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水环境状况的形势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湖流域水环境状况的形势分析

摘要在分析总结2011年上半年流域水环境状况的基础上,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对太湖流域治理及环境监管提出了五个建议:强力推进氮磷减排、力促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解决尾水出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和有效建立联动制度。

关键词太湖流域;污染负荷;环境容量;减排;结构调整

太湖流域地处长三角核心区,经济发达、工业密集、城镇林立,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水环境的明显恶化,直到2008年太湖蓝藻爆发,经过两年的环境综合整治,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有所提高,但是2011年上半年,受不利气象水文条件影响,太湖流域出现水体环境容量下降、自净能力变差、污染滞留蓄积于河道的严峻局面,从而引发入湖河流、国家考核断面、交界断面水质下降和水质波动。

太湖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结果显示,2011年上半年,除太湖湖体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外,其余水体水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15条主要入湖河流中,有8条河流水质劣于Ⅴ类,仅有梁溪河、小溪港、大港河、望虞河4条河流水质符合Ⅲ类标准,与去年同期相比,有7条河流水质下降1-2个级别,也有3条河流水质改善1个级别。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出现大幅波动,波动范围在67.3%-90.4%之间,3月份,孟津河丰义桥、京杭运河于墩大桥、太南运河何桥水厂、望虞河沙墩港等交界断面多次出现不同程度氨氮、总磷指标浓度异常上升的不正常现象。

1流域水环境污染形势分析

1)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了环境容量是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入梅之前,太湖流域遭受多年不遇的持续干旱,降水较常年偏少6-7成,河流水量未能及时得到有效补充,水位长期处于低值,导致水环境容量下降,纳污能力变小;由于河流水位低,水流速度变慢,又导致河流自净能力的变差,污染物难以得到有效降解。与往年同期相比,各工业企业开工正常,入河污染物排放量未出现显著变化,污染物排放总量超出环境容量的矛盾更为突出,水质下降成为必然。

2)流域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口众多,工业及生活污染排放强度大。太湖流域经济发达、企业众多,污染物单位面积排放强度大,自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来,虽然关闭了一批重污染企业,但重污染行业污染排放依然占据较大排放负荷,区域内太湖西岸常州武进区、天宁区、无锡宜兴市、惠山区、望虞河沿岸无锡江阴市、苏州张家港市、常熟市都是印染、化工、造纸、电镀集中区,工业污染产生量大;另一方面,该区域人口密集,外来务工人员较多,达到本地人口的1-3倍,由于乡镇生活污水接管尚处于较低水平,直接排放的生活污水同样占有较大的污染份额,在某些区域甚至超过工业污染。

3)氮磷型污染是区域水体的主要污染类型,生活、农业面源污染特征明显。

对8条劣Ⅴ类河流水质数据分析比对,主要污染因子无一例外全部为氨氮指标,总氮浓度也居高不下,总磷处于Ⅲ-Ⅳ类水体之间,与之相反,高锰酸盐指数浓度达到Ⅲ类水质要求,从数据角度分析,工业污染消减量较大,造成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应是生活、农业面源、畜禽养殖的直接排放。

4)工业点源治理存在地区不平衡性,通过工程及管理手段难以再度大幅削减排污总量。无锡、苏州、常州市区工业点源接管率已达较高水平,污染负荷占比80%以上的重点污染源接管率达90%以上,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绝大多数经过提标改造,经过前几年严格的环境监管,整体运行质态较好,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仅通过工程及管理手段难以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镇江、常州金坛、溧阳等地工业点源分散,治理水平不高,易发生超标排污行为,有进一步削减空间,但由于排污总量不大,对流域总体污染削减贡献有限。

5)小型污水处理厂及以接纳工业废水为主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易超标,且氨氮总磷超标频次高于化学耗氧量。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由于环境管理水平低、监管不严格极易变成重点污染排放源,一些污水厂超标排放已成为水质波动主要原因。如3月份孟津河丰义桥断面连续出现氨氮飙升现象,经过调查分析,基本判定是由于湟里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崩溃,生活污水中氨氮未能有效硝化,集中治污变为集中排污所致,责令整改后,孟津河丰义桥断面氨氮飙升现象消失。

6)现有水利工程导致水文条件复杂多变,极易导致水质波动。如入湖河流望虞河南部支流受引水顶托,尾水排泄不畅、污染长期蓄积于内河支浜,导致内河支浜污染程度远大于干流,一旦受到降雨或个别地区调引长江水冲洗内河影响,内河支浜污水进入望虞河,常常导致水质波动。再如直湖港、武进港等入湖口长期关闸,水流方向常年不定,污染在河道内回旋往复,水质长期得不到改善。

2流域治理及环境监管对策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依据太湖流域水环境状态特点,笔者对太湖流域污染防治有以下几点建议。

2.1强力推进氮磷减排

当前,氨氮、总磷、总氮已成为整个流域主要污染因子,改善河流水质的当务之急是要有效削减氨氮总磷入河总量。1)要加快农村污水管网铺设进度,大幅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2)要实施氮磷拦截工程,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3)要开展畜禽养殖专项整治,控制养殖污染;四要对不具备或除磷脱氮效果较差的污水处理厂进一步提标改造,提高处理效果。

2.2力促产业结构调整

在通过工程及管理手段无法实现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削减的情况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关停并转一批排污大户是削减工业污染的主要出路,建议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强化政府责任,列出产业结构调整名单及进度表,在“十二五”减排期

间分步实施,达到进一步降低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目的。

2.3切实解决尾水出路

加大引江入湖的力度,尽快建成走马塘、新沟河等重大水利工程,切实解决尾水出路,利用已建水利工程优势,增加流域水量,促进水体流动,改善内河支浜水质,加速水体循环,提高水体自净,避免污染滞留蓄积,改善水环境。

2.4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环境监管部门经常性开展入湖河流专项检查行动,保持铁腕治污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偷排直排、超标排污、超总量排污等不法排污行为,把工业污染集中处理设施、小型污水处理厂、单个点源、对污水厂正常运行有较大影响的污染源作为监管重点对象,提高达标排放率。

2.5有效建立联动制度

充分发挥水质自动监测站预警作用,建立监测预警与环境监管的联动机制,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加强敏感时期环境监管,有效降低水质波动几率。流域环境监管相关部门加强指导协调,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对太湖流域水污染进行综合防治。

参考文献

[1]郭振仁.我国湖泊污染控制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及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03.

[2]金相灿.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黄卫,等.江苏省太湖流域入湖河流污染物入湖总量监测[M].中国环境监测,2005.

[4]林泽新.太湖流域水环境变化及缘由分析[J].湖泊科学,2002.

[5]江苏省政府太湖办.太湖水质情况月通报,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