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的历史由来

合集下载

山东大鼓历史渊源演绎形式艺术流派传承保护非遗文化介绍课件PPT

山东大鼓历史渊源演绎形式艺术流派传承保护非遗文化介绍课件PPT
流传地区不仅在山东城乡,而且在南至徐州、南京、上海,西至郑州、洛阳、汉口、重 庆,北至北京、天津和东北各地,都曾盛极一时。
山东大鼓艺术流派。
山东大鼓传统节目繁多,已知有中篇《三全镇》、《金 锁镇》、《大破孟州》、《大送嫁》、《范孟亭推车》 等数十部;短篇段儿书尤为丰富,以《三国》题材的唱 段最多,有《东岭关》、《长坂坡》、《河北寻兄》等 六十余段;其次是《红楼梦》题材的唱段,有《黛玉葬 花》、《宝玉探病》等十余段;《水浒》唱段有《பைடு நூலகம்逵 夺鱼》、《燕青打擂》等。另外还有一些根据戏曲故事、 民间传说故事编写的唱段,以及由子弟书移植过来的唱 段等,共计二百余段。
山东大鼓演绎形式。
“小北口”派的演唱风格,溶入借鉴了 一些西河大鼓的技法,较之“老北口” 显得巧俏,委婉细腻,善说演“文书”, 唱中加叙;“南口”派的唱腔婉转悠扬, 曲调华丽细腻,字少腔繁,节奏舒缓。 除板腔体唱腔外,“南口”派还有一些 曲牌体唱腔,叫牌子腔,分快慢两种, 只在特殊唱段如《小黑驴》、《小黑 牛》、《王二姐思夫》中使用。
山东大鼓演绎形式。
唱腔属板腔体,一般分慢板(又称头板)、 二板(流水板)、三板、快板等板式。其 书目主要是中篇,唱自相间,短段只唱不 说。三个支派的唱腔与书目又各具不同的 特点与风格。“老北口”派唱腔粗犷、豪 放,其开头腔是用头板或类似头板的二板 起腔,速度慢,尾音长,板起板落,咬字 狠,吐字真,落音重,字密声促,善用顿 音,其旋律似说似唱自然流畅。故有“老 牛大摔缰”的俗称。
PART03
SHANDONG DRUM OF CHINA
SHANDONGDRUM
山东 大鼓 艺术 流派
OFCHINA
山东大鼓艺术流派。
第一支是以故城县为基点的“老北口”派, 向北传至沧州地区吴桥、东光、南皮等县。 第二支是以南宫县为基点的“小北口”派, 代表人物是张风梧、宋四莫。 第三支是以邢台地区的威县、新河为主要活 动地区的“南口”派山东大鼓,该支以“梨 花大鼓”之名被叫得最响,叉称犁铧片、倒 扒口。流行于邢台、邯郸大部地区。

民间艺术大鼓立冬文化活动

民间艺术大鼓立冬文化活动

民间艺术大鼓立冬文化活动立冬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

它标志着冬季正式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寒冷的季节。

为了庆祝立冬这个重要节气,许多地方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

其中,民间艺术大鼓的演出常常成为这些活动的亮点之一。

民间艺术大鼓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重要分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形式。

一、历史渊源民间艺术大鼓可以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

起初,大鼓作为庆典和祭祀活动的一部分,被用来增添节日气氛。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鼓的表演形式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

二、表演形式民间艺术大鼓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各地有不同的艺术特色。

最为典型的表演形式通常包括鼓、板、唱和舞四个要素。

鼓手手持两面鼓,以鼓点配合表演者的动作,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氛围。

板板手则用双棍打击演奏板板,与鼓手共同演奏出激昂的节奏。

唱者则以唱腔的形式表达情感和角色。

舞者则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整个表演过程紧凑有力,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

三、立冬文化活动中的民间艺术大鼓立冬这样的重要节气往往被认为是人们改变生活方式、迎接寒冷季节的时刻。

为了让民众体验到浓厚的冬季氛围,一些地方会举办立冬文化活动,并邀请民间艺术大鼓团队进行演出。

在这些活动中,大鼓演出通常是最受欢迎的一个环节。

观众们可以在欣赏精彩表演的同时,亲身感受到立冬带来的寒意。

鼓声与冬日的凌冽寒风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独特的触觉体验。

而演员们的表演展示了他们对冬季的理解和感悟,将冬季的冰冷和寂寞转化为一种艺术的美感。

活动现场通常会设置舞台和观众席,以方便观众观看演出。

此外,还会有一些摊位贩售传统美食和手工艺品,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民间艺术大鼓的表演,还可以品尝到地方特色的美食,购买到纪念品,增添了活动的乐趣与纪念意义。

四、民间艺术大鼓的意义民间艺术大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漫谈乐亭大鼓

漫谈乐亭大鼓

漫谈乐亭大鼓乐亭大鼓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鼓曲之一,其音韵优美、宣叙、抒情,板式灵活,曲牌丰富。

乐亭大鼓起自民间乡里,带有极强的乡土语言,融昌(昌黎)、滦(滦县、滦南)、乐(乐亭)一带的独特民风、民俗于其中,广为大众所喜爱。

一、乐亭大鼓起源乐亭大鼓起源于滦乐一带,以乐亭冠名,就其影响,遍于冀东及其周边广泛地区,远达东北三省。

历史上,昌、滦、乐在唐尧时属冀州,虞舜时属幽州,商时属孤竹,秦时属辽西郡,汉时属右北平郡,至两宋时,为辽、金统治,明朝时都城北迁,为充实京畿,大量移民至此,与当地居民通化,尤其是习俗与文化的通化,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程式而得以传承,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昌黎、滦县、滦南、乐亭诸县人文相通,水脉相连,本来是一块“玉”儿,俗语谓之“房不连脊地连边”,也正是这一地域孕育并产生了乐亭大鼓这枝奇葩,这里是乐亭大鼓的发源地。

乐亭大鼓自产生以来,广泛传播于京东一带(昌、滦、乐与其他一些县市因位于北京之东,故常称之于“京东”)。

乐亭大鼓影响之广,南及渤海之滨;北至长城内外乃至东北三省,均广受当地群众所喜爱。

足见,作为萌发于民间、产生于民间、成长于民间的乐亭大鼓是名副其实的大众艺术,是滦、乐、昌孕育了它。

并且广泛传播于冀东及周边地区,甚至远达东北三省。

二、“乐亭大鼓”的形成、传播及发展“乐亭大鼓”的形成、传播及发展是历代艺人辛勤耕耘的结果。

乐亭大鼓源于民间流行的“清平歌”、“滦州调”,后有人配以三弦演唱,始成曲种,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初以木板击节伴唱,1845年,改用铁板,深得群众欢迎。

按大鼓“清门”弟子排行:玉、月、和、德、来、学、文、智、华、开来算,乐亭大鼓第一代是张玉琢,第二代是刘月明。

据乐亭县文化馆王树彬于1980年11月召开的乐亭大鼓座谈会上所讲:“温铁板(荣)的师父是刘月明,刘的师父叫张玉琢……刘月明、张玉琢都是北京的艺人。

”据传,乐亭大鼓创始人之一冯福昌的老师也是外地人,他们在演出中用乡音将《木皮散人鼓词》或者其他曲艺书目,按地方风格对其进行改造,另创新腔,使之更为群众喜闻乐见。

鼓的历史典故

鼓的历史典故

鼓的历史典故 “琎尝戴砑绢帽打曲,上自摘红槿花一朵,置于帽上。

其二物皆极滑,久之 方安。

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坠。

”——《太平广记》 鼓是中国常用的打击乐器,属于八音中的“革”类乐器。

鼓的出现比较早, 从目前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 3000 年的历史。

在古代,鼓不 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 用途十分广泛。

鼓之诞生 黄帝杀夔以其皮制鼓 鼓是古老的打击乐器,从文献记载看,鼓的产生,首推黄帝取“夔皮”冒鼓 的古老传说。

相传黄帝征服蚩尤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 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

夔,是神话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 物,《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古时代神话奇兽,生于东海流波山,“状如 牛, 苍身而无角, 一足, 出入水则必有风雨, 其光如日月, 其声如雷, 其名曰夔”。

《吕氏春秋·古乐篇》也有记载说:“帝颛顼乃令鼉先为乐倡,鼉乃偃寝,以其 尾鼓腹, 其音英英。

”后人认为所谓鼍其实就是巨鳄, 它用尾巴敲击自己的肚子, 发出好听的音乐,说起来实在有点可爱,可见上古时代人与自然之和谐。

而以鳄 鱼皮之坚硬,制成鼓后就算不能“声闻五百里”,想必敲击起来也十分响亮。

古代制鼓离不开兽皮与陶土。

鼓的产生, 正是由于原始先民渔猎生活有了剥 皮与制陶的技艺。

《礼记·明堂位》 记载: “土鼓蒉桴, 苇龠, 伊耆氏之乐也。

” 表明在很早的“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器的鼓,它是以陶土为框, 两面蒙皮的一种原始打击乐器, 也是由日常工具改制演变而成。

传说伊耆氏用草 编成的鼓槌敲击土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机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 以很早就被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

《吕氏春秋·古乐篇》说,尧命质用麋鹿皮蒙 在瓦缶的口上,用来敲击,也是类似的土鼓。

鼓之应用 狩猎、祭祀、军事等用途广泛 远古时期, 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 主要是作为祭祀器具。

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家。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传承过程中,诞生了许多的曲艺形式。

比如:昆曲、京剧、川剧、秦腔、相声、快板、评书、评弹等等。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曾经在东北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曲艺形式——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旧称“奉天大鼓”或“辽宁大鼓”是流传于黑、吉、辽三省的一种鼓曲形式。

早期主要在乡村流行,民间俗称"屯大鼓"。

演唱的曲调是当地人们熟悉的土腔土调。

东北大鼓在发展过程中也融入了一些京剧、京韵大鼓和东北民歌的唱腔,曲调丰富,唱腔流畅,表现力较强。

以说唱中、长篇书为主,内容大多取材于戏曲、小说和传奇故事,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

关于东北大鼓的起源有二说:一说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北京弦子书艺人黄辅臣来沈阳献艺,吸收当地民歌小调演变而成;二说清道光、咸丰年间辽西"屯大鼓"艺人进城献艺,发展为奉天大鼓。

民国十八年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后,又曾称作"辽宁大鼓"。

东北大鼓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说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击节,也叫"弦子书"。

后发展成一人自击书鼓和简板演,另有人操大三弦等专司伴奏,说唱表演采用东北方音。

东北大鼓的主要演奏乐器为:三弦、大鼓、节子板、铜板。

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东北大鼓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如20世纪中期出现的"奉调"、"东城调"、"江北派"、"南城调"和"西城调"等,各派都拥有自己的传统节目。

"奉调"以沈阳为活动中心,唱腔徐缓,长于抒情,多演出《露泪缘》、《忆珍妃》等移植子弟书词的短段节目;"东城调"以吉林为活动中心,以演唱《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题材的节目为主;"江北派"以哈尔滨松花江以北地区为活动中心"南城调"以辽宁营口为活动中心;"江北派"和"南城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表演的节目多说唱《呼家将》和《薛家将》等长篇大书;"西城调"以锦州为活动中心,擅长表演《罗成叫关》等悲壮故事。

古代战鼓的文化遗产与实用意义

古代战鼓的文化遗产与实用意义

古代战鼓的文化遗产与实用意义古代战鼓,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它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还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意义,为战争提供了强大的战斗力支撑,而在和平年代,它也是一种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战鼓的历史渊源战鼓可以追溯到早期文明时期,例如埃及文明、雅利安文化、中东文明等。

在古代战争中,战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的催眠效果鼓舞了大军临战的勇气,同时也是一种指挥信号的手段,唤醒站在栖落中的士兵,统一军心,起到了集中军队、鼓舞士气、助阵军心等作用。

中国鼓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中国就已经有了鼓,古人称之为“觱篥”,它在史书中被称作是“兵器之一,用于战争发出令号”。

《周礼》中提到,“凡天下之事,乐以同声。

凡兵贱其力,尊其乐以尽其勇”。

《韩非子》中也提到了鼓,“出奇不意而胜,取人之短用之,以陈军其势而战也。

”因此,战鼓在中国古代作战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二、战鼓的文化底蕴战鼓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在民间、宗教、历史、戏曲等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

在民间传统文化中,鼓曾经被当作一种能够驱邪消灾的宝物。

例如,《史记》中记载,汉武帝曾经在坛院造鼓,进行驱灾消感的祭祀仪式。

在一些宗教儀式中,如佛教、道教、基督教等,鼓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鼓也是贯穿始终的文化符号,不仅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还成为了皇家审判、庙会游行、婚礼喜庆和节日庆典的主角。

在戏曲表演中,鼓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其具有动感、激情、力度和节奏感,既能表现出情感的转折,又能体现出剧情的高潮。

在古老的戏曲形态中,鼓是最重要的伴奏乐器之一,它一旦开始敲响,就会让整个舞台变得有力度、有节奏,配合上阵阵声音,舞台上的人物便会显得更加鲜活、生动。

三、战鼓的实用意义战鼓作为一种战争工具,对于提高军队战斗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让士兵集中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听觉感受,随时接受口号或指挥官的指挥命令。

简述京韵大鼓的发展历程 -回复

简述京韵大鼓的发展历程 -回复

简述京韵大鼓的发展历程-回复"京韵大鼓"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经过数百年的演变与发展,成为京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逐步回答关于京韵大鼓的发展历程,并对其特点和影响进行阐述。

一、明代的起源京韵大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的戏曲演出主要分为二人转和大曲两种形式。

二人转以简洁、活泼、滑稽的方式表演,而大曲则是以复杂的唱腔、舞蹈和声腔变化为特点。

在这两种形式的戏曲演出中,鼓点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明清时期的发展在明清时期,京韵大鼓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

其早期的演出形式主要为描写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戏曲,如《岳飞传》、《关公大闹五关》等。

京韵大鼓以其高昂的唱腔、激情四溢的表演和婉转动人的曲调,深受观众的喜爱。

戏曲演员通过吟唱、舞蹈和击鼓等手段,生动地展现剧情和人物的情感。

三、清朝时期的兴盛到了清朝时期,京韵大鼓开始迅速发展。

康熙和乾隆时期,戏曲演出被大量推广和发展,京韵大鼓成为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

京韵大鼓的表演形式也逐渐丰富多样,增加了唱词、打击乐器、道具等元素,使其更具戏剧性和视觉效果。

四、民国时期的改革京韵大鼓在民国时期经历了一次改革。

这一时期,许多新型剧种兴起,对京韵大鼓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同时,京韵大鼓也在内部进行了自我改革,加入了更多新的元素,提高了艺术水平,以适应新时代观众的需求。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发展1949年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京韵大鼓也受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戏曲受到了限制和抨击,京韵大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低谷期。

然而,在的文化政策的支持下,京韵大鼓逐渐恢复了生机。

政府积极推广京韵大鼓,为其创作了一系列反映新时代主题的剧目,使其保持了时代的活力。

六、现代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的需求变化,京韵大鼓在现代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大量京韵大鼓演出被列入各种活动和节目中,京韵大鼓也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

同时,京韵大鼓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如何保持传统的艺术特色,如何创新演出形式等问题。

鼓的发展历史

鼓的发展历史

鼓的发展历史
鼓作为一种传统乐器,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智人开始使用打击工具
的时候。

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鼓在世界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是鼓的发展历史的简要介绍。

1. 史前时代
在史前时代,鼓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之一。

打鼓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用手敲打仙人掌,或者用石头敲打乌龟甲壳等。

2. 古代中国
在中国古代,鼓被用作军事乐器,以增强战士们的士气。

鼓在《诗经》和《楚辞》中都有所提及。

唐代的鼓舞赋是一篇以鼓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鼓乐的发展。

3. 古埃及
在古埃及,鼓被广泛用作宗教和宫廷音乐乐器。

一些鼓甚至用来为远
征军队打鼓,以激励士气。

4. 古希腊和罗马
在古希腊和罗马,鼓多用于军事和宗教活动。

它们还被用于公共演讲和歌唱比赛。

5. 中世纪欧洲
在中世纪欧洲,鼓被广泛用于教堂音乐和民间乐器。

在十字军东征期间,鼓被用于激励士气和鼓舞士气。

6. 现代音乐
在现代音乐中,鼓被广泛用于各种音乐流派,包括摇滚、流行、嘻哈和世界音乐。

鼓在一些音乐中发挥重要的节奏作用,并且对于整个乐队的表现起到关键的作用。

总的来说,鼓的发展历史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在各个文化和国家的音乐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大鼓总结范文

大鼓总结范文

大鼓总结简介大鼓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打击乐器,广泛应用于戏曲、民间音乐以及庆典仪式等场合。

它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节奏感,能够给音乐增添动感和节奏感。

本文将对大鼓的起源、特点以及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地位进行总结。

起源和历史大鼓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军事乐器,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当时,大鼓主要用于军事行进中的节奏指挥,帮助士兵保持统一的步伐和节奏。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鼓逐渐走出了军事领域,成为民间音乐和戏曲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特点1.音色丰富多样:大鼓由鼓身和鼓面组成,鼓身多采用木材制作,鼓面则使用牛皮或马皮。

不同的鼓面材料和打击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丰富了音乐的表达力。

2.节奏感强烈:大鼓的节奏感十分突出,能够为音乐增添动感和活力。

在戏曲表演中,大鼓常常用来营造紧张氛围和突出重要情节。

3.可变性强:大鼓在不同的音乐场合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民间音乐中,大鼓常常和其他打击乐器一起演奏,营造欢快的氛围;在戏曲中,大鼓则扮演着重要的配乐作用。

大鼓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大鼓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乐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

在中国音乐史上,大鼓常常被用来表达民间的喜怒哀乐,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思考。

在戏曲演出中,大鼓常常作为戏曲表演的重要伴奏乐器,能够通过鼓点的变化和节奏的变化来助力演员的表演。

同时,大鼓还常常作为重要的节日庆典乐器,为庆典活动增添喜庆和热闹的氛围。

在现代音乐中,大鼓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许多现代乐曲中都加入了大鼓的元素,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大鼓也成为了一些乐队和乐团的重要成员,肩负着保持和谐节奏和统一鼓点的重要任务。

总结大鼓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打击乐器,具有丰富的音色和强烈的节奏感。

它在中国音乐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能够表达情感和思考,又能够增添音乐的动感和活力。

无论是在民间音乐、戏曲还是庆典仪式中,大鼓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现代音乐中,大鼓也发展出了新的表演形式和用途,并成为了现代乐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鼓》ppt课件

《中国鼓》ppt课件

06
鼓的演奏实践与欣赏
演奏实践:基本练习与曲目演奏
基本练习
掌握正确的击鼓姿势和手法,进行节奏感、力度和协调性的 基础训练。
曲目演奏
学习并演奏不同风格的鼓乐曲目,如民族鼓乐、现代鼓乐等 ,提升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欣赏:经典鼓乐作品欣赏与解析
经典鼓乐作品介绍
了解中国鼓乐的历史、流派和代表作品,如《渔舟唱晚》、《龙腾虎跃》等。
唱、念、做、打,使表演更加生动、传神。
民间音乐中的鼓
民间鼓的种类与特点
民间音乐中的鼓种类繁多,如腰鼓、花鼓等,它们具有浓厚的地 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鼓在民间音乐中的表现
在民间音乐中,鼓的演奏常常伴随着歌舞、说唱等艺术形式,营造 出欢快、热烈的氛围,展现出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鼓与民间习俗的关联
许多民间鼓都与特定的民俗活动相关联,如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等 ,体现了鼓在民间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鼓》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鼓的起源与历史 • 中国鼓的种类与特点 • 鼓的演奏技巧与艺术表现 • 中国鼓在音乐文化中的地位 • 中国鼓的传承与发展 • 鼓的演奏实践与欣赏
01
鼓的起源与历史
鼓的起源
远古时期
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 人们用鼓来模仿自然声音,如雷鸣、 风暴等,以祈求神灵保佑和驱赶邪恶 。
持槌方法
持槌时,应将槌头紧握在 手掌中,槌尾留出适当长 度,以便于控制力度和灵 活性。
手腕运动
通过手腕的灵活运动,可 以产生丰富的音色变化。 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手 腕的放松和力度控制。
节奏与速度的掌握
节奏感
节奏感是演奏中国鼓的关键,要 求演奏者能够准确掌握各种节奏 型,并在演奏中保持稳定的节奏 感。

关于大鼓的故事和传说

关于大鼓的故事和传说

关于大鼓的故事和传说大鼓,作为中国古代传统乐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故事和传说。

它的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音色和韵律,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大鼓的故事和传说。

大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

据传说,大鼓起初是用来军事发动,向士兵传递指令的乐器。

在古代的战争中,鼓声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鼓舞士气,调度军队,传达信息。

因此,大鼓成为了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史书记载,古代有一位名叫长毋慧的将军,他在战争中使用大鼓,使得他的军队战无不胜。

他的鼓声穿越云霄,使敌军心生畏惧。

据说,长毋慧学习演奏大鼓的技巧时,曾经闭关研究数年,最终领悟了“以心众心,以音众音”的鼓技,使得他在战场上所用的大鼓声音能够引领整个军队共同发力。

长毋慧的传奇战绩为大鼓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使得大鼓在古代成为了具有战争力量象征的乐器。

除了战争,大鼓在古代的民间文化中也有着丰富的表现。

在农村的庙会和传统节日中,大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庙会上,大鼓被用来伴奏舞狮和龙灯表演,它的沉稳韵律使得表演更加生动有力。

大鼓的声音仿佛能够唤醒万物的活力,与人们共同庆祝节日。

另外一个关于大鼓的传说是与一个叫做“鼓民”的勇士有关。

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叫鼓民的年轻人,他有着非凡的鼓技。

村庄里的人们都喜欢聚集在一起,听他演奏大鼓。

有一天,村庄陷入了困境。

一群凶恶的野兽入侵了村庄,并且威胁要摧毁村庄的庄稼。

鼓民毅然决定使用他的大鼓来保卫村庄。

他用鼓声震慑住了野兽,使它们不敢再接近村庄。

鼓民的事迹传遍了整个村庄,人们将他奉为英雄,并且在此后的每年都会为他举行盛大的音乐庆典,以纪念他的功绩。

大鼓作为一种乐器,它不仅仅是具有音乐功能的工具,更具有寓意和象征意义。

它通过独特的声音和韵律,传递出战争勇猛、庆祝喜庆的情感,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音乐英雄。

总的来说,大鼓的故事和传说众多,它们富于想象力和神秘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音乐与战争、庆典与喜庆的紧密联系。

中国鼓文化简介

中国鼓文化简介

中国鼓文化简介
中国鼓文化简介
中国鼓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以下是关于中国鼓文化的介绍:
1. 起源和历史
中国鼓文化起源于古代的农耕社会,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在古代,鼓被用于军事、宗教、祭祀等方面。

随着历史的演变,鼓逐渐成为了民间音乐的重要乐器。

2. 分类和特点
中国鼓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大鼓、小鼓、堂鼓、板鼓等。

不同类型的鼓有着各自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中国鼓的特点是韵律明快、节奏感强,能够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

3. 应用和表演形式
中国鼓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庆典、婚礼、葬礼、戏曲等。

在表演形式方面,中国鼓可以独奏、合奏、伴奏,也可以与其他乐器组合演奏。

4. 文化价值
中国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精神和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现代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国鼓文化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现代的中国鼓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有着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总之,中国鼓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精神和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鼓的典故

鼓的典故

鼓的典故鼓是中国常用的打击乐器,属于八音中的“革”类乐器。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目前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

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用途十分广泛。

鼓之诞生黄帝杀夔以其皮制鼓鼓是古老的打击乐器,从文献记载看,鼓的产生,首推黄帝取“夔皮”冒鼓的古老传说。

相传黄帝征服蚩尤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

夔,是神话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物,《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古时代神话奇兽,生于东海流波山,“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吕氏春秋·古乐篇》也有记载说:“帝颛顼乃令鼉先为乐倡,鼉乃偃寝,以其尾鼓腹,其音英英。

”后人认为所谓鼍其实就是巨鳄,它用尾巴敲击自己的肚子,发出好听的音乐,说起来实在有点可爱,可见上古时代人与自然之和谐。

而以鳄鱼皮之坚硬,制成鼓后就算不能“声闻五百里”,想必敲击起来也十分响亮。

古代制鼓离不开兽皮与陶土。

鼓的产生,正是由于原始先民渔猎生活有了剥皮与制陶的技艺。

《礼记·明堂位》记载:“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

”表明在很早的“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器的鼓,它是以陶土为框,两面蒙皮的一种原始打击乐器,也是由日常工具改制演变而成。

传说伊耆氏用草编成的鼓槌敲击土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机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

《吕氏春秋·古乐篇》说,尧命质用麋鹿皮蒙在瓦缶的口上,用来敲击,也是类似的土鼓。

鼓之应用狩猎、祭祀、军事等用途广泛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器具。

甲骨文中的“鼓”字据说是鼓的正面形象,其上面的“十”,表示鼓上面的装饰;中间的“日”,表示鼓的本身;下面的“山”,表示鼓下面的足。

鼓在殷商时期开始广泛应用,尤其是军旅和宫廷、郊庙祀典的用鼓,已积累了许多不同用途的鼓型,周代是农耕文化进入高度发展的时期,国家专门建立了管理鼓乐的机构,设置了名为“鼓人”的官职,并制定了一套鼓乐制度,将鼓纳入了儒家的礼制规范。

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
2006年5月20日,东北大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 为Ⅴ-6。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市 文化演艺中心)获得“东北大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历史沿革
起源背景
发展情况
东北大鼓原名奉天大鼓,也称辽宁大鼓。关于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乾隆年间(1736-1796年) 一个叫黄辅臣的弦子书艺人到沈阳献艺,在吸收了东北民歌、东北小调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一个人打板击鼓演唱,另一个人弹三弦伴奏,一部书少则说三五天,多则说十天半月。还有种说法是东北大鼓起 源于辽西农村,当时的农民买来一些鼓词小唱本,在农困时有人照着唱本用当地的土调唱。那时候没有收音机, 没有电视机,男女老少坐在一起,听人来唱“唱本”也是一种乐形式。当时只要是念过一两年书的人就能顺着明 唱词的韵律往下唱,有不认识的生字也能顺下来,因此唱“唱本”还能多认识一些字。后来出现了专门叫唱“唱 本”的民间艺人,农闲时走乡中户,手操三弦,自弹自唱,老百姓都叫它“电大鼓”。有一些农村的人常以此为 生,有时还替人算命、批八字东北大鼓传承人霍大题般是正月里以算命为主,平时则走乡串户赶会,谁家办喜事、 寿宴也请艺人去说书唱曲叫“说乐书”。如果某个地方久早无雨,老百姓许愿希望天降大雨,也请说书的艺人去 说段,叫“说愿书”。有些艺人出名了,就开始往城市跑。大约在道光(1821-1850年)、咸丰(1850-1861年) 年间,在奉天(沈阳)已经有鼓书艺人或摆或走乡串巷去献艺。
“鼓套子”,是东北大鼓艺人的基本功。开书时的鼓套,一是招徕观众;二是暗示观众即将开书。演唱中的 鼓板起到调整节奏,烘托气氮的作用。鼓,讲究“打、捻、挑、压”。板,讲究“扬、平、立花”。扬是一种式, 平是两头点,上边叫眼下边叫板。扬是唱慢口的,立是快唱时候用,花板是在唱中间的过门使用。鼓,又分过鼓、 底鼓、起鼓、落鼓。鼓是指挥,鼓板一点,乐队得跟着走,哪停、哪动都有暗示。鼓一收,响动就停止。所以, 鼓不但在打、捻、挑、压中指挥、伴奏,打出套数来,还得打出情来,打出喜、怒、衰、乐。如《宝玉探病》, 演员一出场就比较严肃,鼓点也是深沉的。又如《擂鼓战金山》,一点鼓起慢板,三点下去就快,火爆。

锣鼓艺术(开封盘鼓)

锣鼓艺术(开封盘鼓)

开封盘鼓所用乐器以鼓为主,配以大镲、马锣等铜器。鼓队所用的木框扁鼓均为同一种形制,鼓面约45厘米, 木框高约30厘米,呈棋子形。演奏时,将鼓的背带斜挎在左肩,鼓置固定编制,规模可大可小,一般按“鼓二镲一”的比例组合,小的鼓队有十几个人,大的鼓队可由几 十人甚至百余人组成。传统鼓队中常配有4面或8面马锣。演奏中,锣手常将马锣抛向空中,马锣落下后,接在手 中继续演奏,称之为“撂马锣”。各鼓队无论规模大小,均有一人手持一面写有“令”字的三角形小旗担任指挥, 称作“令旗”。平常鼓队的训练中,令旗负责向年轻鼓手传授鼓谱,讲解各种技巧。正式表演时,则通过手中的 小旗指挥鼓队的起、止、强弱、速度等,同时还要指示鼓谱的节奏特征,以保证鼓队鼓点清晰、整齐。
开封盘鼓有“原地演奏”与“行进演奏”两种表演方式。原地演奏时,鼓队常围成一个圆圈,令旗位于圆心, 鼓手们面向令旗而背对观众。当鼓队为民间舞蹈伴奏时,鼓队位于表演场地的一侧,面向表演场地。令旗位于鼓 队与舞蹈演员之间。行进演奏时,小的鼓队常走成四横排,第一四排是镲,中间两排是鼓,令旗位于一、二排之 间。为了能看到令旗,第一排镲手常面向令旗,退着步子行进。较大的鼓队常排成四路纵队,中间是鼓,两边是 镲,令旗在最前面,面向鼓队,退步行进。
2007年3月,开封盘鼓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锣鼓艺术(开封盘鼓)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Ⅱ-123。
历史渊源
开封盘鼓(2张)开封盘鼓与迓鼓乐密切相关,考古发现证实,早在北魏时期,北方地区的军队中就已经流行 一种叫“迓鼓”的鼓乐。迓者,迎也;迓鼓,意为迎接仪式中演奏的鼓乐,其含义有二:一是说明这种鼓乐主要 用于迎送仪式,古代军队中用于迎送贵宾及凯旋庆典,民间则用于迎神求雨等风俗仪式及节日庆典;二是说明这 种鼓乐有在行进中演奏的意思。迓鼓都是些大扁鼓,是用襻带挎在肩上或绑在腰前演奏的,可边走边擂,民间称 之为“走街鼓”。

简述京韵大鼓的发展历程

简述京韵大鼓的发展历程

简述京韵大鼓的发展历程摘要:一、京韵大鼓的起源与发展背景二、京韵大鼓的流派与代表人物三、京韵大鼓的艺术特点与表演形式四、京韵大鼓的传承与保护五、结语正文:京韵大鼓是中国传统民间曲艺的一种,起源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它是以北京为中心,吸收了全国各地的民间音乐、曲艺精华,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京韵大鼓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起源与发展背景京韵大鼓起源于清朝末年,最初是在北京地区的民间音乐、曲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当时的环境下,民间曲艺呈现出多样化、融合性的特点,为京韵大鼓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后来,经过众多艺人的努力,京韵大鼓逐渐在北京地区崭露头角,成为民间曲艺的一朵奇葩。

二、流派与代表人物京韵大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流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刘派、白派和骆派。

刘派以刘宝全为代表,擅长演唱长篇大鼓,其演唱风格高亢激昂,富有表现力。

白派以白云鹏为代表,以抒情见长,演唱技巧丰富多样。

骆派则以骆玉笙为代表,嗓音独特,韵味浓郁,被誉为“京韵大鼓皇后”。

三、艺术特点与表演形式京韵大鼓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音乐方面,京韵大鼓吸收了全国各地的民间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韵味;其次,在表演形式上,京韵大鼓以说、唱为主,辅以表情、动作、身段等表演手法,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最后,在文学内容上,京韵大鼓以传统故事、历史典故为主,强调教化作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四、传承与保护随着时代的发展,京韵大鼓面临着传承困境。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民间曲艺,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展京韵大鼓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支持举办各类京韵大鼓演出活动,培养新一代京韵大鼓演员等。

同时,越来越多的民间团体和个人也加入到传承和推广京韵大鼓的行列,为这一传统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五、结语京韵大鼓作为中国民间曲艺的瑰宝,凝聚了无数艺人的智慧和心血。

乡音最亲之山东大鼓

乡音最亲之山东大鼓

乡音最亲之山东大鼓山东大鼓是中国北方现在最早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乃北方大鼓之鼻祖,流传于以菏泽为中心的广大鲁、苏、豫地区。

原称犁铧大鼓,因其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

自《老残游记》之后,始谐音美称其为“梨花大鼓”。

山东大鼓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已有350多年的历史。

它发源于鲁西北农村,最初只是敲击犁铧碎片伴奏,采用山东方言来演唱当地的民歌小调,后逐渐发展为有板式变化的成套唱腔、敲击矮脚鼓和特制的半月形梨花片并有三弦伴奏的说唱表演形式。

山东大鼓在不同的流布地区又分别称山东调、山东柳儿、梅花调、鼓碰弦、犁铧片、梨花大鼓、铁片大鼓、怯大鼓、何老凤等。

山东大鼓一般一人演唱或二人对唱,二三人伴奏。

唱词基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

演唱者左手执鼓槌,右手执铁(铜)片,边敲边唱。

山东大鼓的鼎盛时期在民国初年,其影响当时遍及北方各省及上海、武汉等沿江大城市。

明末清初诗人贾凫西所写《木皮散人鼓词》,嬉笑怒骂,寄寓了亡国之恨,应为山东大鼓已在流传的根据。

清光绪年间始进入市井,后因《老残游记》而闻名国内外。

早期山东大鼓有“南口”与“老北口”两支主要流派,河北省故城县人氏何老凤是“老北口”派的著名艺人。

他嗓音洪亮,表演风趣,经常活动于鲁西北、冀南、豫北一带,在曲艺界声望颇高,与马三峰齐名,故有“南有何老凤,北有马三峰”之说。

20世纪30年代以后享名艺坛的‘四大玉’,即谢大玉、李大玉、赵大玉、孙大玉,为这一曲种带来了辉煌。

山东大鼓风格朴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曲调高昂,说、唱、道、白兼备;叙事抒情交融。

传统书目很多,其中尤以说为主、唱为辅的中长篇见长。

现流行的有《包公案》、《海公案》、《西厢记》等。

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对明湖居听曲的描写可谓脍炙人口。

说黑妞“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叮叮铛铛地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槌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

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又说白妞:“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

中国传统音乐教案:大鼓与小鼓的文化与历史

中国传统音乐教案:大鼓与小鼓的文化与历史

中国传统音乐教案:大鼓与小鼓的文化与历史。

一、大鼓和小鼓的起源与发展:大鼓和小鼓是中国传统打击乐器中的代表。

在古代,大鼓和小鼓主要被用于军乐和民间表演。

据记载,大鼓最早源于唐朝,是当时军队在行军或进攻时用来发出指挥信号的。

而小鼓与大鼓相对应,早期则是在部队中用来传递简单的信息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鼓和小鼓的用途逐渐丰富和多样化,除了在军旅中使用,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艺演出、舞蹈表演、歌曲伴奏等方面。

如今,大鼓和小鼓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喜庆、欢快、饱满的节奏特点为许多节日庆典和晚会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氛围。

二、大鼓和小鼓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大鼓和小鼓代表着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大鼓和小鼓的演奏技巧非常重要,需要演奏者在某种程度上掌握拍击和节奏功能。

这引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一贯重视的节拍和韵律的概念。

传统音乐注重和谐、天人合一和情感的表达,大鼓和小鼓的演奏不仅要求演奏者的技巧,更需要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体现出对这些内涵的深刻理解。

大鼓和小鼓的演奏方式、音色、节奏等都代表着中国文化中丰富的象征意义。

大鼓强有力、决断,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力量、勇气、团结的品质;小鼓则轻快、灵活,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柔美、灵活、精致的特点。

因此,通过大鼓和小鼓的演奏,我们不仅可以掌握这些音乐技巧,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大鼓和小鼓的演奏技巧:在教授大鼓和小鼓的时候,以下几点技巧值得参考:1、认识乐器:学生需要知道大鼓和小鼓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方法。

他们需要学会如何调节鼓面、如何正确地握持鼓槌。

2、掌握节奏:大鼓和小鼓的乐曲都需要有稳定的节奏,教师可以通过打击节拍器,让学生正确掌握节奏。

3、学会演奏技巧:大鼓和小鼓的演奏需要一定的技巧,例如用手掌控制声音大小、快慢等。

4、理解音乐内涵:大鼓和小鼓所代表的内涵需要学生理解和表达出来。

例如,在庆祝节日、新婚喜事等场合中是使用大鼓还是小鼓,需要考虑其象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鼓的历史由来
鼓出现在原始时代。

自汉以来,鼓的形制多样,用途甚广,广泛流传。

鼓:在原始时代已有,叫做“土鼓”,鼓框可能由陶土制成。

另有一种鼍鼓,相传黄帝在征伐蚩尤的涿鹿之战中,曾九战不胜,后受元女之教,造“夔牛鼓”80面,一震500里,连震300O里,以鼓声大壮军威,终于擒杀了蚩尤。

夔与鼍古文相通,据记载,夔其状如牛,居于大泽,水陆两栖,每到雷雨季节便发出令人振憾的吼叫,《山海经. 大荒东经》有:“雷泽有神,龙首人头,鼓其腹而熙。

”夔被先民奉为雷神和音乐之神。

其实夔就是鳄鱼,鼍鼓就是用鳄鱼皮作膜面的鼓,1978年,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一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鼍鼓实物,距今4000多年,鼓腔用树干制作,外施彩绘,鳄鱼皮蒙面,高约一米,径一端0.4米,另一端0.5米,出土时蒙面已朽,但鼓腔内仍可见散落的鳄鱼皮。

自商代后,鼓有多种形制,1977年在湖北崇阳出土一件晚商至西周早期的铜制贲鼓,可能是仿牛皮制作,形如贲字,
鼓面条纹清晰,工艺精美。

1960年和1975年,在云南祥云大波那和楚雄万家坝出土了16件战国时期的铜鼓,这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少数民
族铜鼓。

后来发展到鼓身下有鼓座,鼓身上有羽毛作为装饰,以动物皮革作
为膜面,有代表性的实物如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的虎座鸟架鼓。

曾侯乙墓也出土悬鼓。

在汉代兴起的鼓吹乐中,鼓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公元4世纪时,又有腰鼓、齐鼓、羯鼓、达卜等流行。

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所用到的就有节鼓、檐鼓、都昙鼓、毛员鼓、答腊鼓、鸡娄鼓、连鼓和桴鼓等10余种,此时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鼓乐演奏者。

宋时在民间某些器乐合奏或供统治阶级享乐的教坊乐部中,鼓都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又有铳鼓流行,
明清以来,随着戏曲及其他民间音乐的进一步繁荣,鼓类乐器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

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是打击敌人、驱除猛兽的号角和武器,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

古代常把鼓作为一项最隆重的礼仪。

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剧、曲艺、歌舞、喜庆集会和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金杯鼓厂生产的大鼓销往全国各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