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苏轼 吃的趣事
苏轼被黄州时的美食诗词
![苏轼被黄州时的美食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7e04901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0.png)
苏轼被黄州时的美食诗词
苏轼在黄州时写的美食诗词主要集中在他的《赤壁赋》中。
《赤壁赋》是苏轼在黄州任职期间写的一篇描写赤壁之战的叙事诗,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美食的描写。
以下是一些与美食相关的诗句:
1. "烟波江上使人愁,断肠春色怕东流。
采菱采菱后、莫遣及兵车。
木叶枯干竹烟黄,处处行船采白苹。
安得佳人归来住,使我心事付谢公。
"
2. "烟雨之江南,吴国风韵间。
卧闲云里舒,忍可吴宫馔?引觞入虚室,映苏转苍苹。
"
3.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云树交加涧户栖,瓜州北固见西城。
野田无人占鳌坡,空有胡烟锁画楼。
"
这些诗句描绘了苏轼在黄州时的风景和心境,其中不乏与美食相关的描写,如采菱、吴宫馔等。
这些诗句展现了苏轼对美食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
苏轼关于美食的诗(绝句)
![苏轼关于美食的诗(绝句)](https://img.taocdn.com/s3/m/683fc24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f.png)
苏轼关于美食的诗(绝句)
苏轼关于美食,可谓情调真情酸。
他在诗中表达着饕餮大餐绝妙美味,用双手勾勒出丰富多彩的滋味,令人迷得神往。
“无论你来去,烩时蔬先重着。
一R汤定是名,三汤得无比彰。
”苏轼以及其后世著名诗中,不断调和出各种不同滋味和口感,他用句子构建出完美的古典诗结构,充博的对餐食的描绘也令人大饱意。
苏轼的美食诗中有更多关于珍馐大餐的表达,比如:“妖汤杂宝粟,据缸凝碧油。
翻烟蒙薤醹,垂药炖白柳。
”从字面来理解,大餐的菜品堪称“宝物”,苏轼透
过餐桌,让碧汤与碧油相映成趣,一道道上香四溢的伊苗宴,”碧油蘸,遗下芳韵”,散发出浓郁的美食风采,“秦塘赋新诗,犹是令人醉”。
苏轼用词辞轻轻勾勒,给了我们对美食的远大憧憬,他剔除杂蹊,捕捉最美最真的精神质地,那份朴实而深邃的意境,让整个丰盛盛宴更具延伸,至今令人回味无穷!。
苏东坡 关于吃诗句
![苏东坡 关于吃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339d542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1.png)
苏东坡关于吃诗句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和美食家,他对吃饭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于美食也有独特的见解。
以下是苏东坡关于吃的诗句:
1.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炉儿满四平。
" 这是苏东坡在《赠汪伦》中的诗句,形容了吃火锅的场景。
2. "蜂腰蜜腹洞冰心,乍开花骨皮香浓。
" 这是苏东坡在《赠食宬亭君》中的诗句,形容了吃糕点的美味。
3. "山鸡八两贵,河鳖一段香。
" 这是苏东坡在《石淙谢季猷遗鲍秉济》中的诗句,形容了山鸡和河鳖的美味。
4. "瓠味蒸鸭肠,豆蓉酿鸡子。
" 这是苏东坡在《任堂高轩》中的诗句,形容了吃的时候的美味。
5. "海鸥遶晚霞,舞腾翠眼歇。
春蚕吐黄烟,斜阳暖香殿。
" 这是苏东坡在《卜算子·咏橘》中的诗句,描述了吃橘子时的美妙感觉。
这些诗句展示了苏东坡对于吃的热爱和对美食的独到见解,他善于用诗句表达食品的鲜美和滋味,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味觉享受。
苏东坡吃的诗词
![苏东坡吃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72d901b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2.png)
关于苏东坡吃的诗词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苏东坡关于吃的诗词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苏东坡关于吃的诗词苏轼一生坎坷,可他贬到哪,吃到哪,让世人忽视了他的苦难,而爱上了他的达观。
苏轼12首美食诗词,原来大诗人也这么好吃、善吃!一.《惠崇春江晚景》宋朝·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二.《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宋朝·苏轼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三.《猪肉颂》宋代·苏轼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愿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四.《寒具诗》宋朝·苏轼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五.《於潜僧绿筠轩》宋朝·苏轼宁可食无肉,不行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行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六.《惠州一绝》宋朝·苏轼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不辞一作:不妨)七.《豆粥》宋朝·苏轼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
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
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
二.苏轼写的关于食物的诗有哪些东坡吃野鸡写《野雉》诗,吃鳊鱼写《鳊鱼》诗,吃鲍鱼写《鳆鱼行》,吃竹笋写《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2113》,吃蟹写《丁公默送蝤蛑》,哪怕一碗粥也要入诗《豆粥》,小小一碟时蔬也成全了一首《春菜》诗。
而且东坡菜系列5261都说得上名至实归。
东坡豆腐是有案可查的宋代菜,东坡鱼更有东坡自4102己的话作证,《东坡志林》记载:“予在东坡,尝亲执枪匕煮鱼羹以设客,客未尝不称善。
苏东坡关于美食的诗词
![苏东坡关于美食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b5aa393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a.png)
苏东坡关于美食的诗词
苏东坡,名字响彻千古,他是一个文学巨匠,不仅写诗,还贪嘴,他专门写了很多关于美食的诗词,让人们读起来垂涎三尺。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苏东坡关于美食的诗词:
1. 醉圣亭记
苏东坡在《醉圣亭记》中写到:“秋风起,萧瑟天,万叶千声皆离怨。
所余景物,莫不愁怨。
”但是他对于美食的描述却让人食欲大开,“笔砚管泉何足数,鸭头葱滑鱼肥壮。
"
2. 洛阳女儿行
在《洛阳女儿行》中,苏东坡这样写道:“汉宫宴,楚弦哀,人生何处不相逢?”他在这里描绘了一个宴会的场景,“美酒罗帏尽日斟,对花行醉辞别频。
”
3. 咏鹅
苏东坡还曾写过《咏鹅》,其中有一句:“白肚皮两个赞,黄鸭颈一条好。
”他的描写不仅生动形象,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4. 赤壁赋
苏东坡的《赤壁赋》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中有一段关于食物的描写:“水陆草木之芳,满目皆是,而况修竹茂兰,烂柯朽条,百舌鸣翠,千啭金声,尘缘常在,飞絮常伴。
”可以看到,苏东坡对于食物的描写如此生动,让人们不由得想要品尝一番。
5. 摸鱼儿·绿肥红瘦
苏东坡的《摸鱼儿·绿肥红瘦》表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变化,也描写了丰厚的美食:“绿肥红瘦,霜华浓淀,菊发秋光腾。
挹取此水,万壑向宁,五湖归休烟月中。
”
总结:
苏东坡是一个热爱美食的人,他用自己的文字,将美食描绘得生动有趣,超出了一般作家的水平,而这些诗词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人们的食物文化,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人之脾胃,也增加了自己的饮食知识。
吃货搞笑古诗
![吃货搞笑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f6a2429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d.png)
吃货搞笑古诗1、东坡肉:苏轼贬官黄州时,写下《猪肉诗》一首: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2、羊肉泡馍:苏轼写诗:“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
”古代称羊肉泡馍为羊羹。
3、腌笃鲜:金农有诗:“夜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
”腌笃鲜是江浙一带著名的本帮菜.4、种菜烹调:宋人有词:“自种畦中白菜,腌成瓮里黄齑(读jī音,指酸菜)。
肥葱细点,香油慢煼(同炒),汤饼如丝。
早晚一杯无害,神仙九转休痴。
”这是描写在自家菜园自得其乐的画面,其乐融融,令人向往。
5、撒子:陆游在《剑南诗稿》中曰:“陌上秋千喧笑语,担头粔籹簇青红。
”粔籹读jùn ǚ音,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撒子,由中原传到东莞后,为莞人喜爱并成为东莞传统贺年食品之一。
其中陆游所说“簇青红”,说明人们还把部分糖环还加上花米红染成好看的红色以示喜庆。
6、刀削面:民间有顺口溜形容“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7、酸梅汤:清代的郝懿行写得《都门竹枝词》写到“底须曲水引流觞,暑到燕山自然凉;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老北京们在儿时常听到手敲冰盏的清脆声音,“泠泠有声,清远而浏亮”,那是卖冰梅汤的在走街串巷。
在炎热的夏季喝上一碗,“透心沁齿,如甘露洒心一般”。
8、驴打滚:北京传统小吃,用豆面、糯米粉、和红糖豆沙馅制成,《燕都小食品杂咏》:“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
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
”9、煮干丝和水晶肴肉:说起扬州,除了传说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的风光,还有扬州大厨们引以为傲的大秀刀功的煮干丝,将豆干劈成片再切成丝的过程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
俗语说扬州人早晨皮包水,就是指扬州人早晨去茶楼喝茶再吃上一碗煮干丝。
《望江南》词中写道:“扬州好,茶社客堪邀。
加料千毕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
苏轼吃的趣事
![苏轼吃的趣事](https://img.taocdn.com/s3/m/3e78800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63.png)
苏轼吃的趣事苏轼吃的趣事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吃的趣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轼吃的趣事1. 东坡肉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
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
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2. 吟诗赴宴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
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
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
其余五人轰声叫好。
“我先来。
”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
“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
“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
“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
六举人呆若木鸡。
3. 东坡鱼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
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
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
苏轼关于吃的诗词
![苏轼关于吃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aabe891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d.png)
苏轼关于吃的诗词东坡好吃、善吃、精于吃,自然也擅辨食材、精通厨艺!这个大吃货,不仅首创了很多新菜,也写下了许多关于吃的诗词,下面为大家分享关于吃的诗词,欢迎欣赏!猪肉颂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柴头灶烟焰不起。
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首咏猪肉诗,大家想必耳熟能详!而说到这首诗背后的那道菜,更是“垂涎三尺”了!这道菜就是大江南北人人喜爱的东坡肉!苏东坡性喜吃猪肉,在贬谪黄州期间,他创造了东坡肉的制作方法并写下这首《猪肉颂》教百姓以此法制作。
东坡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百姓纷纷赞不绝口,戏称此为“东坡肉”!惠州一绝 / 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想当年,杨贵妃最爱的荔枝,苏东坡不仅能吃到最新鲜的`,而且还要“日啖三百颗”!惠州,也就是现在的广东,气候温暖,四季如春,山珍水果自然丰富。
且看诗中"卢橘"、"杨梅"、"荔枝"样样皆鲜,羡煞旁人。
虽是被贬,但苏东坡性情豁达乐观,以吃为乐,为了这荔枝,都“不辞长作岭南人”。
果然是吃货!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一句“自笑平生为口忙”,便说尽了吃货本性!长江肥鱼、山中竹笋,山珍海味尽可满足苏东坡的口腹之欲。
这首诗同样是贬谪黄州所作,其中多有自嘲之意、失落之情。
但乐观的性格、吃货的本份,让苏东坡自得其乐,率然随缘。
其胸襟之豁达远超常人!浣溪沙·咏橘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
吴姬三日手犹香。
苏东坡这首《浣溪沙》单独咏橘,且将橘子的形态及吃橘子的过程写的详细传神!"菊暗荷枯一夜霜"写出橘子成熟的季节在深秋百花百草枯萎之际;“新苞绿叶照林光”及后句描绘出橘子的青黄之色,色泽鲜艳、光彩照人!下阕则着重说剥橘、吃橘。
苏东坡趣事20则
![苏东坡趣事20则](https://img.taocdn.com/s3/m/2aaeda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a.png)
苏东坡趣事北宋大诗人苏轼(号东坡)的一家人都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与其父苏询(号老泉),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也是诗文高手。
下面讲讲他们的两则小故事。
1.东坡肉苏轼喜欢竹子,他的居室四周都种上各种竹子,平时有空儿就漫步竹林观赏竹子。
他也喜欢吃肉,曾写诗一首:“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东坡曾经做过杭州的通判,治理了西湖,使之水路畅通,农田受益,连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农民都说苏东坡是好官,到了过年时家家杀猪宰鸡,送给苏东坡。
他收到后,记下人名。
然后把猪肉切成大方块,下好作料放在大锅里煮。
苏东坡亲自看火候,直到汤汁快完的时候,才命人停火。
这时的肉,香喷喷,红酥酥,格外诱人。
到了中午时分,他又命人按名单给大家送去,让他们过年,苏东坡也约请一些官员和老人一块饮酒、吃肉。
大家都觉得这肉味道特别鲜美,酥软适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众人给这肉起了一个名,叫“东坡肉”。
苏东坡这么做,受到当地人们的称赞,留下了美名。
大家给他的诗续了两句:“若要不瘦又不俗,除非天天笋炒肉。
”2.与小妹谈诗苏东坡与妹妹经常以谈诗的形式开玩笑,说来有趣,挺逗的。
苏小妹的额头较高,苏东坡下巴较长。
有一天,苏东坡口占两句,拿妹妹开逗:“未出厅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小妹毫不示弱,张口就说了两句:“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方流到腮边。
”兄妹俩都用夸张的手法讽刺了对方生理上的特点,饶有情趣。
一天,苏东坡的朋友黄庭坚来访,刚落座,小妹就说:“您来的正好,我有两句没写完的诗,您帮我修改修改。
”黄庭坚忙说:“不敢,不敢。
在苏东坡面前哪敢说修改你的诗!”苏东坡谦虚地说:“老弟不必客气了,我妹妹这么信任你,当然向你请教了。
”黄庭坚也不是一般人,他是江西派的开山始祖,诗文都有很大的名气,但他还是虚怀若谷:“那我试试。
”小妹说:“我有两句诗,要添两个字,可一时又不知添哪个字合适。
你们帮我推敲推敲。
”“你说说!”俩人同时催问。
关于苏东坡写吃的诗
![关于苏东坡写吃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704bf1b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f.png)
关于苏东坡写吃的诗一、苏轼简介苏轼啊,那可是个超厉害的大文豪呢。
他生活在宋朝,一生经历了好多起起落落。
这家伙为人很豁达,就算被贬到偏远的地方,也能活得很自在。
他不仅文章写得好,诗更是一绝,而且他还特别爱吃,也爱写吃的。
二、写吃的诗有哪些1. 猪肉颂原文:“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赏析:你看,这诗把煮猪肉的过程写得明明白白的。
先把锅洗干净,少放点水,小火慢慢煮。
那时候黄州的猪肉便宜得很,有钱人嫌弃,穷人又不太会煮。
苏轼可不管这些,他早上起来能吃两碗呢,那种满足感就出来了。
这诗写得很朴实,就像他在跟你聊天,说自己怎么煮肉、怎么吃肉的。
2. 初到黄州原文:“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赏析:他说自己一生都为了吃在忙,老了事业也没个正形。
到了黄州,看到长江就知道鱼肯定很美味,看到满山的竹子就觉得笋肯定很香。
这几句诗把他对美食的期待写得特别生动。
从诗里能感觉到他是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不管处境如何,先把吃的琢磨透了。
3. 惠州一绝原文:“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赏析:在惠州的时候,那里的罗浮山四季如春,水果不断。
尤其是荔枝,他说每天能吃三百颗荔枝,就算一辈子待在岭南也愿意。
这诗把荔枝的吸引力写得超大,也表现出他对当地美食的喜爱。
虽然被贬到岭南这个在当时相对偏远的地方,但是因为有好吃的荔枝,他也能过得很开心。
三、这些诗反映出的苏轼的性格苏轼写吃的诗,能看出他很乐观。
不管到哪里,都能找到当地美食的乐趣。
他也很接地气,写的诗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让人看不懂的。
就像他在跟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说今天吃了啥,啥东西好吃。
他这种性格也让他的诗流传很广,大家都喜欢他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
苏东坡关于美食的诗词
![苏东坡关于美食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bd80e2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0.png)
苏东坡关于美食的诗词苏东坡(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也是中国古代文人中的杰出美食家之一。
他在他的诗词中多次写到美食,下面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1. 《赤壁联句》中,苏东坡写到了赤壁之战后的美食盛宴,诗中描绘了丰盛的食物和欢乐的氛围:“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里的“酒家”指的是当地的美食店,而“后庭花”则象征着美食。
2. 《题西林壁》中,苏东坡描绘了西林美食的丰盛:“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人生两岸波浪阔,不信长江有条龙。
”这里的“九月初三夜”指的是中秋节,而苏东坡以“露似真珠月似弓”将月亮与美食相联系,表达了他对美食的喜爱。
3. 《祭鱼寄卢秀才》中,苏东坡写到了捕鱼和品尝美食的情景:“休言君子不食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渐,千载终须一遇宜。
”这里的“休言君子不食鱼”意味着即使是高尚的人也会欣赏美食。
苏东坡通过表扬美食,寄托了对友人卢秀才的美好祝愿。
4. 《即席应答李侍御》中,苏东坡写到了烹饪技艺和美味佳肴:“绮筵尝新熟,鹏席盛珍羞。
五味谐其中,神仙忍共求。
”这里的“绮筵”和“鹏席”分别指的是美食盛宴和盛放美食的菜肴。
苏东坡赞美烹饪师傅的技艺,将美味佳肴比作神仙的食物,表达了他对美食的喜爱之情。
5. 《唐州九日骆驼店饯别园寄钱舍人歌》中,苏东坡写到了与友人分别前往陕西品尝当地美食的情景:“醉翁何。
不度秦关白发来,连云跨马寄消息。
夜泛苍梧归梦里,九日鸣镐出乡井。
应把杯觞与名士,共论此事从来稀。
”这里的“苍梧”是指陕西地区,苏东坡表示愿与友人一起共享美食,一起交流品尝美味。
总结起来,苏东坡在他的诗词中通过描绘美食的盛宴、赞美烹饪技艺以及将美食与友情、祝愿联系在一起等方式,表达出对美食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这些描写充满了美味佳肴的诗意,展现了苏东坡作为一位文学家和美食家的多重身份。
历史名人苏轼轶闻趣事的故事
![历史名人苏轼轶闻趣事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37e3d89f524ccbff1218490.png)
三一文库()〔历史名人苏轼轶闻趣事的故事〕导语:苏轼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还是北宋时的著名散文家,都名列“唐宋八大家”。
后人把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相关名人故事,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
历史名人苏轼轶闻趣事的故事1. 东坡肉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
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
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2. 苏轼退房苏轼晚年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
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肖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
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
于是苏轼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
”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
这年七月,他客死于租住的房子之内。
(见宋费衮《梁溪漫志》3. 吟诗赴宴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
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
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
其余五人轰声叫好。
“我先来。
”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
“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
“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
“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
苏轼的趣事
![苏轼的趣事](https://img.taocdn.com/s3/m/20c6e5e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1.png)
提起苏轼,想必我们都十分熟悉了,上学期间我们也多次学习他的诗词,从而对他那豪放洒脱的性格大加赞赏。
可你是否知道,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趣事呢!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
好交友,爱美食,有朋友的相处颇多乐趣。
1.东坡肉苏轼被贬黄州时,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就是东坡肉的烹调方法。
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
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燥杭州,成为当地的一道名菜。
2.苏轼与佛印一天,苏东坡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问佛印:“你看到了什么?”佛印回答说看到了佛。
接着问苏东坡看到了什么,苏东坡说看到了牛粪。
当苏他得意洋洋的回到中家,并把这件事告诉苏小妹,满心以为这是他与佛印和尚暗中较量的一次大获全胜,没想到苏小妹听完后却摇头叹息到:你输得好惨。
苏东坡不解,苏小妹解释道:你心中有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
佛印心中是佛,看到的自然是佛,而你心中……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
一天,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狗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提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一日,苏东坡去拜访佛印。
佛印正忙着做菜,刚把做好的鱼端上桌,忽听到小和尚禀报:东坡居士来访。
佛印害怕吃鱼的秘密被苏轼发现,忙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出门迎接苏轼。
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桌上反扣着磬,心中有数了。
因为磬是和尚做佛时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里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佛印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着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苏轼有关吃的诗词
![苏轼有关吃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972a912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60.png)
苏轼吃的诗词
苏轼有关吃的诗词
苏轼他的诗词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篇章最多,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苏轼有关吃的诗词,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似非吃烟火食人语——宋·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似非吃烟火食人语。
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
约吴远游与姜君弼吃蕈馒头
天下风流笋饼餤,人间济楚蕈馒头。
事须莫与谬汉吃,送与麻田吴远游。
数日前,梦人示余一卷文字,大略若谕马者,
天骥虽老,举鞭脱逸。
交驰蚁封,步中衡石。
旁睨驽骀,丰肉灭节。
徐行方轨,动辄吃蹶。
天资相绝,未易致诘。
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
松风溜溜作春寒,伴我饥肠响夜阑。
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
大雨联句
庭松偃盖如醉,夏雨新凉似秋。
有客高吟拥鼻,无人共吃馒头。
苏轼写关于美食的诗
![苏轼写关于美食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6b0f1e9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9.png)
苏轼写关于美食的诗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大诗人苏轼写的那些关于美食的诗,可有意思啦!苏轼这位大吃货,走到哪儿吃到哪儿,还把美食都写进了诗里。
就说那道“东坡肉”吧,他专门写了诗来夸赞。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瞧瞧,这把做肉的步骤和心得都说得明明白白的。
意思是把锅洗干净,少放点水,用小火慢慢炖,别着急,等火候到了,这肉自然就美味无比啦。
读着这诗,我都能想象出他在厨房里期待着东坡肉出锅的样子,是不是特别可爱?还有那“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哎呀呀,苏轼对荔枝的喜爱简直藏都藏不住!一天能吃上三百颗荔枝,为了这口美味,他都愿意永远留在岭南。
这得是多痴迷呀,感觉他吃荔枝的时候,一定是满脸的幸福和满足。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苏轼走到江边,就知道这里的鱼肯定鲜美,看到满山的竹子,就觉得竹笋一定很香。
这敏锐的美食嗅觉,真是让人佩服!他总是能从周围的环境中发现好吃的,然后用诗把那种美味传递给我们。
苏轼的美食诗可不只是写食物的味道,还写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就算是在被贬谪的日子里,也能从简单的食物中找到快乐。
他用诗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小确幸就在那些美味的食物里。
朋友们,你们读了苏轼这些关于美食的诗,是不是也像我一样,觉得他特别亲切,特别有趣呢?仿佛他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大诗人,而是咱们身边一个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的好朋友,拉着咱们一起分享美食的快乐。
好啦,今天关于苏轼美食诗的分享就到这儿啦,咱们下次接着聊!不知道这篇稿子合不合你心意呢?如果还有其他想法或者修改意见,随时跟我说哦。
苏轼写美食的诗句
![苏轼写美食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dbd736c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3.png)
苏轼写美食的诗句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文学家、书画家、饮食家、政治家、思想家。
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卓越的文人,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的诗词作品广泛流传,其中有不少描写美食的诗句,展现了他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以下是苏轼诗作中一些与美食相关的诗句:1. 浓粥绿酒,禽兽畜牲不辞劳。
这句出自苏轼的《夜泊牛渚怀古》中,描述了他在牛渚静静地夜泊,享受着浓粥、绿酒,体会着生活的美好。
这里的浓粥和绿酒仿佛给苏轼带来了无尽的舒适与满足。
2. 一种食来将一种、山林间所得。
这句出自苏轼的《行香子·麻姑嵇康碑》中,其中一种食指的是酒,这句用“一种食来将一种”妙喻山林间采集的美物,隐喻了苏轼对美食的喜爱与品味。
3.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这句出自苏轼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描述了人们在采摘草或者食用美食时,心情纷繁复杂,无法释怀。
这句中的“千千结”可以引申为美食的种类繁多,令人心动。
4. 棋逢敌手不自持,书到千卷不生疵。
这句出自苏轼的《和子由家塞下曲六首·其一》中,意思是当面对美食时,不贪得无厌,匀分给众人。
苏轼以才情比喻美食,强调对美食的欣赏应该有度,不应贪婪。
5. 彩舟新歌生入骨,美酒佳肴大快朵颐。
这句出自苏轼的《彩舟曲·上巳庙》中,形象地描绘了美酒佳肴进入人的骨髓,发自内心的快乐。
这句诗表达了苏轼享受饮食带来的愉悦,形容了美食对人的滋养和激发。
6. 一桶酒,千杯酒,对花暗倾多少愁。
这句出自苏轼的《送别萧四松》中,用酒喻美食,表达了苏轼对美食的痴迷与向往。
他暗示着美食是一种消愁忘忧的良药。
苏轼的诗作中有很多关于美食的描写,无论是形容美食诱人的香味、品味美食的过程,还是将美食与人的情感、心境联系在一起,都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他用诗词表达了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他独特的饮食哲学。
苏轼的美食诗句常常给人们带来阅读的享受与味觉的满足。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这36首美食诗词,闲来读一读,治愈又温暖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这36首美食诗词,闲来读一读,治愈又温暖](https://img.taocdn.com/s3/m/7b46cd2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5.png)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这36首美食诗词,闲来读一读,治愈又温暖有人说,喜欢吃的人,能得到比旁人多一半的乐趣。
苏轼一生坎坷,可他贬到哪,吃到哪,还自创了“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饼”、“烤羊蝎子”等名菜,让世人忽略了他的苦难,而爱上了他的达观。
吃能治愈人,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一件小小的吃食,苏轼认真赋诗,以平凡烟火抚慰平生,希望也能治愈你。
1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初到黄州》2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於潜僧绿筠轩》3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丁公默送蝤蛑》4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
遥想庆州千嶂里,暮云衰草雪漫漫。
——《送范德孺》5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6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纵笔三首·其三》7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猪肉颂》8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9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撷菜》10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
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豆粥(节选)》11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从这些吃的诗篇里我们能嗅到苏轼热爱生活和开朗不屈的香气
![从这些吃的诗篇里我们能嗅到苏轼热爱生活和开朗不屈的香气](https://img.taocdn.com/s3/m/7019d0e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2.png)
从这些吃的诗篇里我们能嗅到苏轼热爱生活和开朗不屈的香气宋朝诗人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不断辗转于半醉半醒、半饥半饱之间。
苏轼爱吃,也吃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从他的这些诗篇里我们能嗅到苏轼热爱生活和开朗不屈的香气。
看看大诗人都吃了些什么?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龙眼“龙眼与荔支,异出同父祖。
端如甘与橘,未易相可否。
异哉西海滨,琪树罗玄圃。
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桃“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梨“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
未尝蠲夏渴,长见助春冰。
”石榴“风流意不尽,独自送残芳。
色作裙腰染,名随酒盏狂。
”枣“居人几番老,枣树未成槎。
汝长才堪轴,吾归已及瓜。
”槟榔“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
”鲥鱼“姜芽紫醋炙鲥鱼,雪碗擎来二尺余。
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
”这首诗不是苏轼写的,是他在镇江焦山品尝鲥鱼时,赞美江南鲥鱼和镇江香醋的一时有感而发。
鲤鱼“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
破釜不著盐,雪鳞笔青蔬。
”河豚“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鲍鱼“食每对之先太息,不因噎呕缘疮痂。
中间霸据关梁隔,一枚何啻千金直。
百年南北鲑菜通,往往残余饱臧获。
”诗人还在《煮鱼法》一文中介绍他“在黄州,好自煮鱼,其法:以鲜鲫或鲤鱼治斫,冷水下。
入盐于堂法,以菘菜笔之,仍入浑。
葱白数茎,不得掩半,熟入。
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
临熟,入桔皮片,乃食。
”现在饭店里的各种“东坡鱼”的做法,应该还是在苏东坡的时候创造的。
苏轼最爱吃猪肉,宋人周紫芝《竹坡诗话》说,苏东坡最喜欢吃猪肉,他在被发配的黄州时亲自动手炖肉。
据传他炖肉时先把带皮的五花猪肉切成方块,文火煮半日多,加豆腐乳和香料,吃起来肥而不腻,味道鲜美。
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东坡肉”。
食猪肉“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
苏轼吃东西的诗
![苏轼吃东西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f17a10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4.png)
苏轼吃东西的诗1、苏轼吃螃蟹的诗有《丁公默送蝤蛑》和《樽前夺蟹》。
在《丁公默送蝤蛑》中,苏轼写道:“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诗中描写了螃蟹的大小和形状,以及人们宜在饮酒时食用螃蟹的场景。
而在《樽前夺蟹》中,苏轼则写道:“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诗中提到螃蟹被称为“蛮珍海错”,并描述了吃螃蟹时的情景。
这两首诗都展现了苏轼对螃蟹的喜爱和对美食的追求。
2、苏轼吃东坡肉的诗一首名为《猪肉颂》。
这首词描写了他被贬黄州时所吃的猪肉,以及烹饪和品尝猪肉的过程。
原文如下:“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首词中还提到了焖肉的方法和对待人生的态度。
苏轼通过烹饪和品尝猪肉的过程,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
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词传达了他对待人生的态度,即耐心、沉着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除了《猪肉颂》之外,苏轼还有其他的诗词描述了他吃猪肉的经历和感受。
在《食猪肉》一诗中,苏轼写道:“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诗中表达了猪肉的物美价廉和简单易做的特点,以及作者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另外一首《老饕赋》则描述了苏轼作为一个老饕,对各种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其中也提到了他吃猪肉的经历:“驼蹄熊掌君休羡,蒸梨更甚于蒸卵。
此邦信老饕,山奇野羊兼采捕。
”苏轼将猪肉与驼蹄、熊掌等珍贵食材相提并论,表明他对猪肉的重视和喜爱。
这些诗词都展现了苏轼对猪肉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的精神。
苏东坡吃胡萝卜
![苏东坡吃胡萝卜](https://img.taocdn.com/s3/m/f06632e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8.png)
苏东坡吃胡萝卜
苏东坡吃胡萝卜
苏东坡是中国古代文学家,他的一首七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著名的中国古
典诗歌,每每被中国人熟知。
有一次,苏东坡处在植物界旅行之中,为了解释一些植物,
他们路过吴江郊外的一个村子,村子里有些小农夫,他们在田里种胡萝卜。
苏东坡走近一看,发现小农夫在种植和收割胡萝卜,大家玩得很开心。
当时他确实很想要尝一尝这种胡萝卜,但一直没在一起,苏东坡就问了他们:“胡萝卜很好吃吗?” 小农夫们表示肯定说:“很好吃!” 然后给了苏东坡一把胡萝卜,苏东坡便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口
味甜美可口,令他赞不绝口。
苏东坡在吃完胡萝卜之后,宣布他作为一位文学家,会用文字形容胡萝卜:“但一口幼滑,鲜甜入心,苦中感受甜,营气充盈”。
吃完胡萝卜之后,苏东坡赞赏小农夫们农耕和耕作的能力,并给他们表达了他对其独特气质的敬意。
苏东坡深以为然地认为:“农民的劳动是有智慧的,他们的智慧可以使耕种变
得越来越有利可图”,这是他深切体会到的一句话。
吃完胡萝卜之后,苏东坡更加赞美了生活中的美好,强烈地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精彩的向往,后来,他也在诗歌中挥洒笔触,流露出深深的对生活的无尽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的诗词|苏轼吃的趣事
【--中秋节祝福语】
苏轼一生虽然曲折,但是在吃方面的也有一些好玩的故事。
苏轼吃的趣事
1. 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
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
水利,深受百姓爱戴。
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2. 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
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
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
其余五人轰声叫好。
"我先来。
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
"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
"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
"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
六举人呆若木鸡。
3. 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
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
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
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又禾。
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
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只能哑然失笑了。
4.皛饭与毳饭
苏轼复官后,曾跟黄庭坚乱侃:"我在牢里时,每天吃的是三白饭,照样很香甜,世间美味不过如此!。
黄庭坚奇问什
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
此事说过苏轼也就忘了。
一日接到黄庭坚请帖,邀苏轼去他家吃皛(jiǎo)饭。
苏轼欣然应约,并对夫人道:"黄庭坚乃当世学士,读书甚多,他这皛饭定是稀珍之物。
但等苏轼到了地方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被黄庭坚戏弄了。
又过了几天,黄庭坚也接到苏轼请帖,邀他去吃毳(cuì)饭。
黄庭坚知道苏轼要报复,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最终还是去了。
苏轼陪着黄庭坚从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黄庭坚饿得前胸贴后背。
实在忍不住催问毳饭呢?苏轼慢吞吞地答:"盐也毛(没,音m ǎo,"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
黄庭坚惊愕之后,两人同时大笑。
拓展阅读苏轼的趣事
1、年少轻狂
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
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
人间书。
苏轼啊苏轼,天下的字知多少?人间的书有几何?中国上下数千年,多少个朝多少个代,有多少种古文字?纵横数百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又有多少种语言,多少种文字?试问"识遍天下字的人,还敢以"识遍天下字自居吗?其母程氏(一说为一老者)回来后,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
2、苏轼"欺师
苏轼考进士,作了篇春秋大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段落如下: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
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
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当时的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他对苏轼的文章十分赞赏,但是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皋陶是舜的司法官,跟尧有关系吗?欧阳修自然也不明白这点,反复读过后,便去问苏轼,苏轼说答案在《三国志·孔融传》中,可是欧阳修将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后,依旧没有发现出处,便又去问苏轼。
苏轼只好老老实实答是自己的杜撰,欧阳修更不解,苏轼便说《三国志·孔融传》中言道孔融更曹操说商纣王将妲己赏了周公,曹操问可有此事,孔融答今日既有,古代也应该有。
苏轼便据此杜撰了这么一个故事,这使欧阳修更加赞赏苏轼。
4、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
君莫管。
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
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
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5、苏轼退房
苏轼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
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孝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
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
于是苏轼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
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
(见宋费衮《梁溪漫志》)
6、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
有六个自负的举人
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
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
其余五人轰声叫好。
"我先来。
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
"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
"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
"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