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名、字、号

合集下载

古代字号以及古代名人字号大全

古代字号以及古代名人字号大全

古代字号以及古代名人字号大全古代同一个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往往又有字、号,有时还不止一个号,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称呼。

比如,屈原,战国楚人,名平,字原、号灵均。

古人的字号 - 字“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①同义反复。

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

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

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

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

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

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古人的字号 - 号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

《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

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

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1、伦理道德加强,2、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

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

纵观古人命号特点,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几条。

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

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

苏轼,自号东坡居士。

陆游,号龟堂。

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

明武宗朱厚照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自号禹斋。

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

咸丰(奕 )自号且乐道人。

2、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

古代名人字,号,谥号

古代名人字,号,谥号

古代名人字,号,谥号中国古人的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

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

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

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

《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

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衡字平子、“击鼓骂”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孟頫字子昂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

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

先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

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轼、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

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

如唐代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东坡、板桥等)。

9 七上古人名、字、号

9 七上古人名、字、号
⑴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苏轼号东坡,陆游号放翁,李白号青莲居士,辛弃疾号稼轩
⑵赠号,是一种敬称。
李白号谪仙人,杜甫号杜工部,柳宗元号柳河东
古人名字号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父亲 起的
弱冠仪式 后起的
自己 起的
名以正体, 字以表德, 号以寓怀。
看视频《经典咏流传》,回答问题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 。 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 担当”,
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 )( )( )来自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人物称谓
基本称谓
1、名:是幼年时父母所起,只有父母、长辈或君王才能称呼, 其他人不可以叫。古代,直呼其名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
孔子名丘 苏轼 李白
2、字: 成年(男20岁,女15岁)由父亲或尊者取字。对平辈 或朋友之间的称呼。
孔子字仲尼,李白字太白,陶渊明字元亮,苏轼字子瞻
3、号 (别号、表号):成年后,自己取或他人取。朋友之间 称呼。

中考现代文阅读《古人的名、字、号》答案及解析

中考现代文阅读《古人的名、字、号》答案及解析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案及解析】古人的名、字、号居然有这么多讲究顾明①古人非常重视人的名字,在取名字方面也有许多的讲究。

而且,他们的命名方式与现在不同,一个人不仅有姓有名,还要另外取字和号。

那么,古人的名、字、号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何谓名、字、号②古时候,一个人出生三个月后,长辈会给他起第一个名字,这就是“幼名”。

③等到他长大成年之时,就要在名之外另取一“字”。

④《礼记·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在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是用来在平辈或晚辈间称呼的。

⑤对于文人雅士,他们常常会为自己取个“别号”,在文章唱和时作为代称,也可以用来自称。

⑥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此三者包含着个人的全部品格。

古人怎样取名⑦每个人的名都将跟随他一生,因此取名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视的事。

为了慎重地给人命名,春秋时代还讲究“命名之道”。

⑧关于古人取名的原则,《左传·桓公六年》写得明确:“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信,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些标记和特点,比如某种特殊形状的胎记,与众不同的长相等。

《红楼梦》中贾宝玉因含玉而诞,故名为“宝玉”,当然这有神话的色彩。

义,指的是某人出生时伴随的祥瑞现象。

象,是以相似之物来命名。

孔子名“丘”,因为他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即所谓“圩顶”,父亲便以此为他命名。

所谓假,是指假托万物之名。

孔子有了儿子后,鲁昭公送给他一条鲤鱼,于是他就给儿子取名“鲤”,遵照的就是“取于物为假”的原则。

所谓类,指的是可以取与父亲相似的名字。

⑨此外,古人还提出了取名需避开的六条禁忌,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如果人名与这几样东西重名,会造成诸多不便。

晋国的僖侯名为“司徒”,宋武公名为“司空”,就废了司徒、司空这两个官名;而鲁献公名“具”,武公名“敖”,就废了具、敖两座山的山名。

中考现代文阅读《古人的名、字、号》答案及解析

中考现代文阅读《古人的名、字、号》答案及解析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案及解析】古人的名、字、号居然有这么多讲究顾明①古人非常重视人的名字,在取名字方面也有许多的讲究。

而且,他们的命名方式与现在不同,一个人不仅有姓有名,还要另外取字和号。

那么,古人的名、字、号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何谓名、字、号②古时候,一个人出生三个月后,长辈会给他起第一个名字,这就是“幼名”。

③等到他长大成年之时,就要在名之外另取一“字”。

④《礼记·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在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是用来在平辈或晚辈间称呼的。

⑤对于文人雅士,他们常常会为自己取个“别号”,在文章唱和时作为代称,也可以用来自称。

⑥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此三者包含着个人的全部品格。

古人怎样取名⑦每个人的名都将跟随他一生,因此取名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视的事。

为了慎重地给人命名,春秋时代还讲究“命名之道”。

⑧关于古人取名的原则,《左传·桓公六年》写得明确:“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信,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些标记和特点,比如某种特殊形状的胎记,与众不同的长相等。

《红楼梦》中贾宝玉因含玉而诞,故名为“宝玉”,当然这有神话的色彩。

义,指的是某人出生时伴随的祥瑞现象。

象,是以相似之物来命名。

孔子名“丘”,因为他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即所谓“圩顶”,父亲便以此为他命名。

所谓假,是指假托万物之名。

孔子有了儿子后,鲁昭公送给他一条鲤鱼,于是他就给儿子取名“鲤”,遵照的就是“取于物为假”的原则。

所谓类,指的是可以取与父亲相似的名字。

⑨此外,古人还提出了取名需避开的六条禁忌,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如果人名与这几样东西重名,会造成诸多不便。

晋国的僖侯名为“司徒”,宋武公名为“司空”,就废了司徒、司空这两个官名;而鲁献公名“具”,武公名“敖”,就废了具、敖两座山的山名。

古人的名、字、号

古人的名、字、号

古人的名、字、号现在人只有名,没有字。

现在讲的“名字”这个词,由“名”、“字”两部分组成,但其中的“字”已经没有实在意义了。

“字”这个字的结构是“子”上面加个“宝盖儿”,这“宝盖儿”就是房屋。

“字”的本义是在屋子里生小孩儿。

引申为孳生、繁衍。

名字的“字”其实就是从名衍生而来的,所以叫做字。

《颜氏家训》说:“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表”就是表达,所以字又叫表字。

上面说的归纳起来就是,字是从名派生出来的,它的作用是表达名的意思。

过去人一出生,家中长辈就给取个小名。

小名,又叫乳名、幼名、奶名。

比如司马相如小名“犬子”,曹操小名“阿瞒”,刘禅小名“阿斗”,刘裕小名“寄奴”。

小名起得比较随意,有的是专门找难听的“贱名”来,说是这样的孩子鬼会讨厌,好养活,于是,“狗剩”、“狗不理”、“石头儿”、“鸭蛋”、“阿猫”、“柳娃”全来了。

上学后,才有了正式的名,这名又叫学名、大名、大号。

但是这时候还没有字。

《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

”这里说的是古人的一种礼俗,那时候,小孩子生下来3个月由父母命名,男子到了20岁,由父亲在宗庙主持冠礼,把头发束起来,在头顶盘成髻,这表示可以娶媳妇了,有资格参军与参加祭祀了。

然后由身份高的老人根据男孩的名取字。

有了字的男人,才算是成年男子汉。

女孩子到15岁举行笄礼,取字。

所谓笄就是在头发上插簪子,这表示女孩可以找婆家了。

过去说的“待字”就是待嫁,“未字”就是未嫁,“字人”就是出嫁的人。

原始人认为,名代表人的灵魂,不能随便被别人叫,这种对人名的禁忌后来演变为礼俗,人们认为直接称呼别人的名是不敬的行为。

《礼记·檀弓》:“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

”尊长者对晚下者可以称名,但晚下者对尊长者、平辈之间不能称名。

只有表示轻蔑时,才可以真呼其名。

有名不能叫,那怎么办?这时字就有了用处,以字相称可以避免称名。

这样字就起到了避讳称名的作用。

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时,曾作严武幕僚。

名号大全欣赏

名号大全欣赏

司马迁——名:迁,字:子长
李格非——名:格非
屈原——名:平,字:原;又紫云名:正则,字:灵均
韩愈——名:愈,字:退之,称韩昌黎
蒲松龄——名: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称聊斋先生沈括——名:括,字:存中
白居易——名: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
文天祥——名: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
欧阳修——名: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杜牧——名:牧,字:牧之
杜甫——名: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李白——名: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商隐——名:商隐,字:义山,号:玉生
袁枚——名: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
陶渊明——名:渊明,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曹操——名:操,字:孟德,小名:阿瞒
刘禹锡——名:禹锡,字:梦得
李煜——名: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
范仲淹——名:仲淹,字:希文
柳永——名: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世称:柳七、柳屯田
陆游——名:游,字:务观,号:放翁
辛弃疾——名: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孟浩然——名:浩然,字不详
晏殊——名:殊,字:同叔
王勃——名:勃,字:子安
岳飞——名:飞,字:鹏举
王维——名:维,字:摩诘
孔子——名:丘,字:仲尼
孟子——名:轲,字:子舆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庄子——名:周
韩非子——名:非
李密——名:密,字:令伯。

中高考文化常识小结:古人的名、字、号

中高考文化常识小结:古人的名、字、号

中高考文化常识:古人的名、字、号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

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所取,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他人称呼。

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有两种情况:①名”和“字”含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

孔子的学生宰予,字子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诸葛亮,字孔明;周瑜,字公瑾,瑾、瑜都是美玉;“怀瑾握瑜”。

鲁肃字子敬,严肃恭敬;黄盖,字公覆;覆盖。

曹植,字子建;“亭亭净植”,植、建都是直立的意思。

刘桢,字公干;桢干:筑墙时所用的木柱,竖在两端的叫桢,竖在两旁障土的叫干。

陶渊明,字元亮;鲍照,字明远;马致远,字千里;致远,到达远方。

唐寅,字伯虎;子丑寅卯,鼠牛虎兔,寅对应着虎。

张养浩,字希孟;《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希孟:仰慕孟子。

②“名”和“字”意思相反,例如:韩愈,字退之。

王绩,字无功;晏殊,字同叔;殊,不同。

吕蒙,字子明;蒙,阴暗。

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为“字”,如诸葛亮,字孔明。

古人通常为了尊敬对方而称自己的名,表示自已谦卑时也称自己的名。

别号: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别号。

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

古时,人们为了表示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

别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别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字以上的。

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

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

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又号醉翁;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号稼轩;梁启超,号任公、饮冰室主人;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别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称杜甫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韩愈,郡望昌黎,人称韩昌黎;韦应物,做过苏州刺史,人称“韦苏州”;王昌龄,做过龙标尉,世称“王龙标”;(2)谥号、庙号、年号谥号: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惩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古人的字和名和号有什么区别

古人的字和名和号有什么区别

古人的字和名和号有什么区别在古代社会,人们常常使用字、名、号来表示个人身份和称呼,这些概念在古代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字、名、号分别代表了古人在不同场合的身份和准则。

下面将从三者的定义、使用和演变等方面详细探讨古人的字、名和号之间的区别。

一、字字是指个人家族的传统姓氏,代表了家族的身份和血统。

在古代社会,字是祖先留下来的,代代相传,是家族的认证标识。

每个人都有一个固定的字作为自己的姓氏,传承家族和血脉联系的象征。

古代常用的字包括“姓氏”和“雅名”,用于区分不同家族和社会地位。

二、名名在古代代表了个人在社会中的真实身份和个人特征。

名通常是在出生时由父母或长辈取的,是一个人日常生活和社交中使用的标识。

名与字的区别在于名是每个个体独特的标识,没有传承性,而字则代表着家族的传承和血统。

顺着名的衍生,出现了许多雅号、字号等称谓,用以尊称或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在古代社会,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是个人自己的标识,也是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依据。

三、号号是指古代社会中人们在不同情境下使用的别称或尊称。

号通常是根据一个人的才能、品质、身份等不同要素而赐予的,是对个人的评价和尊重之称。

古代社会人们常常以号作为相互之间的称呼,更显尊重和礼貌。

号往往与人的名字或特长有关,是体现了一个人社会地位和个人特征的称谓。

人们常常以号取代名字在特殊场合使用,展示自己的特长或身份特点。

四、总结古人的字、名和号在古代社会中有着各自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字代表了家族传承和血脉联系,名是个人特定身份的标识,号则是对个人的尊重和评价之称。

这三者在古代社交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反映了社会等级、家族传承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文化特色。

通过了解古人的字、名和号之间的区别,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和人际关系。

古人的名字号

古人的名字号

古人的名、字、号家谱中人物的简介和古文、古诗词中介绍作者时,总是碰到名、字、号。

古人的:一、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

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二、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有两种情况:1、“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2、“名”和“字”意思相反的,例如:韩愈,字退之。

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为“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

古人通常尊敬对方称自己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名。

三、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别号。

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

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

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以上字的。

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

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

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古人的“字”20世纪以后出生的人,姓名都比较简单。

在秉承先辈姓氏的前提下,取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名就算完事。

对于他们来讲,“名字”是一个单纯词,意义不可再分割。

但是,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独立的意思,不可混为一谈。

这里专讲古人的“字”。

从周代开始,人们在名以外,又另取字。

《礼记·檀弓》称:“幼名,冠字。

”这句话的解释是:“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时加“字”,当然是说男子;对于女子,则是“许嫁笄而字”,到了可以出嫁之时(15岁)加“字”。

人一出生就要起名,是为了分别彼此,否则便无法以独立身份进入既有的社会秩序系统之中。

对小孩直呼其名,不会有什么顾忌,但同样对已经成年者,便显得不够尊重,取字,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古代文人名字字号大全

古代文人名字字号大全

古代文人名字字号大全
1. 字号,字号是古代文人常用的别名,通常由两个字组成。

例如,字号“子瞻”是南宋文学家陆游的字号,“子瞻”寓意睿智聪慧。

2. 文人名字,古代文人的名字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

例如,苏轼、杜甫、白居易、王安石等。

3. 号,号是古代文人自称的别名,常用于诗词中。

例如,李白
自称“诗仙”、“天子儿”等。

4. 笔名,古代文人也常使用笔名来表达自己的文学才华。

例如,曹雪芹以“红楼梦”为笔名,罗贯中以“三国演义”为笔名。

5. 字,字是古代文人的表字,相当于现代人的名字。

字通常由
一个或两个字组成。

例如,杜牧的字是子美,欧阳修的字是永叔。

6. 号令,号令是古代文人在文学创作中所使用的口号或标语。

例如,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倡“古文运动”,号令为“复古”。

7. 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或重要人物去世后追赠的尊号,也有
一些文人在世时就被赐予谥号。

例如,唐代文学家杜甫被追赠谥号“文”,宋代文学家苏轼被追赠谥号“文忠”。

8. 称号,称号是古代文人因其才华或成就而被赋予的特殊称谓。

例如,唐代文学家白居易被尊称为“诗鬼”,宋代文学家辛弃疾被
尊称为“词中之龙”。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古代文人名字字号大全。

当然,还有很多其
他的名字字号,每个文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称谓和别名。

古人字号

古人字号
有的古代女子无字。男子在20岁弱冠时有父赐字,女子则无。但这只是普遍现象。 像薛涛,字洪度;鱼玄机,字幼微,又字慧兰;再如李冶,字季兰,又字秀兰。
古人字号例举
陶渊明 字元亮 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 贺知章 字季真 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 王昌龄 字少伯 没有号 杜甫 李白 字子美 号少陵野老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了。 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 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 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 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姓名字号解说.2
还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况也很多, 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 所以人们喜欢用它, 如孔桩,字子思;仲由,字子路; 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 苏轼, 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5.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式”。 如: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太意的延伸。 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 杨达,字士达。士达,即士进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了达的含义。 丘锡,字永锡。永锡是“永锡难老” 的省约,出自《诗经· 鲁颂》,延伸了锡的含义。
古人小名.2
如: 晋献公小名虿,虿是蝎子的意思;郑庄公出生时难产,所以取小名为“寤生”;还有些乳名,记 载着小儿襁褓中的经历,
如东晋末年的大诗人谢灵运出生旬日,便被送到杜冶家哺养,至15岁方归本籍,故乳名“客 儿”。
古代名人最爱起什么小名?
古代名人小名都以俚俗丑贱为原则,上起贵胄王孙,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如此,这与从正面体 现社会秩序和生活理想的典雅好听的人名迥然不同,由此构成中国姓名文化中乳名类的一个共 同特色。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长辈对小儿钟爱怜惜之至,惟恐不能顺利健康地成长,遂有意标示卑贱, 用逆反方式掩饰亲昵的感情。

古人的姓名和字号

古人的姓名和字号

古人的姓名通常由名、字、号三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用法。

具体如下:
1. 名:名是个人的基本标识,伴随一生。

在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亲命名,取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往往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

2. 字:字是成年礼的一部分,男子在二十岁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时取字。

字与名往往有意义上的关联,有时是对个人性格或才能的一种描述或期许。

3. 号:号则是个人晚年自取或者他人赠予的别称,反映了个人的志趣、成就或者某种特定的文化寓意。

号的使用更为自由,可以用于朋友之间的称呼,也可以作为文人雅士间交流的一种方式。

总的来说,在古代礼仪中,使用这些名称也有严格的规范。

例如,在尊长面前,应自称名以示谦卑;而在与同辈或晚辈交往时,可以使用字或号。

了解这些规则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交往的礼节是非常重要的。

古人习俗用字

古人习俗用字

古人习俗用字一瞥一、名、字、号名,古人出生三个月后,由父辈取名。

自称、谦称或尊长者称卑幼者要称名。

名,分为学名与谱名。

学名,又称官名、大名,即在对外交往中所用名,相当于现代身份证上的名字;谱名,在家谱中使用名,有统一的字辈,兄弟雁行,昭穆不混。

虽在家谱中起到整齐划一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用,也极少有人知道。

当然,也有少数人学名与谱名是一致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许多人生前并无谱名,上谱时临时起个谱名。

由于意义不大,现在许多新式家谱,大都取消了谱名。

字,古人尊称、敬称或卑幼者对尊长者要称字,平辈之间除极熟的朋友可以不拘礼节称名外,一般要称字。

古时男人二十及冠,女子十五及笄,成年了就要取字,男女皆可取字,但女子取字较少。

一般可由自己取字,或父辈师友帮忙取字。

当然,字为士人所乐用,底层百姓,大皆有名无字。

一般来说,字与名意义相近或相反,如张飞,字翼德;关羽,字云长,就是意义相近。

如韩愈,字退之;朱熹,字元晦,就是意义相反。

号,分为小号、别号、雅号。

小号,即小名或小字,如曹操,小字阿瞒。

则阿瞒是曹操小时候的号,一般由长辈所称。

别号是成年后,因表达兴趣或志向,自行取一别号,以代其名。

如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然则壮飞是其志向。

雅号,又称道号,则多为文人墨客所乐用,一般多用于书画作品之落款。

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

二、配、娶、聘、纳配,史书或宗谱中的配是指元配,即正妻。

正妻先亡,续娶正室,则称为继配。

娶与配意义相同,有的家谱中也加以区分,如妻原为处子,则称配;妻为再醮妇,则称娶;继妻为再醮妇,则称续娶。

但一般情况下都已混同了。

聘,原指男子定亲,聘某家女,但未婚配。

后引申为娶某家女,在碑文墓志中多使用。

则按引申意,聘与配、娶并无区别。

纳,专指纳妾,妾地位卑下,绝不能用“配、娶、聘”,妻对男主称夫,妾对男主只能称主人。

三、适、嫁、字适,古文中以女子出嫁某人,称之为适,与嫁同义。

适为书面语,嫁为俗语。

古人字号

古人字号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

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

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

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袁枚(公元1716—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

他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才华出众,诗文冠江南温庭筠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时号温八叉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

诗今存600多首,绝大部分是他中年以后的作品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南宋爱国诗人。

杜甫号少陵野老、少陵杜甫生平[唐代]诗人。

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

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氏、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

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名称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

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如熊、牛、云等)。

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傅说,“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咸,“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虺,是奚仲的后人)等,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

如鲁、韩、宋等,是以地名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师、祝、史等,是以职业为姓;上官、司马、司徒等是以官职为姓;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

从春秋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商鞅”等。

最有韵味的古人名字大全

最有韵味的古人名字大全

最有韵味的古人名字大全男性: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陆羽: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唐代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张若虚: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唐朝诗人。

曾任兖州兵曹。

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辽宁辽阳,生于南京,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女性:卓文君: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州)人,祖籍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唐代女官、诗人、皇妃。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婉约派词人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柳如是: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浙江嘉兴人。

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身魂,荣府幺女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的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谥号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谥号

《礼记·冠义》:“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孔颖达注:“生若无名, 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冠字者,人年 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 字。” 《白虎通义·姓名》:“人所以有字何?冠德明功,敬成人 也。”
法度”。(秦始皇名赵正)
民国时期,避讳才退出历史舞台。
避讳
3.避讳的方法 ①改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剪击 荆。”(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 “荆”。) 《汉书》中,凡“邦”皆改为“国”。 东汉时将秀才科改名为茂才科。 唐时改观世音菩萨为观自在菩萨,或改作观音菩萨。
《穀梁传·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 夫”。
古人的名、字、号
3.名、字的区别
“名者,己之所以事尊,尊者所以命己;字则己之所以接卑,
卑者所以称己”(《太平御览》卷362“名”字条下所引
《秦记》)
敬称、尊称、下对上称字;自称、谦称、上对下称名。
平辈之间一般都称字,只有在很熟悉的朋友之间才称名,
曹 操
三国
曹操 名操
字孟德
《荀子。劝学》有“生乎 由是,死乎由是,夫是 之谓德操” 现在:有 “道德情操”之说
4.名、字的关联
(7)以名记事
孔子
春秋
孔子 名丘,字仲尼。
据说孔子的父母祷于尼 丘山才生下他,故名 “丘”字“尼”以记 其事。
5.何谓号
号是名和字之外的一个颇具艺术色彩的个人符号,它是
例:
周厉王被谥为“厉”。“厉”在谥法上是“杀戮无辜” 之意。 隋炀帝被谥为“炀”,“炀”在谥法上是“好内远礼” 之意。

古人字号

古人字号

唐五代词人略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

“诗仙”。

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后由唐肃宗赐名“志和”,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

韦应物,字号无考,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刘禹锡,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有“诗豪”之称。

世称“刘宾客”。

温庭筠,字飞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

李璟,字伯玉,初名景通,南唐中主。

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后主。

和凝,字成绩,契丹称他为“曲子相公”。

韦庄,字端已。

与温庭筠并称温韦。

《花间集》共录十八家,自温庭筠、皇甫松外,凡十六家,为五季时人。

十六家中,除韦庄外,蜀人有十二人之多,列举如下(薛昭蕴、牛峤、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敻xiong、魏承班、鹿虔扆yǐ、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

孙光宪,字孟文,自号葆光子。

冯延巳,又名延嗣,字正中。

另张泌、成幼文、韩熙载、潘佑、徐铉(其弟徐锴)、汤悦,俱有才名。

北宋词人略晏殊,字同叔,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

又称柳七,世称柳屯田。

以“白衣卿相”自许。

张先,字子野,人称张三中,自称张三影。

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贺铸,字方回,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绝丑,人称贺鬼头。

亦称贺梅子。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

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

晏殊第七子。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

周紫芝,字少隐,号竹坡居士。

葛胜仲,字鲁卿,卒谥文康。

葛立方,字常之,自号懒真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的名、字、号
大家看古装剧时可能非常疑惑,为什么古人一个人有好几个称呼?曹操又叫曹孟德又叫曹阿满,刘备?刘玄德又?刘皇叔?傻傻分不清,而一些诗人可能还有号,李白青莲居士,陶渊明五柳先生等等,这些名、字、号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

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類字子昂。

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類(俯)”与“昂”都是反义。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

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其为“茶神”)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

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伸、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铽、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