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法解读

合集下载

苏格拉底方法的现代启示

苏格拉底方法的现代启示

苏格拉底方法的现代启示苏格拉底(Scorates,前469-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

他出生于雅典,在音乐、几何、算数、天文等方面都有着较好的修养,谙熟阿那克萨戈拉的“心灵”哲学,精通芝诺辩证法的要义,更与当时的智者有着相当多的往来。

苏格拉底痴迷于与他人交谈,他的学生既有贵族,也有自由民和奴隶。

苏格拉底相信自己的使命就是要通过不断的询问和交谈激发人们热爱真理和德行的激情,唤醒人们重新思考人生的审慎态度。

当时,很多听过苏格拉底演讲的人,都为他异乎寻常的谈话艺术和具有信服力的精神思考所折服。

一、苏格拉底方法简介苏格拉底方法包括四个步骤:1.讥讽:针对对方的发言不断追问,使对方认识到自己的无知;2.助产术:帮助对方得出问题的答案;3.归纳:将各种具体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具体事物中的一般共性和本质的东西。

4.定义:把具体事物重新归入一般概念,得出关于事物的一般定义。

以苏格拉底的学生色诺芬在《回忆苏格拉底》一书中记录的一段话为例,这段话以苏格拉底的提问(以下简称“苏问”),和青年欧提德穆斯的回答(以下简称“欧答”)为内容。

谈话的目的是帮助欧提德穆斯分清正直的行为和非正直的行为。

“苏问:让我们在相反的两行中写出什么行为出于正直,什么行为出于非正直。

欧答:我同意苏问:好吧,虚伪怎么样?虚伪放在哪一行?欧答:当然放在不正直那一行。

苏问:欺骗呢?欧答:放在同一行。

苏问:偷盗呢?欧答:也放在那里。

苏问:还有奴役吧?欧答:是的。

苏问:没有一样这类事情可以放在正直的一行里吗?欧答:唔,要是那样搞,可没听说过。

苏问:好啦。

但是,如果一个将军比须惩处那极大地损害其国家的敌人,他战胜了这个敌人,而且奴役他,这不对吗?欧答:当然不能说不对。

苏问:如果他运走敌人的财务,或者在战略上欺骗他,这种行为怎么样?欧答:自然这完全正确。

但是,我想你刚才要谈的是欺骗或错待朋友。

苏问:那么,在某些情况下,同样的行为就得分写在两行里,是不是?欧答:我想是这样。

“苏格拉底法”探析及其现代意蕴

“苏格拉底法”探析及其现代意蕴

“苏格拉底法”探析及其现代意蕴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只是一种自我认识,人不能认识自然而只能认识自己,并且人只能在外界的帮助下才能掌握自己头脑中固有的知识。

他认为教师的教学任务不是传授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获取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他的这种教学方法习惯上被称为“苏格拉底法”,至今仍具有借鉴的意义。

标签:“苏格拉底法”;启发式教学;启示一、“苏格拉底法”概述“苏格拉底法”是苏格拉底为了进一步论证“德行可教”的观点而在实践中创立的教学法。

所谓“苏格拉底法”是指苏格拉底在与人谈话时,不是把结论直接告诉对方,而是向对方提出问题,再根据对方的回答而不断地提出问题,一直追问到对方无词以对,自陷矛盾,从而自然而然、心悦诚服地得出正确的结论,形成对事物本质的概念。

因此,苏格拉底在讲学和辩论时总喜欢采用这种方式去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

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可以把每个人心灵中的真理引导出来。

受他的母亲助产职业的启发,苏格拉底把哲学家帮助人们把每个人心灵中固有的真理引导出来的方法称为“产婆术”。

他也把“产婆术”运用于教学中,创立了他的启发式教学法。

西方教育史上公认这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法。

“苏格拉底法”包括四个步骤:(1)讥讽:即从对方的观点中引出矛盾,迫使其否定所肯定的东西。

苏格拉底认为这是使人变聪明的一个重要步骤,除非一个人很谦逊并且自知其无知,否则他是不可能学到什么的。

教师要通过巧妙的连续诘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念的混乱与不确切,从而怀疑自己原有的知识,迫使自己独立积极思考。

(2)“产婆术”:即在否定已有的错误意见后,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索,得出新的结论和知识。

否定了已有的观点,就可以不断地去发现新观点,产生新知识。

新知识开始以潜在的方式存在,经过讽刺、启发而成为一个确定的真理。

(3)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行为的分析来找寻一般美德,通过讽刺否定了个别的、偶然的、错误的意见,通过“产婆术”不断找到普遍的、必然的道理。

名词解释苏格拉底法

名词解释苏格拉底法

名词解释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法(Socratic method)是指一种问答式的探究方法,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采用和发展。

该方法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鼓励对方深入思考和反思,以达到更好地理解和知识探索的目的。

苏格拉底法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对话和互动引导他人探索和发现真理。

使用这种方法时,提问者通常会以一系列问题引导被问者逐步思考,澄清观点,并最终得出相关问题的答案。

苏格拉底法强调思考的过程和对自己观念的反思,而不仅仅关注于结果。

它帮助个体进行自我发现和真知灼见的获取。

苏格拉底法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哲学和伦理学的教学中。

它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此外,在辩论和法律领域,苏格拉底法也被用于探究证据、质疑逻辑和推理,以达到更好的理解和发现真相。

苏格拉底的发现法

苏格拉底的发现法

苏格拉底的发现法
苏格拉底的发现法指的是苏格拉底的思维方法和哲学探究方法,主要用于追求真理和认识世界。

苏格拉底的发现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辩证思维:苏格拉底强调通过对话和辩论的方式来探究问题,通过不断的讨论和辩论来发现真理。

2. 提问的艺术:苏格拉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对话,通过追问和质疑来揭示问题的本质,发现真理。

3. 思辨的力量:苏格拉底强调通过思考和反思来发现问题的答案,通过质疑和思考来超越传统观念和信念。

4. 启发思维:苏格拉底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5. 持续探索:苏格拉底认为追求真理是一个不断的过程,永远不能停止,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思考才能逐渐接近真理。

苏格拉底的发现法对后世哲学家和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维方法和探究方式成为了许多学科的基础和范式,对人类思维和知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苏格拉底法的名词解释

苏格拉底法的名词解释

苏格拉底法的名词解释苏格拉底法是指一种强调问题探讨与辩证思维的方法,并以此引导人们追求真理的方式。

这种方法源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思想和探索方式,故得名于他。

苏格拉底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话的形式,通过提出问题、质疑常识和自省,引导他人思考和揭示自己心中的真理。

苏格拉底法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理念。

苏格拉底认为,真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他坚信通过对话和辩论,人们能够不断探索和挑战已有的观点,从而获得更为接近真理的见解。

苏格拉底法通过提问和参与对话的方式,唤醒人们的思考能力,并鼓励他们不断研究和审视自己的观点,以达到更加合理和准确的理解。

苏格拉底法的运行方式相对简单,但却能带来丰富的思维成果。

首先,通过提问,苏格拉底能够引导人们思考问题的定义和界限。

他常常以反问的方式引发对方思考,让被问者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内涵。

这种方式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直觉和洞察力,从而更为准确地分析和评判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苏格拉底法鼓励人们质疑常识和权威观点。

苏格拉底认为人类知识是有限的,每个人都可能犯错和产生偏见。

因此,他对现有的观点提出质疑,并通过对话和辩论,引导人们自省和反思,避免盲目接受他人观点。

这种质疑精神使思维更为开放和灵活,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

苏格拉底法的核心目标是帮助人们追求真理和智慧。

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都能通过思考和辩论不断完善自己的理念,并从中获得智慧。

他强调对自己和他人的思想的思考和辩论,并通过互相启发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水平。

苏格拉底法强调对话和共识的重要性,通过不同思想的碰撞,形成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知,进而实现立场的合理化和真理的接近。

然而,苏格拉底法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有人认为苏格拉底法过于依赖于批判性的思维,忽视了对实践的重视。

他们认为苏格拉底法更适合于抽象概念的讨论,对于复杂的现实问题,可能并不适用。

此外,苏格拉底法也容易陷入无休止的辩论中,无法产生明确的结论和实际行动。

苏格拉底法名词解释

苏格拉底法名词解释

苏格拉底法名词解释
苏格拉底法是指苏格拉底所倡导的一种讨论或辩论的方法,也被称为反诘法。

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对问题进行不断的质疑和反问,以引导人们思考和寻找真理。

苏格拉底法主要运用于哲学讨论或道德教育中,在一种互相尊重和相互学习的氛围中,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深入探讨问题的本质和原则。

它不仅仅是一种对话方式,更是一种思考方式,强调准确定义问题的概念和术语,分析问题的前提和逻辑推理,并通过辩论的过程寻求答案。

苏格拉底法重要的特点之一是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对话的进行。

苏格拉底经常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对方思考,挖掘出他们思维中的矛盾、混乱或错误。

这种提问的方式被称为“挖掘性
问题”,它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通过反问使对方不断深
入思考。

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反诘过程中的合作性。

苏格拉底法强调对话双方的平等地位和相互尊重,避免了争论和攻击。

通过共同的思考和探索,双方可以共同发现真理,并相互学习。

这种合作性反诘可以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人们理性地思考和判断。

苏格拉底法还强调准确定义问题的重要性。

它认为,只有清晰明确地定义问题的概念和术语,才能在讨论中避免误解和混淆。

通过对问题的定义和分析,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和本质,并解决问题。

总体而言,苏格拉底法是一种高度思辨和批判性的讨论方法,通过提问、反问和思考来引导人们深入探索问题的本质。

它不仅仅是一种对话的方式,更是一种思考的方式,帮助人们理性地思考和判断,寻求真理。

新苏格拉底法名词解释

新苏格拉底法名词解释

新苏格拉底法名词解释
新苏格拉底法是指一种司法程序,它得名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用以指导法庭审判中的证人询问与交叉质询。

本文将对新苏格拉底法进行解释和解析。

正文
新苏格拉底法是一种用于法庭审判中的证人询问和交叉质询的方法。

该法律程序的名称源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为他在他的辩论中经常使用询问和追问的方式来揭示真相。

在新苏格拉底法中,律师或审判官采用一种特殊的询问方式。

他们会逐步引导证人回忆事情的细节,并通过提问来测试证人的信念和记忆。

这种方法旨在揭示证人的真实意图和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案件的真相。

新苏格拉底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帮助揭示证人可能隐藏的事实或错误记忆。

通过逐步追问,律师或审判官可以发现证人的矛盾之处或潜在的不一致性。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巩固证人的陈述或找出证人可能在案件中提供虚假陈述的证据。

然而,新苏格拉底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争议。

一些人认为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证人感到被攻击或被迫回答问题。

此外,证人的记忆可能不够准确或完整,因此可能会出现记忆错误或矛盾之处。

因此,在使用新苏格拉底法时,律师和审判官需要谨慎行事,以确保公正和合理的审判过程。

总结起来,新苏格拉底法是一种用于法庭审判中的证人询问和交叉质询的方法。

它通过逐步追问证人来揭示真相,并帮助巩固或澄清证人的陈述。

然而,使用该方法时需要谨慎处理,以确保公正和合理的审判过程。

苏格拉底方法的内容和意义

苏格拉底方法的内容和意义

苏格拉底方法的内容和意义
苏格拉底方法,是建筑师苏格拉底最具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提出的论述着重
于放松严格的建筑史源论,建立了一种情景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引用。

苏格拉底方法的意义主要在于,它“反对把建筑概念的发展都归于一条轨迹,反而把它看作一个复杂的现象,影响受到文化、特色和地域因素”。

不夸张地说,苏格拉底方法改变了建筑史学家思考建筑的方式,使得今天的建筑学论证更加具有综合性及丰富性。

一方面,苏格拉底的观点把建筑的多元因素从狭隘的技术层面抽象出来,转而
想到它滋生的社会、文化和宗教背景,从而展开了更为广阔的研究和思考,特别是在审视历史建筑传承和改造这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苏格拉底方法也提出了一种更加包容性的建筑理念,认为建筑养成于文化,而非纯粹技术。

对对历史建筑进行改造,如果能够加注新元素,表达与当代艺术文化的联系,从而得到建筑的新变化的话,往往能够展现历史背景的“中和”,体现建筑艺术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苏格拉底方法有着重大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它指出建筑可以被解释
为非技术性术语,引入一种更广阔的视角,并且提出了人们对于历史建筑的保存和改造的一种友好态度,它的价值在于把多重视角融入到建筑的研究中,使得建筑的价值更加丰富而多样。

苏格拉底解读

苏格拉底解读

苏格拉底解读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9年),是古希腊的哲学家,通常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思想和教学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书面作品,我们对他的了解主要来自他的学生,尤其是柏拉图的著作。

一、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1. 苏格拉底式问答法(Socratic Method):●这是一种引导式的对话方法,通过提问促使人们对自己的观点和信念进行深思和反省。

●目的是通过不断的询问和挑战,揭示深层的真理和智慧。

2. 知识即德行:●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知识会自然而然地导致正确的行动。

如果人们知道什么是善,他们就会去做善事。

●这一观点强调了理性和道德的紧密联系。

3. 不断的自我审视:●他的名言“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地审视和质疑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人可以达到更高的精神和道德水平。

4. 普遍定义的追求:●苏格拉底试图找到诸如“正义”、“勇气”、“善”等概念的普遍定义。

●这种对普遍性真理的追求,为后来的哲学思想打下了基础。

二、苏格拉底的影响:1.对西方哲学的影响:苏格拉底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

2.道德哲学的奠基人:他的思想在伦理学和道德哲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3.教育方法的先驱:苏格拉底式问答法至今仍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和辩论方法。

苏格拉底的生活和死亡(他因不敬神灵和腐蚀雅典青年的罪名而被判处死刑)也成为了他哲学思想的一部分,体现了他对真理和道德的坚持。

他的生平和思想在柏拉图的《阿波罗吉亚》等作品中有着详细的记录和表现。

苏格拉底问答法名词解释

苏格拉底问答法名词解释

苏格拉底问答法名词解释
苏格拉底法则是苏格拉底常用的诘问法。

苏格拉底和人讨论有关问题时,常用诘问法,又称苏格拉底法(Thesocraticmethod)。

这种谈话也有个特点:
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

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

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

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irony)。

苏格拉底方法名词解释

苏格拉底方法名词解释

苏格拉底方法名词解释
苏格拉底方法也被称为问答法,是一种辩证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通过提问和回答来澄清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

这种方法通常涉及两个步骤: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的想法可能存在缺陷或错误,以便他们能够重新审视并改进自己的想法。

苏格拉底方法的优点包括: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苏格拉底方法也有一些缺点。

例如,这种方法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认识到他们的想法中的缺陷和错误。

此外,这种方法也可能会导致学生感到沮丧和无力,因为他们可能需要不断回答教师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并不是他们能够轻易回答的。

因此,苏格拉底方法需要在适当的条件下使用,并且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以确保学生能够从中受益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简述苏格拉底法

简述苏格拉底法

简述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法是一种通过问答和讨论来促进深入思考和自我反省的方法,其灵感来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提出一个问题或主题,让学生思考。

2. 鼓励学生就问题或主题提出疑问或观点,形成讨论。

3. 通过对讨论的引导和回应,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他们的观点和疑问。

4. 引导学生反思他们的想法,询问他们是否有其他观点或想法,以便更深入地思考。

5. 最后,总结讨论,鼓励学生反思他们的想法,并思考如何将这些想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苏格拉底法的优点在于促进深入思考和自我反省。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从中学习。

苏格拉底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苏格拉底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他们更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苏格拉底法的缺点在于可能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引导技巧。

如果教师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苏格拉底法可能会变得混乱和无成效。

此外,苏格拉底法可能不适合某些学生,特别是那些不愿意参与讨论或思考的学生。

苏格拉底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思考、分析和反省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

然而,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讨论能够有序地进行,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 苏格拉底方法(三个步骤:“注意刺”=“助义刺”)又称助产术。

苏格拉底认为,真理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内心,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通过交谈和讨论,消除一切错误和模糊的认识,唤醒学生的意识,从而发现真理。

“苏格拉底法”就是这样一种教师与学生交谈、辩论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包括三个步骤:(1)讽刺。

在这个步骤中,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的连续诸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认识中所存在的错误、混乱和模糊。

(2)定义。

在前一个步骤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归纳,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3)助产术。

在这个步骤中,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结论。

这种方法是近代启发式教学法和现代发现法的萌芽。

(不足:只能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运用,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儿)2. 智者原本泛指有智、有才之人。

自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开始,智者逐渐被用来专指那些向人传授雄辩术及其他科学知识,并收取一定学费谋生的人,他们在古希腊城邦间从事教育活动,广收门徒,传播知识,是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

3. 智者学派(智者的统称)原本泛指有智、有才之人。

自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开始,智者逐渐被用来专指那些向人传授雄辩术及其他科学知识,并收取一定学费谋生的人,他们在古希腊城邦间从事教育活动,广收门徒,传播知识,是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

智者学派是这类人的统称,智者学派的创始人是普罗泰戈拉。

4. 哲学王哲学王是柏拉图教育的最高目标,他们在哲学上有着高深的造诣。

柏拉图受斯巴达和雅典教育实践的影响,设计出一种层层淘汰的“金字塔”式的教育制度,哲学王便是位于“金字塔”顶峰的哲学家兼政治家。

`5. 理想国柏拉图的一部代表作,涉及他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但主要地是讨论所谓“正义国家”的问题。

柏拉图生活的时代,希腊城邦开始发生危机,于是他留心于探索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究竟定下一套什么样的原则,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才能够建立起称得上是理想的国家?这种国家在本质上既可以克服某些城邦(如雅典)所固有的“弊病”,又可以作为一切城邦(甚至外邦)理应仿效的“范型”。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4*5=20)
1. 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

所谓“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

所谓“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

所谓“归纳”,是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

从而得出事物的“定义”。

2. 情景体验法
情景体验法是自觉发现和创设教育情境,通过学生直接或间接的道德体验,使他们在思想和道德情操方面受到感染和熏陶的一种德育方法的一种德育方法。

情景体验法具有非强制性、愉悦性、隐蔽性、潜移默化性和意识与无意识交互作用等特点。

3. 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秀业绩来影响受教育者品行的一种德育方法。

4. 班级
班级既是一种社会群体,也是一种社会组织。

作为社会群体,班级存在着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存在一定的群体角色、人际关系和群体氛围;作为社会组织,班级具有作为教育基本单位的组织目标、组织体系、制度规范等。

5. 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和阐释教育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6.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行确定和组织实施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具体而言,校本课程开发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的课程开发”。

前者指在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预留的课程空间内学校完全自主的课程开发。

后者指学校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名词解释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名词解释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名词解释苏格拉底问答法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其目的是通过逐步提问和反思,引导他人思考和发现真理。

这种方法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引入,成为学术探讨和教育中重要的思维工具。

苏格拉底问答法以对话为基础,模拟了苏格拉底在雅典广场上与他的学生进行交流的场景。

苏格拉底并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通过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发现。

这种思维方式主要有两个阶段:提问和探索。

首先是提问阶段。

苏格拉底会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对方思考。

这些问题常常是简单的,以短暂的回答来引发深入的思考。

例如,他会问一个概念的定义,如“什么是美德?”而后,他会逐渐扩大触及其他相关议题,引发更深层次的探索。

他的问题设计得非常巧妙,旨在激发被问者的质疑和自省。

然后是探索阶段。

在这一阶段,苏格拉底通过对被问者的回答进行进一步追问,将问题变得更加具体。

这些追问可以是:“为什么你这样认为?”、“有没有可能是另一种解释?”、“你的观点有哪些局限性?”等等。

通过不断探索和质疑,苏格拉底试图揭示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度,让被问者抛开先入为主的观念,思考问题的多面性。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核心是引导他人自主地思考和发现真理。

它强调的是探索的过程和思考的质量,而不仅仅关注问题的正确答案。

这种方式在教育和学术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苏格拉底问答法促进了学生和学者的深入思考。

通过刺激他人的思维,扩展了对问题的理解。

思考的过程会带来新的发现和认识,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思想。

其次,苏格拉底问答法鼓励了批判性思维。

通过不断追问和质疑,学生被训练出具有辩证思维和分析能力。

他们会思考问题的不同方面,了解问题的复杂性,避免关注单一的答案。

此外,苏格拉底问答法还强调合作和对话。

在这种对话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了互动和合作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他人的观点和经验来丰富自己的理解,避免陷入个人的偏见和片面的观点。

然而,苏格拉底问答法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苏格拉底法的主要内容

苏格拉底法的主要内容

苏格拉底法的主要内容苏格拉底法为公共法律原则,它是一种用来保护人民权利的基础,也是自由国家的基础。

它的本质是个人的免受政府的无理约束,以保护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自由。

苏格拉底法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保护公民权利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或称苏格拉底)。

他提出的“权利-义务”原理及“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思想,与后来几个世纪马基雅维利等义士们倡导的“废除法官认定的残酷量刑”等原则相吻合,由此形成了“苏格拉底法”的概念和内涵。

苏格拉底法的主要内容是: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干涉,包括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的政权干涉;禁止任何形式的侵犯和损害,包括任何形式的精神和财产侵犯;禁止任何形式的经济垄断,滥用经济权力,挤占和剥削经济资源,以及非法占有或强占公共财产;禁止任何形式的政治和宗教压迫,而且不允许任何宗教信仰、文化信仰、政治观点或道德观念对公民进行压迫。

苏格拉底法的基本原则表达了共同体的价值观,激励人们奋起抵抗政府的无理干涉。

在任何情况下,政府都无权以任何形式非法侵入、侵犯或滥用个人或公民的权利。

另外,苏格拉底法还支持人民有权利保护公共财产,保护人民的权益,并维持公正与正义。

政府通过维护苏格拉底法的原则,有权要求公民遵守个人和公共的法律和道德义务,但是这些法律和义务仍然必须符合苏格拉底原则。

因此,政府不能失去“苏格拉底法”的本质,任何不符合“苏格拉底法”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惩罚。

总之,苏格拉底法是自由社会的基石,其主要内容是:尊重个人权利;保护公民权利;限制任何非法干涉;限制任何形式的侵犯;反对经济垄断和政治压迫;保护人民的权益;尊重个人的宗教信仰、文化信仰、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

正确的实施苏格拉底法可以保护人民的公平和正义,有助于保护和构建社会公正法治。

苏格拉底方法

苏格拉底方法

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方法,又称为苏格拉底式对话,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创立的一种探究真理的方法。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们应该通过对话和质疑来寻求真理,而不是通过武力或权威来确定事实。

苏格拉底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对方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启发和教育的目的。

苏格拉底方法的基本特点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通过提问来引导对方思考,从而达到启发和教育的目的。

在对话中,苏格拉底往往会以一种反问的方式来引导对方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通过反复追问,他试图让对方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启发和教育的目的。

苏格拉底方法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提出问题。

苏格拉底会选择一个问题或主题,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思考。

他会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追问,逐步引导对方深入思考。

其次,引导对方思考。

在对话中,苏格拉底会通过追问的方式引导对方思考,让对方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他会通过反问的方式,让对方不断思考,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

最后,总结和启发。

在对话的最后,苏格拉底会对对方的思考进行总结,并给予启发。

他会通过总结对话的内容,让对方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并给予启发,从而达到教育和启发的目的。

苏格拉底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话和追问的方式引导对方思考,从而达到启发和教育的目的。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还可以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苏格拉底方法在教育和启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苏格拉底方法是一种通过对话和追问的方式引导对方思考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对方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启发和教育的目的。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还可以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苏格拉底方法在教育和启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苏格拉底方法名词解释

苏格拉底方法名词解释

苏格拉底方法名词解释
苏格拉底方法,又称为苏格拉底问答法,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的一种思考方法和论证技巧,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提问与对话的方式激发、引导对方思考,从而达到自我认知、理性思维和真理的探索。

苏格拉底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中的有针对性问题来逐步揭示问题的本质,并帮助对话参与者发现自己的观点和论证的不足之处。

其目的是引导人去思考自己的信念、观念和判断是否正确,以及其合理性和逻辑性,并追求更加客观和真实的理解。

苏格拉底方法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自有独立思考能力: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能力,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提问可以帮助对方发现自身的知识和思考的不足。

2. 提问的智慧:苏格拉底强调提问的技巧和智慧,通过合理的提问来引导对方主动思考,并帮助其发现问题和推理的矛盾点。

3. 引导而非灌输:苏格拉底主张引导而非灌输,通过对话和问题的互动,让对方自己去发现和理解问题,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合理辩证思维:苏格拉底鼓励人们进行合理辩证思维,通过思考和讨论的过程来揭示问题的对立面,以及揭示观点和判断
的不足之处。

5. 批判性思维:苏格拉底强调批判性思维,通过发现和质疑传统观念和常识来推动思想的发展和进步,找到更加科学和合理的解释和回答。

苏格拉底方法被广泛运用在教育和教学领域,尤其在哲学教育中。

它被认为是一种促进理解和思维发展的有效方法,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苏格拉底方法也可以被应用于解决问题和促进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提升个人和团队的能力。

最经典的苏格拉底问答法

最经典的苏格拉底问答法

最经典的苏格拉底问答法咱今儿个就来唠唠最经典的苏格拉底问答法,别看这名字听着挺高大上,其实就是咱们老祖宗那套“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苏格拉底这老哥,活得像个街头卖艺的,专门喜欢跟人聊天,聊着聊着就把人问得一愣一愣的。

苏格拉底问答法,说白了就是通过一连串的问题,把你脑子里的东西全给掏出来,掏得你自己都觉得自己啥也不懂了。

比如说,你跟他聊聊啥是“勇敢”,他就会问:“你觉得勇敢是啥?”你要是说:“勇敢就是不怕死!”他立马就问:“不怕死就是勇敢吗?那那些傻乎乎冲上去送死的家伙算不算勇敢?”你一听,哎,这不就跟咱们小时候玩的“石头剪刀布”似的,啥都输不了!这老头子真会整活儿,他不光问,还会把你问得满头大汗。

比如说,你说:“勇敢就是面对危险不退缩。

”他会问:“那你见过那些为了名利啥都敢干的家伙吗?他们不退缩,可他们是真的勇敢吗?”你一听,心想这苏格拉底不得了,简直像个心理医生,把你心里的小九九全给掏出来了。

苏格拉底问答法,其实就是一套“问话机器”,他问得你头晕脑胀,最后你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到底在说什么了。

就像你跟朋友聊天,聊着聊着发现自己说的全是废话一样。

有一次,苏格拉底跟一个叫美诺的年轻人聊天,聊的是啥是“美德”。

这美诺一开始还挺自信,说:“美德就是公正、节制、勇敢和智慧。

”苏格拉底一听,立马来了精神,问:“那啥是公正?”美诺一听,愣住了,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苏格拉底就这么一步步地把美诺给问懵了。

苏格拉底问答法不光是问,还会让你自己发现问题。

比如说,你跟他聊啥是“爱”,他会问:“你觉得爱是啥?”你要是说:“爱就是喜欢。

”他立马就问:“那你喜欢吃糖果算不算爱?”你一听,哎,这不就跟咱们小时候玩的“石头剪刀布”似的,啥都输不了!苏格拉底这老哥,活得像个街头卖艺的,专门喜欢跟人聊天,聊着聊着就把人问得一愣一愣的。

有一次,他跟一个叫色拉叙马霍斯的家伙聊啥是“正义”。

这色拉叙马霍斯一开始还挺自信,说:“正义就是强者说了算。

苏格拉底的定义法

苏格拉底的定义法

苏格拉底的定义法
苏格拉底的定义法是指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从而得出事物的普遍概念。

苏格拉底的定义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讥讽: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

2、助产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

3、归纳: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

4、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08-19作者简介:杨飞云(1980-),男,河南开封市人,主要从事教育学研究。

第21卷第1期2005年2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GQI U TEACH ERS COLLEGE Vol .21 No .1Feb . 2005苏格拉底法解读杨 飞 云(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摘 要:苏格拉底法包括讽刺、接生术、结果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值得我们认真地解读。

通过解读其内涵,可解析出其人性、师生关系、思维方式的价值。

但苏格拉底法如运用不当,极易使学生陷入思想混乱的困境。

关键词:苏格拉底法;讽刺;接生术;结果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5)01-0161-02 苏格拉底(Socrates ,公元前469-前400)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他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神,神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主宰着世界,自然界是无规律可寻的,反对认识自然现象。

因此,哲学应研究世界形成的原因而不在于说明世界是什么。

虽然苏格拉底的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并且由此决定的教育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指责和否认对他进行研究的价值。

他实践教育的方法———苏格拉底法,不仅对以后的永恒主义、存在主义、分析哲学具有方法论的启发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更具有启发性。

因此仍有必要充分挖掘其内蕴价值。

一、苏格拉底法的阐释苏格拉底法是在谈话中产生的,根据它的形式又称问答法。

“就是一种在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辩论、讨论,揭露矛盾、克服矛盾,最终获得知识的方法。

”[1](P29)“根据它的性质,就应当是辨证的方法。

”[2](P52)苏格拉底法的第一环节是讽刺。

对于讽刺要做不同的理解。

首先,他认为人们头脑中的思想是混乱的、模糊的、空洞的,是许多从来未加考察的未经消化的意见,许多以信仰为基础而接受的偏见,并不理解其意义。

因此我们必须理清自己的观念,了解用词的真正意义,为所使用的概念下准确的定义。

为此目的,他从具体事例开始,从日常观念入手,通过诘问的形式,遵循辩证的规律,引导人们去怀疑他们的前提,使“通常被认定的、以固定的、在意识中直接接受了的观念或思想的规定瓦解,并通过其自身与具体的事例使之发生混乱”。

[2](P54)具体说来,他首先装出一无所知并认真求教的态度,把对方的命题或定义接受下来。

尔后发问,让人们从自己所确认的真理中寻求结论,直至人们认识到这些结论怎样与他们所同样坚持的其他原则相矛盾。

这期间没有一定迫使的成分,而是在诘问的引导下,人们自由选择的结果。

其次,苏格拉底在讽刺的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讽刺的出发点是从具体事物开始的,主要是人们对具体事物形成的日常观念和概念。

这些日常观念和概念是“混乱的、模糊的、空洞的”,就是这些观念和概念往往成为人们讨论问题的前提和规定,是“建立在沙丘之上的,略要袭击,全部大厦就会坍倒破碎”。

[3](P64)苏格拉底就以此为逻辑起点,利用矛盾律,使对方否定所肯定的东西。

因此,苏格拉底利用的是人们对具体事物已获得的经验。

我们从此处获得的启示是:在教学中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观察、理解、体验具体事物,以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但在这方面苏格拉底是反对的,“因而他自己就把科学,即对自然、精神等的一般原则的观察,抛在一旁,而且也以此要求别人”。

[2](P52)二是苏格拉底能使抽象观念具体化,发展抽象观念。

如对正直的理解是通过欺骗和价值的辩论加以阐释。

对这些概念的解释,他并非先给出一个既定前提,因为这是步入陷阱的开端。

他把它们具体化,并且假定它们的本质尚未被认识,凭借对人们感性观念辩证式的发问,使人们自己解释这些观念。

这就完成了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化。

“苏格拉底要人们解释这些观念,这就是苏格拉底讽刺的本质”。

[2](P55)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传授知识的思维方式。

第三,苏格拉底法的讽刺展现了苏格拉底对待人生和知识的态度,是对当时人的讥讽和嘲笑。

智者派说,真理是不存在的,我们也不能认识;人们有分歧,意见相左,无谓好坏对错,一切都是虚无。

苏格拉底对这种虚无主义的无知持讥讽态度。

而当时的人们却和智者派相反,凭借自己的伟大理性,自视无所不能,并因之嘲笑别人的愚笨和无知。

“我以我的教养有素的思想,是能够取消一切规定,取消公正、伦理、善等等的规定的;而且我知道,如果对于我来说,有什么东西显得好,够的上好,我也能够把它推翻。

我完全知道,我就是这一切规定的主宰,承认他们的是我,推翻他们的也是我。

一切东西,只有现在使我高兴的,对我才是真实的”。

[2](P56)苏格拉底对这种夜郎自大的行为给予莫大的讽刺。

他首先承认自己一无所知并以求教的方式,使对方陷入困窘。

他的讽刺并非以此为目的,纯粹的否定对方,“而是激发人爱真理和德性,帮助他们做正确的思维,以便他们过正当的生活”,[3](P63)“抱着一个朴素的目的,引导人们走向真正的善,走向普遍的观念”。

[2](P57)他的目的是实际的而不是玄想的,“他常到鞋匠与裁缝的作坊中去和他们谈话,也和青年们、老人们、鞋匠们、铁匠们、智者们、政治家们、各种公民们谈话”,[2](P53)“他同任何人谈话,都保持着阿提卡的文雅风度的特点,不自以为是,不好以为师,不强人从己,充分保证并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避免一切粗暴无理的态度”。

[2](P52)苏格拉底的这种人生观和行为方式是值得我们对自己进行反省的,尤其是教师。

苏格拉底法的第二个环节是接生术,又称助产术。

指在帮助对方否定已有观点后,引导他们自己进行思考,自己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

“即帮助已经包藏于每一个人的意识中的思想出世,……也正是从具体的非反思的意识中揭发出具体事物的普遍性,或从普遍认定的东西中揭发出其中所包含的对立物”。

[2](P53)通过讽刺,使对方否定了自以为是的观点和原则。

在讽刺中也具有关键意义,在此主要强调的是问者的思维方式和答者的答题意识。

问的目的是要从人们表象的、经验中的特殊成分引导出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某种普遍的原则,使人们自己认识这种普遍形式的善和正当,即就应该如此。

为此,苏格拉底从交谈对方所认可的具体事例出发向前推进。

分析这个存在于自发意思中而未被思索过的具体事物,把隐含在其中的普遍概念作为普遍概念揭发出来,并指出包含在其中的普遍思想,从而使人认识一个普遍的命题、普遍的规定。

他“不是凭借把那些与具体事例联系的概念连接在纯粹必然性中那种做法”。

[2](P58)其实这是一种归纳式思维,“凭借归纳的过程,苏格拉底引申出定义来。

靠举例来构成临时的定义,这再经其他例证的检验,加以扩大或缩小,以便使他符合要求,直到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为止”。

[3](P63)因此苏格拉底被后人称为“归纳法之父”。

不过演绎法在苏格拉底那里也是有重要地位的。

“苏格拉底还有时检查所提出的论断,立即追溯到根本的原理,根据正确的定义予以评判。

这是演绎的方法。

”[3](P67)无论是归纳式思维还是演绎式思维,如无对方的反思式的回答,苏格拉底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因为发问者虽然是有目的的,但回答者作为自由之人是有选择的权利的,他可以作各种不同的偶然回答,提出不同的观点,并迫使问者转向对偶然回答的诘问。

这是一种活泼热闹的谈话精神。

提问者如没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就会被回答者牵着鼻子走。

通过这一环节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不但传授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且是在学生积极主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这一点尤应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个环节是结果。

在前两个环节,苏格拉底通过问答使对方否定自己所肯定的东西,并使交谈者承认一些与他们出发点相反的道理,最后提出一个普遍的概念。

当人们回顾了整个过程之后,才意识到自以为非常熟悉的事情现在却是如此的陌生。

“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是彼此互相矛盾的”。

[2](P60)结果是使人们的意识本身发生混乱,陷入困惑。

对一切产生了怀疑,并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想了解事情真相的欲望,即求知欲。

苏格拉底法的结果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批判怀疑精神,激起强烈的求知欲。

至此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完全实现了。

这也是我们的教育所缺少的。

“西方的学生入学时是问号,毕业时是更大的问号,而中国的学生入学时是问号,毕业时却成了句号”,在此也可找到根据。

二、苏格拉底法的价值与缺憾(一)苏格拉底法的价值一是苏格拉底法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自由问答,尊重对方的自由、自主和选择,没有灌输和强迫,只有引导和激发,体现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不是把人当作“它”待。

这一点尤为后人所看重。

这也是我们的观点,这对于转变我们的学生观是有意义的。

二是苏格拉底注重人性的价值决定了他对师生关系的价值。

他常去和人交谈,“这种方法可以消除以往在师生关系中司空见惯的保护性伪装,建立真诚的、正直的师生关系。

”[5](P140)三是苏格拉底法通过问答激起怀疑精神、批评意识和强烈的探求欲望。

这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学习的。

(二)苏格拉底法的缺憾苏格拉底法的根基是唯心主义,这就决定了其缺陷是不可避免的。

他认为知识智慧就存在人的心灵中,教育应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内心中已有的知识引发出来。

反对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考察,否定自然规律的存在,只是让学生一味的思考伦理道德、社会关系等问题。

这样使对话对问题的探讨很难深入拓展,不易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尽管如此,由于“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

他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

所以,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

[4](P42)因此,“苏格拉底法无论在教育史上,还是在哲学史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被看作西方启发式教学的渊源”。

[2](P30)参考文献:[1]李申申.简明外国教育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梯利.西方哲学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4]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62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