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单元试卷(含答案)

2019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单元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试题一、选择题1.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第一等级——婆罗门是()A. 宗教祭司B. 武士C. 商人D. 土著居民2.下列古迹属于古埃及的是()A. B. C. D.3.“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摘自现存的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该法典是()A. 《人权宣言》B. 汉谟拉比法典C. 《拿破仑法典》D. 1787年宪法4.《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古老文明国度是()A. 古代埃及B. 古代巴比伦C. 古代印度D. 古代中国5.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是()A. 楔形文字B. 汉谟拉比法典C. 种姓制度D. 金字塔6.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大都集中于大河流域。

如图所示雕塑是其中某文明古国的象征,它们坐落于()A. 两河流域B. 印度河流域C. 黄河流域D. 尼罗河流域7.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等级?()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8.某同学准备以“上古亚非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他探究的内容应包括( )①古代埃及文明;②古巴比伦文明;③古代印度文明;④古代希腊文明。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9.希罗多德认为“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那是肯定()因素对埃及文化的影响。

A. 地理环境B. 宗教信仰C. 死而复活的思想D. 金字塔工程10.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千手观音”博得了众人的喝彩,与这个舞蹈相关的宗教是()A. 伊斯兰教B. 基督教C. 佛教D. 道教11.如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B. 西周分封制C.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D. 日本封建等级制度12.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 尼罗河谷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B. 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C. 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D.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13.《汉谟拉比法典》刻于一根黑柱之上(下图),柱子上方浮雕体现了( )A. 母子关系B. 人与自然的和谐C. 君授神权D.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14.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源远流长A. 君主专制B. 中央集权C. 法制传统D. 民主共和【答案】C【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C2.公元前18世纪完成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是()A. 伯利克里B. 汉谟拉比C. 亚历山大D. 查理曼【答案】B【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3.下图所示建筑物是世界著名历史遗迹之一它反映的是()A. 古希腊文明B. 古埃及文明C. 古印度文明D. 古中国文明【答案】B【解析】结合图片和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故B正确结合所学可知 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故选B4.《摩奴法典》记载“神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种姓之间等级分明.”上述现象出现在()A. 古埃及B. 古中国C. 古印度D. 古罗马【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可知是这种现象产生于古印度.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故选C.5.法典是建立在苏美尔立法原则基础上的采用了“以眼还眼”的原则它公开确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对各种法律关系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该法典是()A. 《汉谟拉比法典》B. 《十二铜表法》C. 《罗马民法大全》D. 《查士丁尼法典》【答案】A【解析】6.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是A. 道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佛教【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是佛教 D项符合题意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穆罕默德 ABC三项不腐恶题意故选D.7.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句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歧视这种阶级歧视最有可能源自以下哪一制度()A. 种姓制度B. 禅让制度C. 分封制D. 分化制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印度等级观念长期存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印度时期推行种姓制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划分故A选项正确禅让制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实行与材料无关故B选项错误分封制是中国西周时期实在与材料无关故C选项错误分化制度与等级观念无关故D选项错误故选A8.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有助于我们了解()A. 尼罗河流域文明B. 两河流域文明C. 印度河流域文明D. 黄河流域文明【答案】B【解析】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的文明历史悠久早在公元4000前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B9.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①《汉谟拉比法典》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④佛教A. ①②B. 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答案】B【解析】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②阿拉伯数字和④佛教③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文明但没有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汉谟拉比法典》不是印度文明成就故选B10.《金字塔之谜》是2009年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它主要讲述了古埃及的著名建筑金字塔的未解之谜例如金字塔是干什么用的等一系列问题你能解答出它在当时的用途吗?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A. 炫耀财富B. 国王陵墓、权力象征C. 祭祀祈祷D. 观光旅游【答案】B【解析】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它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故选B11.“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此法律条文出自()A. 《汉谟拉比法典》B. 《权利法案》C. 《拿破仑法典》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题干材料中体现的是相同等级实行同态复仇法出自《汉谟拉比法典》这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A12.下列是研究亚非文明古国第一手资料的是()①古埃及金字塔的遗址②中华文明五千年通史③有关古印度种姓制度的传说④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想象复原图A. ①④B. ①C. ②③D. 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古埃及金字塔的遗址属于第一手资料②中华文明五千年通史一般是后人所写不属于第一手资料③有关古印度种姓制度的传说不属于第一手资料④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想象复原图不属于第一手资料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3.(1)请写出佛教的产生时间和创始人13.(2)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古代印度的哪种制度?依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的实质【答案】(1)产生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释迦牟尼(或乔达摩·悉达多)【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 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答案】(2)制度种姓制度实质森严的奴隶制等级制度【解析】(2)根据材料一“第一等级婆罗门… 第二等级刹帝利… 第三等级吠舍… 第四等级首陀罗”可知“它”指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根据“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可知该制度的实质是森严的奴隶制等级制度14.(1)结合上面的材料评价你心目中的金字塔?14.(2)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什么?【答案】(1)评价①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②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③金字塔也是奴隶主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解析】(1)据材料“(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和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金字塔也是奴隶主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答案】(2)王权的逐渐衰落【解析】(2)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一、选择题1.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听到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①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②维护奴隶制社会秩序③保护奴隶的权利不受侵犯④保护女性的利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在古老的印度,人们传说诸神分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时,他的口、手臂、腿、脚分别产生不同的人,在这些人中,地位最高的是()A.婆罗门B.吠舍C.刹帝利D.首陀罗3.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A.等级之间界限森严B.低等级的人不允许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C.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D.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4.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A.印度B.中国C.巴勒斯坦地区D.阿拉伯半岛5.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A.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B.古希腊——《荷马史诗》C.古罗马——《十二铜表法》D.古巴比伦——《天方夜谭》6.《汉读拉比法典》距今(2019年)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制定和实施的背景是古巴比伦王国A.商品经济发达B.成为两河流域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C.遭受外族入侵D.完成了两河流域地区的统一事业7.“他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成文法典。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材料中的“他”是A.秦始皇B.汉谟拉比C.胡夫D.汉武帝8.示意图有助于直观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下面示意图正确反映了某宗教的传播路线,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A.诞生时间晚于另外两大宗教B.由释迦摩尼创立于巴勒斯坦C.公元前1世纪陆路传入中国D.创造沿用至今的公元纪年法9.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是A.古代希腊人B.古代埃及人C.古代印度人D.古代苏美尔人10.小伟一家计划到某国旅游,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国度,他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了“尼罗河”“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关键词。

(名师整理)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如下图人物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开创了逻辑学等新学科。

下列言论出自他之口的是()A.人应该认识你自己B.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C.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D.以眼还眼,以牙还牙2.他提取了罗马共和国的最高权力,使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并开启了长达百余年的“罗马和平”。

他是( )A.屋大维 B.恺撒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一世3.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4.绘制年代尺是培育“时空观念”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下列年代尺中处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1A.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 B.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C.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D.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5.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A.伊朗 B.伊拉克 C.印度 D.沙特阿拉伯6.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A.象形文字金字塔 B.种姓制度佛教C.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D.公元纪年基督教7.要想研究古代西亚地区的历史,我们应该首先掌握下列哪种文字()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希腊字母 D.拉丁字母8.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是A.黄河 B.印度河 C.尼罗河 D.底格里斯河9.如下图所示示意图所反映的制度出现在()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巴比伦D.古代中国10.(题文)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

”这部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 B.《唐律疏议》 C.《拿破仑法典》 D.《权利法案》二、判断题11.世界三大宗教是指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1.在古印度在种姓制度中,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被称为()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2.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古代的亚非地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交通便利,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B.国家、城市兴起较早C.大河流经,土地肥沃,适合农业耕作D.频繁地对外侵略扩张3.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古印度文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B.古希腊文明﹣﹣民主政治盛行于各大小城邦C.古埃及文明﹣﹣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楔形文字D.古巴比伦文明﹣﹣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4.佛教的创始人是印度迦吡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不承认种姓由前生决定,主张所有人都能以今生的修行进入极乐世界。

佛教追求宗教领域的“众生平等”,对受压迫的民众特别有吸引力。

上述材料体现出的观点是()A.佛教的产生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B.乔达摩·悉达多的种姓为婆罗门C.佛教的教义受到印度社会全体支持D.佛教产生后在亚洲国家广泛传播5.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古埃及的历史,首先应当掌握的文字是()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拉丁文字D.甲骨文6.古代亚洲地区的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

下列文明成果与地区搭配正确的是()A.种姓制度——古代印度B.《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埃及C.金字塔——古巴比伦D.《十二铜表法》——古代日本7.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

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材料中的“深厚文明”不包括()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D.中国文明8.某班级准备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应该采用的台词是()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条条大路通罗马”C.“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于刹帝利”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9.埃及考古学家打开了在吉萨高地金字塔区发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棺。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古代埃及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发源于尼罗河流域B. 公元前3100年出现了国家C. 法老是最高统治者,实行专制统治D. 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利益受到保护的历史见证是()A. 金字塔B. 汉谟拉比法典C. 狮身人面像D. 司母戊鼎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此规定反映的是()A.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的保护B. 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C. 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D.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4.如图所示文明古国创造的宝贵文明成果是()A. 汉谟拉比法典B. 金字塔C. 佛教D. 阿拉伯数字5.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吠舍等级所包含的社会阶层是()①武士②农民③被征服者④商人⑤牧民A. ①②④B. ②③⑤C. ②④⑤D. ①③④6.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历史上它曾经孕育过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度。

这个国度是()A. 古代埃及B. 古代中国C. 古代印度D. 古巴比伦7.假如春秋时期楚国国王到古代印度旅游,对照印度的种姓制度,他发现自己竟属于()A. 第一等级婆罗门B. 第二等级刹帝利C. 第三等级吠舍D. 第四等级首陀罗8.下图这一高大宏伟的建筑位于()A. 两河流域B. 尼罗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黄河流域9.在古印度在种姓制度中,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被称为()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10.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参观时听到讲解员指着一件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提到的历史文物应该出现在历史上的()A. 两河流域B. 黄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尼罗河流域二、材料解析题:11.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回答问题:(1)图A、B的名称各是什么?(2)图A反映了古埃及的什么历史现象?(3)图B上的浮雕人物是谁?这幅浮雕有什么象征意义?(4)图B下部镌刻的文字内容是什么?该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答案】1. D2. B3. C4. A5. C6. A7. B8. B9. C10. A11.(1)A、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2)古埃及国王修建了巨大的金字塔形陵墓.它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3)太阳神沙马什、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地位.(4)《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的发现使我们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是()A.万神庙 B.金字塔 C.帕特农神庙 D.罗马斗兽场2.如图,仔细观察下图,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出自于()A.A B.B C.C D.D3.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果的有()①金字塔②楔形文字③象形文字④种姓制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法国卢浮宫里,解说员指着一个黑色石柱说:“这上面刻写的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该法典诞生在( ) A. B. C. D.5.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表述中,正确的是()①是为古埃及国王修建的巨型陵墓②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③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象征④是古代印度文明的象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6.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C.《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7.观察下面亚非文明古国示意图。

判断以下文明成果与文明古国对应正确的是()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象形文字C.《汉谟拉比法典》 D.楔形文字8.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历史的变迁。

有一建筑历经四五千年而不毁,见证了古代埃及文明的悠久和辉煌,被誉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首。

它是()①清真寺②金字塔③圣索菲亚大教堂④赵州桥A.①B.②C.③D.④9.《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古文明国度是()A.古希腊 B.古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罗马10.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及其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②古巴比伦王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③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是汉谟拉比④《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11.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佛教文化,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沿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万神殿、斗兽场,感叹伊斯兰文明的魅力12.研究两河流域的古代历史,最应参考的资料是()①《汉谟拉比法典》②楔形文字③《天方夜谭》④《荷马史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单元复习-章节测试习题(2)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单元复习-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1.【答题】古代埃及人创造的文字是()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甲骨文D.腓尼基文字【答案】B【分析】本题是对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考查。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它用图形表示事务,所以叫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B项符合题意;A项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C项是中国的商朝人创造的文字;D项是腓尼基人创造的古代文字。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选B。

2.【答题】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A.伊朗B.伊拉克C.印度D.沙特阿拉伯【答案】B【分析】本题是对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考查。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是一片位于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冲积平原,亦称两河流域,现伊拉克境内。

美索不达米亚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B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

选B。

3.【答题】早期的文明大多产生在大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的是:()A.长江B.尼罗河C.两河流域D.亚马逊河【答案】C【分析】本题是对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考查。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称为“新月沃地”。

新月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行的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后,苏美尔人先后在这里建立了很多奴隶制城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C项符合题意;A项是古代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B项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D项不是古代早期文明的发源地。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选C。

4.【答题】有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布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布被割掉了耳朵。

阿布被判的法律依据是()A.《汉谟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答案】A【分析】本题是对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知识考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测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其中一组的解说员展示其所搜集的材料如右方Array框。

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古巴比伦D.古代希腊2.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他的意思是A.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B.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势力范围C.古代埃及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D.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3.我们熟知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对其叙述错误的是A.因形似汉字“金”而得名B.因用黄金堆砌而得名C.是国王权力的象征D.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4.下列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其中代表非洲文明成就的是A.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B.空中花园遗址C.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D.帕特农神庙遗址5.诗句“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描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A.埃及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C.大运河D.故宫6.两河流域初步实现统一大约是在()A.公元前20世纪B.公元前22世纪C.公元前24世纪D.公元前35世纪7.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下图中的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8.公元前6世纪,两河流域曾建起了一座奇特的建筑,它与埃及金字塔齐名,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是A.卡尔纳克神庙B.狮身人面像C.雅典卫城D.新巴比伦“空中花园”9.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A.《摩奴法典》B.《乌尔纳姆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查士丁尼法典》10.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应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

此国王是A.胡夫B.伯里克利C.汉漠拉比D.穆罕默德11.印度电影《阿育王》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2019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试题及答案

2019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一、选择题1.法老死后安葬在( )A. 金字塔B. 克尔白神庙C. 圣索菲亚大教堂D. 巴黎圣母院2.下列属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的是()①象形文字②楔形文字③汉谟拉比法典④《荷马史诗》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3.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是()A. 道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佛教4.早期的文明大多产生在大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的是:()A. 长江B. 尼罗河C. 两河流域D. 亚马逊河5.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又一次统一在一位帝王手里,这个时代被认为是上古两河流域文明的全盛时代,不仅因为政治军事,更因为制定了一部人类法制史上的瑰宝。

这位著名的帝王是()A. 胡夫B. 美尼斯C. 阿育王D. 汉谟拉比6.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成为世界三大宗教。

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A. B.C. D.7. 从古至今,史料都承载着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

将下列图片中的史料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 abcB. cbaC. bacD. cab8.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A. 两河流域B. 黄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尼罗河流域9. 右图文化成就的发明创造者是古代()A. 中国人B. 印度人C. 波斯人D. 阿拉伯人10.在一次虚拟的世界文化之旅中,下列文明古国境内,一座外形近似“金”字且作为国王陵墓与权力象征的建筑,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它位于()A. B.C. D.11.下边是某文物的图片(局部)。

对该文物上的文字进行解读、研究,可以了解A. 古巴比伦奴隶制度概貌B. 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C. 欧洲封建等级制的形成D. 阿拉伯人对世界的贡献12. 法典是同一门类的各种法规经过整理编订而形成的系统的法律。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含答案古代亚非文明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曾被称为“土匪女王”的普兰•黛维因为在低种姓人群中颇有影响而曾当选议员。

普兰•黛维在竞选过程中会得到支持。

()①婆罗门②吠舍③刹帝利④首陀罗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C2.宗教是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

下列关于佛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的背景是受苦受难的犹太人渴望得到“拯救”B.它宣扬“众生平等”是为了反对婆罗门的特权C.它的创始人是汉谟拉比D.它的主要传播地区是东亚、西亚和北非【答案】B3.古巴比伦王国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你知道这部法典用什么文字“刻在黑色的玄武岩上”()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腓尼基文字【答案】B4.处在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

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不正确的是() A.B.C.D.【答案】C5.根据迄今发现的史料,世界上最早以成文法典形式来加强对平民和奴隶进行统治的国家是()A.中国的夏朝B.古代埃及C.古代巴比伦D.古代印度【答案】C6.读历史著作,摘录笔记,加以整理和分析是历史拓展学习的一种不错的方式。

下面的笔记表述错误的是()A.A B.BC.C D.D【答案】B7.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

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它那精美的图案所体现的文化内涵,集流通、观赏、收藏、研究等价值于一身。

下图这张精美的纸币应是()A.美元B.英镑C.欧元D.埃及镑【答案】D8.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

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B.都是出现于亚洲的等级制度C.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就D.都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答案】D9.金字塔之谜从本质上反映了A.当代学者对金字塔的研究严重滞后B.当今科学界缺乏对金字塔应有的重视C.古埃及人民高超的智慧D.当代科技与学术研究的落后【答案】C10.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A.胡夫B.法老C.维尔西D.汉谟拉比【答案】B11.文字对一种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AB卷含答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AB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AB卷含答案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九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单元质检卷(A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古代世界亚非文明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有( )A.古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B.古巴比伦文明——金字塔C.古印度文明——象形文字D.古希腊文明——雅典民主2.据下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A.传承性B.一致性C.交互性D.多样性3.黄河、长江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埃及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恒河是古印度文明的生命之源……这说明( )A.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有重要影响B.只有大河流域才能产生人类文明C.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不产生影响D.海洋文明的产生可以不依赖河流4.诞生金字塔文明成果的地区是( )A.印度河和恒河流域B.长江黄河流域C.尼罗河流域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5.在古埃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古巴比伦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雕刻着太阳神向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浮雕。

上述材料反映出的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是( )A.都位于大河流域B.都建立严格等级制度C.都发展农业经济D.都利用宗教神化王权6.古埃及人赞扬某位法老时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

”材料表明( )A.古埃及人崇拜神灵B.法老崇尚理性C.法老具有至上权威D.法老以法治国7.《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

”这句话强调的产生伟大文明的共同因素是( )A.海洋条件B.政治条件C.地理条件D.经济条件8.早王朝后期,苏美尔各邦之间的争霸战争更加激烈。

经长期混战,两河流域逐渐形成了南北两大军事同盟。

这标志着两河流域南部小邦林立、独立自治局面的结束与地域性统一王国的出现。

由此可见当时实现统一的方式是( )A.和平的协商B.战争C.贸易往来D.民族交融9.关于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你能从下面两幅地图中得到的信息是( )A.东方文明产生较早,西方文明出现相对较晚B.东方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C.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D.东方人传统保守,西方人冒险进取10.《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九年级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九年级

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古埃及人根据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涨水的经验,制定了太阳历;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

材料可以说明()A.古埃及文明历史悠久B.古埃及太阳历是最早历法C.古埃及因尼罗河兴亡D.古埃及人顺应自然的智慧2.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属于下图所示文明地区的人们所创造的是()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罗马大竞技场 D.帕特农神庙3.古代埃及历史铭文记载,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

”这反映了()A.埃及法老权威至上 B.古代埃及人民封建迷信C.古代埃及法律发达 D.君权神授思想束缚人们4.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为死者提供的祭品是十分丰盛的,包括大麦粥、炖鸽肉、烤鹌鹑、小麦面包、蛋糕、水果等。

这些祭品主要是当地的农产品,墓室的壁画中也常常出现农民种植庄稼的场景。

据此可知古埃及()A.农业促进烹调水平提高 B.农业影响宗教信仰发展C.财富积累提供物质基础 D.丧葬习俗反映农业繁盛5.古埃及农业生产几乎依赖于尼罗河,其较为稳定的农业经济又决定了自始至终实行的王权制度;尼罗河边的沼泽中盛产纸草,这为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了书写载体。

这反映了()A.尼罗河孕育了埃及独具特色的文明 B.古埃及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主要源头C.埃及长期处于狩猎采集的生产阶段 D.埃及地理环境决定其农业发展水平6.在古巴比伦王国的某部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方面的规定,还有其它如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这最能说明古巴比伦()A.等级制度森严 B.保护奴隶主利益 C.奴隶制度发达 D.商品经济较活跃7.《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

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一本书读懂世界史》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阿卜对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

请推断阿卜属于哪一个社会阶层?A.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B.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C.奴隶D.贱民2.古代埃及人在天文学上取得的成就是()A.修建金字塔B.制定太阳历C.制成木乃伊D.修建空中花园3.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四大文明古国。

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A.海洋B.沙漠C.山地D.大河流域4.某历史论文中提到了“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等信息,据此判断,该论文重点研究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5.巴黎罗浮宫博物馆收藏了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石柱的两面都刻有一栏栏的长串文字,经专家研究,其上刻有“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等文字。

据此推断,该石柱应来自A.尼罗河平原 B.印度河平原 C.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D.黄河中下游平原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古尼罗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正确的是( )①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②这一区域典型的建筑是金字塔③基督教产生于此地④产生了象形文字⑤创制了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A.②④⑤B.①②③C.①④⑤D.②③④7.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古代埃及的是A.种姓制度 B.象形文字 C.分封制 D.《汉谟拉比法典》8.下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A.文明名称 B.出现时间 C.著名人物 D.文明代表9.下列世界文明中延绵不绝、生生不息,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是 ( )A.印度文明B.希腊文明C.埃及文明D.中华文明10.小明同学制作了如下知识积累卡,对这张知识卡片认识不正确的是( )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A.这是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的法典的内容B.它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状况C.该内容出自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D.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11.目前能够确认的人类始祖是()A.玛雅人B.南方古猿C.北京人D.元谋人12.河流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下列属于两河流域文明的是A.金字塔 B.楔形文字C.阿拉伯数字 D.司母戊鼎13.印度中央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顾问纳林德·贾达夫博士曾开玩笑说:“我来自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等级,但我突破了种姓制度的所有藩篱”。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中国人将黄河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埃及人将尼罗河视为“母亲河”,其共同原因是这两条河流( )A.为文字的产生创造了条件B.为商业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C.为医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D.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2.与美索不达米亚相比,埃及在政治统一上所遇到的问题要少得多,原因之一是尼罗河水道本身的统一性的影响。

由于同样的原因,埃及的政治更具有权威主义和集权的特征;而美索不达米亚体制下的城邦国家虽然常常也是由国王统治的,但为议会和其他参政机构留有活动的空间。

据此可知,古埃及的政治( )A.体制上与两河流域很类似B.参政机构有一定活动空间C.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明显D.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3.胡夫金字塔,原塔高约146.5米,用石200多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

石块之间严丝合缝,连刀片都插不进去。

十万多个工匠共用约20年的时间才完成的人类奇迹。

可见( )A.金字塔是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宫殿B.金字塔是埃及法老权力尊严的象征C.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D.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4.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这一历史现象主要反映了( )A.埃及建筑技术日趋落后B.埃及经济日益凋敝C.王权逐渐衰落D.埃及厉行节俭之风5.法老站在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是神的化身,具有绝对的权力。

古埃及人对法老的崇拜近乎疯狂,官员们以亲吻法老的脚而感到自豪。

下列对于法老相关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②生活奢侈,权力至高无上③被认为是“神之子”④服务于国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两河文明是指在新月沃土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

该流域实现初步统一大约是在( )A.公元前5100年B.公元前3500年C.公元前2400年D.公元前2000年7.《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端是国王汉谟拉比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选项代表古代埃及文明的是()A.金字塔 B.《十二铜表法》 C.种姓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2.“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

”这部法典是指()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3.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 B.《圣经》 C.《天方夜谭》 D.《金刚经》4.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是()A.黄河 B.印度河 C.尼罗河 D.底格里斯河5.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后,在留言薄上写道:“不看……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在埃及应该看到的是()A.金字塔 B.尼罗河 C.《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D.长城6.要想研究古代西亚地区的历史,我们应该首先掌握下列哪种文字()A.拉丁字母 B.象形文字 C.希腊字母 D.楔形文字7.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关于租赁、雇佣、交换、接待等发明的规定。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A.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C.古巴比伦分为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社会等级 D.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8.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下图反映的是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该遗址位于()A.印度河流域B.两河流域C.尼罗河流域D.地中海沿岸9.安徽省境内的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佛教传播到中国的时间是()A.西汉末年 B.隋朝末年 C.唐朝初年 D.明末清初10.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B.两河流域——伊斯兰教C.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 D.黄河流域——甲骨文11.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标志是()A.金字塔 B.木乃伊 C.种姓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12.曾被称为“土匪女王”的普兰·黛维因为在低种姓人群中颇有影响而曾当选议员。

普兰·黛维在竞选过程中会得到支持。

①婆罗门②吠舍③刹帝利④首陀罗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13.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

它的上面刻有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条文。

这重要遗产属于()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14.下列文字属于象形文字的是()①古埃及文字②楔形文字③甲骨文④阿拉伯文字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5.古代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两河”是指()A.尼罗河和黄河 B.黄河和长江C.印度河和恒河 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16.《汉谟拉比法典》被刻写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刻写这部法典的文字应是()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腓尼基字母文字17.《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园等文明成果当属()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18.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

这说明()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C.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19.在古印度在种姓制度中,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被称为()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20.“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你知道这首诗词与哪一宗教有关()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21.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是因为()A.最早出现了人类 B.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C.出现了文字 D.最早进入了阶级社会(奴隶社会)22.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在尼罗河边B.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C.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D.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23.如图,对应下列图片,列出三大宗教的创始人()A.穆罕默德、耶稣、释迦牟尼 B.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C.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稣 D.穆罕默德、释迦牟尼、耶稣24.有研究者认为,雅利安人创立这一社会制度时,并非要划分阶级及人的高低贵贱,而是要确保其执政权和保持各种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数。

只是后来的征服者,特别是鼓吹人权、平等、自由的殖民者不断将这种制度进行调整,因而被固定、僵化,成为等级森严的阶序体系。

这种制度曾普遍存在于()A.印度次大陆 B.拉丁美洲 C.北部非洲 D.亚洲西部25.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见证了古埃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下列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A.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B.亚历山大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C.古埃及文明延续了近3000年D.月亮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二、简答题26.阅读材料:法典宣扬“君权神授”。

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等等。

请回答:(1)上述材料的是世界古代史上哪部法典?(2)从法典内容可以看出,这部法典是维护谁的利益的?(3)你知道这部法典是刻在什么地方的吗?(4)这部法典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5)法典有什么价值?(6)它是由谁制定的?他有什么功绩?答:27.工匠精神既是历史的启示,更是时代的呼唤。

能被称为工匠,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公认,在其心目中对于自己制作出来的产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辨析以下工匠,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王胡夫的①高146.5米,塔基各边长230米,用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石头约重2500千克。

石块之间没有任何黏着物,靠石块的相互叠压和咬合垒成。

材料二:②认真研究蒸汽泵,虚心向他人学习,刻苦钻研。

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制成能够有效利用热能的改进型蒸汽机。

材料三: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③和助手对一千六百多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几千次试验。

1879年10月,他用一根经过碳化处理的棉线作灯丝,研制成功了经久耐用的电灯泡。

(1)材料一中的①是工匠们修建的哪一建筑?是什么造就了这一恢弘成就?(2)材料二中的②是谁?他的成就有何影响?(3)材料三中的③是谁?使用的新能源是什么?(4)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工匠”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8.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演进的全过程。

请结合所学和提供的信息,列举相应的制度名称。

(1)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理,元朝在中央设置中书省;其他地区,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10个行中书省。

请列举此制度的名称。

(2)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将人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请列举此制度的名称。

三、综合题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某古代法典石柱,上面写着:19.窝藏他人奴隶并且被抓获者将被处以死刑……199.挖出奴隶眼睛或是打断奴隶骨头的人要赔偿奴隶价格的一半……282,若奴隶忤逆主人,一经定罪,主人可割下他的耳朵。

材料二《摩奴法典》规定:波罗门侮辱了首陀罗只罚几个钱,而首陀罗若是粗爆地辱骂了波罗门,则要割断他的舌头。

(1)材料一出自古代哪部法典,其有何重要的历史地位?(2)材料二的法典体现印度的什么制度?联系材料一说说两种文明有何相似之处。

30.古今中外,法制建设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与时代共振。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

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它是谁命人编写的?该法典在法制史上有何地位?(2)他认为旧有法典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

在新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十分关注,还亲自参加讨论,裁断分歧。

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部法典,他当之无愧。

文中指的是哪一部法典?这部法典在欧洲法律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3)你认为上述法典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参考答案1.A2.A3.A4.C5.A6.D7.D8.A9.A10.B11.A12.C13.B14.A15.D16.B17.B18.D19.C20.C21.D22.D23.D24.A25.C26.(1)汉谟拉比法典。

(2)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

(3)刻在石柱上。

(4)它维护了中央集权奴隶制国家的统治。

(5)它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6)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功绩:公元前18世纪,他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27.(1)金字塔;古代埃及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卓越的聪明才智。

(2)瓦特;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动力进行生产,极大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爱迪生;电力。

(4)认真执着、严谨敬业、精益求精、推陈出新(创新)等(意思相近答出两条即可得分)。

28.(1)行省制度;(2)种姓制度;29.(1)《汉谟拉比法典》;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两种文明都进入了奴隶社会(或者两部法典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30.(1)《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法典:《查士丁尼法典》;地位:是欧洲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成为后来欧洲国家立法的基础。

(3)共同之处: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私有财产、统治秩序、统治意志的体现。

(类似亦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