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精品文档15页

合集下载

发动机原理复习提纲!!!!!

发动机原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发动机的性能一.主要内容1.理论循环的定义,理论循环的评定参数。

2.发动机实际循环的定义。

3.示功图的概念。

4.指示指标与有效指标。

5.机械效率的定义,机械损失的测定,影响发动机机械损失的因素。

6.热平衡的基本概念。

二.重点1.对发动机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的分析2.发动机的指示指标与有效指标3.发动机的机械损失组成、影响因素三.难点1.理论循环的比较2.循环热效率及其影响因素3.有效指标的分析与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4.汽车发动机机械效率的测定方法5.热平衡(实际循环热平衡、发动机热平衡)1.理论循环的定义,理论循环的评定参数。

答:理论循环定义:发动机的理论循环是将非常复杂的实际工作过程加以抽象简化,忽略一些因素,所得出的简化循环。

理论循环评定参数:循环热效率ηt:指热力循环所获得的理论功W t与为获得理论功所加入的总的热量Q1之比,即ηt=W t/Q1=1-Q2/Q1循环热效率是用来评价动力机械设备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所遵循的理论循环的经济性。

循环平均压力P t:指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循环功,即P t=W t/V s=ηt·Q1/ V s循环平均压力是用来评价循环的做功能力。

1.发动机实际循环的定义。

答:发动机实际循环的定义:发动机的实际循环是由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以及排气行程4个行程5个过程组成的工作循环。

发动机的热平衡:是指发动机实际工作过程中所加入气缸内的燃料完成燃烧时所能放出的热量的具体分配情况。

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定义发动机的机械损失组成、影响因素————刘忠俊答:发动机的机械损失组成包括:①发动机内部相对运动件的摩擦损失;②驱动附件的损失;③换气过程中的泵气损失。

影响因素:⑴气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凡是导致最高燃烧压力上升的因素都将加大摩擦损失,导致机械损失加大);⑵转速——转速N上升,机械损失功率增加,机械效率下降;⑶负荷——随负荷减少,机械效率ηm下降,直到空转时,有效功率Pe=0;⑷润滑条件和冷却水温度;⑸发动机技术状况。

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

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

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有效热效率ηet(P17)有效热效率是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为得到此有效功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即ηet=W e/Q12充量系数(P28)充量系数为每缸每循环实际吸入气缸的新鲜空气质量在与进气状态下理论计算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空气质量比值,即øc=m a/m s=V1/V s3辛烷值/十六烷值(P58/ P61)辛烷值是代表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数值,在规定条件下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采用和被测定燃料具有相同的抗爆性的标准燃料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比来表示。

柴油的自燃性常用十六烷值来评定。

柴油的自燃性是与一种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加以评定的。

标准燃料是正十六烷和α-甲基萘的混合物。

正十六烷自燃性最好,作为自燃性好的标准。

其十六烷值定为100。

α-甲基萘最不易自然,作为自燃性差的标准,定其十六烷值为0。

柴油的自燃性通常介于正十六烷与α-甲基萘之间。

将上述两种成分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得出不同十六烷值的标准燃料,其十六烷值为该混合物中正十六烷所占的体积百分数。

如果某种柴油与某种标准燃料的自燃性相同,则该标准燃料的正十六烷值即为该柴油的十六烷值。

4空燃比/过量空气系数(P72)空燃比为燃烧时空气流量与燃料流量的比例,用α表示,即空燃比=空气流量/燃料流量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燃烧1kg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量(L)与理论空气量(L0)之比,成为过量空气系数,用øa表示,即 øa=L/L05增压πk(P37)增压比πk是指增压后气体压力p k与增压前气体压力p0之比,即πk=p k /p06燃料低热值H u(P70)单位量(固体和液体燃料用1kg,气体燃料用1m3)的燃料完全燃烧时发出的热量叫热值。

其中当生成的水为气态时发出的热量称为低位热值,简称低热值(H u)7燃烧放热规律(P88)瞬时放热速率和积累放热百分比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称为燃烧放热规律。

发动机原理复习提纲(附答案)

发动机原理复习提纲(附答案)

《发动机原理》复习提纲(车六)第一章发动机性能1、四行程发动机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P12、实际循环的评定指标——指示指标P93、动力性能指标(有效功率、有效扭矩、平均有效压力、转速、活塞平均速度)P114、经济性能指标(有效热效率、有效燃油消耗率)P125、强化指标(升功率、比质量、强化系数)P136、机械效率P147、机械损失测定方法及其适用范围P158、机械损失的影响因素P169、发动机热量平衡分析P21第二章发动机换气过程1、换气过程P23答:换气过程是从排气门开启直到进气门关闭的整个时期。

大约是410℃-480℃曲轴转角。

换气过程可分为四个阶自由排气阶段,强制排气阶段,进气阶段,气门叠开。

2、换气损失P253、充气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重中之重)P27充气效率是实际进入汽缸内的新鲜气体质量与在进气状态下充满汽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工质量之比。

因素:1.进气终了压力pa 2.进气终了汽缸温度Ta 3.残余废气系数γ4.配气定时5.压缩比ε6.进气(或大气)状态主要措施:一、减少进气系统的阻力二、合理选择配气定时三、减小排气系统的阻力四、减少对进气的加热第三章燃料与燃烧1、汽油性能及其性能指标汽油的主要性能有抗爆性、蒸发性、氧化安定性、抗腐蚀性及清净性等性能指标是抗暴性和汽油蒸发性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时抵抗爆燃的能力。

汽油的辛烷值高,则抗爆震的能力强,用辛烷值表示,评定汽油的抗暴性用马达法和研究法汽油蒸发性指标用馏程和蒸汽压表示2、柴油性能及其性能指标柴油性质:自燃性、蒸发性、流动性十六烷值是评定柴油自然性好坏的指标馏程是表示蒸发性指标粘度是燃料流动性的尺度4、过量空气系数P545、燃料热值与混合气热值P55第四章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1、燃烧过程及其特点P642、燃烧速度及其影响因素P654、不正常燃烧现象(爆燃、早燃)及其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爆燃产生的原因:如果在火焰前锋尚未到达之前,末端混合气已经自然,这部分混合气燃烧速度极快,局部压力、温度很高,这样会反复撞击缸壁,发出尖锐的敲缸声。

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

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

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1.发动机实际循环是由哪四个行程组成?进气,压缩,做功,(膨胀),排气 P482.电动汽车有哪几种类型?纯电动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P113.柴油机燃烧过程分为几个阶段?4.汽油机燃烧过程分为几个阶段?5.柴油机共轨技术中,共轨的作用是什么?6.发动机的强化指标有哪些?7.汽油的使用性能有哪些?8.发动机的排放的污染物有哪些?其形成机理是怎样的?有哪些常见的净化技术?9.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哪几种?10.发动机排气过程可分为哪三个阶段11.利用什么相互作用,可以推动活塞及其活塞杆做往复直线运动?12.根据燃烧过程不同,将发动机分为哪三个类型?13.卡诺循环的热效率只取决于什么的温度?14.发动机的评价指标有哪两种,怎么规定的?15.径流式涡轮增压器由哪三个主要部分,以及支承装置、密封装置、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等组成?16.发动机的换气损失是哪些之和。

17.汽油和柴油的标号是怎么规定的?18.燃烧是一种放热的氧化反应,可分为哪两个两个阶段。

19.废气涡轮增压利用废气能量的方式有哪两种。

20.发动机是汽车重要的振动源,振动影响到汽车的什么性能,从而增加噪声和零件磨损?21.汽油发动机转速增加时,点火提前角应怎样调整?负荷增大呢?22. 点火控制通常包括哪三个方面的的控制?23.影响充量系数的因素有哪些?24.压缩比如何定义的25.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在进气行程时,进入汽缸的是什么?汽油发动机呢?26.机械损失功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27.汽油抗爆性能的好坏是由什么决定的而柴油的自燃性好坏又是由什么决定的?28.扭转振动会对内燃机产生什么影响?29.汽油机增压的特点有哪些?30.离心式叶轮机械异常工作现象有哪些?31.电控燃油汽油发动机中需要闭环控制的情况有哪些?32.稀燃系统有哪些?其中缸内直喷有什么特点?33.汽油机和柴油机燃烧过程分为哪几个过程,其中着火着火落后期是怎么规定的?34.光化学烟雾是如何产生的?35.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有哪两种,具体的现象有哪些?36.各种不同用途的发动机对应有哪些工况?37.柴油机燃烧放热规律的三要素是什么?汽油机有吗?38.柴油机燃烧过程的控制关键是什么?39.润滑油的选用原则有哪些?40.柴油馏程中,50%蒸发温度越低,说明什么问题?41.可变进气歧管系统中,当发动机高低速运转时,旋转阀怎样改变进气通道?42.什么是气门叠开?气门叠开角对发动机性能有什么影响?43.发动机热平衡中,热量损失中主要有哪几部分?44.发动机的经济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些?45.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怎么表述的?46.什么是过量空气系数和充量系数?如何提高充量系数?47.什么是平均有效压力和平均指示压力?48.什么是指示功率、有效功率、升功率、机械效率和强化系数?49.机械损失包含哪几部分?50.提高发动机充量系数的措施有哪些?51.汽油机和柴油机对燃烧室的要求分别有哪些?52.汽油机稀薄燃烧和柴油机均质压燃(HCCI)技术的优点主要有哪些?53.混合动力按照结合方式分为哪几种?其驱动技术应把握的能量转换法则是什么?54.增压方式有哪几种?废气涡轮增压的主要优点有哪些?55.代用燃料有哪些?其中生物柴油的特点有什么?56.什么是万有特性?如何利用万有特性和汽车经济性匹配?57.什么是柴油机的调速特性?有哪两种调速方式?58.柴油机控制燃烧过程的原则是什么?59.什么是汽油机的理想混合气特性?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有哪三种基本类型?60.什么是汽油机的经济混合气和功率混合气?61.发动机的燃烧模式有哪两种?62.配气定时是否合理可从哪三方面进行衡量?63.发动机热功转换及能量传递过程需要经过哪三个环节?64.发动机实际循环的损失包括哪几项?65.什么是有效燃油消耗率和有效热效率?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汽车发动机原理复习(终极版)

汽车发动机原理复习(终极版)

第一类型:名词解释(3分×10)1.指示功率2.指示热效率3.平均指示压力4.有效功率5.平均有效压力6.有效燃油消耗率7.有效转矩8.机械效率9.升功率10.排气提前角11.气门重叠12.充量系数13.增压比14.过量空气系数15.空燃比16.预混合燃烧17.柴油机二次喷射18.柴油机喷射规律19.汽油机表面点火20.汽油机爆燃21.发动机的速度特性22.发动机的负荷特性23.车用柴油机的调速特性线第二类型:概念判断与填空(40分)1.理论循环的热效率随压力升高比及预压比的变化规律2.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ηt与压缩比ε和等熵指数κ的关系3.相同加热量时,按等容加热循环的汽油机热效率与按等压加热循环的柴油机热效率的比较4.循环热效率可用来评定什么5.提高“等容度”的概念,是指在任何情况下,为提高热效率,那应该尽量减少什么加热部分?6.内燃机性能指标有哪两种,如何定义的,分别用来评价什么的?7.平均值是压力是衡量什么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8.换气过程的作用是向缸内更换工质,为什么作物质准备的过程?9.合理组织发动机换气过程应达到哪些目的10.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指标是什么11.气门重叠角为什么之和12.充量系数随进气门系统阻力、对进气充量的加热、排气系统阻力的变化规律13.非增压四冲程发动机进、排气冲程所做泵气功是正的还是负的14.汽油机、柴油机的主要燃烧方式15.柴油机的着火为什么阶段着火16.柴油机的燃烧方式为哪几相系17.柴油机着火方式18.柴油机负荷调节方式19.汽油机、柴油机过量空气系数的范围20.在保证完全燃烧的情况下,过量空气系数应大还是应小21.传统汽油机的负荷调节方式22.压力升高比是表征什么23.柴油机的喷油特性包括什么24.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方式包括哪两种25.柴油机初始燃烧阶段为什么燃烧26.柴油机燃烧过程先后经历哪两种燃烧方式27.柴油机燃烧过程可以分为几个什么阶段28.柴油机的速燃期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为止的时期29.柴油机燃烧放热规律的三要素是什么30.柴油机的燃烧放热规律是什么31.柴油机合理的喷射规律32.汽油机不正常燃烧主要分为哪两类33.其他条件不变时,汽油机的爆燃问题控制和负荷的变化规律34.汽油机的功率空燃比与经济空燃比的比较35.提高混合气的什么是改善汽油机燃烧的有效手段36.汽油机的速燃期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为止的时期37.对汽油机燃烧有影响的使用因素有哪些38.在汽油机上,保持转速不变,最佳点火提前角随节气门大小的变化规律39.只要空燃比大于多少,可以称此类汽油机为稀薄燃烧汽油机40.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优于汽油机吗?41.发动机的运行特性是指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随哪些工况参数的变化规律42.发动机特性主要通过哪些指标来分析43.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行工况面由哪些线构成边界的44.说明高温NO反应机理,汽车发动机产生NO的三要素是什么45.柴油机的排放有害物质主要控制什么第三类题型:简述题(30分)1.根据理论循环,提高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热效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主要是线方向有哪些?2.理论循环对研究、改善发动机的动力、经济性能又有哪些指导意义?内燃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在工质上有哪些不同?3.研究发动机理论循环意义是什么?4.画出四冲程发动机的示功图5.传统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混合气形成、负荷调节方式以及着火、燃烧模式上有何不同?6.为什么发动机进气门迟后关闭,排气门提前开启?7.什么是柴油机合理的喷油规律?8.柴油机燃烧过程优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9.决定柴油机放热规律曲线形状的三要素是什么?从改善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振动噪声以及排放特性方面考虑,理想的柴油机放热规律曲线应是什么样?10.分析汽油机点火提前角对燃烧过程的影响11.分析汽油机过量空气系数对燃烧过程的影响12.汽油机燃烧室设计的要求是什么13.传统汽油机(非直喷汽油机)与柴油机燃烧过程有何不同?汽油机热效率比柴油机热效率低的原因是什么?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汽油机的热效率14.试分析汽油机与柴油机负荷特性的特点15.对比分析汽油机与柴油机速度特性的特点16.为什么要对车用柴油机进行调速?简述两种基本调节模式及性能分析17.分析过量空气系数对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影响18.柴油机合理的喷油规律对有害排控制的作用是什么?。

汽车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

汽车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

汽车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1、总结提高发动机动力性能和经济指标的基本途径?①增大气缸直径,增加气缸数②增压技术③合理组织燃烧过程④提高充量系数⑤提高转速⑥提高机械效率⑦用二冲程提高升功率2、为什么柴油机的热效率要显著高于汽油机?1).柴油机的压缩比高,作功时膨胀得更厉害。

2).柴油机油气混合时空燃比远大于1,是富氧燃烧,燃料可以充分燃烧。

汽油机燃烧的空燃比在1左右,因为没有足够的氧气,汽油不能完全燃烧.3、柴油机工作循环为什么不采用等容加热循环?定容加热理想循环又称奥托循环,基于这种循环而制造的煤气机和汽油机是最早的活塞式内燃机。

由于煤气机、汽油机和柴油机燃料性质不同,机器的构造也不同,其燃烧过程接近于定容过程,不再有边燃烧边膨胀接近于定压的过程,故而在热力学分析中,奥托循环可以看作不存在定压加热过程的混合加热理想循环。

定容加热循环被压缩的是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要受混合气体自燃温度的限制,存在“爆燃”的问题,效率不会太高;定压加热循环压缩的仅仅是空气,不存在“爆燃”的问题,效率高,所以柴油机采用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4、为什么发动机进气门迟后关闭、排气门提前开启。

提前与迟后的角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答:(1)进气门迟后关闭是为了充分利用高速气流的动能,实现在下止点后继续充气,增加进气量。

排气门提前开启是由于配气机构惯性力的限制,若是活塞在下至点时才打开排气门,则在气门开启的初期,开度极小,废气不能通畅流出,缸内压力来不及下降,在活塞向上回行时形成较大的反压力,增加排气行程所消耗的功(2)提前与迟后的角度与哪些因素有关?(配气相位的合理选择要从哪几个方面衡量):①充气效率的变化是否符合动力性要求。

②换气损失尽可能的小。

③能否保证必要的燃烧室扫气作用。

④排放指标好5、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时如何界定的?答:1)自由排气阶段: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于排气管内压力的这个时期。

2)强制排气阶段:废气是由活塞上行强制推出的这个时期。

发动机原理复习材料.doc

发动机原理复习材料.doc

1.当气缸内压力pe与排气门后的压力pe‘的比值大于等于1. 83,排气门处气体的流动达到音速500^700m/s,自由排气阶段排出废气量这排气总量的60%以上。

2.四冲程增压发动机的理论泵气功大于实际泵气功,理论泵气功等于实际泵气功与泵气损失功的和。

3.排气损失由自由排气损失和强制排气损失两部分组成,排气早开角△ W eo小,自由排气损失小而强制排气损失大;△We。

大则反之。

4.由示功图直接计算出一个工作循环缸内气体所做的功,称为指示循环功Wi。

5.充量系数6 c是衡量发动机进气过程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定义为每缸每循环实际吸入气缸的新鲜空气质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进气量比值。

6.可燃混合气低热值h是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可燃混合气的低热值。

7.进气门平均有效开启通路面积与进气门的“角面值”成正比,。

8.进气动态效应在进气门处的压力波对充量系数6c造成一定的影响,利用进气动态效应的正压脉冲波会有效地提高由c值。

9.发动机负荷越大,进气温升A 越高,进气密度越低,充量系数虬值就越小。

发动机转速越低,进气温升越低,进气密度越高,充量系数血值就越大。

10.预混合燃烧的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化学反应速度和火焰传播的速度。

11.发动机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

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气体膨胀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

12.柴油机的混合气是缸内燃油高压喷射、雾化与空气混合形成的。

13.发动机的充量系数6 c随转速n变化规律,叫做发动机的进气速度特性。

14.影响汽油机爆燃的因素有:点火提前角、压缩比、气流运动强度、火焰传播速度、燃烧室结构、火焰传播距离、末端混合气温度和燃料抗爆性等。

15.低温多阶段着火要经历冷焰诱导阶段(T 1),冷焰阶段(T2),蓝焰阶段(T3)三个阶段。

16.等容加热循环的循环热效率最高,等压加热循环的循环热效率最低,混合加热循环的循环热效率介于等容加热循环与等压加热循环之间。

17.汽油机调节输出功率的大小是通过控制进入气缸的混合气进气量来实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理论循环:将非常复杂的实际工作过程加以抽象简化,忽略次要因素后建立的循环模式。

平均循环压力:指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循环功,是评价热力循环的做功能力的指标。

残余废气系数:排气终了后,由于在结构上余隙溶剂的存在,气缸内的废气不能排净而保留一部分,这一部分被保留在气缸内的废气称为残余废气。

残余废气量与新鲜进气量之比叫做残余废气系数。

在近气上止点,由于进气门提前开启,排气门迟后关闭而造成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叫气门叠开现象。

进气提前角和排气迟后角之和称为气门叠开角。

充气效率:每循环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理论充量之比称为充气效率。

压气机的流量特性:在相同压气机转速下,增压比和压气机绝热效率随压气机流量的变化关系。

在压气机转速一定的条件下,当气体流量减小到一定程度后,气流在叶片或扩压器入口处出现边层分离现象,导致产生涡流并迅速传播到压气机的其他部分,引起气流的强烈震荡,工作叶轮强烈振动,并产生很大的噪声,叫做喘振;另一方面,在一定的压气机转速下,流量超过设计工况点的流量后,增压比和效率随转速急速下降,而流量却不会再增加,这叫做堵塞。

废气再循环:在换气过程中,将已排出气缸的废气的一部分再次引入进气管与新鲜气体一起进入气缸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EGR 的实施气缸内的废气量增多,但这不等于残余废气系数的增加。

EGR是用来调节混合气的组成成分,提高混合气的总热容,由此控制燃烧速率,降低最高燃烧温度,达到在保持动力性和经济性基本不变的条件下,降低N o x排放的量的目的。

十六烷值是评定柴油自燃性好坏的指标,辛烷值是评定汽油抗暴性的指标。

燃烧1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上所需要的空气量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

空燃比=空气量/燃油量。

第 1 页混合过程比燃烧反应快或者在火焰到达之前燃料已空气以充分混合的燃烧方式称为预混合燃烧;而混合过程和燃烧过程同时进行,或燃烧速度取决于燃料和空气相对扩散速度的燃烧方式称之为扩散燃烧。

滞燃期就是通过电火过程形成火焰中心的过程。

影响之燃气的因素有燃料特性和空燃比、点火时刻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参与废气量、气缸内气流强度、点火能量。

不规则燃烧现象是指稳定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每循环之间的燃烧变动和各缸之间的燃烧差异。

这是点燃式发动机燃烧过程的一大特征。

燃烧循环变动是指发动机某一稳定工况下,每一循环的燃烧过程随机变化的现象,具体体现在每循环火焰传播情况,气缸压力及发动机性能不同。

不正常燃烧现象主要有爆燃和表面点火。

爆燃是之火花塞点火后,离火塞最远的末端气体,受到火焰前锋面的热辐射和压缩作用,使其压力,温度升高,导致在火焰前锋面到达之前自行燃烧的现象。

凡是不依靠火花塞点火,而是由燃烧室内部炙热表面点燃混合气的现象叫做表面点火。

最佳点火提前角:在压缩上止点前某一曲轴转角点火,该点火时刻相对上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点火提前角。

当确定使输出功率最大,同时使燃油消耗率最低的点火提前角称为最佳点火提前角。

油束的几何形状指标:主要包括油束的贯穿距离L,贯穿率和喷雾锥角β或油束的最大宽度B;油束的雾化质量主要由油束中油滴的细度和均匀度表示。

循环热效率η:工质所做循环功与循环加热量之比,用以评定循环经济性。

t指示热效率η: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的比值。

it有效热效率η: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

et第 2 页第 3 页指示性能指标:以工质对活塞所作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

有效性能指标:以曲轴对外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

指示功率i P :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指示功。

有效功率e P :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有效功。

机械效率m η:有效功率e P 与指示功率i P 的比值。

平均指示压力mi p :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在一个循环中输出的指示功。

平均有效压力me p :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在一个循环中输出的有效功。

有效转矩tq T :由功率输出轴输出的转矩。

指示燃油消耗率i b :每小时单位指示功所消耗的燃料。

有效燃油消耗率e b :每小时单位有效功率所消耗的燃料。

指示功i W :气缸内每循环活塞得到的有用功。

有效功e W :每循环曲轴输出的单缸功量。

示功图:表示气缸内工质压力随气缸容积或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的图像。

p V -图即为通常所说示功图,p ϕ-图又称为展开示功图。

换气过程:包括排气过程(排除缸内残余废气)和进气过程(冲入所需新鲜工质,空气或者可燃混合气)。

配气相位:进、排气门相对于上、下止点早开、晚关的曲轴转角,又称进排气相位。

排气早开角:排气门打开到下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排气晚关角:上止点到排气门关闭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进气早开角:进气门打开到上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进气晚关角:下止点到进气门关闭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气门重叠:上止点附近,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着地现象。

扫气作用:新鲜工质进入气缸后与缸内残余废气混合后直接排入排气管中。

排气损失:从排气门提前打开,直到进气行程开始,缸内压力到达大气压力前循环功的损失。

自由排气损失:因排气门提前打开,排气压力线偏离理想循环膨胀线,引起膨胀功的减少。

强制排气损失:活塞将废气推出所消耗的功。

进气损失:由于进气系统的阻力,进气过程的气缸压力低于进气管压力(非增压发动机中一般设为大气压力),损失的功成为进气损失。

换气损失:进气损失与排气损失之和。

泵气损失:内燃机换气过程中克服进气道阻力所消耗的功和克服排气道阻力所消耗的功的代数和。

不包括气流对换气产生的阻力所消耗的功。

充量系数c φ:实际进入气缸内的新鲜空气质量c m 与进气状态下理论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空气质量s m 之比。

进气马赫数M :进气门处气流平均速度与该处声速之比,它是决定气流性质的重要参数。

M 反映气体流动对充量系数的影响,是分析充量系数的一个特征数。

当M 超过一定数值时,大约在0.5左右,c φ急剧下降。

应使M 在最高转速时不超过一定数值,M 受气门大小、形第 4 页状、生成规律、进气相位等因素影响。

增压比k π:增压后气体压力k p 与增压前气体压力0p 之比。

增压:利用增压器提高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压力。

增压度k ϕ:发动机在增压后增长的功率与增压前的功率之比。

4抗爆性:汽油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时抵抗爆燃的能力,用辛烷值表示。

干点:汽油蒸发量为100%时的温度。

自然点:柴油在没有外界火源的情况下能自行着火的最低温度。

凝点:柴油失去流动性而开始凝固的温度。

热值:单位量(固体和液体燃料用1kg ,气体燃料用13m )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发出的热量。

当生成的水为液态时,成为高热值0H ,气态时为低热值。

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燃料在气缸中生成的水均为气态,所用热值均为低热值u H 。

理论空气量0L :1kg 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的最少空气量。

过量空气系数a φ:燃油燃烧实际供给的空气量(L )与完全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0L )的比值。

空燃比α:燃油燃烧时空气流量与燃料流量的比。

5喷油器的流通特性:喷孔流通截面积与针阀升程的关系。

喷射过程:从喷油泵开始供油直到喷油器停止喷油的过程。

供油规律:供油速率随凸轮轴转角(或时间)的变化关系。

喷油规律:喷油速率随凸轮轴转角(或时间)的变化关系。

喷油提前角:燃油喷入气缸的时刻到活塞上止点所经历的曲轴转角。

燃油的雾化:燃油喷入燃烧室内后备粉碎分散为细小液滴的过程。

燃烧放热规律:瞬时放热速率和累积放热百分比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

瞬时放热速率:在燃烧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单位时间内(或1o 曲轴转角内)燃烧的燃油所放出的热量。

累积放热百分比:从燃烧开始到某一时刻为止已经燃烧的燃油与循环供油量的比值。

放热规律三要素:燃烧放热始点(相位)、放热持续期、放热率曲线形状。

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方式:空气雾化混合和壁面油膜蒸发混合。

空气雾化混合:将燃油喷射到空间经行雾化,通过燃油与空气之间的相互运动和扩散,在空间形成可燃混合气的方式。

壁面油膜蒸发混合:燃油沿壁面顺气流喷射,在强烈的涡流作用下,在燃烧室壁面上形成一层很薄地油膜,油膜蒸发形成可燃混合气。

涡流比Ω:涡流转速与发动机转速之比。

进气涡流:在进气过程中形成的绕气缸轴线旋转的有组织的气流运动,进气涡流是需要人为组织的。

挤流:压缩过程中,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由活塞顶面挤入燃烧室凹坑内的涡流。

湍流:在气缸中形成的无规则的小尺度气流运动,又称微涡流。

滚流:在进气过程中形成的垂直于气缸轴线的有组织的空气旋流,也称纵流。

6汽油机正常燃烧过程:唯一地由定时的火花点火,火焰前锋以正常速度传遍整个燃烧室。

第 5 页点火提前角:从发出电火花到上止点间的曲轴转角。

7发动机的功率标定:根据发动机的特性、用途、寿命、可靠性及使用条件等人为规定该产品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输出的有效功率以及对应的转速。

负荷特性:当转速不变时,发动机的性能指标(e b 、B 等)随负荷而变化的关系。

柴油机的负荷特性:当柴油机保持一转速不变,移动喷油泵齿条或拉杆位置,改变每循环供油量b ∆,燃油消耗量B 、有效燃油消耗率e b 等随负荷e P (或tq T 、me p )而变化的关系。

汽油机的负荷特性:当汽油机的转速保持不变,而逐渐改变节气门开度,同时调节测功器负荷,以保持转速不变;此时,燃油消耗量B 、有效燃油消耗率e b 随负荷e P (或tq T 、me p )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速度特性:发动机在油量调节机构(油量调节齿条、拉杆或节气门开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主要性能指标(转矩、油耗、功率、排气温度、烟度等)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规律。

柴油机的速度特性:喷油泵的油量调节机构(齿条或气门拉杆)位置固定,柴油机的有效功率e P 、有效转矩tq T 、有效燃油消耗率e b 、燃油消耗量B 等性能指标随转速n 变化的关系。

汽油机的速度特性:当汽油机的节气门开度一定,其有效功率e P 、有效转矩tq T 、有效燃油消耗率e b 、燃油消耗量B 等性能指标随转速n 变化的关系。

调速特性:喷油泵调速手柄位置固定,在调速器起作用时,柴油机的性能指标随转速的变化关系。

瞬时调速率1σ: 过渡过程中,转速波动的瞬时增长百分比。

稳定调速率2σ:柴油机实际运转时的转速波动相对于全负荷转速的变化范围。

万有特性:负荷和转速都变化时,发动机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

8)1、发动机排放污染物:CO ,HC,NOx,PM生成条件:CO :燃烧不完全燃烧(阿尔法小于14.9时,混合不均匀产生缸内温度超过2000摄氏度时,CO2和H2O 裂解产生. HC :冷激效应,油膜和沉积物吸附,火焰淬熄,未燃碳氢化合物均会产生。

NOx:主要取决于燃烧温度及氧的浓度,温度超过2000摄氏度时氧的浓度高并滞留时间长时大量生成。

PM:主要成分含铅汽油中铅和汽油中硫造成的硫酸盐,在碳碳烟形成多,氧化少时大量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