∆⇔⇔>相离r d ; 0=∆⇔⇔=相切r d ; 0>∆⇔⇔<相交r d .1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设两圆圆心分别为O 1,O 2,半径分别为r 1,r 2,d O O =21,条公切线外离421⇔⇔+>r r d ; 条公切线外切321⇔⇔+=r r d ;条公切线相交22121⇔⇔+<<-r r d r r ; 条公切线内切121⇔⇔-=r r d ; 无公切线内含⇔⇔-<≤21r r d 0.14. 圆的切线方程(1)已知圆220x y Dx Ey F ++++=.①若已知切点00(,)x y 在圆上,则切线只有一条,其方程是:0000()()022D x xE y y x x y yF ++++++=. 当00(,)x y 在圆外时, 该方程0000()()022D x xE y y x x y yF ++++++=表示过两个切点的切点弦方程. ②过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可设为00()y y k x x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k ,这时必有两条切线,注意不要漏掉平行于y 轴的切线.③斜率为k 的切线方程可设为y kx b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b ,必有两条切线. (2)已知圆222x y r +=.则①过圆上的000(,)P x y 点的切线方程为200x x y y r +=;②斜率为k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y kx =±. 15. 圆中的几个重要定理和结论(1)相交弦定理:P 是圆内任一点,过P 作圆的两条弦AB 和CD ,则P A ·PB =PC ·PD .(2)(切)割线定理:P 是圆外任意一点,过P 任作圆的两条割(切)线P AB ,PCD ,则P A ·PB =PC ·PD . (3)圆幂定理:P 是圆O 所在平面上任意一点(可以在圆内,圆上,圆外),过点P 任作一直线交圆O 于A ,B 两点(A ,B 两点可以重合,也可以之一和P 点重合),圆O 的半径为r ,则:P A ·PB =|PO 2-r 2|. 当P 点在圆内的时候,PO 2-r 2<0,此时圆幂定理即为相交弦定理;当P 点在圆上的时候,PO 2-r 2=0,此时圆幂定理即为直径所对圆周角为直角;当P 点在圆外的时候,PO 2-r 2>0,此时圆幂定理为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或切线长定理.(4)从平面上任一点A 作一圆周的任一割线,从A 起到和圆周相交为止的两线段之积,称为A 点对于这个圆周的幂。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高中数学之直线与圆的方程一、概念理解:1、倾斜角:①找α:直线向上方向、x 轴正方向; ②平行:α=0°;③范围:0°≤α<180° 。

2、斜率:①找k :k=tan α (α≠90°); ②垂直:斜率k 不存在; ③范围: 斜率 k ∈ R 。

3、斜率与坐标:12122121tan x x y y x x y y k --=--==α ①构造直角三角形(数形结合); ②斜率k 值于两点先后顺序无关; ③注意下标的位置对应。

4、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222111:,:b x k y l b x k y l +=+=①相交:斜率21k k ≠(前提是斜率都存在) 特例----垂直时:<1>0211=⊥k k x l 不存在,则轴,即;<2> 斜率都存在时:121-=•k k 。

②平行:<1> 斜率都存在时:2121,b b k k ≠=;<2> 斜率都不存在时:两直线都与x 轴垂直。

③重合: 斜率都存在时:2121,b b k k ==; 二、方程与公式:1、直线的五个方程:①点斜式:)(00x x k y y -=- 将已知点k y x 与斜率),(00直接带入即可;②斜截式:b kx y += 将已知截距k b 与斜率),0(直接带入即可;③两点式:),(2121121121y y x x x x x x y y y y ≠≠--=--其中, 将已知两点),(),,(2211y x y x 直接带入即可;④截距式:1=+bya x 将已知截距坐标),0(),0,(b a 直接带入即可;⑤一般式:0=++C By Ax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用得比较多的是点斜式、斜截式与一般式。

2、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直接将两直线方程联立,解方程组即可3、距离公式:①两点间距离:22122121)()(y y x x P P -+-=②点到直线距离:2200BA C By Ax d +++=③平行直线间距离:2221BA C C d +-=4、中点、三分点坐标公式:已知两点),(),,(2211y x B y x A①AB 中点),(00y x :)2,2(2121y y x x ++ ②AB 三分点),(),,(2211t s t s :)32,32(2121yy x x ++ 靠近A 的三分点坐标)32,32(2121y y x x ++ 靠近B 的三分点坐标中点坐标公式,在求对称点、第四章圆与方程中,经常用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直线与圆
整理 徐福扬
一、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

即tan k α=。

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 90,0∈α时,0≥k ; 当() 180,90∈α时,0<k ; 当 90=α时,k 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1
21
2x x x x y y k ≠--=
注意下面四点:(1)当21x x =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 与P1、P 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
①点斜式:)(11x x k y y -=-直线斜率k,且过点()11,y x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 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
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 1,所以它的方程是x=x 1。

②斜截式:b kx y +=,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
11
2121
y y x x y y x x --=--(1212,x x y y ≠≠)直线两点()11,y x ,()22,y x ④截矩式:1x y a
b
+=
其中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0)a ,与y 轴交于点(0,)b ,即l 与x 轴、y 轴的截距分别为,a b 。

⑤一般式:0=++C By Ax (A ,B不全为0)
注意: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式的适用范围 \o \ac(○,2)特殊的方程如:
平行于x 轴的直线:
b y =(b 为常数); 平行于y 轴的直线:a x =(a为常数);
(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 (一)平行直线系
平行于已知直线0000=++C y B x A (00,B A 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000=++C y B x A (C 为常数) (二)过定点的直线系
(ⅰ)斜率为k 的直线系:()00x x k y y -=-,直线过定点()00,y x ; (ⅱ)过两条直线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λ(λ为参数),其中直线2l 不在直线系中。

(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当111:b x k y l +=,222:b x k y l +=时,
212121,//b b k k l l ≠=⇔;12121-=⇔⊥k k l l
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

(7)两条直线的交点
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相交
交点坐标即方程组⎩⎨⎧=++=++00
222
111C y B x A C y B x A 的一组解。

方程组无解21//l l ⇔ ; 方程组有无数解⇔1l 与2
l 重合
(8)两点间距离公式:设1122(,),A x y B x y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
两个点,
则||AB =
(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00,y x P 到直线
0:1=++C By Ax l 的距离2
2
00B
A C
By Ax d +++=
(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
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
解。

二、圆与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222()()x a y b r -+-=
圆心为A(a,b),半径为r 的圆的方程
2、点00(,)M x y 与圆222()()x a y b r -+-=的关系的判断方法:
(1)2200()()x a y b -+->2r ,点在圆外 (2)2200()()x a y b -+-=2r ,点在圆上 (3)2200()()x a y b -+-<2r ,点在圆内 4.1.2 圆的一般方程
1、圆的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2、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
(1)①x2和y2的系数相同,不等于0. ②没有x y这样的二次项.
(2)圆的一般方程中有三个特定的系数D 、E 、F,因之只要求出这三个系数,圆的方程就确定了.
(3)、与圆的标准方程相比较,它是一种特殊的二元二次方程,代数特征明显,圆的标准方程则指出了圆心坐标与半径大小,几何特征较明显。

4.2.1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直线l :0=++c by ax ,圆C :022=++++F Ey Dx y x ,圆的半径为r ,圆心)2
,
2
(E
D -
-到直线的距离为d ,
则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当r d >时,直线l 与圆C 相离;(2)当r d =时,直线l 与圆C 相切;
(3)当r d <时,直线l 与圆C 相交; 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两圆的位置关系.
设两圆的连心线长为l ,则判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相离;(2)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外切;
(3)当<-||21r r 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相交;
(4)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内切;(5)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
C 内含;
4.2.3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1、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
第三步:将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 4.3.1空间直角坐标系
1、点M对应着唯一确定的有序实数组),,(z y x ,x 、y 、z 分别是P、Q 、R在x 、y 、z 轴上的坐标
2、有序实数组),,(z y x ,对应着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
3、空间中任意点M 的坐标都可以用有序实数组),,(z y x 来表示,该数组叫做点M 在此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记M),,(z y x ,x 叫做点M 的横坐标,y 叫做点M 的纵坐标,z 叫做点M 的竖坐标。

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空间中任意一点),,(1111z y x P 到点),,(2222z y x P 之间的距离公式
2
2122122121)()()(z z y y x x P P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