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古籍建设和服务
21世纪以来《尔雅》研究综述

21世纪以来《尔雅》研究综述摘要:《尔雅》作为古汉语训诂学的集大成之作,在我国学术史上有极大研究价值。
对21世纪初期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对把握《尔雅》现阶段研究重点及方向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各大语料库检索的文献进行分析,把21世纪国内《尔雅》研究分为六个方面,同时还简略概述了日本和欧美《尔雅》的研究状况,并对《尔雅》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指出了今后《尔雅》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尔雅》;21世纪;综述一、研究背景《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在我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尔雅》研究,在历史上有三个高峰期。
第一个时期是汉代至魏晋。
这个时期对《尔雅》的研究,主要是用《尔雅》来解释古语,在疏通古今异语方面发挥作用。
第二个时期是清代。
清人研究《尔雅》涵盖多种方面:考释名物、校勘辑佚、引注作疏等。
此时期《尔雅》研究成为小学研究的主流,使《尔雅》的内容得到比较全面的阐释。
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
总论和汇释《尔雅》的文献,成为20世纪研究成就最大和最具特色的著作。
例如:黄侃《尔雅略说》、周祖谟《续雅学考拟目》和朱祖延的《尔雅诂林》。
这一时期,虽然部分学者仍以清人的考据方法研究《尔雅》,但朝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像考释名物、校勘辑录、音训补释等,研究范围更加深广。
此外,还出现了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尔雅》的论著,而且开始用训诂学、词汇学、考释学、文化学理论阐释《尔雅》,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上世纪近百年发表的《尔雅》专著及相关论文,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关于《尔雅》的综述类文章也悉数可见。
但自21世纪以来,《尔雅》综述类文章寥寥无几,本文借此机会对新世纪近20年来的《尔雅》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梳理,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助益。
二、国内《尔雅》研究(一)训诂学研究在传统的小学领域中,《尔雅》可以说是训诂学的始祖,所以《尔雅》的研究很多是在训诂学范畴内进行的。
世界十大图书馆

世界十大图书馆图书馆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散地。
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教育职能作用。
图书馆的丰富馆藏,可以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把精神化成物质;可以通过对馆藏的遴选,加工、集萃,向读者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图书馆可以通过画廊、墙报、学习园地等各种活动大力宣传两个精神文明建设。
当然,根据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图书馆。
让我们认识一下世界十大图书馆吧!1、美国国会图书馆——华盛顿10、法兰克福图书馆(属于德意志国家图书馆)——法兰克福今天,我们将详细介绍世界最大的三所图书馆!书馆馆员的职责没有做过明确规定,也没有规定其他特殊的任职资格。
直到1897年,参议院获得批准图书馆馆长享有选举权时,才对相应的工作做出具体的规定,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国会图书馆才在美国社会中逐步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目前,该图书馆以1亿2800万册的馆藏量成为图书馆历史上的巨无霸,图书馆书架的总长超过800公里。
据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站最新介绍:目前藏品总数1.3亿,其中0.29亿书籍、只有使用借阅证才能进入读者阅览室和读书借票表决,为终身制。
历任馆长的名字都镌刻在杰弗逊大楼一侧的大理石墙壁上,体现了美国社会对图书馆长的尊重和对图书馆事业的重视。
2、开放时间现在,凡是年满17岁,并持有照片的正式身份证明者,均可以向美国国会图书馆申请办理免费阅读证。
托马斯〃杰斐逊大厦 周一至周五:10:00a.m.-5:30p.m1、概况俄罗斯国立图书馆是欧洲第一大图书馆,藏书总量仅次于拥有2.1亿册/件藏书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居世界第二位。
该馆始建于19世纪60年代。
1862年鲁缅采夫博物馆由彼得堡迁往莫斯科,迁入由著名建筑师巴热诺夫设计,坐落于克里姆林宫旁的帕什科夫楼。
同年,作为该博物馆一部分的莫斯科第一所免费公共图书馆开放,名为莫斯科公共博物馆及鲁缅采夫博物馆图书馆,通常称鲁缅采夫图书馆。
该馆当时藏书基础是著名国务活动家鲁缅采夫伯爵丰富的藏书。
图书馆工作中的数字化资源建设

图书馆工作中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在图书馆工作中,数字化资源建设正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资源不仅能够提供更便捷的获取途径,也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工作中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要性、目标和策略,并分享一些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案例。
一、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要性数字化资源建设对图书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数字化资源能够提供更多样化的资源种类。
通过数字化技术,图书馆可以将纸质图书、期刊、报纸等资源转化为电子文档,使读者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到这些资源,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阅读渠道。
其次,数字化资源建设有助于保护珍贵的或易损的文化资料。
许多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文献、照片、音频和视频等资料,这些资料可能因为受损、老化或其他原因而面临丧失的风险。
通过数字化技术,这些文化资料可以被复制和保存,以确保它们的长期保存和访问。
最后,数字化资源建设能够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通过数字化资源,图书馆可以实现自助借还、自动检索和智能推荐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
二、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目标为了有效推进数字化资源建设,图书馆应该明确相应的目标。
首先,图书馆应该建立完善的数字化资源收集和整理机制。
这包括与出版社、合作伙伴、个人捐赠者和学术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获取和整理丰富多样的数字化资源。
其次,图书馆应该提供便捷的数字化资源检索和访问方式。
这包括开发友好的图书馆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提供多样化的数字化资源浏览和下载渠道。
此外,图书馆还应该关注数字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定期更新和维护数字化资源,以确保资源的质量和可访问性。
最后,图书馆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源建设提升读者参与和满意度。
这可以通过开展数字化资源培训、举办数字化资源展览和组织社区活动等方式实现。
三、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策略在数字化资源建设过程中,图书馆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实现目标。
首先,图书馆应该制定详细的数字化资源建设计划。
日本收藏汉籍的图书馆和汉籍书目

一、藏有汉籍图册的日本文库、图书馆1、内阁文库与德川幕府藏书内阁文库为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下属。
馆内所藏汉籍,基本上由幕府时代的“红叶山文库”、昌平黉和江户医学所旧藏这三部分组成。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丰臣秀吉时代和其后的德川幕府时代的“红叶山文库”。
十六世纪末,关白丰臣秀吉的养子丰臣秀次随丰臣军征服关东时,将利足学校连同藏书一起运往京都。
又将原藏于金泽文库的包括宋元版的全部藏书,称名寺的宋版经卷,镰仓古寺院的大量墨宝也一并带回京都。
丰臣的家将们也协助秀次蒐集,将万历朝鲜战争中朝鲜半岛掠夺的朝鲜古籍和宋版提供给秀次。
秀次也成为16世纪末日本最大的藏书家。
1591年将关白之位让给养子丰臣秀次,自称太阁。
1598年丰臣秀吉去世,位居五大老之首的德川家康与秀次争夺领导权。
1615年5月大今大阪之役,丰臣秀次战败自杀。
秀次的藏书尽归德川。
德川家康将原利足学校的藏书和金泽文库送回关东旧址,其余余下的书籍藏于自己的红叶山文库。
德川本人很好学,翻刻了许多汉文古籍,如《孔子家语》、《六韬》、《三略》、《贞观政要》、《周易》、《武经七书》、《大藏一览集》、《群书治要》等。
在日本翻刻的汉籍被称为“和刻本”。
德川时代的和刻本主要有“伏见版”和“骏河版”。
家康在骏府(今静冈市)去世后,其藏书一分为四:一部分运回江户,其余分给尾张、纪州、水户的德川氏三家。
这就是所谓“骏河御让本”。
尾张德川为此设立蓬左文库,纪州德川家设立南纪文库,水户德川的藏书则保存于藩校彰考馆。
整个江户时代,其“红叶山文库”起着一种国家图书馆的功能,不仅从中国运来的书籍由其优先购置,诸藩也将最好的书籍进贡给“红叶山书库”如九州大分佐伯藩主毛利高标(1755—1801)就将其藏书中精品两万余册无偿进献。
昌平黉之藏书,起源于林罗山为首的林家私家藏书。
到宽正九年(1797)林述斋时代林家家塾被改组成幕府的官学以来,其藏书已变成官学附属的图书馆。
明治维新后归属中央行政机关太政官属下太政官文库。
日本各地收藏中医古籍的图书馆(一)——宫内廷书陵部

学古籍有较为麻烦 的申请手续 , 首先需要查找此处 的藏书 目录, 即1 9 5 2年 由宫 内厅书陵部 编写 的《 和 汉图书分类 目录》 , 一般大 学图书馆都会 收藏有 此 书 。它 分 为上下 两部 分 , 其 中与 医 学相 关 内容 见 于
下册理 学 1 4 5 8~1 4 7 2页 、 药学 1 4 7 7页 、 医学 1 4 7 8~
作者单位 : 北京中医药 大学 , 北京 1 0 0 0 2 9 通讯作者 : 梁永宣 , E ma i | : l y o n g x u a n 4 1 6 @y a h o o . e o m. e n
北桔门前往 申请阅览时, 在距离大门 1 0 0多米之外 , 还 有一道 栅 栏 阻挡 着 , 那 里 设 置 有 门铃 , 按 下 后 会 有身着警服的工作人员通过对讲系统核实身份 , 确 认为阅览书籍者时会将入 口处打开 , 在进入大门之
前, 他们 收 取 你 的 同意 书 , 为 你 挂 上 临 时 阅览 者 身 份证 , 这 样 才 能 跨 进 北 桔 门 的入 口, 进 入 书 陵部 阅 览 室通 道 。在 这 里 , 触摸书籍之前 , 你 还 需 要 换 上
与一 般 的 图书 馆 相 比 , 到 宫 内厅 书 陵 部 阅览 医
奖学金 , 以“ 日本所藏 中医散佚古医籍 ” 为核 心, 开 始 了对 各 地 图 书 馆 的藏 书调 查 活 动 。 当 时 的 那 一
年问 , 曾经 寻访 了 日本 关 东 、 关西地区的近 2 0家 国 立、 县立、 私立 图书馆 , 感 受 了很 多 与 国 内不 同之
河边 慢跑 的人们 , 走 向这 座戒 备 森 严 的机 构 。它 的
地址是在东京都千代 田区千代 田 1 —1 , 邮政编码为
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的日本图书馆服务——谈谈日本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东京 2 3区市 町村立 ( 市级 以下 )个 ) (
58 6 63 7 92 7 19 5 2 29 19
6 4 7 72 5 15 0 0 16 6 3 26 2 6
5 4 18 7 0 90 1 75 2 5 2 88 0 3 22 6 9 5
的数字 化 。
期轮岗 , 大家都能 了解 、 使 掌握 图书馆工 作技能 , 减少人力资源 , 提高工作效率 。 3 .强 调 以读 者为 中心 的 图书 馆服 务 日本 《 书 馆 法 》 定 , 图 规 图书 馆 的 根 本 任 务 是 提 供 图书 馆 服务 , 理 念 就 是 在 任 何 时 候 、 何 地 其 任 点 为任 何 人 提供 所需 要 的资 料 。这 是 《 书馆 法 》 图 中最 具深 刻 意义 和深 远 影 响 的规 定 。 《 书馆 法 》 图 就利用者与 图书馆提 供 的服务 作 了明确的 阐述 : 图书馆 为 了实 现 图书 馆 服 务 , 须 适 应 当地 的情 必 况和一般公众 的要求 。从 中我们可 以知道图书馆 提 供 服务取 决 于 地 方 特 点 和一 般 公 众 的 要 求 , 而 不能 是 以我 —— 图 书馆 为 主 的 图 书 馆 服 务 , 求 要 图书馆 必 须 紧 密 连 接 地 方 特 点 和 社 区 民 众 要 求 , 否则 , 图书 馆 服 务 就 会 成 为 面 向 某 些 特 殊 阶层 的
服务 。
民提供服务 , 有外借服务 、 儿童服务 和全市地域性
3都道府县立图书馆 的基本职能为支援市町 、 村 图书馆 , 提供馆际互借 ; 向直接来馆 的读者提供 与市 町村 图书馆 同样 的服 务 。 福井县立 图书馆隶 属于福井 县教育委 员会 , 现设 有 福 井 县 立 图 书 馆 和 分 馆 “ 狭 图 书 学 习 中 若 心 ” 职工 3 , 5人 , 福井 县 立 图书 馆下 设 4个 部 门 :
日本收藏汉籍的图书馆和汉籍书目

一、藏有汉籍图册的日本文库、图书馆1、内阁文库与德川幕府藏书内阁文库为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下属。
馆内所藏汉籍,基本上由幕府时代的“红叶山文库”、昌平黉和江户医学所旧藏这三部分组成。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丰臣秀吉时代和其后的德川幕府时代的“红叶山文库”。
十六世纪末,关白丰臣秀吉的养子丰臣秀次随丰臣军征服关东时,将利足学校连同藏书一起运往京都。
又将原藏于金泽文库的包括宋元版的全部藏书,称名寺的宋版经卷,镰仓古寺院的大量墨宝也一并带回京都。
丰臣的家将们也协助秀次蒐集,将万历朝鲜战争中朝鲜半岛掠夺的朝鲜古籍和宋版提供给秀次。
秀次也成为16世纪末日本最大的藏书家。
1591年将关白之位让给养子丰臣秀次,自称太阁。
1598年丰臣秀吉去世,位居五大老之首的德川家康与秀明书馆,图书第二部汉书目录》,在原来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外,又收录字书、韵书、目录、类书、丛书,别立第五门。
现行目录是1956年由福井保编纂的,名为《内阁文库汉籍分类目录》。
编纂过程中,始终得到目录学专家长泽规矩的指导。
此目录与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汉籍分类目录》一起,成为日本汉籍目录编纂的样本。
2、宫内厅书陵部现在称作宫内厅书陵部图书馆,二战前称为宫内省图书寮。
建立于明治十七年(1884),其藏书由献纳和接受两种来源。
如昭和二十四年三月,一次接受的书籍仅汉籍就有18384册10568帖,以红叶山文库的藏书为主献纳较多者如古贺家之藏书(古贺精里、古贺侗庵、古贺茶溪)于明治二十二年献纳于宫内厅书陵部德山藩主毛利元次亦于明治二十九年将其中善本献于宫内省。
宫内厅书陵部的汉籍藏书经神田喜一郎整理编目,分别出版有《帝室和汉图书目录》、《增加帝室和汉图书目录》、《图书寮汉籍善本目录》。
3、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国立国会图书馆”是日本的中央图书馆,其前身是“东京书籍馆”,开设于明治八年(1873)。
明治三十年(1897)改称“帝国图书馆”。
明治三十九年在上野开设新馆,此后馆址一直在上野。
日本各地收藏中医古籍的图书馆(二)——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

初, 当时辗转听说该处 收藏有很多 中医古籍 , 便 怀 着 非 常好 奇 的心 情 去探 查 。 内 阁文 库 与 宫 内廷 皇
家 图 书馆相 距 不 远 , 从 东 京 站 丸 之 内 出 口, 沿 着 皇
宫护城河的对岸 , 途经《 每 日新闻》 报社 , 步行 1 8 分 钟 即到 。它 坐落 于 东京 美 术 馆 之 邻 , 虽 也 可乘 坐 地 下 铁 东西线 在竹 下 站 出 口即达 , 但 笔 者 每 次都 愿 享
世 界 中西 医 结合 杂 志 2 0 1 3年 第 8卷 第 3期
Wo r l d J o u na r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a n 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2 0 1 3 , V o 1 . 8 , N o . 3
用 。 同时 阅览 室还 明 文规 定 , 铅 笔 刀 使 用后 应 立 即 拔 出 电源 , 以防止 误 碰 出现 意 外 。 随着 检 索 电子 书 目的完善 , 服务 台对 侧 还 专 门设 有 计 算 机检 索 设 备 4台 , 但 只提供 检索 馆 内 目录 , 不 允许 其 他互 联 网查 询 。服务 台 对侧 两 边 排 放 着 几 十 张 长 条 状 阅读 书 桌, 非常 简便 实 用 , 有 助 于 档 案 和线 装 书 籍 的 摊 开 阅读 。阅览 室 服务 台 处还 设 有 征 求 意见 本 , 因汉 籍 文献 较多 , 他们 非常 欢 迎 来 自中 国 的学 者用 中文 记
。3 1 3・
・
海外 中医药动态 ・
日本 各 地 收 藏 中 医古籍号 】R 2— 4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3— 6 6 1 3 ( 2 0 1 3 ) 0 3—0 3 1 3— 0 2
书籍文物数字化保护案例

书籍文物数字化保护案例书籍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珍贵的书籍和文物进行数字化记录和保存,以保护其原始形态和内容,并为公众提供更便捷的访问方式。
下面列举了10个书籍文物数字化保护的案例。
1. 敦煌文献数字化保护:敦煌文献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手稿,敦煌研究院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文献进行影像扫描、文字识别和数据库建设,实现了敦煌文献的数字化保存和在线浏览。
2. 国家图书馆数字化计划:国家图书馆通过数字化计划,将馆藏的珍贵古籍、稀见书刊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了数字化图书馆和数字化文献资源库,方便读者在线阅读和检索。
3. 英国大英图书馆数字化计划:大英图书馆通过数字化计划,对馆内的文献、手稿、地图等进行数字化保护,通过在线平台提供全球用户免费访问和下载。
4. 罗马图书馆数字化项目:罗马图书馆通过数字化项目,将古罗马时期的手稿和文献进行数字化保存,建立了一个全球最大的数字化图书馆,为研究者和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资源获取途径。
5.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化项目: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通过数字化项目,对馆内的珍贵书籍和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了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数字化图书馆,方便公众在线阅读和研究。
6. 美国国会图书馆数字化计划:美国国会图书馆通过数字化计划,将馆内的珍贵文献、地图、照片等进行数字化保存,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在线浏览和研究的平台。
7. 印度国家图书馆数字化项目:印度国家图书馆通过数字化项目,将馆内的珍贵手稿和古籍进行数字化保存,建立了一个数字化图书馆,为研究者和学生提供了便捷的资源获取途径。
8.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数字化项目: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通过数字化项目,将馆内的珍贵文献和照片进行数字化保护,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在线阅读和研究的平台。
9. 埃及国家图书馆数字化计划:埃及国家图书馆通过数字化计划,将馆内的古籍和手稿进行数字化保存,建立了一个数字化图书馆,方便读者在线阅读和研究。
王雪梅赴日本访问学习的考察调研报告

赴日本访问学习的考察调研报告王雪梅根据承担项目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和经费资助,我于2014年1月14日-2014年3月15日赴日本上智大学地球环境学研究科进行地球环境信息科学专题进修。
上智大学位于东京皇居的西边,楼层高处可遥望皇居绿树丛中接见外宾的白色别墅。
上智大学始建于1913年,1953年成立研究生院,长于理工和人文社科教育,是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学,也是一所国际型大学,国际化程度高,常聘和临聘职员共有一千多位,其中专职教员有15%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中国、俄罗斯、印度、阿根廷等。
大量留学生来自中国、韩国和美国,以及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蒙古等,学校通过交换留学生和一般留学也把学生大量送往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等高校学习。
学校有许多格子间的大办公室,管理人员为我在图书馆那栋楼上安排了一间几平米的办公室。
用我的职员证刷卡进楼,也就进入了图书馆,图书馆地下2层地上8层共有藏书一百多万册、印本期刊一万多种,其中外文藏本接近半数。
每层楼大半边是图书馆、小半边是办公室,侧面阅览席各层累计有1900多个位置。
入楼后可自由出入各层书库,也可自行把书拿到办公室内阅读,如果长期使用或要带出楼,只需在1楼的自助借阅机刷下我的卡和书即可,归还时自己投入门口的一个小窗口就行了。
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科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综合起来,将环境教育作为研究中心,通过人类活动的变革,把建设健全的资源丰富的环境作为重要课题,开设有英日语专业课程。
我的邀请人黄光伟教授是毕业于东京大学的水文学家,是日本国土交通省的咨询专家,在环境评价、水资源与水污染治理等领域有比较深的造诣。
在日本两个月期间,与黄教授进行多次相关学术问题讨论,完成了一篇论文的修订和一份项目申请书,还讨论等以后条件成熟双方可考虑申请环境评估和水污染治理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中日合作研究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及其发展历程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及其发展历程探索作者:姚国章,周敏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1年第28期摘要: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全面推动了经济社会数字化的进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因此进入了数字化的快车道。
只有更好地理解数字技术和数字化的内涵,才能把握非遗数字化的本质。
从分析数字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以及对数字化的基本认识出发,理清非遗数字化的概念定义,分析非遗数字化四个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国内非遗数字化的发展状况进行探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数字化;数字技术;数字化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8-0045-03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而逐步积累起来的智力成果,既是科学技术之源,也是民族文化之根,更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
为了让非遗成果世代相传,千百年来,人民想尽各种办法使其得以留存、保护、传承和传播。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非遗数字化正迎来新的契机,在此时,更好地理解数字技术和数字化的内涵,从而把握非遗数字化的本质,促进非遗数字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国际、国内非遗数字化的发展历程,是开启我国非遗数字化新征程的重要参考。
一、对数字技术和数字化的认识数字技术已当之无愧地成为我们经济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字化也已成为新的潮流,进一步把握数字技术和数字化的内涵十分必要。
(一)数字技术的基本概念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般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等手段将传统信息资源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数字信息的技术。
数字技术的处理对象包括图、文、声音和视频等,使其转化为被计算机识别的“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播和还原,同时还能在运算和存储等环节中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编码、解码、压缩以及加密、解密等各种操作。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数字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已成为当代最具有活力、最富有影响力和最充满变革力的关键性技术之一,给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带来了重大、深远和积极的影响,并将持续发挥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古籍建设和服务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古籍建设和服务张志清2002年11月18-26日,我随同陈力副馆长、孙利平处长、刘康宁副处长赴日本参加了中日国家图书馆第22次业务交流。
在十天时间里,先后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东京总馆、国际儿童图书馆和关西馆进行了业务交流,参观了东洋文库、静嘉堂文库、东京大学图书馆、大阪府立中央图书馆等单位。
这次交流的主题是“新服务的开展和电子图书馆的发展”。
在东京总馆的正式交流中,刘康宁副处长作了题为“中国国家图书馆电子文献服务的现状与设想”的报告,其中涉及到我馆善本特藏文献数字化方面的内容引起了日本同行的兴趣。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方面也介绍了他们开展善本文献数字化的情况,两馆在善本特藏文献数字化的进展、元数据格式和标准、人才的选拔等问题上进行了交流。
一、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办馆思想的启示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办馆和进行数字化建设是有明确指导思想的。
宇治乡副馆长在《国立国会图书馆开展的新的服务》的报告中阐述国立国会图书馆开展服务的两个原则是“从世界到世界”,“从过去到未来”。
这两个原则立意很高,对我有很大启发。
“从世界到世界”是图书馆所收集资料、信息的范围以及图书馆所提供资料、信息的范围的具体体现。
在国会图书馆看来,亚洲是同心圆的核心,但国会馆的眼界不止于亚洲,也向全世界开放。
现代信息技术则是这一目标实现的手段。
在以后对国会图书馆、国际儿童图书馆、东京大学图书馆、东洋文库等单位的考察中,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感觉日本各主要图书馆历来不把眼光局限在收集国内文献上,而是非常重视收集亚洲乃至世界各地区的文献。
在这些主要图书馆中,都有数量庞大的亚洲出版物,其中珍贵文献不在少数。
比如国会图书馆收藏了36万册亚洲、中东、北非地区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资料,中、韩文所占比重最大。
仅中文资料中,就有图书25万册、杂志2800种、报纸230种,选书质量很高。
该馆还收藏了大量中国历代特别是清朝的文献、族谱和地方志,还有近39万张国内外地图,数量远远超过我馆。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 以“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为中心的古籍数字化工作

为中心的古籍数字化工作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引领古籍数字 化新篇章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引领古籍数字化新篇章
中华古籍,这一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一 直备受。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保存难度大,以及利用不便等原因,这些宝贵的 文献资料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瑰宝,我国政府积极推进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其中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中华古籍资源库”的建 设。
(2)技术难题:虽然已开展了一些数字化工作,但在技术上仍存在一些难题, 如如何更好地保留古籍的原貌和信息,如何提高数字化效率和准确性等问题。
参考内容二
内容摘要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华古籍的数字化已成为一种趋势。而在这个过 程中,国际合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将探讨中华古籍数字化的国际 合作的重要性和相关问题。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引领古籍数字化新篇章
“中华古籍资源库”是一个以数字化方式保护和利用古籍的综合性平台,其 建设的核心是古籍数字化工作。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 成果。通过对全国各大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的古籍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数字化 加工,我们成功地抢救和保护了大量珍贵的古籍。同时,我们也注重提高数字化 工作的标准和规范化,以确保数字化信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引领古籍数字化新篇章
总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斐然,其中以“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为 中心的古籍数字化工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全面数字化保护和高效利用 古籍资源,我们不仅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球文化的 交流与互鉴做出了积极贡献。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中华古籍资源 库”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实现全球范围内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世界十大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第三,第一你猜到了吗?

世界十大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第三,第一你猜到了吗?朋友,你常去图书馆吗?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一个宏伟的美丽的图书馆是一个有着无限的乐趣的地方。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上最大的和最美丽的10个图书馆吧!十、法兰克福图书馆(属于德意志国家图书馆)(700万册)法兰克福德意志国家图书馆(Die 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是联邦德国的国家图书馆之一。
做为非借阅图书馆,德意志图书馆承担着从1913年以来所有德语出版书籍的保藏工作,除此之外该图书馆还负责制定德国国家书目。
法兰克福国家图书馆:承担整个德意志图书馆网上书目(OPAC)的改进和编辑、图书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负责德意志图书馆的构建和领导。
除此之外法兰克福国家图书馆还提供国家图书书目服务。
九、日本国会图书馆(727万册)东京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有两个源流。
一是设立于1890年、隶属于旧宪法下帝国议会的贵族院众议院图书馆,另一则是设立于1872年、隶属于文部省的帝国图书馆。
其中帝国图书馆经历了自书籍馆(1872年)、东京书籍馆(1875年)、东京府书籍馆(1877年)、东京图书馆(1880年)至帝国图书馆(1897年)的变迁。
1947年改称为国立图书馆。
由于帝国图书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是接受缴送本的图书馆,因此,其藏书包括了明治以后日本出版的所有出版物,两个图书馆的藏书成为NDL藏书的重要基础。
该馆是以美国国会图书馆为模式建立的,1948年6月5日正式向一般读者开放。
八、莱比锡图书馆(属于德意志国家图书馆)(900万册)莱比锡德意志国家图书馆(Die 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是联邦德国的国家图书馆之一。
做为非借阅图书馆,德意志图书馆承担着从1913年以来所有德语出版书籍的保藏工作,除此之外该图书馆还负责制定德国国家书目。
莱比锡国家图书馆:主要负责珍贵图书的保护与收藏。
七、法国国家图书馆(1100万册)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是法国最大的图书馆,也是屈指可数的世界大型图书馆之一。
日本古籍数字化过程中式样书的使用及启示

划 ”项 目和香 港 地 区“汉 达文 库 ”等 ,多达 近 400个 项 在 产 品生 产 、软 件 开发 、车 间技术 等 领域 应 用广 泛 ,
目。 国际上 ,一些 发 达 国家 对 古籍 数 字 化工 程 同样 包括做法程序表、工序说明书、规格明细书、设计说
引 人 关 注 ,如 英 国 图 书馆 的 “萨 克 逊 史 诗 手 稿 (The 明书等等 ,起到规范工序 、制作说 明和总结标 准的
图书馆学刊 2018年第 5期
TU SH U G U A N X U EK A N N 0 .5 。2O 18
日本古籍数字 化过程 中式样书的使 用及 启示术
张 文 亮 姚 思 爽 张 桐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大连 辽宁 1 1 6029)
[摘 要】日本 国立 国会 图书馆 在 对馆 内资料 进行 数 字 化 的过 程 中使 用式样 书来规 范流 程 。从 式样 书 内容 与 结构 和 使 用特 点 等 方 面进 行 分析 研 究 ,通 过 分析 日本 古 籍数 字化 过 程 中式样 书 的使 用现状 ,从而提 出可供我国古籍数字化参考的启示。
提 供 了借鉴 意义 。
所分隔开的 、备有空调设备 的 ,且为耐火构造的保
3 式 样 书 的 内容 与 结构
管库里保管原资料 ;要定期的记录耐火保 管库和工 作 场 所 的 温 、湿度 情 况 ,按 照 当事 馆 的要 求 提交 ;为
一 般来说 ,式样书分为 3种 :要求式样书 、功能 了 防止 遗失 、失 窃 、破 损 、污 损 、老 化 的发 生 ,要 特别
数 字 化事 业走 过 了近 40年 的风 雨历 程 ,如 我 国 国家 的制 定 为 13本 古籍 数字 化事 业提供 了统 一标 准 。
流寓日本之中国珍善本古籍述状

流寓日本之中国珍善本古籍述状中国古籍,尤其是珍善本古籍,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中国珍善本古籍流寓到了日本。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流寓日本的中国珍善本古籍的历史背景、保存现状和流传影响。
日本自隋唐时代起开始大量引入中国文化,包括书籍。
在历史长河中,由于战争、贸易和文化交流等原因,一些中国珍善本古籍流入了日本。
例如,日本平安时代的《金光明最胜王经》就是由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时带去的。
这些古籍成为了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本,这些中国珍善本古籍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保护。
其中一些被收藏在如东京东洋文库、京都中文藏书会等著名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中。
同时,一些私人收藏家也拥有部分珍贵的中国古籍。
然而,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遭受多次地震和战争的破坏,部分古籍已经遗失或损毁。
这些流寓日本的中国珍善本古籍,不仅丰富了日本的文献资源,也对日本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就曾根据流寓日本的中国珍善本古籍《论语》写出了《论语新探》一书。
这些古籍对推动中日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流寓日本的中国珍善本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我们应该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挖掘和利用这些古籍资源,为推动中日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做出贡献。
我们也要重视对古籍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以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永久传承下去。
本文将探讨古籍图像数据库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以首都图书馆馆藏古籍珍善本图像数据库建设为例。
在数字化时代,古籍图像数据库建设已成为图书馆界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于古籍珍善本来说,建设图像数据库尤为重要。
首都图书馆在建设古籍珍善本图像数据库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技术、资金、人才等。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
技术问题是古籍图像数据库建设的核心问题。
首都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数字化扫描、图像处理、数据存储等。
然而,这些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图像质量下降、数据安全难以保障等。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
768卷
缩 微 卡片
12 1 3 5 7 张 156
,
,
1 3 2 2 3 D张
缩 微 印刷 品
26
,
3 4 1件
而 建立 的
由 前 帝 国 图 书 馆 ( 现在 国立 国 上 野 图 书 馆 ) 和 战 前帝 国
。
2 1
1 6 05篇
,
连 续 出版 物
124种
会 图 书馆分 馆
赤 坂 离宫
,
(现 刊 )
:
馆 长一 副馆 长
采访 部 图 书加 工部 流通部 咨 询 与 书 目部
注 释 目录
日本 法 律 和 条 令 索 引 ( 年 刊 ) 日本 国 家 书 目 ( 年 刊 ) 日文 期 刊 索 引 学 ( 月刊 )
,
馆 际服 务 部
政 部 行政 和 法 律 部 门 的
3 0 所分
:
人 文 科 学 和 社会科
该馆 的 组 织 情 况 为
行 政 管理 部
国 会 附属 图 书 馆
国立 国会 — 图 书馆 少 儿 读 物 目录
外 文 出 版物 ( 半 月 刊 )
国 立 国会 图 书馆 国 外原 子 能 报告 目 录 ( 年刊 )
上 野 图书 馆 东 洋文 库
研 究 与 立 法 咨询 部
外 文 期 刊 目录
外 文 期 刊 分 类 目录 日文 科 技 期 刊 指 南 国 会讨 论 总 索 引 ( 各 次 会 议 ) 日 本 政 府 出版 物
国会两院 的 图书馆 等 组成
该馆 原 设立 在
。
该 馆 出 版的 书 目
种
,
、
目录 和 索 引 达 2 D多
日本古籍数字化实践及标准体系研究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摘要:古籍数字化对于揭示、报道和检索利用古籍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日本古籍数字化相关部门根据古籍数字化实践和经验制定了富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数字化标准,其数字化标准体系中式样书细致缜密,人才培养内容健全完善,相关作业流程内容详尽规范,值得世界各国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古籍;古籍数字化;标准化;标准体系古籍是记载民族历史,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灵魂的宝贵遗产,古籍保护工作受多领域关注。
古籍数字化是古籍保护与传播利用的一种重要且富有成效的手段,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古籍数字化工作已在许多国家广泛开展起来。
2007年1月我国正式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此后,我国古籍数字化成果不断涌现。
然而,随着古籍数字化成果增多,古籍数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
日本在古籍数字化实践和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有丰富经验,值得借鉴。
一、古籍数字化概述(一)古籍数字化的概念我国《古籍著录规则》(GB/T3792.7-2008)将古籍定义为:“古籍主要是指1911年以前(含1911年)在中国书写或印刷的书籍”。
日本东京古典会主页定义:明治时期以前书写并印刷的所有有价值的作品都被称为古典籍(和本),即古籍。
日本学者反町茂雄以分类的方式来界定古籍概念:古典籍有手写本和印刷本两种,在日本有古写本、写本、名家手写本、古版本、江户时代的版本、古文书、古地图等几种类型。
关于古籍数字化的内涵,不同学者的文字表述有异,但其核心相同,即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籍,在对纸质古籍进行校雠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对古籍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制成古籍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用于揭示、报道和检索利用古籍的工作。
古籍数字化是目前人们保护和利用古籍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
(二)古籍数字化标准按照国际上对标准内涵的界定,笔者认为古籍数字化标准应是: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的关于古籍数字化工作的原则、导则、规则等规范性文件。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践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践作者:张洁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2年第3期张洁(上海市闸北区图书馆,上海200071)关键词:数字图书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NDL);启示摘要: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是日本唯一的国立图书馆,也是日本国内最大的公共图书馆。
介绍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上的最新进展及对我国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启示。
如要健全数字图书馆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要做好规划与实施计划、要利用新兴技术促进数字图书馆服务手段和方式的改进等。
中图分类号:G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3-0141-021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概况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建于1948年,隶属于日本国会,受众、参两院的监督,是日本唯一的国立图书馆,也是日本国内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位于日本首都东京\[1\]。
截止2011年3月,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共有藏书37,497,260件,其中图书9,698,593卷,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14,272,111件。
完成了约100万件大规模的纸质文档数字化工作,包括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拥有的日本出版的1969年以前的几乎所有图书、11,000份期刊杂志、73,000本珍稀古籍\[2\]。
2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践2.1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做好建设规划与计划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一直以1998年制定的电子图书馆构想为蓝本,完善软硬件基础,不断地充实电子图书馆计划。
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2004年远景纲要”中也将“开展数字资源存储”作为四大发展目标之一。
2004年2月17日,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制定了新的中期计划——“国立国会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中期计划2004”\[3\]。
2009-2010年,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对图书、杂志、儿童书籍和杂志、稀缺资料、古籍、在日本出版的论文和官方公报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数字化工作(约90万册)。
图书馆同时制订了一个新的2009-2011年媒体转换计划,对原始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取代缩微胶片\[4\]。
抗战期间日、美两国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影响比较

抗战期间日、美两国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影响比较作者:刘劲松,张书美来源:《图书馆界》 2009年第2期[摘要]抗战期间中国图书馆事业受日、美两国影响大相径庭:侵华日军残暴摧残中国各类图书馆,致使中国图书馆事业蒙受重创;而美国对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包括图书馆事业)援助有加,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抗战期间;中国图书馆事业;日本;美国[中图分类号] G250.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 - 6041(2009)02 - 0001 - 03抗战期间侵华日军不仅疯狂屠杀中国军民,还对中国实行文化侵略,中国沦陷区上千所图书馆被炸,数千万册的藏书被毁,使原来已有相当基础的中国图书馆事业遭受重创。
而在抗战期间与中国结盟的美国,通过代为保存中国珍贵典籍、赠送图书资料等形式,给予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极大支持。
1抗战期间日本对中国图书馆事业摧残有加1.1摧毁“民众教育机关”——公共图书馆文化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日本侵略者为永久奴役中华民族,在侵华战争中除疯狂屠杀中国军民外,还大肆摧残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其中作为“民众教育机关”的公共图书馆就是日寇破坏的首选。
抗战期间,中国受损严重的著名公共图书馆不一而足,如:北平沦陷后,国立北平图书馆除运出珍本30万册外,图书馆便被日伪占领,存书散失颇多,其寄存于香港冯凭山图书馆的300多箱图书全部被日军掠走,其中有珍贵的3.5万册线装书;当时的国立中央图书馆除运出贵重图书130箱外,其余图书全部损失(其中拓片150种,计7万余片);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所藏清代江南各公署档案6 488宗及未整理的60余大篓,全被日军运走,或卖或焚;另寄存兴化观音阁的图书被焚的有 6 808册,其中多木刻从书和各省方志;浙江省立图书馆总馆书库及孤山分馆均遭日军拆毁,损失石印《图书集成》《四部备要》《万有文库》及期刊、日报合订本数十万册,善本书散失三分之一,木刻书板2000片,淳化阁石刻帖石163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古籍建设和服务
张志清
2002年11月18-26日,我随同陈力副馆长、孙利平处长、刘康宁副处长赴日本参加了中日国家图书馆第22次业务交流。
在十天时间里,先后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东京总馆、国际儿童图书馆和关西馆进行了业务交流,参观了东洋文库、静嘉堂文库、东京大学图书馆、大阪府立中央图书馆等单位。
这次交流的主题是“新服务的开展和电子图书馆的发展”。
在东京总馆的正式交流中,刘康宁副处长作了题为“中国国家图书馆电子文献服务的现状与设想”的报告,其中涉及到我馆善本特藏文献数字化方面的内容引起了日本同行的兴趣。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方面也介绍了他们开展善本文献数字化的情况,两馆在善本特藏文献数字化的进展、元数据格式和标准、人才的选拔等问题上进行了交流。
一、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办馆思想的启示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办馆和进行数字化建设是有明确指导思想的。
宇治乡副馆长在《国立国会图书馆开展的新的服务》的报告中阐述国立国会图书馆开展服务的两个原则是“从世界到世界”,“从过去到未来”。
这两个原则立意很高,对我有很大启发。
“从世界到世界”是图书馆所收集资料、信息的范围以及图书馆所提供资料、信息的范围的具体体现。
在国会图书馆看来,亚洲是同心圆的核心,但国会馆的眼界不止于亚洲,也向全世界开放。
现代信息技术则是这一目标实现的手段。
在以后对国会图书馆、国际儿童图书馆、东京大学图书馆、东洋文库等单位的考察中,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感觉日本各主要图书馆历来不把眼光局限在收集国内文献上,而是非常重视收集亚洲乃至世界各地区的文献。
在这些主要图书馆中,都有数量庞大的亚洲出版物,其中珍贵文献不在少数。
比如国会图书馆收藏了36万册亚洲、中东、北非地区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资料,中、韩文所占比重最大。
仅中文资料中,就有图书25万册、杂志2800种、报纸230种,选书质量很高。
该馆还收藏了大量中国历代特别是清朝的文献、族谱和地方志,还有近39万张国内外地图,数量远远超过我馆。
东洋文库更是世界五大亚洲学收藏和研究中心之一(其他四个为大英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莫斯科东方学研究所、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书籍占38%,超过了日文文献(17%),拥有大量甲骨、宋元善本、稀见地方文献。
所收藏的杂志更高达16492种之多。
日本与英、法、俄、美对亚洲资料的重视是和大国地位相称
的。
国际儿童图书馆的定位也是立足于世界这个大范围内的,该馆收集世界各国的儿童书籍资料,不但提供儿童利用,而且提供研究者和儿童书籍撰写者利用,这种通过影响儿童教育和出版业来关注下一代日本人的发展的眼光是十分深远的。
比较起来,我馆虽然一直在收藏国外文献,但并未把对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文献的收集放到一个战略高度来经营,对亚洲其他语言古文献的收集也没有作为重点,对儿童书籍的收集和利用也没有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
这种状况应该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加以审视并制定相应的政策。
“从过去到未来”的原则,宇治乡副馆长说:“国立国会图书馆的使命被规定为不但收集资料提供现在的读者利用,而且保存资料留给未来的读者利用”,“这不仅是把图书馆资料留给后代,而且通过数字化实现没有空间限制的利用”,“与此同时,关于‘从过去到未来’我再次意识到继承不可替代的人类文化遗产给未来读者的重要性。
”以上对原则的解释包含了国家总书库职能、数字化的定位和对人类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三个方面。
国会图书馆收藏的日本出版物,以宪政资料、法令议会资料、科技资料、地图资料、音乐资料、有关日本的西文资料、古籍图书和亚洲资料作为重点收集对象,与该馆主要为日本议会服务的宗旨相关,其中日本江户、明治以后时代的收藏十分完整,日本各时代的重要历史档案也加以入藏,这种收藏的目的在于利用,而数字化则实现了一种没有空间限制的利用,这种定位十分恰当和明确。
我馆也担负着国家总书库和为党政军机关和重点企事业单位服务的职责,我们在收藏和服务方面同样也是值得称道的。
但如何履行国家图书馆的职能?收藏和服务的关系如何?如何服务?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使我馆在实际工作中摇摆不定。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为我们开展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一种借鉴的模式。
二、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的思路和借鉴
国会图书馆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是在上述原则指导下进行的,特别是“从过去到未来”的原则,体现了为了利用和服务而进行数字化的目标。
1998年,国会图书馆制定了《国立国会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计划》,明确了建设之后电子图书馆的具体形象和建设电子图书馆的目的。
在电子图书馆推进室1999年首先推出的电子图书馆项目中,我感受到日本对传统文化和珍贵典籍的高度重视,我们从国会图书馆选择的古籍数字化项目可以探知国会图书馆进行古籍数字化的思路:
1.贵重图书图像数据库(2000年3月上网):该库建立了日本江户时代,就是19世纪前所出版的日文及中文古籍193件,浮世绘505件的图像数据库。
到2002年10月为止,收录数量为31000张。
该库基于DUBLIN CORE格式建成,发布的图像分为小图标、中等分辨率图和高分辨率图,上载速度快,图像质量优良,说明文字简单扼要。
此外,在该网页的电子
展览会上,还公开了《数字式贵重图书展览会》和《世界中的日本》两个项目。
2.近代数字图书馆(2002年10月上网):2001年国会图书馆获得1.8亿日圆的政府预算,开始着手从事1868-1912年的明治时期出版物的数字化工作,先后对16.8万册该时期图书的版权进行了调查和确认,第一期工程将版权失效的2万种3万册图书进行了数字化。
其数字化的过程是直接将缩微胶卷上的图像扫描成TIFF格式,并转化成GIF格式和一种高度压缩的图像在网上提供。
阅览时使用PLUG-IN软件进行放大和缩小,也可以直接下载和印刷,但要受到版权控制。
图像文件与书目数据库相连,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检索。
3.日本年历(2002年10月上网):该资源库是有关日本历史和文化的介绍,适合大众浏览。
“日本年历”应该是受“美国记忆”的启发而设置的,该类资源库今后将统一整合到“日本之记忆”中,与此相关的资源库现在没有公开。
从上述资源库的建设,我们可以看到几个特点:一是重视向大众展示日本的文化和历史;二是重视珍贵典籍的数字化,注重质量而不是速度;三是对于不存在版权问题的近代书籍尽可能快速数字化,提供给研究者使用,注重数量,但质量偏差。
四是资源库建设较多采用馆内规划、民间企业制作的方式来进行。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古籍数字化与我馆起步时间差不多,但相比规模较小,而且目前还没有制订全国统一的数据库标准。
值得借鉴的主要是在为公众服务方面,特别是其中介绍日本历史文化的主题在公众中的影响可能会较大。
我馆目前还没有制作类似像“日本年历”、“美国记忆”这样以介绍历史和文化的主题资源库。
我们把较多力量投在制作专业的资源库上,比较注重实用性和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向公众普及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这是今后在规划项目时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