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壁厚确定
各种铜管标准及国际对照

各种铜管标准及国际对照2009-10-16 铜管国外相近的牌号产品名称中国牌号国际标准美国日本性能特点与使用说明规格(mm)紫铜管T2 Cu-FRHC C11000 C1100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耐蚀和加工性能,常用作导电,导热,耐蚀器材与T1,T2相比,含降低导电,导热的杂质多,含氧量更高,仅用做一般铜材,如电气开关,垫,钉,油管及其他管道铜管外径2-450mm 壁厚0.2-40mm 可以做各种厚壁管、薄壁管、盘管,蚊香管,电炉用导电管,化工用管,要求高精度管、螺纹管、覆塑管,银铜管,矩形管、波纹管、散热盘、制冷盘管、空调管T3 Cu-FRTP C21700TP1 Cu-DLP C12000 C1201 焊接,冷弯性能好,可在还原性环境中加工使用,主要以管材供应,偶尔也有以管,板,带,线供应,多用来制造各种输送管,冷凝管,蒸发器,热交换器等TP2 Cu-DHPC12200C12300C1220TU2 Cu-OF C10200 C1020纯度高,导电,导热性极好,多用作电真空仪器,仪表,器材TAg0.1 CuAg0.1 具有很好的耐磨性,电接触性和耐蚀性普通黄铜管H96 CuZn5 C21000 C2100强度低,导热,导电性好,镀锡铜管,各类牌号均可,预镀铜层厚H90 CuZn10 C22000 C2200和H96性能相似,强度稍高,可镀金属,各种给排水管,双金属片及奖章,艺术品等H85 CuZn15 C23000 C2300强度较高,塑性良好,适合冷,热加工焊接性及耐蚀性良好,冷凝和散热用管,蛇形管,虹吸管,冷却设备制件H80 CuZn20 C24000 C2400和H85性能类似,强度较高,塑性也较好,耐蚀性较高,薄壁管,皱纹管造纸网及房屋建筑用品H70 CuZn30 C26000 C2600塑性优良,强度较高,切削加工性好,焊接,耐蚀性好,热交换器,造纸用管,机械,电子零件H68 C26200 性能与H70极相似,但冷作时有,“季裂”倾向,复杂的冷冲件和深冲件,如波H68A CuZn30As C26130纹管 H65CuZn35 C27000 C 2700 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能承受冷热加工,用于制作小五金,日用品,螺钉等制件 H63CuZn37 C27200 C 2720 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热态下塑性良好,切削性良好,焊接性,耐蚀性良好,各种深引伸和弯折的受力件,如销钉,螺帽,气压表弹簧,散热性,环形件 H62CuZn40 C28000 C 2800 镀银铜管,各类牌号均可,镀锡层厚(μm)≥2,基管规格(mm),宽度10-100厚度0.1-1.0,镀层成分 纯锡(Sn) HPb59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铅黄铜,具有良好的力学能,是切削加工性好,可承受冷热压力加工,适用于切削加工及冲压加工的各种结构零件,如垫片,衬套等 环保铜铅黄铜管HPb63-3C34500 C 3450 切削加工性能优良,有高的减摩性能,钟表结构件及汽车拖拉机零件 HPb63-0.1切削加工性略差,结构零件 HPb63-0.8CuZn37Pb1 C35000 C 3710 HPb60-1切削加工性好,强度高,高强度的结构零件 HPb59-1 CuZn39Pb1 C37710 C 3771 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铅黄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且切削加工性好,可承受冷热压力加工,使用于切削加工及冲压加工的各种结构零件,如垫片,衬套等HPb59-3HPb89-2HPb66-0.5HPb62-3锡黄铜管HSn70-1有高的耐腐蚀性,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冷,热态下压力加工性良好,可用于舰船上的耐蚀零件及蒸汽,油类等介质接触的零件及导管HSn62-1 CuZn38Sn1C46400C4620HSn60-1C48600力学性能及切削性良好,俗称海军黄铜与海水接触的船舶零件或其他零件HSn90-1C40400具有高的耐蚀性和减摩性,是唯一可用作减摩合金使用的锡青铜,用作耐蚀减磨零件如衬套等铝黄铜管HAL77-2强度高,硬度高,塑性良好,海水中耐蚀性好,但有腐蚀开裂倾向,船舶等用做冷凝管及其他耐蚀零件HAL67-2.5耐磨性好,对海水耐腐蚀性尚好,海轮抗蚀零件HAL60-1-1CuZn39AL-FeMn C67800强度高,冷态下塑性略差,耐蚀性好,腐蚀开裂敏感,用做各种耐蚀结构零件,如齿轮,轴,料套等HAL66-6-3-2具有高强度,硬度及耐磨性,耐蚀性良好,但塑性教差,大型蜗杆及重荷工作条件下的螺母锰黄铜管HMn57-3-1强度,硬度高,但塑性差,耐蚀性好于普通黄铜,耐蚀的结构零件HMn58-2力学性能良好,导电,导热性低,耐腐蚀性好,有腐蚀开裂倾向,耐腐蚀的重要零件及弱电电工业用的零件HMn55-3-1耐腐蚀结构件铁黄铜管HFe59-1-1C67820强度高,韧性好,减摩性良好,耐蚀性高,用来制造腐蚀状态下摩擦工作的结构零件HFe58-1-1强度高,硬度高,塑性差,切削性好,耐蚀性尚好,高强度耐蚀零件硅黄铜管HSi80-3力学性能良好,切削性良好,易焊接和钎焊,导电,导热性低,耐蚀性高,无腐蚀开裂倾向,船舶用零件,蒸汽及水管及管配件镍黄铜管HNi65-5力学性能良好,切削性好,易焊接和钎焊,导电,导热性低,耐蚀性高,且无腐蚀开裂倾向,船舶用零件,蒸汽及水管及配件锡青铜管QSn4-3CuSn4Zn2高的耐摩性,弹性,抗磁性良好,化工设备的耐蚀件,耐磨件,弹簧及各种弹性元件,抗磁元件QSn4-4-2.5高的耐摩性,良好的切削性,焊接性,主要用来制造摩擦条件下工作的轴承轴套,衬套及圆盘等QSn4-4-4CuSnPb4Zn3C54400QSn6.5-0.1CuSn6C51900C5191QSn6.5-0.4CuSn7C51900C5191因含磷量较QSn6.5-0.1要高,抗疲倦强度,弹性,耐磨性均教好,除用作弹簧及耐磨件外,主要用于制造造纸工业用的耐磨铜网 QSn7-0.2 CuSn8C52100 C 5210 强度高,弹性,耐磨性好,焊接性好耐蚀性好,制作中等负荷,中等滑动速度下承受摩擦的零件,如轴承,轴套,蜗轮等 QSn4-0.3 具有高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高弹性,多用制作各种压力计用管材料QSn8-0.3QSn1.5-0.2铝青铜管 QAL9-2 CuAl9Mn2 既有高强度,热态,不易钎焊,制作弹簧及其他耐蚀元件,如蜗轮等QAL9-4 CuAl10Fe3C62300 QAL9-5-1-1C628 QAL10-5-5C63280 C 6301 QAL10-3-1.5 C63200 具有高的强度及耐摩擦性,不易钎焊,有较高抗氧化性和耐蚀性,制作高温条件下的耐磨件和标准件,如齿轮,轴承,飞轮QAL10-4-4 CuAl10Ni5Fe5 C63300 C A104 具有高强度,高温力学性能两好,良好的减摩性,不易钎焊,抗蚀性良好,制作高强的耐磨零件和高温条件下工件,如轴衬,轴套,法兰盘,齿轮及其他重要耐蚀零件,耐磨零件铍青铜管QBe2 CuBe2 C17200 C1720是一种理论化综合性能优良的合金,热处理后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弹性,耐磨性,耐热性和耐寒性,无磁性,易于焊接,且抗蚀性良好QBe1.7 CuBe1.7 C17000 C1700与QBe2性能相近,但在弹性,迟滞性,疲劳强度,弹性稳定性QBe1.9硅青铜管QSi1-3强度高,耐磨性极好,切削性,焊接性良好,耐腐蚀性良好,工作条件较差或腐蚀性介质中的零件制造QSi3-1 CuSi3Mn1C65500C65800强度高,弹性,耐磨性,塑性均好,用于制造腐蚀介质中工作的弹性元件。
壁厚设计公式

5壁厚的计算公式以日本冷冻保安规则关系为基准来求得的铜管(TP2M)必须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 [(P×OD)/(2σa + 0.8P)] +α (㎜)t:必须的壁厚 (㎜) P:最高使用的压力(设计压力) (MPa) OD:标准外径 (㎜) σa:在125℃的基本许可应力 (N/㎜2) *σa = 33 (N/㎜2) α:腐蚀厚度 (㎜) *但是,对铜管的话为0(㎜)。
设计选择示例(TP2M):以下以O型(TP2M)铜管设计为例①R22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19.05,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R22制冷系统排气侧最高压力取3.45MPa,计算如下:壁厚t= [(P×OD)/(2σa + 0.8P)] +α (㎜) =(3.45×19.05)/(2×33+0.8×3.45)+0 =0.9558mm取整,t=1.0mm。
注:国标GB/T1804规定φ19.05的铜管壁厚V级偏差可以是±0.08mm,这样如果供货厂家为节省成本,采用壁厚偏差-0.08mm来生产管组,则其壁厚就会选取为0.92mm了,这样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管组在设计压力为3.45MPa时,就会有裂管的隐患了。
这时必须通过适当增加铜管壁厚来保证该管组不会爆裂,或者在技术要求中明确规定管组壁厚在适当的偏差内,即偏差范围在(-0.4,+0.08)mm内,以免除管组爆裂隐患。
实际上,一般设计的R22制冷系统最高压力不会超过3.0MPa,以3.0MPa为设计压力,φ19.05作为高压侧铜管时的壁厚,计算如下:壁厚t= [(P×OD)/(2σa + 0.8P)] +α (㎜)=(3.0×19.05)/(2×33+0.8×3.0)+0=0.8355mm取整t=0.9mm,其壁厚偏差可以定在(-0.06,+0.08)mm内,如果t取1.0mm,就按照国标GB/T1804规定不必考虑壁厚偏差了。
铜管-成份划分T2 TP2--铜管规格-壁厚

铜管-成份划分T2--铜管规格-壁厚(第一位表示铜,第二位表示几号铜)(第一位铜,第二位表示磷,第三位表示几号铜,第4位表示状态)一般有以下几种:TP2M软态,TP2Y硬态,TP2Y2半硬态。
相关国标有GB1527-97主要划分有:T1(Cu含量99.95%)T2(Cu含量99.90%)又有T2 TP2 T2Y T2Y2 T2M区别T3(Cu含量99.70%铜管牌号T2 TP2 T2Y T2Y2 T2M的技术指标有什么区别:T2---Cu含量99.90% 这里的T是铜,2是2号铜的意思T2Y ---Cu材质不变,是硬态前两位同上面(Y代表硬,M代表软)T2Y2 ---Cu材质不变,是1/2硬态就是2#铜,状态是Y2,即半硬状态T2M---Cu材质不变,是软态M代表软TP2M ---Cu材质不变,另有P材质要求,为0.015-0.040% TP2 ---中文名叫“2#磷脱氧铜”CU基本不变,有磷要求,可避免”氢脆“,比T2易焊接。
(第一位铜,第二位表示磷,第三位表示几号铜,第4位表示状态)材料名称:纯铜拉制管(硬,≤100mm)牌号:T2标准:GB/T 1527-1997●特性及适用范围: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耐蚀和加工性能,可以焊接和钎焊。
含降低导电、导热性杂质较少,微量的氧对导电、导热和加工等性能影响不大,但易引起“氢病”,不宜在高温(如>370℃)还原性气氛中加工(退火、焊接等)和使用。
●化学成份:铜+银CuAg:≥99.90锡Sn :≤0.002锌Zn:≤0.005铅Pb:≤0.005铅Pb:≤0.005镍Ni:≤0.005铁Fe:≤0.005铍Sb :≤0.002硫S :≤0.005砷As :≤0.002铋Bi:≤0.001氧O:≤0.06注:≤0.1(杂质)●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 (MPa):≥315注:管材的室温纵向力学性能试样尺寸:公称外径≤100●热处理规范:热加工温度900~1050℃;退火温度500~700℃;冷作硬化铜的再结晶开始温度200~300℃。
铜管规格尺寸

6.35
3/8
9.53
1/2
12.7
5/8
15.88
3/4Βιβλιοθήκη 19.057/822.23
1
25.4
8分=1英寸(1″)=25.4 mm
6分=3/4英寸(3/4″)=19 mm 4分=1/2英寸(1/2″)=12.7 mm 2分=1/4英寸(1/4″)=6.35 mm ф25表示25毫米直径,1英尺=12英寸 压力:(主要适用于水压) 1 bar 巴=14.5 psi 磅/平方英寸=100,000 Pa 帕斯卡=100 KPa 千帕 1 Pa 帕= 1 N/㎡ 牛顿/平方米 1 kgf/cm2千克力/平方厘米= 98,000 pa 帕 bar 巴 psi 磅/平方英寸 KPa 千帕千克力/平方厘米= 100bar 巴 psi 磅/平方英寸 KPa 千帕 千克力/平方厘米
T2Mφ22×1.2
T2Mφ25×1.2 T2Mφ28×1.0 T2Mφ28.6×1.0 T2Mφ28.6×1.2
T2Mφ30×1.0 T2Mφ32×1.2
铜价一直再变一般一吨大概5~8W
英制单位与国际单位转换1英寸=25.4毫米=8分所以1分=8/25.4=3.175毫米
英制(in)
公制(mm)
1/4
铜管规格,壁厚 配管规格(外径×壁厚)
T2Mφ6×0.5 T2Mφ6×0.75 T2Mφ6.35×0.50 T2Mφ6.350.75
T2Mφ7×0.6 T2Mφ8×0.5
T2Mφ8×0.60
T2Mφ8×0.75
T2Mφ9.53×0.6 T2Mφ9.53×0.70 T2Mφ12.7×0.75
T2Mφ16×0.75 T2Mφ19×0.75 T2Mφ22×1.0
管道壁厚对照表

管道壁厚与压力等级对应关系
管道壁厚标准与 压力等级的关系 是根据管道材质、 介质、温度和压 力等因素确定的。
压力等级越高, 需要的管道壁厚 越大,以保证管 道的安全运行。
不同国家和行业 标准对管道壁厚 与压力等级的对 应关系有不同的 规定和计算方法。
应用范围:广泛 应用于石油、化 工、电力、供水 等领域,用于检 测各种材质的管 道壁厚。
射线检测法
原理:利用射线穿 透物质的能力,检 测管道壁厚的均匀 性和厚度
优点:检测精度 高,对管道材质 无损害
缺点:设备成本 高,操作复杂
应用场景:适用 于各种材料的管 道壁厚检测
涡流检测法
原理: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管道 表面产生涡流,通过测量涡流的幅 度和相位变化来检测管道壁厚。
管道壁厚对管道的流体阻 力也有影响,适当增加壁 厚可以减少流体通过管道 时的阻力,提高管道的输 送效率。
THANK YOU
汇报人:
管道壁厚对管道安全性能的影响
管道壁厚对管道的抗压性 能有显著影响,增加壁厚 可以提高管道的抗压性能, 减少管道破裂的风险。
管道壁厚对管道的耐腐蚀 性能也有影响,较厚的管 道壁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护 层,减少管道腐蚀的可能 性。
管道壁厚还影响管道的热 传导性能,较厚的管道壁 可以更好地抵抗温度变化 ,减少热胀冷缩对管道的 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管道壁厚标准是根据管道所输送 的介质、使用环境温度、压力等 级等因素确定的。
管道壁厚的选择和设计必须符合 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管道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
管道壁厚标准范围
常用的管道壁厚标准范围在 2-8毫米之间。
铜管规格及重量计算方法

铜管规格及重量计算方法铜管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管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因此在建筑、工业、家具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了解铜管的规格及重量计算方法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选型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铜管的规格及重量计算方法。
首先,铜管的规格通常包括外径、壁厚和长度。
外径是指铜管外表面到管心的距离,壁厚是指铜管壁的厚度,长度则是指铜管的整体长度。
这些规格参数对于计算铜管的重量至关重要。
铜管的重量计算方法一般采用以下公式:铜管重量(kg)=(外径-壁厚)×壁厚×长度×密度。
其中,密度是铜的密度,一般取8.96g/cm³或8960kg/m³。
这个公式可以根据铜管的规格参数来计算出铜管的重量,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型提供重要参考。
其次,铜管的规格多样,常见的有直缝无缝铜管、螺旋无缝铜管、冷拔铜管等。
不同规格的铜管在重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铜管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规格和重量。
一般来说,直缝无缝铜管的重量相对较轻,螺旋无缝铜管的重量相对较重,冷拔铜管的重量则介于两者之间。
最后,铜管的重量计算方法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选型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工程环境来选择合适的铜管规格和重量,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因此,对铜管的规格及重量计算方法有深入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铜管的规格及重量计算方法是工程设计和材料选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通过合理的规格选择和重量计算,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障。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铜管壁厚的确定

承压铜管壁厚计算举例如下,其强度计算公式(即壁厚计算)为:S≥P*(C+Dn)/2[σ]式中:S为壁厚计算值,mm;P为工作压力,MPa;Dn为圆管内径,mm;(其他管型时另有计算规定)[σ]为铜材许用应力,按软态紫铜管取为41.2MPa,(已考虑焊接后铜管变软);C为附加余量,主要是腐蚀余量。
(钢管一般取0.3~0.5mm,铸铁取1.0mm,铜可取≥0.2mm)。
可以看出,承压所必需的壁厚只是上式中的第一项数值。
对于φ20紫铜管、工作压力1.0MPa时承压所需的壁厚数值,按上式计算为0.246mm。
在此基础上,加上铜管的壁厚偏差≤0.04mm(铜管标准规定)、机械胀管时壁厚减薄量约为0.03mm(实测值为壁厚的5%上下),该项值总和为0.316mm。
也就是说,只要保证这一壁厚,就可保证散热器在压力1.0MPa的条件下可以安全使用。
我国现在推广生产的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其立柱铜管的最小壁厚定为0.6mm,减去上述的承压所需壁厚0.316mm,尚余0.284mm,这就是计算公式中的附加余量数值。
根据北科大试验所得数据,PH=12时的年腐蚀率为0.0178mm/a,两者相除,约等于15年。
这就说明,现有的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在高碱度水质,且未除氧的条件下仍可有15年的安全使用寿命。
参照图2,在PH7.5~9.5的中碱度水质条件下,如果年腐蚀率按0.005mm/a分析,可有50年的耐蚀年限,在此条件下留有充分的余地,也可保证散热器的使用寿命30年以上。
在液压书本里找到的公式:(压力Mpa×管径mm)÷50经验常数=壁厚mm。
注意:压力指高压安全压力(常规空调应该为2.5Mpa,汽车空调应该为3.0Mpa),空调在停止使用时的蒸发器部分压力=冷凝压力,所以也应该选 2.5Mpa,如果蒸发器铜管选10mm直径,铜管壁厚应该不小于0.5mm,现在厂家使用0.35甚至0.3壁厚的铜管,是在吃安全系数。
铜管保温厚度规范

铜管保温厚度规范篇一:冷媒管保温层厚度一般管径要考虑二个因素,回油与压降.管子粗了,成本高,回油可能会有问题,细了,压降大,影响性能.所以设计时有一个大致的经验数据气管流速8`~15m/s液管流速0.5m/s左右冷媒连接铜管φ12.7(壁厚0.8mm,保温厚度19mm)/φ6.35(壁厚0.8mm,保温厚度19mm) 按图纸自行统计符合国家标准的R410A专用铜管6 冷媒连接铜管φ15.88(壁厚 1.0mm,保温厚度19mm)/φ9.52(壁厚0.8mm,保温厚度19mm) 按图纸自行统计符合国家标准的R410A专用铜管7 冷媒连接铜管φ19.05(壁厚 1.0mm,保温厚度19mm)/φ9.52(壁厚0.8mm,保温厚度19mm) 按图纸自行统计符合国家标准的R410A专用铜管8 冷媒连接铜管φ22.22(壁厚 1.0mm,保温厚度19mm)/φ9.52(壁厚0.8mm,保温厚度19mm) 按图纸自行统计符合国家标准的R410A专用铜管9 冷媒连接铜管φ25.4(壁厚 1.0mm,保温厚度19mm)/φ12.7(壁厚0.8mm,保温厚度19mm) 按图纸自行统计符合国家标准的R410A专用铜管10 冷媒连接铜管φ28.58(壁厚 1.1mm,保温厚度19mm)/φ12.7(壁厚0.8mm,保温厚度19mm) 按图纸自行统计符合国家标准的R410A专用铜管11 冷媒连接铜管φ28.58(壁厚 1.1mm,保温厚度19mm)/φ15.88(壁厚1.0mm,保温厚度19mm) 按图纸自行统计符合国家标准的R410A专用铜管篇二:410冷媒对铜管壁厚度的要求410冷媒对铜管壁厚度的要求(技术分享)2014-08-13 制冷快报篇三:常用管道保温厚度表常用管道保温厚度表一、冷冻水管道(≥5℃)二、热水、冷热合用管(5~60℃)三、热水、冷热合用管(0~95℃)四、蓄冰管道(≥-10℃)五、空调凝结水管道六、空调风管道七、蒸汽管道九、制冷管道十、导热系数离心玻璃棉λ=0.031+0.00017tm W/m.K柔性泡沫橡塑λ=0.03375+0.000125 tm W/m.K 聚氨酯λ=0.0275+0.0009tm W/m.K聚氨酯硬质泡沫(直埋)λ=0.02+0.00014 tm W/m.K 岩棉或矿棉λ=0.0314+0.0002 tm W/m.Ktm-保冷层的平均温度℃,取管内冷热媒与管道周围空气平均温度。
三种常用铜水管及管件标准比较

三、异同对比
(一)、材质上,详见下表I
标准 名称 美标 欧标 国标
铜管
T2 或TP2,其中 铜管及符合NSF水质认证的紫铜配件必须为脱氧磷铜。 TP2为脱氧磷铜 成分符合:Cu和Ag含量不小于99.90%,磷含量在 T2,T3或TP2,其 0.015%-0.040% 中TP2为脱氧磷铜 无NSF水质认证的要求 的管件可以采用青铜材 质,锌不得超出16%, 一般为ASTM B584C84400。成分: 81%铜、9%锌、3%锡、 7%铅 无NSF水质认证要求的管 件可以用采用合金铜,但 是不得超过10%,对于含 锌超过10%的管件要求检 验其抗脱锌能力,并于管 件本体刻注其抗脱锌等级: A或B
+0.81
+0.34 +0.81
100
+/-0.050
+/-0.07
+/-0.30
+/-0.06
+0.20
项目
DN
125
铜管平均外径允许偏差 美标
+/-0.050
管件承口内径允许偏差 美标
+0.08 +0.20 +0.08 +0.20 +0.08 +0.18 +0.08 +0.18
铜管、配件允许配合间隙范围 美标
别工程项目做管件的配套 ,标准多执行美标或英标。后来较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创立自
己的品牌并参照美标和英标制订了铜水管及管件的企业标准, 于1987年国内最早的铜 水管标准GB/T1527-87开始实施,相应的管 件标准也于1989年开始实施。最新的修订 版本为GB/T11618-1999(管件),GB/T18033-2000(铜水管)。本文就上述三种 标准的异 同对比与实际应用情况加以介绍。
铜管进场验收依据及方法

外径以
最小壁厚8
50
54
2.0
65
67
2.0
80
85
2.5
100
103
3.5
125
133
3.5
150
159
4.0
200
219
6.0
250
267
6.0
300
325
6.0
(4)、验收方法:
①、外观检查:壁厚均匀,管口无毛刺,无弯折现象;整件包装
完好。
②、测量:用游标卡尺测量壁厚,用卷尺测量长度。
铜管进场验收依据及方法
1、名称:铜管
(1)、铜管:执行国家CECS171o
(2)、产品适用于建筑用铜管及管件。
(3)、型号与规格:
1、当采用钎焊、卡套、卡压连接时,规格如下:
御戳I格mm去1.7.1
公称直径
DN
外径
De
工作压力
1 OMPa
工作压力
1 6MPa
工作压力
2.5MPa
壁厚
8
计算内径 由
壁厚
8
计算内径 由
壁厚
8
计算内径 由
150
159
23
4.0
151
200
219
4.0
211
4.0
211
5.0
209
250
267
4.0
259
5.0
257
6.0
255
300
325
5.0
315
6.0
313
8.0
309
2、当采用沟槽连接时,应采用硬态铜管,规格如下:
铜管壁厚的确定

承压铜管壁厚计算举例如下,其强度计算公式(即壁厚计算)为:S≥P*(C+Dn)/2[σ]式中:S为壁厚计算值,mm;P为工作压力,MPa;Dn为圆管内径,mm;(其他管型时另有计算规定)[σ]为铜材许用应力,按软态紫铜管取为41.2MPa,(已考虑焊接后铜管变软);C为附加余量,主要是腐蚀余量。
(钢管一般取0.3~0.5mm,铸铁取1.0mm,铜可取≥0.2mm)。
可以看出,承压所必需的壁厚只是上式中的第一项数值。
对于φ20紫铜管、工作压力1.0MPa时承压所需的壁厚数值,按上式计算为0.246mm。
在此基础上,加上铜管的壁厚偏差≤0.04mm(铜管标准规定)、机械胀管时壁厚减薄量约为0.03mm(实测值为壁厚的5%上下),该项值总和为0.316mm。
也就是说,只要保证这一壁厚,就可保证散热器在压力1.0MPa的条件下可以安全使用。
我国现在推广生产的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其立柱铜管的最小壁厚定为0.6mm,减去上述的承压所需壁厚0.316mm,尚余0.284mm,这就是计算公式中的附加余量数值。
根据北科大试验所得数据,PH=12时的年腐蚀率为0.0178mm/a,两者相除,约等于15年。
这就说明,现有的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在高碱度水质,且未除氧的条件下仍可有15年的安全使用寿命。
参照图2,在PH7.5~9.5的中碱度水质条件下,如果年腐蚀率按0.005mm/a分析,可有50年的耐蚀年限,在此条件下留有充分的余地,也可保证散热器的使用寿命30年以上。
在液压书本里找到的公式:(压力Mpa×管径mm)÷50经验常数=壁厚mm。
注意:压力指高压安全压力(常规空调应该为2.5Mpa,汽车空调应该为3.0Mpa),空调在停止使用时的蒸发器部分压力=冷凝压力,所以也应该选2.5Mpa,如果蒸发器铜管选10mm直径,铜管壁厚应该不小于0.5mm,现在厂家使用0.35甚至0.3壁厚的铜管,是在吃安全系数。
铜管技术标准对照表

标准号
GB/T 17791-1999
ASTM B68
ASTM B75
ASTM B280
ASTM B743
JIS H3300
EN12735-1
EN12735-2
序 号
项目
单位 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光亮退火无缝铜管
无缝铜管
整理
党建龙 TEL:665250
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
无缝铜盘管
铜及铜合金无缝铜管
TP2
C12200
C12200
—
C10300、C10800
C10300
—
—
H80
Y
—
H58
Y2
—
H55
M2
O50
O50
M
O60
O60
适用于空调及制冷设备的连接 、维修、循环等场合无缝铜管
— — — — — C12200 — — H58 — — O60
4
品级
——
—
—
—
轻拉(半硬) mm — 5 晶粒度 轻退火(轻软) mm 0.015~0.040
适用于制冷与空调热 交换器或其他诸如石 油汽油等管路用无缝 铜盘管,有清洁度要 求
适用于大部分无缝铜 管,对表面无特别要求 。无清洁度要求。(同 ASTMB75)
1、上表中的“见表XX”中的表XX均指该标准中的相对应的表XX。
2、表中“—”项目表示在标准中对该项目没有要求。
3、表中“△”项目表示该项目根据合同要求进行试验,否则所供产品可不进行该项目检验,但供应商必须保证所供材料能够通过该项检验要求。 4、上表仅供参考,具体要求参照相关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版本。
250~325 ≥250 ≥310 ≥205 ≥205 ≥205 ≥205 ≥275 ≥62 ≥62
(整理)铜管壁厚的确定

承压铜管壁厚计算举例如下,其强度计算公式(即壁厚计算)为:S≥P*(C+Dn)/2[σ]式中:S为壁厚计算值,mm;P为工作压力,MPa;Dn为圆管内径,mm;(其他管型时另有计算规定)[σ]为铜材许用应力,按软态紫铜管取为41.2MPa,(已考虑焊接后铜管变软);C为附加余量,主要是腐蚀余量。
(钢管一般取0.3~0.5mm,铸铁取1.0mm,铜可取≥0.2mm)。
可以看出,承压所必需的壁厚只是上式中的第一项数值。
对于φ20紫铜管、工作压力1.0MPa时承压所需的壁厚数值,按上式计算为0.246mm。
在此基础上,加上铜管的壁厚偏差≤0.04mm(铜管标准规定)、机械胀管时壁厚减薄量约为0.03mm(实测值为壁厚的5%上下),该项值总和为0.316mm。
也就是说,只要保证这一壁厚,就可保证散热器在压力1.0MPa的条件下可以安全使用。
我国现在推广生产的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其立柱铜管的最小壁厚定为0.6mm,减去上述的承压所需壁厚0.316mm,尚余0.284mm,这就是计算公式中的附加余量数值。
根据北科大试验所得数据,PH=12时的年腐蚀率为0.0178mm/a,两者相除,约等于15年。
这就说明,现有的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在高碱度水质,且未除氧的条件下仍可有15年的安全使用寿命。
参照图2,在PH7.5~9.5的中碱度水质条件下,如果年腐蚀率按0.005mm/a分析,可有50年的耐蚀年限,在此条件下留有充分的余地,也可保证散热器的使用寿命30年以上。
在液压书本里找到的公式:(压力Mpa×管径mm)÷50经验常数=壁厚mm。
注意:压力指高压安全压力(常规空调应该为2.5Mpa,汽车空调应该为3.0Mpa),空调在停止使用时的蒸发器部分压力=冷凝压力,所以也应该选2.5Mpa,如果蒸发器铜管选10mm直径,铜管壁厚应该不小于0.5mm,现在厂家使用0.35甚至0.3壁厚的铜管,是在吃安全系数。
铜管规格及重量计算方法

铜管规格及重量计算方法铜管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管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制冷、空调等领域。
在实际工程中,对铜管的规格和重量进行准确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合理选择材料和进行结构设计。
本文将介绍铜管的规格及重量计算方法,希望能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铜管的常见规格。
铜管的规格通常由外径、壁厚和长度三个参数来描述。
外径是指铜管外部直径的大小,壁厚是指管壁的厚度,长度则是指铜管的长度。
常见的铜管规格有直径为6mm、8mm、10mm、12mm等,壁厚为1mm、1.5mm、2mm等,长度一般为6m或者3m。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可以选择不同规格的铜管进行使用。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铜管的重量计算方法。
铜管的重量主要取决于其长度和材料密度。
铜的密度约为8.96g/cm³,可以根据这一数值来计算铜管的重量。
计算公式为,铜管重量(kg)=π×(外径-壁厚)×壁厚×长度×铜的密度。
其中,π取3.14。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不同规格铜管的重量。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要计算一根外径为10mm、壁厚为1mm、长度为6m的铜管的重量,可以按照上述公式进行计算。
首先,计算出内径为10mm-1mm=9mm,然后代入公式中,即可得到该铜管的重量。
通过这样的计算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不同规格铜管的重量,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总结一下,铜管的规格及重量计算方法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选择铜管规格,准确计算铜管重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进行科学的结构设计,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材料成本。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对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帮助,谢谢阅读!。
铜管标准

各种铜管标准及国际对照铜 管产品名称中国牌号 国际标准 美国 日本 性能特点与使用说明 规格(mm) 紫铜管 T2Cu-FRHC C11000 C1100 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耐蚀和加工性能,常用作导电,导热,耐蚀器材与T1,T2相比,含降低导电,导热的杂质多,含氧量更高,仅用做一般铜材,如电气开关,垫,钉,油管及其他管道 铜管外径2-450mm 壁厚0.2-40mm 可以做各种厚壁管、薄壁管、盘管,蚊香管,电炉用导电管,化工用管,要求高精度管、螺纹管、覆塑管,银铜管,矩形管、波纹管、散热盘、制冷盘管、空调管 T3Cu-FRTP C21700 TP1Cu-DLP C12000 C1201 焊接,冷弯性能好,可在还原性环境中加工使用, 主要以管材供应,偶尔也有以管,板,带,线供应,多用来制造各种输送管,冷凝管,蒸发器,热交换器等 TP2Cu-DHP C12200 C12300 C1220 TU2Cu-OF C10200 C1020 纯度高,导电,导热性极好,多用作电真空仪器,仪表,器材 TAg0.1CuAg0.1 具有很好的耐磨性,电接触性和耐蚀性 普通黄铜管 H96CuZn5 C21000 C2100 强度低,导热,导电性好, 镀锡铜管,各类牌号均可,预镀铜层厚H90CuZn10 C22000 C2200 和H96性能相似,强度稍高,可镀金属,各种给排水管,双金属片及奖章,艺术品等 H85CuZn15 C23000 C2300 强度较高,塑性良好,适合冷,热加工焊接性及耐蚀性良好,冷凝和散热用管,蛇形管,虹吸管,冷却设备制件 H80CuZn20 C24000 C2400 和H85性能类似,强度较高,塑性也较好,耐蚀性较高,薄壁管,皱纹管造纸网及房屋建筑用品 H70CuZn30 C26000 C2600 塑性优良,强度较高,切削加工性好,焊接,耐蚀性好,热交换器,造纸用管,机械,电子零件 H68C26200 性能与H70极相似,但冷作时有,“季裂”倾向,复杂的冷冲件和深冲件,如波纹管 H68ACuZn30As C 26130 H65CuZn35 C27000 C2700 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能承受冷热加工,用于制作小五金,日用品,螺钉等制件 H63CuZn37 C27200 C2720 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热态下塑性良好,切削性良好,焊接性,耐蚀性良 H62CuZn40 C28000 C2800 镀银铜管,各类牌号均可,镀锡层好,各种深引伸和弯折的受力件,如销钉,螺帽,气压表弹簧,散热性,环形件 厚(μm)≥2,基管规格(mm),宽度10-100厚度0.1-1.0,镀层成分纯锡(Sn)HPb59 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铅黄铜,具有良好的力学能,是切削加工性好,可承受冷热压力加工,适用于切削加工及冲压加工的各种结构零件,如垫片,衬套等环保铜铅黄铜管HPb63-3 C34500 C3450 切削加工性能优良,有高的减摩性能,钟表结构件及汽车拖拉机零件HPb63-0.1 切削加工性略差,结构零件 HPb63-0.8 CuZn37Pb 1 C35000 C3710 HPb60-1 切削加工性好,强度高,高强度的结构零件 HPb59-1 CuZn39Pb 1 C37710 C3771 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铅黄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且切削加工性好,可承受冷热压力加工,使用于切削加工及冲压加工的各种结构零件,如垫片,衬套等 HPb59-3 HPb89-2 HPb66-0.5HPb62-3 锡黄铜管HSn70-1 有高的耐腐蚀性,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冷,热态下压力加工性良好,可用于舰船上的耐蚀零件及蒸汽,油类等介质接触的零件及导管 HSn62-1 CuZn38S n1 C46400 C4620 HSn60-1 C48600 力学性能及切削性良好,俗称海军黄铜与海水接触的船舶零件或其他零件 HSn90-1 C40400 具有高的耐蚀性和减摩性,是唯一可用作减摩合金使用的锡青铜,用作耐蚀减磨零件如衬套等铝黄铜管 HAL77-2 强度高,硬度高,塑性良好,海水中耐蚀性好,但有腐蚀开裂倾向,船舶等用做冷凝管及其他耐蚀零件HAL67-2.5耐磨性好,对海水耐腐蚀性尚好,海轮抗蚀零件HAL60-1-1CuZn39AL-FeMnC67800强度高,冷态下塑性略差,耐蚀性好,腐蚀开裂敏感,用做各种耐蚀结构零件,如齿轮,轴,料套等HAL66-6-3-2具有高强度,硬度及耐磨性,耐蚀性良好,但塑性教差,大型蜗杆及重荷工作条件下的螺母锰黄铜管HMn57-3-1强度,硬度高,但塑性差,耐蚀性好于普通黄铜,耐蚀的结构零件HMn58-2力学性能良好,导电,导热性低,耐腐蚀性好,有腐蚀开裂倾向,耐腐蚀的重要零件及弱电电工业用的零件HMn55-3-1耐腐蚀结构件铁黄铜管HFe59-1-1C67820强度高,韧性好,减摩性良好,耐蚀性高,用来制造腐蚀状态下摩擦工作的结构零件HFe58-1-1强度高,硬度高,塑性差,切削性好,耐蚀性尚好,高强度耐蚀零件硅黄铜管HSi80-3力学性能良好,切削性良好,易焊接和钎焊,导电,导热性低,耐蚀性高,无腐蚀开裂倾向,船舶用零件,蒸汽及水管及管配件镍黄铜管HNi65-5力学性能良好,切削性好,易焊接和钎焊,导电,导热性低,耐蚀性高,且无腐蚀开裂倾向,船舶用零件,蒸汽及水管及配件锡青铜管QSn4-3CuSn4Zn2高的耐摩性,弹性,抗磁性良好,化工设备的耐蚀件,耐磨件,弹簧及各种弹性元件,抗磁元件QSn4-4-2.5高的耐摩性,良好的切削性,焊接性,主要用来制造摩擦条件下工作的轴承轴套,衬套及圆盘等QSn4-4-4CuSnPb4Zn3C54400QSn6.5-0.1CuSn6C51900C5191QSn6.5-0.4CuSn7C51900C5191因含磷量较QSn6.5-0.1要高,抗疲倦强度,弹性,耐磨性均教好,除用作弹簧及耐磨件外,主要用于制造造纸工业用的耐磨铜网QSn7-0.2 CuSn8 C52100 C5210强度高,弹性,耐磨性好,焊接性好耐蚀性好,制作中等负荷,中等滑动速度下承受摩擦的零件,如轴承,轴套,蜗轮等QSn4-0.3 具有高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高弹性,多用制作各种压力计用管材料QSn8-0.3 QSn1.5-0 .2铝青铜管QAL9-2 CuAl9Mn2既有高强度,热态,不易钎焊,制作弹簧及其他耐蚀元件,如蜗轮等QAL9-4CuAl10Fe3C62300QAL9-5-1-1C628QAL10-5-5C63280 C6301QAL10-3-1.5C63200具有高的强度及耐摩擦性,不易钎焊,有较高抗氧化性和耐蚀性,制作高温条件下的耐磨件和标准件,如齿轮,轴承,飞轮QAL10-4-4CuAl10Ni5Fe5C63300 CA104具有高强度,高温力学性能两好,良好的减摩性,不易钎焊,抗蚀性良好,制作高强的耐磨零件和高温条件下工件,如轴衬,轴套,法兰盘,齿轮及其他重要耐蚀零件,耐磨零件铍青铜管QBe2 CuBe2 C17200 C1720是一种理论化综合性能优良的合金,热处理后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弹性,耐磨性,耐热性和耐寒性,无磁性,易于焊接,且抗蚀性良好QBe1.7 CuBe1.7 C17000 C1700与QBe2性能相近,但在弹性,迟滞性,疲劳强度,弹性稳定性QBe1.9硅青铜管QSi1-3强度高,耐磨性极好,切削性,焊接性良好,耐腐蚀性良好,工作条件较差或腐蚀性介质中的零件制造QSi3-1 CuSi3Mn1C65500C65800强度高,弹性,耐磨性,塑性均好,用于制造腐蚀介质中工作的弹性元件。
铜管壁厚测量方法

铜管壁厚测量方法一、引言铜管壁厚测量是在铜管加工、制造和安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准确测量铜管壁厚可以确保产品质量,避免可能的漏水和泄漏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铜管壁厚测量方法。
二、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使用直尺或卡尺直接测量铜管壁厚。
首先,将直尺或卡尺放置在铜管上,确保其与铜管垂直,并将铜管的两侧边缘与直尺或卡尺对齐。
然后,读取直尺或卡尺上的刻度,即可得到铜管壁厚的测量结果。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精度相对较低。
三、超声波测量法超声波测量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使用超声波测量仪器,将传感器放置在铜管的一侧,发射超声波信号穿过铜管,并被另一侧的传感器接收。
通过测量超声波信号的传播时间和传播距离,可以计算出铜管壁厚。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铜管,但需要专业的仪器和操作技巧。
四、放射性测量法放射性测量法是一种间接测量方法,通过测量放射性射线在铜管中的穿透能力来推断铜管壁厚。
首先,在铜管壁上涂覆一层放射性物质,然后使用放射性测量仪器测量透射射线的强度。
通过比较透射射线的强度和未涂覆放射性物质的铜管进行测量,可以得到铜管壁厚的结果。
这种方法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五、光学测量法光学测量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使用光学显微镜或投影仪来观察和测量铜管的壁厚。
通过将铜管放置在透明平台上,使用光学仪器观察铜管壁厚的投影或放大图像。
通过测量图像的尺寸比例,可以计算出铜管壁厚的测量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直径和较薄壁的铜管,具有较高的精度。
六、总结在铜管加工和制造过程中,准确测量铜管壁厚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铜管壁厚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超声波测量法、放射性测量法和光学测量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铜管管径要求:选择标准、配管类
别、壁厚计算公式
[ 关键词:铜管发表日期:2012-11-22 11:55:50 ]
空调铜管管径要求:设计选择标准、配管的类别、壁厚的计算公式、铜管的选择参数及允许值。
1 编制目的:
a. 介绍各种不同设计压力下冷媒系统配管壁厚选择计算方法和选择方法;
b. 防止开发人员在进行管组设计选型时出现错误,造成批量问题。
2 参考资料:
引用文献: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 JIS H 3300 铜以及铜合金无接缝管专家资料配管壁厚设计基准B-010 GB/T1804 制冷铜配管标准
3 适用的范围
这个设计选择标准,是针对一般的冷媒配管用铜管种类、尺寸以及允许偏差而做的规定。
另外,也适用于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
(注) 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也是依照这个”来规定的。
4 配管的类别
配管的类别、根据最高使用压力(设计压力)来区分第1 种、第2 种以及第3 种。
第1 种:相当于R22(包括R407C, R404A, R507A)的设计压力(3.45MPa) 第2 种:相当于R410A 的设计压力(4.15MPa) 第3 种:(4.7MPa)用
5 壁厚的计算公式
以日本冷冻保安规则关系为基准来求得的铜管(TP2M)必须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 [(P×OD)/(2σ a + 0.8P)] +α (㎜) t:必须的壁厚 (㎜) P:最高使用的压力(设计压力) (MPa) OD:标准外径 (㎜) σ a:在125℃的基本许可应力 (N/㎜2) *σ a = 33 (N/㎜2) α:腐蚀厚度 (㎜) *但是,对铜管的话为0(㎜)。
设计选择示例(TP2M):以下以O 型(TP2M)铜管设计为例①R22 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 19.05,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 R22 制冷系统排气侧最高压力取3.45MPa,计算如下:壁厚t= [(P ×OD)/(2σ a + 0.8P)] +α (㎜) =(3.45×19.05)/(2×33+0.8×3.45)+0 =0.9558mm 取整,t=1.0mm。
注:国标GB/T1804 规定φ 19.05 的铜管壁厚V 级偏差可以是±0.08mm,这样如果供货厂家为节省成本,采用壁厚偏差-0.08mm 来
生产管组,则其壁厚就会选取为0.92mm 了,这样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管组在设计压力为3.45MPa 时,就会有裂管的隐患了。
这时必须通过适当增加铜管壁厚
来保证该管组不会爆裂,或者在技术要求中明确规定管组壁厚在适当的偏差内,即偏差范围在(-0.4,+0.08)mm 内,以免除管组爆裂隐患。
实际上,一般设计的R22 制冷系统最高压力不会超过3.0MPa,以3.0MPa 为设计压力,φ 19.05 作为高压侧铜管时的壁厚,计算如下:壁厚t= [(P×OD)/(2σ a + 0.8P)] +α (㎜) =(3.0×19.05)/(2×33+0.8×3.0)+0
=0.8355mm 取整t=0.9mm,其壁厚偏差可以定在(-0.06,+0.08)mm 内,如果t 取1.0mm,就按照国标 GB/T1804 规定不必考虑壁厚偏差了。
②R410A 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 19.05,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 R410A 制冷系统高压侧最高压力设计为4.15MPa,则其壁厚计算为:壁厚t= [(P×OD)/(2σ a + 0.8P)] +α (㎜) =(4.15×19.05)/(2×33+0.8×4.15)+0 =1.14mm 进行取整t=1.2mm,此壁厚按照国标GB/T1804 规定V 级偏差也能满足
设计要求。
如果该管组不需要折弯,选择壁厚为1.2mm 的O 形管,相比选择壁厚为1.0mm 的H/2 型管,成本增加了 20%,这样设计是不合算的。
而根据附表
2 可以知道采用H/2(TP2Y)铜管,壁厚为1.0mm 时,其耐压可达到6.684MPa,完成符合设计压力的要求,因此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壁厚为 1.0mm 的H/2(TP2Y)铜管。
也可以根据公式计算,H/2(TP2Y)铜管承受4.15Mpa 的压力时,需要的壁厚是t=0.584mm。
所以选择壁厚为1.0mm 的H/2(TP2Y)铜管是完全符合4.15Mpa 的设计压力要求的,只可惜 H/2(TP2Y)型铜管都不能折弯。
通过此例,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何一些空调厂家关于R410A 多联机的技术资料里面,为何在配管
选择表中会有“φ 19.05 的铜管若为盘管时壁厚应选择1.1mm(直管壁厚选择1.0mm )”了。
实际应用中,在T1 工况下,R410A 变频系统全年运行时的高
压压力绝大部分时间在3.65Mpa 以下。
以3.65Mpa 为计算依据,则其壁厚
t=1.0mm,但只能允许正偏差,这时应该在技术要求中注明壁厚偏差要求。
考虑到安全方面的因素,设计时最好还是以极限压力作为计算依据。
6 一般冷媒配管用铜管的选择参数及允许值:
6-1 附表1:O 以及OL 材料(TP2M 型,工程上也称盘管)注:标准外径φ 10.00 ㎜以下的铜管与第1 种、第2 种设计压力共用,φ 12.70 ㎜以及φ 15.88mm 的铜管与第1 种设计压力共用。
6-2 附表2:1/2H 或者H 材(TP2Y 型,工程上也称直管)备注1.所谓的标准外径的许容差、是指在管的任意一横断面测得的最大管径和最小管径的平均值同标准外径之间的差的允许范围(界限)。
2.真圆度的许容差是指、在管的任意一断面测得的长径和短径的差。
3.表格以外的铜管、按照JIS H 3300 的特殊级。
4.标准外径小于φ 25.40 ㎜的铜管与第1 种设计压力以及第2 种设计压力共用,φ 28.58 以及φ 31.75 ㎜的铜管与1 种设计压力共用。
6-3:设计雷区及问题警示序号类别雷区解决措施问题警示
1 设计 R410A 空调系统设计时,管组壁厚选择与R2
2 空调系统相同,不进行加厚,或者不经过计算选型随便采用某种壁厚。
1. 根据铜管壁厚计算方法,计算出合适壁厚,按照计算的壁厚和偏差进行壁厚选型; 2. 如果该管组不需要折弯,可将该铜管材料选择为TP2Y 型的。
制冷系统管路设计时,若选择铜管壁厚偏小,容易出现大批量管裂的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