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几年语法化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近10年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述与展望

近10年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述与展望

近10年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述与展望1.引言1.1 概述在近10年来,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果。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对近10年来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的进展与发展进行全面综述与展望。

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将了解到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的最新动向和趋势。

本文结构如下: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介绍本篇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然后,我们将给出文章的结构安排,明确每个部分的内容与目的。

最后,我们将阐述本文的目的,即对近10年来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进行综述和展望。

通过对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的概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这个领域内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当前的研究状况,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导和方向。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近10年来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的概述、要点和成果。

我们将重点关注这些研究的方法论、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以及研究者们在这些方面取得的创新和发现。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近10年来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将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对于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了解到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从而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有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本文将为从事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启示,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的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内部各个部分的安排。

合理的文章结构可以使得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同时也使得作者的观点更加清晰和有力。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1.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整篇文章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引言部分通常由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部分构成。

2.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近10年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概述:对近10年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的整体情况进行概括,包括研究的主要领域、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方面的综述。

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十年

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十年

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十年本文旨在回顾过去十年来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的发展历程,探讨其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自21世纪初以来,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在国内外语言学界蓬勃发展。

作为一门新兴的语言学分支,汉语构式语法为解释汉语独特的语法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在这十年间,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经历了从起步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

起步阶段,汉语构式语法主要借鉴了西方语言学界的构式语法理论和方法,对汉语中的一些特殊语法现象进行解释。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汉语构式语法的独特性,并尝试从中国语言学的传统研究中寻找理论支撑和创新点。

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对汉语构式的分类、特征及意义等方面的探讨。

在发展阶段,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开始更为复杂的语言现象,如语篇中的构式、语用与构式的互动关系等。

研究者们也开始尝试运用多种理论和研究方法来分析构式语法,包括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语法化等。

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人们对汉语构式的认识,也为汉语构式语法研究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

面临的挑战方面,虽然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不同理论流派之间的争议和分歧依然存在,如“句法-语篇”接口问题的讨论等。

尽管已经到了语用和构式的互动关系,但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有关汉语构式语法的跨语言比较研究仍显不足,尚需拓宽视野。

展望未来,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将继续深入发展,并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更紧密的交叉融合。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拓展汉语构式语法的理论和应用范围,涉及更广泛的语言现象,并注重解决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争议和问题。

同时,随着计算语言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

这将为汉语构式语法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揭示语言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推动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与全球各地的学者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可以共同推进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的进步,提升中国语言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热点综述

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热点综述

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热点综述摘要:近十年来,国内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文就较有代表性的三个方面做了讨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语言类型研究、构式语法研究和韵律语法研究。

关键词: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热点1989年《马氏文通》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汉语语法学的建立。

自此之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基本处于中国语言学研究最活跃、最具前沿性、成果最丰富,同时也是争议最突出的领域。

改革开放以后,汉语语法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尤其在近十年的语法研究中出现了新的特点:多元化。

新的研究领域和理论层出不穷,共同推进着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的发展。

本文在认真研读相关论文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方面取得的成果,讨论了三种较为代表性的语法研究理论。

一、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语言类型学语言类型学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形态类型学,主要是给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

当代语言学中,语言类型学已不仅仅是指给语言进行分类的学科,更重要的是建立在以跨语言比较和归纳推理为基础的研究范式之上,可以理解为“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学”。

其根本理念就是刘丹青所说的:“致力于通过跨语言的观察比较来获得对人类语言共性的认识”。

当代语言类型学家认为单靠对一种语言的深入开掘无法洞悉人类语言的共性和本质,任何对某种具体语言的特点或规律的总结必须得到跨语言的验证,否则就不宜认为个别语言的某某特点或某某规律就是该语言独具的所谓“特点”。

当代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类型学的建立,应该从格林伯格及其1963年发表的语言类型学经典论文《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算起。

国内最早的语言类型学的研究始于1984年陆丙甫与陆致极合作翻译的格林伯格上述的那篇经典论文,其后,1989年沈家煊翻译介绍了美国著名语言学家Oomrie的《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学》。

《汉语学报》十年语法研究文章述评

《汉语学报》十年语法研究文章述评
2 0 1 7年 4月
语文教学通讯
Bu l l e t i n o f 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T e a c h i n g
Ap r . , 2 0 1 7 Vo 1 . 9 3 8 No . 4
第9 3 8卷
第 4期
◆语言研究
历程I 5 1 , 其 演 变 过 程证 明了语 法 化 是 一 个 连续 的 、 非 离 散 的发展 过 程 ,而且 语义 基础 制 约着其 演 变过 程
的长 短及语 法 化后 的语 义方 向。
化以及语用化 。 过去十年《 汉语学报》 语法研究的文
章中 , 将 话语 标记 作 为研究 重点 , 发表 了不少 关 于话
X P ” 结构 的意 义 》 一 文 中将 “ 一V P就 X P ” 结构 的意 义分成 了三种 , 我们认 为 , 构式 的意 义是整 体 的 固化 义, 而 不是 简单 拼凑起 来 的词 的意义 。 周 国光 ( 2 0 0 7 ) 讨 论 了“ N P的 v P ” 结构『 l 1 。 在 汉语 构 式语 法存 在 以来 , “ N P的 V P ”就 是汉 语研 究 中的
张玉金 ( 2 0 0 9 ) 认 为介词 “ 于” “ 於” “ 乎” 是 同一个 词 的三 种不 同书写 形 式 , 介词 “ 于” 是 由“ 往” 义 动 词
“ 于” 虚化而来 的 。 我们认为这是合理 的, 从历时 的 角度看 , 现代汉语的介词普遍来源于古汉语的动词 ,
是经过 动词 虚化 形成 的 , “ 于” 作 为典 型介 词 , 当然也
例, 将构 式 语法 化 定义 为一种 重新 分 析 的过 程 [ 3 1 , 该
文重点 讨论 这三 个虚 词 的历 时形成 过程 。

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

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

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一、本文概述语法化研究是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探讨语言中的语法成分和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动因。

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方法的创新,语法化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旨在概述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揭示语法化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前沿问题。

文章首先将对语法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界定,然后介绍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接着评述相关研究成果,最后展望未来语法化研究的发展方向和潜在挑战。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对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语法化理论框架的发展近年来,语法化研究在理论框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传统的语法化理论主要关注语言形式的历时变化,即词汇项或结构如何从一种功能转变为另一种功能。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意识到,单纯的历时视角已不足以全面解释语法化的复杂现象。

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提出了多功能语法化的理论框架,强调语法化是一个涉及多个维度的动态过程。

这一框架不仅关注形式的变化,还注重意义、功能和语境等因素在语法化过程中的作用。

例如,某些词汇项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下发生不同的语法化路径,这反映了语法化过程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认知语言学和构式语法的理论也为语法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化是大脑处理语言信息的认知过程的结果。

构式语法则强调语法化的结构特征,认为语法化不仅仅是词汇项或结构的功能转变,还涉及到整个构式的重新分析。

近年来,语法化研究还开始关注跨语言的影响。

随着比较语言学和类型学的发展,学者们发现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法化现象可能存在共性,这反映了人类语言的普遍规律和共性。

这种跨语言的视角为语法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近年来语法化理论框架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趋势。

未来的研究需要在继承传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多个理论框架,以更全面、深入地揭示语法化的本质和机制。

近12年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述

近12年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述

近12年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述
近12年来,随着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全球的流行,英语语法教
学的研究也变得日益重要。

因此,近12年来,国内不同学科的专家
们和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索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方法。

从本综述可以看出,近12年来英语语法教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在提高英
语语法教学方法和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大体上,近12年来英语语法教学研究表明,教学方法有着质的
飞跃。

其中,以语言取向来指导教学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突出其意义讲授和语境化教学,以便让学生在意义的范畴里掌握语法知识,在结构的范畴里掌握交际能力,以及利用语法知识达到交流的最佳效果。

此外,语法教学中有助于强化学习效果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也受到重视。

另外,课堂活动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研究。

今天,许多教师已经开始应用各种形式的口头练习,如情景对话、小组讨论和问答等,增加学生的听力训练时间及指导型、引导型和辩论型教学方法,以加强学生的交流能力。

此外,就课堂的教学活动而言,许多学者还开始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同时也更加关注课堂活动之间的关联,以期培养学生语言技能,促进学生学习活跃性。

此外,英语语法教学还受益于新型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语法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和教育软件,如虚拟实验室、网络教学平台和在线测试系统等,更js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给英语语法教学增
添了新的活力。

总之,近12年来,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在提高英语语法教学方法和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让我们更有信心推动英语语法教学,推动学生获得更好的语言能力。

《2024年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范文

《2024年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范文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界和教育学界关注的热点领域。

其中,语法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发展趋势,并就当前研究中的不足提出建议,以期为未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提供参考。

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现状(一)研究领域与内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领域广泛,涉及汉语基本语法、句法、语篇等多个方面。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汉语语法特点、教学策略、教材编写等。

其中,汉语基本语法研究主要关注词类、句型、语序等基本语言知识;句法研究则侧重于句子结构、成分关系等;语篇研究则关注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二)研究方法与成果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等。

实证研究主要通过对学习者进行调查,了解其学习需求、学习难点等;对比分析则主要对汉语与其他语言的语法特点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则通过分析实际教学案例,总结教学经验。

在研究成果方面,国内外学者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三、发展趋势与问题分析(一)发展趋势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语法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未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将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关注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语法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交叉,如与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合作。

(二)问题分析尽管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研究内容过于泛化,缺乏针对性。

很多研究虽然涉及面广,但缺乏对具体问题的深入探讨。

其次,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很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教材编写滞后,缺乏系统性。

现有教材往往只关注语法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四、建议与展望针对当前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以下建议。

《2024年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范文

《2024年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范文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篇一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跨文化、跨语言的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语法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对推动汉语国际传播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旨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进行全面述评,梳理研究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现状(一)研究领域及成果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了综合语法、虚词语法、句法结构、语篇语法等多个方面。

研究者们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例如,对汉语基本语法规则的梳理、对语法点的难易程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语法教学方法与策略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教学方法与策略在教学方法与策略方面,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注重实践与应用。

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结构法、功能法、任务型教学法等。

这些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也被广泛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领域。

三、存在问题及挑战(一)语法规则的复杂性汉语语法规则繁复,且与英语等其他语言存在较大差异。

这给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带来了较大难度。

如何在教学中简明扼要地介绍汉语语法规则,是当前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面临的挑战之一。

(二)文化差异的干扰文化差异对学习者掌握汉语语法具有重要影响。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学习者在理解和运用汉语语法时可能产生误解和偏差。

如何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干扰问题,也是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发展趋势与展望(一)深化研究领域未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将进一步深化研究领域,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汉语语法分析、汉外语言对比研究等。

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汉语语法的特点和规律,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更多理论支持。

(二)创新教学方法与策略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将更加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与策略。

近十年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

近十年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

一、理论探讨
近十年来,汉语构式语法理论探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构式语法的基本理念、 构式语法与语言习得、构式语法的动态性等方面。
构式语法的基本理念方面,研究者们主要围绕“构式”这一概念展开讨论。 构式是指形式和意义的对应体,可以是一个词、短语或句子。研究者们认为,构 式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其形式和意义的对应关系不是由单个词汇的意义决定的, 而是由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经验和语言习惯决定的。
(1)基本句型研究:在汉语口语中,存在多种基本句型,如“把”字句、 “被”字句、动补结构和主谓结构等。构式语法理论可以用于分析这些基本句型 的结构特征和语义功能,从而揭示其在口语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2)短语结构研究:汉语口语中存在多种短语结构,如并列短语、偏正短 语和动宾短语等。构式语法理论可以用于分析这些短语结构的构成要素、组合规 则和使用语境,以解释其在口语表达中的灵活性。
3、应用
构式语法理论在语言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汉语研究中,构式语法理论 被用于解释汉语中的基本句型、短语结构和语义特征等方面。例如,通过对“把” 字句和“被”字句的研究,发现这两种句型在语义上具有不同的取向性。此外, 构式语法理论还被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揭示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和困难。
三、跨语言比较
近十年来,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的另一个热点是跨语言比较。该研究领域汉语 与其他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以及跨语言变化和接触现象。
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共性和差异方面,研究者们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发现, 汉语的某些构式在其他语言中没有对应形式或使用频率较低。例如,“把”字句 在英语中没有对应形式,“被”字句在日语中不常用或不用。这些发现有助于,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的方法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研究方法主要包 括语料库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方法。

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十年

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十年

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十年一、概述在过去十年中,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和深化。

构式语法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关注语言中的固定搭配和特殊句式,即构式,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语言的理解和使用。

这一理论框架在国内的汉语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不仅推动了汉语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为汉语教学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篇文章旨在全面回顾和总结过去十年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的进展和成果。

我们将首先概述构式语法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以及它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

接着,我们将重点讨论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特定构式的识别和分类、构式的语义和句法特征、构式与词汇的关系,以及构式在语言习得和语言变化中的作用等。

本文还将探讨构式语法研究在汉语语言学领域的应用,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汉语方言研究、以及计算机辅助的汉语语言处理技术等。

通过这些讨论,我们希望能够展现构式语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多样性和实用性,以及它为理解和描述汉语现象提供的独特视角。

我们将对未来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潜在研究领域进行展望,以期为汉语语言学研究和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在国内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构式语法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学理论,强调语言结构的整体性和不可预测性,为研究汉语语言的特殊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过去的十年里,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深化了对汉语语言结构的认识,还为汉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研究汉语构式语法不仅有助于揭示汉语语言的内在规律和特点,还能推动语言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构式语法研究对于提高汉语的国际影响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和总结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成果,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为汉语语言学的发展和国际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范文

《2024年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范文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界和教育学界关注的热点领域。

其中,语法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系统回顾和评述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进展,探讨其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的历史回顾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局部到全局的发展过程。

在初期,研究主要关注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及其与英语等语言语法的比较,旨在为汉语教学提供借鉴和指导。

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涉及了语言要素与语言结构的教学策略、教学语法的本土化及体系化、文化语境下语言习得的影响等多方面内容。

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的重点成果1. 语言要素与语言结构的教学策略研究该方向主要关注汉语的语音、词汇、句法等基本要素的教学策略。

研究者们通过分析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探索了适合不同学习者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2. 教学语法的本土化及体系化研究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汉语学习者,研究者们对教学语法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使其更符合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习惯。

同时,研究者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逐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教学语法体系。

3. 文化语境下语言习得的研究这一方向的研究着重探讨了文化因素对汉语语法习得的影响。

研究表明,了解并熟悉中国文化对于学习汉语语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汉语的语用规则和交际规则。

四、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的不足与挑战尽管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

首先,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如何针对不同学习者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仍需进一步研究。

其次,教学语法的本土化及体系化仍需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和语言环境。

此外,文化语境下语言习得的研究仍需深入挖掘,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五、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未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入研究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二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语法的本土化及体系化,推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三是加强文化语境下语言习得的研究,深入探讨文化因素对汉语语法习得的影响;四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近十多年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述评

近十多年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述评

近十多年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述评随着汉语语言文化的不断发展,汉语语体语法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近十多年来,汉语语体语法研究的成果丰硕,许多学者对汉语语体语法和使用习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汉语语言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就近十多年汉语语体语法研究成果进行一个综述。

首先,请我们先来看一下近十多年来汉语语体语法研究的总体情况。

从近十多年来语体语法研究的论文来看,汉语语体语法在中文学科中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其中,重要的论文发表的论文数量大大增加,出版的专著也有所增加,有许多关于汉语语体语法的高级课程也得到了科学的研究。

此外,汉语语体语法也受到中国和国际社会的越来越多的重视,也成为学习汉语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我们再看一下近十多年来汉语语体语法的研究成果。

近十多年来,汉语语体语法的研究着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许多学者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其中包括:汉语语体及其相关的研究;汉语语体特征的变化规律;汉语语体的结构特点及其传播;汉语语体的文化特征;汉语语体的用法及其形式等等。

这些理论为汉语语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此外,近十多年来汉语语体语法的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许多学者研究了汉语语体语法的实用性,让汉语语体语法的研究不仅限于学术研究领域,而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例如,汉语语体语法对汉语语言教学中的语言结构、文法描述和表达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汉语语体语法对翻译实践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可以根据汉语语体语法规则来判断汉语句法正确性和语篇流畅性;此外,汉语语体语法还可用于汉语文学鉴赏中,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汉语作品的语言特色和结构特点,从而提高汉语文学的鉴赏能力。

总之,近十多年来汉语语体语法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学者为汉语语言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未来,汉语语体语法还会有更多的研究与实践,而汉语语体语法研究就是推动汉语语言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汉语语法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其历史和演变是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对近代汉语语法史进行综述。

1.句法
汉语句法指的是汉语句子的各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则。

早期的汉语句子缺乏明确的主、谓、宾等成分,较为自由。

但随着句子结构的日益明晰,主谓宾结构成为常规。

又如,中文中修饰语的排列方式、并列语法的运用等,也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2.词性
近代汉语在词性方面也有不少的变化。

从古代到现代,由单音节向多音节,由不确定词性到确定词性,词性分类也不断完善。

例如,近代汉语阶层语言中出现了许多外来词,如保龄球、电视机等,而一些汉字的用法和词性也发生了改变。

3.语音
随着近代汉语语法的变革,汉语语音也日趋规范。

例如“南北音”、“普通话标准音”等不同的汉语语音,都有明显的规范化趋势。

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一些外来语的发音也逐渐规范起来。

4.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对于汉语语法的准确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的汉语缺乏明确的标点符号,读写难度较大。

但随着标点符号的日益规范化,汉语的表达也越加准确。

总体来看,近代汉语语法的变化是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迁密不可分的。

在今天的汉语教育中,深入研究近代汉语语法的演变,加深我们对现代汉语语法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2024年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范文

《2024年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范文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篇一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跨文化、跨语言的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语法作为语言学习的核心部分,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进行述评,梳理其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的发展历程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始于20世纪初,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在初期阶段,语法教学主要关注语言规则的传授,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和实用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语言的实际应用,以及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

在研究方法上,也从单纯的语法分析转向了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模式。

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现状(一)研究成果概述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汉语语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提出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研究内容上,涵盖了词汇、句法、语篇等多个方面,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与特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的方法多样,包括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等。

其中,实证研究法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日益受到重视,如将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语法研究中。

这些方法的特点在于注重实证、注重应用、注重跨学科交叉。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更加细致、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其次,语法教学的实用性有待加强。

在教授语法规则的同时,应更加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语法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还要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习俗。

近十多年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述评

近十多年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述评

近十多年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述评近十多年来,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这项研究被认为是中文语法学研究的重大分支之一,而其理论和方法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首先,汉语语体语法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既是一种语言形式,也是一个研究领域。

语体语法的内容包括了定义、分类、描述以及对句子、句子类型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理解和描述这些不同形式句子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从而正确表达思想。

另外,语体语法也与汉语其他研究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对语体语法的研究尤为重要。

近十多年来,汉语语体语法经历了一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汉语语体类型的数量、特征及其定义的认知有了一定的改变,从而更好地表达和描述句子的类型与形式。

其次,新的研究方法不断出现,如语料法、比较法、计算机分析法等,使研究句子类型与形式的细节变得更加容易。

最后,不同学校对汉语语体语法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比如,在新词的使用上,汉语的表达方式及其形式的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看法。

近十多年来,围绕汉语语体语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学者们着重研究和分析了汉语的变体句式,并作出了相应的理论描述;他们提出了各种新的模型来描述汉语语体的结构特征,这些模型交叉了语义、句法、句式等研究领域;另外,学者也探索了汉语更多的语体特点,比如句式句子的类型、典型句子的特点等,并为其他研究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近十多年来,汉语语体语法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对其他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汉语复杂多样,而且句子类型和形式很多,因此汉语语体语法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理论解释和实例解释的联系、句子类型和句子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句子形式的认知等,这些问题尚未有效地得到解决。

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继续加强汉语语体语法的理论研究,使语体语法的理论具有最高的灵活性和可用性;应当改进研究方法,以便更好地描述汉语语体类型和句式,更准确地描述句子类型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应当加强实证研究,深入了解典型句子的特点、句式句子的结构和人类对句子形式的认知等;最后,应当拓展汉语语体语法的应用,及时把语体语法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句子表达思想和行文写作提供更好的指导。

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研究综述

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研究综述

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研究综述第一篇: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研究综述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研究综述近年来,我国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者们从语法教学历程、语法教学现状、语法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研究面广而不深、研究方法缺乏新意、研究的结果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

今后应更加注重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语法教学方法的研究,注重注重对一线语法教学情况的分析等。

中学语文;语法;语法教学上世纪九十年代语文教育界发出了“淡化语法教学”的呼声。

在2018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中明确规定“语法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自此开始语法教学就远离了老师和学生的视野,直至后来基本退出了中学语文课堂。

语法教学退出中学语文课堂,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得现代人特别是中学生汉语水平迅速下降。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是学好汉语言的基础,也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因素。

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一、我国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研究概述近年来,对我国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研究呈上升趋势。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为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7篇。

其中期刊论文52篇,博硕士论文12篇,会议论文2篇,报纸全文1篇。

具体如下1期刊论文方面有关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期刊论文很多。

包括李晓宏的《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处境与归趋》、耿淑荣;卢伟浅的《论新课改后的中学语文语法教学》、孟德腾的《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思考》等。

2博硕士论文方面郑学莲的《对中学语文“淡化语法教学”理念的批判与探索》、陈巍的《中学语文中语法教学问题之探讨》、马光伟的《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语法教学新探》、钱芳的《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王雪梅的《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定位与应用研究》等。

近十年国内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总结与反思

近十年国内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总结与反思

近十年国内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总结与反思颜刚(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北京 100083)[摘 要]现代汉语语法发展到当今已然呈现出了独具特色的态势,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1)语言事实的“新”与“旧”;(2)语言空间的“内”与“外”;(3)语言对象的“小”与“大”;(4)语言交织的“线”与“面”。

文章还就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语法研究;基本态势;互动研究;多元化 ①[中图分类号]H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77(2020)06-0063-05一、引言在中国语法学史上,有两部重要的著作,一个是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它一直被认为是建立中国语法学体系的开端,另一个是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它是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研究的开端。

《马氏文通》是以词类为纲的语法著作,而从《新著国语文法》起,就以句法为主干。

自此以后,汉语语法学成为一门新学科,汉语语法研究成为一块新的研究宝地。

20世纪是汉语语法学建立、成长、壮大的一个世纪,21世纪则是现代汉语语法学进一步发展和开拓的一个世纪。

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呈现出了不同的态势,本文主要通过当今汉语语法研究的最新成果来对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态势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二、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基本态势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态势主要体现在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从深度上来看,语法研究不再浅显地对语言现象进行简单描写和分类,而是深入挖掘语言现象背后潜在的语言规律。

从广度上来说,语言研究不再就单个语言层面而研究语言,而是强调语言学内部之间的多层面的互动以及语言学和非语言学之间的多方面的关联性。

陆俭明(2014)曾说现在的语言学研究已经不再满足于从形式上对语言进行简单地考察描写,只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是已经开始在描写语言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对所描写的种种语言现象作出科学、合理、合法的解释,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近十多年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述评

近十多年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述评

近十多年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述评此文旨在以《近十多年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述评》为题,综述近十多年来汉语语体语法的研究动态,并对今后语体语法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

近十多年来,汉语语体语法作为语言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已有一批新的汉语语体语法研究成果,其中许多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和评价。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语体语法研究的热点集中在概念研究、分析模型、加工阶段、结构语法演变、记忆等方面,研究内容包括话语交流中的动态变化,叙事语体与语义理解,句法表达形式语体效应等。

其中,概念研究是近十多年汉语语体语法研究中最重要的动态,目前已有许多关于汉语语体语法概念的有益探讨,如针对语体语法特点的理论构建,建立与语言交际活动有关的研究框架,提出以话语为中心的概念框架等。

另外,分析模型研究尤为重要,从研究内容上分可分为认知分析模型和结构语法分析模型两类研究。

认知分析模型研究认为,汉语语体语法是一种认知表征,主要体现在语意及意义涵义上;而结构语法分析模型认为,汉语语体语法是一种句法结构,主要体现在语法组成和句子动态处理上。

此外,加工阶段研究、结构语法演变研究和记忆研究也在近十多年取得了较大发展,如通过计算机实验检验汉语语体记忆等。

研究发现,现有的汉语语体语法研究成果已为汉语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汉语语体语法研究依然集中在语言表象层面,缺乏对语义或语用层面的深入探究,语体语法研究也很少从知识及社会语言学视角来深入分析。

其次,部分语体语法研究只是单纯的文本分析,没有特别强调认知研究,因此对语体语法加工阶段的研究也较少。

最后,汉语语体语法的研究也很受限于国内的研究环境,仍有待改善,如建立更灵活的模型和完善研究方法等。

从上述情况来看,今后汉语语体语法研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应加强汉语语体语法的概念研究,进一步建立更灵活的理论架构,以便更好地把握语体语法的特点及可能影响话语形式的因素;其次,结合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与计算语言学等多学科视角,加强跨学科研究,注重深入探索语体语法的认知机制及认知活动的语体效应,丰富汉语语体语法研究的内涵,探索其在汉语交际中的更多应用。

《2024年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范文

《2024年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范文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篇一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跨文化、跨语言的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语法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进行述评,分析当前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的成果(一)理论研究成果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在理论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汉语语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语法体系的构建、语法规则的阐释、语法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实证研究成果除了理论研究成果外,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还注重实证研究。

学者们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和调查,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他们在学习汉语语法过程中的难点与特点。

这些实证研究成果为教学者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的不足(一)语法教学与语言实际运用的脱节目前,部分对外汉语教学仍存在语法教学与语言实际运用脱节的现象。

教学内容过于注重语法规则的讲解,而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

这导致学生在实际交流中难以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缺乏针对性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缺乏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往往无法满足所有学习者的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传统的讲解、例句练习等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习者的需求,需要引入更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四、未来展望(一)加强与实际运用的结合未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应更加注重与实际运用的结合。

教学内容应更加贴近实际交流,使学习者能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同时,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如文化、心理等,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二)制定针对性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应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十几年语法化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对近十几年国内语法化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关注了语法化的含义问题、语法化“单向性”特征的相关争议问题,认为语法化的研究应以语言事实为基础,结合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兼顾过程和结果。

关键词:语法化单向性
孙朝奋先生于1994撰写《〈虚化论〉评介》讨论了词汇的演变过程[1]。

同年,沈家煊先生引进了“语法化”这一理论。

此后,国内便火热地展开了对语法化的研究。

本文主要关注学界对语法化的定义、研究内容,并述评其单向性问题。

一、语法化的定义
“语法化”最早由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提出,指的是词向语法成分转化的语言现象。

早在元代,周伯琦在《六书正伪》中指出了“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的语法化现象。

近些年,国内学界开始进行广泛研究语法化现象,但观点各异。

很多学者把认为汉语的语法化就是“实词虚化”。

例如,沈家煊(1994)认为“语法化”一般是指一种语言中,实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的、表示语法功能的成分的过程或现象[2]。

刘坚等(1995)认为语法化是某个实词在历时演变过程中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变成了虚词,在语句中只有某种语法意义[3]。

刘坚等强调语法化的结果,沈家煊先生兼顾语法化的历时过程,因此后者的观点更具有动态性,更符合语言的发展态势。

只有实词才能发生语法化吗?只有“由实变虚”的过程才是语法化过程吗?储泽祥(2002)指出,实词与虚词只是语法功能不同,而不是实词无语法功能,虚词有语法功能,语法化是个历时形成过程,汉语语法化的研究不必也不能只局限于实词虚化的研究[4]。

他的这一解释解决了学界的一些疑问,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刘绍忠等(2004)认为广义的语法化侧重研究语法形式和结构的产生机制、使用规则及其对语言发展的影响等;狭义的语法化是指用该框架解释具体的语言现象或某一动态过程等[5]。

广义的是把语法化当作一种研究方式,狭义的就是指语法化现象。

笔者认为这样来界定语法化的概念,考虑到了现代汉语复杂的语言现象,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语法化的研究内容
各家的研究角度不同,划分方法也不同,所关注的研究内容也不太相同,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一下几点。

马清华(2003)认为语法化就是“词汇语法化”的缩略说法,根据实词虚化的程度把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实词经虚化后衍生出语法意义;第二,一个词由不太虚向更虚变化;第三,演化前后的意义在差不多同等虚的层次上[6]。

冯赫(2011)认为语法化理论实际上是关于语言演变的学说,包括两方面。

一是可以解释人类语言的起源;二是语法化可以解析具体的语法成分的形成于变化[7]。

董秀芳(2007)通过对汉语话语标记的分析发现词汇化和语法
化的一些演变结果是一致的。

词汇化和语法化可以相继作用于同一个语言形式,如“谁知道”是先发生了词汇化,然后又发生了语法化[8]。

由此可见,对“语法化”界定决定了语法化研究的内容。

认为语法化等同于实词虚化的学者研究内容较为具体,多关注语法化的分类、分层的发展过程。

语法化研究不应局限于实词虚化的现象,需从宏观角度探索语言演变规律,从语用的层面入手多角度地研究语法化现象。

三、语法化的单向性
语法化的“单向性”是其重要特征,也是这些年语法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它是指语法化的演变以“词汇成分”发展成为“语法成分”或由“程度较低的语法化”发展为“程度较高的语法化”这种特定的方向进行的。

lehmann(1995/1982)认为,只有遵守单向性的语言演变才是语法化[9]。

马壮寰(2000)提出语法演化是单向的,而不是相反的。

但上世纪末国外很多学者发现了语法化单向性的反例,于是引起了国内外学界对单向性的争论和质疑。

lightfoot(1999)认为语法化的单向性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

campbell(2001)说如果先规定了从词汇到语法的演变才是语法化,然后再说语法化具有单向性,这样的论断本身就有循环论证之嫌。

这使得学界开始重新审视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

吴福祥(2004)认为语法化的单向性是一个强烈的倾向但并不
是一个绝对的原则,单向性是对人类语言演变的共性的一种概括。

李宗江(2004)也认为语法化的逆过程是可能存在的,但反例的存在并不能否定语法化的单向性这一规律。

杨坤(2011)等人认为语法化的单向性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但“去语法化”也是语言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性。

诚然,单向性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各种语言中都存在实化现象,这并不是虚化的逆向过程,二者不是对应的。

语法化和实化现象的共存体现出了语言发展变化的历时性、动态性和缠绕性,因此不能全盘否定语法化或实化现象,应该从实际出发去探索语言演变的倾向性。

结语:
综观近十几年国内语法化的相关研究,认为应以语言事实为基础、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兼顾过程和结果来研究语法化,不仅要考虑到语法化的单向性特点,还要注意到实化现象。

这样,即观察语言演变的共时层面和历时发展轨迹,又考虑到语言演变复杂性和倾向性,将更有助于我们分析语言现象和把握语言的演变规律。

参考文献:
[1] 孙朝奋.《虚化论》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4,
(4):19-25,18。

[2] 沈家煊.“语法化”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17-24。

[3]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化语法化的若干
因素[j].中国语文,1995,(3):161-169。

[4] 储泽祥、谢晓明.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2,(2):5-13。

[5] 刘绍忠.什么是语法化?——语法化研究(上)[j].柳州师专学报,2004,(4):43-47。

[6] 马清华.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j].语言研究,2003,23(2)63-71。

[7] 冯赫.论语法化的理论内涵[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39-143。

[8] 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1):50-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