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空调冷冻水大温差适用性分析

合集下载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冷冻水大温差设计的相关问题。

首先分析了影响冷冻水大温差设计的因素,包括环境温度、制冷剂性质等。

接着讨论了在冷冻水大温差设计中可能面临的技术挑战,如系统能效、稳定性等。

然后对现有的冷冻水大温差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和评估。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冷冻水大温差设计的方法,包括采用新技术、提高系统效率等。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应用冷冻水大温差设计的实际效果。

总结指出冷冻水大温差设计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通过深入探讨,为冷冻水大温差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冷冻水、大温差、设计、影响因素、技术挑战、设计方案、优化方法、案例分析、重要性、未来发展、总结、探讨1. 引言1.1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冷冻水大温差是指在冷却过程中,冷却剂的温度差异较大。

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冷冻水大温差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影响冷冻水大温差设计的因素、冷冻水大温差设计中的技术挑战、现有设计方案的比较、优化设计的方法以及应用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

在工程设计中,冷冻水大温差设计的关键因素包括冷却剂的特性、冷却系统的结构和管道设计等。

这些因素决定了冷冻水的流动速度和温度分布,影响了冷却效果和能源消耗。

冷冻水大温差设计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如如何降低冷却剂之间的温度差异,如何提高冷冻水的传热效率等。

针对这些挑战,工程师们需要不断探索创新设计方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通过比较不同的冷冻水大温差设计方案,可以找到最适合具体应用场景的设计方案。

优化设计方法则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降低能源消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冷冻水大温差设计的实际应用效果。

本文将探讨不同行业的冷冻水大温差设计案例,为读者提供参考和启发。

2. 正文2.1 影响冷冻水大温差设计的因素1. 设计温度差异:冷冻水大温差设计的关键在于确保室内外温差能够达到足够的效果,因此设计时需要考虑室内外之间的温差以及室内外的温度变化情况。

冷冻水大温差的节能性分析及应用

冷冻水大温差的节能性分析及应用

冷冻水大温差的节能性分析及应用
宣晨晨;祝健;李跃萍;赵伦武
【期刊名称】《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年(卷),期】2011(030)001
【摘要】在制冷机组、冷冻水泵、风机盘管机组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冷冻水大温差对常规空调机组产生的影响.文中将冷冻水大温差应用于某高层办公建筑,分别计算了两种空调系统在满负荷与部分负荷条件下的能耗,证明了冷冻水大温差的节能性,且在部分负荷下的节能效果更佳.通过算例结合实际工程得出,对于空调系统半径较大的大型公共建筑或高层建筑适宜使用冷冻水大温差,可以取得良好的节能运行效果.
【总页数】4页(P66-69)
【作者】宣晨晨;祝健;李跃萍;赵伦武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某商场空调冷冻水大温差系统节能性分析 [J], 李继路;刘谨
2.大温差冷冻水系统在核电厂中的应用研究 [J], 胡彬;陈京龙
3.大温差水源热泵冷冻水系统的应用分析 [J], 孙慧琳;张震;徐强;谷超
4.大温差水源热泵冷冻水系统的应用分析 [J], 孙慧琳;张震;徐强;谷超
5.基于冷冻水大温差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研究 [J], 舒志成;张光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空调冷冻水供水温差的分析

空调冷冻水供水温差的分析

空调冷冻水供水温差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制冷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大温差小流量的空调冷冻水出水输送技术日趋成熟,这种简单易行的空调方案,在实际建筑工程中的最广泛运用已日益广泛。

目前,国内通常使用的空调冷冻水的供水温度为7℃,回水温度为12℃,供回水温差为5℃,而大温差冷气系统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差一般为6~10℃。

由于空调系统的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差加大,相同制冷量下的空调水循环量将减小,空调冷冻水管管径、冷冻水泵的型号都将随之减小,冷冻水泵的能耗随之降低。

空调冷冻水系统采用大温差,还可以降低水泵的型号、减小锅底管的直径、缩减冷却水系统系统的一次投资、降低工程造价等。

一般而言,制冷机单位制冷量的中随蒸发器能耗蒸发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蒸发水温降低而升高。

因此,蒸发温度对制冷机单位制冷量的能耗影响较大,而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制冷机冷冻水出水温度的高低。

当制冷机的热交换器冷冻水出水温度等于或少于7℃时,对于相同的制冷量,10℃温差与5℃温差时,冷水机组的生产成本基本相同。

然而,当制冷机的出水温度低于7℃,尤其是低于5℃时,制冷机单位制冷量的耗电能耗明显上升。

若制冷机的出水温度过低,制冷机能耗的上升将大大抵消了大温差冷冻水系统水泵节省的能耗,甚至超过水泵节省的能耗。

大温差水蓄冷技术应用及经济性分析

大温差水蓄冷技术应用及经济性分析

大温差水蓄冷技术应用及经济性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人们对节能减排的需求日益增加。

其中,建筑节能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建筑节能中,水蓄冷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本文将探讨大温差水蓄冷技术的应用及经济性分析。

一、大温差水蓄冷技术概述水蓄冷技术是指在低峰电耗时运行冷源设备,将低温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冷负荷空调系统中,降低建筑内部环境的温度。

其中,大温差水蓄冷技术是指利用大温差条件下的夜间空气与新风进行水的再生蓄冷,以便于白天高峰时段使用。

大温差水蓄冷技术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蓄冷设备、蓄冷媒介、管道输送系统和冷负荷端。

在夜间低峰电耗时段,通过蓄冷设备将水蓄冷至低温,再通过管道输送至冷负荷端供冷使用。

白天高峰时段,冷负荷端需要冷量时,将低温水通过制冷机组冷却至目标温度,供冷负荷使用。

1. 适用范围大温差水蓄冷技术适用于建筑物的空调系统,并且建筑物的冷负荷又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比如,宾馆、酒店、写字楼、商场和办公场所等建筑物。

2. 应用效果大温差水蓄冷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将大量空调用电转化为夜间用电,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据统计,采用大温差水蓄冷技术的空调系统,能够节约能耗约30%~60%,减少碳排放量和空气污染。

3. 应用前景由于大温差水蓄冷技术具有节能减排、稳定运行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工程中。

未来,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的需求增加,大温差水蓄冷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1. 投资分析大温差水蓄冷技术的投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蓄冷设备和配套管道输送系统。

其中,蓄冷设备投资较大,但是其使用寿命长,运行稳定可靠,可实现多年回收。

配套管道输送系统投资相对较小,但因建筑的结构和管道布局等原因,其建造难度较大。

大温差水蓄冷技术的投资回收期与建筑的冷负荷、用水量及用电成本等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大温差水蓄冷技术的投资回收期较长,大约为5-10年。

但是,由于大温差水蓄冷技术的节能效果明显,对提高建筑物竞争力和品牌形象也有积极作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冷冻水系统是目前建筑中最为常见、最常用的空调精密控制系统之一。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冷冻水系统的水温变化往往非常快,尤其在高负荷和低负荷之间的切换过程中,这样的变化更加明显。

这不仅会导致系统的能效降低,还会给系统带来很大的压力,影响系统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冷冻水系统的设计人员而言,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冷冻水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1.冷却塔的设计冷却塔是冷冻水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有效地维持系统的水平稳定。

对于冷却塔而言,其设计必须要考虑到本身的散热能力和空间内外的温度变化等因素,确保能够正常运行。

此外,冷却塔的风扇数量、转速等参数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控制,以保障系统的运行安全。

2.管道的设计管道在冷冻水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负责将水流向不同的模块。

对于管道而言,其设计应考虑到管道直径、管道长度、管道材质以及弯头和接头等设计参数因素。

针对不同的需求,可以采用多种管道布局方式,以优化水的流通和稳定性。

冷凝器是冷冻水系统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其密封性能和安全系数往往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冷凝器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其结构和功能,采用可靠的材料和设计理念,以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稳定性。

4.水泵的设计水泵在冷冻水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只有通过恰当的水泵设计和使用,才能确保稳定的水流,有效地降低系统中的噪音和震动。

针对不同的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水泵,以确保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冷冻水系统设计就是要在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使用各种优化和控制策略,以确保系统能够以高效、稳定和可靠的方式运行。

虽然这样的设计任务困难,但是在面对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市场环境时,却十分必要。

大温差水源热泵冷冻水系统的应用分析

大温差水源热泵冷冻水系统的应用分析
本文将从技术及经济性的角度,再结合一些实验对大温差高温热泵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1 水源热泵机组大温差运行状况 1.1 水源热泵冷冻水供回水温差对机组能力的影响 虽然大多数厂家称,普通的水源热泵机组能够用于大温差系统,但由于大温差运行模式 下,水源热泵机组冷冻水进出水温度改变,对机组的制冷(制热)能力,以及 COP 值均发 生了改变。充分了解机组能力和 COP 值的改变,对如何有效地应用大温差系统是非常重要 的。 1.1.1 水源热泵进出口温度对蒸发温度的影响 大温差运行模式对水源热泵机组 COP 值的影响直接作用于机组的蒸发温度上,通过影 响蒸发温度从而影响了机组的 COP 值。图 1 给出了 OAK(欧锴)水源热泵机组的蒸发温 度与进、出口水温度的关系。
蒸发温度℃
7
6.5
6
5.5
5
4.5
4
17
16
15
14
13
12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6℃ 出水温度7℃ 出水温度8℃
图 1 机组蒸发温度和进出水温度的曲线关系 从上图可知,在水源热泵机组的出口水温恒定时,其蒸发温度随进口水温(也即
进出口温差)的增大而提高;而水源热泵机组进口水温恒定时,蒸发温度随出口水温的增大 而提高且提升幅度更大,此说明相对于水源热泵机组出口水温的变化,水源热泵机组进口水 温(进出口温差)对于蒸发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图中的数据表明,机组出水温度由 7 ℃ 降至 6 ℃,蒸发温度将降低 1 ℃左右,这对水源热泵机组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但进水温度 从 12 ℃升至 17 ℃时,每提高 1 ℃,蒸发温度的提升仅 0.1 ℃左右,对水源热泵机组的影
充分换热。
图 5 表冷器的抽管示意图 3 结语 本文分别从大温差水源热泵冷冻水系统运行模式的适应性、经济性等方面分析,得到相 应的结论如下: (1)常规水源热泵机组在一定范围内都可以不经改造直接运行于大温差系统下,若维 持机组的出水温度不变,而只是提高进水温度,则机组性能几乎不变;但当出水温度降低时, 将 2 台水源热泵机组串联运行能一定程度提高大温差工况下的制冷效率,是有效的能源解决 方案。 (2)采用冷水大温差运行方式时,若回水温度过高,末端空气处理设备的除湿能力的 衰减最为显著,因此,大温差设计必须校核空气处理设备的除湿能力和冷却能力,并通过增 加表冷器排数、降低进入末端的冷冻水温度等措施进行弥补。

(39)大温差空调分析

(39)大温差空调分析

上海万国金融大厦冷冻水供、回水温差为7.7℃(6.7℃~14.4℃),冷却水温差为8℃(32℃~40℃);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大厦冷冻水供、回水温差为10℃(5.6℃~15.6℃);上海中国保险大厦冷冻水供、回水温差为8.9℃(6.7℃~15.6℃);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采用的冰蓄冷系统冷冻水侧温差为7.58℃(5.72℃~13.3℃);上海金茂大厦采用送风大温差设计;广州大学城区域供冷系统冷水机组(不包括冰蓄冷)冷冻水供、回水温差为7℃(6℃~13℃);大温差送风:1、降低空调末端功耗和初投资;2、使冷水机组的功耗和初投资增加;冷冻水大温差:1、减小冷冻水循环水量,使冷冻水循环水泵功耗和初投资下降;2、冷冻水供回水平均温度升高,使冷水机组的功耗和初投资下降;3、末端装置的功耗和初投资上升;冷却水大温差:1、减小冷却水循环水量,使冷却水循环水泵功耗和初投资下降;2、冷却水平均温度上升,使冷却塔和冷水机组的功耗和初投资上升;冷水机组的冷水初温不变,将冷水温升加大1倍,电机功率变化很小,或没有变化甚至有所下降,而蒸发器压降明显减小;冷水机组蒸发温度降低时,机组的冷量和轴功率均相应下降,蒸发温度降低1℃,冷量减少1.8%~6%,而轴功率减少不明显;采用大温差的同时,降低冷水出水温度(即蒸发温度),电机功率增加,尤其是冷水初温陷降低至5℃时,电机功率明显上升。

直接蒸发冷却冷风方式:空气和水直接接触处理空气,实现热湿转换;空气温度降低,湿度增加;空气被降温的极限温度为室外空气的湿球温度。

间接蒸发冷却冷风装置一部分风被等湿降温、一部分排风被加热加湿排出;空气温度降低,湿度不变;二次排风来源、二次排风量决定了一次风被冷却的极限温度;蒸发冷却冷风方式:处理新风、承担房间湿负荷、部分显热——通过直接或间接蒸发冷却过程处理系统的新风,承担新风所有显热;新风温度降低;新风含湿量不变或适当增加;处理新风、承担房间湿负荷、所有显热——仅通过蒸发冷却冷风装置的出风对房间既除湿、又降温,则为全空气的蒸发冷却空调系统,一般为全新风系统;此时装置除需处理所有房间的显热外,还需处理所有进风的显热;系统所需风道空间大,较大的循环风机电耗;直接蒸发冷却极限为湿球温度间接蒸发冷却极限为露点温度直接蒸发冷却冷水装置通过空气和水直接接触的蒸发冷却过程制备冷水-传统的冷却塔;冷水的极限温度为进口空气的湿球温度;间接蒸发冷却冷水装置:利用室外干燥空气近似可逆地制备冷水,出水极限温度为室外空气露点温度。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冷冻水是一种常用于低温应用的技术,例如制冷、空调和工业冷却等。

而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是指冷冻水的进出水温差较大,通常指的是冷却水的温度降低幅度较大。

本文将探讨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问题。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对于一些特定的应用非常重要,例如制冷和空调领域。

在这些应用中,需要将室内的温度降低到较低的水平,因此需要冷冻水具备较大的温度降低能力。

在制冷系统中,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通常在10℃至20℃之间。

设计者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确定冷冻水的进出水温差。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对于冷却系统的能效和性能也有影响。

一般而言,温度降低幅度越大,冷却效果就越好。

在设计冷冻水系统时,可以适当增加冷凝器的散热面积,以提高制冷效果。

还可以采用高效的冷却器和管道设计,以降低能量损失,提高系统的能效。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由于温度降低幅度较大,冷凝器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结霜或结冰的情况。

对于结霜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冷凝器表面的散热面积,或者采用除霜装置来解决。

对于结冰的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在系统中增加循环泵的流量,或者在系统内加入防冻剂等。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系统的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

一般而言,冷凝器的散热面积越大,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就越好,但相应的系统运行成本也会增加。

设计者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经济性考虑冷冻水的大温差设计。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在制冷、空调和工业冷却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应用需求、能效和性能、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配置,可以实现冷冻水大温差的系统,并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室内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空调系统的运行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空调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冷冻水系统。

冷冻水的设计温差是在设计空调系统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

设计合理的冷冻水温差不仅能够保证冷却效果,还能够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合理的冷冻水温差。

1、能耗过高在空调系统中,冷却剂通过蒸发器吸收室内热量,然后通过冷凝器放出热量。

如果冷冻水温差过大,那么就会导致蒸发器和冷凝器传热效率下降,从而需要提高冷却剂的流量或者降低设计冷却水温度,导致空调系统能耗过高。

2、制冷性能下降在冷却负载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如果冷水温差过大,那么制冷能力会下降,从而无法满足制冷需求。

3、系统寿命缩短如果冷却水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冷冻水管道的结冰,如果冰块破裂,就会造成冷冻水系统的泄露,缩短系统寿命。

1、不同区域可以设置不同的冷冻水温差不同区域对于舒适度的要求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区域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冷冻水温差。

比如说,在需要提高室内湿度的区域,可以设置较高的冷冻水温差;而在需要保持室内干燥的区域,可以设置较低的冷冻水温差。

2、合理控制冷冻水温度可以通过控制冷却剂和冷却水的温度,来控制冷冻水温度,从而保证制冷效果和节能效果的协调。

3、根据气候特点进行调节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不同,应根据气候特点进行调节。

比如说,在冬季可以适当提高冷冻水温差,缩短制冷时间,提高制冷效率,在夏季则应适当降低冷冻水温差,保证制冷效果的同时减少能耗。

在冷却负载常常变化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反馈控制的方法,不断调节冷水温度,使制冷效果尽可能地接近要求值。

具体的设计方法如下:1、首先需要明确制冷需求、冷水温度和冷冻水流量的变化规律;2、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制冷需求和冷水温度的关系;4、根据预测结果,通过反馈控制来调节冷水温度,使制冷效果尽可能接近要求值。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各种工业制冷设备应运而生,在这些设备中,冷冻水机组是一种常见的制冷设备。

冷冻水机组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制冷任务,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制冷系统,尤其是关于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更是需要重视。

冷冻水大温差是指冷冻水的进出水温差较大,一般需要在10℃以上。

这种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制冷机组的效率,使得机组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制冷任务。

同时,冷冻水大温差设计可以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减少能源损失。

因此,对于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是非常重要的。

在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冷冻水供应水源的温度
冷冻水供应水源的温度是影响冷冻水大温差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

冷冻水供应水源的温度越低,设计大温差的难度就越小,同时制冷效率也越高。

因此,在现实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冷冻水供应源。

2.冷冻水机组的工作压力
3.冷冻水机组的制冷剂种类
冷冻水机组的制冷剂种类也是影响冷冻水大温差设计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制冷剂有不同的特性,而这些特性会直接影响到冷冻水机组的制冷效率和大温差的设计。

因此,在设计冷冻水大温差时需要考虑到制冷剂的种类。

总之,在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合理的综合考虑和设计,才能实现尽可能大的温差设计和制冷效率。

某商场空调冷冻水大温差系统节能性分析

某商场空调冷冻水大温差系统节能性分析

◆ 节能环保技术 ◆ 目前国家标准《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对冷冻水的水力输送系数有明确限制:不得小于30。

这个指标对大型建筑物的冷冻水系统设计也具有指导意义。

根据计算,在满足该指标的系统中,冷冻水泵的装机电量约占空调系统总装机电量的10%左右,而实际运行能耗更占到20%左右,因此,对大型建筑的空调冷冻水系统进行节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冷冻水大温差技术则是其中一个有效途径。

由于冷水大温差技术在满足用户舒适性的条件下,能减少冷冻水流量,大幅度降低系统的输送能耗,从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但是采用大温差设计对空调系统的主机、冷冻水泵以及末端的运行能耗以及初投资都有一定的影响。

对此我们以某大型商场为例进行探讨。

某商场空调冷冻水大温差系统节能性分析李继路,刘 谨(广州市设计院,广东 广州 510620)摘要:以某大型商场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冷冻水系统采用标准温差(7/12℃)与大温差(7/17℃)两种工况下,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空调末端的运行能耗及初投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大温差系统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而初投资也基本持平。

关键词:冷水系统;大温差;节能;初投资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楼高两层,总建筑面积60000m2,属大型的家居商场。

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

该工程空调总设计冷负荷达到8438kW(2400RT)。

冷冻水输送系统采用一级泵两管制同程系统,空调末端采用风柜。

该工程空调系统包括主机、水泵以及末端风柜的年运行费用较大,因此采用合理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优化设计减少系统的运行能耗则是设计中的一个难题。

2 不同冷水温差系统运行能耗比较 冷冻水标准供回水温度为7/12℃,典型大温差冷冻水供回水采用7/17℃,本文仅讨论在这两种代表性温差下其运行能耗与初投资的比较。

2.1 冷水机组在两种工况下的能耗比较 根据制冷原理,冷水机组单位质量制冷量能耗随制冷剂蒸发温度的上升而减少,或随其降低而增加。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各种生活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冷冻水系统作为现代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保障建筑物内部温度舒适度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针对冷冻水系统中的大温差设计问题,也是目前需要重点探讨的一个方面。

一、冷冻水大温差的含义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冷冻水大温差究竟是什么意思。

通俗而言,所谓冷冻水大温差是指在冷冻水循环系统中,通过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冷冻水的温度差异较大的现象。

也就是说,冷冻水在循环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幅度较大,而这种现象会对整个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正常工作状态产生较大的影响。

如何有效地设计冷冻水系统,减小冷冻水的温差,是当前需要重点探讨的一个问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冷冻水大温差的问题呢?我们需要了解在冷冻水循环系统中,冷凝器和蒸发器分别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冷凝器是将制冷剂从气态冷凝为液态的装置,在这一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

而蒸发器则是将制冷剂从液态蒸发为气态的装置,在这一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量。

在这样的工作原理下,冷冻水在两者之间循环运行,其中温度的变化幅度就直接影响了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工作状态。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冷冻水大温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不合理:冷凝器与蒸发器的设计不合理,导致了冷冻水在循环过程中温度变化幅度过大。

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尺寸不匹配,流量设计不合理等。

2. 制冷剂循环效率低下:制冷剂在循环过程中由于管道设计、阀门设置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了制冷剂流动不畅,循环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了冷冻水温度的稳定性。

3. 供回水温差大:供回水温差过大,在冷冻水系统中流通的水温度变化过大,也会直接影响到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工作状态,从而造成了冷冻水大温差的问题。

面对冷冻水大温差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设计探讨:1. 完善的系统设计:在冷冻水循环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需求来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

超高层建筑空调冷冻水大温差适用性分析

超高层建筑空调冷冻水大温差适用性分析

超高层建筑空调冷冻水大温差适用性分析【摘要】本文以某超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冷冻水系统采用标准温差(7/12℃)与大温差(6/14℃)两种工况下,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空调末端的初投资及运行能耗变化趋势的具体分析,提出冷冻水大温差系统的适用性问题。

【关键词】冷冻水系统;大温差;能耗;初投资;适用性1、引言在空调系统中,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输送能耗往往占系统总能耗的25%左右[1],因此,降低水系统输送能耗的技术得到广泛的重视,如变频调节、多级泵系统、大温差技术等。

冷冻水大温差系统可以大幅度减少循环冷冻水量,从而有效的节约冷冻水的输送能耗及冷水系统的投资。

随着大型、超高层筑的不断兴建,冷冻水大温差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体现出在超高层建筑中采用大温差技术的优越性。

然而冷冻水温差的大小不仅影响冷冻水系统,同时也将影响冷水机组及空调末端的运行特性。

因此本文通过对某具有代表性的实际工程冷水温差的分析研究,系统全面的探讨了冷冻水大温差的适用性,为国内设计者提供参考。

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超甲级综合性办公大楼,占地面积12550m2,总建筑面积127860m2,地下4层,地上38层,建筑高度180米。

地下层为汽车库和设备用房;塔裙楼主要为商业、餐饮及办公用房;避难(设备)层设置在九层、二十五层。

该工程空调总设计冷负荷冷负荷为10550kw(3000RT)。

制冷系统由二台制冷量4220kw(1200RT)的水冷离心冷水机组、二台制冷量1055kw(300RT)的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组成。

冷冻水系统采用大温差设计,低区供回水温度为6℃/14℃,高区供回水温度为7℃/15℃,板式热交换器设置在25层。

首层至六层大空间空调区采用集中处理低速送风系统,塔楼办公用房采用V A V空调系统。

图1 塔楼空调水系统图该工程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和年运行费用都非常大,合理确定冷冻水温升对减少空调系统初投资和降低年运行费用都起重要作用。

3、不同冷水温差系统运行能耗比较冷冻水标准供回水温度为7/12℃,典型大温差冷冻水供回水采用6/14℃,温差8℃。

大温差冷冻水系统在办公建筑中的节能分析

大温差冷冻水系统在办公建筑中的节能分析

大 温差 系 统 降低 了蒸 发 温 度 , 节 约 了系 统 的循 环 水 量 , 从 能耗 的 角度 来 分析 , 增 加 了 制冷 机 的功耗 的同时 , 相应 减少 了水泵 扬 程 及 耗 电 量 。从 初 投 资的角度来分析 , 采 用大温差 , 减 少 了水 流 量 , 从 而 减 少 了管 材 及 阀 门 的
2 0% 。
增 加 空调 末端 设备 的表冷 器迎 风 面积 , 是 一 种保 持 空调 器 出风 温度 和产
冷 量 不变 的 良好方 法 。 采用 这种 方法 表 冷器 的 空气 阻力 、 迎 面 风速 均会 减小 ,
1 . 1 制冷机 的性 能 变化
但 会 加大 空调 器 的外 形尺 寸 , 增 加一 些 空调设 备 造 价 。但 这却 是 一种 比较 经 济 的做 法 , 在 场地 条 件允 许 时 , 可 以优 先 考虑 采 用 增大 空 调末 端 设 备 的表 冷
1 O℃ 。
增 加 空调 末端 设 备 的表 冷器 管 程 数 , 可 以 明 显 加 大 表 冷 器 产 冷 量 。但 这种 做 法 会 使 空 调 冷 冻 水 系 统 阻 力 增 大 , 从而增加空调冷冻水泵的压头 , 会抵 消 一些 采 用 大 温 差 空 调 冷 冻 水 泵 的 节 能 效 果 。 增 加 表 冷 器 的管 程 数 的做 法 虽 然 增 加 一 点 空 调 末 端 设 备 的 造 价 , 但 却 是 一 种 比较 经 济 的 做 法 。 另外 , 由 于受 到 表 冷 器 结 构 的限 制 , 也 只 能 在 有 限 范 围 内 调 整 表 冷 器 的 管
建 筑节 能
大温差冷冻水系统在办公建筑 中的节能分析
王 晶晶 上海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冷冻水是一种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制冷介质。

在很多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冷冻水来实现对工艺装置、设备和产品的制冷,以确保生产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而对于冷冻水的制备和利用过程中,温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

如何合理利用冷冻水具有较大温差的特性,是当前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冷冻水的大温差特性也为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设计提出了一些挑战。

由于冷冻水的温度较低,为了避免在输送和使用过程中产生冻结和结冰现象,需要对输送管路和使用设备进行一定的隔热处理。

冷冻水的冷却性能也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有所下降,因此在设计冷冻水的利用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其冷却性能和温度特性,以实现对工艺装置和设备的有效制冷。

针对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工程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在冷冻水的制备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级制冷的方式,以提高冷冻水的温度差异。

在输送和利用过程中,可以对设备和管路进行隔热处理,以防止冷冻水的过度散失冷量。

在设计冷冻水利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级冷却的方式,将冷冻水的冷却效果充分利用,提高制冷效率,并且尽可能减小温度差的损失。

可以采用计算机模拟和优化设计的方法,对冷冻水的制备和利用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和优化设计,以获得更为合理的工程方案。

冷冻水的大温差特性为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利用,可以充分发挥冷冻水的制冷效果,实现对产品、设备和环境的有效控制。

冷冻水的大温差特性也为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持续优化和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对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对工程技术人员在冷冻水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摘要】冷冻水大温差设计是工程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冷冻水大温差设计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接着定义了冷冻水大温差的概念,并分析了影响冷冻水大温差的因素。

随后对现有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优化冷冻水大温差设计方案的建议,并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在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冷冻水大温差设计的重要性和挑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冷冻水大温差、设计、探讨、冷冻水大温差的定义、影响因素、现有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总结、展望、研究成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工业生产中,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冷冻水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冷冻水大温差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冷冻水大温差设计的核心是在遵循工程原理的前提下,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以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

冷冻水大温差设计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对环境保护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将对冷冻水大温差设计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通过研究,能够为工程设计和实际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研究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涉及到建筑空调、制冷系统、冷冻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对冷冻水大温差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设计方案的效率和性能,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研究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方案可以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做出贡献。

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研究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方案还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思路,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研究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促进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改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冷冻水大温差的定义冷冻水大温差是指水在低温条件下的温度差异较大的情况。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系统已经成为了家庭、商业、公共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冷冻水系统则是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冷冻水系统中,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吸收热量,然后经过冷凝器放出热量,将热量从室内传到室外,使得室内温度得以控制。

而冷冻水则是传递热量的介质,为了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温度的稳定控制,冷冻水系统中的温差控制很重要。

冷冻水系统中的温差通常是指冷冻水的进出口温差,即冷冻水的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之间的差值。

在设计冷冻水系统时,通常需要在考虑到室内温度要求、环境温度、机器设备要求等多方面的因素后,确定出适宜的温差控制范围。

一般情况下,冷冻水系统的温差控制范围为5℃-10℃之间。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冷冻水大温差设计,即进出口温差较大的情况。

那么,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由于冷冻水大温差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更多,因此需要注意冷冻水的流速和水路阻力,以保证系统的热交换效率。

同时,还需要注意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故障率,以免因为过度压力或温度而导致设备故障。

其次,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在外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需要进行更严格的控制,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此时,可以采用高效节能的冷却设备,如干式冷却塔等。

再次,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水质对系统的影响。

在冷冻水大温差的情况下,冰晶的生成速度较快,因此需要高质量的水源和水循环系统。

如果水质不好或者水循环不畅,容易导致水管堵塞、设备故障或水质下降。

在实际的冷冻水系统中,大温差的设计可以通过调整系统参数来实现。

如增加冷却水流量或者冷却水泵的功率、升高冷却水的温度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进出口温差。

同时,也可以增加冷冻水系统的冷却面积或者采用多台冷却设备并联使用的方式,来达到较大的温差控制。

某项目冷冻水大温差方案分析报告

某项目冷冻水大温差方案分析报告

1.前言 (2)2.项目概况 (2)3.冷冻水大温差及常规温差对比 (2)3.1简介 (3)3.2大温差对设备影响 (3)3.2.1对制冷机及水泵机组影响 (3)3.2.2对末端设备影响 (3)3.2.3全年能耗及电价计算 (4)3.2.4系统造价相差对比 (6)4.案例 (6)5.建议 (7)本报告应业主要求,对2#、3#地块商业及办公部份的空调系统采用冷冻水大温差及常规温差作出分析及比较,并提出应用于本项目的建议。

2.项目概况本项目2号、3号地块建筑面积约21.8万平方米,主要由裙楼商业,一栋200米高及一栋100米高办公塔楼组成。

4号、5号地块建筑面积约19.9万平方米,包括商业步行街、一栋200米高办公塔楼、一栋低层特色办公、酒店塔楼及公寓塔楼。

因本项目酒店管理公司暂未确定,根据以往项目经验,酒店管理公司一般希望其制冷系统与其它功能区域分开设置。

同时按业主初步指引,只有2号、3号地块商业部份日后会由业主持有物业,其余各部份均会整套出售。

因此于现阶段建议方案,当中除4号、5号地块的特色办公及公寓外, 其余部份均采用独立中央空调系统。

本报告下面内容均基于2号、3号地块商业空调系统独立,并以该部份空调系统各种可行方案进行分析。

本项目各部分建筑面积及其空调冷/热负荷估算如下:3.冷冻水大温差及常规温差对比近年于空调冷冻水系统中,经常会考虑到大温差的设计。

本报告将会对大温差系统及常规温差系统作比较,并分析此系统于本项目#2、#3号地块商业部份应用的适合性。

3.1简介空调冷冻水大温差是指在设计冷冻水系统时将供/回水的温差比常规系统设计的冷冻水水温5℃温差加大。

目前,大温差冷冻水系统的设计供回水的温差,分别可达6~10℃。

采用较大水温差设计无疑是可以在同一个冷负荷情况下,冷冻水系统的水量会因温差加大而相应减少,由于循环水量减少是可以直接减少相关的管网的尺寸和阻力,与及水泵的选型和耗能,从而可减低这方面的工程造价和水泵的运行费。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冷冻水大温差的设计探讨
一、引言
在现代建筑中,冷冻水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可以为建筑提供制冷和空调的功能,为居民和办公人员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由于冷冻水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温差过大,可能会影响到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设计冷冻水系统时,需要考虑如何
减小温差,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二、冷冻水大温差的原因分析
1. 设备选择不合理
冷却水泵和冷却水系统通常是由多台泵组成的。

在工程实践中,有时会出现单台泵无
法满足冷却水系统流量需求的情况,这就需要采用多台泵并联的方式来保证流量的满足。

由于泵的性能参数和质量差异,可能导致不同泵之间的流量分配不均匀,出现温差偏大的
情况。

2. 冷却水管路设计不合理
在工程设计中,冷却水管路的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如果管路设计不合理,比如
管径过小或者管路布局不当,可能会导致冷却水的流动阻力增加,从而造成冷却水在管路
中的流动不畅,温差过大。

3. 系统运行参数不合理
冷冻水系统的运行参数,比如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流量等,都会影响系统的工作效果。

如果这些参数设置不合理,就可能导致冷冻水温差过大,进而影响到系统的整体性
能。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在冷冻水系统设计中,需要认真考虑选择合适的冷却水泵,尽可能保证各泵性能相近。

还需要配备流量调节装置,以保证各泵工作时流量分配均匀,从而防止温差过大的问题发生。

在冷冻水系统运行参数的设置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供水温度、回水温度
和流量等参数,避免出现因参数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温差过大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层建筑空调冷冻水大温差适用性分析
【摘要】本文以某超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冷冻水系统采用标准温差(7/12℃)与大温差(6/14℃)两种工况下,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空调末端的初投资及运行能耗变化趋势的具体分析,提出冷冻水大温差系统的适用性问题。

【关键词】冷冻水系统;大温差;能耗;初投资;适用性
1、引言
在空调系统中,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输送能耗往往占系统总能耗的25%左右[1],因此,降低水系统输送能耗的技术得到广泛的重视,如变频调节、多级泵系统、大温差技术等。

冷冻水大温差系统可以大幅度减少循环冷冻水量,从而有效的节约冷冻水的输送能耗及冷水系统的投资。

随着大型、超高层筑的不断兴建,冷冻水大温差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体现出在超高层建筑中采用大温差技术的优越性。

然而冷冻水温差的大小不仅影响冷冻水系统,同时也将影响冷水机组及空调末端的运行特性。

因此本文通过对某具有代表性的实际工程冷水温差的分析研究,系统全面的探讨了冷冻水大温差的适用性,为国内设计者提供参考。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超甲级综合性办公大楼,占地面积12550m2,总建筑面积127860m2,地下4层,地上38层,建筑高度180米。

地下层为汽车库和设备用房;塔裙楼主要为商业、餐饮及办公用房;避难(设备)层设置在九层、二十五层。

该工程空调总设计冷负荷冷负荷为10550kw(3000RT)。

制冷系统由二台制冷量4220kw(1200RT)的水冷离心冷水机组、二台制冷量1055kw(300RT)的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组成。

冷冻水系统采用大温差设计,低区供回水温度为6℃/14℃,高区供回水温度为7℃/15℃,板式热交换器设置在25层。

首层至六层大空间空调区采用集中处理低速送风系统,塔楼办公用房采用V A V空调系统。

图1 塔楼空调水系统图
该工程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和年运行费用都非常大,合理确定冷冻水温升对减少空调系统初投资和降低年运行费用都起重要作用。

3、不同冷水温差系统运行能耗比较
冷冻水标准供回水温度为7/12℃,典型大温差冷冻水供回水采用6/14℃,温差8℃。

本文仅讨论这两种代表性温差。

3.1 水泵能耗
采用冷冻水大温差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小冷冻水泵输送功率,而泵的输送功率是与冷水流量和管路阻力损失成正比。

国内许多学者认为采用大温差水泵节能应按照水泵相似理论计算,即:
N’/N=(W’/W)5/3
式中W、N——标准温差时水泵流量和功率;
W’、N’——大温差时水泵流量和功率。

这种计算方法前提是假设冷冻水管道按照标准温差设计[2],只是在选用冷冻水泵时按照大温差选择。

然而实际上空调系统冷冻水管道的设计是采用假定比摩阻法,当管道系统冷冻水流量减少时,其冷冻水管道尺寸也将重新设计。

因此,水系统管道阻力特性曲线已经改变,上述方法不能适用。

水泵的功率应按下式计算:
N=γWH/η
式中γ——水的容重;
η——水泵的效率;
H——水泵压头。

对于具体设计来说,管道比摩阻一般取经济比摩阻,系统形式一定的情况下,冷水管道的压力损失基本上相当,则冷冻水泵功率仅与流量成正比。

因此,采用8℃温差,冷冻水泵功率为采用5℃温差时的62.5%,即水泵功率节约37.5%。

3.2 冷水机组能耗
冷水机组的制冷量Q=KFΔtm,当使用同一台制冷机提供相等制冷量时,冷水机组蒸发器传热面积为定值,则传热系数K与对数传热温差Δtm成反比。

对于标准温差系统其对数传热温差为:
Δtm=(t2-t1)/ln[(t2-te)/(t1-te)]=(12-7)/ln[(12-5)/(7-5)]=4℃
式中t1,t2,te——分别为蒸发器冷冻水进出口温度和蒸发温度。

对于6/14℃的8℃温差的冷冻水系统,由于冷冻水量减少37.5%,冷冻水在蒸发器中的流动速度也将减少37.5%。

又水侧对流换热系数与水流速度0.8次方成正比,因此,水侧换热系数aw’=(0.625)0.8 aw=0.6866aw。

资料显示蒸发器水侧换热热阻为总热阻的35~40%[3] [4],则总热阻因此增大约为R’=1.173R。

为使蒸发器提供相同的制冷量,其传热对数平均温差必须增加,Δtm’=1.173Δtm=1.173×4=4.7℃,即
Δtm’=(t2’-t1’)/ln[(t2’-te’)/(t1’-te’)]=4.7
求解得
te’=4.2℃
可见,由于冷冻水温差增大,制冷机蒸发温度下降了0.8℃。

以目前最常用的R22为例,取冷凝温度为40℃,在lgP-H图中计算可知由于制冷剂蒸发温度下降0.8℃,单位制冷量能耗增加1.5%。

3.3 空调风柜运行效率改变
冷冻水温差增大,空调机组冷水流量减少使表冷器换热系数下降,导致冷量下降。

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需要增大表冷器换热面积,即增加表冷器排数或者加大表冷器迎风面面积[2] [5]。

资料显示,当采用增大表冷器迎风面积方法时,水阻力增加约3倍,水泵能耗增加,空气阻力可相应减少35%左右,空调机组价格增加折算成单位风量,约为每万立方米风量成本增加2500元。

另外,由于增加表冷器迎风面积将增加空调机组的宽度,需较大的机房面积,难以被业主接受。

因此,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增加表冷器排数的方法加以解决。

增加表冷器排数一方面增加了表冷器造价,另一方面空气阻力增加(如从4排增至6排时,风机阻力增加约30%;从6排增至8排时,风机阻力增加约20%),风机运行功率增加12%。

3.4 系统能耗比较
以本工程例,考虑大温差节约冷冻水泵耗电量,同时冷水机组和空调风柜耗电量增加的双重效果,两种冷水温升各动力部分耗电量及年运行费用如下各表。

表1. 冷冻水温升为5℃时系统年运行费用
设备名称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空气处理末端合计
使用功率(kW)1956 334 228 75 360 2953
比例(%) 66.2 11.3 7.7 2.5 12.3 100
年运行费用(万元)443.6 75.8 51.7 17.0 81.6 669.7
表2. 冷冻水温升为8℃时系统年运行费用
设备名称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空气处理末端合计
使用功率(kW)1985 206 228 75 403 2897
比例(%) 68.5 7.1 7.9 2.6 13.9 100
年运行费用(万元)450.2 46.7 51.7 17.0 91.4 657.0
注:表中年运行时间270天,每天运行10小时,电费1.2元/kWh,按70%满负荷运行估算。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改用8℃温差的冷冻水系统运行费用将比标准温升的冷水系统降低12.7万元/年,按大型空调系统使用20年考虑,则其寿命周期运行费用节省254万元。

4、不同冷水温差系统初投资比较
冷冻水大温差可以减少冷水管道管径以节约管道系统投资费用,另外亦能减少冷冻水泵大小而降低投资。

然而另一方面,末端空调机组表冷器需增大排数或者迎风面积,导致投资增加,同时空调机组阻力增大使风机容量增大,也导致投资增加。

管道系统及附件投资约占空调系统总投资的30%,末端空调机组投资占总投资15%。

选用大温差可节约冷冻水系统投资25%左右,而末端空气处理机组投资将上升20%左右。

经过简单计算可以发现使用大温差冷冻水空调系统总投资将节约4.5%左右。

5、结论
超高层建筑空调冷冻水系统采用大温差有以下优势:①有效节省运行能耗和初投资;②减少管井尺寸,提高可出租建筑面积,增加租金收入;③降低吊顶净空需要,提升吊顶标高,增加舒适度。

当然,在采用大温差冷冻水系统时,应考虑冷水机组、末端空调机组或盘管的性能改变,系统分析冷水大温差在各方面的影响,合理选择冷冻水温差。

6、参考文献
[1]陶永生,李志浩等.冷水大温差组合式空调机组的研制.见: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252-257 [C]
[2]殷平.空调大温差研究(4):空调冷水大温差系统经济分析.暖通空调,2001,31(1):68-72 [J]
[3]周亚素,陈沛霖.空调冷冻水系统大温差设计的能耗分析.建筑热能通风空调,1999,2:18-19 [J]
[4]许新明,陈诒春等.空调系统冷水大温差运行特性分析.制冷,2001,20(1):71-74 [J]
[5]寿炜炜.空调用冷水温差的择优探讨.制冷技术,2000,2:5-9 [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