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合集下载

测量系统稳定性分析报告

测量系统稳定性分析报告

测量系统稳定性分析报告测量系统稳定性分析报告一、引言测量系统稳定性分析对于高质量的测量结果至关重要。

通过对测量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评估,我们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在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和工程设计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本报告将针对所选测量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包括系统的安装、运行和评估过程。

二、测量系统描述我们所选择的测量系统是一款基于应变仪的拉压力测量系统,由应变片、信号调理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

该系统设计精良,能够在高精度、高重复性的环境下进行拉压力测量。

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传感器、信号传输线路和数据分析软件。

三、稳定性分析过程1、安装:按照制造商的说明,精确安装并校准测量系统。

确保所有的硬件设备都已正确连接,且软件已正确配置。

2、运行:在系统安装完成后,让其运行24小时,以检查其稳定性。

同时,在系统运行期间进行数据记录。

3、评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检查数据的重复性、趋势以及异常值。

我们将使用统计方法(如均值、标准差和置信区间)来评估数据的稳定性。

四、稳定性分析结果经过24小时的运行和数据收集,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测量系统的稳定性良好。

数据的均值在预期的范围内,标准差也较小,说明数据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平均值附近。

通过置信区间分析,我们发现数据的变化范围可以被接受,没有明显的异常值出现。

五、结论通过对所选的测量系统进行24小时的运行和数据收集,并使用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我们得出该测量系统的稳定性良好的结论。

这表明该测量系统能够在高精度、高重复性的环境下进行拉压力测量,为我们的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我们将继续对测量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我们建议在类似的环境条件下重复该实验,以验证我们的结论。

摄影测量实习报告摄影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标摄影测量学是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土木工程等领域中重要的技能之一。

电子天平MSA测量分析系统实施计划方案

电子天平MSA测量分析系统实施计划方案

天平MSA实施方案1.测量系统分析计划2.测试人员安排3.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收集一、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二、测试人员安排测试人员:按照计划的要求进行测试,对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

振实密度测试人员:(人数为三个)测试监督、数据收集和分析:(人数为一个)协助监督:(人数为一个)协助分析:(人数为一个)三、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3.1重复性(Repeatability):指由同一位检验员,采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的变差。

•测量系统内在的变异性•基于重复测量的数据,用分组后组内的标准偏差来估算•小于测量系统的总变差3.2造成重复性的可能原因:•零件内部(抽样样本):形状、位置、表面光度、锥度、样本的一致性•仪器内部:维修、磨损、设备或夹具的失效、质量或保养不好•标准内部:质量、等级、磨损•方法内部:作业准备、技巧、归零、固定、夹持、点密度的变差•评价人内部:技巧、位置、缺乏经验、操作技能或培训、意识、疲劳3.3再现性(Reproductively):是指由不同检验员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测量系统中操作员产生的变异•基于不同操作者的测量数据,按操作员分组,通过组平均值的差来估。

•应扣除量具的因素(组内变差)•比测量系统总变差小3.4 造成再现性误差的潜在原因•零件之间(抽样样本):使用相同的仪器、操作者和方法测量A、B、C零件类型时的平均差异•仪器之间:在相同零件、操作者和环境下使用A、B、C仪器测量的平均值差异。

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再现性误差通常还混有方法和/或操作者的误差。

•标准之间:在测量过程中,不同的设定标准的平均影响。

附表: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收集表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收集表此记录表格为测试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而使用,以下为该表格的使用方法:使用不同重量的样本,分成三个不同测试人员,每个人分别对每一个样本进行3次测量,把每次测试的数据填写到相应的表格当中。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一、引言。

测量系统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产品质量的保证和改进。

为了确保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系统分析和规划。

本文将就测量系统分析计划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二、目的。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目的在于对测量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分析计划的制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测量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分析内容。

1. 确定测量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首先需要确定测量系统的类型,包括直接测量系统和间接测量系统。

同时还需要了解测量系统的特点,如测量范围、精度要求、稳定性要求等。

2. 收集测量数据。

收集测量系统的历史数据,包括测量结果、测量设备的使用频率、维护记录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分析人员了解测量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3. 进行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通过对测量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长期稳定性和短期稳定性。

这有助于找出测量系统中存在的误差和偏差,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4. 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

对测量系统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包括对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和对测量设备的校准情况进行检查。

只有准确的测量系统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5. 制定改进计划。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测量系统的改进计划,包括设备更新、人员培训、测量方法优化等方面。

改进计划需要具体可行,能够有效提高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分析方法。

1. 数据分析法。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出测量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改进提供依据。

2. 统计分析法。

采用统计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找出异常数据和偏差。

3. 实地调研法。

对测量系统进行实地调研,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是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重要成果之一,它需要包括对测量系统的分析结果和改进建议。

报告内容需要准确、清晰,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msa分析计划

msa分析计划

TEL**************FAX**************测量系统分析计划Measure System Analysis PlanTEL**************FAX**************表单编号:QC02K《简爱》是一本具有多年历史的文学着作。

至今已152年的历史了。

它的成功在于它详细的内容,精彩的片段。

在译序中,它还详细地介绍了《简爱》的作者一些背景故事。

从中我了解到了作者夏洛蒂.勃郎特的许多事。

她出生在一个年经济困顿、多灾多难的家庭;居住在一个远离尘器的穷乡僻壤;生活在革命势头正健,国家由农民向工业国过渡,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的时代,这些都给她的小说创作上打上了可见的烙印。

可惜,上帝似乎毫不吝啬的塑造了这个天才们。

有似乎急不可耐伸出了毁灭之手。

这些才华横溢的儿女,都无一例外的先于父亲再人生的黄金时间离开了人间。

惜乎,勃郎特姐妹!《简爱》这本小说,主要通过简。

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

简。

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

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

然而,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中沉沦。

所带来的种种不幸的一切,相反,换回的却是简。

爱的无限信心,却是简。

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不幸,在学习生活中,简。

爱仍然是承受着肉体上的受罚和心灵上的催残。

学校的施主罗可赫斯特不但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诋毁她,而且把她置于耻辱台上示众。

使她在全校师生面前丢尽了脸。

但简。

爱仍坚强不屈,化悲愤为力量,不但在学习上飞速进步,而且也取得了师生们的理解。

TEL**************FAX**************不久,简。

爱又陷入了爱情的旋涡。

个性及强的她同样保持着个人高贵的尊严,在情敌面前显得大家闺秀,毫不逊色,对于英格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她从容面对。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测量系统变差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测量系统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控制计划中所要求的和/或顾客要求的测量设备的测量系统分析。

3职责实验室负责测量系统分析,包括对再现性、重复性、稳定性、线性和偏倚的研究。

4工作程序4.1测量系统分析的时机4.1.1常规产品:每年年初制定《年度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实验室审核后并经副总经理批准后实行。

4.1.2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按APQP进程安排。

4.1.3顾客有要求时。

4.2测量分析的方法公司对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分析的方法目前有6种(计量型: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线性;计数:小样法)。

每次测量时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

4.3分析准备4.3.1样本:取已确定特性的10个样件,并编号;4.3.2操作人员:专业从事测量的人员2~3名。

编号为A、B、C;4.3.3已校准合格的量具。

4.4数据收集4.4.1操作人员A随机顺序测量10个样件,由另一人将结果填写在“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中。

B、C如上测量和记录。

4.4.2重复2次以上操作,各自随机顺序测量10个样件一次,结果填写在表中相应空格。

4.4.3各测量者的测量数据避免给测量者得知,避免造成测量结果互相影响。

4.5数据计算结果分析:经过计算得出该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R&R,并按通用经验规则判定该测量系统是否可接受:a)当测量系统%R&R<10%时,表示测量系统可接受;b)当测量系统10%≤%R&R≤30%时,考虑到经济性,尚可使用;c)当测量系统%R&R≥30%时,表示该测量系统不符合要求,计量员应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并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提出纠正措施,限期整改、验证和重新进行分析,直至符合要求。

d)当测量系统分析结果趋近于允许接收上限时,实验室应及时将测量结果通知相关部门,采取预防措施。

4.6计数型量具4.6.1把各个零件与某些指定限值比较,如果满足限值则接受该零件,否则拒收;4.6.2选取10~20个零件进行,二位评价人以一种能防止评价人偏倚的方式两次测量所有零件,结果记录于计数型量具研究表格,符合规范限值的零件,记“OK”,不符合规范限值的零件,记“NG”。

测量系统分析工作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工作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测量系统中的量检具选配,是做控制计划时进行的,普遍的选配原则是被测特性公差值的1/10(或被测特性制造过程变差的1/10——这个变差一般要等初始能力研究之后才得到,因此在做控制计划时,用被测特性公差值的1/10比较普遍)。

按此普遍原则选配的测量系统,是否满足再现性(操作者)和重复性(量具)10%以下的要求,需要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

测量系统进行分析的结果:1、双性在10%以下表明此测量系统可用于此过程的分析;数值分级大于2可用于过程控制。

2、若双性在10%到30%之间,不能用于过程分析;数值分级大于2可用于过程控制(等于2为计数型数据)。

3、若双性大于30%不能用于过程分析,数值分级小于2,不能用于过程控制。

过程策划的目的是开发出能力充分、稳定产品的过程,以生产出符合图样要求(其中含有顾客的要求)的产品。

当过程能力不充分、不稳定时,最起码要能将合格、不合格的产品能分辨出来(数值分极等于2)。

按“被测特性公差值的1/10”这个量检具选配原则,从我们进行的MSA结果来看,按此原则来选配量检具,数值分级大于2机会很多。

因此这次我们要进行的测量系统分析工作,首先,了解各生产线有多少个特性满足按“被测特性公差值的1/10”这个量检具普遍选配原则来选配量检具的。

其次,是对特性分类——初步分为轴类和孔类两大类,在此基础上按公差值大小分档,暂分三档:如≥0.2;0.1~0.2;0.01~0.1。

再次,量检具也按用途进行分类(轴用类和孔用类)和分辨力分档0.02:0.01:0.001或0.0001。

最后选轴类同一分档公差值内最小的特性,用同档次分辨力的轴类量检具(或孔类同一分档公差值内最小的特性,用同档次分辨力的孔类量检具)进行量检具的双性研究。

为了完成上述工作,请大家完成下面表1、表2的内容填写。

XXX生产线不符合特性(产品最终尺寸)公差值1/10选配量检具的特性统计表(当中间工序按被测尺寸的公差的1/5来统计,请在备注中注明) 表1XXX生产线符合特性公差值1/10选配量检具,同档(如≥0.2;0.1~0.2;0.01~0.1)中特性精度最高特性的统计表表2附录:7月中、下旬进行测量系统分析试验的总结测量系统分析试验后总结2005年7月中、下旬,我处与冷工厂、二发厂、质量部一起,结合最近学习MSA的经验,进行了一次计量型特性的测量系统分析试验,结果见附录1~6。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测量系统分析计划(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Plan,简称MSA)是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高级产品质量策划)的一个重要要求。

APQP是一种全面的、标准化的产品质量管理方法,致力于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预防和消除质量问题。

而MSA则是APQP的一部分,旨在确保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产品质量。

MSA的目标是评估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确定系统的可接受性。

通过MSA,可以分析测量系统的误差源和变异源,以及它们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

通过量化测量系统的能力,可以判断测量系统是否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MSA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目标和范围:明确MSA的目标和范围。

例如,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

2. 测量系统分析方法:描述所采用的测量系统分析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Gage R&R(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稳定性分析、线性度分析等。

对于Gage R&R分析,需要说明使用的数据收集方法、样本数量和评估标准等。

3.测量设备:列出用于测量系统分析的各种测量设备和工具,并说明其规格、测量能力和校准周期等。

还需要说明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以及如何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数据收集和分析:说明数据收集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如何分析测量系统数据。

对于Gage R&R分析,需要指明样本数量和测量重复次数,并说明如何计算重复性、再现性和引起变异的因素。

5.结果评估和改进措施:根据测量系统分析结果,评估测量系统的能力,并确定改进措施。

例如,如果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不达标,可以考虑校准设备、培训操作人员或更换测量方法等。

6.跟踪和验证:说明如何跟踪测量系统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并进行验证。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和控制图等工具,监控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测量体系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测量体系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测量体系管理年度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测量体系管理是一个企业全面、系统地对产品、服务、流程和绩效进行测量和管理的过程。

其目标是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的手段,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促进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测量体系管理年度工作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绩效表现,实现持续改进和持续发展。

二、工作内容1. 建立测量体系管理框架首先,我们需要建立测量体系管理的框架。

这包括确定测量对象、设定关键绩效指标(KPIs)、建立数据采集和分析体系等。

我们将重点关注对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流程效率和员工绩效进行测量和管理,以确保这些方面能够持续改进和提高。

2. 优化测量流程为了确保测量系统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我们需要不断优化测量流程。

这包括识别和移除无效的测量指标、简化数据采集和分析流程、加强数据质量控制等。

我们将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工具,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效率,从而减少浪费和成本。

3. 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测量体系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其数据的可靠性。

因此,我们将重点关注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这包括加强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准确性、建立有效的数据验证和校核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和保密等。

我们将优化数据管理系统,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推进持续改进测量体系管理的核心在于持续改进。

因此,我们将推进持续改进的工作。

这包括对绩效指标的定期检讨和更新、对数据采集和分析流程的不断优化、对绩效管理方法的不断改进等。

我们将建立改进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提高管理水平和绩效表现。

5. 提升员工绩效水平最后,我们将重点关注提升员工绩效水平。

这包括对员工绩效进行测量和评估、引入奖惩机制激励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建立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等。

我们将倡导员工积极参与绩效管理,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绩效表现,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实施计划1. 制定具体任务和责任清单首先,我们将制定具体的任务和责任清单。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一、引言。

测量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档旨在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以确保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目标。

1. 确定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 分析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找出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制定测量系统的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分析方法。

1. 收集数据,收集测量系统的使用数据,包括测量结果、使用频率、环境条件等。

2. 进行测量系统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确定误差来源,通过对测量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误差来源,包括人为误差、设备误差和环境误差等。

4. 提出改进措施,针对确定的误差来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和环境控制等。

5. 制定维护计划,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测量系统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校准、设备维护和环境监控等。

四、实施步骤。

1. 收集数据,收集测量系统的使用数据,包括测量结果、使用频率、环境条件等。

2. 进行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确定误差来源,通过对测量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误差来源,包括人为误差、设备误差和环境误差等。

4. 提出改进措施,针对确定的误差来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和环境控制等。

5. 制定维护计划,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测量系统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校准、设备维护和环境监控等。

五、风险评估。

1. 误差来源未能确定,如果无法准确确定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将无法有效提出改进措施,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 改进措施无法有效实施,即使确定了误差来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但如果无法有效实施,也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六、结论。

通过对测量系统的分析计划制定,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方法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方法

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 1.目的对测量系统变差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测量系统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确保测量数据的质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用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系统分析管理。

3.职责3.1质管部负责测量系统分析的归口管理;3.2公司计量室负责每年对公司在用测量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3.3各分公司(分厂)质检科负责新产品开发时测量系统分析的具体实施。

4.术语解释4.1测量系统(Measurement system):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4.2偏倚(Bias):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4.3稳定性(Stability):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总变差,即偏倚随时间的增量。

4.4重复性:重复性(Repeatability)是指由同一位检验员,采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的变差。

4.5再现性: 再现性(Reproductivity) 是指由不同检验员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4.6分辨率(Resolution):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中极小变化的能力。

4.7可视分辨率(Apparent Resolution):测量仪器的最小增量的大小,如卡尺的可视分辨率为0.02mm。

4.8有效分辨率(Effective Resolution):考虑整个测量系统变差时的数据等级大小。

用测量系统变差的置信区间长度将制造过程变差(6δ)(或公差)划分的等级数量来表示。

关于有效分辨率,在99%置信水平时其标准估计值为1.41PV/GR&R。

4.9分辨力(Discrimination):对于单个读数系统,它是可视和有效分辨率中较差的。

4.10盲测:指在实际测量环境中,检验员事先不知正在对该测量系统进行分析,也不知道所测为那一只产品的条件下,获得的测量结果。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一、引言测量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量系统可以获取各种物理量的准确数值,从而实现对各种工艺参数、产品性能以及科学现象等的控制和分析。

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至关重要。

因此,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的工作非常重要。

二、目标和范围本测量系统分析计划旨在对一些具体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重复性、线性度等进行分析和评估。

具体的测量系统范围包括仪器设备、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仪器校准等环节。

三、分析方法1.数据采集与处理:采用实验方法对测量系统进行全面测试,获取大量的测试数据。

采集到的数据将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2.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统计学中的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3.线性回归分析: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对测量系统的线性度进行分析和评估。

4.利用软件工具:使用专业的测量系统分析软件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

软件工具可以自动生成相关数据分析报告,便于分析结果的查看和总结。

四、工作流程本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系统建模:对测量系统进行建模,建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

2.数据采集与处理:根据建立的模型,采集测试数据并进行处理。

3.统计分析:利用统计学中的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4.线性回归分析: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对测量系统的线性度进行分析和评估。

5.结果验证和总结: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五、资源需求1.测量设备:包括传感器、仪器设备、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等。

2.实验样品:获取适当的实验样品,用于进行测量系统的测试。

3.软件工具: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系统分析软件,辅助数据处理和分析。

4.人力资源:需要具备测量系统分析和统计学知识的专业人员参与工作。

六、时间安排本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时间安排如下:1.系统建模:预计耗时1周。

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开发检查表建议的要素
• 测量系统设计和开发问题: • 要测量什么?特性的类型是什么?是机械特性吗?是动态的还
是静态的?是电性能吗?有重要的零件内变差吗? • 测量过程的结果(输出)用作什么目的?生产改进、生产监控
、实验室研究、过程审核、装运检查、进货检查、对D.O.E的 反馈吗? • 谁将使用过程?操作者、工程师、技师、检查者、审核员? • 要求的培训:操作者、维护人员、工程师、教室、实际应用、 在职培训、学徒期间。 • 确定变差来源了吗?使用小组、头脑风暴、渊博的过程知识, 因 果 图 或 矩 阵 建 立 误 差 模 型 ( S . W. I . P. E 或 P. I . S . M . O . E . A )
。 • 服务性:内部的和外部的、位置、支持水平、反应时
间、备件的可提供性、标准零件清单。 • 人机工程学:经过长时间装载和操作机器不带来伤害
的能力。测量设备讨论需要聚焦于测量系统与操作者 是怎样相互依赖的问题上。 •
测量系统开发检查表建议的要素
• 安全考虑:人员操作、环境、锁止。 • 存储和定位:建立关于测量设备存储和定位要求。罩
测量系统开发检查表建议的要素
• 相互关系问题#2— 方法分歧:从不同测量系统设计 但应用于可接受的实践和操作限制下相同零件和过程 的测量变差结果。(例如,CMM对应手动或开放调 整测量结果)
• 自动或手动:线上、线下操作者信任。 • 破坏性的与非破坏性(NDT)的测量:示例:拉伸
试验、盐雾试验、电镀/油漆涂层厚度、硬度、尺寸 测量、图像处理、化学分析、压力、耐久性、冲击、 转矩、焊接强度、电性能等。 • 潜在测量范围:可能测量尺寸和预期范围。 • 有效方分辨率:使用时特殊应用的测量对物理变化( 探测过程或产品变差的能力)敏感情况可接受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性 □稳定 性 □小样法□大 样法
□GRR □偏 倚 □线性 □稳定 性 □小样法□大 样法
□GRR □偏 倚 □线性 □稳定 性 □小样法□大 样法
□GRR □偏 倚 □线性 □稳定 性 □小样法□大 样法
□GRR □偏 倚 □线性 □稳定 性 □小样法□大 样法
制表:
审核:
批准:
游标卡尺0150×0.02 FC3-52
洛式硬度计 HR150 1538
尺寸
齿形尺 寸
尺寸
重要特 性尺寸 88/50 尺寸
重要特 性 硬度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样法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编号:HL/BC7.5-06 A/0
测量
分析时间/月份(P为计划,d为完
装置名称/编 号
产品 及特
分析项目
1
2
3
4
5
6
7

□GRR □偏 倚 □线性 □稳定 性 □小样法□大 样法
□GRR □偏 倚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千分尺025×0.01 FA1-57
高度尺0300×0.02 QFV0220
四孔位置检具 ZD72-4
标准样件 BD-JS-03
尺寸 尺寸 尺寸 外观
样法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游标卡尺 0012222
尺寸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游标卡尺0200×0.02 LSO714004
尺寸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游标卡尺0150×0.02 FC3-29
齿形检具 ZD72-2
游标卡尺0150×0.02 FC3-39
三孔位置检具 ZD72-1
尺寸
螺纹规M5-6g 004
通/止
螺纹规M5-6H 002
通/止
角度尺0—320 角度 FK2-3
游标卡尺0300×0.02 LS015007
尺寸
游标卡尺0125×0.02 LS012091
尺寸
两螺栓距离检具 尺寸 BC-01
两螺栓距离检具 尺寸 BC-02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测量产
分析时间/月份(P为计划,d为
装置名称/编 号 品及特 分析项目

123456
千分尺025×0.01 FA1-25
电线结 构尺寸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游标卡尺0125×0.02 FC2-29
电线结 构尺寸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游标卡尺0125×0.02 LSO12095
橡胶件 尺寸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游标卡尺0125×0.02 LSO012060
剥头尺 寸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游标卡尺0125×0.02 FC2-42
剥头尺 寸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测量产
分析时间/月份(P为计划,d为
装置名称/编 号 品及特 分析项目

1234567
游标卡尺0500×0.02 LS016003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GRR □偏 倚 □线性 □稳 定性 □小样法□大 样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