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主体讲解词.
湖南岳麓书院导游词3篇
![湖南岳麓书院导游词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3853493b3567ec102d8a8d.png)
湖南岳麓书院导游词3篇岳麓书院是古代汉族书院建筑,属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下面是湖南岳麓书院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湖南岳麓书院导游词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是"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潇湘洙泗——岳麓书院。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首。
现占地1.2万平方米,掩映在岳麓山东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东,由门堂、亭、台、楼、轩、斋、祠组成的古建筑群,中轴线上依次为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北侧是半学斋、文庙、湘水校经堂、船山祠等纪念性建筑、南侧有教学斋、百泉轩、麓山寺等到景点。
各位朋友,现在让我们按照书院的建筑布局慢慢地走进那一种隽永的文化氛围。
书院这个名字是唐朝才开始有的,是国家用来藏书和校典的地方,到宋朝时演变为讲学和藏书之外,稍后就具备了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
岳麓书院是由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经过近40年的风风雨雨的发展,大中祥符八年(公园10515年),宋真宗赵恒召见岳麓山周式,御赐"岳麓书院"匾额,于是书院之称开始名闻天下。
岳麓书院距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大家跨越头门,仰头可以看到的拓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洵手迹而制成的"千年学府"匾额便是明证。
走进书院,映入大家眼帘的是赫曦台,有些朋友可能会纳闷"赫曦"到底有什么含义。
关于赫曦台的命名,是与两位名人密切相关的。
赫曦台原建于南宋时期。
乾道三年(公远1167年),著名理学家朱熹从福建来到岳麓书院,与当时另一位著名理学家,岳麓书院主教张拭(代山长)进行学术交流,两位名家经常相约登岳麓山观日出,每当看到朝阳光芒四射,朱熹就对张拭说"赫曦"(就是日出光明炎盛的意思),他于是把岳麓山峰命名为赫曦峰,张拭筑台,朱熹题"赫曦台"。
现在大家看到的赫曦台是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新修建的,它呈"凸"字形结构,是典型的湖南地方戏台。
岳麓书院讲解词完整版
![岳麓书院讲解词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3a27af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9.png)
岳麓书院导游讲解词一、岳麓书院的历史地位1.1 岳麓书院是宋代著名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的四大书院,分别是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和应天府书院,这四所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其中,岳麓书院更是以其丰富的藏书和精湛的学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岳麓书院创建于南宋乾道元年,由著名学者周程之创建。
书院坐落于岳麓山下,四周山峦叠翠,溪水潺潺,环境十分幽静。
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书院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的中心。
在这里,众多学者钻研学问,著书立说,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岳麓书院的藏书丰富,涉及经、史、子、集各个方面,这些书籍的收集和整理,为后世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书院还设立了讲学、辩论、研经等多种学术活动,使得学术氛围十分浓厚。
岳麓书院在当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如李纲、朱熹等著名学者都曾在书院学习和讲学。
此外,岳麓书院还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著称。
书院的建筑群落布局严谨,结构精巧,充分体现了古代建筑的艺术魅力。
书院建筑的布局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庭院式的庭院美学,又融入了山水景观,使得书院在美学和实用性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岳麓书院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书院的学术成就和文化传统对世界各地的学者和游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岳麓书院如今已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岳麓书院作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以其丰富的藏书、精湛的学术成就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2 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岳麓书院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
在古代,书院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传承文化的场所。
这座书院承载着湖湘文化的精髓,历经千百年的风雨沧桑,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湖湘文化的繁荣和变迁。
岳麓书院坐落在岳麓山脚下,背靠青山,面临湘江,景色秀丽。
整个书院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处处彰显出古人对自然和人文的尊重。
湖南岳麓书院导游词
![湖南岳麓书院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e51c798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7.png)
湖南岳麓书院导游词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的前身,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湖南岳麓书院吧!一、岳麓书院的起源和发展岳麓书院始建于976年,当时称为栩栩书院,创建者是北宋开宝年间的文学家黄庭坚。
后来,朝廷在977年迁书院于岳麓山脚下,改称岳麓书院,成为全国最早的国家重点高等学府之一。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岳麓书院成为了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
它以推崇儒雅为基本准则,选拔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岳麓书院的建筑风格岳麓书院的建筑风格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整体布局呈“品”字形。
入口处设有大门和两侧的围墙,以示尊重和庄严。
在书院的中部有一座庭院,周围是四栋三层楼的建筑。
三、岳麓书院的特色景点1. 大书堂大书堂是岳麓书院的主要建筑之一,也是历代学生和教师们的学习场所。
大书堂以其宽阔的面积和精美的布局而闻名,内部摆放着大量的古籍书桌,给人以浓厚的学术氛围。
2. 陈列馆陈列馆是岳麓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书院的历史文化和重要藏品。
馆内陈列着众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文献,如《岳麓山志》和《岳麓书院志》等,带给人们丰富的视觉和知识享受。
3. 古柏树岳麓书院的古柏树是书院的象征之一,也是岳麓山的代表景观。
这些古老的柏树生长在书院的四周,它们高大挺拔,树龄已经超过千年,给人们带来了浓厚的历史氛围。
四、岳麓书院的历史名人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座文化名院,孕育了一大批文化名人。
其中最为有名的包括:1. 黄庭坚:岳麓书院的创建者,被尊为“书院祖师”,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2. 邵雍:岳麓书院的著名学者,被称为“邵子”,是宋代最杰出的文化名人之一。
3. 杜甫:岳麓书院的名誉教师,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
关于长沙岳麓书院导游词
![关于长沙岳麓书院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c019176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2.png)
关于长沙岳麓书院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长沙,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长沙著名的历史遗迹——岳麓书院。
首先,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岳麓书院的基本情况。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创建于976年,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也是岳麓山区的重要景点。
岳麓书院是湖南省文化教育机构,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岳麓书院占地面积约6.4万平方米,整个书院分为三进院落。
一进院落是岳麓书院的正门,门前有一座石牌坊,上书“岳麓书院”四个大字。
这是整个书院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一进院落内建有钟楼、鼓楼和养心殿等建筑,其中养心殿是岳麓书院的主要建筑,也是学员们修读文化经典的地方。
接着,我们来到二进院落,这里是岳麓书院的重要活动场所。
二进院落正中央是大礼堂,是学员们举行重大仪式和学术研讨的地方。
大礼堂上方的屋檐上飞檐上刻的“隆中对”四个大字是岳麓书院的精神象征。
在大礼堂后面是一座建筑独特的亭子,名为“慈晖阁”。
这座亭子是书院学员读书休憩的地方,也是观赏岳麓山风景的绝佳位置。
而在二进院落的左右两侧,分别建有“千佛阁”和“钟乳阁”。
这两座阁楼内设有多个展厅,陈列着大量的文物和文化艺术品,是游客了解岳麓书院文化的重要场所。
最后,我们来到三进院落,这里是岳麓书院的后花园,也是学员们修身养性的地方。
三进院落内有一座仿古建筑的湖心亭,正对着一座人工湖,绿树环抱,景色宜人。
这里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着浓厚的书院氛围,让人感受到了岳麓书院的独特魅力。
岳麓书院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不仅是培养各个时代的文化名人的摇篮,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岳麓书院不仅重视书院教育,更注重培养学员的品德和人文素养,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
在岳麓书院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批杰出的文化名人,他们以书院为根基,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参观岳麓书院,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代书院教育的兴盛和发展,还可以领略到岳麓山风景的壮丽和秀美。
长沙市岳麓书院导游词(3篇)
![长沙市岳麓书院导游词(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6d73a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4.png)
长沙市岳麓书院导游词(3篇)长沙市岳麓书院导游词(精选3篇)长沙市岳麓书院导游词篇1我们现在来到了讲堂。
讲堂是讲学的中心场所,后来因为朱熹写了“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所以又称“忠孝廉节堂”。
讲堂内共有三块匾,分别是“实事求是”、“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块匾:“实事求是”是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撰写的。
大家再看第二块匾:“学达性天”,这是康熙皇帝御赐的。
“学达性天”是一种理学思想。
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人的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皇帝所赐匾,意在勉励学子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告诉人们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
最里面的这块“道南正脉”匾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岳麓书院在传播理学方面的功绩所赐的,其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传播后的正统。
匾为原物,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学。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理学呢?理学就是儒家学说发展到了宋代的一种称法。
理学的开山鼻祖是我们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颐的老先生,而发展壮大理学思想的则是著名的程颐、程颢两兄弟。
大家再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堂,这是以前老师讲课的地方,上面摆着两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张栻和朱熹这两位大师而设的。
当年两位会讲的时候,盛况空前,从全国各地赶来听讲的人数达数千,可见当时朱、张两人名声之大。
想想看,历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国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当年他们就是坐在这底下听老师讲课的。
下面我们将参观书院做为藏书功能的部分-御书楼。
这是书院里藏书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图书馆,我们今天的游览也将要结束了,经过今天的参观,相信大家对岳麓书院这一千年学府的历史和文化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谢谢大家!长沙市岳麓书院导游词篇2大家好!欢迎来到古城长沙的岳麓书院参观游览。
岳麓书院坐落在风景胜地岳麓山清风峡口,在岳麓书院的前门上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是根据唐代大书法家欧阳洵的字镌刻而成的。
岳麓书院解说词
![岳麓书院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44fdd4dc50e2524de5187eec.png)
岳麓书院导览解说词1(前门景区)欢迎您来岳麓书院参观。
岳麓书院创办于北宋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它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在清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
以后多次更名和调整,于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其间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称“千年学府”。
门前的对联“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虞愚先生撰写。
它概括了岳麓书院在培育人材和发展学术方面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进入大门我们可以看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
岳麓书院目前是国内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所古代书院。
中国书院始于唐朝,当时只是藏书、读书和编书的地方。
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偃武修文”政策,鼓励民间办学,书院的教育功能凸现出来,并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与政府办的官学,民间办的私学并存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
当时,最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书院和长沙的岳麓书院等四所。
但是只有岳麓书院延续办学千年,发展成现代的大学——湖南大学。
所以岳麓书院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的缩影。
2(赫曦台)我们登上的古戏台,名叫赫曦台。
“赫曦”两字出自屈原的《离骚》,“赫”指红色,“曦”字指朝霞,赫曦台原是建于岳麓山顶的观日台。
南宋乾道年间,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应岳麓书院的山长张栻的邀请来书院讲学,清晨他们一同上岳麓山顶登台看日出。
后来山顶的赫曦台荒废了。
清乾隆五十五年,岳麓书院的山长罗典在书院前面建了这座前台。
道光元年,山长欧阳厚均将此台改名为“赫曦台”,以纪念朱熹和张栻。
赫曦台的左右内壁上有高约两米的“福”、“寿”二字,说到“福寿”二字,还有一个故事。
传说嘉庆年十二年乡试以后,州县长官在书院宴请中举的举人。
此时来了一位脚蹬草鞋的老道人,众人见来客是个无名老道,便戏谑地叫他写个字看看。
道人见状,一手拈须,一手提起堂前的扫帚(一说是草鞋),沾上黄泥,写下一个丈余高的“寿”字,扬长而去,众人口瞪目呆。
2024年长沙岳麓书院导游词(实用4篇)
![2024年长沙岳麓书院导游词(实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a7658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c.png)
2024年长沙岳麓书院导游词(实用4篇)长沙岳麓书院导游词篇1沿着中轴线,我们便来到了岳麓书院的大门,原先的大门在江滨牌楼路一带的,旧称“中门”,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大门建于明代,清代同治年间进行过翻修,采用的是南方将军门式的结构,五间硬山顶。
在北宋第二个皇帝宋真宗执政以前的几十年间,由于国家动荡不安,所以官府无暇去兴办学校,所有学校都是私人开办的,宋真宗执政以后,国家比较安定,于是采取了重文的政策,他听说岳麓书院的办学很不错,又听说山长周式以德行著称于世,于是便召见了周式并准备留他在京城讲学做官,但周式心系着岳麓山院,坚拒不从,真宗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就亲赐了“岳麓书院”四字及经书等物,岳麓书院从此名闻天下,求学者络绎不绝,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
大家请抬头看一下大门上面的匾,“岳麓书院”原匾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机飞机所炸,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是1984年复制的。
大家再看一下两边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据说“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原本是付对联的上联,因为出得太好了,无人能对得出下联,后来有人发现,两句一拆开也可以成为一付对联,而且也对得挺好的,所以就一直是这两句了。
这一付对联也道出了岳麓书院作为天下最辉煌的英才荟萃之地的历史事实,现在大家所见到的这对联也是1984年依照照片复制的。
请大家看安放在大门两旁的这一对汉白玉石鼓双面浮雕,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艺术品,相传是清道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38年,岳麓书院的著名学生、两江总督陶澍在没收贪官曹百万的财产中发现的,为了报答母校的培育之恩,特捐给了岳麓书院珍藏。
大家可能会问了,这石鼓原本是官宦人家的东西,而且是抄家没收来的,怎么可以放在书院的大门口呢?其实这也反映了清代岳麓书院教育的官学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封建知识分子读书做官的一仕途理想。
岳麓书院经典导游词(3篇)
![岳麓书院经典导游词(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66292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4.png)
岳麓书院经典导游词(3篇)岳麓书院经典导游词(精选3篇)岳麓书院经典导游词篇1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是“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潇湘洙泗——岳麓书院。
各位朋友,现在让我们按照书院的建筑布局慢慢地走进那一种隽永的文化氛围。
书院这个名字是唐朝才开始有的,是国家用来藏书和校典的地方,到宋朝时演变为讲学和藏书之外,稍后就具备了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
岳麓书院是由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经过近40年的风风雨雨的发展,大中祥符八年(公园年),宋真宗赵恒召见岳麓山周式,御赐“岳麓书院”匾额,于是书院之称开始名闻天下。
匾额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现在请看大门两旁的千古名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幅由院长袁岘冈与贡生张中阶撰写的对联高度褒扬了岳麓书院千百年来作为湖湘文化的摇篮,孕育出多少具的经天纬地之才的英雄豪杰:被誉为“一时之英才”的抗金名将吴猎,主张“官兵一体”大败十万金兵的功臣赵方,“忠鲠可嘉,宜得奖谥”的彭龟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文学家、史学家魏源,被清朝统治阶级称为“中兴将相”的桐城——湘乡派盟主曾国藩,收复新疆的爱国名将左宗棠,首任驻英法公使并保持了民族气节的郭嵩焘,“欲栽大木柱长天,慧眼识“毛蔡”的杨昌济,后来的岳麓高足陈天华、蔡和森、邓和森、邓中夏等。
楚材斯盛,正和赫曦台墙壁上的福寿两字暗含的藏龙卧虎之意切合。
大门之后是二门,二门至讲堂两方均为斋舍。
右侧是教学斋。
左侧是半学斋,教学斋和半学斋反映岳麓书院教学中“教学相长,惟教学半学”的辨证思想。
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多次寓居半学斋从事革命活动。
各位朋友,请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游览的是书院的核心部分——讲堂。
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的场所,是书院教学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
大家再看讲堂大厅中央悬挂的两块流鎏金木匾,第一块是“学达性天”匾,此匾是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御赐,意思是通过学习理学可以达到恢复天性、天人合一的地步,此匾说明了岳麓书院是以理学作为办学传统,到这里来求学,可以达到学问的最高境界。
湖南岳麓书院的导游词范文5篇2篇
![湖南岳麓书院的导游词范文5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778d9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b.png)
湖南岳麓书院的导游词范文5篇湖南岳麓书院的导游词范文5篇精选2篇〔一〕由于语言形式的限制,AI只提供这样一篇文章:湖南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的一处历史文化遗址,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维护传统文化的机构之一,也是文化名城长沙市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下面为大家介绍五那么关于岳麓书院的导游词范文。
导游词一:各位朋友,欢送来到湖南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但此处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光绪年间创立的书院。
此时,书院被称为“彝堂”,是由湖南巡抚张之洞创立的书院。
张之洞非常注重教育,他将岳麓山解放给了人们,使岳麓书院成为当时中国教育的中心之一。
在书院里,有着很多名家巨匠的荟萃,如黄遵宪、龚自珍、谭嗣同等人。
他们让书院考中进士,成为了一片才子辈出的乐园。
希望大家在这里领略到百年以来书院的历史文化,并能感受到中国教育史上的伟大时期。
导游词二:大家好,这里是岳麓书院。
书院是一处历史文化遗址,贯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和湖湘地方文化元素。
书院依山而建,古朴的建筑风格和神秘的气氛让人心生向往。
书院内集中了古代文献、名家书画、碑刻拓片等文化艺术品,还有独特的古代教育理论文物,可以尽情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
同时,书院里有演讲讲座区、阅读书房、茶艺馆等场所,表达了中国古人追求知识、回归自然、文化品味的生活方式。
在这里,你可以理解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承、教育理论和书院文化。
导游词三:欢送参观岳麓书院。
书院内有多个独特的地方,表达了古人当时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风貌。
书院中央的“大成殿”是书院的主要场所,旁边是百年古井,井水清澈甜美,被誉为“净化心灵的饮泉”。
在书院的早期,师生们在此阅读、议论、演讲,推动了儒家学说、官场风气的清正廉洁。
另外,书院的西侧还有乐府、古琴、书法、茶艺、民俗文化馆等场馆,包括展览、文艺表演、品味茶香、书法表演和民俗文艺等活动。
在这里,你可以同时感受到书院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岳麓书院完整解说词
![岳麓书院完整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00d9aa1a192e45361166f532.png)
岳麓书院导览解说词1(前门景区)欢迎您来岳麓书院参观。
岳麓书院创办于北宋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它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在清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
以后多次更名和调整,于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其间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称“千年学府”。
门前的对联“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虞愚先生撰写。
它概括了岳麓书院在培育人材和发展学术方面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进入大门我们可以看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
岳麓书院目前是国内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所古代书院。
中国书院始于唐朝,当时只是藏书、读书和编书的地方。
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偃武修文”政策,鼓励民间办学,书院的教育功能凸现出来,并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与政府办的官学,民间办的私学并存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
当时,最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书院和长沙的岳麓书院等四所。
但是只有岳麓书院延续办学千年,发展成现代的大学——湖南大学。
所以岳麓书院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的缩影。
2(赫曦台)我们登上的古戏台,名叫赫曦台。
“赫曦”两字出自屈原的《离骚》,“赫”指红色,“曦”字指朝霞,赫曦台原是建于岳麓山顶的观日台。
南宋乾道年间,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应岳麓书院的山长张栻的邀请来书院讲学,清晨他们一同上岳麓山顶登台看日出。
后来山顶的赫曦台荒废了。
清乾隆五十五年,岳麓书院的山长罗典在书院前面建了这座前台。
道光元年,山长欧阳厚均将此台改名为“赫曦台”,以纪念朱熹和张栻。
赫曦台的左右内壁上有高约两米的“福”、“寿”二字,说到“福寿”二字,还有一个故事。
传说嘉庆年十二年乡试以后,州县长官在书院宴请中举的举人。
此时来了一位脚蹬草鞋的老道人,众人见来客是个无名老道,便戏谑地叫他写个字看看。
道人见状,一手拈须,一手提起堂前的扫帚(一说是草鞋),沾上黄泥,写下一个丈余高的“寿”字,扬长而去,众人口瞪目呆。
关于岳麓书院的优秀导游词(2篇)
![关于岳麓书院的优秀导游词(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6b8c7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3.png)
关于岳麓书院的优秀导游词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风景优美的岳麓山参观举世闻名的岳麓书院。
今天,由我“客串”书院导游,引领大家踏上这一非凡的文化书香之旅!我们眼前的这块“风水宝地”便是古城长沙学术气息最浓郁的地方——岳麓书院。
它是一座宁静优雅的庭院,有着千年波斓壮阔的历史,它的背后所蕴含的是一种大气、睿智,是一代又一代学子千年传承相继的文化梦想。
庭前廊下、翘壁飞檐,那梦,是从唐代就一直延续下来的。
怎么样,大家闭上眼,尽情地感受一下这里清冷的风的味道,是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吧——那是有着千年不变浓浓的书香气息呢!岳麓书院是一片古朴典雅的明清风格古建筑群,它坐落在风景名胜岳麓山清风峡口,静静地屹立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下。
它的每一进院落、每一方石碑、每一片砖瓦、每一扇雕窗,都暗藏着隽永的文化品味,是享誉中外的“千年学府”。
它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睢阳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是湖湘学派、宋明理学的发源地。
现在,就让我们循着古圣先贤们的足迹走进书院这亘古不变的文化氛围中去吧!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岳麓书院的平面图: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
主体建筑如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于轴线上,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祭祀专祠等排列于两旁。
在书院的园林中,无论是小桥流水、假山回廊,都与讲堂构成了一副浑然天成的画面。
儒道互补,庄重典雅,这正是岳麓书院传承千载的精神佳境。
经过悬挂“千年学府”匾的头门就是赫曦台,内壁两侧墙上各有一个金色大字——“福”与“寿”如龙腾虎跃,遥相呼应。
沿着中轴线,我们便来到了书院的大门。
正上方悬挂宋真宗“岳麓书院”御匾,“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一千古名联很霸气地挂在大门上,道出了岳麓书院作为天下最辉煌的英材荟萃之地的历史事实。
大门两旁安放的一对汉白玉抱鼓石双面浮雕,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现在,请大家移步,摆放着两把红木雕花座椅的地方便是“讲堂”了。
讲堂是书院的核心部分,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
岳麓书院导游词稿三篇
![岳麓书院导游词稿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8b80e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9.png)
岳麓书院导游词稿三篇第一篇:岳麓书院导游词稿大家好,欢迎来到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院之一,也是岳麓山的标志性建筑。
它坐落在湖南长沙市岳麓山下,背靠着岳麓山,面对着湘江,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岳麓书院建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曾经是湖南省最高学府。
书院内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之一。
书院内的学堂、讲堂、书房等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
岳麓书院集中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书院内有大量的碑刻、古籍、字画等文物,其中不乏珍贵的文化遗产。
书院内还有许多名人题写的匾额和题词,如朱熹、王阳明等名家的题字。
这些文物和题字都是书院的珍贵文化遗产,体现了书院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
除了文化遗产,岳麓书院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书院内经常举办书画展、文化讲座、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和学习。
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为书院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在岳麓书院的参观过程中,您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和发展,体验中国古代学子的读书生活。
岳麓书院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最后,希望您在岳麓书院的参观中能够留下美好的回忆,深刻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谢谢!第二篇:岳麓书院导游词稿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岳麓书院,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之一,也是湖南省的文化名胜之一。
岳麓书院坐落在长沙市岳麓山下,依山而建,风景宜人,气候宜人。
岳麓书院建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书院内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之一。
书院内有大量的文物和文献,其中不乏珍贵的文化遗产。
书院内的学堂、讲堂、书房等建筑错落有致,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曾经是湖南省最高学府。
书院内有大量的碑刻、古籍、字画等文物,其中不乏珍贵的文化遗产。
长沙岳麓书院导游词_湖南岳麓书院导游词.doc
![长沙岳麓书院导游词_湖南岳麓书院导游词.doc](https://img.taocdn.com/s3/m/a7004ebefad6195f302ba69d.png)
长沙岳麓书院导游词_湖南岳麓书院导游词岳麓书院是长沙有名的旅游区,有很多游客从各地慕名而去参观,作为导游要做好解说词,详细介绍岳麓书院的历史典故给游客了解。
下面是带来的长沙岳麓书院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长沙岳麓书院导游词篇一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古城长沙的岳麓书院参观游览。
岳麓书院坐落在风景胜地岳麓山清风峡口,在岳麓书院的前门上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是根据唐代大书法家欧阳洵的字镌刻而成的。
为什么说岳麓书院是"千年学府"呢?因为岳麓书院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1020xx年了,它历经千载,办学不已,所以有"千年学府"的美称。
岳麓书院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经世济民的人才,是湖湘学派、宋明理学的发源地。
它在历史上几度辉煌,受到皇室重视,成为中国古代一所颇有影响的高等教育机构,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及睢阳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从前门走进来,可以看到赫曦台,这是古时候酬神演戏的舞台。
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的时候,常常很早就爬起来跑到岳麓山顶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欢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后来张拭就在这里修了一个台,取名"赫曦台"。
大家来看一看这台中屏风上绘着的岳麓书院平面图。
岳麓书院占地25000多平方米,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排列着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在中轴线的西边建筑有供读书之用的教书斋和供休息赏玩的园林碑廊;在中轴线的东面建有供学子食宿的半学斋和奉祀古圣先贤的文庙祠堂。
我们现在来到了讲堂。
在公元976年书院初创之时即有"讲堂五间",是讲学的中心场所,后来因为朱熹写了"忠孝廉节"四个大字石刻,所以又称"忠孝廉节堂",大家看到的是清朝重修后遗留下来的建筑。
岳麓书院导游词讲解
![岳麓书院导游词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14d07d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a.png)
岳麓书院导游词讲解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岳麓书院。
你可别小瞧了这岳麓书院,它那可是相当有来头啊!就好像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在历史的长河中默默修炼,却有着惊天动地的本事。
一走进岳麓书院,你就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那古色古香的建筑,那充满韵味的庭院,哎呀,真的是太有感觉啦!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好像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看看那扇门,是不是特别有年代感?就像是从历史中走出来的一样。
还有那院子里的大树,说不定它都见证过多少名人雅士在这里谈经论道呢!你说它要是能说话,得给咱讲多少有趣的事儿啊!
再看看那些教室,想象一下当年的学子们在这里刻苦读书的样子。
他们是不是也会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是不是也会在课后一起嬉戏玩耍?说不定这里面还走出过未来的状元呢!
岳麓书院里还有很多碑刻和楹联,那可都是宝贝呀!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深的文化底蕴。
你得仔细去看,去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就像一杯好茶,得慢慢品才能尝出味道来。
在书院里漫步,你会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吵闹,只有那份宁静和悠远。
你可以在这里静下心来,好好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的魅力。
说真的,岳麓书院真的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
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象征。
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天空中闪闪发光。
朋友们,如果你们有机会来到这里,一定要好好地逛一逛,用心去感受它的魅力。
相信我,你一定会被它深深吸引,流连忘返的!这岳麓书院,真的值得你去好好探索一番啊!。
岳麓书院导游讲解词(完整资料).doc
![岳麓书院导游讲解词(完整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eddf4e9967ec102de3bd892a.png)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岳麓书院主体讲解词(一)石碑这边有一块简单介绍岳麓书院的石碑。
书院,是我国古代集教学、藏书与祭祀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地方教育组织。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近千所书院,最著名的莫过于古代四大书院。
它们分别是是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以及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
北宋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潭州(现在长沙)太守朱洞正式创立岳麓书院,距今已经有1037年的历史,所以书院素有“千年学府”的美称,前门悬挂的“千年学府”匾是1986年书院建院1010周年也是湖南大学定校名60周年时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赠送给我们的,是对我们书院千年办学的高度概括和赞誉。
“千年学府”四个字是集唐代湘籍书法家欧阳询的字。
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到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历经湖南师范学院、湖南工专,于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现在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的一个下属学院,从本科到博士每年都有招生,相续办学。
这也是岳麓书院与其他三个书院的不同之处,它是集旅游、研究、教学为一体的。
左侧石碑时岳麓书院在1988年被定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颁发的一块标志碑。
(二)赫曦台这面木质屏风上是岳麓书院的平面示意图,岳麓书院主体建筑面积有31000多平米,分为书院主体、附属文庙及新建的中国书院博物馆三大部份。
书院主体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建筑格局,体现了我国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而我们的讲解也将以中轴线为主。
前面我们已经提及,古代书院多有讲学、藏书和祭祀三大功能。
在岳麓书院里,讲堂讲学,御书楼藏书,而文庙就是起到祭祀作用的地方。
岳麓书院是四大书院之中唯一一个附建文庙的书院,而不像其他书院只是以单独一间房屋祭祀孔子。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2号建筑,赫曦台。
赫,是红色的意思,曦指朝阳,赫曦即红色的朝阳。
赫曦台名字的由来与书院历史上著名的学术峰会有关。
南宋干道三年即公元1167年,应岳麓书院主教张栻的邀请,朱熹从福建来岳麓书院讲学,开创了不同学派间学者相互辩论交流的会讲形式,史称朱张会讲。
长沙岳麓书院导游词样文3篇(可供参考)
![长沙岳麓书院导游词样文3篇(可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ce6c601e192e45361066f58d.png)
长沙岳麓书院导游词样文3篇岳麓书院导游词(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们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参加游览,我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大家这次游览的导游。
我将尽力使大家通过的讲解,对岳麓书院的历史、书院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提宝贵的意见。
(岳麓书院大门口)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的清风峡口,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主是岳麓书院的前门口了。
请大家往上面看,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为什么岳麓书院有“千年学府”之称呢?原来,岳麓书院从潭州(现在的长沙)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经来1027年的历史了,所以有千年学府之称。
上面大家所见到的这块匾是1986年岳麓书院举行1010周年庆典时,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赠送给岳麓书院的,这四个字是根据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字镌刻而成的。
经过一千多年历史的发展,沉积在岳麓书院各种建筑之上的浓厚的文化气息,使得今天的岳麓书院更加充满了文化的魅力,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学府浓厚的文化气息吧! (岳麓书院平面示意图前)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岳麓书院的平面图,大家可以发现岳麓书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体建筑有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这些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其中讲堂是位于中轴线的中心,也是整个书院的中心位置;在中轴线的两侧主要是斋舍和祭祀的专用实祠堂,这种布局体现我国儒家思想文化中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书院的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功能:讲学、藏书、祭祀,此外还有活动区和生活区,下面我们将按照书院的布局按顺序游览,我们讲解的重点放在赫曦台、讲堂及御书楼等处赫曦台上,“寿”、“佛”字前) 我们现在所站的这个地方便是赫曦台了。
“赫曦”的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
当年,朱熹应著名的理学大师张栻的邀请,千里迢迢的从福建省的崇安来到长沙岳麓书院讲学,在长沙停留了两个多月,清晨的时候,朱熹常常和张栻一起登上岳麓山顶看日出,每当见到旭日腾空,霞光万丈,山川市井,万物一切都沐浴在朝阳中的时候,便激动不已,拍手道:赫曦!赫曦!,于是便将他们观日出的这个地方定名为“赫曦”,后来,张栻便在此修筑发一个戏台,名为“赫曦台”以示纪念。
最新岳麓书院导游词(2篇)
![最新岳麓书院导游词(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7967a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5.png)
最新岳麓书院导游词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正门的门匾上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岳麓书院”,大门两旁悬挂有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进了大门后,里面的美丽风景美不胜收,十分夺目。
一进入院子右边耸立着一颗苍翠挺拔的百年大树,这颗树大约有____米高,枝繁叶茂,就像一把巨大的伞遮风挡雨,树下面有两根用水泥做的假树枝,用来支撑大树,假树干上面有很多枝叶缠绕着,还长满了绿色的青苔,简直可以以假乱真。
院子里的一棵棵桂花树开满了黄灿灿的桂花,院子里香气四溢,芬芳扑鼻,真令人心旷神怡啊!树上的小鸟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作文就像是在欢迎人们的到来。
在岳麓书院的历史馆里,讲述了从这里教出的许多著名学子:曾国藩、左宗棠、杨昌济、____等人,他们都曾经在这里学习和任教。
他们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了很大的努力。
因为这些被岳麓书院教出的著名学子,才使得岳麓书院变得远近闻名,人人皆知。
岳麓书院坐落在岳麓山山脚下,深秋来临,岳麓山上的枫叶变红了,薄薄的枫叶在太阳的映衬下显得越发红艳,轻风吹来,枫叶摇曳多姿,层林浸染。
这里既有四季常绿的乔木,也有漫山遍野的红枫,更有黄灿灿的桂花,五彩缤纷,如此美丽的秋景,真让人流连忘返!最新岳麓书院导游词(2)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欢迎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
我是今天的导游,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脚下,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书院,最初建于宋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唯一一所由古代名士岳飞发起兴办的书院,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明珠。
大家知道,岳麓书院以岳飞命名,可见岳飞对于这座书院的重视和影响。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将,他一生忠诚于国家,为国家的安宁和百姓的幸福不辞辛劳。
他在岳麓山下建立了这座书院,是为了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培养有志于国家和人民的人才。
岳麓书院解说词
![岳麓书院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48c4e67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0.png)
《岳麓书院解说词》小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到了一个特别厉害的地方,那就是岳麓书院!一走进岳麓书院的大门呀,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古老的知识城堡。
这里有好多好多的房子,还有大大的院子。
你们看,那一间间的屋子,以前都是先生们教书和学生们学习的地方。
想象一下,古代的小朋友们穿着长衫,坐在里面认真读书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趣?书院里有一棵很大很大的树,它在这里已经长了好多年啦。
夏天的时候,大家会在树下乘凉、聊天。
说不定古代的学生们也在这里休息过呢。
再看那边的池塘,里面的水清清的,还有小鱼在游来游去。
以前的学生们读书累了,就会来这里看看小鱼,放松放松心情。
还有那些刻在石头上的字,都是很有智慧的话语。
就像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一样,能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小朋友们,岳麓书院是不是很棒呀?《岳麓书院解说词》小朋友们,咱们现在就在岳麓书院啦!你们瞧,这高高的大门,是不是很气派?走进去,就像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这里的房子都很古老,墙壁上还有一些斑驳的痕迹,就像是在给我们讲过去的故事。
书院里有一个大大的讲堂,以前先生就在这里给学生们讲课。
学生们坐得整整齐齐,认真地听着。
还有一个小小的花园,里面种了各种各样的花。
春天的时候,花开得可漂亮啦,就像一幅美丽的画。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岳麓书院里出过很多很多有学问的人。
他们努力学习,长大后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
咱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好好学习,好不好?《岳麓书院解说词》小朋友们,欢迎来到岳麓书院!一进来,就能感觉到这里和我们平时的学校不太一样。
这里到处都充满了古老的气息。
看看这些房子,虽然有点旧,但是很有味道。
就好像它们都藏着好多好多的秘密。
书院里有一块很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字。
这些字可都是很宝贵的财富哟。
还有一个书房,里面摆满了书。
想象一下,古代的小朋友们在这里安静地看书,是多么认真呀。
小朋友们,岳麓书院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它见证了很多人追求知识的脚步。
我们也要在这里感受知识的力量,好不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千年學府岳麓书院参观。
(一)石碑这边有一塊簡單介绍岳麓书院的石碑。
書院,是我國古代集教學、藏書與祭祀三大功能于一體的地方教育組織。
在我國歷史上出現過近千所書院,最著名的莫過於古代四大書院。
它们分別是是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以及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
北宋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潭州(现在长沙)太守朱洞正式创立岳麓书院,距今已经有1037年的历史,所以书院素有“千年学府”的美称,前门懸掛的“千年学府”匾是1986年書院建院1010周年也是湖南大学定校名60周年时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赠送给我们的,是对我们书院千年办学的高度概括和讚譽。
“千年学府”四个字是集唐代湘籍书法家欧阳询的字。
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到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歷经湖南师范学院、湖南工专,于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现在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的一个下属学院,从本科到博士每年都有招生,相续办学。
这也是嶽麓书院与其他三个书院的不同之处,它是集旅游、研究、教学為一体的。
左侧石碑时岳麓书院在1988年被定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時颁发的一块标志碑。
(二)赫曦台这面木质屏风上是岳麓书院的平面示意图,岳麓书院主体建筑面积有31000多平米,分为书院主体、附属文庙及新建的中国书院博物馆三大部份。
书院主体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建筑格局,体现了我国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而我們的講解也將以中軸線為主。
前面我們已經提及,古代书院多有講學、藏書和祭祀三大功能。
在岳麓书院里,讲堂讲学,御书楼藏书,而文庙就是起到祭祀作用的地方。
岳麓书院是四大书院之中唯一一个附建文庙的书院,而不像其他书院只是以单独一间房屋祭祀孔子。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2号建筑,赫曦台。
赫,是红色的意思,曦指朝阳,赫曦即紅色的朝陽。
赫曦臺名字的由來与书院历史上著名的学术峰会有关。
南宋乾道三年即公元1167年,应嶽麓書院主教张栻的邀请,朱熹从福建来岳麓书院讲学,开创了不同学派间学者相互辩论交流的会讲形式,史稱朱张会讲。
据说当时张栻和朱熹每天早上登岳麓山看日出,每当日出东方,朝霞似锦的时候,朱熹便指着太阳说:“看赫曦,赫曦”,张栻便让人在山顶修建了一座赫曦台,后因年久而荒廢。
清乾隆五十五年,岳麓书院的山长罗典在书院前建了这座台,道光六年,山长欧阳厚均偶然在岳麓山发现了朱熹曾经题的“赫曦台”匾額,於是正式命名此台为赫曦台,以纪念朱熹、张栻两位先贤。
下面我们看一下墙上的两个字,关于这个寿字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们当时的山长罗典重赴鹿鸣宴的宴会上。
所谓的鹿鸣宴是指古代举人中举之后乡绅为他庆祝而举行的宴会,引文在会上唱《诗经小雅》“鹿鸣”而得名(悠悠鹿鸣食野之萍)。
重赴鹿鸣宴是指中举的举人在60年后如果还健在而且德行也很高便会被邀请参加当年中举举人的宴会。
当时的山长罗典,就是岳麓书院历史上仅有的两个重复鹿鸣宴的山长之一。
当时,正当文人雅士们喝的正酣的时候,门外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老道,说:“我也来凑凑热闹。
”结果受到了嘲讽,正当他转身要走的时候,一个文人清高地说:“这里是岳麓书院,哪里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听到这话,那老道反而不气了,他捋了捋胡须,操起墙边的一把扫把,蘸着地下的黄泥“刷刷”两笔就写成了这个寿字,之后便转身扬长而去再也不见了踪影。
当众人回过身来看着副字时觉得它苍劲有力,犹如龙蛇盘绕,非同凡响,当罗典派人在寻找道人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了,于是,这个字就传为了仙迹。
一方面因为遗憾,另一方面也因为中国传统所讲求得对称美,罗典后来就在寿字的对面写了这个福字。
寿字有两笔,比例剛勁,猶如龍蛇纏繞;而福字則是一筆寫成。
在南方话里“福”和“虎”同音,象征岳麓书院是一個卧虎藏龙之地。
台的顶端有许多小方格,方格内的桃型叫做团圆寿,所谓的团圆寿是指福寿无头无尾,绵延不绝。
四个角上是蝙蝠,取“遍地是福”的意思。
顶的中间是一个阴阳图,代表中国的太极阴阳文化。
下面,请您走下赫曦台。
我们看这个台子是个“凸”字形結構,这是典型的清代湖南地方戏台的建筑形式。
这个台子建在这里,也说明过去的书院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而且也有着丰富的课外文化活动。
木质屏风后有三首诗,分别是朱熹张栻的联句(其中颔联为张栻所写,首联、颈联、尾联均为朱熹所做。
赫曦台上八卦太极图外的诗即为本詩)、王守仁的登赫曦台(王阳明曾于被贬途中经过岳麓书院,任教一个月)、毛泽东重游长沙的和诗。
赫曦台上面的这一副对联: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
上联安、利、勉出自《中庸》: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安、利、勉是三种不同的学习态度,有的人安然自得想去学习,有的人为了利益去学,有的人勉强自己去学,但是不论你处于什么样的目的,只要領悟了道,那就是殊途同歸的。
下联天、地、人出自《周易》(《易傳·繫辭下》):《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
就是说六十四卦其實就包含了天、地、人三者的道理,而通曉了天地人,也就通曉了天地萬物的道理,就可以稱為有才之人。
(三)大门现在我们看到就是岳麓书院的大门,它是古将军门式结构???,目前保存的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现在我們看到的大门是清朝同治七年,即公元1868年重建的。
原岳麓书院的牌坊是在现江边的桃子湖路,牌楼口处。
过去的书院是从那里开始,包括整个湖大和岳麓山在内。
我们先看门上的这块匾额。
它是宋真宗赵恒所赠。
宋真宗就是那个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人,他听说岳麓书院办学很不错,又聽闻山长周式(周式,岳麓书院有史可查的第一位山长,形成岳麓书院历史上的第一次办学高峰)德行高尚,於是特别召见周式,拜为国子监主簿,请他留在汴京(今开封)讲学做官。
但周式心系岳麓,仍请归院,於是宋真宗亲赐“岳麓书院” 御匾悬挂于大门正上方,并赐经书等物,岳麓书院从此名闻天下,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
大门两旁悬挂有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副对联相信大家應該是耳熟能詳了,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雖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道出了岳麓书院英材辈出的历史事实。
这是嘉庆年间山长袁名曜题写对联,袁名曜说出惟楚有才嘱诸生应对,贡生张中阶随口答出于斯为盛,与之联为流水对,随后作为我们大门的门联挂在这里。
(亦有说袁明曜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做上联,无人能对,遂拆开。
讲堂内有冯友兰先生所对“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沅生芷草澧育兰花”)这个“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挂在这里一点也不夸张。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千年庭院》中就说过,一千多年来,岳麓书院的教师中集中了大量海内最高水平的教育家,其中包括可称世界一流的文化哲学大师朱熹、张栻、王阳明,而它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末清初三大家之一的王夫之、理财大师陶澍、启蒙思想家魏源、清代“中兴三将”胡林翼、左宗棠、曾国藩、第一任驻外大使郭嵩焘(维新运动领袖唐才常、沈荩)以及教育家杨昌济等等。
我们再来看一下门口的这两块南宋时期的汉白玉抱鼓石,亦称门当。
这是清道光年间,书院学生、两江总督陶澍在惩办贪官曹百万时抄其家产翻出的随后转赠给岳麓书院。
抱鼓石正面是“三狮戏球”图,寓意吉祥如意,同时三狮代表天地人三才,下面是“梅兰竹菊”图,是古代文人钟爱的四种植物,背面上面是“锦鸡芙蓉”图,寓意锦上添花,下面“鹭鸶清莲”图,寓意一路清廉。
大门两旁的一副长联: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上联说治理国家不分古今,培育人才是最急迫的任务,在这一点上不能忽视时代潮流和我们千年学府的讲学传统;下联说学习有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懂得变通,知道举一反三才是真正的人才,试想一下朱熹和张栻的治学精神,毛泽东和蔡和森的風采神韻,这都是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这幅对联是80年代重修书院的时候,当时湖南师大教授马积高教授所撰,曾晓浒所书。
(四)二门继续往里走我们看到的就是书院的二门,二门在抗日战争时被毁,后在北大的日本留学生吾妻重二提供的照片的帮助下得到重建。
二门上挂着“名山坛席”匾额,名山泛指三山五岳,在这里指的则是衡山。
又因为南岳衡山七十二峰,有“回雁为首,岳麓为尾”的说法,嶽麓山是其第七十二峰,所以這裡的名山其實就是指嶽麓山。
坛席则是一种古代讲学方式,老师在讲坛上坐着讲课,学生们则席地而坐聽講。
上联出自《尚书》: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下联出自《史记》: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後世圣人君子。
这副对联是藏尾联,麓山,是对我们岳麓书院地理位置的概括,就是说我们书院座落在岳麓山脚下。
撰联人为清末湖南高等学堂监督程颂万。
二門两边还有一副对联为院长罗典所撰写。
上联为: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衡”是衡山,“湘”是湘江,就是说我们岳麓书院南接衡岳,东临湘江,“大泽深山”出自《左传》:深山大泽,实生龙蛇,还是说我们岳麓书院具有藏龙卧虎的气象。
下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邹、鲁”是孟子和孔子的故乡,代之我们书院学习的是孔孟儒学,“礼门义路”出自《孟子》: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下联就是说我们通过对孔孟儒学学习来达到契合圣贤之心的目的。
二门的背面有一匾:“潇湘槐市”,“潇湘”泛指湖南,“槐市”西汉时期,太学附近有片种满槐树的園子,汉代读书人多在槐園中聚集並且交換物品,“潇湘槐市”是说岳麓书院是湖南知識份子聚集的场所,這裡用來說明岳麓书院人才之盛,就有如汉代槐市(《三輔黃圖》)。
另说读书人为什么喜欢在槐树林中学习呢?这里有一个说法,古代士人学子赶考是在三月,此时恰是槐花开的时候,而考完返乡则是在八月,此时恰是槐花落的时候,槐花的一开一落之间就决定了一个读书人一生的命运,所以,读书人喜欢在槐树林中学习。
这块匾原匾是我们湖南高等学堂学监程颂万撰写的,但是因为在抗日战争中被炸毁,现匾是中国原民盟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楚图南先生补书。
(五)讲堂讲堂外悬有“实事求是”匾,“实事求是”最早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汉书》说到献王治学时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评语。
此匾为民国初期湖南工专1917年迁入岳麓书院办学时,由校长宾步程所撰。
校长将其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而在1917—1918年期间毛主席因为杨昌济先生的关系两次寓居岳麓书院求学,“实事求是”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影响。
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课后,曾仿岳麓书院,书“实事求是”作为校训。
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他丰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指從實際對象出發,通過對對象本身客觀規律的把握,來認識事物的本質),使“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