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自然资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锡常

一、自然资源

(一)、现状

(1)、水资源

该区滨江临海,水网密布,长江、京杭大运河贯穿其中,并有以太湖为中心的湖泊群,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但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历来比较突出,在20世纪50-70年代期间,区域内的湖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围垦。太湖的围垦主要发生在东太湖两侧以及北部的竺山湖、梅梁湖及五里湖两侧。太湖的围垦虽然造就了大量良田,但是,它却破坏了湖泊边缘浅水区滩地的生态系统,使湖泊周围的大型水生植物减少,湖泊鱼类栖息、生长、索饵、产卵的基地丧失,湖泊生物资源的再生循环过程受到严重影响。另外,太湖的围垦也使太湖蓄洪滞水的功能大大减弱。(2)、林地资源

林地主要分布在两南部的丘陵山区和环太湖地区,森林资源总量偏小,森林生态体系不健全,用于是础设施防护和城镇分隔的林地较少,缺少具有系统连接性的大型生态林,人均森林面积仅0.15市,还不到全崮半均水半的l/10。

(3)、自然景观资源

苏锡常都市圈自然水系丰富,又地处平原地区,沿河景观富有特色,典型的江南流水,小桥人家。自然景观资源得到大力开发。

(二)、规划

1、水资源

长江水源:要充分发挥目前已建和在建工程的取水能力,切实加强水源保护措施,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建立水源保护区,对沿江区域水厂取水口进行严格管理,严格控制污染源,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防止长江水质下降。加强对河势变化的监控,保持岸线稳定。

太湖水源:划定太湖流域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水体污染,确保太湖水质。苏锡常三市要共同关注太湖水源地水质的变化,尤其应加强对藻类繁殖的预防与控制,加大对水源保护与监测的力度。禁止新建太湖水源工程。

其它水源:滆湖、阳澄湖、尚湖、傀儡湖等湖泊可作为供水水源。但不宜增加取水口,内河不再作为新建或扩建水厂的水源。

2、林地资源

建成由基干林带、林网和片林三部分组成的综合防护林体系。苏锡常按照选建自然保护区的要求,在保持现有苏州光福自然保护区、宜兴龙池自然保护区、江苏东山湖羊资源保护区及溧阳上黄水母山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4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东太湖湿生植物自然保护区、溧阳深溪芥珍稀植物自然保护区、无锡南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宜南山地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保护,防止东太湖沼泽化,保护溧阳深溪芥珍稀物种。宜溧金丘陵山区的自然保护区要与浙江西部以天目山保护区为中心的保护区组合相衔接。

(3)、自然景观资源

大力旅游发展战略,重点开发环太湖地区、沿江地区、沿古运河地区和宜溧金丘陵山区。环太湖地区的旅游开发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在全面提高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整体质量的基础上,将环太湖地区建成多功能的国际旅游度假基地。沿江地区的旅游开发要充分挖掘长江大桥等过江通道及周边地区潜在的旅游价值。突出风景旅游岸线。发挥沿岸港口的旅游联动作用,以江阴、常熟为支点,依托过江通道积极辐射苏中、苏北、同长江沿岸其它地区整体协

作。建成分段特色鲜明、旅游功能互补的沿长江旅游带。沿古运河要利用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特有的民风情,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旅游功能,形成古运河分段特色明显、古迹游览与现代城市风貌观赏结合、具有浓郁吴文化风情的旅游带。

(三)、分析

立足苏锡常自然资源现状,以现有自然资源为基础,以规划整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目标,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改善现状,保护苏锡常自然资源。

二、综合环境

(一)、现状

苏锡常位十我国东部丰水地区,但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甘益突山,面广量大的T业、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多数主要水体水质连年下降,水质性水源危机频现,实际水资源可承载能力十分有限,环太湖地区的水质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焦忾。另一方面,苏锡常都市圈自然山水格局受到较为严重的改变,开发建设、,1:山果石、滥采滥饯等造成的山体、植被破坏仍末得到根本遏制;湿地退化,自然生态系统受到损害,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到生态敏感空间的生存。沿江地区用地基本被工业和港口占用。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垃圾围城、施工扬尘、机动牟尾气污染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苏锡常的生态环境。(二)、规划

1、水环境综合整治整治目标。

长江水体全面达到或优于《江苏省地面水水域功能类别》规定的标准,全面达到国家、省对长江流域水体保护的总要求,太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主要出入太湖河流达到或优于地面水Ⅲ类标准,工业污染源、沿湖宾馆饭店等排放的污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实现太湖水质有所好转,其它湖泊水环境质量要保持现状水质,并争取有所改善。遏制城市河流污染加剧的趋势,进一步改善水质,初步形成面清、岸洁、无味的状况,。市界断面水质按水环境功能区划达标,以长江、太湖为主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调整饮用水水源结构。控制地下水污染、水质恶化的趋势。水污染控制对策。明确水域功能区划,加强区域协作,重点保护长江、太湖两大饮用水水源。严格保护水源地,切实加强水源保护措施。

2、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整治目标。

近期城镇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二级,农村达到一级。控制大气污染,防治酸雨,大气污染控制对策。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减量化优先、资源化为本、无害化处置、市场化运作,采用综合利用、焚烧、生化处理等形式,推动固体废弃物的“三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

4、强化噪声污染的控制。

适当降低中心城市人口密度,减少生活噪声强度和超标范围。优化交通格局,形成高效、快捷的城市交通网络,强化道路两侧的绿化隔离带建设。加强城市噪声管理,禁止高噪声活动。

(三)、分析

苏锡常都市圈规划坚持生念优先的原则,以改善生态和环境质量为棱心,追求区域长远效益和整体效益的最优,整体考虑土地和环境资源的台理配置,允分利用都市圈生态空间和绿色环境要素,构筑高质量、高效益的部市罔生态系统,对城镇空间进行合理分隔,有效控制城镇之间的连绵发展,构建“紧凑型城市、开敞型区域、网络化发展”的都市圈空间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