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下游地区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淮河下游地区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

淮河下游地区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

响水 县地 处 苏 北平 原 淮河 下 游 , 小麦 是 当地 主 要粮 食 作物 , 栽培 历 史 久远 。 使 小麦 优 质高 产 。 将 该 地 区小 麦 为 现 主栽 品种郑 麦 9 2 0 3高产 栽培技 术 总结如 下 。
1 培 肥 土 壤
1 . 秸 秆 还 田 1
术 之 一 。 期播 种 可形成 壮 苗越冬 , 适 为春发 稳长 、 穗增 粒 、 增
2 精 细 整 地
及 时 收获 秋 熟作 物 腾 茬 , 施 足底 肥 后 , 耕耙 透 , 在 深 保 证 足墒 下种 一播 全苗 。 用 旋耕机 整地 , 如 要用 大马 力机 械 旋
耕, 增加 深度 , 耕后 一定 要耙 实或镇 压后 再播 种。 旋
3 种 子 处 理
整地 深 施 基 肥 。 下害 虫 严 重 的地 块 , 辛硫 磷 30 — . 地 用 .0 37 5
蹬 苗 , 到苗齐 苗壮 , 达 搭好 丰产 架子 。 出苗后及 时 查苗 , 水 带 补 缺 , 密拔墩 , 疏 打好 齐苗 基础 。 情差 时及 时抗 旱保 墒 , 墒 以 确 保壮 苗 才能安 全越 冬 。 要根 据墒 情 、 气候 、 苗情适 时灌 溉 ,
42 播 种 量 .
土壤肥 力是 决定耕地 生产能 力 的重要基础 , 也是作物 高
产 、 产、 稳 持续 增 产 的重要 条件 , 水地 区大 多 为粘 性土 壤 。 响
精量 播 种是 保 证 高产 小麦 整 齐 均 匀的 基 础 , 麦 苗所 使 占有 的营 养面 积 均 匀 , 保证 小 麦 出苗 后群 体 中个 体 间 的发
5 田 间 管 理 51 苗 期 和 越 冬 期 管 理 .
间 , 响 初生 根 下 扎 , 致吸 水 吸肥 困难 , 影 导 直接 影 响根 系生 长 , 地上部 分群体 生长量 不足 , 使 直接影 响后期 产量 。

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
项德荣;董升
【期刊名称】《上海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郑麦9023”系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和西北农林大学采用杂交手段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小麦,滨淮农场于2008年引进试种,该品种表现出产量和品质较其它品种都很突出,介绍了其主要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总页数】1页(P56-56)
【作者】项德荣;董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国营滨淮农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224551;江苏省盐城市农业委员会,2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2.1
【相关文献】
1.南阳盆地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播量试验研究 [J], 沈荣果;苏云;秦振栓
2.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退化变异因素研究及对策 [J], 周华迪;李平心;朱高景
3.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花粒麦形成原因及防控 [J], 孙瑞建;袁志春;包立英
4.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形成花粒麦的原因及防控对策 [J], 孙瑞建;袁志春;包立英
5.强筋专用小麦"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 [J], 齐新宇; 薛金超; 吕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郑麦9023】郑麦9023小麦种简介.doc

【郑麦9023】郑麦9023小麦种简介.doc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晚茬种植。长9023小麦种-特征特性
春性,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号早2天。幼苗直立,分蘖力中等,叶黄绿色,叶片上冲。株高80厘米,株型较紧凑,抗倒伏性中等。穗层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成穗率较高,平均亩穗数39万穗,穗粒数27粒,千粒重43克;在长江中下游区试中,平均亩穗数30万穗,穗粒数30粒,千粒重43克。冬春长势旺,抗寒力弱。耐后期高温,灌浆快,熟相好。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和秆锈病,高感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黄淮南片试验,容重800克/升,粗蛋白含量14.5%,湿面筋含量33%,沉降值44.4毫升,吸水率64.2%,面团稳定时间7.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64.8E.U,拉伸面积58.7平方厘米。长江中下游麦区试验,容重777克/升、粗蛋白含量14.0%,湿面筋含量29.8%,沉降值45.3毫升,吸水率59.9%,稳定时间7.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45E.U,延伸性17.7厘米,拉伸面积103.9平方厘米。
郑麦9023小麦种-产量表现
2002年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晚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8.2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4.7%(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48.5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2.7%(不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6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2.1%.
2002年参加长江流域冬麦区中下游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37.1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5.9%(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309.2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3%(极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87.9公斤,比当地对照减产2.1%.
【郑麦9023】郑麦9023小麦种简介

小麦栽培学实验报告(3篇)

小麦栽培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小麦栽培实践,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掌握小麦栽培技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通过对不同栽培管理措施的比较,探讨适宜本地区小麦生长的最佳栽培技术。

二、实验材料1. 小麦品种:冬小麦“郑麦9023”。

2. 土壤:沙壤土,pH值6.5-7.0。

3. 农药:多菌灵、灭幼脲等。

4. 肥料:复合肥、尿素、磷酸二铵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地选择与准备: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深耕20-25厘米,施足底肥,底肥以复合肥为主,亩施用量为50公斤。

2. 播种:采用条播方式,播种时间为10月20日,播量每亩1.5公斤,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

3. 田间管理:- 施肥:小麦返青期亩施尿素10公斤,拔节期亩施尿素15公斤,孕穗期亩施磷酸二铵10公斤。

- 灌溉:小麦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各灌溉一次,保持土壤湿润。

- 病虫害防治:返青期防治纹枯病、白粉病,拔节期防治蚜虫、吸浆虫,孕穗期防治赤霉病。

4. 收割:小麦成熟后,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收割,确保籽粒饱满。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产量分析:经测定,本实验小麦产量为每亩750公斤,较对照田块增产20%。

2. 品质分析:本实验小麦籽粒饱满,色泽好,品质优良。

3. 栽培技术分析:- 播种期:选择适宜的播种期,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 施肥:合理施肥,保证小麦营养需求,提高产量和品质。

- 灌溉: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

- 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降低损失,提高产量。

五、实验结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2. 在本地区,冬小麦“郑麦9023”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适宜推广种植。

3. 在小麦栽培过程中,应注重播种期、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六、实验建议1. 进一步优化施肥方案,提高肥料利用率。

2. 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

郑麦9023诱变M2代产量与品质性状变异分析

郑麦9023诱变M2代产量与品质性状变异分析
合性 状优 良的材 料 、 高 糊化 温度 材料 和类 似糯
别为 4 3个、 2 6个和 2 5个; 蛋 白质含 量 4 2个 单株 发 生正 向 变 异, 7个单株发 生 负向变异 ; 湿面筋含 量 4 0个单株发 生正 向变 异, 1 O个单株发 生负向变异 ; 硬度 1 5个 单株发 生 正向 变异 , 4 5 个单株发 生 负向变异 ; 沉降值 2 5个单株发 生正 向变异 , 2 4个单 株发 生负向变异 ; P P O活性 2 1个单株 发生正向 变异 , l 6个单株 发 生 负向变异。 以上各 性状 的 变异 系数 在 6 . 3 % ~5 0 . 6 %之 间。相 关分析表 明 , G MP含 量与蛋 白质含量 、 湿面筋含 量、 沉 降 值呈极 显著 正 相 关, G M P含 量 与 单株 产 量 呈 极 显 著 负相 关。
电泳鉴定 。结 果表 明 , 以超 过 M : 代 群体 均值 ±1 . 9 6×标 准差
确 定 变异 单株 , 单株产 量 、 谷 蛋 白大聚合 体 ( G MP ) 含 量 和 谷 蛋 白大 聚 合 体 / 蛋 白质 ( G MP / P r ) 仅 产 生 了正 向 变 异 , 变 异 单 株 分
b y ∞Co — wi t h Z h e n g ma i 9 0 2 3
W ANG Ti ng. t i ng ,W ANG Mi n ,ZHA NG Co ng. y u
摘要 : 用2 0 0 G y的 C o — 射 线 辐射 强 筋 小 麦 品 种 郑 9 0 2 3 , 对M
有 重要 决 定 作 用 J 。麦 谷 蛋 白大 聚合 体 ( G MP ) 是 小 麦 面筋 的关 键成 分 , 麦 谷 蛋 白大 聚合 体 含 量 与 沉 降值 之 间具 有较 高相 关 性 4 。麦 谷 蛋 白可分 为 高 分 子 量

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形成花粒麦的原因及防控对策

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形成花粒麦的原因及防控对策

关 。在实 际生产 过程 中 , 民没 有 根 据 品种 的特征 特 农 性适 期播 种 ; 有依 据土壤墒 情适量 播种 ; 没 没有 区别 田
块肥力状况配方施肥 ; 没有视苗情制宜适期适量追施
氮肥 。调查 情况 表 明 , 5 %左 右 的种 植户 播 种期 偏 有 5
20 04年种植面积已达 2 0 m , 5 0h 占全县小麦种植面 0
早, 播种密度偏大 , 7 %左右 的种植户 在施用一定 有 0 量基肥的基础上 , 偏重追施腊肥和返青肥 , 而不追施拔
节孕穗 肥 。 .
对 于 中产 田块 而 言 , 由于 氮肥前 移 , 而小麦 从播种
至拔节 期仅 吸收氮 肥 总量 的 4 %左 右 , 0 肥料 氮 素损 失 率 较高 , 又没 有适量 追施拔 节孕穗 肥 , 从而造 成小麦 生
育后期土壤外缘性氮素营养供应不足。
对 于高产 田块 而言 , 由于早播 、 密播 及前期 氮素过 量, 茎蘖 生长 旺盛 , 消耗 大 量糖 分 或 因密 度 过 大 , 株 麦
营养面积小 , 叶片光合作用降低 , 皆会导致向根部运输 的糖分减少 , 根的生长量相对减弱或单株根系生长受
阻 , 系吸肥 功能降 低 , 成 的营养流 不能满 足小麦生 根 形
作者简介 : 孙瑞建 (9 1一) 男 , 17 , 学士 , 农艺师 ; 主要从事 种子繁育及推 广 工作 。
维普资讯
第2卷 6
第 1 2期
20 0 7年 1 2月


( ed Se )
V 1 6 o 1 D c 20 o. N .2 e. 07 2
优 质 强筋 小 麦 对 策
孙 瑞建 , 袁 志春 , 包 立英 ( 淮安 明天 种业科技 有 限公 司 , 江苏 洪泽 230 ) 2 10 Ca s sa d Cc nr L i g Sr tg o F o rg an W h a r to f u e n o to ln tae y t lwe — r i e tFomain o Hih Gl tn W h a e g i9 2 g ue e tZh n ma 0 3

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2017年第3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190科研◎技术推广“郑麦9023”是在2001年后在阜阳市大力推广的一个优质强筋专用小麦品种,现已成为颍上县的重要小麦种植品种。

“郑麦9023”是河南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培育而成,是一种弱春性小麦品种,分蘖力中等,但成穗率高,每亩可以保持在35万左右的成穗量,每穗有32粒左右,能够达到国标一级强筋标准,十分适宜黄淮麦区以及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1 精整耕地,培肥地力颍上县田地耕作层较浅,土壤不容易蓄水保墒,小麦根系不容易深扎,也就无法保证养分和水分的吸收。

因此,要确保小麦高产,整地培肥是首要任务。

颍上县麦地多为稻麦复种地,稻田浸水时间长,造成土壤板结,严重影响耕地通透性,因此,在水稻收获后,要及时整地。

为加深耕作层,要将耕地深度保持在20-27cm 之间。

整地时要保持浅耕细耙,使土层深、软、细、平,达到上虚下实,灌水均匀。

耕地精细度对小麦扎根深度、养分和水分的吸收、麦苗的整齐和强壮程度都有重要作用。

水稻收获时,还可以采用附带切割粉碎性能的收割机,直接切碎稻秆还田利用。

稻秆是有机肥的主要来源之一,能够显著培肥地力。

稻秆中的有机物和营养元素含量能够为土壤提供充分的有机质、速效钾以及腐殖质,同时也能使有机质在土壤中不断积累。

整地的同时还要施入底肥,有机肥为主要肥料,辅以化肥施入,严控氮肥用量,保持磷肥和钾肥用量充足。

底肥施用量每667m 2施土杂肥4000kg ,氮肥15-20kg ,磷肥80-100kg ,钾肥10-15kg ,也可以施入35kg 三元复合肥和10-15kg 尿素替代。

2 种子包衣,适期播种在播种前,要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将种子中的杂质、瘪粒、病粒以及不完全粒清除,确保种子粒大饱满齐整。

选种完成后在晴朗天气将种子晾晒2-3d ,对于种子的后熟和生活力提高有提升效果。

种皮要要保持干燥度,能够明显改善透气性和吸水膨胀度,提高发芽率。

试析小麦品种郑麦9023在安徽省的推广种植

试析小麦品种郑麦9023在安徽省的推广种植

2017 年第 12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115科研◎技术推广试析小麦品种郑麦9023在安徽省的推广种植石传宝近年来,安徽省的小麦种植领域一直持续发展的情形下,但由于受到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水土资源的流失、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等等因素的制约,对小麦品种的质量、以及小麦种植技术的要求也需要得到重视。

1 推广优质小麦品种郑麦9023种植基于当前安徽省农业市场的发展需求,结合20世纪来安徽省小麦种植区域内发生自然灾害的特征以及普通小麦种植中的病虫灾害特点,必须要推广使用高质量、高产能、高抗性的优质小麦品种种植,从小麦生产的基础支持部分对小麦品种选择进行优化、从根本上保障小麦品质,进而实现小麦生产价值最大化、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

1.1 安徽省地处淮河中游,在进行高产能、高质量、高抗性、稳产的小麦优良品种选择时,应有效结合区域生态环境。

在安徽淮北区域,可以持续拓宽偏冬性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合理挑选高抗寒、高抗倒、优质偏冬性的小麦品种为主。

在安徽省内沿淮区域,不断拓宽半冬性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选用高抗性、少赤霉病、较强的抗穗发芽能力等特性的半冬性小麦品种。

1.2 结合安徽省各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大力推广优质品种:郑麦9023小麦的种植生产。

在安徽省内淮北小麦种植区域,重点推进优质小麦进行大规模的种植生产,在江淮小麦种植区域,注重优质弱筋小麦的生产,但可适量发展优质小麦种植。

新型的小麦种植经营商(企业),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规划种植、提高小麦生产质量、生产销售有效对接,进而促使郑麦9023品种的优质小麦可以实现产品化经营。

普通的农户也可以通过对郑麦9023的相关种植要求进行学习、了解、进而也可以有效进行优质小麦的种植生产。

2 小麦品种郑麦9023的种植要素2.1 采用科学高效的施肥方式2.1.1 秸秆是最天然、最优质的化肥材料,在上一季度的农作物收割完毕后,可以对所产秸秆进行有效利用。

寿县沿淮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寿县沿淮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寿县沿淮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摘要分析了晚播小麦的成因以及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总结了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指导晚播小麦的栽培。

关键词晚播小麦;生育特点;高产;栽培技术;安徽寿县寿县是个农业大县,常年种植小麦和水稻近13.3万hm2。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育插秧面积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北部沿淮地区农户对水稻产量和米质的追求,一些产量高、米质优的迟熟水稻品种种植面积迅速上升,前茬收获期大幅度推迟,以及秋播期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沿淮地区晚播小麦面积正逐年增加。

为提高晚播小麦的产量水平,达到小麦高产创建的目标,通过近年的苗情监测和多年的生产实践,在了解晚播小麦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 晚播小麦生育特点1.1 冬前苗小、苗弱,生物产量低因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寿县沿淮乡镇均以半冬性品种为主,而半冬性品种适播期为10月12—18日,越冬前主茎有6~7片叶、带3~5个蘖。

如果受水稻腾茬或旱涝等影响推迟到10月底至11月上旬播种,越冬前麦苗主茎叶数不到4片,单株分蘖1~2个,苗情较差,无法形成壮苗。

1.2 春季小麦生长发育快同一品种播种推迟,小麦幼穗分化晚,但发育速度快,耗时短。

且播种越晚,穗分化持续时间越短。

但到幼穗分化的药隔形成期基本与适期播种的小麦一致[1]。

由于前期营养生长期短,导致灌浆结实不足,结实数量减少,千粒重下降。

1.3 分蘖变化大,春季分蘖多但成穗率低晚播小麦冬前生长积温少,主茎叶片少,冬前小麦未出现分蘖或很少分蘖,春季气温升高后,小麦分蘖数迅速增长。

但由于播量大、基本苗多,易发生群体过大和节间充实度差等问题,在生长后期常常出现倒伏[2]。

另外,晚播小麦比适期播种的小麦推迟约3 d成熟,在灌浆期容易受干热风的危害,对产量造成影响。

1.4 综合抗性发生变化晚播小麦越冬前生长量较小,抗寒性较强,有利于安全越冬,但开春后对倒春寒、渍害等灾害的抵御能力弱。

同时,由于群体大更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安徽省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省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

2016年第12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Nong Min Zhi Fu ZhiYou科研◎技术推广安徽省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余继连(安徽省颍上县润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颍上236224)[摘要]“郑麦9023”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河南省农科院共同研制的新型小麦,具有较强的强筋性特点。

安徽省在引进该品种试用之后,逐步在安徽省小麦主产区得到推动和普及。

该新品种在产量以及品质等方面都具备突出的特点,因此适合大范围推广。

本文主要对其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促进相关领域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郑麦9023优质小麦栽培技术安徽省[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12-0180-01安徽省主要的小麦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北地区,我省逐步推广强筋性较强的郑麦9023号,在产量等方面保证了全省粮食产量的稳步提高。

但是由于郑麦9023抗冻、防冻能力不足,很容易导致因为管理不当造成严重的减产和损失。

因此针对安徽省的水文、气候现状等特点,在北部地区推行统一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并且实现了大丰收,平均产量达到425kg/亩,产量构成要素的基本苗41~45万/亩,穗粒重为28~34粒,千粒重36~44g。

为保证产量,进行经验总结,从而指导高产工作的顺利推进,因此结合实际的调研数据,将代表性的技术进行总结如下:1适肥适期适量播种在一季收获完成之后,要对土地及时翻耕,做好土地的精细整地工作。

在整地过程中,要加深耕作层的工作,要求耕深达到20~27cm,同时根据整地情况,完成基肥等工作。

在基肥过程中,増要平衡氮、磷、钾的施肥量,做到磷、补钾、稳氮,合理处理微肥、基肥以及追肥等环节的作用。

在计费过程中,要求尿素的量为15kg/亩,磷酸二铵为15~20kg/亩,60%氯化钾10~15kg/亩或者使用三元复合化肥(氮、磷、钾各占15%)量为35kg/亩,加尿素10~15kg/亩[1]。

郑麦栽培技术

郑麦栽培技术

郑麦栽培技术郑麦9023(原名郑州9023)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高产育种研究室选育,XX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主要特征特性郑麦9023弱春性,幼苗偏直立,叶色深绿,叶片宽大,苗壮,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一般每667平方米成穗35万株左右。

株型紧凑,通风透光性好,株高80--85厘米,茎秆粗壮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穗纺锤形,结实性较好,每穗结实30--35粒。

长芒,白壳,籽粒白色、角质,千粒重45--47克,饱满度好,商品性佳。

灌浆快,晚播早熟,成熟期较豫麦18早3天左右,穗层整齐,后期熟相好。

经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品质测试,角质率超过90%,粗蛋白质含量15.2%,湿面筋含量35.7%,沉降值55.2ml,面团形成时间10.5min,面团稳定时间19.9min,品质指标超过国标强筋优质小麦品种一级标准,特别是面筋强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制粉附加值。

综合抗性较好,耐渍性强,耐肥抗倒。

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和陕西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高抗赤霉病,属抗扩展类型,高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叶枯病、叶锈病,条锈病,纹枯病轻。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郑麦9023为早熟弱春性,在苏北地区适宜播期为10月20日至11月初,不可过早播种。

因该品种为中穗大粒型品种,分蘖力中等,需适当增加基本苗,667平方米播种量以9--10公斤为宜,基本苗15万株左右。

精细整地,晴天晒种,药剂拌种,落籽均匀,消灭“三籽”(深、露、丛籽),遇旱抢墒播种或及时浇灌,争早苗全苗,三叶一心期前后,667平方米用15%多效唑30--40克对适量水喷雾,促根增蘖,增强抗性,壮苗越冬。

合理运筹肥水,兼顾高产优质该品种耐肥抗倒,适宜在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需纯氮18--20公斤、p2o5 7--8公斤、k2o 8--9公斤,并依据该品种各时期需肥特性及氮易吸收、磷易固定、钾易移动的特点,合理运筹肥料,按照“施足底肥,杜绝冬腊肥,控制返青肥,重施拔节孕穗肥”的原则,改善和调节各生育期群体质量,实现高产与优质兼顾。

安徽颍上县“郑麦9023”高产种植要点

安徽颍上县“郑麦9023”高产种植要点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8年第6期46栽 培 与 种 植20 kg 左右,红薯茬播种量相对减少,播种深度不能太浅或太深,控制在3-5 cm 之间为宜,行距保持在20-23 cm 之间[1]。

四、加强田间管理1、出苗期和越冬期田间管理(1)补苗间苗在出苗期内,应该要及时检查小麦幼苗生长情况,发现有缺苗的时候要及时补种,确保幼苗齐全。

等到小麦生长到3-4叶和浇冬水之前,需要再次检查苗情。

对于比较稀疏的地块要及时补种,太过密集的地块要及时分苗,确保麦田密度合适。

(2)划锄苗期如果出现土壤板结情况,要及时划锄,确保土壤透气性,促进小麦根系生长。

(3)浇冬水冬水灌溉时间通常在每年12月20日之后,如果遇到土壤墒情不好要及时灌水。

越冬之前浇水可以保证土壤温度处于适中水平,帮助小麦安全越冬,抵抗冻害。

2、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1)除草杂草会对小麦生长产生极大影响,为了防止杂草对小麦生长产生影响,在小麦田间管理过程中要做好除草管理。

可以使用除草剂进行除草,控制除草剂的剂量,并且尽量选择在上午和下午喷施。

(2)水肥管理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可以促进小麦健康生长,提高小麦的质量。

小麦生长前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因此在小麦栽种前期必须要加强对水分的供给。

随着小麦的生长,要根据小麦不同生长时期的水分需求科学合理灌溉。

另外,在小麦栽培过程中要加强施肥管理。

追肥时要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以及土壤的肥力情况进行追肥,施肥主要为氮肥、磷肥、钾肥。

例如在拔节孕穗期要注意施肥,每亩施用氮肥8-10 kg,保证小花分化,确保光合产物可以输送到茎基部,提高小麦的粒数、粒重。

(3)病虫害防治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其生长水平的重要原因,在栽种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病虫害有纹枯病、蚜虫等。

加强病虫害防治,应该要坚持综合防治,从农业防治、药物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着手,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

小麦孕穗期是病虫害最为严重的时期,一般3月上旬纹枯病变得异常严重,此时需要对小麦茎部喷施药剂,每公顷麦田使用480-960 g 浓度为12.5%的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50 g 浓度为20%的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0-1500 g 浓度为40%多菌灵胶悬剂兑水750 kg 进行均匀喷洒。

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郑麦9023鉴定与研究

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郑麦9023鉴定与研究

为 优 化 湖 北 省 小 麦 的 品 种 结 构 , 高 小 麦 的 品 提 质 和 产 量 , 现 农 业 增 产 、 效 和 农 民 增 收 , 们 从 实 增 我 河 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引进 优 质 小 麦 品 种 郑 麦 9 2 , 0 3 并 进 行 区域 试 验 , 以鉴 定 其 丰产 性 、 应性 、 病性 、 适 抗 品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 品 种 . 参试 品种 实 行 滚 动 淘 汰 制 , 9 9 0 1年 度 共 1 9 ~2 0 l 3个 品 种 ( ) 加 区 域 试 验 。 1 9 ~2 0 系 参 9 9 0 0年 度 的 参试 品 种 ( ) 郑 麦 9 2 、 7 7 3 、 9 8 6 ” 系 有 0 3 “ 15 ” “606 、
1 2 试 验 方 法 .
1 产 量鉴 定 依 据 湖 北 省 种 植 业 区划 和 小 麦生 ) 产布局 安排 1 2~ l 4个 试 点 , 布 在 十 堰 、 樊 、 分 襄 随
州、 门、 荆 恩施 、 昌 、 , 、 汉 、 冈 等 地 。 宜 荆k 武 l 1 黄 2年 共
粉病 病 菌 菌 株 , 用 鉴 别 寄 主 测定 毒性 后 , 采 将鉴 定 为 优 势 生 理 小 种 的菌 株 用 高 感 小 麦 白粉 病 的品 种 铭 贤 1 9扩 大 繁 殖 。在 小 麦 三 叶 期 、 冬 期 及 分 蘖 拔 节 6 越
维普资讯
5 0
湖北农业科学
H【 3 AGRI 兀. Ⅱ EI TUR S E E No 5 2 0 AL CI NC S . ,0 2
高 产 优 质 小 麦 品种 郑 麦 9 2 0 3鉴 定 与 研 究
吴和 明 ¨ 董 新国 高春 保 ’ ’ () 湖北省 种 子管 理站 武汉 4 0 7 ;) 北省农 业 科学 院作 物育 种栽 培研 究所 ) 3 0 0 湖

郑麦9023怎么样 郑麦9023小麦种产量表现.doc

郑麦9023怎么样 郑麦9023小麦种产量表现.doc

郑麦9023怎么样郑麦9023小麦种产量表现郑麦9023小麦种是河南农科院在90年代末繁育的一种优质小麦品种,那么郑麦9023小麦种怎么样呢?产量表现如何呢?有什么优缺点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郑麦9023小麦种介绍
郑麦9023小麦种2002年开始在河南种植,2003~2005年种植面积最大,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

因其抗寒性差、产量低,到2010年种植面积锐减到50万亩以下,近几年面积更小,已经不成规模。

郑麦9023小麦种有哪些特点
郑麦9023是弱春性的早熟品种。

株高90公分左右,穗粒排列不紧凑,穗粒数30以下,亩群体40万以下,抗倒能力差,亩平均产量在900斤左右。

郑麦9023抗病性非常好,很少因病害造成大的减产,但其抗寒性差,其种植时期要求其他品种明显推迟,在河南中部适宜播种期:10月20日~30日,可以晚播至12月。

郑麦9023植株偏高,抗倒能力差,因此播种量也不要过大,以免群体过大,增加倒伏的风险。

郑麦9023种植后的管理有哪些注意的
郑麦9023出苗后的管理要根据品种的特性而因地管理。

一是作为一种优质小麦,为保证其优质品质,注意在小麦拔节期适量追氮肥;
二是提高其抗倒能力,在小麦出苗后拔节前,可以根据小麦的长势,适期采用药剂进行控旺。

劲丰对小麦品种郑麦9023产量的影响

劲丰对小麦品种郑麦9023产量的影响

劲丰对小麦品种郑麦9023产量的影响翻开文本图片集“劲丰”是利用B族维生素与微量元素为主体复配研制的稻麦增产抗倒营养剂。

选用小麦品种郑麦9023,在破口期和扬花期分别喷施劲丰。

结果说明,破口期喷施劲丰,小麦籽粒充实度提高,每穗实粒数增加,产量增加4.2%,且增产效果要好于扬花期喷施劲丰。

近年来小麦种植密度大、施肥量多以及后期受风和降雨等气候因素影响,生产上常常出现小麦倒伏现象。

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遇上连续阴雨天气还会加剧穗发芽现象,影响小麦籽粒的商品性和品质。

根据小麦生长发育规律及引起小麦植株后期倒伏的因素,淮安市农科院利用B族维生素与微量元素为主体复配研制出新型小麦增产抗倒剂——劲丰。

其改抑制植株基部节间长度为降低穗下节间长度,使植株重心下移。

以往的研究说明,劲丰在小麦始穗期应用后,既能抑制小麦穗下节间长度,又不影响小麦穗子的生长发育,克服了在不倒伏情况下使用化控剂引起减产的弊端,从而到达增产与抗倒的有机统一。

生产上有农户在破口期喷施劲丰,也有的在扬花期喷施。

为了探明劲丰在小麦破口期还是扬花期施用对小麦产量的最正确效应,在淮安市洪泽区稻米综合展示基地上设置了此试验,以期为淮安市洪泽县小麦抗逆栽培提供技术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与试验材料试验于2022~2022年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的稻米综合展示基地的小麦田进行,田间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

供试的小麦品种为郑麦9023,前茬为水稻。

供试的药剂劲丰由江苏省淮安市农业科学院研制,由淮安飞龙农业科技开展公司生产。

1.2試验设计试验共设三个处理,处理一,在破口期喷施劲丰;处理二,在扬花期喷施劲丰;处理三,用清水喷施于小麦叶面〔CK〕。

采用劲丰产品100毫升/亩,兑水20公斤搅匀,均匀叶面喷雾。

各处理三次重复,小区随机区组设计。

小区长12m、宽8m。

田间管理方法同常规。

采用稻草旋耕还田小麦机械带状摆播技术,2022年11月8日播种,亩播种量12.5公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河下游地区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总结了淮河下游地区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培肥土壤、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化控等方面内容,以为郑麦9023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淮河下游地区
中图分类号s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
24-0065-01
响水县地处苏北平原淮河下游,小麦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栽培历史久远。

为使小麦优质高产,现将该地区小麦主栽品种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培肥土壤
1.1秸秆还田
土壤肥力是决定耕地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作物高产、稳产、持续增产的重要条件,响水地区大多为粘性土壤。

以前作物秸秆大多被焚烧,损失了较多有机物质和营养。

通过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速效钾、腐殖质增加,通透性改善,蓄水保墒降渍能力增强,产量普遍提高。

秸秆还田时要切碎、灭茬、旋耕、混合和覆盖,以免小麦根系悬浮在秸秆与土层中间,影响初生根下扎,导致吸水吸肥困难,直接影响根系生长,使地上部分群体生长量不足,直接影响后期产量。

1.2合理肥水运筹
坚持配方平衡施肥,稳氮、增磷、补钾,合理施用微肥的原则,
做到有机肥和化肥并重,基肥、追肥相结合。

施基肥量:土杂肥不少于60 t/hm2,氮肥(折尿素)225~300 kg/hm2,磷肥(过磷酸钙)1 200~1 500 kg/hm2,钾肥(60%氯化钾)150~225 kg/hm2或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各15%)525 kg/hm2,加尿素150~225 kg/hm2。

施用其他化肥按含量比例折算,结合整地深施基肥。

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用辛硫磷3.00~3.75 kg/hm2对水300~450
kg/hm2,喷洒后耕翻。

2精细整地
及时收获秋熟作物腾茬,在施足底肥后,深耕耙透,保证足墒下种一播全苗。

如用旋耕机整地,要用大马力机械旋耕,增加深度,旋耕后一定要耙实或镇压后再播种。

3种子处理
精选种子,消除杂质、瘪粒、不完全粒、病粒及杂草种子,以保证种子粒大饱满整齐。

播种前选择晴朗天气晒种2~3 d,促进种子后熟,提高种子生活力,并使种皮充分干燥,改善透气性,播后吸水膨胀快,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出苗快而整齐。

用粉锈宁拌种是防治种子带有病菌以及在苗期易发生的纹枯病、全蚀病等侵染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1-2]。

如用多效唑拌种既促进形成壮苗又可控旺促壮。

4播种
4.1播种适期
适宜的播期是保证充分利用秋末冬初适宜生长季节的温光资
源,小麦生长发育进程与最佳季节同步,在全生育期的各生长发育关键时期达到相应的生长发育指标的关键技术之一。

适期播种可形成壮苗越冬,为春发稳长、增穗增粒、实现高产打好基础。

因郑麦9023属弱春性早熟品种,在响水宜在10月25日以后播,早播田块(10月20日前播),冬前生长旺,如遇到冷冬年、春季倒春寒,冻害严重,造成麦苗死亡,严重影响产量。

迟播田块(11月5日后播)也易发生冻害。

4.2播种量
精量播种是保证高产小麦整齐均匀的基础,使麦苗所占有的营养面积均匀,保证小麦出苗后群体中个体间的发育整齐一致,减少株间差异,为培育健壮个体奠定基础。

播种量根据肥力水平而定,一般机播量控制在135~150 kg/hm2为宜,基本苗225万株/hm2左右,高肥力水平可适当减少播量,晚茬、弱茬应适当加大播种量。

播种深度以3.3~5.0 cm为宜,过浅容易受冻,过深不利壮苗。

采用机械播种可达到此效果,而且可做到精量适播。

5田间管理
5.1苗期和越冬期管理
壮苗是小麦高产的前提,因而必须抓好查苗补缺、除杂草、清沟理墒,确保旱灌涝排,越冬前单株分蘖不足2个以上,麦苗过弱或发生冻害的麦田,要结合腊肥早施分蘖肥;越冬前若出现拔节旺长现象,应进行叶间喷施生长素化控蹬苗,达到苗齐苗壮,搭好丰产架子。

出苗后及时查苗,带水补缺,疏密拔墩,打好齐苗基础。

墒情差时及时抗旱保墒,以确保壮苗才能安全越冬。

要根据墒情、气候、苗情适时灌溉,特别是12月20日后遇旱或墒情不足时要灌1次越冬水,保证越冬期需水,提高地温,增强小麦抗寒能力及安全越冬。

如墒情较好时可不用浇水。

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发生草害的地块,要进行化学除草,用10%苯磺隆225~300 g/hm2防治阔叶杂草,用6.9%精恶唑禾草灵900 ml/hm2防治禾本科杂草。

5.2春季和后期管理
此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以争取穗大粒多、壮秆不倒为主,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管理:①清沟理墒,确保雨后灌排畅通,预防小麦受旱受渍。

②拔节初期追肥。

拔节初期追肥不但可提高单产,对于提高小麦质量、增加蛋白质含量等都有重要作用。

看群体长势,可追施尿素105~150 kg/hm2,以利于小花分化及光合产物向茎基部节间输送。

土壤墒情不足时,结合浇水进行追肥。

抽穗后结合病虫防治,用磷酸二氢钾和粉锈宁喷雾,既可促进花粉发育增加结实率,又可防治白粉病及纹枯病,提高籽粒品质。

③生长中后期防治病(下转第67页)
(上接第65页)
虫害,响水县小麦病害较多,有些年份发生较重。

小麦生长前期要注意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生长中期以防治白粉病、锈病和纹枯病为主,后期密切关注赤霉病、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纹枯病可在返青至拔节前喷施井冈霉素2~3次。

于拨节孕穗期用三唑酮多菌灵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

6合理化控
使用多效唑拌种可有效促进壮苗,早分蘖,增加单株分蘖数;同时还能使小麦的第1、2节显著缩短,假茎粗增加,叶片增宽、增厚,形成矮壮植株,有利于防止倒伏现象的发生[3-4]。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小麦返青以后,地上部分开始旺盛生长,但此时高节位的分蘖仍在产生,这些分蘖一般不会成穗,只会造成群体过大。

此时,可用缩节胺或矮壮素的类复合制剂进行化控,促进顶端优势,抑制侧芽的生长,既可促进主茎及冬前大分蘖的生长,又可以控制无效分蘖的产生和防止群体过大。

在合适群体的前提下,为了保证小麦茎秆矮壮,提高后期的产量,在小麦生殖生长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显著增加实粒数和千粒重,有利于品质提高[5-6]。

7参考文献
[1] 李金良,候明翠,朱旭,等.宛麦18小麦栽培技术要点[j].种子世界,2009(12):44-45.
[2] 高云.优质弱筋小麦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0(1):14,24.
[3] 刘少华.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要点[j].河南农业,2010(4):48-49.
[4] 杨春玲,候军红,关立,等.优质强筋小麦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6(1):16-17.
[5] 刘艳香,刘东昌,张国丽,等.烟农5158小麦栽培技术要点[j].北京农业:实用技术,2010(9):37.
[6] 王其影.淮北地区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8(20):65-66,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