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化工原料》教案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化工原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石油和煤在化工原料方面的基本知识。
2. 使学生了解石油和煤的化工转化过程,以及其应用领域。
3. 培养学生对化工行业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其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石油和煤的基本概念,包括它们的来源、组成和特点。
2. 石油和煤的化工转化过程,包括炼油、裂化、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等。
3. 石油和煤的化工产品的应用领域,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化肥、农药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石油和煤的基本概念、化工转化过程和应用领域。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石油和煤的化工产品及其应用。
3. 采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石油和煤的化工行业的未来发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石油和煤的图片、化工转化过程的示意图等。
2. 准备相关的案例资料,如石油和煤的化工产品的应用实例等。
3. 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标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石油和煤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资源的利用和转化。
2. 讲解:讲解石油和煤的基本概念,包括它们的来源、组成和特点。
3. 转化:讲解石油和煤的化工转化过程,包括炼油、裂化、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等。
4. 应用:讲解石油和煤的化工产品的应用领域,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化肥、农药等。
5. 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石油和煤的化工行业的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7.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石油和煤的化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石油和煤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石油和煤的化工产品应用时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 互动讨论:评估学生在探讨石油和煤的化工行业未来发展时的参与程度和见解。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和探讨石油和煤的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如绿色化工、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等。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学设计
2012-05教学实践课题《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认识乙烯的结构、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②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③了解乙烯的用途,它是一个国家石油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够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②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③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加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学习有机化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用媒体进行模拟实验设计,让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学生形成化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通过乙烯用途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化学与生活的巨大联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乙烯的结构、性质及用途教学难点有机反应的机理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实验探究式教学法,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仪器用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试管、滴管一、教材分析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和苯,分别是烯烃和芳香烃两类烃的代表物。
乙烯的学习是不饱和烃的开始,是高中有机化学的重点课之一。
在学习乙烯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同系物的有关知识,初步了解到烷烃碳原子之间是通过单键连接的,具有饱和烃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乙烯这节课将学习碳碳双键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结构的不同而引起的性质上的差异,这将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打下基础。
二、教材的处理根据乙烯的地位和作用,和新课改的有关内容,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乙烯的结构、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
(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3)了解乙烯的用途,它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够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案1(人教版必修2).doc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案4、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原理:CH L CH L OH、吐ACHLCHJ +HQ消去反应: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二、 物理性质:乙烯是无色气体,稍有气味,密度是1・25 g/L,比空气略轻(分子量28),难 溶于水。
三、 化学性质1、 氧化反应⑴燃烧现象:明亮火焰并伴有黑烟。
方程式:CH 2=CH 2 + 3O 2 赵L2CO2 + 2H2O(2)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可用于鉴别甲烷和乙烯。
2、 加成反应与漠水反应方程式:HH H 1 1C- -C —H + Br —Br -—H —C —C1 1Br BrCH 2=CH 2 + C12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 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与氢气:+ H —H与氢化氢:与水:与氯气:3、加聚反应[讲]在前血的甲烷和烷姪的性质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常常是根据某一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可推导川一类结构相似的物质的性质,只要我们抓住了一类物质的结构特点,那么掌握它们的性质也就比较容易了,正所谓“一叶而知天下秋”。
[引言]目前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的标准有三个方面:(1)钢铁T 业(2)汽车工业(3)乙烯的产量。
可见乙烯丁业生产的重要地位,因为它是许多药品、合成材料等产品的母体,从右油中获得乙烯已成为生产乙烯的重要途径。
从石油或煤中述可获得苯等其它有机原料。
[板书]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ethene)(聚乙烯塑料T食品袋、餐具、地膜等聚乙烯纤维T无纺布乙醇T燃料、化工原料等涤纶T纺织材料等洗涤剂、乳化剂、防冻液乙烯*醋酸纤维、酯类增塑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聚氯乙烯塑料T包装袋、管材等k合成润滑剂、高级醇、聚乙二醇[讲]我们常说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从煤和石油不仅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料,而且可以从屮获取人量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也可用引入方式:[投影展示]水果图片[问]我们在买香蕉的时候是愿意买青香蕉还是黄的?为什么?就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也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能描述苯分子结构的特殊性。
通过对苯物理性质的感性认识,能说出苯的主要物理性质。
能以苯的反应事实为依据,归纳出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苯的性质的探究及苯的历史回顾,养成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的灵感美。
教学重点:苯的结构特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化学思想教学难点:苯的分子结构;预测化学性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设计理念:根据学科渗透课的特点,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设计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1〕培养学生运用预习提纲来学习苯的物理性质。
〔2〕运用观察、讨论、分析的方法学习苯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
〔3〕通过分小组合作学习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等方面进行概括、整合。
〔4〕通过针对性的课堂小测对本课时的内容进行自查、纠错,以巩固重要知识点。
教法学法探究:在情境中提出学习和探究的主题后,把学习主题分解成若干个问题,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渐达成对学习主题深入的、全面的认识。
运用高度交互的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按一定人数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根据获取信息和自己的理解在组内讨论,最后统一观点,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更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讨论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与管理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和团体意识,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搭配。
教学过程:。
乙烯(教学设计)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乙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探究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利用结构决定性质,从本质上认识乙烯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条件,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与外界条件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乙烯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三、课时分配:一课时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生活中,经常看到生的西红柿慢慢成熟了,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板书】一、乙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
、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H2=CH2CH2CH2a、乙烯是平面结构,所有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b、碳原子间以双键结合,其中有一个键不稳定。
c、碳氢键角为120°d、键能小于两个单键之和。
三、乙烯的物理性质①无色②稍有气味的气体③密度比空气稍小④难溶于水11四、乙烯的化学性质(1)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黒烟1、氧化反应C 2H 4 +3O 22CO 2+2H 2O点燃规律:含碳量越高,黑烟越大。
(点燃前验纯)思考:为何火焰颜色会明亮?并伴有黑烟?产生黑烟是因为含碳量高,燃烧不充分;火焰明亮是碳微粒受灼热而发光。
12将乙烯通入酸性K M nO 4溶液中:现象:紫色褪去(2)与酸性K M nO 4的作用:1、能用酸性K M nO 4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吗?2、能用酸性K M nO 4溶液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吗?思考:CH 2=CH 2+KMnO 4+H 2SO 4CO 2 +MnSO 4+K 2SO 4+H 2O注: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来鉴别甲烷和乙烯,但不能用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乙烯与卤素分子没有反应条件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小结】16(3)加卤化氢(HX )CH 2=CH 2+HBr CH 3-CH 2Br CH 2=CH 2+HCl CH 3-CH 2Cl (4)加水CH 2=CH 2+H 2O CH 3-CH 2OH 催化剂高温高压乙醇(5) 加HClOCH 2=CH 2+HClO CH 2Cl-CH 2OH催化剂△催化剂△一定条件CH 2=CH 2+ X 2CH 2X-CH 2X (1)加卤素(X 2)NiCH 2=CH 2+ H 2CH 3-CH 3Δ(2)加卤素(H 2)【练习】171、实验室制取氯乙烷, 是采取CH 3-CH 3与Cl 2取代反应好, 还是采用CH 2=CH 2与HCl 加成反应好?2、CH 4中混有C 2H 4, 欲除去C 2H 4得到CH 4, 最好依次通过哪一组试剂( )A. 澄清石灰水、浓硫酸 B. KMnO 4酸性溶液、浓硫酸C. Br 2水、浓硫酸 D. 浓硫酸、KMnO 4酸性溶液C3.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 A .CH 3CH 3B .CH 3CHCl 2C .CH 3CH 2OHD .CH 3CH 2BrB 加成好,产物单一的方法是什么?ⅠⅡⅢⅣ六、板书设计1.乙烯2.乙烯的分子结构及组成3.乙烯的物理性质4.乙烯的化学性质七、作业布置:《优佳学案》。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1)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时【教学目标】1、重点掌握乙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通性,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3、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乙烯、苯的性质、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交流研讨法。
【教学过程】【提出问题】描述与乙烯有关的化学制品的外观、用途和来源→能否从石油中得到乙烯?【思考与交流】乙烯的用途【问题的提出】乙烷分子中再去掉两个氢原子后分子式是什么?根据碳原子形成四个价键、氢原子形成一个价键的原则,其可能的结构式应该怎样?为什么?一、乙烯的结构和性质1.乙烯的分子结构分子式:C2H4,电子式:,结构式:HC CHHH,结构简式:CH2 =CH2【科学探究】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实验内容:(1)收集一瓶气体,观察其物理性质;(2)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3)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观察现象;(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观察燃烧的现象。
(观察物理性质后,集气瓶中的气体也可以点燃,观察燃烧的现象。
)注意事项:①石蜡油:17个C以上的烷烃混合物②碎瓷片:催化剂③加热位置:碎瓷片④将生成气体通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⑤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⑥点燃气体【分析】从实验现象得知生成气体的性质与烷烃不同,科学家研究表明,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主要是乙烯和烷烃的混合物。
乙烯的性质与烷烃不同,是因为其结构与烷烃不同。
【小结】2.乙烯的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案示例1(第一课时)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根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乙烯的来源及它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掌握乙烯的结构和主要性质.通过乙烯的性质实验初步了解有机根本反响类型,熟悉典型化学反响一一加成反响的特点,形成对有机反响特殊性的正确熟悉,并能从结构上认识其反响特点.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形成学习有机化学的思维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化学中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根本思路和方法,强化科学意识,激发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能从生活实际出发,熟悉乙烯的广泛应用,初步学习如何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体验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以致用.二、教学重点:乙烯的加成反响三、教学难点: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三、教学方法:讲授、学生制作与实验、小组合作、比拟、类比、模拟、模型、假说、讨论、抽象等.四、教学过程:[引言]目前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的标准有三个方面:〔1〕钢铁工业〔2〕汽车工业〔3〕乙烯的产量.可见乙烯工业生产的重要地位,由于它是许多药品、合成材料等产品的母体,从石油中获得乙烯已成为生产乙烯的重要途径.从石油或煤中还可获得苯等其它有机原料.[板书]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根本化工原料[思考与交流]〔乙烯与苯的用途〕体会它们作为根本化工原料的重要价值.[板书]一、乙烯[讲述]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中国现有的乙烯生产水平为600.5万吨/年, 即便加上目前正进行扩能改造的产能,也不过1112万吨,而有数据显示,目前乙烯年增长率达8.5%,估计在2005年乙烯年需求量将到达1500万吨,国内产能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50%左右.目前还需大量进口.[科学探究]据图3-6进行石蜡油分解实验:[观察现象]1、气体使滨水及酸性高钮酸钾褪色.2、燃烧冒黑烟.[质疑]以上气体是烷姓吗?为什么?[释疑]产物中含有与烷姓性质不同的姓.研究说明,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主要是乙烯与烷姓的混合物.[板书]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姓类叫做烯姓,乙烯是最简单的烯姓.[展示样品]让学生观察乙烯的颜色、状态,并嗅气味,小结物理性质.[板书]物理性质:无色气体,稍有气味,密度是1.25克/升,比空气略轻〔分子量28〕,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乙烯〕.[展示]乙烯分子的模型,练习写结构简式〔参见投影〕:[讲述]实验说明,乙烯是一种不饱和烧,分子里的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双键里其中一个键容易断裂,能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结合.[演示]乙烯与滨水及酸性高钮酸钾反响:[现象]滨水及酸性高钮酸钾颜色褪去.[演示]乙烯在空气中燃烧,观察现象:[现象]:火焰明亮,有黑烟生成.说明含碳量较大,局部碳没有充分燃烧.有水生成〔火焰的上方罩一枯燥外表皿观察〕.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用附有氢 氧化钙液滴的外表皿观察〕.[板书]1、乙烯的氧化反响CH^CHn+3 o/^2C O 2+2H ?O[讲解]乙烯中碳碳双键在酸性高钮酸钾作用下,可断裂而被氧化,而使其褪 色.另外,乙烯还能进行催化氧化等等. 催牝剂二 2CH 2=CH 2+O 2 川毡 jg 「2CH 3CHO2、乙烯的加成反响[讲解]乙烯分子在澳的攻击下,C=C 双键里的其中一个键容易断裂,同样澳 分子在乙烯的作用下,Br-Br 键也会逐渐断裂,两个澳原子分别与两个不饱和的 碳原子结合,生成无色的1, 2一二澳乙烷.早早 “早H —A-?一H +Br -EJr —-C - C - HBr HrL 2-二溟乙烷师生共同小结给出定义: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 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响,叫做加成反响.[板书]加成反响一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 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响.常见的加成试剂有: H 2、HCl 、H 2O 等等.酸性高锭般钾澹遹[板书] 温的四氮化豉语液[思考、练习]1、如何鉴别乙烷与乙烯?2、完成方程式:CH 2=CH 2+H 2 ----------------- >CH 2 = CH 2+HCl ------------ >CH 2=CH 2+H 2O 一[投影]+ ci 2—^CH 2C1-CH 3C1 + HC1——^CH J -CH 2C1 + H-0 楷北周 3cH 飞一CH .- OH [小结]乙烯的加成反响在实质上是 C=C 双键容易断裂,能够分别与其它的原 子或原子团结合成新的共价键,说明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3、聚合反响在适当的温度、压强和催化剂条件下,乙烯双键里的一个键全断裂,分子里 的碳原子能互相结合成为很长的链.这种聚合反响也是加成反响,简称加聚反响.n CH a - C 也健化辿 4CH r h 聚乙烯[小结]由于乙烯分子里的C=C 双键里的一个键容易断裂,能跟其它原子或原 子团直接结合,因此,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能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 应,另外从乙烯的活泼性和复原性也充分说明乙烯是含有双键的不饱和姓.[课堂练习]1 .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开展水平的标志是A 、石油的产量B 、乙烯的产量C 、天然气的产量D 、汽油的产量2 .两种气态始组成的混合气体 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 2和3.6g 水. 2 2 2 2 H H H H c c c C - --= 23 2 2 H H H H c c c C卜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混合气体一定有甲烷B、混合气体中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乙烷D、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烯3 .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乙烯得到纯洁的甲烷,可依次将其通过以下哪组试剂的洗气瓶A、澄清石灰水,浓H2SO4B、澳水,浓H2SO4C、酸性高钮酸钾溶液,浓H2SO4D、浓H2SO4,酸性高钮酸钾溶液4 .最近国外研究出一种高效的水果长期保鲜新技术:在3c潮湿条件下的水果保鲜室中用一种特制的低压水银灯照射,引起光化学反响,使水果贮存过程中缓缓释放的催熟剂转化为没有催熟作用的有机物.试答复:(1 ) 可能较长期保鲜的主要原因是(2) 写出主要反响的化学方程式1、B2、AC3、B4.水果能放出少量的乙烯,乙烯是催熟剂.根据题意,这种新技术能除去乙烯,把乙烯转化为一种没有催熟作用的有机物,生成什么有机物呢?联系题中所给出的反响条件潮湿、光化学反响〞可得出乙烯是跟水反响生成乙醇.(1)使乙烯转化为乙醇而无催熟作用使水果在较低温度下保鲜时间长.(2) CH2=CH2 + H2O 光C2H5OH.[作业]P64 1、7家庭作业:在塑料袋中放一只成熟的苹果,再放些青香蕉或橘子,将塑料口扎紧,密封好,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板书方案]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根本化工原料一、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姓类叫做烯姓,乙烯是最简单的烯姓.物理性质:无色气体,稍有气味,密度是1.25克/升,比空气略轻〔分子量28〕,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乙烯〕.1、乙烯的氧化反响O3+2H3O2、乙烯的加成反响甲?,甲H—C-C—H + Ur—Hr —*H—C —C-H। iBr Hr1,2-二根己烷CHn = CH. + H2礴优刷3 cHM - CH?* *鱼血 a aCH3= CH3 + Cl3 --------- >CHjCl- CH3C1CH2 = CH3+ HC1 ------- >CH3 - CH2clC& = CH? + HQ 阁匕制3c0-CH. - OH3、聚合反响11 阻-CH a Y眶-C出注聚乙烯。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案1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2.了解乙烯的制备和收集方法3.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理解苯的结构特征4.掌握苯的典型化学性质5.通过解析推测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结合乙烯实验室制法条件的选择控制,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的实验方法2.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3.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结合乙烯实验室制法条件的选择控制,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3.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介绍,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通过苯及其同系物性质的对比,对学生进行“事物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1.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2.苯的化学性质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等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多媒体: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我们常说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现在工业的血液,从煤和石油不仅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料,而且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
乙烯就是一种最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也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
多媒体:衡量一个国家化工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什么?(乙烯的产量) 【探究实验】:按照教材P67图3-7完成石蜡油的分解实验观察有气体产生,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用排 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并点燃,观察气体的燃烧情况。
学生讨论交流,并把讨论的结果填入表中乙烯的分子组成与结构上,比乙烷少两个氢原子,其分子式为:C 2H 4师:根据乙烯的分子式和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对比乙烷的分子结构,请同学们推断乙烯的分 子结构,写出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以典型有机物乙烯、苯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及第一节甲烷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
这两种物质都与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
[分析]从苯分子的凯库勒式来看,它有3个C=C和3个C-C键交替排列。
参照乙烯的化学性质分析可知,苯易被高锰酸钾氧化,也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但这一切被实验的结果否定了。
实际上,苯环中既不存在一般的,也不存在如烯烃的,其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C-C键和C=C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为了正确而又简便地表达苯分子的这一结构特点,采用结构简式:来表示苯分子。
[思考与练习]
1.苯的结构式可用
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2.甲烷、乙烯、苯、甲苯四种有机物中具有下列性质的是()。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化工原料》教案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化工原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石油和煤作为化工原料的特点和用途。
2. 使学生掌握石油和煤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及其环保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化工原料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石油化工原料的特点和用途。
2. 煤化工原料的特点和用途。
3. 石油和煤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
4. 石油和煤化工原料的环保问题。
5. 化工原料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石油和煤化工原料的特点、用途、生产过程及环保问题。
2. 教学难点:石油和煤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及其环保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石油和煤化工原料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石油和煤化工原料的环保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就化工原料的可持续发展展开讨论。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石油和煤作为化工原料的重要性。
2. 讲解石油化工原料的特点和用途。
3. 讲解煤化工原料的特点和用途。
4. 分析石油和煤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
5. 探讨石油和煤化工原料的环保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化工原料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3. 知识测试:通过笔试或口试,评估学生对石油和煤化工原料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课后作业:1. 收集有关石油和煤化工原料的资料,了解其生产过程和环保问题。
2. 思考如何实现石油和煤化工原料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石油和煤化工原料的图片、视频等。
2. 案例资料:有关石油和煤化工原料的环保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案例。
3. 参考书籍:有关石油和煤化工原料的书籍和论文。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石油和煤化工原料的特点和用途。
2. 第二课时:分析石油和煤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讲述]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
苯是一种简单的烃类物质,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其他含有苯环的烃呢?例如下面的两种物质,他们都叫什么物质呢?能不能根据溴苯给它们起个名字?[投影]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呢?[提问]我们已经全面学习了苯和乙烯的性质,而化学反类弄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下面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并写出相应方程式:A.CH2=CH2+H2OCH3CH2OHB.CH3—CH3+2Cl22Cl—CH2Cl+2HClC.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D.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苯与溴反应制溴苯E.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制环己烷F.由乙烯制取聚乙烯G.由乙烯制取一氯乙烷H.乙烯使溴水褪色I.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混合气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混合气通过盛足量溴水的洗气瓶.混合气通过盛水的洗气瓶.混合气跟氯化氢混合境,体会化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随堂练习]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的是A.甲烷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C.乙醇的产量D.苯的产量2.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A.水B.溴水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3.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4.实验室制取氯乙烷,是采取CH3CH3与Cl2取代反应好,还是采用CH2=CH2与HCl加成反应好?5.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苯、己烷、四氯化碳B.苯、乙醇、四氯化碳C.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D.硝基苯、乙醇、乙酸做练习巩固知识。
3.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1教案新部编本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乙烯一、教材分析《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和苯是两类烃的代表物。
乙烯的产量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乙烯制品在生活随处可见。
教材以有机物的学习“结构—性质—用途”为主线,先介绍乙烯及制成品的用途引入对乙烯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科学探究引入不同于烷烃的烃-- 乙烯,使学生初步建立对乙烯的性质了解。
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乙烯的结构,以动手制作模型,写结构式、电子式等,促进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
在以上的基础,进行乙烯的物理性质的简介和化学性质的重点探究。
对于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教材以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为例,以直观的实验现象说明问题,再结合乙烯的结构C=C分析加成反应,并辅以其他加成反应进行巩固,使得学生对加成反应的掌握较好。
同时升华知识,让学生归纳烯烃的加成反应与烷烃的取代反应的不同。
二、教学设计思路、教案、乙烯的结构、物理性质讲授:参照乙烯分子结构模型,试写出乙烯的: 、乙1、分子式:烯的结2、电子式:构3、结构式:4、结构简式:教师结合学生易错点进行点评、讲解。
过渡、结构决定性质,乙烯的C=C键决定它的什引导么性质?讲授:二、乙【展示】一瓶用集气瓶收集的乙烯,让学生归纳其物理性质。
烯的物理性质设疑深入乙烯具有不同于甲烷的c=c键,对其性质有何影响?学生动手,部分学生对于乙烯的电子式及结构简不理解对比自己的答案,查漏补缺,完善。
学生逐步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学习思维。
无色稍有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结合之前的科学探究,学生思考回答。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化工原料》教案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化工原料》教案(第一课时)【教材内容分析】乙烯和苯是两类烃的重要代表物。
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认识;乙烯和苯的教学都能起到这种作用。
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和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烯是石油裂化产物2.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3.了解乙烯的的用途(乙烯于人类生活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2.利用模型了解乙烯的结构,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这一基本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乙烯分子结构模型,意识到化学世界的外在美。
3.认识乙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我国乙烯工业近几年的发展势态。
【教学重点】乙烯的加成反应【教学难点】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课型】新授课【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实验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实验【实验用品】石蜡油、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碎瓷片、石棉、酒精灯、铁架台、打火机、试管等。
【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写出乙烯分别与H 2、Cl 2、HCl 、H 2O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3、加聚反应【讲述】从打开双键看乙烯的自身加成——高分子材料。
乙烯的加聚反应:【讲述】聚乙烯无毒,生活中用来包装食品的塑料袋就是聚乙烯。
【问题5】根据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原理,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加成反应,能发生的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CH 2=CHCl (氯乙烯) ② CF 2=CF 2(四氟乙烯)【讲述】氯乙烯加聚后得到的产物叫聚氯乙烯,也可制成塑料包装袋,但不能用来包装食品,因为聚氯乙烯有毒。
【设问】认识了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乙烯有什么用途呢?【板书】三、乙烯的用途【小结】制取酒精、橡胶、塑料等,并能作为植物生长调解剂和水果的催熟剂等。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学设计课件.doc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 课时知识与技能:1.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2.了解乙烯的制备和收集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乙烯分子结构的有序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利用乙烯和乙烷之间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乙烯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三维想象能力。
2.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结合乙烯实验室制法条件的选择控制,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的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结合乙烯实验室制法条件的选择控制,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3.通过乙烯分子结构模型,意识到化学世界的外在美。
教学重点、难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等。
教学过程石油、煤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由石油、煤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料,而且可以获得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
例如,从石油中获得乙烯(目前生产乙烯的主要途径);从石油或煤中获得苯等其他基本化工原料。
这一节里我们要学习、探讨乙烯和苯的分子结构及性质。
【实验探究】石蜡油分解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将浸透了石蜡油(17 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的混合物)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
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生成气体。
利用该气体进行如下实验:操作现象1 气体.通入紫色的KMnO 4 溶液溶液褪色2 气体.通入红棕色的溴的CCl4 溶液溶液褪色3.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气体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思考与交流】1. 那些现象证明生成物具有与烷烃相同的性质?答:①气体不溶于水;②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2. 那些现象证明生成物具有与烷烃不同的性质?1答:①气体能使KMnO 4 溶液褪色;②气体能使KMnO 4 溶液褪色。
【结论】产物中有与烷烃性质不同的烃。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2_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乙烯和苯的来源及它们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掌握乙烯、苯的结构和主要性质。
通过乙烯和苯的性质实验初步了解有机基本反应类型,认识典型化学反应——加成反应的特点,形成对有机反应特殊性的正确认识,并能从结构上认识其反应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乙烯和苯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形成学习有机化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苯的发现和苯分子结构学说的科学史,学会化学中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强化科学意识,激发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和苯的广泛应用,初步学习如何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体验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以致用。
2.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苯的发现和苯分子结构学说的科学史,学会化学中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强化科学意识。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苯的发现1、19世纪30年代,欧洲经历空前的技术革命,煤炭工业蒸蒸日上。
2、不少国家使用煤气照明,人们发现煤气罐里常残留一些油状液体。
3、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从这种液体里提取了苯4、1825年6月16日,法拉第向伦敦皇家学会报告,发现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苯。
5、苯的组成: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3%,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
苯的分子式:C6H66、二溴代苯有几种异构体?二.苯的结构分子式为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是非极性分子科学研究表明: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的键长为1.4x10-10m,键角为120°,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独特)的键。
苯中的6个H原子处于同等地位,是等效H。
苯的取代物只有一种小结:苯的分子结构-分子式、最简式、结构式、结构简式三.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现象:明亮的火焰、浓烟(含碳量高)苯易燃烧,但很难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在一般情况下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取代反应①卤代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苯可以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1、溴水不与苯发生反应2、只发生单取代反应3、溴苯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油状液体,能溶解溴,溴苯溶解了溴时呈褐色②硝化(苯分子中的H原子被硝基取代的反应)硝基苯:苦杏仁味的无色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有毒,是制造染料的重要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于都二中李婷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乙烯是石油裂化产物;了解乙烯的结构、乙烯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景引入—问题分析—实验探究—反馈练习—归纳总结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及对比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乙烯用途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化学与生活的巨大联系。
二、教学重点:乙烯的结构,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理念:本课以培养会学习的、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为最终教学目标,以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对新物质的了解。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法。
六、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景→实验探究→结构分析→主要性质→归纳总结
七、教学用具:石蜡油、碎瓷片、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导管、滴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课件、投影仪。
八、教学过程:
附: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程实验教材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