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PPT

合集下载

《金融监管》课件

《金融监管》课件

02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要求
介绍国内外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政策、法规和 标准。
03
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
分析保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如承保风险、投资风 险等。
04
风险管理实践与效果
介绍国内外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实践,评估其效果和 影响。
05
提升偿付能力和风险管理的建议
提出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等建议, 促进保险公司的稳健发展。
压力测试
模拟极端市场环境,评估金融机构在 压力情况下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抵御能 力。
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
内部控制
金融机构内部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流程,旨在确保业务合规、 风险可控。
外部审计
由第三方审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等进行审计,以确 保其真实性和合规性。
监管科技和大数据分析
监管科技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大数据分析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和合规问题。
04
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
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和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负责监测全球货币和金融稳定,提供政策建议和 技术援助。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制定银行监管标准和准则,促进全球银行体系的 稳定。
世界银行
专注于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以减少全球贫困和 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我国金融监管的主要挑战和问题
金融创新与监管滞后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监管机构可能面临监管 滞后的问题,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跨境金融风险
随着跨境金融业务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防范跨境 金融风险成为监管面临的重要挑战。
影子银行风险
影子银行的发展给金融体系带来了潜在风险,如何 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金融监管PPT幻灯片课件

金融监管PPT幻灯片课件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的法 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 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 策性和经批准开办的涉农商业性金融业务,代理 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服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业务上接受中国人民 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
3、多种金融机构并存
21
金融监管学—冯林
(三)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1994年—)
主要的改革: 1、建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
目的: 使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 三家: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
建立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
22
金融监管学—冯林
25
金融监管学—冯林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 产业政策、外经贸政策、金融政策和外交政 策,为扩大中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 技术产品出口,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开展 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促进对外关系发 展和国际经贸合作,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26
金融监管学—冯林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二)金融监管:
1、金融监管的概念: 泛指对金融领域(或范畴)的监督管理 关于概念:
各学者的定义及各派学说
5
金融监管学—冯林
2、金融监管学的研究对象:
为什么需要金融监管? 监管的主体是什么?谁来监管 监管的客体是什么?监管的对象 监管的内容?监管什么 监管的手段
6
金融监管学—冯林
三、内容:
金融监管教程
1
课程简介
课程渊源
金融监管学是一门新兴课程,随着金融业的 发展和金融安全地位的凸显而从中央银行学 中逐渐分化形成的独立课程。

金融监管概述(ppt 29页)

金融监管概述(ppt 29页)
协议的主要内容:
第一,定义资本的组成 第二,订出风险度量标准和风险加权的计算 第三,协议标准比率的目标
——要求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化资产的标准比率为 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4%。
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正式通过了《有 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为规范银行监管提出国 际统一的准则。2006年10月修订。
– 促进公平、有效的竞争,提高金融业的运行效率, 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 确保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目标保持一致。
东西方九个国家的监管目标综合对比
类型 国别
监管目标内容摘要
多重 目标
美国
维护公众对银行系统的信心;为建立有效率、 有竞争的银行系统服务;保护消费者;允许 银行体系适应经济变化而变化。
中国银行业监管体制沿革
• 1984年起,形成了中央银行、专业银行的二元银行体 制。PBC履行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综 合监管。
• 1992年8月,国务院决定成立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将 证券业的监管职能从PBC分离出来。
• 1998年,国务院决定成立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保 险业的监管职能从PBC中分离出来。
金融监管概述(ppt 29 页)
一、金融监管概述
是指国家(政府)根据经济金融体系稳定、有效运行 的客观需要以及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要求,通过一 定的金融主管机关,依法对金融体系中各金融主体 和金融市场实行的检查、稽核、组织、协调和处罚。
• 强有力的金融监管是当代市场经济稳健运行的重要保证。 • 目的:回避和分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保障金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确定了一个有效监管 体系所必须具备的25项基本原则,共分7大类:
⑴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 ⑵发照和结构; ⑶审慎法规和要求; ⑷持续性银行监管手段; ⑸信息要求; ⑹正式监管权力; ⑺跨国银行业。

金融监管ppt课件

金融监管ppt课件
金融体系中蕴含着促使金融危机爆发的潜在因素,使得金 融体系在经济冲击下极为脆弱。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多种风险, 而金融市场参与者对高额利润的盲目追逐,使风险不断积蓄, 并最终可能导致市场崩溃。这些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利率 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购买力风险、流动性风险、 财务风险、操作风险、诈骗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以及 体制转换等其他金融风险。
第五章 金融监管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 什么是金融监管 ✓ 所谓金融监管是指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或依法成
立的其他组织对金融活动以及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实 施监督和管理的统称。
➢广义和狭义的金融监管
✓ 狭义的金融监管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 规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在 金融市场上所有的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管,属于 经济管制范畴。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 通过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 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良好的金融秩序是保证金融安全的重要前提,公平竞争是 保持金融秩序和金融效率的重要条件。为了金融业健康发展, 金融机构都应该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规范地经营,不能搞无 序竞争和不公平竞争。这就要求金融主管当局通过金融监管 实现这一目的,以保证金融运行有序、竞争公平且有效率。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 金融监管的一般方法和手段 ✓ 事先检查筛选法:主要指金融机构建立之前的严格
审查和注册登记。在各类金融机构建立之前,监管 当局一般都要对拟建机构的地址、规模、股东人数、 资本金、竞争力和未来收益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其 目的是从总体上减少金融风险,消除金融业经营管 理中的潜在隐患。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 金融监管的目标 ✓ 金融监管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金融业的监管维持一个稳定、

4第四章 金融监管体制PPT课件

4第四章  金融监管体制PPT课件

金融监管学
不完全集中监管体制的优势和不足
牵头监管模式
几个主要监管机构建立起及时磋商协调机制,以防止监管 机构之间相互推诱,特指定一个监管机构为牵头监管机构, 相互交换信负责不同监管主体的协调工作。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是目标明确。二是通过合作提高 监管效率。 但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由谁来控制 牵头监管者并不能做到控制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金融监管学
不完全集中监管体制的优势和不足
伞式+功能监管模式 伞式+功能监管模式。这是美国自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 布后,在改进原有分业监管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监管模式。 与“双峰”模式的区别:伞式+功能监管模式是由联邦储备理事会负 责审慎监管,而澳大利亚则单独成立了审慎监管局负责审慎监管。 根据《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规定,对于同时从事银行、证券、互 助基金、保险与商人银行等业务的金融持股公司实行伞式监管制度,即 从整体上指定联储为金融持股公司的伞形监管人,负责该公司的综合监 管;同时,金融持股公司又按其所经营业务的种类接受不同行业主要功 能监管人的监督。
金融监管学
三、金融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分析
(一)不同金融经营体制下监管体制模式的选择 分业经营下的监管体制选择 混业经营下的监管体制选择 (二)不同监管模式的优势比较
金融监管学
集中监管体制的优势和不足
▪ 集中监管体制模式下,无论审慎监管还是业务监 管,都是由一个机构负责监管。
➢ 这种监管模式有以下优势:第一,成本优势;第 二,改善监管环境;第三,适应性强;第四,责 任明确。
金融监管学
第四章 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学
第一节 金融监管当局
金融监管学
一、金融监管当局和监管对象 (一)金融监管当局:

第十五章金融监管ppt课件

第十五章金融监管ppt课件
4. 作为监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者,金融监管机关处 于独特的地位,它们几乎受不到来自于市场的竞 争和约束,从而也就没有改进监管效率的压力和 动机。这会导致监管的低效率。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
12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此外,金融监管的内容、方式、手段等要适 时调整。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金融监管理论,是在政府管制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对金融业特殊性的分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2. 促进国际化的因素: ⑴最基本的是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这又突
出地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 ⑵大银行面对国内的激烈竞争和政策的某些
限制,寻求向外扩张的空间。 ⑶一些国家相继放松金融管制,形成自由化
浪潮,敞开了金融业国际化的大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⑵ 金融风险论:金融业是特殊的高风险行业; 金融业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效应;金融体系的风 险直接影响着货币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金融风 险的内在特性,决定了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对金融 业实施监管,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⑶ 投资者利益保护论:信息不对称的大量存在, 会导致交易的不公平。这就有必要对信息优势方 (主要是金融机构)的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以为 投资者创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

金融监管全PPT课件

金融监管全PPT课件
从小的角度讲,金融监管可以保护个人和家庭的 财产安全,提供一个公平的投资环境。
3
精品课件
课程内容
第一篇 金融监管基础理论 ➢ 金融监管导论 ➢ 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 ➢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第二篇 金融监管体系 ➢ 金融监管体制(监管当局、体制变迁、我国情况) ➢ 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国内外情况) ➢ 其他监管防线(行业自律、市场约束、存款保险制度) ➢ 金融监管的外部支持(法律、会计、统计支持)
金融机构之间和不同金融工具之间的区别日益模糊,金
融国际化和国际资本流动不断扩张,与此同时,金融领
域的风险也在急剧增大。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和金融在
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显著增强,通过监管保证金融业的稳
健运行日益成为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
8
精品课件
金融监管的含义
金融监管: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
联系邮箱:nktingting@
6
精品课件
第一章 金融监管导论
金融监管的含义,金融监管的本质 金融监管的要素、历史演变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作用 金融监管的目标、原则、 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组织体系、内容体系 金融监管的方法 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银行的主要监管方法 如何形成有效的金融监管方法体系
2
精品课件
学习金融监管学的意义
通过对金融监管发展历程,监管的领域和范围、 方法、手段等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增加对金融体 系发展和变化过程的理解,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 使认识更加全面。
深入理解金融监管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从大的角度讲,金融监管可以保护国家的经济发 展成果、维护经济安全和经济发展秩序、维护公 平正义。
7
精品课件
监管的本质
➢ 所有监管本质上都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需要政府或 其他部门对市场参与者进行管理,金融监管也不例外。

《金融监管学》课件

《金融监管学》课件

监管政策
2
介绍制定和实施金融监管政策的方法。
3
监管技术
讨论应用科技手段来加强监管效果和 效率。
金融监管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1 全球化挑战
探究金融监管面临的全球化挑战和应对策略。
2 技术创新
3 监管合作
讨论金融科技对监管的影响和革新。
强调国际监管机பைடு நூலகம்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结论和要点
重要性
强调金融监管对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
风险防控
监测和控制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透明合规
要求金融机构公开信息、遵守法律法规。
保护投资者权益
确保投资者的信息披露和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金融监管的机构和法律框架
监管机构
介绍主要的金融监管机构和它们的职责。
法律框架
概述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和约束条件。
金融监管的工具和方法
1
监管指标
解释衡量金融市场稳定和风险的指标。
挑战
总结金融监管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应对措施。
前景
展望金融监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金融监管学》PPT课件
金融监管学是一门关于金融市场监管的学科,旨在讲解金融监管的定义、意 义以及基本原则。本课件将为您介绍金融监管的全貌。
金融监管的定义和意义
1 定义
解释什么是金融监管,其范围和目标。
2 意义
探讨金融监管对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公平公正
确保金融市场公平竞争和公正交易。

第八章--金融监管PPT课件

第八章--金融监管PPT课件
9
对国有商业银Biblioteka 的监管的重点“三防”即:防信用风险、防市场风险、 防操作风险。
“两提”即: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 “一改”即:做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工作。 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
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 款)
10
金融监管体制的类型
单一 多头 金融业自律:指同一行业的从业者组织,基于共
第八章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的目标、内容 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风险
1
金融监管的范围
商业银行 非商业银行金融机构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和证券业以及各类投资基金 外汇市场 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保险业
2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依法管理 合理、适度竞争 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相结合 安全稳定与经济效率相结合
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 本办法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三条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
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通过制定并实施系 统化的政策、程序和方案,对风险进行有 效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改进的动态 过程和机制。
12
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联储体系 货币监理署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 全国信用社管理局(NCUA) 储蓄监管局 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
7
对金融机构监管的主要目的
(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 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 划,制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 (3)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 行业。 (4)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 它领域。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 会福利。 (5)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 传递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 的传导机制。 (6)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帐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ppt 46页)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ppt 46页)

四、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及选择标准:
(一)发展趋势: 1、逐渐从分业监管体制向集中统一监
管体制过渡; 2、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职能与金融监
管职能分离; 3、从机构监管为主转向功能监管为主。
四、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及选择标准:
(二)选择金融监管体制的标准: 1、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2、有助于
四、紧急救援:
紧急救援:是金融监管当局对发生清 偿能力困难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等紧急援 助的措施的行为。包括: 1、中央银行提供的低利贷款; 2、存款保险机构的紧急援助; 3、中央银行组织下的联合救助; 4、由政府出面救助。
第四节 金融监管体制和 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一、金融监管体制的概念和分类 二、集中监管体制 三、分业监管体制 四、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及选择标准 五、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六、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三)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 1、含义: 我国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指:
在中国人民银行、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建 立的支持、配合和沟通协调机制。
2、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内容:
(1)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与金融 监管机构监管职能的协调与配合。目前, 建立了“一事一议”的“一行三会”协调 机制,需要形成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其次, 还要建立“三会”与“央行”之间深层次 的“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协调 联防机制。
四、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具有特殊的公共性和全局性, 其特殊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金融业的监管是一个国家社 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2、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特殊行业,关系着千家万户和 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对金融业的监管不仅可以保证 金融体系自身的安全,也可以有效地保证公众利益和整个 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第九章 金融监管《货币银行学》PPT课件

第九章  金融监管《货币银行学》PPT课件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三、金融监管的意义
(一)维护信用、支付体系的稳定 (二)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 (三)保证金融机构依法经营 (四)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四、金融监管的成本 (一)金融监管的直接成本
金融监管的直接成本主要反映的是金融监管工作中 所投入的硬件设施、组织运作以及监管人才的培训 及培养。这类成本是可以计量的,是我们会计意义 上的成本,按照承担主体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由政府 负担的和由金融机构负担的。金融机构负担的成本 是执行监管条例过程中产生的费用,雇用专人、提 供材料、聘请律师等。
三、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
通过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和综合风险评级后,监 管当局要针对金融机构所存在的不同风险及风险的 严重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正常或者基本 正常的金融机构,应继续采取持续性措施加强风险 控制。
第三节 金融监管主要内容
三、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
对关注类金融机构,应针对所存在的风险种类及性 质,分别采取建议性措施或者强制性纠正措施。
第二节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一、金融监管的目标 (一)保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二)维护存款人和公众的利益 (三)保证金融机构竞争的有效与公平 (四)保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
第二节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二、金融监管的原则 (一)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 (二)依法监管原则 (三)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的原则 (四)安全稳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五)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
二、日常监管 (三)业务范围限制
这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被获准经营哪些业务、禁止 经营哪些业务。
(四)资产分散化管理
银行资产分散化管理可使银行保持较好的清偿力。 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对银行总是具有吸引力的, 因此,有必要对银行的贷款风险进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把保护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
经济学基本原理表明,在投资、消费和贸易三个决定实体经济增长的因 素中,消费是关键的和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为只有充分消费才能推 动经济持续增长。金融市场情况则更加明显,如果没有消费者参与,没 有对各种金融产品的需求,金融市场必定走向衰败。目前,中国股市最 令人担忧的正是投资者因为信心丧失而离开市场( 见图3 中的黑色部分) 2010 年7 月,奥巴马政府推出了被称为是自上个世纪30 年代以来最全 面、最严厉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Dodd-Frank 华尔街改革和消 费者保护法案》。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通过显示了美国政府对金融危机 进行全面反思后,把增加金融透明度、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金融监 管目标和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最高原则。美国政府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做法 无疑值得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学习和借鉴,所谓的保护金融消费者就是把 保护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 保护投资者利益其实就是保护股票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并不意味对投 资者做出某种优惠性的制度安排,而是在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过程中体 现出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只要股市体现了“三公原则”,任何投 资者都可以参与其中。


2. 建立投资者利益至上的制度体系
由于中国股市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定位于服务国有企业,所以,长期以来 其融资功能被过度使用,而保护投资者利益却被忽视。要改变这种状况, 体现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就必须对现有的制度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 建立投资者利益至上的制度体系。首先,要建立股票市场民事诉讼制度。 特别是要建立集团民事诉讼制度,为众多中小投资者伸张权利、维护自 身利益提供制度上的可能; 同时,引进国外的举证倒置制度,降低投资者 维权成本。打击内幕交易和价格操纵等违法行为,提高股票市场的违法 成本; 其次,强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用监管规定强制上市公司进行现金 分红或兑现分红承诺,以保证投资者最基本的投资收益,对不履行现金 分红承诺的上市公司给予必要的警示和处罚; 其三,改变现行的发行制度。 实行真正的市场化发行,加大保荐机构和保荐人的执业责任,使发行的 风险、责任和利益相匹配,在新的发行制度设计完成之前,暂停所有公 司的新股发行; 其四,降低投资者承担的显性交易成本。降低印花税,并 对单一股票亏损的投资者免除该股票的股息所得税; 放开券商的佣金管制, 取消券商与通道服务有关的所有收费项目,鼓励券商在产品服务方面进 行创新,允许券商在经纪业务方面自由竞争。






从长远来看,中国股市要真正做到把保护投 资者利益放在首位,至少应该从根本上解决 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规范监管者的监管行为 2. 建立投资者利益至上的制度体系 3. 恢复股市的基本功能 4. 完善市场的运行机制 5. 培育良好的股市文化


1.着市场的运行方向和运行效率。在没有 人对监管者实行监督的情况下,监管者自我规范监管行为对市场运行极 为重要。从现实看,监管者应从三个方面自我规范监管行为。首先,把 监管目标从追求政绩转变到保护投资者利益上来。改变以往追求融资规 模、上市公司家数的思维方式,把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和体现“三公原则” 放在监管的首位; 其次,消除市场中的选择性监管。所谓选择性监管是指 监管者在监管过程中不能对所有市场参与者一视同仁,致使一部分市场 参与者享受“超国民待遇”。选择性监管是造成股市无法体现“三公原 则”的根本原因。因此,不消除选择性监管,股市的“三公原则”就无 法真正体现; 第三,改变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监审不分的监管方式。监管 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参与制度设计和监督制度执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 市场进行监管,但现实情况是监管部门把大量的监管资源投入到行政审 批上,尤其是对发行融资、公司上市和资产重组等重大交易行为的审批。 行政审批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掌握和分配经济资源的管理方式,因为 行政审批通常与部门利益相关联,所以,监审不分已经成为监管部门不 愿主动改变、甚至不愿触及的问题。股票市场代表了市场经济中最活跃 和最有效率的部分,但监管者却一直采用体制陈旧、效率最差和部门寻 租最多的监管方式。监审不分的监管方式不改变,监管者行为就很难规 范。


4. 完善市场的运行机制
一个正常的股票市场应该包含三种运行机制:对冲机制( 也称做空机制) 、 平准机制和投资人破产保护机制。目前,中国股市的对冲机制和投资人 破产保护机制已经建立,但仍缺乏平准机制,市场的高波动性与缺乏平 准机制有直接关系。近年来,随着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一些专家学者 和从业人员不断建议监管部门建立股票市场平准基金。经验和现实都说 明,建立平准基金对于中国股市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经过20 多年的发展, 股票市场已经完全具备建立平准基金的条件。首先,可以参照对证券公 司分类监管的方式,对公募基金公司也实行分类监管,按营业收入的不 同比例进行收费,用以建立平准基金; 其次,参照成立证券金融公司的方 式建立统一的公募基金销售平台和公募基金托管平台,将其收入的一部 分用以建立平准基金; 其三,将两个证券交易所收入的一部分,甚至可以 考虑将股民缴纳印花税的一部分用以充实平准基金。按照中国股市的现 状,以上几部分资金每年将超过100 亿元,用几年的时间积累,平准基 金就会达到非常可观的规模。而且,从长远看,经过专业化经营和管理, 平准基金资产也会不断增值。股市平准基金的成立不仅为监管部门创造 出巨大的监管资源,也对全社会带有准公共性质的金融资产管理产生巨 大的示范效应。

其次,从股市总股本的构成上看,中国股市主体部分是国有上市公司。 国有上市公司,尤其是央企上市公司的股东是政府,这些上市公司的高 管本身就是政府高官,而监管部门也是政府的组成部分,这就产生了政 府监管政府的现象。在这种前提条件下,监管内涵和监管逻辑已经改变, 监管者行为必然发生异化,其结果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股市上 得不到充分体现。而事实的确如此,央企或国企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 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红利分配等方面一直享受着“超国民待遇”。在 融资者和投资者双方的博弈中,投资者永远处于劣势。目前正在激烈争 论的养老金是否应该进入股市的问题,其实质就是投资者利益能否得到 保护。只要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护,任何性质的资金以投资者身份进入 股市都是不安全的。由此可以断言,缺乏对投资者最基本的保护是中国 股市所有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3. 恢复股市的基本功能
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股票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一样有着独特 的市场功能。在合理的制度条件下,股票市场应该具备价格发现、资源 配置、直接融资和财富增值( 财富效应) 四种基本功能。遗憾的是,当前 的中国股市除了直接融资外,其他功能几乎丧失殆尽,尤其是财富增值 功能已经异化为财富毁灭功能。一个不具有财富增值功能而只具有融资 功能的股市,其实就是一个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工具和场所,它将大量投 资者的财富转移到融资者手中,并为很多机构和个人提供寻租机会,使 中国股票市场创造出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体制性造富”现象。这种财富 再分配方式因为不具有正当性,结果是严重加剧了社会不公。显然,要 保护投资者利益,就必须恢复股市的基本功能。当具备了价格发现功能 时,股市就会真正地成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而不再与经济运行相背离; 当具备财富增值功能时,股市必然显现出其他要素市场所没有的财富效 应( Wealth Effect)。


5. 培育良好的股市文化
所谓股市文化,是指包括监管者在内的所有市场参与者约定成俗并共同 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这些行为准则和价值观有的被法律法规和监 管规定所包含,有的则未被包含。按照制度经济学的概念,文化是构成 制度的基础部分。对于一个健康的股票市场来说,诚实信用和信托责任 是市场存在的基础条件,也是一切制度设计的出发点。经过20多年的发 展,中国股市未能形成一个健康的股市文化,市场上长期弥漫着并深深 影响所有市场参与者的是一种“暴富+欺诈”的海盗文化。上市公司为 了达到融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地过度包装和披露虚假财务信息,而一旦 完成融资便不再履行承诺; 像“银广夏( SZ000557) ”、“紫鑫药业 ( SZ002118) ”和“胜景山河”( SZ002525) 等公司则直接采用欺诈方式 达到公开发行股票并最终上市的目的; 一些技术上已经破产的上市公司为 了保住上市资格,竟然频繁变更审计机构,最终将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 冠以合法合规并且诱人的名义——— 资产重组,使一个个“ST公司” 成为市场追逐目标。这些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间歇性地冲击 着中小投资者,迫使他们进行逆向选择。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条 从体制内延伸到体制外的完整的食利产业链,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会有 大量的来自体制内的人员参与博弈。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中,艰难残存的 诚实信用和信托责任终将被消解,普通投资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赌 徒心理。因此,要建立良好的股市文化,首先必须改变市场中拥有各种 制度优势的强势参与者的市场行为,然后弱势参与者的市场行为才会随 之改变。显然,这又回到了制度设计和制度建设这个逻辑起点上了。


二、中国股市与经济运行背离的原因分析
中国股市的制度体系和制度结构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 原有的制度体系已不适应市场的运行和发展; 二是过大自由裁量权导致监 管者的监管行为严重异化。

首先,中国股市诞生时的社会条件决定了股市必须服务于国有经济和国 有企业,与股市相关的所有制度安排都是按照这样的目标进行设计的。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政府和监管者没有对早期的市场运行目标和制度 主体进行必要调整。从最初的发行额度只分配给国有企业,到现在的确 保大型国有企业的融资需求; 从早期的监管部门审批公开发行,到目前 的所谓保荐人制度; 从监管部门确定发行价格,到由券商和基金公司操 纵的机构询价; 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征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所谓的监管就是对股票市场这个市场经济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组成部 分仍然实行计划经济制度下的管理方式,制度安排体现的是监管者所代 表的政府意志。监管者始终把融资规模、上市公司的家数作为政绩指标 看待。但是,无论是市值规模还是上市公司的构成,无论是投资者数量 还是投资者的维权意识,今天的中国股市与20 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很 显然,既有的制度体系已无法适应中国股市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