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金属知识点总结
物理燃烧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燃烧知识点归纳总结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在适当条件下发生的放热反应。
燃烧过程中,有能量被释放出来,通常伴随着火焰、光和热的产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无处不在,比如燃料的燃烧产生能量来驱动汽车或发电,燃木或煤炭取暖,烹饪食物等。
因此,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物理燃烧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
一、燃烧的基本原理1. 燃烧的定义: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随着火焰、光和热的产生。
2. 燃烧的条件:燃烧通常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燃料、氧气和足够的温度。
其中,燃料是指能够发生燃烧的物质,如木材、煤炭、石油等;氧气是燃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氧化剂;足够的温度则是指启动燃烧反应所需的最低温度,也称为燃点。
3. 燃烧的反应方程式:燃烧反应通常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描述,如燃烧木材的反应方程式可以写作:木材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热能。
二、燃烧的过程与机理1. 燃烧的三个阶段:燃烧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燃阶段、燃烧阶段和燃尽阶段。
其中,起燃阶段是指燃烧反应开始的阶段,通常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来启动反应;燃烧阶段是指燃烧反应稳定进行的阶段,此时燃烧产生的热能可以维持反应的进行;燃尽阶段则是指燃料完全燃烧完毕的阶段。
2. 燃烧的热效应:燃烧是一种放热反应,即在反应过程中有能量被释放出来。
燃烧反应放热的原因是燃料原子在与氧气反应时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和新的化学键的形成,从而产生热能。
3. 燃烧的火焰现象:火焰是燃烧过程中可见的明亮的光和热的产物,是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的热辐射和离子化产生光的结果。
火焰的形成通常需要足够的氧气供应和适当的温度。
三、燃烧的应用与环境影响1. 燃烧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燃烧是人类利用化学能的主要方式之一,广泛应用于能源生产、交通运输、工业制造等领域。
比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能量被用来发电、驱动汽车或船舶等。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科学学科之一,学习化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而在初中化学中,金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我们生活中很多物质都是由金属组成的。
在本文中,我将归纳总结初中化学金属的知识点。
1. 金属的性质金属是一类性质相似并具有一些特定性质的元素。
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延展性和韧性,而且大多数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
此外,金属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会丢失电子而形成阳离子。
金属还可以被归为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金属两种类型,活泼金属容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在氧气中燃烧并放出热量,不活泼金属反应相对慢且不会自发燃烧。
2.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也就是说,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在金属化学中也是如此,无论是单质反应还是化合物生成,质量守恒定律都是一个必须遵守的规则。
3. 单质反应单质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形式,也是金属化学的基础。
当单一的金属与其他化合物或者可溶于水的盐酸等酸性物质反应时,将会产生新的物质。
这种反应通常会释放出氢气,并形成一个新的金属离子和相应的氯化物离子或其他离子。
例如:铁和盐酸反应时会产生氢气和二价铁离子。
Fe + 2HCl → FeCl2 + H24. 合成反应在合成反应中,两种或者更多的化学物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物质。
在金属化学中最常见的合成反应是合成各种金属氧化物。
常见的一些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铜和氧化铝,它们通常用于制作不锈钢、建筑材料和电路板等物品。
例如:合成氧化铜的反应2 Cu + O₂ → 2 CuO5. 双替反应在双替反应中,两个离子交换了它们的位置,形成了两个新的离子,它们通常是金属离子和两种化合物的离子。
在这种反应中,通常有两种化合物,一种是反应底物,另一种是反应的副产物。
这种反应在金属离子化学中很常见,可以用于提取金属,并且常用于制造玻璃和其他材料。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燃烧的条件与分类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燃烧的条件与分类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燃烧的条件与分类燃烧作为化学反应的一种形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火焰在燃烧,但是究竟什么是燃烧?燃烧又有哪些条件和分类呢?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与燃烧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燃烧现象。
一、燃烧的条件燃烧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一般需要以下三个条件才会发生:1.1 可燃物质燃烧必须有燃料,即可燃物质。
常见的可燃物质包括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这些物质一般含有化学键中的高能键,能够通过氧化反应释放能量。
1.2 氧气氧气是燃烧的氧化剂,促使可燃物质与氧发生反应。
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中最常见的氧化剂。
在火焰燃烧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与燃料发生反应,释放能量。
1.3 点燃温度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点燃温度才能发生。
点燃温度是指燃料与氧气反应所需的最低温度。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点燃温度。
对于易燃物质来说,点燃温度相对较低,例如纸张、木材等;而对于难燃物质来说,点燃温度相对较高,例如金属、矿石等。
二、燃烧的分类燃烧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和条件进行分类,常见的燃烧形式包括:2.1 明火燃烧明火燃烧是指燃烧过程中产生明显火焰的燃烧方式,大部分都是可见光的辐射现象。
明火燃烧需要在发生点燃的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可燃物质供给。
例如,家庭中使用的燃气灶、蜡烛以及烟花等都属于明火燃烧。
2.2 隐火燃烧隐火燃烧是指燃烧过程中不产生明显火焰的燃烧方式。
隐火燃烧的能量大部分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可燃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较多的烟雾。
例如,木炭的燃烧就是一种典型的隐火燃烧。
2.3 爆炸爆炸是指可燃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剧烈燃烧或分解,并产生大量能量释放的过程。
爆炸一般需要满足可燃物质、氧气和点燃温度三个条件,并且在空间限制下快速发生。
例如,炸药爆炸、气体泄漏引发的爆炸都属于此类。
2.4 慢燃慢燃是指可燃物质在低温下缓慢燃烧的过程。
慢燃通常不会产生明显的火焰,以小火焰或者烟雾的形式释放能量。
九年级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燃烧及其利用是九年级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下面是对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燃烧的基本概念1.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时,并伴有发热和发光现象的化学反应过程。
2.参与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燃料,主要包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3.通常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燃料、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和足够的温度。
二、燃烧的类型1.全燃烧:燃料完全与氧气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和光能。
2.不完全燃烧:燃料只与氧气部分反应,产生少量的碳氧化物和水蒸气,同时释放出较少的热能和光能。
3.反燃烧:物质自身反应生成较稳定氧化物。
三、燃烧的方程式1.燃料+氧气→二氧化碳+水+热能2.燃料+氧气→氧化物+热能四、燃烧产物1.燃烧产物中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硫等无害物质,还可能包括一些有毒物质和固体颗粒物。
2.燃烧产物的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大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等。
五、燃烧与能源利用1.燃烧是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的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2.化石燃料主要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3.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其燃烧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对环境更友好。
六、燃烧与生活1.燃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如煤气、汽油、柴油、燃气等。
2.点火器制作火光、炉子加热食物、车辆燃油驱动、电源发电等都与燃烧有关。
3.燃烧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是我们生活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正确使用和管理燃料能够减少事故和环境污染。
七、燃烧实验1.木材燃烧实验:通过将不同木材放入燃烧器中进行燃烧实验,观察燃烧现象并比较燃烧产物与燃料的关系。
2.燃烧剂实验:通过使用不同的燃烧剂(如氧气、氯气、氟气等)进行燃烧实验,研究燃烧剂对燃烧反应的影响。
总结:燃烧及其利用是九年级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燃烧是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时产生发热和发光现象的化学反应过程。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 燃烧与燃料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一.燃烧的条件(重点)1.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1)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反应剧烈。
(2)燃烧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3)燃烧的反应物:常见的燃烧都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反应,但是,不是所有的燃烧都一定有氧气参加。
例如,镁就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 2点燃C+2MgO ;钠能在氯气中燃烧:2Na +Cl 2点燃2NaCl(4)燃烧的反应条件:点燃 (5)燃烧的分类及燃烧的产物注意:①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又叫“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② 要掌握含C 、H 、O 等元素的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即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的现象。
二.灭火的原理:①.移走可燃物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1.灭火原理实质就是破坏物质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即可灭火。
2.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1) 移走可燃物可燃物: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管道煤气着火先关掉阀门,釜底抽薪等; (2)隔绝氧气:酒精灯用等冒盖灭,油锅着火用用锅盖盖灭,向着火的木柴上覆盖沙子,少量酒精燃烧用湿抹布盖灭等;(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用水等大量的冷却剂灭火,用嘴将灯吹熄,(4)用灭火器灭火:①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而引起的一般火灾,不能用于扑灭电器火灾;②干粉灭火器:除了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用于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的火灾。
3.二氧化碳与灭火(1)原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灭火器主要是用二氧化碳灭火,二氧化碳不能扑灭所有的火灾:如镁带燃烧就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4火灾处置、自救 (1)火警电话:119(2)电器、管道煤气、天然气着火,首先要关闭电源或气阀。
化学燃烧的知识点总结
化学燃烧的知识点总结1. 燃烧的基本过程燃烧的基本过程是物质在氧气中发生氧化反应。
在燃烧过程中,通常发生的氧化反应是有机物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例如:木材在燃烧时,发生下列氧化反应: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2. 燃烧的要素燃烧的要素包括燃料、氧气和能源。
燃料是指在燃烧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氧气是支持燃烧的氧化剂,能源是使燃料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热量。
只有这三个要素同时存在,才能发生燃烧。
3. 燃烧的种类根据燃烧过程的不同,可以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完全燃烧是指燃料与足够氧气反应,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不完全燃烧是指燃料与氧气反应不充分,产生一部分未反应的碳或碳氢化合物,同时产生了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4. 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适宜的温度、氧气和燃料之间的接触面积。
在适宜的温度下,氧气能与燃料分子碰撞,然后发生氧化反应。
此外,燃烧还需要适宜的空气流动,使氧气能有效地与燃料接触。
5. 燃烧的应用燃烧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燃烧作为一种能源,被用于生产、加热、照明等方面。
同时,也可以用于锅炉、发动机、火箭等设备中,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
6. 燃烧的环境影响燃烧是一种高温氧化反应,不完全燃烧产物中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危害。
例如,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会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氮氧化物会造成酸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如何控制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7. 燃烧的安全问题燃烧是一种高温氧化反应,如果在不适宜的条件下发生,会造成火灾和爆炸。
因此,在生产、生活中要严格控制燃烧条件,做好防火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总之,化学燃烧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
但与此同时,燃烧产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危害,因此在应用燃烧的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
红磷燃烧实验知识点总结
红磷燃烧实验知识点总结一、红磷的性质红磷是一种多晶结构的非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P,原子序数为15。
它是一种灰白色的固体,不溶于水,但可以溶解于一些有机溶剂中。
红磷是一种不活泼的化学物质,比白磷和黑磷稳定,但在空气中会缓慢氧化。
红磷在常温下不易燃烧,需要在高温下将其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使其燃烧。
它的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很大,因此会发出明亮的白烟,并且伴随着强烈的光和热。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 + 5O2 → P4O10。
二、红磷燃烧实验的目的红磷燃烧实验是为了观察红磷在高温下燃烧的现象,并了解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化学反应。
通过实验,可以学习有关氧化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知识,了解红磷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及产物。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 实验材料:红磷、点火棒、点燃托、玻璃棒2. 实验仪器:燃烧器、试管、支架、百脱瓶、防护眼镜、消防毯、化学试剂柜四、实验步骤1. 将实验室通风,确保实验环境良好。
2. 将点火棒点燃后,用点燃托将红磷夹在玻璃棒上。
3. 将点燃的红磷放入试管中。
4. 用燃烧器加热试管直到红磷开始燃烧。
5. 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和产生的烟雾、热量等。
五、实验结果1. 红磷在被加热后燃烧,产生明亮的白烟。
2. 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光和热,温度升高。
3. 燃烧结束后,在试管内会留下白色的氧化物。
4. 燃烧产生的氧化物是P4O10。
六、实验分析1.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 + 5O2 → P4O10。
2.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白烟是P4O10的氧化物。
3. 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很大。
4. 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光和热,温度升高。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时要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确保安全。
2. 在实验过程中要避免直接观察燃烧的光和热,以免受伤。
3. 对燃烧后的试管进行处理,避免接触产生的氧化物。
八、实验结论通过红磷燃烧实验,我们了解了红磷在高温下燃烧的现象和化学反应。
燃烧过程中,红磷与氧气发生放热反应,产生P4O10的氧化物。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知识点汇总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重要方程式)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点燃Fe3O4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Mg+O2点燃2MgO3、铝在空气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实验现象为:铝表面变暗,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自我保护”4、铜在空气中受热:化学方程式为:2Cu+O2Δ2CuO实验现象为:铜表面变黑;金在通常情况下不与氧气反应:即“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5、铁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铁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实验现象为:铁不断溶解,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注意:置换反应都生成亚铁化合物6、镁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镁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实验现象为:镁不断溶解,镁表面有气泡产生;7、铝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铝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注意:Al+3价8、锌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氢气锌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常见的金属中,镁、铝、锌、铁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铜、银、金等不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9、(湿法冶金、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实验现象为: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单质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
10、实验室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实验现象为:红棕色固体逐渐变黑,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1、尾气的点燃:2CO+O2点燃2CO212、焦炭的作用:①做燃料提供热量(方程式为C+O2点燃CO2);②产生还原剂CO(方程式为C+CO2高温2CO)。
人教版化学燃料和燃烧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Designer :Mr. Liu课题一:燃烧与灭火1、 燃烧的定义: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变化2、 燃烧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环境温度要高于着火点)着火点:物质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是固定值,不可改变。
变化的是环境温度。
火柴的着火点比煤炭的着火点要低,容易着火。
物质的着火点各不相同。
同时满足:意味着只要三个条件缺一,就不会造成燃烧,起到灭火的作用。
风吹蜡烛熄灭是因为风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风吹森林大火,越吹越旺。
是因为带来更多的氧气。
※ “烧不坏的手绢”实验说明:着火燃烧的是手绢中的酒精。
酒精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让手绢上的水蒸发,而水蒸发是个吸热过程,这使得手绢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手绢能“安然无恙”。
3、 灭火的方法:⑴清除可燃物或是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如,煤气着火时,要将阀门关闭;森林着火,可设置隔离带;“釜底抽薪”。
⑵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如,盖锅盖来灭油锅中的火;用细沙扑灭实验室中酒精引起的火灾;二氧化碳密度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比较常见。
⑶降低环境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
如,冷却剂:水、干冰等物质来降温。
火着火点 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4、加速可燃物的燃烧的方法: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氧气的浓度。
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氧气中能复燃是因为氧气浓度大。
小木条比木块容易燃烧是因为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
5、完全燃烧:燃烧快,放热量多,C、H元素转化成CO2和H2O。
(氧气充足)C+ O2 点燃CO2不完全燃烧:燃烧慢,放热少,C、H元素部分生成CO、C等。
(氧气不足)2C+ O2 点燃2CO 6、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
具有可燃性:2CO+ O2 点燃2CO2。
——大多是由燃料不完全燃烧、汽车尾气、煤气泄露等形成。
中毒机理: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降低了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使人体缺氧。
7、爆炸:在有限空间内,产生大量气体或气体受热急速膨胀,会形成爆炸。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章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考试要求:认识燃烧、缓慢氧化、爆炸的条件及其防火、灭火、防爆炸的措施一、燃烧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如右图所示: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考点一)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二、爆炸(考点二)概念发生条件防范措施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与空气隔离;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②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③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④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⑤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常见灭火的方法(考点三)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②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③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④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⑤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它: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
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九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归纳总结课题1: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的发展与利用1、从化学成分上划分,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及复合材料等四大类。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金属材料的发展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的应用→高分子时代(2)金属材料的应用①最早应用的金属是铜,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公元一世纪最主要的金属是铁②现在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金属依次为铁、铝和铜③钛被称为21世纪重要的金属二、金属的物理性质1、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等。
2、金属的特性:①纯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而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②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③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3、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Al)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Ca)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Ag)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Fe)延展性最好的金属———金(Au)熔点最高的金属————钨(W)熔点最低的金属————汞(Hg)硬度最大的金属————铬(Cr)密度最小的金属————锂(Li)密度最大的金属————锇(Os)最贵的金属————锎kāi(Cf)4、金属的用途: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不同的用途需要选择不同的金属。
【练习】(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答:因为铁的硬度比铅大,且铅有毒。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答:银和铜的导电性相近,但银比铜贵得多,且电线用量大,经济上不划算。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答:因为钨的熔点(3410℃)高,而锡的熔点(232℃)太低。
如果用锡制的话,通电时锡易熔断,减少灯泡的使用寿命,还会造成极大浪费。
高中化学燃烧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燃烧知识点总结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观察到不同物质的燃烧现象。
燃烧不仅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也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中关于燃烧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燃烧的定义燃烧是指物质在与氧气(O2)或其他氧化剂作用下,产生明亮的火焰或放出热能的化学反应。
燃烧一般 Beginalign 直立 endalign,其中表示燃料,常见的燃料包括木材、煤炭、石油等。
二、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燃料、氧气和点火源。
缺一不可。
燃料是燃烧的物质,氧气是燃烧的氧化剂,而点火源提供燃烧反应的能量启动。
三、燃烧的类型燃烧可以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两种类型。
1.完全燃烧完全燃烧是指燃料与足够的氧气充分反应产生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最大化,产生的产物相对较为环保。
2.不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是指燃料与氧气反应不充分,产生的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包括一些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CO)和颗粒物等。
不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较少,同时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四、燃烧的热效应燃烧是一种放热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燃料的燃烧热(ΔHc)是指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能。
燃烧热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燃料的能量含量,常用单位是焦耳/克(J/g)。
五、燃料的选择根据不同的需要,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燃料。
常见的燃料包括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
1.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指在地壳中形成的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2.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不断生成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
可再生能源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少,对环境影响较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清洁能源的发展。
六、燃烧的应用燃烧在工业生产、能源利用、交通运输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1.工业生产燃烧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用于提供热能,如用于锅炉的燃烧供热。
燃烧学导论知识点总结
燃烧学导论知识点总结燃烧学是研究燃烧现象和燃烧过程的一门学科,它是热力学和化学的交叉领域,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燃烧学导论是燃烧学这门学科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了燃烧现象、燃烧原理、燃料和氧化剂的选择以及燃烧过程中的热学和动力学问题。
本文将对燃烧学导论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燃烧现象1.燃烧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通常伴随着火焰、热量和光的释放。
燃烧过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火焰、热量和光。
火焰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可见光和热辐射,是燃烧的主要特征之一。
热量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它使燃料和氧化剂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从而产生新的化合物。
光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可见光和紫外光,它是燃烧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
2.燃烧的基本要素燃烧的基本要素包括燃料、氧化剂和点火源。
燃料是指能够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通常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氧化剂是指能够与燃料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最常用的氧化剂是空气中的氧气。
点火源是指能够使燃烧反应开始的能量来源,通常包括火花、高温或者化学助燃剂。
3.燃烧过程的控制因素燃烧过程的控制因素主要包括燃料的种类、氧化剂的供应和点火源的质量。
燃料的种类是指不同类型的燃料对于燃烧过程的影响,不同种类的燃料具有不同的燃烧特性。
氧化剂的供应是指氧气对于燃烧过程的供应,如果氧气供应不足,燃烧反应将受到限制。
点火源的质量是指点火源对于燃烧过程的起始作用,质量好的点火源可以使燃烧反应更加迅速和充分。
二、燃烧原理1.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燃烧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它会释放大量的热量。
热量的释放是由于燃料和氧化剂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而产生的。
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可以用燃烧热和生成热表示,燃烧热是指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生成热是指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新化合物所释放的热量。
2.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燃料和氧化剂发生反应形成新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燃料和氧化剂之间的化学反应会产生新的化合物和释放能量。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燃烧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燃烧知识点总结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燃烧通常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该物质着火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的温度
可燃物与氧气/空气充分接触
二、
(一)二氧化碳与镁带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2Mg+CO2(点燃→)C+2MgO
现象:继续燃烧,生成白色和黑色固体
结论:具有剧烈发光发热现象的化学反应都是燃烧
(二)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2Na+Cl2(点燃→)2NaCl
现象:持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和白烟.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的反应
即A+BC→B+AC
火柴杆竖直之后为何会逐渐熄灭?
答:因为火柴杆的温度会达不到着火点
3、特殊的燃烧
自燃
白磷:少量白磷保存在冷水中(隔绝氧气)
缓慢氧化:积聚热量引发自然(缓慢氧化,不一定引发自燃例如:铁生锈、食物变质、人类衰老、橡胶老化)爆炸:可燃性气体、液体的蒸发或粉尘在空气中(必定有氧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点火或遇火星会爆炸H2,CO,CH4,C2H5OH,面粉
二、灭火与防火
1、灭火原理
降低火场温度
隔绝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化学燃烧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燃烧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化学燃烧的基本概念1. 燃烧的定义燃烧是指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放出热和光的化学反应。
在燃烧过程中,物质被氧气氧化,放出大量能量,通常伴随着火焰、烟雾等现象。
2. 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是一种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因此燃烧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燃料、氧气和足够高的温度。
3. 燃料的分类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状态,燃料可以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4. 燃烧反应的方程式燃烧反应的方程式通常以通用化学式表示,例如:燃料+氧气→氧化产物+能量。
5. 燃烧产物燃烧产物通常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气态或固态的氧化物,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和光。
二、燃烧的热学特性1. 燃烧热效应燃烧是一种放热反应,是一种释放能量的化学反应。
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称为燃烧热,通常用单位质量的燃料所释放的热量来表示。
2. 燃烧热的计算燃烧热可以通过实验室测量或理论计算来确定。
测量方法通常采用燃烧热量计,而理论计算方法则利用燃烧反应的方程式和反应热的数据来计算。
3. 燃烧热和燃烧温度燃烧热和燃烧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常情况下,燃烧热越大的燃料,其燃烧温度也越高。
4. 燃烧热的应用燃烧热是衡量燃料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参数,也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用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通过燃烧热的计算和应用,可以对各种燃料的能源利用价值进行评估和比较。
三、燃烧的动力学特性1. 燃烧过程燃烧过程包括燃烧反应的开始、进行和结束三个阶段。
在开始阶段,燃料和氧气进行反应并产生初次燃烧;在进行阶段,燃料和氧气的供给能够维持燃烧反应进行;在结束阶段,燃料和氧气的供给减少,燃烧反应逐渐减弱并最终停止。
2. 燃烧速率燃烧速率是燃料与氧气反应形成燃烧产物的速度,通常使用质量或体积单位的反应物在单位时间内参与反应的量来表示。
3. 燃烧速率的影响因素燃烧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燃料的性质、氧气的浓度、温度、燃料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等。
初中化学常见氧化反应以及分解反应方程式总结
初中化学常见氧化反应以及分解反应方程式总结初中化学常见氧化反应以及分解反应方程式总结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丰富的知识点,不同类型的反应方程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需要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耐心理解和掌握。
一、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氧化产物的化学反应。
在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氧化反应类型包括燃烧、金属与酸的反应、碳酸饮料开盖等。
下面针对这三种类型的氧化反应进行分析总结。
1、燃烧燃烧是指物质在足够的氧气存在下,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例如,燃烧过程中的木材、煤炭、油、天然气等物质都是碳氢化合物,它们在燃烧时,会与氧气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燃烧反应的方程式如下:C(固体)+ O2(气体)→ CO2(气体)+ ΔH其中,ΔH是引起反应放热的能量差,因为燃烧反应通常放热,所以ΔH是负数。
2、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指金属在酸的存在下,与酸反应,产生相关物质的过程。
这种反应中,金属会失去电子,变成正离子,然后与酸的负离子结合成无机盐和产生氢气。
反应的方程式如下:M(s) + HX(aq)→ MX(aq)+ H2(g)其中,M是金属,如铜、锌、铁、铝等;HX是酸,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MX是盐,如氯化铜、硫酸二铁、氯化铝等;H2是氢气,由于被氧化,金属失去了电子,变成了正离子M+,所以需要产生氢离子以保持电中性。
3、碳酸饮料开盖碳酸饮料开盖是指在碳酸饮料的密封状态下,开盖后液体里面的二氧化碳气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产生氧化产物。
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H2O(液体)+ 2CO2(气体)→ 2H2CO3(液体)其中,化学式H2CO3表示碳酸酸。
在饮料开盖时,二氧化碳(CO2)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酸,由于这是一个酸性溶液,所以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发生氧化反应。
二、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更为简单的物质的化学反应。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的分解反应主要分为电解和热解两种。
大学燃烧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燃烧学知识点总结一、燃烧的基本过程1. 燃烧的定义和分类燃烧是指可燃物质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焰火和释放能量的过程。
根据燃烧过程中的燃料状态和供氧方式的不同,可将燃烧分为固体燃烧、液体燃烧和气体燃烧。
而根据燃烧的形式和特点,又可分为明火燃烧与无炎燃烧两类。
2. 燃烧过程的基本要素燃烧过程主要包括燃料、氧气和能源三个基本要素。
其中,燃料是指能够发生燃烧的物质,氧气是支持燃烧的氧化剂,而能源则是维持燃烧反应进行的动力源。
3. 燃烧的三要素燃烧的三要素是指燃料、氧气和点火温度。
只有当这三者达到一定条件时,燃烧反应才能进行。
如果其中任何一项条件不满足,燃烧反应将无法发生。
二、燃烧的机理1. 燃烧反应的基本过程燃烧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通常包括点火、燃烧和燃尽三个阶段。
点火阶段是指燃料和氧气的反应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燃烧阶段是指燃料和氧气反应放热产生火焰和燃烧产物的过程,而燃尽阶段则是在氧气不足或燃料枯竭时,燃烧反应停止的过程。
2.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常以通用的形式表示:燃料 + 氧气→ 燃烧产物 + 能量。
不同燃料和氧气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燃烧产物,其中最常见的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3. 燃烧反应的热力学燃烧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其热量变化可以通过燃烧热值来衡量。
燃烧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时释放的热量,通常以焦耳/克或大卡/克来表示。
4. 燃烧速率和爆炸燃烧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燃料燃烧的速度。
而当燃烧速率过快时,可能引起爆炸。
爆炸是指在极短时间内燃烧反应异常迅速进行,产生的大量高温和高压的现象。
三、燃烧的调节和控制1. 燃烧的调节燃烧的调节是指通过改变燃料供给量、氧气供给量、燃料与氧气的混合程度、燃烧温度等因素,来控制燃烧过程的进行。
燃烧调节的目的是使燃烧过程更加高效和稳定。
2. 燃烧的控制燃烧的控制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如调节阀、控制器等,实现对燃烧过程的精细控制。
燃烧控制可以帮助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初三化学可燃性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可燃性知识点总结一、可燃性的定义可燃性是物质燃烧的性质,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火焰和热,并伴有明亮的光和较强的热。
在常温下,可燃物质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燃烧,需要有氧气、外部热源和遇到点火源才能发生燃烧反应。
二、常见的可燃物质1. 碳基物质:碳是一种常见的可燃物质,包括木材、煤炭、纸张、布料等,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有机物,因此它们都具有可燃性。
2. 烃类物质:烃类物质是由碳和氢元素构成的有机化合物,如石油、汽油、天然气等都属于烃类物质,它们也具有很高的可燃性。
3. 金属:虽然大部分金属不易燃烧,但在特定条件下,如镁、锂等金属在与氧气反应时会产生很高的燃烧热和明亮的火焰。
三、可燃性的影响因素1. 氧气浓度: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当空气中氧气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有机物质才能发生燃烧反应。
低于一定浓度,燃烧很难发生;高于一定浓度,则会导致爆炸等危险情况。
2. 温度:温度对可燃物质的燃烧性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增加温度会促进燃烧反应的进行。
3. 可燃物质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可燃物质对氧气的需求、点燃温度等都有所不同。
4. 点火源:当可燃物质遇到点火源(如明火、高温表面、电火花等),就容易发生燃烧反应。
四、燃烧的化学反应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来说可燃物质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放出热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例如,当烧木头时,木头中的碳和氢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
五、常见的火灾防范知识1. 不在易燃材料附近使用明火,防止火源。
2. 避免暴露于高温环境中,以免加速可燃物质的燃烧。
3. 使用通风设备增加空气流通,降低氧气浓度,防止可燃物质燃烧。
4. 学习正确的灭火方法,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六、可燃气体1. 可燃气体是一种常见的可燃物质,包括天然气、丙烷、丁烷等。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会燃烧,并释放大量热量。
2. 可燃气体的燃烧产生的气体有害,所以必须在安全条件下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总结(4)—燃烧与灭火
1、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特征:发光、发热、化学反应)
2、燃烧的条件:(1)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三者缺一不可
(3)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1)与火源隔离;(断绝可燃物的来源)
(2)与空气(氧气)隔离;有一个就可以
(3)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4、完全燃烧:氧气充足时,发生完全燃烧,速度快,放热多,C转化为CO2,H转化为H2O。
如:C+O2点燃CO2;CH4+2O2点燃CO2+2H2O;C2H4+3O2点燃2CO2+2H2O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时,发生不完全燃烧,速度慢,放热少,部分碳、氢元素转化为CO、
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炭黑小颗粒。
如:2C+O2点燃
2CO
CO: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吸入体内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丧失输氧功能,人体就会缺氧而中毒。
可以燃烧:2CO+O2点燃2CO2
5、爆炸:可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核爆炸。
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都应验纯,防止爆炸。
6、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合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成立的原因:微观上: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
宏观上: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3)应用:a、解释某些生活现象(如蜡烛燃烧后为什么质量减少了?)
*不能用于解释物理变化现象
b、帮助配平化学方程式
7、化学方程式:反映物质客观质量关系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变化的式子。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a、依据:客观现实和质量守恒定律
b、步骤:写、配、注、等(注意“”、“”的使用及反应条件的注明)(2)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计算题)
a、步骤: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找:找出已知量、未知量并写上对应的相对分子质量
列:列出比例式并计算;答:检查结果,简要作答。
b 、注意事项:带入计算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如果是混合物,应将不纯的质量应根
据题意转化为纯净的质量;
解题过程要完整规范(可参看课本P100例题)
8、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CH 4,沼气的主要成分也是CH 4)
9、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等。
氢气是最环保、无污染的燃料。
10、煤的综合利用:煤 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该过程为化学变化)
石油的综合利用:石油 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
(该过程为物理变化)
知识点总结(5) 金属、石灰石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光泽(金、银做首饰);(2)导热性(铁、铝做炊具);(3)导电性(铜、铝做导线);(4)延展性(包装铝箔);(5)硬度、密度、熔点(钨做灯丝因其熔点高)
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是金属的共性。
2、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许多)与氧气的反应:(许多)金属+O 2 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
Fe 3O 4;4Al +3O 2 △ 2Al 2O 3;2Cu +O 2 △ 2CuO
例如:3Fe +2O 2 (2)活泼金属与稀酸的反应:活泼金属+稀酸 金属化合物+氢气(置换反应)
例如:Fe +H 2SO 4===FeSO 4+H 2 ;2Al +6HCl ===2AICl 3+3H 2
3、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锡、Pb 铅、(H )、Cu 、Hg 、Ag 、Pt 铂、Au 金
(1)排在H 前面的金属能与稀酸反应置换出氢气。
如Fe +2HCl ===FeCl 2+H 2
(2)排在前面的金属可将排在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如Fe +CuSO 4===FeSO 4+Cu
4、常见的金属矿物:
铁矿石(赤铁矿Fe 2O 3、磁铁矿Fe 3O 4);铝矿石(水铝石);铜矿石(孔雀石)
5、铁的冶炼:
隔绝空气加热 分馏(多次蒸馏) 点燃
(1)原理:Fe 2O 3+3CO 高温
Fe +3CO 2;(2)注意事项:P119笔记
6、生铁和钢:(1)生铁:铁矿石在高炉里冶炼的产物,含碳量较高,坚硬,韧性差;
(P120) (2)钢:生铁在炼钢炉里进一步冶炼得到,含碳量较低,硬度不如生铁,但有良好的
韧性、延展性、弹性,机械性能好。
7、合金:由一种金属和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特征:有良好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熔点比各成分金属小)
8、铁的腐蚀和防护:
(1)锈蚀:主要是与氧气和水作用转化为铁锈(Fe 2O 3)
(2)防护:与氧气和水隔离。
如在表面加保护膜(刷油漆、电镀等等)
9、石灰石、大理石、钟乳石、贝壳、珍珠、蛋壳、水垢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CaCO 3)
10、碳酸盐(含CO 3的盐)的检验: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能使澄清好似会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产生。
11、钙三角: (1)CaCO 3 高温 CaO +CO 2
(2)CaO +H 2O ===Ca(OH)2(放热)
(3)Ca(OH)2+CO 2===CaCO 3+H 2O 石灰石可做建筑材料,制玻璃,炼铁;CaO 可做干燥剂,可吸空气中的水蒸气,熟石灰可用于建筑、做水泥等。
Ca(OH)2呈碱性,可使酚酞变红。
12、Ca(OH)2长期置于空气中,可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生成CaCO 3而变质。
知识点总结(6) 上册文字概念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般指形状改变和三态转变。
石油的分馏,干冰升华,矿石粉碎,潮解也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煤的干馏,物质变质,风化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2、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等。
化学性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3、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如空气、石油、矿泉水等。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蒸馏水、氧气、氢气等。
石灰石CaCO 3 熟灰石Ca(OH)2生石灰CaO (3) (2)
(1)
4、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氧气O2、氢气H2、氮气N2、铜Cu、氦He等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水H2O、氧化镁MgO、高锰酸钾KMnO4等氧化物:满足两个条件:①只含两种元素②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如水H2O、氧化铁Fe2O3等5、发生装置:指给原料反应产生气体的装置。
如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等。
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气体的装置。
如排水法收集、向上排气法、向下排气法收集的装置。
6、地壳中元素的含量:O、Si、Al、Fe(前四位)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人体中元素的含量:O、C、H、N(前四位);海水中元素含量:O、H(前二位)
7、微观上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得到新分子,生成新物质。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有“三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质量不变。
8、三大污染与绿色能源:
空气污染:①粉尘②有害气体(SO2、NO2、CO)其中SO2会找出酸雨。
水污染:①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的任意排放②农业的农药化肥的任意施放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白色污染:不可降解的塑料的随意弃置
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等。
(知道一个就可以)
9、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简称“多变一”
如:CO2+H2O===H2CO3;4P+5O2点燃2P2O5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简称“一变多”
如:2KMnO4△
K2MnO4+MnO2+O2;2H2O2 ===2H2O+O2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Fe+H2SO4===FeSO4+H2 ;2Al+6HCl===2AICl3+3H2
Fe+CuSO4===FeSO4+Cu
附录: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
干冰二氧化碳CO2沼气天然气甲烷CH4
盐酸氢氯酸HCl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aCO3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食盐氯化钠NaCl生石灰氧化钙CaO
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Ca(OH)2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
M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