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控制课程设计报告书

合集下载

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报告摘要:本文介绍了用于无人直升机控制的飞行控制系统结构和分部分的主要性能,详细阐述了系统设计方案以及设计思想。

一整体系统描述整个系统可以分为机载部分和地面部分,机载部分负责维持飞机的稳定飞行并提供图像信息给地面部分,地面部分根据飞机的状态以及得到的图像信息作出下一步飞行的目标规划并发送给机载部分,同时为了确保安全,防止自主飞行机构失控,添加了可由操作手控制的控制器。

地面部分与机载部分之间有两条数据链路——负责传送图像和传送飞行状态和指令。

图像传送的数据链路通过购买成品解决,另外负责传送飞行状态和指令的部分也已经有方案可以解决(目前正在开发的部分虽然包括扩频通信,但是由于技术原因不能确保在比赛中的可用性,所以这部分只是作为研究性的项目)。

地面部分可以分为地面站和图像处理平台,前者与机载飞行控制器通讯以发送控制命令并获得飞机状态信息,后者获取机载摄像头的图像并做处理以搜寻比赛目标。

机载部分将在后一部分详述。

二飞机内部系统描述为了完成自主飞行任务,飞机需要相关功能部件完成对飞机状态信息的采集、对执行部分的控制以及对地面站命令的响应等功能。

在无人机上,替代飞行员或操作手完成飞行任务的自主机构包括图像设备、飞控模块、高度测量、舵机控制、数据链路以及航姿仪等,如下图所示:图像设备飞控模块高度测量舵机控制数据链路航姿仪各个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均可单独完成一定的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连接采用总线实现,硬件上采用PC104标准,便于安装和系统集成。

虽然采用的总线是较可靠的通讯标准,但是在直升机实际飞行的环境中存在震动、电磁等干扰因素,可能影响到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了保证正确的数据传输,采用了两套互为备份的总线系统——422总线和CAN总线。

422总线为现有UAV系统采用的标准,具有技术较成熟的优势;CAN总线对于数据包的传送更为方便,克服了422只能采用主从模式以及工作在轮询模式的缺点,并且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是一种较新的标准,使用CAN总线也是对系统方案升级的尝试。

飞行器控制实验报告

飞行器控制实验报告
a(1)=0;
for(k=2:600)
ptr(:,k)=[ptr(1,1)-v_t*cos(alpha)*dt*k;ptr(2,1);ptr(3,1)+v_t*sin(alpha)*k*dt];
r(k-1)=sqrt((ptr(1,k-1)-pmr(1,k-1))^2+(ptr(2,k-1)-pmr(2,k-1))^2+(ptr(3,k-1)-pmr(3,k-1))^2);
0.3838 0.3214
0.4040 0.3351
0.4242 0.3486
0.4444 0.3617
0.4646 0.3746
0.4848 0.3873
0.5051 0.3996
0.5253 0.4118
0.5455 0.4236
0.5657 0.4353
0.5859 0.4467
0.6061 0.4579
if abs(imag(b))>0
b=0.0000001;
end
if abs(imag(dq))>0
dq=0.0000001;
end
q(k)=q(k-1)+dq;
o(k)=o(k-1)+K*dq;
a(k)=o(k)-q(k);
c1=r(k-1)*sin(b)/sin(a(k)+b);
c2=r(k-1)*sin(a(k))/sin(a(k)+b);
0.8687 0.5842
0.8889 0.5926
0.9091 0.6008
0.9293 0.6089
0.9495 0.6168
0.9697 0.6245
0.9899 0.6321
1.0101 0.6396

飞行器控制课程设计

飞行器控制课程设计
导弹的制导控制系统综合设计仿真
导弹的约束条件分析与指标要求
下面明确导弹在制导和控制系统方面的约束条件:
制导系统的约束:末制导过程中导弹的主升力面为了保证功角约束限制过载在 范围内;导弹的导引头最大视线角不能超出 ;着地时弹道倾偏角 。
控制系统的约束:导弹采用BTT-90控制;当然为了仿真的简便起见,我们也对仿真做了如下假设:导弹导引头对目标角速度和距离测量存在高斯白噪声误差;导弹速度近似保持不变;导弹为三通道独立控制。
c1=0.234;c3=213.973;b41=-0.018;b42=-0.018;b21=-0.173;b22=-0.173;b10=0.000;a10=0.017;c10=0.010;c11=159.163;
系数:
Kd=-21.465;T1d=0.973;Td=-0.773; Kcd=0.635;Kdx=915.248; Tdx=4.277;
图2-4 弹体动力学小扰动线性化方程
三通道仿真框图如下:
图2-5 导弹弹体系统仿真框图
假设初始滚转、俯仰、偏航角均为1,系统具有迅速稳定各角度能力,可以得到仿真曲线:
图2-6 滚转通道阶跃响应曲线
图2-7俯仰通道阶跃响应曲线
图2-8 偏航通道阶跃响应曲线
与理论仿真相比,滚转通道存在静差;而偏航和俯仰通道响应快速性较为良好。由此可以看出实际弹体响应与传递函数响应略有不同,因此设计必须在实际弹体模型中检验。
如果采用状态全反馈,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2)滚转通道
导弹的滚动姿态稳定回路为二阶系统,如果采用全状态反馈,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由理想的闭环系统特征方程为:
查表可得气动参数:a1=0.535;a2=-2.217;a3=34.936;a4=1.017;a5=0.162;a11=0.090;

飞行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飞行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飞行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共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指导教师: 陈跃鹏 工作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题 目: 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 初始条件: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361(4500)(+=s s Ks G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分别用时域和频域方法设计该系统的控制器。

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为:单位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 最大超调量≤5% 上升时间≤ 调节时间≤控制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为:单位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相位裕量大于 802. 用Matlab 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画出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其时域性能指标。

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摘要:根据被控对象及给定的技术指标要求,涉及自动控制系统,既要保证所设计的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满足给定的指标要求,还有考虑方案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本课程设计是在给定的指标下,分别用时域和频域方法设计该系统的控制器。

本文首先从理论的方法分别用时域和频域法求出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再用Matlab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画出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其时域性能指标,经验证,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飞行器控制系统时域频域 MATLAB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ntrolled object and given the technical index requirements, involving 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which not only have to guarantee the system designed has good performance, and meet given index requirement, also considering scheme reliability and economical efficiency,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in a given index, respectively for 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method to design the system controller. This paper from the theoretical method respectively in 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method for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time-domain performance index, reoccupy Matlab before and after correction system simulation analysis and draw the Laplace domain response curve, calculates the time-domain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he verification, and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s: Aircraft Control system Time-domain Frequency domain Matlab目录1设计要求 (1)初始条件 (1)设计任务 (1)2 用时域方法设计系统控制器 (1)题目分析 (1)超调量计算 (2)稳态误差 (3)上升时间 (3)调节时间 (4)3 用频域方法设计系统控制器 (4)理论分析 (4)参数计算 (4)4 MATLAB仿真分析 (5)阶跃响应曲线及性能指标 (5)MATLAB频域分析 (7)5 心得体会 (10)参考文献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1 设计要求 初始条件: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361(4500)(+=s s Ks G设计任务: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为:单位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 最大超调量≤5% 上升时间≤ 调节时间≤控制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为:单位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 相位裕量大于 802 用时域方法设计飞行器控制系统 题目分析: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可得: 令2n ω= 4500k所以开环传递函数2()(361.2)n G s s s ω=+稳态误差为21361.20.000443lim ()n s ess SG s ζωω→==<n2= 所以,取182k = 超调量 5.012<--=ζζσπe 69.0>ζ又因为2n ζω= ① 由于0.69ζ>,181.6k > 显然条件①不成立。

无人机飞控实训报告书

无人机飞控实训报告书

一、实训背景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应用领域日益广泛,无人机飞控技术的研究与实训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员掌握无人机飞控系统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提高无人机操控水平,为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无人机飞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 掌握无人机的基本操控方法和技巧;3. 学会无人机故障排除和应急处理;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无人机操控技能。

三、实训内容1. 无人机飞控系统概述(1)无人机飞控系统组成:无人机飞控系统主要包括飞行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电源等部分。

(2)无人机飞控系统工作原理:通过传感器获取飞行数据,飞行控制器根据预设算法进行计算,控制执行器调整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和速度。

2. 无人机基本操控(1)起飞:将无人机置于起飞平台,打开电源,调整飞行姿态,缓慢起飞。

(2)飞行:根据任务需求,调整飞行速度、高度和姿态。

(3)降落:调整飞行速度和高度,缓慢降落至指定区域。

3. 无人机故障排除与应急处理(1)故障现象: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失控、倾斜、失控等。

(2)故障原因分析: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如传感器故障、执行器故障、电源故障等。

(3)故障排除:针对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排除,如更换传感器、调整参数、检查电源等。

4. 无人机操控技巧(1)飞行稳定性:保持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失控。

(2)操控精度:提高操控精度,使无人机按照预定轨迹飞行。

(3)应急处理:学会应对突发情况,如飞行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突然降落的应急处理。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学员通过查阅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了解无人机飞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实操训练: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员进行无人机起飞、飞行、降落等基本操作训练。

3. 故障排除训练:学员在飞行过程中,遇到故障现象,通过分析原因,进行故障排除训练。

4. 操控技巧训练:学员在飞行过程中,通过不断尝试,提高操控技巧。

2012年11级设计制作飞行器课结业报告

2012年11级设计制作飞行器课结业报告

实验报告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课程名称:设计制作飞行器课程编号:02050250姓名:黄水兵学号:20110532081.实验目的:(10分)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今国内外无人机的发展状况、掌握飞行器飞行的基本原理,并对无人机的总体结构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

(谈学生自己的收获。

)无人机是当代发展很快的一种机型,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介绍了飞行的种种,让我对飞行器有了全新的认识,及使我对飞行器的好奇心更大了。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

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

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

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

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

可反覆使用多次。

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

这节课就是本身就是对无人机的设计,制作及思考。

尽管这不是真正的无人机,但是上这节课让我对他有了更新的认识,而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学习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实验内容和过程(40分)学生动手制作无人机的机翼、机身、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

最后,学生按自己的创新思维,设计一架样式新颖的飞行器,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目的。

在无人机制作工程中,你负责完成的内容有哪些?配合其他同学完成的内容有哪些?在课上,我参加了机翼部分的制作及机身部分的组装。

其中,老师跟学长给我们提供了宽松的上课环境,让我们在轻松中度过上课时光。

大部分机身组装工作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

3.通过设计制作飞行器实践课程的学习,设想一架无人机。

(30分)具体要求如下;(1).以有动力未来飞行器为主进行设计,要求无人机基本符合飞行原理,围绕无人机的各种使用功能,用彩色绘画的形式幻想未来人类社会可能出现的各种飞行器,作品要想象丰富、大胆、色彩鲜艳,外形新颖,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提交一幅飞行器彩色立体图;(2).纸质作品可用手绘、计算机设计、彩色喷绘制作完成;(3).纸质作品规格统一为A3或B3纸,不加框架和边框线;(4).对创新设计思路,用400多字进行说明。

飞行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飞行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________ 专业班级: 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 工作单位: ____________题目: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初始条件: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500^s(s 361.2)控制系统性能指标为调节时间0.01s,单位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0.000521,相角裕度大于84度。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设计一个控制器,使系统满足上述性能指标;(2)画出系统在校正前后的奈奎斯特曲线和波特图;(3)用Matlab画出上述每种情况的阶跃响应曲线,并根据曲线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4)对上述任务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写清楚分析计算的过程,给出响应曲线,并包含Matlab源程序或Simulink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目录1串联滞后—超前校正的原理............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 飞行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1 飞行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2 系统校正前的稳定情况.................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2.1 校正前系统的波特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2.2 校正前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 (2)2.2.3 校正前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3 飞行器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4)2.3.1 确定校正网络的相关参数 (4)2.3.2 验证已校正系统的性能指标 (6)2.4 系统校正前后的性能比较 (8)2.4.1 校正前后的波特图 (8)2.4.2 校正前后的奈奎斯特曲线 (9)2.4.3 校正前后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11)3 设计总结与心得体会 (12)参考文献 (13)摘要根据被控对象及给定的技术指标要求,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既要保证所设计的系统有良好的性能,满足给定技术指标的要求,还有考虑方案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小型飞机控制课程设计

小型飞机控制课程设计

小型飞机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小型飞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掌握飞行原理和飞行控制的基本知识。

2. 学习并掌握小型飞机的操纵系统、导航系统和飞行器稳定性等相关概念。

3. 掌握小型飞机在不同飞行阶段的控制方法和应对策略。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并解读小型飞机的操纵说明,进行模拟飞行操作。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模拟飞行软件,熟练控制小型飞机起飞、飞行、降落等动作。

3. 学会使用飞行模拟器进行基本的飞行训练,提高飞行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航空事业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航空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飞行员应具备的安全意识和敬业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小型飞机控制的兴趣和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级,喜欢动手实践,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1. 小型飞机基本知识:介绍小型飞机的构造、分类及飞行原理,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飞机构造:机体、发动机、起落架、操纵系统等;- 飞行原理:升力、推力、阻力、重力等。

2. 飞行控制系统:学习小型飞机的操纵系统、导航系统和稳定性,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操纵系统:方向舵、升降舵、油门杆等;- 导航系统:GPS、罗盘、高度表等;- 飞行稳定性:飞机的俯仰、横滚、偏航稳定性。

3. 飞行控制方法:讲解小型飞机在不同飞行阶段的控制方法和应对策略,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起飞:起飞滑跑、抬前轮、爬升等;- 飞行:巡航、转弯、爬升与下降等;- 降落:进近、下滑、着陆等。

实验四飞行器PID控制系统设计

实验四飞行器PID控制系统设计

实验四飞行器PID控制系统设计
一、实验背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日益普及,控制系统技术也发展迅速,在工业制造、电力系统、军事等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进入了航空领域,对不断发展的航空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PID控制尤其受到关注。

PID控制是一种常用的飞行器控制方法,属于线性控制系统,能够对飞行器的动力性能、稳定性和操纵性能进行有效地控制,在满足飞行器巡航性能、防止飞行器失速、保持航线准确性、维持航向一致性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本实验主要针对PID控制在飞行器中的应用,通过对小型车载无人飞行器进行实验,设计一套PID控制系统,实现对飞行器的姿态及位置的控制,从而实现飞行器自动飞行。

二、实验设备
1、飞行器:车载无人飞行器;
2、控制器:ArduPilot控制器;
3、传感器:IMU传感器;
4、通信模块:遥控/Telemetry模块;
5、测试平台:PC端仿真软件;
6、测量仪器:温度、湿度、压力计等。

三、实验步骤
1)硬件设计
(1)设计飞行器电源系统:分析飞行器的各部件功耗,设计飞行器电源系统,确定飞行器电池容量;。

哈工大4系飞行器控制实验指导书word资料38页

哈工大4系飞行器控制实验指导书word资料38页

飞行器控制实验指导书控制科学与工程教学实验中心2005年3月目录一、实验目的和意义二、实验的基本要求三、Matlab语言基础四、实验项目(一) 实验一飞行器纵向稳定系统综合设计(二) 实验二飞行器侧向稳定器观测器的设计(三) 实验三飞行器爬升率与空速的保持与指令控制(四) 实验四飞行器3维飞行动画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和意义作为航天学院的学生,掌握飞行器控制方面的知识是必要的。

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很难切实地掌握飞行器控制的知识,很难熟练地应用飞行器控制的方法。

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飞行器控制方面的知识,开设本实验是必要的。

通过飞行器控制实验,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理论,使学生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会应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来进行飞行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同时,使学生掌握用Matlab来进行飞行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

二、实验的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使用控制系统分析设计软件(Matlab)来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

2.要求学生能熟练地使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并在该软件环境下进行调试。

3.要求学生掌握模态控制理论(模态可控、模态可观结构分析;模态控制器设计,模态观测器设计),并编制相应的matlab函数。

4.要求学生能使用所编制的程序进行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

三、Matlab语言基础(一) matlab软件的编程环境1.找到MatlabMatlab软件应用程序的图标为,matlab软件被正确安装后,可以将该图标拖曳到桌面上或快捷工具栏中以方便使用。

2.启动Matlab点击Matlab图标会弹出如下窗口(二) 飞行器控制实验中要用到的matlab语句1.赋值语句:A=[0 1 0;0 0 1;-6 -11 -6]2.矩阵的维数:[行,列]=size(A)3.矩阵的秩:n=rank(A)4.矩阵的逆:B=inv(A)5.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V,eva]=eig(A') V为A T的广义模态矩阵,eva=diag(1,…,n)6.矩阵的转置:A因为是实数阵所以转置可以用A’,A’是A的共扼转置而U,V等复数阵的转置要用conj(V’);7.子阵的抽取:A(i:j,m:n); A(:,1);A(i,j)8.矩阵四则运算:(维数要一致)表达式与标量数值运算同9.循环语句:for i=1:1:n+1程序行end10.条件判断:if(a~=b)程序行end11.结果显示控制:语句后面加“;”则不显示结果。

飞行器设计综合课程设计

飞行器设计综合课程设计

飞行器设计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飞行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如空气动力学、结构设计等;2. 了解飞行器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3. 掌握飞行器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意的飞行器;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如CAD等)进行飞行器设计和绘图;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就设计方案进行有效讨论和修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飞行器设计和制造的热爱,激发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认识到我国在飞行器领域的重要地位;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实践课程,旨在通过飞行器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善于团队合作。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子。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空气动力学原理;- 飞行器结构设计;- 飞行器动力系统;- 飞行器控制原理。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飞行器的基本原理”和第四章“飞行器设计与制造”。

2. 实践操作:- 飞行器设计基本流程与方法;- 使用CAD软件进行飞行器设计;- 制作飞行器模型;- 飞行器模型的调试与优化。

教学内容安排:共8课时,其中理论知识4课时,实践操作4课时。

3. 教学进度:- 第1-2课时:学习空气动力学原理和飞行器结构设计;- 第3-4课时:学习飞行器动力系统和控制原理;- 第5课时:介绍飞行器设计基本流程与方法;- 第6课时:使用CAD软件进行飞行器设计;- 第7课时:制作飞行器模型;- 第8课时:调试与优化飞行器模型。

飞行器设计报告

飞行器设计报告

飞行器设计分析与仿真课程设计报告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空天院学生姓名:许子卿李军辉学生学号:201322080433 2013221903112014年4月23日飞行器设计分析与仿真实现课程总结姓名:许子卿学号:201322080433 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一般意义上,飞行器包括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器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等空间飞行器及导弹。

本课程仅就飞机作为研究对象来展开。

飞机按功能分类可以分为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

军用飞机具有完成空中拦截、侦察、轰炸、攻击、预警、反潜、电子干扰、军事运输、空降等任务。

显然其种类按功能分类可分为歼击机、侦察机、轰炸机、攻击机、预警机、反潜机、电子干扰机、运输机等。

民用飞机客分为、通用航空飞机。

航线飞机/民用运输机指的是用于商业飞行的客机和货机;通用航空飞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

飞机还可以按照构造型式分类:按机翼型式中又可以按照机翼数量和位置、机翼平面形状分类;按尾翼型式和位置可分为平尾、V型尾翼、垂尾;按动力装置分类可分为螺旋桨式和喷气式;按机身型式分类可分为单机身飞机和双尾撑飞机;按发动机位置可分为翼内、翼上、翼下、翼下吊舱、机身尾吊、机身内。

通过一学期的课程学习,我对飞机研制的整个流程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

在飞机的研制中有以下几个步骤:1、首先,第一步要确定飞机的任务和用途。

民用飞机通常由航空公司提出其需求;军用飞机会遵循军方给出的一个需求方案说明书(RFP)来完成设计任务,以上这些是飞机设计的基本依据,决定了飞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主要使用条件和机载设备等。

飞机是一个整体系统,所有必需对各部分做全面充分的考虑。

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先要进行总体设计然后再进行结构设计。

在这个阶段需要给出飞机的三视图。

2、对飞机进行总体设计,其中需要估算主要参数中的飞机总重、发动机推力和翼载荷;设计飞机的基本外形和尺寸,机翼、尾翼、机身;对飞机进行初步部位安排,包括飞机的内部布置及主要受力构件安排与协调。

毕业设计(论文)-飞行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飞行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设计-

学号:0课程设计题目飞行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学院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101班姓名指导教师2014 年 1 月18 日摘要................................................................ I 1 P 和PI 控制原理 (1)1.1 比例(P )控制 ............................................... 1 1.2 比例-积分控制 ............................................... 1 2 当)(s G c 为比例控制器时的系统分析 ............................................................................ 2 2.1系统的数学模型............................................... 2 2.2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 2.3当Kp=2时,P 控制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误差分析 (3)2.3.1当Kp=2时,系统的数学模型 .............................. 3 2.3.2 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3 2.3.3在单位斜坡输入下,t=10s 时的误差........................ 3 2.3.4 t 趋于无穷时的跟踪误差 (5)3 Gc 为比例积分控制器时的系统分析 (6)3.1系统的数学模型 (6)3.3当s12s G c+=)(时,PI 控制在单位加速度输入下的误差分析 ........ 7 3.3.1 当s12s G c+=)(时系统的数学模型 ......................... 7 3.3.2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 7 3.3.3在单位加速度输入下,t=10s 时的误差...................... 7 3.3.4 t 趋于无穷时的跟踪误差 (8)4系统在P 和PI 控制器作用下跟踪误差的对比分析 (10)4.1系统的类型.................................................. 10 4.2稳态误差对比分析............................................ 10 5系统在P 和PI 控制器作用下频域对比性分析 (12)5.1频域分析特点................................................ 12 5.2 P 控制在Kp=2时的频域特性.. (12)5.2.1 P 控制在Kp=2时的伯德图 ............................... 12 5.2.2 P 控制在Kp=2时的奈圭斯特图 (13)5.3 PI 控制在s12s G c+=)(时的频域特性 ........................... 14 5.3.1 PI 控制在s 12s G c+=)(时的伯德图 ....................... 14 5.3.2 PI 控制在s12s G c+=)(时的奈圭斯特图 ................... 15 5.4 PI 控制的两个参数的设计..................................... 16 6 心得体会 .................................................................................................................................. 17 参考文献 .. (18)本文首先通过对当系统控制器为比例(P)控制器时系统的稳定性和斜坡输入下的跟踪误差进行了分析;再对为比例积分(PI)控制器时系统的稳定性和加速度输入下的跟踪误差进行了分析;接着对自动导航系统在P和PI控制器作用下的跟踪误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自动导航系统在P和PI控制器作用下,进行了频域对比性分析。

北航最新飞行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北航最新飞行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北航最新飞行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飞机带孔蒙皮局部应力优化报告专业:飞行器设计学号: 39051623 姓名:黄星指导老师:张铮xx年9月25日一、设计课程题目飞机带孔蒙皮局部应力优化设计二、研究对象飞机带孔蒙皮三、设计目的综合运用有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独立地解决专业范围内比较简单的具有典型性的设计任务,为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在专业工作解决更全面而复杂的技术问题打好基础。

四、研究内容1、矩形板和孔的位置与形状:设计说明:在一定载荷P下,构件宽度、孔径和空边应力集中系数的关系:在载荷、板宽和孔径都不变的条件下,沿板构件的纵轴线再打一个孔,孔的位置和孔径大小对原孔孔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进一步,可以再打第二个孔、第三个孔…再进一步,孔可以不打在纵轴线上,如何设计孔的位置和孔径大小?2、梯形板形状:设计说明:当载荷不变,板构件形状改变时(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一个孔及多个孔在考虑上述应力集中条件下的设计,其中,板构件的宽端尺寸不变时,窄端尺寸与应力集中系数的关系?3、双向载荷长圆孔:设计说明:如板构件受到双向拉力,纵向载荷是横向载荷的2倍(这是机舱段机壳常规的受载情况),原圆孔改为长圆孔(即原圆孔沿横向直径隔开,加入一等宽矩形段,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这是机窗的基本形式),如何设计孔径和矩形边长,实现长圆孔周边等周向(切向)应力(或基本等切向应力)?五、实验环境ANSYS13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真实条件的应力状态。

软件所设的各种参数:单元类型:QUAD 8NODE183单元设置:PLANE STRS W/THK设定杨氏模量:E=2*105 μ=0.3 板及孔的长度单位为mm 应力单位为MPa六、实验过程与结果(一)矩形板构件:1、模拟无限大平板模型为100x200孔位于中心(0,0),初始孔径大小20 加载:底边约束Y方向的约束,自由端加载-1的均布载荷孔径大小为自变量,从20开始往下逐渐减小,仔细观察构件的应力分布图及读取孔边最大应力值因为半径小于6时,应力集中系数的变化率小于1%,故近似认为r小于等于6时,孔径对圆孔应力的影响忽然不计,此时可把100*200的平板看作是无限大的。

课程设计---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1飞行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 (1)1.1飞行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1)1.2参数分析 (1)2系统校正前的稳定情况 (3)2.1校正前系统的伯特图 (3)2.2校正前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 (3)2.3校正前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5)2.4校正前系统的相关参数 (5)2.4.1 上升时间 (6)2.4.2超调时间 (7)2.4.3超调量 (7)2.4.4 调节时间 (7)3校正系统 (8)3.1校正系统的选择及其分析 (8)3.2验证已校正系统的性能指标 (10)4系统校正前后的性能比较 (13)4.1校正前后的波特图 (13)4.2校正前后的奈奎斯特曲线 (14)4.3校正前后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15)5设计总结与心得 (17)参考文献 (18)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1飞行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1.1飞行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2.361(4500)(+=s s Ks G控制系统性能指标为调节时间s 01.0≤,单位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000521.0≤,相角裕度大于85度。

1.2参数分析由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可以求得: 令2n ω= 4500k所以开环传递函数:2()(361.2)n G s s s ω=+稳态误差为:ss 2n n1361.2e 0.000521lim ()s SG s ζωω→==≤2= 可得832/n rad s ω=,0.217ζ=。

所以,取154k =。

开环传递函数693000()(361.2)G s s s =+稳态误差0.005eδ=>可得:0.69ζ>又因为2n ζω=361.2 ss e 0.000527≥比较可知,不满足题意,因此要加入一定的性能改善环节。

2系统校正前的稳定情况2.1校正前系统的伯特图根据校正前的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在MATLAB中绘制出校正前的波特图,如图2-1所示。

绘制校正前伯特图的MATLAB源程序如下:num=693000;den=[1,361.2,0]; %校正前系统参数bode(num,den); %绘制伯特图grid;2.2校正前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根据校正前的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在MATLAB中绘制出校正前的奈奎斯特曲线,如图2-2所示:num=693000;den=[1,361.2,0]; %校正前系统参数nyquist(num,den) %绘制奈奎斯特曲线-50050M a g n i t u d e (d B)10101010P h a s e (d e g )Bode DiagramFrequency (rad/sec)图2-1校正前系统的伯特图-100-80-60-40-20020406080100Nyquist DiagramReal Axis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图2-2校正前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2.3校正前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校正前系统的单位反馈闭环传递函数为2()693000()361.2693000C s R s s s =++ 用MATLAB 绘制系统校正前的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1-3所示。

飞行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飞行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飞行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襟翼的常见结构襟翼主要分为前缘襟翼和后缘襟翼,前缘襟翼主要用于起降和大机动飞行的前缘机动襟翼。

常用的后缘襟翼有简单襟翼、单缝襟翼、双缝襟翼、三缝襟翼、富勒襟翼和吹气襟翼等。

襟翼结构主要有单梁、双梁和三梁与小间距多肋组合的结构,这种结构抗声疲劳能力强,被广泛应用。

襟翼载荷分析和建模——弯矩和剪力分析襟翼相当于机翼后缘的一个多支点梁。

作为机翼的一部分,它同样承受着剪力、弯矩和扭矩。

真实的襟翼上载荷是相当复杂的,在此不妨作如下简化:认为弯矩和剪力由襟翼主梁完全承担。

而扭矩则由襟翼截面闭室全部承担。

不妨把襟翼再进一步简化:认为它内部只有一根梁,那么:计算剪力和弯矩时,梁腹板将完全承担剪力部分,而上下缘条完全承担弯矩带来的正应力。

襟翼展长为3.6m ,合适的应该设置五个铰支点,在材料力学上来说就是有三度静不定,为了简化计算,本次采用三点铰支,将静不定度降为一度。

襟翼的运动方式为便于简便计算,选取固定铰链单缝襟翼作用在襟翼上的分布载荷现设单位面积气动载荷的峰值为p ,则气动分布载荷对整个襟翼的向上(z 轴负方向)的载荷为:})({0⎰⎰+⎥⎦⎤⎢⎣⎡++-+=ab bb dx b a a px a p dx x b pZp ba 2+-= 又,p ba R R R Z z z z 2321+-=++= 现在可以从材料力学的观点出发,分析襟翼这根“多支点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这是个一度静不定的梁:解除B 约束,得到静定的相当系统。

根据B 挠度为零这个位移条件,我们可以求出R 1z 、R 2z 、R 3z 的值:23632213zz R q q l R -⎪⎭⎫ ⎝⎛+=()2126875.00625.1q q l R Z -=由0221=*-+=∑span Z R R FZ z Z有z z Z R R l q q R 322112--*⎪⎭⎫⎝⎛+=分析襟翼的内力,画出剪力弯矩图: 这些将是选择腹板厚度和缘条宽度的依据。

飞行自动控制课程设计

飞行自动控制课程设计

飞行自动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飞行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掌握飞行器稳定性、控制性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描述飞行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了解不同类型的飞行控制器及其应用。

3. 学生能掌握飞行自动控制中的关键参数,如姿态角、速度、高度等,并了解它们在飞行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飞行自动控制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如调整飞行器姿态、实现自主飞行等。

2. 学生能设计简单的飞行自动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实验,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3. 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能利用相关软件工具实现对飞行器的控制指令编写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飞行自动控制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探究飞行器科技的热情。

2. 学生能够认识到飞行自动控制在国家战略、民用领域的重要性,增强国家荣誉感和使命感。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课程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飞行器自动控制》进行选择和组织,具体如下:1. 飞行自动控制基本概念:介绍飞行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和分类,涉及教材第一章内容。

2. 飞行器稳定性与控制性原理:分析飞行器的稳定性、控制性基本原理,包括教材第二章的线性系统理论、稳定性判据等。

3. 飞行自动控制系统结构与功能:讲解飞行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涉及教材第三章内容。

4. 飞行控制器类型及原理:介绍不同类型的飞行控制器(如PID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器等),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应用,涉及教材第四章内容。

5. 飞行自动控制关键参数:阐述姿态角、速度、高度等关键参数在飞行控制系统中的作用,涉及教材第五章内容。

飞行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飞行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飞行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题 目: 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 初始条件: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361(4500)(+=s s K s G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为调节时间s 01.0≤,单位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000521.0≤,相角裕度大于84度。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设计一个控制器,使系统满足上述性能指标;(2) 画出系统在校正前后的奈奎斯特曲线和波特图;(3) 用Matlab 画出上述每种情况的阶跃响应曲线,并根据曲线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4) 对上述任务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写清楚分析计算的过程,给出响应曲线,并包含Matlab 源程序或Simulink 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1串联滞后—超前校正的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飞行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飞行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校正前的稳定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校正前系统的波特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校正前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 (2)校正前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飞行器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4)确定校正网络的相关参数 (4)验证已校正系统的性能指标 (6)系统校正前后的性能比较 (8)校正前后的波特图 (8)校正前后的奈奎斯特曲线 (9)校正前后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11)3设计总结与心得体会 (12)参考文献 (13)摘要根据被控对象及给定的技术指标要求,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既要保证所设计的系统有良好的性能,满足给定技术指标的要求,还有考虑方案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天学院导弹制导控制系统设计与Matlab仿真班级:02020902小组成员:导弹的制导系统设计与仿真敌方坦克正在自东向西作水平匀速直线运动,VT=15m/s,我方反坦克步兵使用反坦克导弹进行反击,假设导弹速度飞行中近似不变,VM=250m/s,开始引导瞬间发射点距离目标RT0=2000m,导弹距离发射点RM0=20m,且qM0=qT0=80○,试利用比例导引法对该导弹的攻击过程进行仿真,并绘制弹道曲线和导弹的法向过载曲线。

1)第一步:选取坐标系和攻击平面通常步兵使用反坦克导弹攻击坦克时,发射点和坦克基本在同一水平面,并且采用比例导引法的导弹整个飞行过程也几乎在这个水平面,因此攻击平面主要考虑为发射点和坦克所在的水平面,而导弹在纵向铅垂平面的运动可以近似认为是等高度水平飞行。

另一方面,步兵使用的反坦克导弹射程一般不超过 5km ,因此可以认为地面是水平大地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等影响。

因此可以选取地面坐标系Axyz ,原点 A 与制导站(发射点)重合,Az 轴平行与目标运动方向且指向正东,Az 轴指向正北, Ay指向天向,攻击平面为 Axz平面(如下图所示)。

图表1反坦克导弹攻击坦克时的坐标系和攻击平面选取2)第二步:导弹的受力分析和矢量分解现在分析导弹的受力情况,通常导弹会受到重力、气动力(升力、侧向力和阻力)、发动机推力的作用。

对于本例题来说,由于反坦克导弹攻击坦克主要在攻击水平面,因此可以近似认为在铅垂方向上,重力和升力相互平衡,因此不再考虑;而对于阻力,通常其与速度方向相反,会减小导弹的速度,在本例题中为了简单期间,暂时不考虑阻力的影响;对于发动机推力,由于反坦克导弹的发动机通常在发射初期就已经燃烧完毕,因此仿真阶段为无动力的自由飞行阶段,发动机推力为零。

由于导弹主要在水平面飞行,因此可以认为导弹的速度也在水平面,所以重力不会影响到导弹的速度。

另一方面前面假设导弹的阻力和推力为零时,因此可以认为导弹在攻击过程中的速度恒定不变。

那么可以看到,在攻击水平平面导弹只受到气动侧向力的作用,气动侧向力是垂直于速度方向的气动力,实际上这个水平气动侧向力正是改变导弹飞行轨迹的控制力。

制导律的设计正是设计出导弹在飞行过程中的控制力变化,从而验证导弹攻击目标的精度并对导弹的总体设计进行指导。

3)第三步:分析弹目运动关系,建立运动方程在水平攻击平面,以Axz为直角坐标系,M 表示导弹当前所在的位置,T 表示目标当前位置。

θm为导弹速度方向与基准线 Az 的夹角,通常称为弹道偏角或者航迹偏角。

qm 为制导站观测导弹的视线角,qt为制导站观测坦克目标的视线角。

q为某一时刻导弹和目标连线与基准方向的夹角,而比例导引法制导的关键就是要求保证在飞行的过程中θm与q的比例关系。

如下所示。

图表2初始时刻导弹与目标的相对关系导弹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关系:以Az方向为正,r表示弹目之间相对距离。

按比例导引法时,导弹—目标的相对运动方程组为:{r=VTcosηT−VMcosηMrq=VMsinηM−VTsinηT qM=ηM+θMqT=ηT+θTθ=Kq利用qM =qT的关系可以将方程组简化合并成{r=VTcos(qT−θT)−VMcos(qM−θM)rq=VMsin(qM−θM)−VTsin(qT−θT)θ=Kq4)第四步:按照运动学关系使用 Simulink 搭建仿真框图利用Simulink 搭建仿真框图时是依据运动学关系进行搭建的,整个导弹和目标的仿真框图可以搭建成下图所示。

比例系数K=4。

5)第五步:合理设置仿真参数进行数字仿真并输出仿真结果,合成飞行轨迹。

在进行数字仿真之前,需要对 Simulink 的仿真环境进行设置,在设置界面中通常需要设置仿真起止时间和仿真步长。

仿真的起始时间通常从 0 开始,结束时间最好以导弹击中目标的时刻为结束时间。

但是对于导弹击中目标的时间并不事先知道,通常可以根据弹目距离和速度进行大致估算,并将估算的时间适当放长后作为仿真结束时间。

由于本例题中,导弹是在水平面飞行,而在高度方向上是认为等高度飞行的,因此这里仅输出在水平面的仿真结果和关键数据曲线。

导弹目标相对距离:导弹法向过载(撞击时刻):撞击前弹道偏角6)分析仿真结果从仿真曲线中可以看到,由于导弹飞行速度较高,而坦克的速度较小,同时导弹相对于目标的距离较远,导弹具有足够的时间和机动性攻击慢速的坦克目标,因而导弹击中了目标,并且飞行轨迹比较平滑,导弹在攻击过程中的需用过载较小。

当然,本例题的仿真是在攻击条件较好且不考虑观测噪声和控制能力影响的条件下得到的理想导弹的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一、 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题目要求某型防空导弹气动与传函模型参数如附录 1 和附录 2,现在发射后1.5s 时,攻角α=20,β=20。

试进行三通道控制设计与仿真。

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导弹的控制系统设计正如前面所说,如果将导弹的弹体运动学模型使用状态方程或者传递函数来描述后,对其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普通控制对象的设计的方法是几乎相同的。

因此对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简述为以下几步:(1)建立导弹弹体的动力学运动方程或者小扰动线性化方程,确定方程中的气动参数;(2)分离各通道简化方程,构建三通道弹体运动传递函数;(3)针对弹体的传递函数设计控制器,并对其进行初步仿真;(4)搭建导弹未简化弹体动力学方程的仿真模块,将初步设计好的控制器带入仿真模块,经过仿真后调整控制器参数,最终使得控制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设计好的导弹控制系统设计通常会用一些指标来衡量,如动态过程中的上升时间、调节时间和超调量等。

这些常用的指标主要描述了导弹在过渡过程中的品质。

但是对于导弹来说其在空中飞行环境变化较大,因此我们在设计时的气动参数可能不太准确;另一方面,导弹在空中会受到各种不可确定的干扰,所以对于导弹控制系统的另一个要求就是系统的稳定性。

在考核导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中除了我们常用波特图确定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外,在工程中还常常使用拉偏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考核。

也就是说将建模中的气动参数有意变化一定的围,再通过仿真考核系统的稳定性。

由于导弹为轴对称布局,因此忽略俯仰和滚动耦合参数后,偏航通道和俯仰通道的传递函数模型是相同的。

如果忽略舵机和速率陀螺动态特性,导弹弹体动力学模型为:12-(T s+1)(s)(s)==(s)(|T |T s +2T s+1)d d p d d d d K G s ϑδξ式中,各项系数与动力学系数关系如下:滚转通道动力学模型为:(s)(s)==(s)(T s+1)d x x dx K G s γδ式中,各项系数与动力学系数关系如下:31=-dx c K c 11=dx T c 导弹三通道控制系统设计(1) 俯仰通道和偏航通道由俯仰通道传递函数可知,导弹纵向姿态稳定回路为具有一个零点的三阶系统。

由于弹体存在静不稳定的情况,零点对系统的稳定性及动态性能影响较大,故在舵机前加入一个滤波器将零点滤除,滤波器为:01/s+1(T )。

取0T 为1d T 的平均值,形成偶极子将零点滤除。

则控制对象的模型变为:2-(s)(s)==(s)(|T |T s +2T s+1)d d d d d K G s ϑδξ如果采用状态全反馈,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2s =++k I p D H k s s ()k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2)滚转通道导弹的滚动姿态稳定回路为二阶系统,如果采用全状态反馈,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P D H s K K s+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1+K K )/(2T K K )dx dx D dx dx P ξ由理想的闭环系统特征方程为:查表可得气动参数:a1=0.535;a2=-2.217;a3=34.936;a4=1.017;a5=0.162;a11=0.090;c1=0.234;c3=213.973;b41=-0.018;b42=-0.018;b21=-0.173;b22=-0.173;b10=0.000;a10=0.017;c10=0.;c11=159.;系数:Kd=-21.465; T1d=0.973; Td=-0.773; Kcd=0.635; Kdx=915.248; Tdx=4.277; 经计算,俯仰和偏航通道全状态反馈系数:K K=−5.4285;K K=−18.5582;K K=−0.4292滚转通道PD反馈系数:K K=1.8692;K K=−0.1298先根据俯仰偏航滚转三通道传递函数进行理论仿真:图2-1 三通道模拟仿真结构框图图2-2 滚转通道阶跃响应曲线图2-3 俯仰和偏航通道阶跃响应曲线从图2-2和2-3中可以看出系统的调节时间和超调量均达到了设计指标,但是采用这种反馈控制器设计的控制系统是存在静差的。

此外,这种验证只是在定常简化系统中的设计,至于设计的结果必须放到完整的弹体动力学方程组中仿真验证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

因此搭建六自由度弹体仿真图:图2-4 弹体动力学小扰动线性化方程三通道仿真框图如下:图2-5 导弹弹体系统仿真框图假设初始滚转、俯仰、偏航角均为1,系统具有迅速稳定各角度能力,可以得到仿真曲线:图2-6 滚转通道阶跃响应曲线图2-7 俯仰通道阶跃响应曲线图2-8 偏航通道阶跃响应曲线与理论仿真相比,滚转通道存在静差;而偏航和俯仰通道响应快速性较为良好。

由此可以看出实际弹体响应与传递函数响应略有不同,因此设计必须在实际弹体模型中检验。

导弹的制导控制系统综合设计仿真导弹的约束条件分析与指标要求下面明确导弹在制导和控制系统方面的约束条件:制导系统的约束:末制导过程中导弹的主升力面为了保证功角约束限制过载在2g ±围;导弹的导引头最大视线角不能超出25±o ;着地时弹道倾偏角-45≤o。

控制系统的约束:导弹采用BTT-90控制;当然为了仿真的简便起见,我们也对仿真做了如下假设:导弹导引头对目标角速度和距离测量存在高斯白噪声误差;导弹速度近似保持不变;导弹为三通道独立控制。

图3-1 BTT 控制系统框图图3-2 弹目距离图3-3 视线角速度图3-4 导弹攻击目标的比例导引法法制导过程中的侧向过载曲线结果分析:由于系统误差等的影响,脱靶量接近2m,仿真良好,制导控制系统设计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