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料】涉江采芙蓉ppt-经典实用..汇编
合集下载
涉江采芙蓉实用PPT课件
![涉江采芙蓉实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fa388325c52cc58ad6be77.png)
第14页/共15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5页/共15页
——陆凯《寄范晔》
第8页/共15页还顾望旧乡, Nhomakorabea长路漫浩浩。
回头望望远处的故乡,却又长路漫 漫无边无际。
发挥想象,描述一下“还顾” 所包含的画面?
“还顾”一词,使人仿佛看 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 地站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 乡的那个方向张望,爱人此 时似乎也正凝眸相望。两人 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 思之情寓于其中。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 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问题:“涉江”“芙蓉” 分别能说明什么?
“涉江”突出艰难。
“芙蓉”(“兰泽”“芳 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 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 美好。
第5页/共15页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采了莲花要送给谁呢?我所 思念的人正在远方。
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
设问。“远道”为下面的 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 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 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 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 衬“哀”的强烈效果。
第6页/共15页
以花草赠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知道 哪些类似的诗句?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 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
第12页/共15页
请同学们运用想象和联 想描摹诗歌的内容
第13页/共15页
涉江采芙蓉 纵使江水溅湿了衣衫,我依然要采得江中那
最美丽的莲。这淡雅的莲花,挺拔的枝叶,像 极了你——我远方的爱人,记得我们曾许下的 诺言吗?“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对你的思恋,一天又一天,莲花 开落,等在季节里的容颜日渐凋零,却依然不 见你那熟悉的面庞。为何我回望故乡的双眸这 样迷茫?归家的路途遥遥无尽,时光在这条路 上设下了重重陷阱 ,我日思夜想的人儿啊!怎 样才能飞到你的身旁?曾经沧海,蜡炬成灰。 此生,无法执子之手,就这样孤独终老吧。
感谢您的观看!
第15页/共15页
——陆凯《寄范晔》
第8页/共15页还顾望旧乡, Nhomakorabea长路漫浩浩。
回头望望远处的故乡,却又长路漫 漫无边无际。
发挥想象,描述一下“还顾” 所包含的画面?
“还顾”一词,使人仿佛看 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 地站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 乡的那个方向张望,爱人此 时似乎也正凝眸相望。两人 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 思之情寓于其中。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 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问题:“涉江”“芙蓉” 分别能说明什么?
“涉江”突出艰难。
“芙蓉”(“兰泽”“芳 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 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 美好。
第5页/共15页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采了莲花要送给谁呢?我所 思念的人正在远方。
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
设问。“远道”为下面的 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 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 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 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 衬“哀”的强烈效果。
第6页/共15页
以花草赠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知道 哪些类似的诗句?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 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
第12页/共15页
请同学们运用想象和联 想描摹诗歌的内容
第13页/共15页
涉江采芙蓉 纵使江水溅湿了衣衫,我依然要采得江中那
最美丽的莲。这淡雅的莲花,挺拔的枝叶,像 极了你——我远方的爱人,记得我们曾许下的 诺言吗?“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对你的思恋,一天又一天,莲花 开落,等在季节里的容颜日渐凋零,却依然不 见你那熟悉的面庞。为何我回望故乡的双眸这 样迷茫?归家的路途遥遥无尽,时光在这条路 上设下了重重陷阱 ,我日思夜想的人儿啊!怎 样才能飞到你的身旁?曾经沧海,蜡炬成灰。 此生,无法执子之手,就这样孤独终老吧。
涉江采芙蓉公开课课件(实用完美版)专业版PPT模板分享
![涉江采芙蓉公开课课件(实用完美版)专业版PPT模板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d736c39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9.png)
针对《涉江采芙蓉》或其他古代文学 作品进行深入探讨,碰撞思想火花。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展现自己的思考 和表达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总结篇
学习收获与感悟
01
掌握古诗《涉江采芙蓉 》的背景、主题、情感 和艺术手法。
02
理解并体验古代文人的 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感。
03
学会从多个角度欣赏古 诗,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
04
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 精深,激发对传统文化 的热爱和尊重。
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02
03
04
进一步深入研究《涉江采芙蓉 》这首诗,探究更多的文学价
03
进阶篇
采芙蓉的鉴赏与鉴别
品种鉴别
了解不同品种芙蓉的特点,包括 花色、叶形、生长习性等,能够 准确鉴别芙蓉的品种。
质量评估
掌握评估芙蓉质量的方法,包括 花蕾的数量、花朵的形状、颜色 等,能够判断芙蓉的价值。
采芙蓉的培养与繁殖
培养环境
了解芙蓉生长所需的环境,包括土壤 、光照、水分等,能够为芙蓉提供适 宜的生长条件。
这些花不仅供学生和教职员工欣赏,还可以作为教育材料进行使用。 • 案例详情:在一堂生物课上,老师带领学生来到校园里的芙蓉花丛中,
教他们如何识别芙蓉花的不同品种、生长特点以及采摘方法。学生们不 仅欣赏到了美丽的芙蓉花,还亲手采摘了一些芙蓉花进行观察和研究。 •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强调了芙蓉花在教育领域中的价值,通过观赏和采 摘芙蓉花,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生态价值。
繁殖技巧
掌握芙蓉繁殖的技巧,包括扦插、分 株、播种等,能够实现芙蓉的快速繁 殖。
采芙蓉的应用与价值
观赏价值
了解芙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包括 花坛、花境、盆栽等,能够欣赏芙蓉 的观赏价值。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https://img.taocdn.com/s3/m/21a8e2502cc58bd63086bd52.png)
主
(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男子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语 ( 女子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分析: 1.采莲是江南的旧俗,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中就有这样的描绘“采莲的是年少的女子,她们 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男子一般在京都 洛阳求取前程,不太可能回到江南去采莲。 2.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 往往暗关着“夫荣”,“莲子”即“怜子”。 3.所思在"远道",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 是男子,那我们就《可涉江以采芙由蓉此》pp推t课件想说话人应是女子。
阅读杜甫的《月Leabharlann 》回答下面问题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结合全诗,体会诗歌在情感抒发上的特点。
结合全诗,体会诗歌在情感抒发上的特点。
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展开想象,由自己 的独看想到妻子的独看。诗歌的内容从单一 转向多视角。 “闺中只独看”,表现了妻子 对我担忧,其实我也担忧妻子。但是诗人不
种手法。这样,就使得作者的怀远或思归之情,
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既深化感情,又强化
主题。形式上,常用“忆”、“想得”、“遥
知”、“遥怜”之类领字来结构全篇。
“对面落笔”的写法又有两种表现形式:
1.将写自己与写对方相结合,相互生发,相互
映衬。2.通篇纯从设想对方来展开艺术构思,宛
转曲达。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思妇怀远 一个借采莲来表达思念的女子,想象自己 的爱人也在远方回望故乡,思念自己,前 4句为实写,5、6句为虚写。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对面落笔
所谓“落笔对面”,就是在表现怀远、思归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3d4fe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f.png)
文化常识
《古诗十九首》主要的思想内容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东汉宦官外戚专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 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 母,留下妻儿,然而往往一事无成,只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 因此,《古诗十九首》主要抒写离愁别绪,或游子思归,或闺房怀 远,其次是人生易逝的感叹,或及时行乐,或不甘贫贱。
正 遗(wèi):赠。以义定音。 谁(shuí):口语与书面语区分开。
音 还(huán)顾:回头看。
《 古
涉
诗江
十
九采
首 》
芙
蓉
翻译
在 愁
感 情
漫 长
回 头
方所 。思
采 摘
多有渡 香兰过
《 古
涉
诗江
苦深的看 忧厚道那 伤却路故
念 的 人
荷 花 想
草草江 。的去
沼采
十
九采
首 》
芙
中两无乡
在要
泽摘 蓉
文化常识
《古诗十九首》评价
“惊心动魄,几乎可谓一字千金。”——钟嵘《诗品》
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 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 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五言 之冠冕”。
品读全诗
忧同长还所采兰涉 伤心路顾思之泽江 以而漫望在欲多采 终离浩旧远遗芳芙 老居浩乡道谁草蓉 。,。,。?。,
除
夜
明今何寒
朝夜事灯
又思转独
一千凄不
年里然眠
。,。,
当堂检测
双 照
何 时
清 辉
香 雾
未 解
遥 怜
闺 中
今 夜
涉江采芙蓉公开课课件(实用完美版)(精)
![涉江采芙蓉公开课课件(实用完美版)(精)](https://img.taocdn.com/s3/m/e2bcaf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a.png)
反映社会现实
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 苦难,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涉江采芙蓉的文学价值
语言优美
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 生动的比喻,语言优美, 富有感染力。
情感真挚
诗歌情感真挚,表达了游 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 情,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艺术手法独特
诗歌采用了象征、比喻等 艺术手法,独具匠心,具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02
分析《涉江采芙蓉》在文学史上 的地位和影响,阐述其对于后世 诗歌创作的启示。
课程目标
让学生了解《涉江采芙蓉》一诗的主 题思想和情感内涵,掌握诗歌的意境 和艺术特色。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和审美水平,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热爱。
课程大纲
01
介绍《涉江采芙蓉》的 作者及创作背景,引导 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思 想。
诗歌的意象与象征
意象与象征概述
涉江采芙蓉中的莲、芙蓉等意象具有 深刻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与象征分析
莲象征着纯洁、高雅,芙蓉则象征着 富贵、荣华,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诗 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丰 富了诗歌的内涵。
04
诗歌的创作背景与作者介 绍
创作背景
政治动荡
手法,同时针对学员可能存在的疑惑进行了难点解析,帮助学员更好地
掌握相关知识点。
03
案例分析
通过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案例分析,使学员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
诗歌的内涵,同时培养学员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学习建议与展望
学习建议
建议学员在课后多加练习,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诗歌作品, 加深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理解,同时提高自己的诗歌 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0a24d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9.png)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进京考取功名后,久居京城,看尽名媛美女,竟对文君萌生嫌弃之心,于是就写了封信给卓文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聪明的卓文君马上领略到夫君的暗示,两行数字都少了一个“亿”就是暗指夫君对自己“无意”,意为我们从头开始到现在,可环境变了,我们应该从现在回到起初的样子。卓文君伤透了心,就以他的信的内容展开回了封信,可谓是经典之作。司马相如阅信后大为惭愧,打消了休妻的念头。
导入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谁知过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字无可转,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女读:◆男读:◎合读: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绝美的诗,看到他,就像看到了一种中国式乡情、亲情、爱情的缩影,横亘于历史时空之中,《涉江采芙蓉》的文字绝没有浮躁的华美,仅用清淡自然地笔触,写出了一世的悲苦。 尽管千年前的那个采莲的人和被他思念的人都早已消失了。但是,只要有人,只要有诗,只要有四季的变换,在这世间就会存在着一种思慕的情怀,永远也不会改变,永远也不会消失。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本诗的“诗眼”是 “忧伤”
思考
思考
芙蓉
兰泽
长路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36张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36张](https://img.taocdn.com/s3/m/06acd74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0.png)
了解《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题材内容可分为两类:
①失志和伤时之感。诗中常常流露人生无常、及时
行乐的感慨,带有浓厚的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这是失意士 人在社会大动乱前夕内心苦闷的表现。
②相思离别之情。抒写游子思妇、相思、离别之情
的作品,则是东汉末年文士游宦他乡、漂泊异地这一社会现 实生活的生动写照。
观点2:女子思夫(思妇口吻)。采“芙蓉”,遗“远道”, 描绘一位思妇采摘芙蓉花送给在外的游子,却又无法送到的情 景,以乐景写哀情,间接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
• 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 三: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女子采莲 是旧俗,“芙蓉”即“夫容”,“莲子”即“怜 子”;《古》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可以用悬想 的方式,以女子的口吻来写。因此思念的应该是双 方,正如李清照《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 愁”,所以诗中有游子思乡思亲之缠绵,也有闺女 思念情人之真挚。
情景。
④借对写抒情。《涉》诗一二联写女子的相思,三四联写男子的相思,同心离居,对
写彼此的相思;李词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设想,也是对写双方的相思。
⑤均借设问方式,自问自答抒发情感。
下 《
涉
课 江
采 芙
! 蓉
》 诗 意 图
在艺术上: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 《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
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刘勰 《文心雕龙》誉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 称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写作背景
东汉末年,一些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往往需背井离乡,外 出游学或游宦。他们或游京师,上太学;或奔走权门,进谒州郡, 请求举荐,以便获得一官半职。他们长时间远离家门,过着坎坷辛 苦的生活, 自然会产生深沉的乡愁。外有游子,内有思妇。因此, 《古诗十九首》中有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游子思乡、闺妇怨别的痛苦。 《涉江采芙蓉》就反映了游子思乡的痛苦。
涉江采芙蓉PPT实用课件41 人教课标版
![涉江采芙蓉PPT实用课件41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6083a1ac83c4bb4cf7ecd1c8.png)
5.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 提供了 生长发 展的基 本环境 ,更重 要的还 在于中 国人将 其放在 “和” 文化的 平台上 加以吸 纳。 6.不但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 化的平 台上加 以吸纳 ,而且 还在于 地理条 件与自 然气候 为其提 供了生 长发展 的基本 环境。
7.小说的结尾突兀诡谲,开头介绍紫 貂有心 善的习 性、这 里又写 它残忍 的掏吃 人心, 不合情 理、自 相矛盾 ,是一 处明显 的败笔 。 8.小说中的四爷起着见证人与线索的 作用, 他的“ 陈年老 酒”也 如同“ 紫貂” 一般, 给小说 带来传 奇的色 彩。
涉江采芙 蓉P PT 实用课件4 1 人教课标版
涉江采芙 蓉P PT 实用课件4 1 人教课标版
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
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涉江采芙 蓉P PT 实用课件4 1 人教课标版
涉江采芙 蓉P PT 实用课件4 1 人教课标版 涉江采芙 蓉P PT 实用课件4 1 人教课标版
承。
抒情主人公“采芙蓉”赠给所思的人, 你如何理解这种表达感情的方式?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 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 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 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 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 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 朴的,也是美好的。
抒情。奇偶参差的音节也富音 乐美。
涉江采芙 蓉P PT 实用课件4 1 人教课标版
涉江采芙 蓉P PT 实用课件4 1 人教课标版
“古诗十九首”为组诗,一般认为是东汉中 下层文人所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 枚乘作,后人疑其不确。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 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清人沈德 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 之感。”可见内容多写夫妇朋友的离愁别绪和士 人游子的彷徨失意。《古诗十九首》语言朴素自 然,描写生动真切,标志着五言诗从以叙事为主 的乐府民歌发展到以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刘勰 《文心雕龙》称《古诗十九首》为“五言
7.小说的结尾突兀诡谲,开头介绍紫 貂有心 善的习 性、这 里又写 它残忍 的掏吃 人心, 不合情 理、自 相矛盾 ,是一 处明显 的败笔 。 8.小说中的四爷起着见证人与线索的 作用, 他的“ 陈年老 酒”也 如同“ 紫貂” 一般, 给小说 带来传 奇的色 彩。
涉江采芙 蓉P PT 实用课件4 1 人教课标版
涉江采芙 蓉P PT 实用课件4 1 人教课标版
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
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涉江采芙 蓉P PT 实用课件4 1 人教课标版
涉江采芙 蓉P PT 实用课件4 1 人教课标版 涉江采芙 蓉P PT 实用课件4 1 人教课标版
承。
抒情主人公“采芙蓉”赠给所思的人, 你如何理解这种表达感情的方式?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 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 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 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 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 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 朴的,也是美好的。
抒情。奇偶参差的音节也富音 乐美。
涉江采芙 蓉P PT 实用课件4 1 人教课标版
涉江采芙 蓉P PT 实用课件4 1 人教课标版
“古诗十九首”为组诗,一般认为是东汉中 下层文人所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 枚乘作,后人疑其不确。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 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清人沈德 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 之感。”可见内容多写夫妇朋友的离愁别绪和士 人游子的彷徨失意。《古诗十九首》语言朴素自 然,描写生动真切,标志着五言诗从以叙事为主 的乐府民歌发展到以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刘勰 《文心雕龙》称《古诗十九首》为“五言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下载【统编版】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下载【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568a93cf84b9d529ea7a23.png)
想一想: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莲的诗词 作品?
《涉江采 芙蓉》 》PPT- 课件下 载【统 编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涉江采 芙蓉》 》PPT- 课件下 载【统 编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涉江采 芙蓉》 》PPT- 课件下 载【统 编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爱莲说
周敦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 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莲,花之君 子者也
特点: 品质高洁 气质优雅 姿态优美 仪表庄重
《涉江采 芙蓉》 》PPT- 课件下 载【统 编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 菡萏、净友、芰荷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 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 范,且已成定说。以荷入诗者,有丁鹤年的《采莲 曲》,“莲开花复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 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 枝,含颦送离别。”此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 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 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以荷花喻意境之 静谧悠闲。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见出:荷花更多被 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 宁静的意味。
❖ 《涉江采芙蓉》表现东汉末年这些外出游子的思 乡之情。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 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 ,“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
《涉江采 芙蓉》 》PPT- 课件下 载【统 编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涉江采 芙蓉》 》PPT- 课件下 载【统 编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涉江采 芙蓉》 》PPT- 课件下 载【统 编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涉江采 芙蓉》 》PPT- 课件下 载【统 编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涉江采 芙蓉》 》PPT- 课件下 载【统 编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爱莲说
周敦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 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莲,花之君 子者也
特点: 品质高洁 气质优雅 姿态优美 仪表庄重
《涉江采 芙蓉》 》PPT- 课件下 载【统 编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 菡萏、净友、芰荷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 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 范,且已成定说。以荷入诗者,有丁鹤年的《采莲 曲》,“莲开花复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 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 枝,含颦送离别。”此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 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 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以荷花喻意境之 静谧悠闲。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见出:荷花更多被 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 宁静的意味。
❖ 《涉江采芙蓉》表现东汉末年这些外出游子的思 乡之情。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 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 ,“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
《涉江采 芙蓉》 》PPT- 课件下 载【统 编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涉江采 芙蓉》 》PPT- 课件下 载【统 编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 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 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d51609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6.png)
这首诗怎样诵读更有情味?试着读一读。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思妇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游子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共同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 比诗歌异同
比较《涉江采芙蓉》与《上邪》在诗歌 内容和情感表达上的区别。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内容 手法 语言风格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涉江采芙蓉
语言质朴自然
表达婉转曲折
意味隽永
“浅而能深、近而能远”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
总结
➢ 知人论世,理解内容 ➢ 因声求气,涵泳诗韵 ➢ 缘景明情,感悟意境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1 品诗歌新名 2 析抒情主体 3 比诗歌异同
学习目标
1、通过“知人论世” “吟咏诗韵” 的诗歌阅读方法,感 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悟“悬想”的手法,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3、体会诗歌“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胡应麟《诗 薮·内编》卷一)的艺术特色。
“知人论世”——《古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
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
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
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杜甫《春日忆李白》
➢ 分析手法,体会情感 ➢ 比较探究,明晰特性 ➢ 思摩经典,传承文化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31e48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5.png)
涉
《
江古
采诗
十
芙九
蓉首
》
导入——分享你积累的关于荷花的诗句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___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____朱庭玉《天净沙·秋》 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____王昌龄《采莲曲》 5.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6.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____苏轼《江神子·江景》 7.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____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8.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____佚名《西洲曲》
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 描述了 怎样的情景? 表达了抒情主人
公怎样的感情?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 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 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 洁、美好。
芙蓉的特点:清幽高洁、气质优雅、姿态优美、 仪表庄重。 兰的特点:清幽、高雅。 芳草的特点:美好、芳香、高洁。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回头望望远处的故乡,却又长路漫漫无边无际。
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旧乡”“长路”。 “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 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 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 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 “远道”意思说尽。
采芙蓉为什么要涉江,而不就近采摘呢?
涉江,有经历险途之意。为所爱的人而 涉险,可见其情意深重,使爱情超越了时 空的阻隔而愈见真挚美好。
兰泽,是采摘芙蓉之地。诗歌凸出兰泽 的芬芳,也就暗示了其他地方的芙蓉颇有 不如,从中,似可感受到主人公在爱情上 的专一和执着。
《
江古
采诗
十
芙九
蓉首
》
导入——分享你积累的关于荷花的诗句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___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____朱庭玉《天净沙·秋》 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____王昌龄《采莲曲》 5.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6.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____苏轼《江神子·江景》 7.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____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8.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____佚名《西洲曲》
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 描述了 怎样的情景? 表达了抒情主人
公怎样的感情?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 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 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 洁、美好。
芙蓉的特点:清幽高洁、气质优雅、姿态优美、 仪表庄重。 兰的特点:清幽、高雅。 芳草的特点:美好、芳香、高洁。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回头望望远处的故乡,却又长路漫漫无边无际。
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旧乡”“长路”。 “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 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 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 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 “远道”意思说尽。
采芙蓉为什么要涉江,而不就近采摘呢?
涉江,有经历险途之意。为所爱的人而 涉险,可见其情意深重,使爱情超越了时 空的阻隔而愈见真挚美好。
兰泽,是采摘芙蓉之地。诗歌凸出兰泽 的芬芳,也就暗示了其他地方的芙蓉颇有 不如,从中,似可感受到主人公在爱情上 的专一和执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设问。“远道”为下面的 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 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 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 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 衬“哀”的强烈效果。
以花草赠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知道哪 些类似的诗句?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 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
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
发挥想象,描述一下“还顾” 所包含的画面?
“还顾”一词,使人仿佛看 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 地站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 乡的那个方向张望,爱人此 时似乎也正凝眸相望。两人 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 思之情寓于其中。
同心而离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愁苦 忧伤以终老。 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两 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涉江采芙蓉ppt-经典实用..
《古诗十九首》
东汉末年文人五言 诗的选集,总共是十九 首。
这十九首诗并非出自 同一个人的手笔,但是 在同一个时代所作的。
“惊心动魄,几乎 可谓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
解题
涉江:踏过江水 芙蓉:荷花 《古诗十九首》以诗 的第一句为题。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 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问题:“涉江”“芙蓉” 分别能说明什么?
“涉江”突出艰难。
“芙蓉”(“兰泽”“芳 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 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 美好。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采了莲花要送给谁呢?我所 思念的人正在远方。
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
表达了主人公黯然痛苦 的心情,还能让人深切地感 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 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 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 “终老”之“忧伤”。
问题探究:关于这首诗的抒情主人 公,有人认为是男性,也有人认为是女 性。你怎么看?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请同学们运用想象和联想 描摹诗歌的内容
涉江采芙蓉 纵使江水溅湿了衣衫,我依然要采得江中那最
美丽的莲。这淡雅的莲花,挺拔的枝叶,像极了 你——我远方的爱人,记得我们曾许下的诺言吗?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对你的思恋,一天又一天,莲花开落,等在季节 里的容颜日渐凋零,却依然不见你那熟悉的面庞。 为何我回望故乡的双眸这样迷茫?归家的路途遥 遥无尽,时光在这条路上设下了重重陷阱 ,我日 思夜想的人儿啊!怎样才能飞到你的身旁?曾经 沧海,蜡炬成灰。此生,无法执子之手,就这样 孤独终老吧。
思。” (唐·王维《相思》) 采花折柳赠亲朋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
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 亲朋的美好祝愿。
深红山木艳彤云, 路远无由摘寄君 。
——元稹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漫浩浩。
回头望望远处的故乡,却又长路漫 漫无边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