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
明朝乡村管理制度
明朝乡村管理制度一、政治制度明朝时期乡村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乡村自治”,明初为了确立封建专制国家的统治地位,不得不进一步掩盖劳动人民的政治权利,但在农村地区却形成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自治制度。
乡村自治制度是明朝政治制度中一个比较特殊、比较先进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乡村社会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政治制度在明代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乡村政治管理体制明朝乡村政治管理主要是依靠地方官员,如乡绅、保甲等。
乡绅是地方政治的骨干,有地方户口的乡绅,就是乡邻中的重要人物,其地位尊贵,乡绅的产生、身份、资历、待遇、责任、权利等方方面面都有相应的制度规定,这一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民族的生活和社会制度紧密相联系的。
明代乡村有镇保法,明初,由于战乱频仍,民众生活苦难,村民不堪重负,导致许多农民纷纷逃入深山老林。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使农业得以发展,明太祖下令吏民合力组织镇公保甲。
镇对军事,公对民政,保负保障安全,甲维护社会秩序。
(二)乡村官制明代乡村政治管理的基本单位是“乡”,乡一般由乡官(乡绅)管理。
除了乡布监、巡操、令等官吏,还设立了常设的乡官,如乡丞等。
(三)乡村选举制度明代乡村政治管理一般采取推举官员制度,乡公一般是由四方推举产生,多半由农民连名举荐。
推荐上级官员,集体推荐下级官员。
(四)乡村自治范围明代乡村自治权力的范围包括新任用官员的考核,发动土民徭役,在部分地区,乡级政事由乡绅排定,乡绅配掌政权。
(五)乡村治安保卫制度乡村治安保卫制度主要包括乡绅执法,保甲保民等。
管理农村治安、打击盗贼成了农民的家常便饭。
乡绅、保甲是依靠农村宏大的人力和物力。
与这些制度密切相关的,还有乡村人民的自发性治安保卫行动。
这种治安保卫制度的运行,极大地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的权利。
以上是明代乡村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这一政治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为当时乡村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提供了保障。
二、经济制度明代乡村经济制度也有其特点。
明代乡村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地制度明代土地制度主要包括耕地制度、田制、地公制度等。
明代的制度与前朝有哪些改革
明代的制度与前朝有哪些改革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他的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明代,明朝采取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以推动国家的发展和治理。
本文将讨论明代的制度改革,并探讨这些改革与前朝的区别。
一、官员选拔制度改革明代进行了重大的官员选拔制度改革,以确保官员能力和道德的合格。
明代实行科举制度,考试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和殿试。
这个制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科举考试的严谨性和考试范围的扩大。
与前朝相比,明代的科举考试更加公平公正,减少了官员的世袭和贪污现象。
二、土地制度改革明代进行了重大的土地制度改革,以解决社会经济问题。
明代废除了前朝的土地集中制度,实行了均田制。
这个制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土地的重新分配和农民的土地权益保护。
明代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产出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军队制度改革明代进行了重大的军队制度改革,以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和组织性。
明代建立了固定的卫所系统和兵籍制度,加强了军队的组织和管理。
与前朝相比,明代的军队更加强大和统一,有效地保卫了国家的疆土。
四、教育制度改革明代进行了重大的教育制度改革,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
明代建立了国子监、府学等教育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教育普及。
这个制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育内容的拓展。
明代的教育制度改革为后来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五、科技制度改革明代进行了重大的科技制度改革,以推动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明代鼓励学者和工匠的创新和发明,并建立了工部、书院等科技机构,为科技研究提供了平台和支持。
与前朝相比,明代的科技制度更加完善和规范,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更加广泛。
综上所述,明代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涉及各个方面,包括官员选拔制度、土地制度、军队制度、教育制度和科技制度等。
这些改革与前朝相比,更加注重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和社会发展。
明代的制度改革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
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明代教育管理制度是明朝在教育领域的管理组织和制度安排的总称。
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在秦汉、唐宋等前代教育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进步的结果。
在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的重点主要包括官学的设立、升迁考试、教职员工的选拔和培养、教材编纂和宣教等方面。
下面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明代官学的设立是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基础。
明宪宗朱见深在建文年间曾颁布圣谕,要求各地设立文官教育机构,以培养各地文士。
明正统二年(1437年),正式设立府学,经过多年的发展,最终形成县学、州学、府学、特进学四级院校体系,这是明代官学制度的核心。
其次,升迁考试是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的进士科考试是最高级别的升迁考试,进士科的主要科目包括经义、诗词和策论等。
此外还有举人科、才子科等次级考试,这些考试是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
通过升迁考试,明代政府对教育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明代教职员工的选拔和培养是教育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明代设立了一套层级清晰,体系完备的官员选拔和培养制度。
按照明代的规定,官员需要通过官吏试和乡试等考试才能晋升,而教职员工也需要通过考试才能晋升到高级学府的教职岗位。
此外,明代还实行了编修教材和科举辅导的制度,通过培养教师和编纂教材的举措,来提高教育质量。
最后,明代教育管理制度还注重教材编纂和宣教。
明代重视编纂和出版教材,各级学府都有专门的教材编修和监督机构。
除了官方编撰的教材,明代还鼓励民间编纂和出版教材,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同时,明代政府也通过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明代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成果,以提高社会对教育的认同和支持程度。
总之,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管理模式和经验。
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实施,为中国古代教育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这一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考试制度的僵化、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等问题。
研究明代教育管理制度,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对于推动当前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8章 明朝的教育
第8章明朝的教育一、明朝的文教政策明太祖朱元璋深刻地认识到学校教育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
因此,早在立国之初,就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
实行这一政策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广设学校,培育人才明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学校教育。
在中央,明朝便有南北两个国子监,同时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学校,从而从京师到郡县以及乡村地区,建立起了学校教育网络。
明初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2.重视科举,选拔人才明朝选拔人才的制度原来主要有两种:荐举和科举。
后科举日重,荐举日轻,士人都以科举登进为荣,而荐举则名存实亡。
科举日益成为明朝最主要的选士制度。
明朝科举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
“科举必由学校”。
这样,科举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学校以科举考试为目的,两者紧密结合,共同为当时的社会政治服务。
3.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明朝统治者广设学校,重视科举,是为了培养和选拔他们所需要的治术人才。
因此,在积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同时,也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重要的有以下三点:(1)推崇程朱,删节《孟子》;(2)严格管理学校,禁止学生议政;(3)屡兴文字狱。
二、明朝的官学制度明朝官学按其设置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
中央设立的主要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武学等。
地方设立的主要有府学、州学、县学,以及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卫儒学、都转运司儒学、宣慰司儒学、按抚司儒学,此外还有武学、医学、阴阳学和社学等。
其中国子监属大学性质;武学、医学、阴阳学属专科学校性质;各府、州、县学和都司、行都司、卫、都转运司、宣慰司、按抚司儒学相当于中等学校性质;社学属小学性质;宗学是贵胄学校。
在教育行政管理方面,国子监同时又是明朝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关,长官为祭酒,司业为其副,主管中央官学的政令。
地方教育行政机关,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各直省设置儒学提举司。
明朝地方教育行政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三、明朝的书院1.明朝书院的发展明朝的书院由于受统治阶级文教政策及其内部矛盾的影响,其发展经历了沉寂——勃兴——禁毁的曲折过程。
明朝的教育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重视教育,早在明朝立国之前,就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将元朝集庆路儒学改为国子学,创建了中央最高学府.建国之后,又在地方建立了府、州、县学。
此外,还有各种儒学及宗学、社学,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学校制度. 为了实现朱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江山永固,明初统治者将教育作为基本国策纳入其建国治国方略之中。
将学校的办学宗旨定位为“育才”与“教化”,通过构建以套较为完整、实用的教育制度践行学校教育功能。
明中期以后,由于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僵化,科举弊端逐渐显露,举子们往往不是潜心攻读经书,而仅视官学为取得应试资格的场所。
官学衰落,变成科举的附庸,学校“养士”的职能发生了异化,学校有名无实。
时至明末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一批教育思想家在抨击封建专制政治制度,批判腐朽的科举制度和空疏学风的同时,提出了种种教育改革的主张,藉此拓展学校教育的功能。
指出学校除“养士”外,还应担负起参与时政、针贬时弊的政治重任;由于深感理学的衰败腐朽,尤其是虚无学风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他们一致强调学以经世致用的为学宗旨,反对空谈性命,强调经世济国;针对当时的社会习俗弊端,黄宗羲提出社会教育的主张,指出学校负有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黄宗羲、顾炎武还深刻揭露科举制度的种种危害,并提出了选拔人才的改革建议。
所有对学校教育功能提出的新设想,无不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明代的学校教育制度1.中央官学(1).国子监明代的国子监建立于明太祖初定金陵时改应天府为国子学,后来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名曰国子监。
至明成祖永乐元年又在北京建国子监。
皆置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各一员。
北京的国子监主要建筑有集贤门、太学门、琉璃坊、辟雍泮水、彝伦堂及四厅(典簿、绳愆、典籍、博士)、六堂(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还有御书楼和敬一亭。
绳愆厅是国子监监丞的办公处,主管国子监的监督核查,稽查师生勤惰、教学效果、财务收支,管理学籍,监督使用国子监印信,对违犯监规,无故旷课或擅离学舍的监生予以纠举惩治,相当于今天的教导处.博士厅是国子监内教师阅卷、备课以及暂时休息的地方,类似于现在的教研室,国子监教师有博士、助教、学正、学录。
明清的学校教育制度
明清的学校教育制度明清之际,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经历了重大的改革。
在此之前,中国的教育多是私塾制度,虽有不乏杰出人才,但整体上仍然偏于封闭。
明代以来,对于公共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教育制度也逐渐得到了改善。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兴起在明代初期,主要的公共教育机构是县学和府学。
县学和府学不像私塾那样依赖于个体教师的经验和培训能力,它们架构完备,有自己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
同时,学校教育也开启了一种新的时代,将“国学”正式引入教育课程。
从庆历年间(1041年-1047年)开始,科举考试便成为了进入官场的唯一途径,由此使得学校教育体系的需求更加强烈。
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各级政府不断修建县学和府学,招聘专业老师,让更多的青年才子接受教育,参与到科举考试中。
二、学校教育体系的构成县学和府学课程的设置基本相似,包括文、史、经、子等四大类,每大类下设若干科目。
文既有语文和数学,史则有史地、史传等;经则包括《周易》、《诗经》、《尚书》和《礼记》等经典,子则包含《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等,这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经典。
县学和府学课程的设置并非静态不变,随着时代的推移,它们也逐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调整,例如在明朝的后期,科举考试进一步扩大了对于乡村人口的需求,因此,县学的数学教科获得重视,地理、农林等教科也逐渐补充进了课程中。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在府学的基础上新建学馆,暨古的南北朝时期就开始形成的方志学馆,则向府学和县学“借鉴”,将方志、地理、历法等专业知识注入教育体系中。
多种机构的建立也反映了对于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视程度。
三、教师和学生县学和府学的教员主要由省面县级官员充任,也有特别委派的专门掌握学术知识的人员。
在府学中还设有助教,帮助学生完成学术任务。
学生的核心是由经过“选贤安良”的推荐,或者是已接受过私塾系统基础教育的适龄儿童组成。
一些细节,例如学生入学时需要根据身体条件和家庭背景进行分班,入学后需服从严格的纪律规定等,均体现了当时教育体系强调的“德育、智育、体育”理念。
明代地方管理制度
明代地方管理制度一、地方官员的任免制度明代地方官员的任免制度经过了不断的完善。
明代实行了严格的考试录用制度,即科举制度。
在明代,地方官员都是通过举人、秀才等科举考试选拔上来的。
明代科举考试设置了明经、义经、明法、明算等课目,通过科举考试录取的官员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行政能力,因此地方官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
此外,明代还设立了一系列官职,如知府、知县、通判等,不同的官员负责不同的地方管理工作,使地方管理工作更加有序。
明代还规定了官员的任期,通常为三年或四年,任期结束后需要进行考核,表现优秀的官员可能会得到续任的机会,而办事不力的官员将会被追责或调离职务。
这一严格的任免制度有效地限制了官员的权力滥用,提高了地方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税收制度明代的税收制度相对完善,主要包括田赋、商税、工商税、杂税等。
田赋是明代最主要的税收形式,农民需要按照耕地的面积缴纳田赋,以及捐纳各种杂役。
此外,商税主要是对商业活动进行征税,工商税则是对手工业和商业纳税,这些税收都为国家提供了财政收入,为地方管理提供了经济基础。
在税收征收过程中,明代还规定了一些法律条款,如不得私征民赋、限制苛捐杂税等,保障了民众的利益。
此外,明代还实行户口调查制度,对人口进行登记,确定纳税的范围和额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漏税现象,提高了税收的征收效率。
三、司法制度明代的司法制度得到了系统的规范和建设。
明代首先设立了巡抚、督抚、巡按等官职,对地方司法进行管理和监督。
此外,明代还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司法程序,包括审讯、裁决、执行等环节,保障了公平正义的实施。
明代还制定了一系列刑罚法律,对犯罪分子进行惩罚,维护社会秩序。
四、教育制度明代的教育制度主要以科举制度为主导。
明代设置了太学、府学等教育机构,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使得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
同时,明代还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兴办民族学校、注重教育儒学思想等,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总的来看,明代地方管理制度在官员选拔、税收征收、司法规范、教育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当时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明代官学教育管理制度
明代官学教育管理制度首先,明代官学教育管理制度在招生方面十分严格,对学生的选拔有一定的标准和程序。
在明代,官学的学生选拔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出优秀的学生,他们将成为宦官、官员或科考生,这些人将会接受专门的培训。
另一种是通过学生家庭出身来选拔学生,主要是本地世族子弟。
无论是哪种途径,都经过了严格的选拔过程。
在科举考试中,考生需要通过乡试、会试和殿试三轮考试才能成功。
而世族子弟也需要向官学的管理机构提交相关材料和证明。
这种选拔制度保证了官学学生的素质和水平,也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严谨的基础。
其次,明代官学教育管理制度在课程设置方面也非常完备。
官学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经义讲习、养正训诫、经书修习、武艺练习等多个方面。
在经义讲习中,学生需要学习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这些经典被视为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养正训诫中,学生需要接受师长的教训,学习如何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在经书修习中,学生需要反复地研读经典,通过不断地诵读和默记来掌握其中的精髓。
在武艺练习中,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武艺技能,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可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和自律性。
这些课程的设置,使得官学学生在品德、知识、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培养。
此外,明代官学教育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方面也非常严格。
官学的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师岗位设置、教学目标设定、课堂教学实施等多方面。
在官学中,教师被视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们不仅需要精通经义,还需要有着高尚的品德,能够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在教学目标设定中,官学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经典,更要将经典所包含的思想内涵融会贯通,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师需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实际操作和思维训练。
这种教学管理制度保证了官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最后,明代官学教育管理制度也注重师资培养。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教育
第六章明清时期的教育1,教学时数:5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教育发展到顶峰,同时也走向没落的时期.应了解明清学校的发展状况,了解和掌握监生历事制,六等黜陟法,旗学等,了解和掌握王守仁,王夫之,颜元的具有自身学派特点的教育思想.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监生历事制,六等黜陟法,旗学,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王夫之的教学思想,颜元的实学主张.3,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是明清两代教学制度的特点,王守仁的儿童教育,王夫之,颜元的教育思想.4,教学难点难点为心学.5,教学内容第一节明清的教育制度明清文教政策明代的文教政策1,大力推崇程朱理学明太祖虽出身贫寒,文墨不多,但从历史的经验教训和他自身的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世治宜用文"的道理,因而坚持"文以治天下"的政策,推崇程朱理学则是这一政策的具体体现.明统治者竭力推崇程朱理学的正宗地位.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学者讲学"一宗朱子之学","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同时,还明确规定国家取士,说经者以宋儒传注为宗.科举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答题代圣人立言,一切要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命翰林学士胡广等编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颁行天下,作为钦定的教科书.此外还屡次表彰程朱后人及其门人,以此来提高程朱理学的社会地位.2.文化专制,禁锢思想明统治者在积极发展文教事业的同时,也采取种种措施,加强思想控制,大力推行文化专制统治.如明太祖认为《孟子》中有些思想不利于君主专制统治,就下令将孟子撤出孔庙,后来令人将书中的语句85条尽行删除,并规定这些内容不能作为科举命题,取士的内容.除此之外,明政府加强对官学的管理和控制,在国子监设立"绳愆(qian )厅",对违规师生有执行刑罚的权利.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还屡兴文字狱,以莫须有的罪名,残酷迫害士人.其目的就是大造恐怖气氛,压制士人的思想,使人们俯首贴耳地服从其统治.清代的文教政策清统治者入关后,即开始注重文化教育事业,确定了"兴文教,崇经术"的文教政策.1,尊孔崇儒,提倡程朱理学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巩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清朝统治者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清历代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和儒术,如祭孔,给孔子追加封号,袭封孔子后人,顺治元年(1644年)封孔子第六十五世孙孔允植为"衍圣公",二年,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康熙二十二年亲书"万世师表"匾额,悬挂于全国各地孔庙.并将此作为笼络汉族士人的手段.在尊孔崇儒的同时,清统治者还大力提倡程朱理学.通过封袭朱熹后人,将朱熹配享孔庙,并命人编辑《朱子全书》等措施推崇程朱理学.经统治者的提倡,程朱理学成为清办学育才的指导思想.2,笼络,利用汉族士人清统治者采取各种手段,笼络,控制和利用知识分子.第一,通过开科取士,吸收士人入仕参政.第二,设制科,荐擢人才.第三,组织学者编纂大型书籍,笼络士人,宣传所谓的文治盛世.3,加强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清政府在对士人实行笼络利诱的同时,亦采用高压手段进行严厉钳制和残酷镇压.主要有:第一,严禁立盟结社.顺治十七年(1660年)颁旨:"士习不端,结社订盟……著严重行禁止."第二,销毁书籍.对于那些不利于专制统治的书籍进行销毁.第三,大兴文字狱.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曾多次大兴文字狱,屠杀知识分子,以此迫使他们埋首故纸堆中,不参与时政的议论和研究. 二,明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明统治者对学校教育十分重视,明太祖曾说:"治天下当先其重其急而后其轻且缓者.今天下初定,所急者衣食,所重者教化."(一)中央官学中央官学主要设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武学等.1.国子监明代的国子监建立于明太祖初定金陵时(1365年)改应天府为国子学,后来到洪武十五年(1382年)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名曰国子监.至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又在北京建国子监,从此,国子监有南北之分.以北京的为京师国子监,而以旧国子监为南京国子监.国子监学生称为监生. 明代国子监在教学制度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于洪武五年(1372年)创立监生历事制度.即国子监学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就分拔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大学的教学实习制度.第二,实行积分法.明代国子监为六堂三级,监生按其程度入各堂肄业,然后逐级递升,升到最高一级时,实行积分法.2.宗学明代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贵胄学校.招收世子,长子,众子,将军,中尉年未弱冠者入学,称为宗学.3.武学明设有中央武学和地方武学.正统六年(1441年)设京卫武学;正统七年设南京武学,招收都司,卫所应袭子弟年10岁者,由提学官选取送于武学读书.学习期间的待遇和考试办法与儒学生员相同.(二)地方官学明朝的地方官学,按性质划分,可以分为儒学,专科学校和社学.1.儒学有按地方行政区划设立的府学,州学,县学;有按军队编制设立的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卫儒学;以及在谷物财货集散地设置的都转运司儒学;在土箸民族聚居地区的宣慰司儒学和安抚司儒学等.府,州,县学设置比较普遍,学生通称为生员,生员分为廪膳生,增广生,附学生三种,廪膳生员在学期间由政府提供伙食.生员实行动态管理,初入学者为附学生员,参加岁,科两试,成绩优异者,可依次递补为增广生,廪膳生,廪膳生员可通过贡监进入国子监肄业.2.专科学校此类学校包括武学,医学和阴阳学.3.社学明社学是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官学.招收8岁以上,15岁以下的民间儿童入学,带有某种强制性."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主要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然后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明社学是对元代社学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三,清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清代官学制度基本上沿袭明代旧制,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大类.(一)中央官学1.国子监国子监也称国学或太学,始设于顺治元年(1644年).并仿明制分六堂教学,凡国之贵游子弟,皆可考选入监学习,满州功臣子弟有志向学的亦请送监肄业,国子监的生徒分为监生和贡生两类.学习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性理大全》等,并通《十三经》,《二十一史》及清朝有关的诏,诰,表,策论,判等,乾隆时还学《钦定四书文》,可见清国子监教学已严重受到科举制的影响.2.宗学,觉罗学宗学是为清宗室子弟设立的学校.八旗各有宗室,凡尚未受封的宗室子弟,年满10岁以上者,皆入学学满书,由满州生员充任教师.觉罗学是专为清觉罗氏子弟设立的学校,八旗觉罗氏八岁以上,十八岁以下子弟,俱令入学.3. 八旗官学,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这三所学校都是为八旗子弟设立的旗学.4.算学,俄罗斯文馆算学初于康熙九年(1670年)在八旗官学中挑选学生学习,直至乾隆三年(1738年)才在钦天监附近设立专门的算学馆.俄罗斯文馆是清政府为了培养俄语人才而设立的一所俄文学校,创立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地方官学清代的地方官学,主要有按地方行政区划设立的府学,州学,县学;按军队编制设立的卫学以及在乡镇地区设立的社学;为孤寒儿童及少数民族子弟设立的义学;在云南边疆地区设置的井学等.清代的官学制度基本上沿用明代,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有:第一,重视八旗子弟教育,广泛设置各种名目的旗学.第二,在府,州,县学中创立"六等黜陟法"对生员实行动态管理,使他们的升降与学业成绩紧密挂钩.第二节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王阳明(1472-1528年),本名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为他曾在阳明洞读书,讲学,自称为阳明子,后世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王阳明出身在官僚家庭,父亲王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他考中进士后,历任各种地方官职.在任官期间,多次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的造反起义.同时他又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于是所到之处,制定规约,开办社学,书院,并亲自讲学.正德三年(1508年),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在那里开创龙冈书院,从事讲学活动.次年,又到贵阳的书院讲学,开始倡导"知行合一"说.正德十三年(1518年)他在江西任官期间,修建濂溪书院并讲学其中,又集门人于白鹿洞书院.后又在浙江设立稽山书院.明中叶后书院兴旺,与王阳明积极倡办书院有直接关系.王阳明年轻时信奉程朱理学,但在修行中对朱熹的为学之道产生了怀疑.他最终领悟到,"理"就在我心中.于是与程朱理学分道扬镳,转向承袭陆九渊的"心学",后人将他们的思想合称陆王心学,成为理学中的重要派别,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王阳明死后,他的弟子后学继续传播和发展阳明学,虽然在政治地位上取代不了程朱理学,但在思想界的影响巨大,而且远播海外.王阳明的语录,文录,杂文,由其弟子汇编成《王文成公全书》(也称《阳明全书》).其中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主要是《传习录》.二,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为基础的.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中.所以他不承认有客观存在的"理",认为"心即理",这就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核心,万事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心所固有的,是由心派生出来的.而心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是道德生成的根本及为人的本质所在,良知就是天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物欲,邪念所蒙蔽,就象明镜常为尘埃蒙蔽而失去明亮一样.除掉物欲,邪念,也就是做为善去恶的工夫,从而恢复本心,这就是"致良知". 他指出:"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而已."它的内涵,也就是理学家共同强调的"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说:"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三, 论道德教育(一)致良知的教育目的王阳明不同意朱熹"格物穷理"的主张,认为认识"理",从本质上说,不是外求的过程,而是体验"吾心之良知".按照"心即理"的原理,"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亲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亲之理".其他道德也是这样.如果"理"只是外在的道德认识,而不进入自己的内心,那就会是说的,做的是一套,而心里想的可能却是另一套.或者要求别人的是一套,要求自己的却是另一套.他看到社会道德虚伪的一面,想从匡正人心的根本途径来维护封建道德.(二)道德修养原则1. 立志树立正确,坚定的志向是致良知的前提,也是致良知的体现.王阳明认为,无志向的人,"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痛痒,恐终不济事."所以他强调:"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立志与勤学紧密相关:"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只有立定志向,方能勤学不倦;而立定志向后,也必然会勤学不倦.这确实说到了根本之处.2. 自得致良知本身就意味着自求自得.自得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自我得之,而不是靠别人包办.他说:"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自一了百了.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教师应起"点化"的作用,但归根结蒂还得由学生自己消化,否则教师也点化不了.二是自觉地有所得,而不是迫于外部压力不得不学,所以王阳明强调要立志,"凡学之不勤,必志之未笃也."三是得之于己,即最终要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致良知的结果.王阳明并不反对读书学习,特别是读经,但与朱熹的宗旨有所区别.朱熹强调从经书中去钻研圣贤之道,即穷理.王阳明则认为:"《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经书的精神实质("理")是与自己的本心相通的.读经的目的正是要通过体认经书的理,来启发自己的良知.因此,王阳明主张读书贵精而不在多.他指出:"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意,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复.久则义理浃洽,聪明自开矣."读书还必须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他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不敢以为是也."这里体现出反盲从,反迷信的倾向,也被正统程朱理学派视为异端邪说,斥之为"病狂丧心之人".由此可见,阳明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思想解放的作用.3. 知行合一王阳明所说的"知"和"行"主要是就伦理道德而言, "知",是"知善知恶",即人们的道德认识;"行"是"为善去恶",即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包括情感,如他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作为"致良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其含义,一是指"知"和"行"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是同一过程中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二是指"知"和"行"并进,缺一不可.如不重"知",仅重"行",就会"冥行妄作",缺乏遵守道德的自觉性;如只重"知"不重"行",就会"悬空去思索",没有实效.因此,他主张"知行合一",将"知"和"行"统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基准是"良知","天理", 但他注重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对于矫正社会上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风气,是有积极意义的.四,儿童教育思想王阳明"心学"的教育思想,特别体现在关于儿童教育的见解和主张上,因为儿童阶段人欲尚少,良知容易体认,所以儿童教育更应搞好.他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等文中相当集中而深刻地论及儿童教育问题.王阳明对当时束缚儿童,摧残儿童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抨击.他认为当时的儿童教育,只注重读书考试,对儿童一味要求约束而不知正面引导,期望其聪明却不知用善法来培养.甚至用种种惩罚手段,对儿童就像囚犯一样,这样儿童也必然将学校看作是监狱,将师长看作是仇敌,靠说谎来掩饰其顽皮,靠逃学来满足其游玩的意愿,结果是教育的失败.有鉴于儿童教育中的严重问题,王阳明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他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因此强调一定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以诱导,启发,来代替"督","责"等传统手段. (一)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王阳明多次强调要"随人分限所及",所谓分限,是指儿童的认识水平和限度.他以走路为喻,婴儿只能扶着墙壁学习站立,移步,幼童可以在庭院中走,跑,跳,登,成人则可以出远门旅行千百里.儿童处于"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的身心发展时期,学习必须是循序渐进.负担一定不要过重.他主张:"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恶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要使儿童经常保持精力有余的状态,这是十分有价值的观点.看起来教学进度是放慢了.而每个人的情况又不相同.他说:"人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教学就像治病一样,"初无一定之方",根据病人体质,病情,"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 .王阳明的因材施教不仅要避短,而且要扬长.他说:"圣人教人,不是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有尊重和扶持个性发展的倾向,态度更为积极.(二)教学活动的多样化针对儿童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王阳明主张教学应该力求生动,多样化.要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如"歌诗"不仅是精神陶冶,同时在高声吟咏歌唱的过程中,还可以调节,宣泄情感."习礼"不仅是训练礼仪,还可以通过礼仪动作的练习,达到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作用."读书"也不仅是增长知识,开发智慧,还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来表达志向.王阳明还制定了一个日课表,将每天的功课按考德一一诵书背书一一习礼或课仿一一诵书讲书一一歌诗的次序安排.上午,学童背书,诵书,然后习礼.下午,诵书讲书,然后在歌诗声中结束一天的课业.歌诗还分班组或全体同时进行:"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流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这样的教学安排可谓动静交替,使儿童不致于感到过于单调和疲劳,有助于保持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比起传统教育一味地读书背书来,确实是耳目一新,充分注意到儿童的身心特点.第三节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大动荡时期,空前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兴起于东北的满族贵族趁势入关,建立了清王朝.一批儒家士大夫认真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在不同程度上,都将程朱理学空谈心性义理视为导致国运衰败的重要原因.明中叶后阳明学兴盛,促进了思想解放.明末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等陆续来华,带来了早期的西方科学文化,使中国学者开阔了眼界.于是,明末清初出现了一股新的学术思潮,其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理学进行深刻的批判,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在哲学思想上具有唯物主义特色,在政治思想上表现出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倾向,在教育思想上也有许多别开生面的进步观点.王夫之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后期隐居于湘西蒸左石船山(今湖南衡阳县曲兰),故后人称他为船山先生.他自幼聪明过人,14岁就考中秀才,后读书于岳麓书院,24岁考中举人.两年后明亡,王夫之曾起兵抵御清军南下,失败后隐居山野,始终没有投降清朝,专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长达40多年.王夫之的思想受张载的影响较大,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论,并与当时的实学思想家们遥相呼应,互相补充,形成系统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他的哲学思想是我国古典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峰.他提出许多充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教育观点,对明清以后许多教育家都有巨大影响.王夫之著述总计400多卷,800多万字.现存《船山遗书》有72种,258卷,遍及经,史,子,集各部,也是古代最高产的学者.二,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从先秦诸子至宋明诸儒,在人性问题上都立足于先验论,纠缠于善恶的分辨.而王夫之的论述则完全不同,他主张:"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在《尚书引义》中,王夫之把人"性"分为"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所谓"先天之性",即人的"自然之质",主要指耳,目,口,鼻,心等感官的功能.所谓"后天之性",即通过后天的"习"获得的知识,才能和道德观念,善恶均有,也可以说无所谓善恶."性"应该是先天与后天的结合,人生长,发展全在于"习"的作用,这就是他所说的"习成而性与成".具体而言,"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影响人的"先天之性",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增强和发展;二是使人获取知识才能,形成道德观念,王夫之称之为"习性"或"后天之性";三是革除因"失教"或教育不当而成的"恶习"(主要指人们的思想品德问题).王夫之认为,人性就是"习"的过程中"日生日成"的.可见,王夫之反对"生而知之",生来就善或恶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三,教学思想(一)因材施教王夫之指出,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他们质有不同,有刚有柔,有敏有钝;志量不齐,有大有小;德行不同,有优有劣;知识不等,有多有少,有深有浅等等.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施教,即"因人而进".他说:"君子之教因人而进之,有不齐之训焉."教育要适合每个人的发展状况,各如其量地进行教学.(二)"施之有序"王夫之认为,事和理都有序,人的能力也是逐步发展的,因而教学也应循序渐进,不躐等.王夫之将教学分为有序的五个步骤:"始教之以粗小之事,继教之以粗浅之理,继教之以精大之事,继教之以精大之理,而终以大小粗精理之合一."他认为这五个步骤是不可分割,先后贯连的.在学者方面是个由近及远,由低至高的不断学习的过程.(三)"学思相资以为功"王夫之认为,学与思的关系是相互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依赖的关系.他说:"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他认为两者不可偏废,而必须紧密结合.学与思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识愈是广博,思考就愈深远.思考产生困惑,必定会促进人们更勤奋的学习.四,道德观和道德修养论(一)道德观王夫之反对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目标.他认为"理"与"欲"是统一的,"天理"就在"人欲"之中.从人们对声,色,味的倾向性追求中,"廓然见万物之公欲,而即为万物之公理".没有脱离"人欲"的"天理",所谓"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 .所以,靠革尽"人欲"来求得"天理"是荒谬的,人欲完全没有了,也就不是活生生的人了,哪还有什么天理王夫之认为"理与欲皆自然而非人为" ,即人欲是人类生存的自然要求,是保证人类生存的合理要求,禁欲是违反人性的.理在欲中并非说欲即是理,纵欲也是不对的.理只是正当的欲望的反映:"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也."所以王夫之主张既不是禁欲,也不是纵欲,而是节欲和导欲.首先要承认欲望总。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题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题《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题1、儒、墨私学的管理有何异同之处?答:儒学私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积极从政的贤才,以“有教无类”为招生原则,有来自各国诸侯赠予的经费,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组织管理不是凭借规章制度而是倡导道德理性;墨学私学以“爱利天下”的“兼士”为培养目标,在招生上更彻底地做到了“有教无类”,经费上相当部分来自自力更生,教学上重实践和创造,科学技术的教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墨家私学课程的特色,有严格的组织管理,纪律严明,既带有宗教色彩又有某些行业规矩。
2、稷下学宫管理的特点有哪些?答:稷下学宫是战国时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由养士制度发展而来,是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特点有四:稷下学宫由官方出资而由私家主持;实行自由讲学求学、自由择徒求师;无论是政治、人格和生活上,教师待遇很高;学生管理制度化,制定有学规,这是中国教育管理史上的第一次。
3、孔丘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主张有哪些?答: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主要管理思想:(1)教育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教育引导社会的健康发展,教育作为社会管理手段具有独特功能);(2)以“仁”为核心的教育管理主体观,基本内涵是关心人、重视人、爱护人;。
(3)以“仁”为原则的管理原则与方法:①治人之道,莫急于礼;②已所不欲,勿施与人;③使民也义;④择乎中庸;⑤学而优则仕。
孔子第一个系统总结了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并给以理论表述,提出的不少教育管理原则奠定了儒家管理思想。
4、孟轲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主张有哪些?答:孟轲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史以孔孟之道相称。
(1)基于“性善论”1的教育管理思想。
(2)“仁政”首重教育与管理。
(3)教育管理是社会分工的需要。
(4)不假外求的管理主体观—----道德自觉和认识自觉。
5、墨家提出了哪些教育管理原则?答:(1)“兼相爱,交相利”的人际关系原则。
(2)“尚贤”的用人原则。
(3)“尚同”的组织原则。
明代采取的管理制度是什么
明代采取的管理制度是什么一、地方管理制度在明代,地方管理制度相对完善,主要包括州、县、乡等级的官员和机构。
州、县、乡等级的官员分别被称为知州、知县和知乡,他们负责管理和监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政务、经济、教育、军事等工作。
此外,在地方管理中还设有一些特殊的机构,如县学、乡贤学、保甲、祠堂等,这些机构都是明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管理制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即科举制度。
明代的科举制度是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的实施促进了社会的流动,使得人才得以充分发挥,也为中国古代治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军事管理制度明代的军事管理制度相对完善,主要包括京畿、边防、水师等方面的官员和机构。
京畿官员负责维护京城和周边地区的安全和稳定,边防官员负责保卫边疆地区,水师官员负责管理水师和海岸防御等。
此外,在军事管理中还设有一些特殊的机构,如武备道、镇抚司、屯田制等,这些机构都是明代军事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军事管理制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即额马制度。
明代的额马制度是通过给予额马(额外的军饷)来激励军队官兵的一种制度,它的实施有助于保持军队的战斗力,提高军队的士气和忠诚度,也为明代的战争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三、财政管理制度明代的财政管理制度相对合理,主要包括税收、赋役、货币等方面的官员和机构。
税收官员负责征收和管理各种税种,赋役官员负责管理和监督农民的赋役,货币官员负责管理和发行货币等。
此外,在财政管理中还设有一些特殊的机构,如度支、户部、兵部等,这些机构都是明代财政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管理制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即盐铁专营制度。
明代的盐铁专营制度是通过对盐铁的专营来调控盐铁市场,控制盐铁的价格和质量的一种制度,它的实施有助于增加国家财政的收入,稳定社会的经济秩序,也为明代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四、文化管理制度明代的文化管理制度相对宽松,主要包括教育、科举、出版等方面的官员和机构。
明代基层管理制度
明代基层管理制度一、政治方面在政治方面,明代的基层管理制度主要通过官员任命、土地制度和赋税管理来实现。
在明朝,地方政权实行了一套由中央政府派遣士大夫管理地方事务的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中央政府委派的官员主要通过举荐、选举等方式来选拔地方士绅,然后将其派遣到地方来担任县、乡的官职。
这些官员在地方上具有很大的权力,能够对地方人事、财政、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管理和调查。
另外,明代的土地制度也是基层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明朝,土地制度主要包括租佃关系和土地征收制度。
通过这两个制度,中央政府能够对地方农民的生产、生活等方面进行管理和调节。
另外,中央政府还通过对土地的赋税来征收财政收入,这也是基层管理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的来说,在政治方面,明代的基层管理制度主要通过任命官员、土地制度和赋税管理来进行管理和调节。
通过这些方法,中央政府能够有效地控制地方事务,维持社会秩序。
二、经济方面在经济方面,明代的基层管理制度主要通过土地所有制、农田水利、市场管理等方面来进行管理和调节。
在明朝,土地所有制主要是封建制度,大多数土地都属于皇室和贵族所有,普通农民只能通过租赁、佃耕等方式来进行耕种。
在这个制度下,地方官员可以通过对土地的管理和调节来控制农民的生产活动。
在农田水利方面,明代政府也进行了一些管理和调节,主要是通过修筑水库、引水渠等方式来改善农田的灌溉条件。
在市场管理方面,明代政府也实行了一套市场监督制度,主要是对农产品的价格、质量等方面进行管理和调节。
总的来说,在经济方面,明代的基层管理制度主要通过土地所有制、农田水利和市场管理等方面来进行管理和调节。
通过这些方法,中央政府能够有效地控制地方经济,调节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的生活。
三、社会方面在社会方面,明代的基层管理制度主要通过户籍制度、教育管理等方面来进行管理和调节。
在户籍制度方面,明代政府实行了一套严格的户口登记制度,通过这个制度,政府能够对人口的数量、流动等方面进行管理和调节。
历史明朝管理制度
历史明朝管理制度明朝的管理制度可以分为政治制度、官制、财政制度、军事制度、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度等几个方面。
其中,政治制度是明朝管理制度的核心,它决定了国家的政治格局、官员的选拔和管理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制度。
一、政治制度1. 中央政府明朝的中央政府设立了太监、内阁、三公、六部等机构。
太监是明朝的特色之一,他们在政治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支配大明宫廷”的真正力量。
而内阁则是主要负责国家的日常政务,内阁由东厢房提出政务,由内阁议定,然后呈交天子批准。
三公分别是尚书、侍郎、章京等官员的统称,他们主要负责中央政府的管理和行政工作。
六部分别是吏部、礼部、戶部、兵部、刑部和工部,这些部门分别负责文官、礼仪、财政、军队、刑法和工程等方面的工作。
2. 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是地方的管理制度,明代分为省、府、县等多级行政单位。
省级行政区域再分为路、道、州等,地方官员按照这个层级来进行管理。
地方政府主要负责税收、安全、政治教育和官员的管理。
3. 官员选拔制度明代实行科举制度,它是一种特有的选拔官员的方法,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出优秀的官员。
科举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通过这些考试选拔出的官员被认为是最具能力和忠诚的人才。
4. 地方官员管理制度明代地方官员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官员的提拔、考核、考绩和晋升等方面。
官员除了通过科举考试以外,还需要通过各种考核来评定其政绩,只有表现优秀的官员才能获得晋升和加官。
5. 太监制度太监在明朝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主要负责皇室生活、后宫管理和宫廷差事等方面的工作。
太监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的影响,他们有时甚至可以代表皇帝处理政务。
以上就是明代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下面我们将介绍明代其他管理制度的情况。
二、官制明代的官制包括官名、俸禄、官阶、升官途径、官秩等方面。
明代官制比较严格,从一品到九品共九级,每个级别都有具体的官名、俸禄和权限等。
官员升迁需要严格遵循规定的程序和条件,通过科举考试以外,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一定的政绩。
中外教育史论文题目
中外教育史论文题目现代欧美教育科1 学化运动的一个基石 2在摇摆中寻求超越徐征著李国庆著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史教育史教育史教育史教育史教育史外国3 4 5 6 7 8公立学校的一次变革中学与大学关系的重构中国近代私立大学教育经费问题研究制度生成与变革20世纪美国大学课程思想演变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杨梅著杨捷著王彦才著黄立志著郭德红著侯建国著9 苏格兰大学发展研究张薇著教育史中国10 中国环境教育思想溯源及发展现状邓彤著教育史教育史教育史中国11 12改革开放25年中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财政发展史论纲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的发...王慧著杨会良著13 刘毅玮著教育史中国14 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王金霞著教育史教育史中国15 近代私塾改良研究秦玉清著16 复性书院考论刘继青著教育史教育史教育史17 18 19洋务教育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王增科著许立新著刘静著英国中小学课程的历史演进与发展(1944... 20世纪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历史分析教育17 18 19 20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效率与民主从文言文到白话文教育立法与中国教育现代化巨瑛梅著陈如平著郑国民著李罡著史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道德教育变革与发展研究元代书院研究南北战争至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 儒学的变古留美学生与抗战前的中国教育近代华侨教育研究近代英国、法国和德国对美国教育的影响十九世纪美国公共教育运动苏立增著外国教育史徐勇著王保星著冯小林著谢长法著别必亮著贺国庆著张国连著黄小燕著王建梁著顾春著周勇著赵会可著吴洪成著李剑萍著金忠明著李军著张建仁著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民国时期(1912-1949)中国语文教... 清代书院与汉学的互动研究来源·争论·特性知识、教化与欲望共和国教育财政史研究中国近代几种教育思潮研究康有为教育思想研究乐教源流新探教育史教育史教育史教育史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魏晋南北朝玄学、儒学教育理论研究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20明代书院发展史研究柳光敏著育史中国教育史1中国近代知识阶层与近代教育西方高等教育人文精神重构的历史诠释中国近代教育立法之研究新中国幼儿教育变革与发展的研究李鸿章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中国当代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史研究民国时期上海女子教育研究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美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农工学院的发展研究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美国高等教育探微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徽商与明清徽州地区教育发展叶富贵著教育史王晓华著李露著牟映雪著周瑾著庞守兴著杨洁著朱文富著李素敏著张斌贤著郭健著续润华著李琳琦著张学强著顾宏义著施扣柱著张婷姝著 (日)角野雅彦著外国教育史教育史教育史教育史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理学教育思想的发展与佛学关系研究宋代教育政策的演变与两浙地区教育的发展传统教育哲学的初步转换自治与干预的动态平衡日本近代高等教育与专门学校发展研究模仿、自立与创新李文英著20 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张立新著外国教育史。
明代采取的管理制度是
明代采取的管理制度是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明代,帝国的管理制度是非常严格和有序的,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一些关于明代管理制度的信息,包括它的组织结构、职能和特点。
明代的管理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它是一个集中式的管理制度,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皇帝手中。
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所有的政策和决定都需要由皇帝亲自批准。
在各级官员中,皇帝是最高的管理者,他掌握着国家的权力和资源,全面领导国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事务。
其次,明代的管理制度是一个官僚制度,官员们是国家统治和管理的主要力量。
这些官员们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他们领导着各级政府机构,负责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
官员的选拔和升迁都是按照严格的规定和程序进行的,这样可以确保他们的能力和品德达到一定的标准。
另外,明代的管理制度是一个等级制度,它将官员们分成了不同的等级和职位。
在这个体系中,官员们的地位是根据他们的职位和功绩来决定的,高级官员享有更多的特权和权力,而低级官员则有限的权利和责任。
这样的等级制度可以保持官员们的忠诚和奋斗欲望,促进他们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明代的管理制度是一个严密的监督制度。
在这个体系中,官员们必须遵循严格的法规和纪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和惩戒。
同时,各级政府机构都设有专门的监察机构,负责监督和检查官员们的工作和行为。
这样可以确保官员们能够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维护国家的利益和荣誉。
总的来说,明代的管理制度是一个非常严格和有序的制度,它保障了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在这个体系中,皇帝是最高的统治者,官员们是国家的主要管理者,他们遵循着等级制度的规定,并受到严密的监督和检查。
这样的管理制度,为明代社会的和谐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教育制度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教育制度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教育制度,是指中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所实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多个朝代,每个朝代的教育制度和内容都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宋代、元代、明代和清代四个朝代的教育制度入手,对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教育制度进行论述。
宋代的教育制度主要以科举制为核心。
科举制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宋代设立了国子监等一系列教育机构,培养了大量的文人。
国子监是专门培养士子的学校,其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此外,还有一些私塾和书院,以解决社会上的教育需求。
宋代的教育内容主要注重传统的经史文化,师生之间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教育教学相长,强调礼仪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元代的教育制度较为开放,校训法度逐渐转为人文主义和实用主义相结合。
元代设立了国子监、国学、书院等教育机构。
国子监的学科以儒家经典为主,同时与西学融合,包括史、经、天文、地理等学科。
国学则是以方志、典籍校勘和研究为主要内容,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
书院则是为地方培养人才,其培养内容强调实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元代的教育制度相对较为宽松,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人和学者。
明代的教育制度主要由国子监、府学和私塾构成。
国子监是官方办学机构,教育内容主要以经史为主,考试内容也以儒家经典为主。
府学是地方办学机构,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地方士人,教育内容较为灵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私塾是个别教师或私人办学机构,教育内容较为宽泛,灵活性较强。
明代的教育制度相对开放,儒家经典之外也逐渐加入了其他学科的教育内容。
清代的教育制度与明代相似,但有些变化。
清代的教育制度由国子监、府学和私塾构成。
国子监依然是官方办学机构,教育内容与明代类似。
府学依然是地方办学机构,但清代加强了对府学的管理,提高了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
私塾仍然是个别教师或私人办学机构,但受到清朝的政治制约,教育内容偏向儒家经典,注重礼仪和道德的培养。
论明清国子监的管理制度
论明清国子监的管理制度2011级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刘璇国子监:简称“国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
我国唐代设立的管理中央官学的教育行政机构,是我国最早的专门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
明清时代仅设国子监为教育管理机关,兼俱国子学性质。
1905年设学部,国子监遂废。
国子监是朝廷培养官吏的场所,教师是培养合格官吏的桥梁与纽带。
明清政府对教师的管理十分严格。
首先,对教师统一的聘任标准。
要求教师对上“竭忠”老成,对监生要以身作则,对教事要严立课程,用心讲解,以臻成效。
如果教师在工作中怠惰失职,以致使监生有戾规矩者,举觉到官,定有责罚。
明统治者认为祭酒、司业为“表率之职”,“务选天下学明行修望重,海内所向慕,士大夫所依归,足以师表一代,名盖一时者”。
其次,加强对教师的业务考核和思想监督。
根据教师对经书的掌握程度和讲解水平决定其职位的升降。
国子监通过严格审查老师讲义,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控制。
王夫之说:每值讲之前一日,具讲义稿呈内阁及勋爵和经筵者阅订,有痴句,则批驳令自改正。
改已,复编呈之。
虽至再三必改定,乃缮写一本呈。
这种对教师的监督审核制度,在明代已成定制,到清代的顺治、乾隆年间更为严格。
比如乾隆曾敕谕国子监祭酒、司业等说:“夫端学术,育贤才,厥惟师儒之功,正身心,修德业,以为国家用,诸生其可弗勉哉! ”他要求教师“严督诸生”,“尽心训诲”,“身体力行”,“以身先之”。
国子监的学生通称监生。
明清太学,对监生的管理非常严格。
为了训练和管理监生,单独设监丞一职,“纠察”师生言行,监丞对学生不仅有审判权,而且还有执行刑罚的权力。
尤其是明代,对监生惩罚极严极重,刑罚种类有痛决、充军、吏役、枷镣终身、饿死、自缢、枭首示众等。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必跪而请授,否则送“绳愆厅记之”。
这种严酷的监规,学生不仅要遵守,还要熟记勿忘,否则不是以“礼法”惩办,就是监禁绝食,“非背讫监规不得支馔。
”明清国子监对学生进行严密的思想控制。
第八章明清时期教育
儿童教育的教育主张:
(一)顺应性情与鼓舞兴趣
主张儿童教育必须依据儿童的特点来进行, 采取使儿童“趋向鼓舞”和 “中心喜悦” 的积极教育方法。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 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 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 不能已。”
(二)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
3.社学 .
明社学是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 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官学。 主要学习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等,然后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
三、清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中央官学
1.国子监 国子监也称国学或太学,始设于顺治元年 (1644年)。并仿明制分六堂教学,凡国之贵 游子弟,皆可考选入监学习,满州功臣子弟有 志向学的亦请送监肄业,国子监的生徒分为监 生和贡生两类。
2.宗学、觉罗学 宗学、 宗学是为清宗室子弟设立的学校。 宗学是为清宗室子弟设立的学校。 3.八旗官学、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 八旗官学、景山官学、 这三所学校都是为八旗子弟设立的旗学。 这三所学校都是为八旗子弟设立的旗学。
4.算学、俄罗斯文馆 .算学、
算学 初于康熙九年(1670年)在八旗官 学中挑选学生学习,直至乾隆三年 (1738年)才在钦天监附近设立专门的 算学馆。 俄罗斯文馆是清政府为了培养俄语人才 而设立的一所俄文学校,创立于乾隆二 十二年(1757年)。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明清的教育制度
一、明清文教政策
(一)明代的文教政策
1、大力推崇程朱理学 、 学者讲学“一宗朱子之学”,“非濂、洛、 关、闽之学不讲。”
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命翰林 学士胡广等编纂《五经大全》、 《四书大全》、《性理大全》,颁 行天下,作为钦定的教科书。
明朝时期管理制度
明朝时期管理制度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朝代,对于中国古代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明朝管理制度在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法律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明朝时期的管理制度,并分别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政治管理制度明朝政治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皇权制度、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和族谱制度等方面。
1. 皇权制度明朝的皇权制度是奠定在太祖建立的基础之上的,太祖在位时确立了严密的权力制衡体系,防止了诸侯割据和枭雄割据的大规模复发。
而太祖在位期间也基本实现了对朝廷的控制,尤其是他在位初期,对朝中的权臣们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打击,为朝廷权力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太祖还建立了一系列有效的皇权控制体系,例如设立内东厂、西厂等机构进行监察,加强了对朝中权臣的控制。
2. 中央官制明朝的中央官制在政治管理制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是明朝政治管理制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明朝的中央官制主要包括皇帝、宰相、三公、六部和京官等几个层级。
其中,宰相是最高行政官员,直接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政,是皇权的代表者。
而三公则是辅佐宰相处理皇帝的日常政务的官员。
而六部则是明朝的行政部门,分别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形成了良好的管理制度。
此外,京官是中央官制的另一重要部分,其下有很多的衙门和商所,处理各类政务和商业活动。
3. 地方官制明朝的地方官制也是非常完善的。
地方官制主要是指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治理和管理制度。
明朝时期,地方官制主要包括巡抚、总督、知府等官员。
这些官员的职责是管理地方政务,确保地方的安定、治安和经济发展。
另外,明朝的地方官也有积极的改善民生的政策,例如赈灾救济、兴修水利等,使得明朝地方政务的管理制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4. 族谱制度明朝时期的族谱制度也是政治管理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族谱制度主要是指以家族为单位的民意政府制度。
明代的族谱制度主要包括门第分级和入仕分级等两个方面。
明代教官管理制度研究
明代教官管理制度研究明代教官管理制度研究一、引言明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其教学与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教育制度发展。
教官作为教学中的重要角色,其管理制度在明代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明代教官管理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特点和影响。
二、明代教官的选拔和任命明代的教官选拔具有一定的程序和标准。
首先,教官的选拔主要通过科举制度进行。
明代的科举制度对于选拔文官有着严格的规定,而教官也需要参加科举考试,以考察其文才和学识。
其次,对于一些特定岗位的教官,如专门从事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方面的教官,也需要进行专门的选拔和考核。
这一制度确保了教官具备了一定的学术素养和专业技能。
教官任命方面,明代实行了严格的考核制度。
先是通过官方的考核机构进行初审,再由学官、教官和监察官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估,最终由皇帝进行任命。
明代皇帝非常重视教官的素质和能力,崇尚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希望通过选拔出优秀的教官来提高教育质量。
三、明代教官的管理制度明代教官的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讲学要求严格明代教官在上课时需要遵守严格的规范,如按时上课,不能迟到早退;要提前备课,不得草率敷衍;要讲究言辞和语言表达,不能任意发表不当言论。
这些规范要求教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和教育道德。
2. 课堂管理严密明代教官在课堂上有着严格的管理权,要求学生严守纪律。
例如,学生必须保持端正的坐姿,不能随意起身;不能私自交谈,扰乱教学秩序;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教官有权进行适当的处罚。
这种严格的课堂管理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3. 考核和评价制度明代教官的工作评价是定期进行的。
每年末由学官、监察官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教学水平、学生表现以及教育质量等方面综合考核教官的工作表现。
合格的教官将得到褒奖,而表现不佳的教官则可能面临降职或是开除。
这一制度激励了教官们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四、明代教官管理制度的影响明代教官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篇一:明代黄册制度研究综述明代黄册制度研究综述明朝的户口制度自秦始皇迄清朝灭亡,在漫长的两千多年中,中国都是实行君主专制主义集权的政治体制,国家的权力归于皇帝,皇权至高无上。
经过汉、唐、宋、元以来的不断完善,到了封建社会晚期明代,皇权进一步强化,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大权,皆由皇帝一人独断。
君主极端专制主义至此最终确立。
这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重大发展和变化。
但是,这种发展和变化,并没有改变皇权存在的物质基础。
这个基础就是人户和田土。
任何一个政权,一旦失去它们,就势必无法生存。
管理户口和田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而且事关军国大计,非抓不可。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历代封建帝王一样,从一开始就深刻地认识到这项工程的极端重要性,对户口和田土问题始终常抓不懈。
并为此颁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以及相应可以具体操作的方法和规程,以确保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与徭役征发,巩固皇权统治。
户口,包括户数和口数。
这两个数字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以农为本的封建时代,户口的升降影响更大。
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速,而且被看作是国势盛衰的象征和标志。
因此,户口制度历来都受到高度重视。
在封建国家制定的各种典章制度中,户口制度往往置于首要地位(在官修的“正史”中,户口常常列为经济政策《食货志》的首篇),并付诸实践,时时命官进行普查登记、核定册籍,实行层层管理,措施亦颇为严密。
明朝的户口制度,承上启下,既有历史的继承,又有时代的更新,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中国古代户口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个制度肇创于明太祖朱元璋。
而后,列圣承业治国,虽然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代有增损,但其基本框架和根本原则,终明之世并无改变。
明朝户口制度的中心问题是千方百计控制人户与土地,强制农民大众为封建国家交纳赋税,提供劳役。
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节建立户帖户籍户贴制的颁行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普查登记的国家,户口制度源远流长。
根据史书记载,这个制度在秦朝以前已经实行。
及汉代,设有专官管理户籍。
唐、宋两代,户籍编制工作日臻严密,开始划分户等。
元朝统治之日,户口类别的划分更为细致,有民户、军户、匠户、站户、医户、盐户、窑户、儒户等各种户别。
此外,还有驱户、佃户等。
明朝的户口制度,就是在前代,特别是元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对此,只要看看明朝户籍的分类,即可一清二楚:凡户三等:曰民,曰军,曰匠。
民有儒,有医,有阴阳。
军有校尉,有力士,弓、铺兵。
匠有厨役、裁缝、马船之类。
濒海有盐灶。
寺有僧,观有道士。
毕以其业著籍。
人户以籍为断,禁数姓合户附籍。
漏口、脱户,许自实①。
《明史·食货志》曰:“太祖籍天下户口,置户帖、户籍,具书名、岁、居地。
籍上户部,帖给之民。
有司岁计其登耗以闻。
及郊祀,中书省以户籍陈坛下,荐之天,祭毕而藏之。
”“籍,通俗也叫册”②。
所以,户籍也可以称为“户册”。
明太祖所以在建国之初急于“籍天下户口”,是事出有因,非籍不可的。
因为人户和土地是封建国家赖以生存的两大支柱。
而土地又要依靠劳力进行开发耕种。
不掌握户口,不明人丁事产,就不能了解基本国情,征发赋役也就无从下手。
由于元末以来,连年战争,兵荒马乱,人民流散,田册、户册,或毁于兵火,荡然无存;或面目全非,严重失实,不足为凭,“民有一户应数十户差役者”。
所以,整理户口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刻不容缓。
建国以前,明太祖在四出征战,炮火纷飞的日子里,就多次下令在其控制的区域内“籍户口”。
明建国以后,洪武元年(1368)立即命中书省议役法。
以每田一顷,出丁夫一人;不及顷者,以别田补足,名曰“均工夫”,立册叫“均工夫图册”,行于南直隶应天等十八府州以及江西九江、饶州、南康三府③。
均工夫,按田出夫,只求夫役与田亩一致,尚未与丁口多寡挂起钩来。
同年十月,明太祖命各地总兵官收集元代户册。
洪武二年(1369)下诏:“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人户,许以原报抄籍为定,不得妄行变乱。
违者治罪。
”①“许以原报抄籍为定”,就是暂时允许以元朝的户籍为准。
时值建国之初,社会秩序仍然相当混乱,漏口、脱户者不可胜计,暂时承认原有户籍的做法,当是可取的。
但毕竟非长久之计。
明太祖一直以“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深感不便,屡思改变这种局面。
于是在洪武三年(1370),进一步派遣一部分军人与行政官员,分赴各地核实民户,统计人口。
这也是明朝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全面的人口大普查。
户部奉命在普查的基础上制订户籍、户帖。
籍保存于户部,帖则由民自己保管。
①《明史》卷七七《食货一·户口》。
②王毓铨:《明朝人论明朝户口》,《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9 年第13、14 期。
③《明太祖实录》卷二六。
①万历《大明会典》卷十九《户口》。
户帖,最初是由宁国知府陈灌(瓘)创制出来的。
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明太祖朱元璋命陈灌为宁国知府。
陈灌为良吏,关心民间疾苦,在府内大力除弊兴利,“革兼并之俗,核欺隐之籍”,首创户帖之制。
明太祖得报,以为可法,遂取以为式,颁行天下②。
对于这种户帖的创设与规制,明人多有记述。
其中,以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一书所记,似最为详尽。
兹摘录于下:户部洪武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钦奉圣旨: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哩。
教中书省置下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看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著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
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著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著的,便是好百姓,比不著的,便拿来做军。
比到其间,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做军。
钦此。
除钦遵外,今给半印勘合户帖,付本户收执者。
一户某府州县乡都保附籍户计家口男口成丁不成丁妇女口大小事产基田瓦草屋右户帖付某收执。
准此。
洪武三年十一月日。
书中,又谓此帖“周围梅花阑,大不满二尺,号数处用户部印合同半铃,年月日下空处用全印,后有一大部字,印下花押,直连者三,又横并者三,无官吏职衔姓名。
背后沿边,县刊一小牵长腔宕印于其上,首行云:江阴县提调官,下分注知县钱文德,县丞傅学。
第二行司吏麋宗文。
第三行典史朱贯道。
每人皆有花押。
末行洪武三年十一月日。
县印向前,不在年月处”①。
据称,洪武户帖的原件,今世有存。
李诩是明朝常州府江阴县人。
他所记的江阴县户帖,与其他地方的户帖,规制完全一样。
由上可见,明代初年户帖的内容与格式,主要有以下三项:前面,记载皇上圣旨;中间,写明户主姓名、籍贯,全家口数,分为男子成丁、不成丁以及妇女大口、小口,俱记各人姓名、年龄及其与户主之亲属关系;最后,登录事产。
包括不动产(如房屋、田地)以及动产(如船只、耕牛)等之种类与数量。
“唯不载户丁等则及田地科则等,此其与赋役黄册不同之处”①。
②参见《明史》卷二八一《循吏传·陈灌》。
①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一《半印勘合户帖》。
户帖制的推行,对于明代初年的政治、经济、军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它从洪武三年起全面实施,迄洪武十四年(1381)编造“赋役黄册”为止,在十多年间一直是明太祖用以管理户口、征派赋役的主要根据。
不仅为他完成统一大业,巩固新生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是对“均工夫”法的完善和发展,并为实行赋役黄册制度创造了条件。
然而在另一方面,户帖制亦有其不足之处。
它“不载户丁等则及田地科则”,势必容易造成赋役征调轻重失宜。
同时,户帖上所登记的人口、事产,又都是静态的,不能及时反映出其动态变化,也没有涉及到人口与财产如何管理的问题。
这些都迫切要求建立一种更为有效的管理机制,一方面使国家的赋役征收能够有保障,另一方面又使百姓的赋役负担能够平均一些。
编造赋役黄册众所周知,全国赋役事务,原由中书省负责管理。
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明太祖以中书省丞相胡惟庸谋叛为由,将其杀死,并宣布永罢丞相制,革除中书省,分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暂时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集大权于他一人,皇权从此登峰造极。
但是,在经济上仍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
其中,最严重的现象之一,就是户口混乱,漏口、脱户、隐瞒丁产者数多,从而引起赋役负担严重不均。
隐瞒丁产,直接威胁国家赋役征派;赋役不均,则容易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这两种现象集中到一点,都不利于皇权的巩固。
因此,非改变不可。
如何改变,这又是一道难题,需要认真思考,细心做好。
当时中国已是一个世界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又都是一家一户,基本上处于一种分散状态。
如果没有一种严密的组织机构,以及可以具体操作的管理系统,是绝对难以办到的。
为此,必须首先把一家一户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由他们自己管理、监督自己,即赋役由民出民管,公共事务、社会治安,也由居民自己负责维持。
明太祖的聪明伟大,就在于他善于审时度势,抓住时机,敢于进行变革,政治、经济同时并举。
而且讲求策略,每做一件事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为了在户帖的基础上,更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国的户口与土地,他首先改革地方政权组织,仿前代里甲之制,强化户口管制。
元代基层一级的政权单位为“社”,每社五十家。
明太祖废“社”,编民为里,实行里甲制。
通过里甲组织,把本里本甲的赋役管理起来。
从改变农村政权组织形式入手,以达到管理经济的目的。
为了管好赋役,洪武十三年以前,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编置小黄册”,而后各地相互仿效、创新,不断摸索,加强赋役管理。
洪武十四年,明太祖①梁方仲:《〈明史·食货志〉第一卷笺证》,《北京师院学报》1980 年第3 期。
认为时机成熟,“以赋役不均,命户部编赋役黄册”①。
并以该年为全国第一次大造之年,以后每十年编造一次。
其内容、编造方式、管理程序是这样的:第一,在乡村以一百十户为一里①,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里长。
其余一百户分为十甲,每甲十人(户)。
每年役使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负责一里一甲之事。
里长、甲首轮流担任,其先后次序以丁、粮多寡为定。
每十年为一周,叫做“排年”。
第二,在城镇同时实行这种管理体制,只是建制单位名称不同。
乡村叫“里”,城中称“坊”,城乡结合部为“厢”。
坊、厢的钱粮差役,以及其他公共事务,由坊长、厢长督责,差役由坊、厢内的居民按丁轮充。
第三,每次编造黄册时,每里编为一册。
册的前面绘有一个总图。
鳏寡孤独不服徭役者,则带管于一百一十户之外,列于图尾,称为“畸零”。
僧人、道士给以度牒(身份证明文书),凡有田者编入民册,按一般民户征派赋税;无田者亦称为“畸零”。
第四,赋役黄册每隔十年,由有关衙门重新核实编造,以丁、粮增减而定里长之升降。
册一式四份,一份送户部,其余三份分别保存于司(省)、府、县。
送呈户部的那份,册面用黄纸,故称为黄册②。
黄册于年终进呈,然后转送南京玄武湖后湖东西二库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