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的路径选择与规划模式创新研究
改革创新是关键——选准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的突破口
郑万通 :
在 重 点 领 域 和 关键 环 节 实 现
突破
全 国政 协副 主 席 郑 万 通 认 为 ,武 汉要积 极
命。 武汉是 中西部 发展的支 撑点 、全国改革 发展 的排 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必须大胆地率先突破这个 难题 。
会”综合 配套 改革 试验 。
前列的先进工 作
举措, 当前 ,重 点要在三个方 面
取 得新 的突破 :在 节 能减排上取 得新突破 ,如加 快 污 水 处理 厂 建 设 、严 格 监 控主 要 污 染 物 排放
石小敏 :
等 ;在发展 环保产 业上取 得新突破 ,尽快 出台鼓 励 发 展 环保 产 业 的若 干 意 见 , 通过 财 政 资金 扶
l 谬 中莘建设 曩
武汉城 市圉 “ 型”社会 建设综 改试验 “ 两 怎
么干 ”.没有 现成 模式和 经验 可循 ,加 之综改 涉
革
戈 冈
有政 府 向公 共 服务 型 转 型 ,合 理 下 放手 中的 权 土地 权 是放 权 中的 第 一个 要 点 。 具体 到 武
及到社会 诸多 层面的利 益调整 ,有许多 课题亟 待 我们 去 解 决 ,如 :如 何 实现 改 革 路径 的优 化 选
等, 一些 专家 学者纷纷建 言献策 ,归结 到一点 : 武汉城市圈改革 的突破 口在于体 制机制的创新。
医疗 、教育 、物流 等各个方 面的生 产服务和 生活 服务领 域 ,都 应该尽 可能地 向社会 开放。没有 良 好的社 会软环 境, 自然环境 友好就 难以实现 ,这 是任 何 改革 的前 提。 当然 ,这也 是 一个 全国性 难 题,但 武汉要 找回 自己,要用 好手 中的这个 先行
基于SWOT分析法浅谈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
汉 与 沿 海 中 心 城 市 的 差 距 , 高 区域 整 体 发 展 水 平 。 同 时 , 住 提 抓
中 部 崛 起 和 全 国 产 业 梯 度 转 移 的机 遇 ,积 极 承接 沿 海 地 区 的辐 射 , 强 长 江 流 域 的 经 济 合作 。 加 加 速城 市 圈 内 的 产 业 联 动 发 展 。一 是 加 快 汽 车 、 铁 、 钢 医药
竞 争 又 极 为 激 烈 ,这 将 使 其 发 展 充 满 着 许 多 不 确 定 性 的变 数 和 不 可 预测 的风 险 。
自然 条 件 良好 。城 市 圈 地 势 低 平 ,地 貌 类 型 多 样 ,平 原 占
5 % , 陵 占 3 % , 低 山 地 占 2 %。 平 坦 的 地 势 为 农 业 和 工 业 0 丘 0 中 0 与城 镇 的发 展 ,为 建 设 水 乡 田 园 特 色 生 态 城 市 奠 定 了 良好 的基
性 支 柱行 业 , 成 了 一批 优 势产 业 集 群 。 第 三 产 业 方 面 武 汉 是 形 在
五、 推进 武 汉 城 市 圈建 设 的 发 展 对 策 争 取 国家 政 策倾 斜 , 升 对 外 开 放 国 际 化水 平 。 取 中央 政 提 争 府 在 财 政 、 收 等 方 面 的 政 策 倾 斜 , 用 国 家 政 策 支 持 。 提 升 对 税 利 外 开放 功 能 , 大 对 外 开 放 领 域 , 大 利 用 外 资 规 模 , 高 外 资 扩 扩 提 利用率 , 把武 汉 培 育 成 引 进 外 资 的 特 区或 试 验 区 。 同时 实 施 “ 走 出去 ” 略 , 面 提 高 外 经 水平 , 分 发 挥外 经带 动效 应 。 战 全 充
城市圈 内部成员的关 系还有 待加 强。武汉与鄂州孝感仙 桃黄石黄 冈天 门咸宁潜江 的联 系分别 为 1 9 1 . 1. 8 ,76 ,42 。 8 ,7 , 1 . 6 ,34 , 2 0 ,8 . . . 9
《城市更新研究与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城市更新研究与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城市更新研究与规划工作方案2015年9月近年来,武汉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区范围逐步增加,城市功能不断提升。
随着“复兴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的实施和建设幸福城市目标的提出,武汉市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为适应新时期城市发展需要,更好的推进城市建设,市国土规划局拟开展城市更新研究与规划工作,提出武汉城市更新的实施策略和规划建议。
现制定《城市更新研究与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如下:一、规划目标结合新时期下武汉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和建设实际需求,提出城市更新整体实施策略和建设目标,构建城市更新体系,制订城市更新实施计划和规划,有序推进重点地区城市更新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逐步提升城市配套服务设施、交通市政设施水平和城市环境品质。
二、规划范围本项工作规划范围为武汉市主城区范围(约681平方公里),研究范围可根据需要适当拓展至建成区或都市发展区范围,规划的期限为五年。
三、规划思路基于城市更新的内涵,从广义范畴出发对城市更新的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城市近期(五年)和远期(与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期限一致)建设和发展需要,明确主城区“现状保留”和“城市更新”的建设图底,锁定城市更新意图区。
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铁城市建设、城市功能区建设、“三旧”改造、公益性设施建设等城市近期建设实施重点,提出现阶段城市更新模式(拆迁重建、功能提升、整治更新等),梳理主城区城市更新结构体系(重点功能区、次级功能区、整治更新区、其他区域等),划定城市更新单元,制定城市更新实施计划,编制试点片城市更新单元规划,指导城市更新区按类型、按计划、按步骤推进实施。
四、规划内容根据工作方案提出的工作思路,本次规划重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工作内容:(一)开展城市更新专题研究,明确城市更新内容,锁定主城区城市更新范围一是开展城市更新专题研究(可根据实际与高等院校和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开展)。
结合当前政策环境,对城市发展阶段、发展速度、建设方式、发展转型需求等进行系统研究,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城市更新经验理论的基础上,明确城市更新内涵,并按照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结构、提高公服水平、改善环境品质、传承历史文化等需要,确定城市更新的具体内容。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城市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城市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1.02•【字号】鄂政办函〔2016〕104号•【施行日期】2016.11.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城市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函〔2016〕104号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武汉城市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11月2日武汉城市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实施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13号)、《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的函》(商政函〔2016〕215号)精神,为扎实有效推进武汉城市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体要求,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采取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构建武汉城市圈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以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战略为契机,深入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探索对外经贸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为重点,建设武汉城市圈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内陆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步伐,实现“率先、进位、升级、奠基”总体目标。
二、工作目标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探索形成适应市场配置资源的管理服务新体制,不断优化经济运行模式,积极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全面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初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举措。
“两型社会”建设中武汉城市圈发展模式创新
“两型社会”建设中武汉城市圈发展模式创新研究摘要:2007年,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给其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结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创新武汉城市圈发展模式,是城市圈发展的根本保障。
国内外许多早于武汉城市圈发展的城市群,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模式,这些城市群的发展有着许多的经验可以借鉴。
在本文中,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发展背景与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经验,找出适合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模式:(1)生态化的城市圈建设;(2)一体化的城市圈建设;(3)有武汉城市圈特色的水文化利用。
关键词:“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发展模式abstract: in 2007, wuhan city circle become a national “two type society” construction synthetically reform testing district, this gives the development which brings opportunities, but it also brings many challenges. combined with “two type society” for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of wuhan city circle development mode, and is the basic guarante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circle. wuhan city circles at home and abroad many early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its own unique model of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has many experience can use.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wuhan city circlebackground and the situation analysis, combin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urban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experience, find out a suitable pattern of development of wuhan city circle: (1) the ecological city circle construction; (2)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circle construction; (3)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uhan city circle of water culture.keywords: “two type society”; wuhan city circle; development mode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绪论在我国新一轮的区域发展格局中,国家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
武汉的城市特点及规划思考
武汉的城市特点及规划思考熊威提纲1.引言2.武汉特征探研3.武汉规划思考4.结语[摘要]文章在界定准城市化地区概念与范围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特点与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并通过建立准城市化地区土地统筹利用内容体系框架,对江西省丰城市准城市化地区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探求中国准城市化地区土地统筹利用的科学模式。
[关键词]准城市化地区土地统筹利用城乡统筹1、引言社2、武汉城市特征探研2.1 地域文化特征谈到武汉,人们都不约而同的用“大”来形容,这个“大”体现在许多方面:可以指地域的广阔,或者是历史的厚重,抑或形容文化的纷繁。
处于中国“中部”的武汉,似乎将中华民族的“中心化”情节发挥到了极致。
然而武汉从来都不是一座孤立的城市,她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处中部地区的区域背景和中国长期农业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趋势。
处于中部的武汉看似自持“中庸之道”,但这种带有一定地缘特征的中庸模式似乎往往存在矛盾的“双重特性”。
2.1.1地域中心——主角变配角武汉人总是喜欢以“九省通衢”来形容自己的城市。
从“湖广熟,天下足”这句老话足以影射出历史上武汉统领的华中地区在全国的地位。
应该说长江、汉水的灌溉成就了武汉辉煌的历史:在农业经济时期,依托长江、汉水“黄金水道”,武汉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华中”这一全国农业基地的“领袖”,而清末武汉被列为通商口岸后,城市的商贸金融业也得以繁荣。
这一时期的武汉发展迅猛,其影响范围几乎覆盖了大半个中国。
历史上的繁荣并没有在武汉得到延续,“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随着历史的推进,呈现出矛盾的双重性——“居中”的地理特征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带给武汉的却是前进的障碍。
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原来我们所认定的许多概念、特征都产生了变化,这其中有些甚至是质的改变。
我们一直认为武汉处于“中心”,而她的一系列优势也都源于此。
可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潜在的前提——中心是谁的中心——中心的边界是谁。
很显然,在以前相对封闭的经济体系下,武汉这一中心的边界是中国的国界,武汉作为“中心”的地理优势是相对于“中国”这个地理范围而言的。
武汉市城市圈发展战略研究
武汉市城市圈发展战略研究作者:陈秉元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摘要]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空间发展历史证明,城市群是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形态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手段。
本文分析了大武汉城市圈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世界各国城市圈发展的特点,对武汉城市圈的定位、发展和空间政策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要从区域发展角度,构建中部大三角,强化武汉核心城市的建设,优化、扁平化城镇群的空间网络,重点发展门户交通枢纽,打破产业的同质性布局,实施生态可持续战略,协调区域管理机制,才能立足武汉,崛起中部,放眼世界,促进武汉城市圈协调、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中部大三角0前言自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次提出了城市群和城市圈的概念以后,很多人认为21世纪将是城市圈的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将越来越源自于城市圈,世界发展的单元将由更大地域内的分工明确、产业高度集聚的城市群集合体构成。
步入新世纪,面临严峻的中部塌陷现象,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国家战略直接促进了大武汉城市圈计划的实施。
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市为中心,包含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共9个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 面积不到湖北省三分之一,但是集中了全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
现在,武汉城市圈作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推动湖北经济的发展和中部崛起的战略的实现都有重大意义。
1武汉城市圈发展现状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武汉城市圈在我国15个主要城市群中竞争力排名第9,已落在长株潭之后,处于中下水平,难以实现中部支撑的作用。
目前,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城际联系、产业发展与城市群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
从圈层体系来看,武汉城市圈内5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仅有武汉一个,并且60%以上武汉人口居住在主城区内,其他城市城市化水平普遍处于中期阶段,呈现低密度蔓延式的空间扩张。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一、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小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沿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轨迹进行的。
在旧中国,由于农村的商品生产尤其是手工业商品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使一些村庄发展成集镇,一些集镇发展成为小城镇。
但是,旧中国的农村商品生产,与其说是国内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所促成,不如说是帝国主义经济侵略造成的怪胎。
当时的大多数农民虽然已经变成资本支配下的小商品生产者,农民的血汗虽然有一部分变成商业资本和帝国主义者的超额利润,但这种生产决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
因此农村经济和小城镇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特别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掠夺,再加之战争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袭击,致使农村经济日益凋蔽,集镇和小城镇经济也萎缩不振。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对小城镇问题的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十五”计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目前,国内学者对小城镇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小城镇发展的意义和地位(一)关于发展小城镇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小城镇发展意义做了大量研究,大多数学者都高度评价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意义,甚至认为“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1996年国家计委规划司课题组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从战略高度上论述了发展小城镇在我国具有的重要历史意义。
第一,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第二,小城镇发展对20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仅是一个城市化问题,而且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它在实现我国的两个根本转变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第三,发展小城镇的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它触及了农村最深层次的、最困难的问题,对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从根本上加强了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武汉城市圈制造业专业化分析及优化路径探究
武汉城市圈制造业专业化分析及优化路径探究
彭程锦;杨小花;胡正
【期刊名称】《改革与开放》
【年(卷),期】2024()3
【摘要】产业协同是武汉城市圈发展的纽带。
近年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步伐加快,一体化进程明显。
而区域分工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推进武汉城市圈进一步协同发展。
文章选取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克鲁格曼专业化系数和区位熵方法,实证分析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及产业布局情况,衡量武汉城市圈分工程度及各城市优势产业,以期为实现进一步分工与协同提供参考。
研究结果发现,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合作互补的空间较大,但目前的分工程度仍然较低,且大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由此文章提出了要深化武汉城市圈制造业产业分工,优化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总页数】10页(P11-19)
【作者】彭程锦;杨小花;胡正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研究
2.基于金融支持武汉城市圈现代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效应研究
3.武汉城市圈制造业空间专业化演进
4.武汉城市圈制造业行业专业化实证分析
5.武汉城市圈制造业行业专业化的实证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空间规划
目录前言 (1)(一)规划背景 (1)(二)规划范围 (1)(三)规划期限 (1)(四)规划依据、重要指导性与参考文件 (1)(五)工作过程和技术路线 (2)一、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历史进程与现状特征 (5)(一)城市圈概况 (5)(二)城市圈的历史进程 (5)(三)空间格局及基本特征 (8)(四)主要问题 (12)二、国内外区域协调理念与经验借鉴 (15)(一)国外的区域协调发展特点与经验 (15)(二)国内城市群的空间协调规划经验 (18)(三)对武汉城市圈的启示 (22)三、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理念和原则 (23)(一)“两型社会”导向的空间规划理念 (23)(二)空间规划基本原则 (26)四、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28)(一)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28)(二)城市圈空间发展目标 (34)(三)城市圈空间发展战略 (43)专业篇 (48)五、武汉城市圈主体功能区规划 (48)(一)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 (48)(二)主体功能分区和发展指引 (50)六、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57)(一)城镇发展战略与发展方针 (57)(二)武汉城市圈城镇职能结构 (59)(三)武汉城市圈城镇等级与规模结构 (61)(四)小城镇规划建设指导 (63)(五)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指导 (64)七、土地利用规划 (65)(一)土地综合利用的指导思想、任务和目标 (65)(二)主要调控目标 (67)(三)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 (68)八、农业发展空间规划 (72)(一)规划目标 (72)(二)城市圈农业分区发展指引 (72)(三)优势和特色农业基地布局 (75)九、林业发展空间规划 (78)(一)规划目标 (78)(二)林业区划布局 (79)十、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利建设发展空间规划 (81)(一)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利建设发展思路 (81)(二)水功能区划 (84)(三)适航、适港水域 (86)十一、其他专项规划协调 (87)(一)产业发展规划 (87)(二)综合交通网络布局规划 (90)(三)生态网络规划 (92)综合篇 (96)十二、城市圈空间一体化规划布局 (96)(一)空间发展一体化布局结构 (96)(二)城市圈空间综合分区和发展指引 (99)(三)先导性工程规划指引 (106)十三、重大国土和资源建设、整治与保护工程 (110)(一)城市圈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工程 (110)(二)防洪保安体系建设 (112)(三)节水工程建设 (113)(四)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 (114)(五)生态水网和重点水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 115(六)重点流域水土保持工程 (116)(七)水利灌溉建设工程 (117)十四、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规划实施机制与政策创新 (118)(一)综合政策保障机制 (118)(二)规划实施创新机制 (120)(三)规划实施监控机制 (122)附件:各市、有关省直部门修改意见落实情况 (124)(一)各市意见 (124)(二)部门意见 (125)前言(一)规划背景2007年12月,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武汉城市圈进入全国新一轮改革试验的最前沿,为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提供了强大动力。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一、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现状及态势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
据统计2007 年常住人口2987.65万人,占全省的52.5%,统计口径城镇人口1399.17万人,城镇化水平46.8%,按照建设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测算,城镇化水平56.6%。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般占全省60%左右,是湖北经济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综合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特征鲜明,基础优势较为突出。
一是武汉城市圈土地类型多样,地域分异明显, 呈“一分山、两分水、三分丘陵、四分平原”的基本格局。
二是水资源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生态、人文资源较具特色。
三是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好。
四是城镇布局与经济格局的圈层特征显著,沿长江、汉江以及京珠、沪蓉高速等轴线拓展趋势明显,其中沿沪蓉髙速公路和长江的城镇产业发展轴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与潜力。
同时,武汉城市圈整体发户不足的特征也十分显著,面临的挑战也十分突出。
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处于雏形阶段,城镇密度偏低。
二是城市体系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
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趋同特征,产业集群发展滞后。
四是发展模式粗放,武汉处围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五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
二、规划理念与发展目标1、空间规划理念“两型”社会建设赋予了武汉城市圈前所未有的艰苦使用命,其本质是要求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
空间是区域发展的载体, 因此,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需要贯彻全新的理念,在空间统筹领域大胆突破和创新,构建新型的空间格局,探索形成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机制。
本次规划突出“两型”社会发展导向,着重体现四大空间发展理念。
即,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理念,加强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统筹,处理好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和促进周边城市加快发展的关系,着力提升区域整体功能;突出绿色工业化的空间集聚理念,以发展多层次循环经济空间为切入点,引导工业相对集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空间配置的优化提升,实现产业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空间协调;贯彻健康城镇化的空间品质理念,发挥武汉城市圈后发优势, 注重城乡建设标准的科学性、空间的集约性、规划的合理性, 坚持环境优先,建设高品质的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坚持生态现代化的空间管制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行科学的分区发展和空间管制,实现资源保护与发展保障的有机结合。
关于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两 者则 各 功 能 区混 乱 . 屋 乱 盖 , 房 发展 缓 慢 。其 中 一 个 重 要 原 因
1 武汉城 市 圈中小城 镇的 状况
随着 城 市 圈 中 的 小城 镇 发 展 , 汉 城 市 圈 中 小 城 镇 的 面 貌 武 改善 是 明显 的 , 是可 以肯 定 的 , 现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这 表
11 镇 区基 础 设 施 、 . 交通 、 活 环 境 得 到 很 大 改 善 生
般去大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 剩下的是老人带着孩子
在 家 种 田 , 也 是 整 个 中 国 的普 遍 现 象 。 这
2 武 汉城市 圈 中小城 镇在 发展 中存 在 的 问题
2 1 城 市规 模 无 限 扩 张 小 城 镇 规模 基 本 不 变 . 这 种 变 化 相 信是 武 汉 城 市 圈 特 别 是 小 城 镇 居 民感 受 得 的 , 2o o 7年 以 来 武 汉城 市 圈 中 9市 市 区 面积 平 均 扩 张 了 6 % , 同 1 而 期 间所 有 小 城 镇 镇 区面 积 展 了 2 % . 是 这 些 小 城 镇 并 没 有 做 3 但 到 小 而 精 . 大 多 数 依 然 是老 模 样 , 仅 如 此 。 这 扩 张 的 2 % 绝 不 在 3
中 的问 题 中 会 提 到 。其 中一 个 重 要 原 因 是 因 为 缺 少 市 区 相 应 支
持 。举 个 例 子 来 说 明一 下 , 最 近 l 就 5年 武 汉 城 市 圈 内的 东 西 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武汉城市圈小城镇的发展基于户籍制度的研究
籍制度的改革各不相同, 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以凭经济因
� � 大革命" "大跃进" , 和 1 95 9 1 96 1 年的三年自然灾害.这段 素 获得城镇户口 .学界一般称作是 "蓝印" 户口制度 , 但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期 在经 济发展战略上的一个显 著特点就是重工业优先发 展.可重工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 要少得多,出于保证城市充分就业和基础设施的有效供应考 虑, 必须严格控制农村人口的进城. 于是, 1 95 8 年政府出台 �中 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 ,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 和凭证落户制度.相比于以往的户口登记和管理规定, 增加了 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审批程序, 同时再加上农产品等生活必需品 的统购统销制度, 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已经由建国初期的 "单向"
作者简介: 朱劲松 (1 98 0 �) , 男, 孝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经济学博士.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 2 0 1 0 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基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研究 " 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 2 0 1 0 q1 2 2 � � ��
这段时间是我国 的一个特殊的历史 时期, 包 括了 " 文化
湖北社会科学 2 0 1 0 年第4 期
� 中部崛起与湖北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武汉城市圈小城镇的发展: 基于户籍制度的研究
朱劲松
(孝感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2 1 0 0)
摘要: 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在中部相对比较落后, 这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落后有着很大的联系 . 通过对我 国户籍制度变迁历程的回顾可以发现, 户籍制度实质是一种城乡隔离制度, 它不仅是在地域上的隔离, 更是在 国民福利待遇上的隔离. 这大大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使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脱离. 武汉 城市圈的小城镇要进一步发展, 就必须在户籍制度改革上有所创新: 可以从整合城市圈人口中心数据库开始, 逐步将小城镇与农村的户籍管理统一, 再进一步将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户籍管理统一, 实行渐近式的改革 .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转移; 户籍制度; 武汉城市圈; 小城镇 中图分类号: F3 2 3 .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0 3 - 8 47 7 (2 0 1 0) 0 4- 0 0 5 8 - 0 4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摘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经济全方位发展离不了城市化。
根据传统式城市化缺点,明确提出新式城市发展创新方式,以城市化可持续发展观为基本标准,充分发挥城市化优点,完成城乡一体化重要总体目标。
政府相关部门会对新式城镇化作出科学合理的经营战略,为城镇化发展趋势给予对应的服务与公用设施,促进新式城镇化基本建设在规章制度监管和中取得明显发展与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式;有效路径;城乡一体化引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是科技创新、社会的进步和民族伟大复兴的象征。
新式城镇化基本建设计划将众多乡村人口转移至城市,推动经济消费,扩大内需,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
城市化基本建设并不是对城市行政区域和各城市价值体现的典型方式,它肩负着整体城市住户和多元化工业化生产作用。
城市化人口并不意味着是城市人口,而是具有城市日常生活以及各种公共文化服务和设施设备的人口。
就中国经济经营规模来讲,大城市、中小型城市、小城镇化体系发展状况早已逐步完善,中国要建设小康社会社会发展,务必完成新式城镇化的建立与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一)一个新的最终目标是把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合并为一体新型城市变的终极目标应当是中国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即全国各地城乡设备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发展,在全国各地加上城市的印记。
农户有着与群众同样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素养、收益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乡村也有和城市相近的设备。
也包括互联网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整体环境下,“技术含量高、经济收益好、能源消耗低、空气污染小、人力资本聚集”的产业体系,“以刚需为重、支撑点交易”的需要管理体系,“人力资源和技术革新”日益充分发挥主导地位的因素体系结构。
1.新社会以新小区、新社会组织、新社会管理方法为基本前提,相处社会性、社会联系全球化、生活习惯智能化、住户多元性和流通性、橄榄型社会阶级宽容构建和谐社会。
2.新领域城市核心环境下的城乡,当然风景秀丽,生态环境保护优良,资源开发节省,生态环境保护合理,人与自然关系友善,一同构建低碳绿色的生活环境。
从武汉的形成发展看武汉在区域格局中的城市定位
从武汉的形成发展看武汉在区域格局中的城市定位从经济角度看,城市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城市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定位,是由其在发展过程中与经济腹地的互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因此,考察一个城市的缘起及发展。
是确定城市区域格局定位的一个重要方面。
纵观武汉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之前,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是明代中期以来,随着江汉平原的大规模开发而缘起,成为江汉平原的经济中心;二是汉口开埠,成为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三是张之洞督鄂,成为全国经济格局中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一、江汉平原开发:汉口的缘起与江汉平原经济中心的形成说起武汉,人们往往谈到3500年前的盘龙城,从现代经济的角度看,盘龙城与今日之武汉已没有什么关系。
现代武汉是以汉口的码头贸易为先导形成的,其真正形成是在明代以降。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的大规模开发,促进了汉口的缘起。
汉口的发展又促进了江汉平原的进一步开发,汉口成为江汉平原的经济中心。
1明清时期江汉平原的大规模开发明代之前,江汉平原地区大部分为季节性洪泛区,人烟稀少,经济发展落后。
明代之初,由于战争影响,全国人口锐减,经济凋敞,主要人口集中于江南一带。
明王朝为了缓解江南地区人多地少,而其它地区地广人稀的矛盾,发展农耕,与民休养生息,采取了鼓励“狭乡”向“宽乡”迁徒的政策。
政府提供路费、生产生活资料,鼓励移民到“宽乡”开垦,开垦之田地为“己业”,并免除三年赋税。
在明王朝政策的引领下,长江中游的平原湖区由于土地肥沃。
易于开垦,耕种条件优越成为迁徒开垦的首选,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垸田围垦大兴。
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抵御洪水的能力也大大提高。
尤其是明代中期长江大堤形成以来,江汉平原更是出现了围垦的高潮。
清代初年,清王朝为尽快恢复经济,继承了明代鼓励迁徒开垦的政策,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再一次引发了江汉平原的大规模开发。
明代万历年间,江汉平原人口75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人,到清嘉庆年间,江汉平原人口猛增到1058万人,增长了13.5倍,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85人。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城区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意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城区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2.31•【字号】武政规〔2017〕66号•【施行日期】2017.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城区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意见武政规〔2017〕66号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央、省、市关于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生态)小镇,经研究,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特色(生态)小镇规划建设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具有武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坚持规划引领。
规划建设特色(生态)小镇要按照集约发展、多规融合的要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等相衔接,充分利用现有区域的环境优势和存量资源,合理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等空间布局。
特色(生态)小镇规划区域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
(二)明确产业定位。
规划建设特色(生态)小镇要结合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兼顾地方特色,选择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细分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力争培育成为支撑特色(生态)小镇未来发展的大产业。
各新城区要围绕细分产业引进重大项目,根据产业类型优先布局到同类型的特色(生态)小镇内,增强特色产业集聚度,形成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竞争。
(三)注重风貌塑造。
规划建设特色(生态)小镇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之路,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
要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传承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历史文化与小镇风格的有机结合。
加强对特色(生态)小镇景观体系、开敞空间以及建筑风格、体量、高度、形态、色彩等方面的控制,塑造与历史文化、地域特征、自然景观相协调的城镇风貌。
扎实推进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城市建设
生 态系统 、自然资 源 、 自然 环境承载 力 的基 础上 ,科 学确定
城市 的人 口发展规模 和用地 发展规模 。在确定 城市用地 规模
成渝 统筹城 乡综 合配套 改革试验 区之后 ,国家从改革 发展全
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 。 建 设资 源 节 约型 社会 ,就是 要 在社 会 生产 、建设 、流
府 统筹安 排城市发 展建设空 间布局 ,保护生 态和 自然环 境 , 合 理利用 自然资源 ,维护社 会公正 和公平 的重 要依据 ,具 有
重 要公共政策 的属性 。武汉 城市圈城 市规划 的制定和实施 ,
要以 “ 两型 ”理念为 指导 ,遵 循城乡统 筹 、合 理布局 、节 约
土地 、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 的基本原则 。
( 1)统筹 规划 武汉 城市 圈城 镇体 系 。在做 好城 市 圈大
中小城 市与小城 镇协调 发展规划 的同时 ,结 合武汉 城市 圈武 ( )鄂 ( )黄 ( 、冈 )城镇 密集地 区 的发展趋 势 ,认 汉 州 石 真研究 编制武鄂黄一体化规划 ,促进 区域城 市共 同发展 ; 2 0 年 l 月 ,武 汉城市 圈经 国务 院正式批准 ,成为全 国 07 1 资源 节约型 和环境友好 型 ( 以下 简称 “ 型” )社会 建设综 两 合 配套改革试验 区 。这是 继上海浦 东新 区 、天津滨海新 区和 ( 合 理确 定城市的规模和 总体布 局。在充分研究考虑 2)
达  ̄4 % 以上 ; J 10
( 3)推进城 市 圈生态 园林 城市 建 设 。在武汉 城 市 圈各
城 市 争 创 园林 城 市 的基 础 上 ,着 眼 于 城 市 圈 大 园林 绿 化 , 规
( 3)加大城市现有 资源的保护和维 护管理。每年安排足 够 的人力 、财 力和物力 ,对 城市 的历史 遗存 、现有设 施 、 自
湖北省小城镇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湖北省小城镇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程蕾华
【期刊名称】《统计与决策》
【年(卷),期】1997()8
【总页数】2页(P37-38)
【关键词】湖北;小城镇;发展
【作者】程蕾华
【作者单位】湖北省统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76.3
【相关文献】
1.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小城镇规划建设--新形势下安徽省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对策建议 [J], 陈东明;陈小宇
2.瑜伽在湖北省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J], 柳桂云
3.天津小城镇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 [J], 尹喆
4.牵住集体经济发展"牛鼻子"——湖北省咸宁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 王正元;文学;邱剑军
5.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温岭市小城镇发展调查 [J], 周新革[1];王灵[2]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城市圈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研究柯尊礼
2012年30期(10月)摘要:土地制度创新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
文章在分析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并通过借鉴武汉、孝昌、黄石、鄂州、仙桃等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从而提出了创新土地制度的建议和对策,这些建议和对策将为武汉城市圈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一、概述武汉城市圈,又称“1+8”,是以湖北省省会武汉市为城市圈中心城市,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构成的城市集群。
面积约5.78平方公里,是目前武汉的七倍多。
武汉城市圈所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是湖北省生产要素及产业高密集、极具活力的中心地区,也是湖北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区域。
如何创新土地管理制度,促进武汉城市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理论界和实际土地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论题。
而目前关于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土地利用方式的现状评价和分析,对土地制度创新的研究则仅散见于一些学术论文中,而系统进行土地制度创新对策的研究尚不多见。
因此,本研究尝试从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现状出发,以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契机,立足武汉城市圈建设和发展,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以试图为土管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二、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一)城市土地需求与土地供给之间存在矛盾目前,武汉城市圈总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中心城市武汉为例,以2007年为例,全年武汉城市圈的生产总值3141.50亿元人民币,比2006年的该地区生产总值增加了15.6%,其增幅同比提高0.8%。
与地区经济发展想对应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长也加快,每年新增建设用地为23平方公里,年均占用耕地量为15平方公里。
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主要在于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区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土地。
湖北省住建厅副厅长张学锋谈新型城镇化
张学锋谈新型城镇化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荆楚网联合直播的对话荆楚在线访谈的现场。
我是主持人静冉。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在线访谈的来宾,他就是省住建厅张学锋副厅长。
张厅长,您好!欢迎您!张学锋:各位网友好!主持人好!湖北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作已经启动。
我很高兴,利用荆楚网这个平台和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主持人:对。
其实张厅长说到了我们这个访谈的主题,是城镇化,关于这样一个话题。
其实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张通副省长也是通过我们网络来跟大家就城镇化这个话题进行了一个对话和沟通。
今年张厅长您来也是就这个城镇化的话题做这个相关政策的解读。
那我们现在就一条条、一个个的问题来请教张厅长。
第一个问题是想请问一下张厅长,咱们这个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是省委、省政府面临新形势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的决策。
省委、省政府在去年11月15日的时候召开了全省的新型城镇化的工作会议。
那大家就想问您,咱们既然说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热点,大家都很关注,整个城镇化大的方案我们是怎么来完成?张学锋:去年咱们春节刚过,当时的李鸿忠省长,现在的书记,就专程到省住建厅现场调研,安排和部署湖北下一年新的一年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作的关于策划和谋划。
按照要求,我们在谋划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整个设计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关于湖北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规划,我们简称为战略规划。
这个战略规划是要通过对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对发展的蓝图进行描述,这个是正在编制中。
国内四个顶级的设计研究部门对它展开了研究工作。
现在有一个部门承担了整个蓝图描述的汇总工作。
预计在近期就能成稿审定,可以发布。
第二点谋划阶段的第二件事是关于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就是用什么措施去推进新型城镇化。
这个省政府已经于去年11月15号以2010年25号文件的形式下发,并召开了全省了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工作会议进行了部署。
主持人:既然是这样一个很大的工作部署,也是说,有了省委省政府加快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 圈小城镇 发展 的合 理路径之 一。
影 响 了小城 镇发 展积 累和 发展可持 续
性。 因此 ,可 以依托县城和经济强镇 ,
4武汉城市 圈小城镇规划模式的 汉城市 圈 的 9个 中心城市 中, 武汉市 加强 与临 近小城 镇之 间的 整合, 围绕 创新探索
无 纺布产 业创新 和技 术创新 中心 ”战 3 2 2 托县城和 经济强镇 ,培 育 . .依
略 。通城县 各 乡镇以人 力资源促发 展, 实施 卓有成 效 的打工人 员 回归创业 的
“ 回归工程” ,走 出了一条 “ 劳务输出一
集中… ‘ 土地向规模经营集 中… ‘ 民向 农
桃 市彭 场镇 工业总 产值是 武汉市 第 二
引进 “ 回归”项 目 1 6个, 占招商引资 5 项 目总数 的 8 . %,回归资金达 6. 63 5
亿元, 占招商引 资总额 的 8 .%,使 92
县域经 济和 小城镇建 设得 到 了长足 发 展。而 招商 引资作 为解 决小城镇 产业 经济发展 和城镇 建设 资金短 缺 问题 的
近 劳动 力。但这 些小 城镇 发展往 往受 到本 地服 务设施 不健 全 、基础设 旋配 套 不完善 、居住 生活 环境 不理想 的制
约 ,一般 情况 下,就 业人 口在本 地取 得一定经济积 累后,往往 向市 区搬迂,
活服务设 施 的完善更 新来 实现城镇 可
持续发展 , 以彰显地 域环境 特色 的城 镇 风貌 来增强 其吸 引力和 生命 力。这
跨 区 域 的 城 镇 集 群
虽然武 汉城 市 圈普遍存 在县城 发
展 一枝独 秀, 与 周边 小城镇 发展 落差 的集 聚 因素和县 城郊 区化 发展 的扩散
回』 5业一就地转移”的新路子 。据相 3J
关报道,2 0 0 6年 ~ 0 8年,通城县共 20
突 出的 问题,但 农村 地 区城 镇化 发展 使 其成为广大新农村 的服务中心。 因素,可 为县城 与 周边小城 镇之 间加 强横 向联合 ,形 成共 同发展 格局提 供 基础 。在咸 ( 赤 ( 嘉 ( 、孝 ( 宁) 壁) 鱼) 感) 应( 安 ( 城) 陆)、仙 ( 潜 ( 天 ( 桃) 江) 门) 等城 镇密集 地 区,存 在密集 的小城 镇 网络 和 普遍 偏 小 的小 城 镇个 体 规模 。 其 中一 些经 济 强镇 的 乡镇企 业 发达 , 成为 农村地 区及 周边 乡镇 劳 动力转移 的重要 目的地 。例如,据相关报道,仙
万,个别城 市接 近 l O万。 中心 城市 3 2 3" 托 新 农 村 建 设 和 生态 功 能 O .. f z , t
区建 设 , 培 育联 合 服 务型 小城 镇
武汉 城市 圈和全 国大 多数 地 区一
样, 其农村 建设 发展 一般经 历 了传 统 集体经济 、农村 改革突破、稳定快速发 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个阶段,特 别是 自 “ 十一五 ”开始的社会主义新农
城镇 集 中”等 策略推 进 工作 中, 必须 发挥城 乡地域 的 中心作 用,积极 推进 小城镇 服务功能提升和城镇环境改 善, 武汉城 市 圈各类湿 地面积 占土地 面积 的比例达 8. 4 0 %,现有 自然保护 区1 4个 、国家级森林公 园 3个、国家
级和 省级风 景 名胜 区 8个, 各县市地
3 2 1 托 大 中城 市 , 培 育 城 市 型 .. 依 功 能 组 团
武 汉城市 圈作 为湖北 省经 济最 发 达 、人 口最 密集 的地 区,大 中城市 的
产业 聚集能 力和 发展基 本达 到~定水
人员总数的 1 3 / ,其中9 %是本镇附 态功 能区 的居 民点腾 迂, 以旅 游和生 0
龙头企业打造城镇 间的产业协作 园区,
共 同构 建基 础设施 网络 , 以此为纽 带
开展跨 区域 的小城 镇集 群建设 , 以促 进小城镇进一步快速 、协调发展 。
4 1反思 -既有规划体 系存在适应 . 性不 足问题
在 小 城 镇 建 设 发 展 的 规 划 引导 上, 当前典 型 的 “ 城市群 总体 规划 市县 域 城镇 体 系规 划 ( 般 为城 市 或 一 县城 总体 规 划 的 组成 部分 ) 小 城镇
类服务 型小城 镇发展 路径 也是武汉 城
平, 已经产 生要 素向 周边 地 区迅速 扩 散的客 观要 求,这 为众 多小城镇 的发 展提供 了更 为广 阔的选择 空间。 在武 的 中心城 区人 口已经超过 5 0万,黄 0 石、黄 冈、 ̄ J 、孝感、成宁 5个地级 -t PJ 市和仙 桃 、潜江 、天 门 3个省直 管市 的中心城 区人 口规模一般 在 3 0万 ~5 O 向外 扩展的城市 区域化进程 明显加快, 周边小城 镇与 中心城市 一体化 发 展态 势非常明显。特别是武汉都市 发展 区、 武鄂 黄城 镇 连 绵带 的大 中城市 周边 ,
护 区域。这 些 区域 的小城 镇发 展, 除 了开 展适 应其生 态承载 能 力的产业建 设{ , 更重 要 的是 结合 其 生 态保 护 、 7 1 、 旅 游 发展 、科 研利 用等功 能开 发囤小城镇发展 的路径 强 镇 的 3倍, 吸纳 的农村 就业劳 动 力 . 选 择 为 2. 人, 占武汉市 吸纳城 乡就业 2万
重要手段 , 制订宽松 的企业 发展 政策
域分 异 明显 、资 源特 色突 出、 自然 生 态保护形 势严 峻。 武汉城市 圈整体规 划 严格 划出 了 自然保 护 区、风 景名
胜 区 、森林 公 园、地质 公 园等 生态保
和 营造优 越 的企业发 展环境 , 已经成 为普遍性 的做法,本文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