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读书: 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0卷) 1917-1927 上海 良友图书公司1935-1936年 上海文艺出版社 影印
2、最好的时光:天时、地利、人和
(1)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1917年,胡适回国,以博士的头衔执教 于北京大学。登高一呼,应者云集。 “革命党”陈独秀的支持和鼓吹,《文 学革命论》;钱玄同等人的响应。 全国文化的中心——北京大学 杂志与大学在现代文学中的作用。 《新青年》、《晨报》副刊等。 北京大学、东南大学。
埃兹拉· 庞德 Ezra Pound 在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崔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杜威的影响: 一切理论都是假设,都需要 实地证实。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从方法论上给胡适以支撑,给予胡适实践白话诗 写作的勇气。“拿来主义”,取我所需,不重 原貌,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对外来文化的开放心 态和强大气魄。 与朋友的争论成为直接推动力。年轻气盛, 《逼上梁山》。 梅光迪及《学衡》,“学衡派”。
远的——欧洲各国文学革命,文艺复兴时期欧洲 各国文学的独立,如意大利、英国、法国;从 拉丁文学到各民族语言文学。 近的——法国象征派到美国的意象派诗歌、自 由诗。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八事,与意象 派诗歌的六大原则的相似。相异:立白话文学 为中国文学的正宗。革命性。
《意象主义诗人》(1915)序
(二)不摹仿古人
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时 代之文学;周秦有周秦之文学,汉魏有汉魏 之文学,唐宋元明有唐宋元明之文学。此非 吾一人之私言,乃文明进化之公理也。…… 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 (举今日“第一流诗人”陈伯严的诗为例说明 诗人的奴性)
涛园钞杜句,半岁秃千毫。 所得都成泪,相过问奏刀。 万灵噤不下,此老仰弥高。 胸腹回滋味,徐看薄命骚。
第二、胡适的留美体验 1910年-1917年留学美国,先学农业,后转 追随实用主义(实验主义)哲学大师杜威 学哲学。 选择专业:“千万不要以社会时尚或社会国 家之需要为标准”,“应以自己的兴趣和 秉赋,作为选科的标准才是正确的。”
同时,始终保持着对政治、哲学与文学 的兴趣。与朋友讨论文学改革的问题。 更进一步接受西方文学,从西方文学中 得到启发。 1916年,酝酿写就《文学改良刍议》, 开始 尝试写白话诗。
1917年,《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1918年,《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 ……
(2)文学革命的外在历史条件 ①文学传播方式的改变 19世纪末以来,报刊在中国兴起。文学逐步 从殿堂走向民间。受众扩大,城市的市民阶 层是报刊的主要阅读者。农业社会向工业社 会转型。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
出版,传媒与文学的关系。
④外国文学作品大量涌入,为中国文学改 革提供了范例和榜样。 现代作家多有留学背景,同时几乎都是 翻译家。 文化的变革和突破性发展,多半是因为有 外来文化的影响。
(3)胡适个人的才华与努力 思想与文学有其时代性,但更本质的在于 人的个性与原创性。 历史行进过程充满各种偶然性,但呈现为 文本的历史则强调规律性、秩序性。 历史与历史文本之间的区别。
白话文学的范围: 包括旧文学中那些明白清楚近于说话的作 品。 白话文学就是中国文学史的中心部分。
“白话”有三个意思: 一是戏台上说白的“白”,就是说得出, 听得懂的话; 二是清白的“白”,就是不加粉饰的话; 三是明白的“白”,就是明白晓畅的话。
二、历史的机遇与个人的努力
胡适:白话文学是历史进化的趋势。 历史进化有两种: 一种是完全自然的演化;一种是顺着自然 的趋势,加上人力的督促。前者可叫做 演进,后者可叫做革命。演进是无意识 的,很迟缓的。很不经济的,难保不退 化的。……
2、文学革命的开始
《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八事: (一)须言之有物 (二)不摹仿古人 (三)须讲求文法 (四)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务去烂调套语 (六)不用典 (七)不讲对仗 (八)不避俗字俗语
(一)须言之有物 吾国近世文学之大病,在于言之无物。 物: (1)、情感 情感者,文学之灵魂。 (2)、思想 见地,识力,理想。
(三)须讲求文法 不讲文法,是谓“不通”。 参见胡适:《国语文法概论》
(四)不作无病之呻吟 今之少年往往作悲观,……国之多患, 吾岂不知之?然病国危时,岂痛哭流涕 所能收效乎?
(五)务去烂调套语 今之学者,胸中记得几个文学的套语, 便称诗人。 陈言滥调:蹉跎、身世、寥落、飘零、 寒窗、斜阳、孤影、残更…… 最可憎厌。其流弊所至,遂令国中生出 许多似是而非,貌似而实非之诗文。
有时候,自然的演进到了一个时期,有 少数人出来,认清了这个自然的趋势, 再加上一种有意的鼓吹,加上人工的促 进,使这个自然进化的趋势赶快实现; ……其实革命不过是人力在那自然演进 的缓步徐行的历程上,有意的加上了一 鞭。
1、胡适白话文学观的形成
①青年胡适的求学经历:
第一、去国前的白话文学经验——上海时 期 自1904年至1910年赴美留学之前,在上海 读书。就读中国公学时参与白话报《竞 业旬报》,开始用白话写小说、文章。
中国现代文学
周佩瑤
kashandelas@163.com
L1、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一、胡适与《新青年》
1、胡适其人(1891-1962)
生于安徽绩溪,1910年通过庚款留美考试, 8月赴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农科。 1915年9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实验 主义哲学大师杜威,攻读哲学博士学位。
1917年1月,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 杂志第2卷第5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同年6月,胡适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 文科教授,与陈独秀等人一起发动文学 革命。
(六)不用典 分广义之典与狭义之典,反对乱用典,尤 其反对用僻典。 (夫文学所以达意抒情也,若必求人人能 读五车之书,然后能通其文,则此种文 可不作矣。)
(七)不讲对仗 骈律乃文学之末技,骈文律诗乃真小道耳。 白话小说如施耐庵曹雪芹等的作品乃文学正 宗。
(八)不避俗字俗语 盖吾国言文之背驰久矣。…… 然以今世历时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 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必用 之利器,可断言也。以此之故,吾主张 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 参见胡适:《白话文学史》
对于所有伟大的作品来说,这些原则都是至关重要的。 它们就是: 1.运用日常会话的语言,但要使用精确的词,…… 2.创造新的节奏——作为新的情绪的表达——不要去模 仿老的节奏,老的节奏只是老的情绪的回响。……在诗 歌中,一个新的节奏意味着一个新的思想。 3.在题材选择上允许绝对的自由。 4.呈现一个意象。 5.写出硬朗、清晰的诗,绝不要模糊的或无边无际的诗。 6.最后,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凝练是诗歌的灵魂
②文人(知识人)生存方式的改变。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由士入仕的道路 中断,读书人不得不另谋出路,近代以 来报刊的兴起,稿费制度的形成,使得 卖文为生成为可能。诗文不再是求仕的 途径与风雅的象征,而与饭碗相关。
③制度与文学的关系 • 1920年,教育部颁令规定全国国民学校 低年级国文教材改用语体文(白话文) ,标志着白话文在教育中的合法地位已 确立。
近代以来文学变革的风气(文学自身的因素)
黄遵宪提倡“诗界革命”,以新材料入旧形式, “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梁启超所倡导的“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 ,把小说作为推动社会、政治改良的宣传工具。虽 然小说并未获得其真正独立的地位,但文学改革毕 竟已成风气。为文学观念的改变打开了缺口。
林纾翻译西洋小说,虽然用文言译,但 为中国文学引进了西方文学,有利于打 破中国文学的封闭状态。 新文学的倡导者如胡适、鲁迅、周作 人等都是从林译小说开始接触外国文学 的。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普遍都受林纾 翻译小说的影响。
今试举吾友胡先骕(后来的反对派“学衡派” 主将之一,批《尝试集》最狠。)先生一词 以证之: 荧荧夜灯如豆,映幢幢孤影,凌乱无据。 翡翠衾寒,鸳鸯瓦冷,禁得秋宵几度? 么弦漫语,早丁字帘前,繁霜飞舞。袅袅 余音,片时犹绕柱。
此词骤观之,觉字字句句皆词也,其实仅 一大堆陈套语耳,“翡翠衾”,“鸳鸯 瓦”,用之白香山《长恨歌》则可以, 以其所言乃帝王之衾之瓦也。“丁字帘 ”,“么弦”,皆套语也。此词在美国 所作,其夜灯决不“荧荧如豆”其居室 犹无“柱”可绕也。至于“繁霜飞舞” ,则更不成话矣。谁曾见繁霜之“飞舞 ”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