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异型构件板金工下料尺寸的计算方法_潘孝良

合集下载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1]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1]

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式中的D=2.5d.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式中的D=2.5d.准确计算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的实用公式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钢筋配料加工的依据。

其精确度的高低不仅影响成型后能否符合设计尺寸,而且有时直接影响钢筋绑扎、构件定位尺寸甚至构件受力性能。

1.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一般公式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目前多数教材和手册采用下式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量度差计算可用理论公式或近似值公式。

理论公式为式中D为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α为钢筋弯折角度。

近似值可按表1取值。

表1钢筋弯曲量度差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量度差值/mm 0.35d 0.5d 0.85d 2d 2.5d端部弯钩增值理论公式为近值可按表2取值。

表2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钢筋直径d/mm ≤68~10 12~18 20~28 32~36一个弯钩长度/mm 4d 6d 5.5d 5d 4.5d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无论按理论公式还是按近似值公式计算,其结果误差甚小,精确度高。

而外包尺寸的计算,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其结果相差较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弯起钢筋外包尺寸计算的精确公式及与通常方法的比较以图1弯起钢筋为例,按通常计算外包尺寸的方法为(1)图1弯起钢筋为了分析其误差,下面按外包尺寸的含义,寻求计算外包尺寸的准确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三个公式一次看懂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三个公式一次看懂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三个公式一次看懂本文图文解析了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三个公式,分别对应:①直钢筋、②弯起钢筋、③箍筋,轻松看懂之后,对现场工作很有帮助!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有许多形状各异、功能不同的钢筋,比如纵筋、分布筋、拉结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筋、马凳筋等等,这些钢筋共同组成了结构构件的钢筋骨架,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

但是从钢筋厂家运进施工现场的钢筋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都是一根根长度相等的直线状态的钢筋捆在一起,比如有9米的,也有12米的,像下面这样:还有曾经比较常见的圆盘条,主要是光圆钢筋,现在已经不常用了。

因此,就要通过钢筋工把进场的直线状态的钢筋加工成我们所需要的样子,也就是配筋图要求的样子。

这时候就必然出现钢筋的弯曲、搭接、焊接、切断。

而这种成型钢筋,到底需要多少进场钢筋才能加工出来,也就是确定成型钢筋在直线状态下需要多少长度,这样才能对进场钢筋进行准确切割。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

这个工作就叫做钢筋下料。

而在钢筋下料中,对钢筋长度影响最为复杂的就是钢筋的弯曲。

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变形性能的建筑材料,钢筋弯曲的特点是在弯曲处内皮缩短,外包尺寸伸长,而中心线尺寸不变(如下图所示),所以我们只要把握住中心线尺寸,就可以得到钢筋的下料长度。

搞清了这个问题,就可以准确的进行下料长度计算了。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主要有三个公式,分别对应直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下面我们一一介绍一下:一直钢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上述公式中,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长度都可以通过结构施工图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6G101图集得到准确的数据,而弯钩增加长度需要结合我们前面讲的“弯曲处内皮缩短,外包尺寸伸长,而中心线尺寸不变”按照16G101图集的规定进行计算。

首先确定弯弧内直径D和弯钩平直段长度(钢筋直径为d)。

对于光圆钢筋,末端为混凝土保护层,内径D一般取2.5d,弯钩平直段取3d,如下图所示(180度半圆弯钩):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其弯钩增加长度为6.25d。

异形模板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异形模板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异形模板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在混凝土结构中起着增强混凝土抗拉能力的作用。

在钢筋的使用过程中,钢筋的长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计算。

而对于异形模板钢筋的长度计算,需要根据其具体的形状和布置进行分析和计算。

异形模板钢筋长度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基于钢筋的受力分析和几何关系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异形模板钢筋长度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异形模板钢筋的形状和布置。

异形模板钢筋通常是指在梁、柱、板等构件中,由于受到受力要求或者构件的特殊形状要求,需要对钢筋进行加工,使其形状呈现出异形。

这些异形的钢筋通常会被用于构件的受拉区域或者受压区域,以增强构件的受力性能。

对于异形模板钢筋的长度计算,我们需要根据其具体的形状和布置进行分析。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异形模板钢筋的形状简化为几何图形,比如矩形、圆形、梯形等,然后根据几何关系和受力分析来推导出其长度计算公式。

以矩形异形模板钢筋为例,假设其宽度为b,高度为h,长度为L。

根据受力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其受拉区域的受力情况,然后根据钢筋的受拉应力和混凝土的受拉应力来计算出钢筋的受拉能力。

根据受力平衡和几何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长度计算公式:L = (σs As) / (f b)。

其中,L为异形模板钢筋的长度,σs为钢筋的受拉应力,As为钢筋的截面积,f为混凝土的受拉强度。

对于其他形状的异形模板钢筋,我们也可以根据其具体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来推导出相应的长度计算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复杂的异形模板钢筋,可能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

在实际的工程中,异形模板钢筋的长度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着构件的受力性能和整体的结构安全性。

因此,在进行异形模板钢筋的长度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具体的受力情况和几何关系,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除了长度计算公式,我们还需要考虑异形模板钢筋的布置和连接方式。

钢筋下料尺寸计算

钢筋下料尺寸计算

钢筋下料尺寸计算一样钢筋下料按外包尺寸进行,没有内包尺寸,叫内皮尺寸;概念按字面明白得就ok了,拿箍筋来明白得!计算方式: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爱惜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2d弯钩增加长度:一样半圆弯钩为,直弯钩为,斜弯钩为箍筋直径 6 8 10~12箍筋调整值50 60 70箍筋箍筋: (gu jin) ties用来知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一起工作,另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类钢筋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爱惜层厚度;d——箍筋直径。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爱惜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箍筋形式利用结构箍筋弯钩不直段长度lp 箍筋直径hpb235级 hrb335级 crb550级6 8 10 12 8 10 12 5 67 890°/90°一样结构 lp≥5d 5d30 40 50 60 50 60 70 30 30 40 40135°/135°抗震结构 lp≥110 140 180 220 160 200 240 90 110 130 15抗震结构中箍筋长度的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量度差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钢筋弯曲量度差值钢筋弯曲角度30 45 60 90 135 量度差值0。

35 d 0.5d 0.85d 2d 2.5d箍筋调正值箍筋量度4-5 6 8 10-12量外包尺寸40 50 60 70量内包尺寸80 100 120 150-170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

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

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已经有12d,16d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8.5d-2.25d=6.25d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

25d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

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 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

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譬如,当次梁的4面保护层均为25mm时,箍筋直径为圆8,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2mm;箍筋直径为圆10,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65mm;箍筋直径为圆12,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18mm;箍筋直径为圆14,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71mm。

譬如,当主梁支座顶面保护层为55mm,其余3面保护层为25mm时,箍筋直径为圆8,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48mm;箍筋直径为圆10,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5mm;箍筋直径为圆12,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58mm;箍筋直径为圆14,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11mm。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90度弯勾=45度弯勾=再减去度量差:30度时取\ 45度\60度1d\90度2d\ 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超实用各类型钢筋下料长度简化计算方法!

超实用各类型钢筋下料长度简化计算方法!

超实用各类型钢筋下料长度简化计算方法!素材:筑龙施工转载请注明“来源:筑龙施工”1、圆钢2.5d2、一般部位变形钢筋4d3、顶层边节点变形钢筋d≤25时取6d ;d>25时取8d。

4、度量尺寸:按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采用相应的方法,对弯制成形的钢筋进行测量的尺寸。

5、下料长度:将钢筋按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弯制成形所需要的实际长度。

6、计算原理:钢筋物力特性。

7、钢筋弯曲形时,产生塑性变形,内侧压缩、外侧拉伸、轴心长度不变。

钢筋下料长度=钢筋轴心长度。

(一)箍筋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内空尺寸箍筋下料长度=内空尺寸(a+b)*2+26.5d计算方法:箍筋度量尺寸:内空尺寸(a、b);弯钩平直长度10d。

箍筋轴心(下料)长度:(a1+b1)*2+3L1+2L2+20d其中:a1=a-1.25d*2b1=b-1.25d*2L1=3.14*3.5d/4=2.749dL2=3.14*3.5d*135/360=4.123d得箍筋轴心(下料)长度:(a+b-5d)*2+3*2.749d+2*4.123d+20d=(a+b)*2+26.493d=(a+b)*2+26.5d(二)拉钩筋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内空尺寸拉筋下料长度=内空尺寸a+25.75d计算方法:度量尺寸:内空长度a;弯钩平直长度10d 轴心(下料)长度:a1+2L+20d其中:a1=a-1.25d*2L=3.14*3.5d*135/360=4.123d轴心(下料)长度:a-2.5d+2*4.123d+20d=a+25.746d=a+25.75d(三)圆钢末端加180度弯钩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外包尺寸弯钩下料长度=外包尺寸a+6. 25d计算方法:度量尺寸:外包长度 a;弯钩平直长度3d 轴心(下料)长度:a1+L+3d其中:a1=a-1d-1.25dL=3.14*3.5d*180/360=5.498d轴心(下料)长度:a-2.25d+5.498d+3d=a+6.248d=a+6.25d(四)直钩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外包尺寸1、光圆钢筋:D=2.5d下料长度=a+b-1.75d2、变形钢筋,一般部位:D=4d下料长度=a+b-2.1d3、变形钢筋,顶层边节点:d≤25,D=6d下料长度=a+b-2.5d4、变形钢筋,顶层边节点: d>25,D=8d下料长度=a+b-2.93d计算方法:(弯心直径D)度量尺寸:外包长度a;b 轴心(下料)长度:a1+b1+L其中:a1=a-1d-D/2b1=b-1d-D/2L=3.14*(D+d)*90/360=0.785D+0.785d轴心(下料)长度=a+b-1.215d-0.215D(五)板筋直钩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外包尺寸下料长度=外包尺寸a+2h-3.5d计算方法:度量尺寸:外包长度a;h=板厚-1个保护层轴心(下料)长度:a1+2*a2+2*L其中:a1=a-2d-1.25d*2=a-4.5da2=h-1d-1.25d=h-2.25dL=3.14*3.5d*90/360=2.749d轴心(下料)长度:a-4.5d+2*(h-2.25d)+2*2.749d=a+2h-3.5d(六)圆钢末端加5d直钩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外包尺寸下料长度=外包尺寸a+3. 25d为便于施工,弯钩平直段应有3d下料长度修正=外包尺寸a+3. 5d计算方法:度量尺寸:外包长度 a;直钩外包长度5d轴心(下料)长度:a1+a2+L其中:a1=a-1d-1.25da2=5d-1d-1.25d=2.75dL=3.14*3.5d*90/360=2.749d轴心(下料)长度:a-2.25d+2.75d+2.749d=a+3.249d=a+3.25d(七)45度吊筋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按设计下料长度=2.828h+b+100+31.37dh=主梁上下排主筋间最小净空高度-25mm。

钢筋制作下料长度简化计算方法

钢筋制作下料长度简化计算方法

钢筋制作下料长度简化计算方法(超实用)2014-08-19 17:50 专业分类:建筑施工浏览数:170961、圆钢2.5d2、一般部位变形钢筋4d3、顶层边节点变形钢筋d≤25时取6d ;d>25时取8d。

4、度量尺寸:按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采用相应的方法,对弯制成形的钢筋进行测量的尺寸。

5、下料长度:将钢筋按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弯制成形所需要的实际长度。

6、计算原理:钢筋物力特性。

7、钢筋弯曲形时,产生塑性变形,内侧压缩、外侧拉伸、轴心长度不变。

钢筋下料长度=钢筋轴心长度。

(一)箍筋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内空尺寸箍筋下料长度=内空尺寸(a+b)*2+26.5d计算方法:箍筋度量尺寸:内空尺寸(a、b);弯钩平直长度10d。

箍筋轴心(下料)长度:(a1+b1)*2+3L1+2L2+20d其中:a1=a-1.25d*2b1=b-1.25d*2L1=3.14*3.5d/4=2.749dL2=3.14*3.5d*135/360=4.123d得箍筋轴心(下料)长度:(a+b-5d)*2+3*2.749d+2*4.123d+20d=(a+b)*2+26.493d=(a+b)*2+26.5d(二)拉钩筋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内空尺寸拉筋下料长度=内空尺寸a+25.75d计算方法:度量尺寸:内空长度a;弯钩平直长度10d 轴心(下料)长度:a1+2L+20d其中:a1=a-1.25d*2L=3.14*3.5d*135/360=4.123d轴心(下料)长度:a-2.5d+2*4.123d+20d=a+25.746d=a+25.75d(三)圆钢末端加180度弯钩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外包尺寸弯钩下料长度=外包尺寸a+6. 25d计算方法:度量尺寸:外包长度 a;弯钩平直长度3d 轴心(下料)长度:a1+L+3d其中:a1=a-1d-1.25dL=3.14*3.5d*180/360=5.498d轴心(下料)长度:a-2.25d+5.498d+3d=a+6.248d=a+6.25d(四)直钩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外包尺寸1、光圆钢筋:D=2.5d下料长度=a+b-1.75d2、变形钢筋,一般部位:D=4d下料长度=a+b-2.1d3、变形钢筋,顶层边节点:d≤25,D=6d 下料长度=a+b-2.5d4、变形钢筋,顶层边节点:d>25,D=8d下料长度=a+b-2.93d计算方法:(弯心直径D)度量尺寸:外包长度a;b 轴心(下料)长度:a1+b1+L其中:a1=a-1d-D/2b1=b-1d-D/2L=3.14*(D+d)*90/360=0.785D+0.785d轴心(下料)长度=a+b-1.215d-0.215D(五)板筋直钩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外包尺寸下料长度=外包尺寸a+2h-3.5d计算方法:度量尺寸:外包长度a;h=板厚-1个保护层轴心(下料)长度:a1+2*a2+2*L其中:a1=a-2d-1.25d*2=a-4.5da2=h-1d-1.25d=h-2.25dL=3.14*3.5d*90/360=2.749d轴心(下料)长度:a-4.5d+2*(h-2.25d)+2*2.749d=a+2h-3.5d(六)圆钢末端加5d直钩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外包尺寸下料长度=外包尺寸a+3. 25d为便于施工,弯钩平直段应有3d下料长度修正=外包尺寸a+3. 5d计算方法:度量尺寸:外包长度 a;直钩外包长度5d 轴心(下料)长度:a1+a2+L其中:a1=a-1d-1.25da2=5d-1d-1.25d=2.75dL=3.14*3.5d*90/360=2.749d 轴心(下料)长度:a-2.25d+2.75d+2.749d=a+3.249d=a+3.25d(七)45度吊筋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按设计下料长度=2.828h+b+100+31.37dh=主梁上下排主筋间最小净空高度-25mm。

钢筋下料长度的准确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的准确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的准确计算摘要:钢筋弯曲前后轴线长度不变是钢筋下料长度的依据。

通过对传统下料公式的分析,并考虑钢筋直径、变形钢筋肋等多种因素影响,以及分别计算影响钢筋下料长度的外包周长、弯曲调整值和端部弯钩增加值,最后总结了一套准确的下料计算方式。

在此基础上将常用箍筋的调整值汇总成表,同时就箍筋的弯折提出了一种精确的弯折方法。

按照此表和此工艺对100mm 200 mm等多组实验梁的箍筋进行下料和弯曲实验验证,箍筋成果能很好的满足规范要求和实验需要。

由此可以对传统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进行改进和简化,为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方便。

关键词:钢筋下料长度量度差值外包尺寸弯钩增加长度1 前言钢筋的下料长度是钢筋配料加工的依据,其精确度的高低不仅影响成型后能否符合设计尺寸,而且又是直接影响钢筋绑扎,构件定位尺寸,甚至构件受力性能。

依照传统的钢筋下料公式以及各种施工书中所给的计算方法和数据,并不能十足保证下料长度的精确度,尤其是箍筋的下料长度。

另外在确定了箍筋的下料长度以后,在传统的施工书中并没有就箍筋的弯折工艺进行讲解,这就严重影响了钢筋的加工精度。

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大部分的钢筋师傅都是根据自己本身的工作经验来进行箍筋的下料和弯折,因此并没有一个精确的理论来阐述箍筋的弯折过程,这样就不便于该项工艺的准确操作,尤其是在做实验时箍筋的精确弯折成为棘手的问题。

面对上面所提到的问题,本文在总结了传统钢筋下料公式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使钢筋的下料公式更加精确,并把箍筋的调整值绘制成表,以便于更快捷准确的计算箍筋的下料长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精确的箍筋弯折方法,使得箍筋的弯折有了准确的理论指导。

2.相关基本概念2.1.钢筋的下料长度钢筋在加工下料时, 应截断的轴线长度(直线长度), 即在加工前的长度,该长度与钢筋端部的弯钩长度和弯曲钢筋的弯曲调整值有关。

2.2.钢筋的外包尺寸构件配筋图中注明的尺寸一般是钢筋外轮廓尺寸,即钢筋外皮到外皮量得的尺寸,称为外包尺寸。

施工中各种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样本

施工中各种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样本

施工中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办法现场钢筋施工办法简述(一)施工工艺1、钢筋制作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与否有错误和漏掉,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与否达到规定,通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钢筋要挂牌堆放整洁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要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钢筋。

凡重要部位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批准,并有书面告知时方可代换。

(1)钢筋表面应干净,粘着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要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

经调直后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3)钢筋切断应依照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4)钢筋弯钩或弯曲:①钢筋弯钩。

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

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不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节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某些为3d.钢筋弯钩增长长度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②弯起钢筋。

中间部位弯折处弯曲直径D,不不大于钢筋直径5倍。

③箍筋。

箍筋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箍筋调节,即为弯钩增长长度和弯曲调节值两项之差或和,依照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

④钢筋下料长度应依照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节值和弯钩增长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长长度b.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节值+弯钩增长长度c.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节值+弯钩增长长度2、钢筋绑扎与安装: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与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与否与下料表相符。

钢筋下料长度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公式

22⎪⎭⎫ ⎝⎛+=d D ABC 四、钢筋下料长度计算:1、 2、 钢筋下料长度=直线长= =3、 中间弯折处的量度差值=① 弯折处的外包尺寸A ˊB ˊ+B ˊC ˊ=2A ˊB ˊtg(α/2)② 弯折处的轴线弧长③据规范规定,D 应≧5d 得下表:4、 端部弯钩增长值:O 5、 对箍筋的要求及下料长度计算:①绑扎箍筋的形式:90O /90O ,90O /180O ,135O /135O (抗震和受扭结构)。

②箍筋弯心直径:≮2.5d ,且>纵向受力筋的直径。

③箍筋弯钩平直段长:一般结构=5d ,抗震结构=10d 。

④矩形箍筋外包尺寸=2(外包宽+外包高)外包宽(高)=构件宽(高)-2×保护层厚+2×箍筋直径 ① 一个弯钩增长值:90O ——π(D/2+d/2)/2-(D/2+d )+平直段长 135O ——3π(D/2+d/2)/4-(D/2+d )+平直段长 180O ——π(D/2+d/2)-(D/2+d )+平直段长()5.32d② 箍筋下料长度L=外包尺寸-中间弯折量度差值+端弯钩增长值 矩形箍筋135O /135O 弯钩时,近似为:L=外包尺寸+2×平直段长 6.钢筋理论重量的计算不同直径的钢筋重量= 钢筋长度×相应直径钢筋每米长的理论重量 钢筋每米长的理论重量见下表【例10-6】某建筑物有5根钢筋混凝土梁L 1,配筋如下图所示,③、④号钢筋为45o弯起,⑤号箍筋按抗震结构要求,试计算各号钢筋下料长度及5根梁钢筋总重量。

【解】钢筋端部保护层厚度取10mm ,其他位置保护层厚度取25mm ① 号钢筋下料长度:6240-2×10=6220每根钢筋重量=2.47×6.220=15.36(kg) ② 号钢筋外包尺寸:6240-2×10=6220下料长度:6220+2×6.25×10=6345 每根重量=0.617×6.345=3.91(kg) ③号钢筋外包尺寸分段计算端部平直段长:240+50+500-10=780 斜段长:(500-2×25)×1.414=636中间直段长:6240-2(240+50+500+450)=3760 端部竖直外包长:200×2=400 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值2(780+636)+3760+400-2×2d -4×0.5d =6562+400-2×2×20-4×0.5×20 =6872每根重量=2.47×6.872=16.97(kg)同理④钢筋下料长度亦为6872mm,每根重量亦为16.97(kg) ⑤号箍筋外包尺寸:宽度 200-2×25+2×6=162 高度 500-2×25+2×6=462箍筋形式取135o /135o 形式,D 取25mm ,平直段取10d ,则两个135o弯钩增长值为: [83π(D+d )-(2D+d)+10d]×2= [83π(25+6)-(225+6)+10×6]×2 =156(mm)箍筋有三处90o弯折量度差值为: 3×2d=3×2×6 = 36⑤号箍筋下料长度: 2×(162+462)+156-36 = 1368(mm ) 每根重量=0.222×1368=0.30(kg) 5根梁钢筋总重量 =[15.36×2+3.91×2+16.97+16.97+0.30×(6/0.2+1)]×5 =408.9(kg)【例10-6】某建筑物有5根钢筋混凝土梁L 1,配筋如下图所示,③、④号钢筋为45o弯起,⑤号箍筋按抗震结构要求,试计算各号钢筋下料长度及5根梁钢筋总重量。

施工中各种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

施工中各种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

施工中各种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现场钢筋施工方法简述(一)施工工艺1、钢筋制作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

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

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4)钢筋弯钩或弯曲:①钢筋弯钩。

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

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②弯起钢筋。

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③箍筋。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

④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b.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c.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2、钢筋绑扎与安装: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

(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d 2d 2.5d 若钢筋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

弯钩分为:1。

半圆弯钩2。

直弯钩3。

斜弯钩弯钩弯曲度数:180°90°45°弯钩增加长度: 6.25d 3.5d 4.5d(注意: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

)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45°90°弯钩:。

就是带弯钩啦。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

详见下表)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这个公式你也可以自己合并下下。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以梁为例)则其中:a为梁宽b为梁高c为保护层厚度d为箍筋的直径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距离。

箍筋调整值(抗震和非抗震的不同、外包尺寸减去轴线尺寸的差值就是箍筋调整值)见上图:○1中的钢筋下料长度为:200*2+6190+2*6.25*25-2*2*25=6802MM :200*2+6190(这个是直线段的长度)6.25*25(这个就是6.25d。

也就是那两个半圆弯钩的长度)2*2*25(这个是弯曲了两个90°角所产生的度量差值,弯曲一个90°度量差值是2d。

弯曲2个的话自然就2*2d,d=25mm ),度量差值是要减去的。

施工中各种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

施工中各种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

施工中各种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现场钢筋施工方法简述(一)施工工艺1、钢筋制作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

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

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4)钢筋弯钩或弯曲:①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②弯起钢筋。

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③箍筋.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

④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b。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c.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2、钢筋绑扎与安装: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如何准确计算钢筋下料长度?

如何准确计算钢筋下料长度?

如何准确计算钢筋下料长度?钢筋的下料长度是钢筋配料加工的根据,其准确度的凹凸不只影响成型后能否契合规划尺度,并且又是直接影响钢筋绑扎,构件定位尺度,乃至构件受力功能。

按照传统的钢筋下料公式以及各种施工书中所给的计算方法和数据,并不能十足确保下料长度的准确度,尤其是箍筋的下料长度。

另外在断定了箍筋的下料长度以后,在传统的施工书中并没有就箍筋的弯折工艺进行解说,这就严重影响了钢筋的加工精度。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大部分的钢筋师傅都是根据自己自身的工作经验来进行箍筋的下料和弯折,因此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理论来阐述箍筋的弯折过程,这样就不便于该项工艺的准确操作,尤其是在做试验时箍筋的准确弯折成为扎手的问题。

1、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25d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再减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 60度1d 90度2d 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

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1)90°弯折时的量度差值
中心线长:
弧ACB=
0.5π 2π
π
(2.5d+
d)
=0.25π ×3.5d=2.75d
量度长度:
A′C′+C ′B ′
=2(2.5d/2+d)=4.5d
量度差值=4.5d-2.75d=1.75d
(取2d)
(2)依次求得: 当弯折30°,量度差值为0.306d,取0.3d; 当弯折45°,量度差值为0.543d,取0.5d ; 当弯折60°,量度差值为0.90d,取ld; 当弯折90°,量度差值为2.29d,取2d: 当弯折135°,量度差值为3d。
直钢筋下料长度=直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末端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折量度差值
+(末端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折量度差值
=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构件长-两端保护层厚度
箍筋数量=
箍筋间距
+1
三、钢筋下料计算注意事项
(1) 在设计图纸中,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没有注明时, 一般按构造要求处理。
(2) 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 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有利于加工。
(3) 配料时,还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
四、 钢筋配料计算实例
【例4.1】某建筑物简支梁配筋如图4.17所示,试计算钢筋 下料长度。钢筋保护层取25mm。(梁编号为L1共10根)
【解】1. 绘出各种钢筋简图(见表4.8)。 表4.8 钢筋配料单
构件 钢筋 名称 编号

L1 梁


共③
10
根④
)பைடு நூலகம்

合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设计·
常用异型构件板金工下料尺寸的计算方法
潘 孝 良
山东建材学院 (250022)
〔摘要〕根据异型构件画展开图的原理,应用画法几何、立体几何等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几种常用异型构件板金工下料尺寸的计算方法。

〔Abstract〕Accor ding to make dev elo ped drawing principle o f no n-standa rd structural elements,with the help o f descriptiv e a nd solid geo metr y,a utho r presents sev eral com putational methods o f plat w o rker cut out size fo r no rmal no n-standa rd structural elements.
〔关键词〕异型构件 展开图 板金工
〔Ket words〕non-sta ndard;structural element;dev elo ped draw ing;pla t wo r ke r.
在许多工业生产中都会遇到料斗、物料溜管、气体管道、密闭罩等构件的制做。

这些构件往往都包含有异型构件,如斜口圆管、三节或四节弯头、异径三通管等。

这些异型构件在尺寸很大时,用画展开图的方法来确定板金工的下料尺寸就比较困难,同时也不易精确。

但目前出版的板金工下料、机械制图等书中,所讲述的都是用画展开图的方法确定板金工的下料尺寸。

本文根据该方法的原理,再应用画法几何、立体几何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常用异型构件板金工下料尺寸的计算方法,既解决了大型异型构件板金工下料画展开图的困难,又可使下料尺寸更加精确。

下面将常用的异型构件,如斜口圆管、三节直角弯头、异径三通管板金工下料的尺寸计算方法介绍如下。

1 斜口圆管板金工下料尺寸的计算方法斜口圆管制件板金工下料的展开图画法如图1所示,展开过程在此不再赘述(以下同)。

设圆管的斜截面与垂直圆管轴线平面的夹角为α,圆管半径为R,则A-Ⅰ、B-Ⅱ……等各线段的长度Li为
Li=a′1′+(R-Rcosβi)tgα(1)
一般为将圆周进行12等分,故βi为0°、30°、60°、90°……。

将这些数值代入(1)式,则可分别得出A-Ⅰ、B-Ⅱ……等各线段的长度。

图1 斜口圆管的展开
当算到G-Ⅶ值即可不再进行计算,由于图形数值是对称的,所以把上述已算出的数值按对称原理标出即可。

2 三节直角弯头板金工下料尺寸的计算方法三节直角弯头的展开方法如图2所示,其简化展开方法如图3所示。

三节直角弯头是由
·3
·
中国建材装备 1996·N o12·
两个半节和一个全节组成。

半节的两截口面夹角为22.5°,全节的两截口面夹角为45°。

当已确定弯头的中心半径R 和弯管截面直径d (=2r)时,半节展开图的各点尺寸Li 为
Li =(R-r)tg 22.5°+(r-rco s αi)tg 22.5°=(R -rcos αi )tg 22.5°(
2)
图2 三节直角弯头的展开
一般将圆进行12等分,故αi 为0°、30°、60°……180°。

将αi 值代入(2)式,即可依次求出A -Ⅰ、B -Ⅱ、C -Ⅲ等各线段的长度。

由于展开图形为对称关系,所以求出G-Ⅶ后即可不再进行计算,将已计算得出的数值按对称关系标出。

由于全节是半节的2倍关系,故将半节的数值乘以2则得全节的数值。

三节直角弯头所需钢板情况如图3(b)所示。

图3 三节直角弯头展开图的简化作法
同理可以推出四节直角弯头钢板下料尺寸的计
算公式。

3 异径三通管
异径三通管的展开图如图4所示。

设异径三通管小圆管直径d (=2r ),大圆管直径,D (=2R ),则小圆管展开图的Ⅰ1、Ⅱ1、Ⅲ1……各线段长度Li 为Li=I ′1I 1+rsin αi ·tg 〔
arcsin(
rsin αi
R
)2
〕(
3)图4 异经三通管的展开
由于画展开图时,一般将小圆管圆周进行12等分,故取αi =0°、30°、60°、90°。

将αi 数值代
入(3)式,则可分别得出Ⅰ1、Ⅱ1、Ⅲ1、Ⅳ1各线
段长。

由于对称关系,对于其它线段长无需计算,将已计算得出的数值按对称关系标出即可。

对于大型构件,为使下料尺寸更精确,可将圆周进行24等分,此时只需将计算公式中的αi 取为0°、15°、30°、45°……,分别代入计算方式即可求出24等分时的各线段数值。

在实际生产中,对于大圆管不先挖孔,以防轧卷时变形不均匀,通常是卷成圆管后再气割成孔。

开孔时可将卷焊好的小圆管,紧合在大圆管画有定位线的位置上,描出曲线形状再开孔。

请读者在实际应用时注意这个问题。

·4·
C HI N A BU IL DI N G MA T ER I AL EQUI P MEN T 1996·N o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