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作文(优秀8篇)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https://img.taocdn.com/s3/m/b84faa5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1.png)
游褒禅山记
范文一:游褒禅山记
小时候听过古诗《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一直以来,我对于
这座游人如织的山峰充满向往,直到有一次实现了我的梦想,真正登上了褒禅山,才意识到这座山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
褒禅山在江西省南昌市南,历来被誉为“天下名山”,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山上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如“历代名画图廊”,“余
杭诗社”,“琴台松风”,“皇帝顶”等等,每到此处,都会让人
如沐春风,体会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在褒禅山上,最为有名的景点当属“卧佛寺”、“南天门”、“白
鹤洞”等等。
这些景点不仅仅是一些静态的建筑和景观,更是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佛教、道教的一种信仰和敬仰。
站在“卧佛寺”的石板路上望去,不难看到一栋极具东方气韵的建筑物,
殿前有一尊十五米长、重达三十公斤的卧佛,据说这尊佛像是明朝著名佛教宗师孙思邈亲手刻制的。
而“白鹤洞”则是褒禅山的一处奇特的天然洞穴,这里聚集了大量的石钟乳和石柱,显得异常震撼人心。
在褒禅山上甚至还有一种叫做“诗亭”的东西,据史书记载,早在唐朝时期,这里就已经有一些以石为体、以行为名的小亭子,那些充满着浪漫和温馨气息的诗句,寄托着人们对于人间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对于褒禅山的游客来说,重点可能不在于他们看到了什么,而是他们感受到的。
这座山峰,不仅仅给旅游者带来心灵上的震撼,更是传递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让人们行走在路上,仿佛已经穿越到了那个充满文艺和人情味的时代。
游褒禅山记相关作文
![游褒禅山记相关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981975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6.png)
游褒禅山记相关作文篇一《游褒禅山之趣》都说褒禅山是个好地方,我把背包一背,就踏上了这趟游玩之旅。
到了褒禅山脚下,我抬头望去,那山也不是高耸入云那种,看起来挺亲切。
我进了山门,沿着小路开始走。
路旁的树长得参差不齐的,高的能把阳光遮个七七八八,矮的就只能在风里摇晃着几片叶子。
这时候我就想到了一个真实的事儿,有次我去一个小山坡玩,也是像这样的小路,我走着走着突然脚下滑了一下,差点来个嘴啃泥。
还好这儿的路看起来比那时候的结实多了。
继续往上走,看到一些石头上刻了字,有的字模模糊糊的,也不知道是多少年的老古董了。
我想古人肯定也像我现在这样,一边爬山一边感叹这山的景色不错。
走着走着就到了一个山洞,山洞里黑黢黢的,我打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进去。
那洞壁湿漉漉的,滴下来的水凉飕飕的。
我就想起我之前探险一个小洞穴的时候,也是这种潮湿的感觉,那时候我还以为会有什么神奇的宝藏呢,结果就找到几颗奇怪的石头。
在这个山洞里,我一边走一边喊一嗓子,那回声嗡嗡的。
走着走着发现这山洞还挺深的呢,我心里有点发毛。
就像我小时候晚上走夜路,总觉得背后有什么东西跟着。
不过我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往里走。
等我从山洞里出来,重新见到阳光的时候,感觉那阳光就跟金子似的,能把我心里的阴郁都给扫光了。
下山的时候我就想啊,这褒禅山其实就像一本书,你得多走走多看看,才能发现里面有趣的故事,就像我今天上山那些经历一样,虽然有些小害怕,但是回忆起来还挺美好的。
篇二《褒禅山之行:意料之外》一直想去褒禅山玩儿,这次总算是成行了。
到了褒禅山嘛,我发现这地方游客不算很多,有点清幽的味道。
刚进去没多远,就看见一片小花丛。
那些花儿五颜六色的,在风里摆来摆去。
我蹲下身子仔细看,有一朵小黄花,花蕊上还有只小蜜蜂在忙活着,那小翅膀扑闪扑闪的,看着就有趣。
这让我想起有一回在我家后院儿,也是看到几朵小花,好家伙,有一只特大的蝴蝶在上面停着,那翅膀上的花纹精致得很,我想凑近去看它长啥样儿,结果手一伸它就飞走了。
游褒禅山记作文素材
![游褒禅山记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357e2e6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f.png)
游褒禅山记作文素材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境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
山上有一座古庙,名为褒禅寺,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
这座山因为唐代诗人王维的《褒禅山记》而闻名于世,成为了一座文化名山。
而今,我有幸登上了这座山,亲身感受了这座山的美丽与神奇。
褒禅山的山势险峻,山路蜿蜒曲折,登山的过程颇具挑战。
一路上,山风清爽,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登上山巅,一览众山小,心旷神怡之感油然而生。
站在山巅,远眺山下的风景,心中不禁生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褒禅山的景色美不胜收,山上树木葱茏,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山间清泉叮咚,溪水潺潺,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山上的寺庙更是古色古香,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和庄严。
寺内的香炉里飘散着淡淡的檀香,让人心旷神怡。
褒禅山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据说,褒禅山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隐居之地,他在这里写下了《褒禅山记》,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登上褒禅山,我仿佛能感受到王维当年的清高之气,心中不禁生出一种敬仰之情。
褒禅山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登上褒禅山,我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心旷神怡,心灵得到了净化。
这次登山之旅,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也让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褒禅山,一座美丽而神奇的名山。
登上褒禅山,我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也让我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次登山之旅,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褒禅山有了更深的眷恋。
愿有机会再次登上褒禅山,再次领略这座山的美丽与神奇。
由游褒禅山记写一篇作文
![由游褒禅山记写一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eaf56e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2.png)
由游褒禅山记写一篇作文篇一《向着目标坚定前行游褒禅山,王安石有诸多感悟。
我呢,也有着自己类似却又不一样的经历。
就说那次登山吧,那山也不是什么名山,但在我们那一片儿也算是小有名气。
山不高,我就想着肯定能轻松登顶,于是连瓶水都没带就出发了。
刚开始的时候,那路特好走,都是石板路,路边偶尔还能看到几只小松鼠在蹦跶。
我心里还偷着乐呢,这山爬得可真容易。
渐渐的,路就开始有点难走了,不再是规整的石板路了,变成了那种小土路,旁边的野草长得老高,感觉都能把人淹没了。
不过我心想都走到这儿了,哪有回头的道理。
又走了一会儿,我有点口渴了,这才后悔没带水。
这时看到旁边有个小水洼,那水看着倒是清澈,可我哪敢喝啊。
再往上走,坡越来越陡,我几乎是手脚并用。
看着山顶就在眼前,但感觉那距离就是不变短。
周围也没有同行的人,我就有点慌了。
可是我又不甘心,都走这么久了,不上去太可惜了。
就像王安石他们游褒禅山,到了近前却没有领略更深的风景,我可不想这样。
于是我咬牙坚持着。
途中我摔了一跤,手擦破了皮,半边身子都是泥,但我也顾不上了。
终于,我登上了山顶。
哎呀,那感觉可太妙了。
风一吹,什么疲劳、口渴都没了。
我能看到整个村子,那些熟悉的房子现在看起来就像小积木一样。
从这件事我就知道了,做一件事就得坚定地朝着目标去,不能轻易被路上的小困难打倒,要是我中途放弃了,就看不到这么美的风光了。
篇二《无悔自己的探索》游褒禅山记中的体验与我那次探洞颇为相似。
我们发现的那个洞在山的半腰处。
那洞口看着就有点神秘,周围杂草丛生,还有几棵歪脖子树遮着。
我和几个朋友就像探险队一样,满心好奇地准备钻进去。
刚进去的时候,光线还能透进来一点,里面凉飕飕的。
墙壁上有些湿湿的,还长着一些白色的小蘑菇似的东西。
我们几个还好奇地摸了摸。
这开头的一段路还算顺利,大家有说有笑,觉得这探洞就跟玩似的。
再往里走一点,那光线就暗了下来,我们都带着手电筒,但是手电筒的光在那黑暗里就像小蜡烛一样微弱。
根据游褒禅山记写作文
![根据游褒禅山记写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12308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6.png)
根据游褒禅山记写作文篇一名为《勇敢者的探索之旅》最近去爬了一座山,就像王安石当年游褒禅山一样。
那山看起来不算高大险峻,但内里却别有洞天。
我和朋友一路晃晃悠悠地朝着山上走去,一会儿你推我一下,一会儿我拉你一把,就像两个调皮的小猴子。
刚进山的时候,路特别平坦好走,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洒下来,就像地上落满了星星点点的黄金。
我们看到很多游客在山道边的小亭子里歇脚,可我俩意气风发,觉得这山没啥难度,连亭子都没进就径直往前走。
走了好一段路后,路渐渐崎岖起来。
有些石头七扭八歪的,稍不注意就会崴到脚。
我一个不小心踩到了一块松动的石头,脚顺势就扭了一下,疼得我“哎呀”一声。
朋友赶紧过来扶我,还调侃道:“你看你,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山还没开始发威呢,你就先倒下了。
”我只能无奈地笑笑。
这时候周围的景色也不似之前那般宜人了,杂草丛生,还有不少带刺的小植物,时不时就扎一下我们的裤腿。
但是越往里走,那种探险般的乐趣就越发凸显。
我们看到一处小洞穴,洞口小得只能容一人弯腰进入。
我这个好奇宝宝没忍住,硬拉着朋友一起靠近。
洞里黑乎乎的啥也看不见,我们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功能小心翼翼地往里走。
里面凉飕飕的,地面湿漉漉的,我的鞋底还差点滑了一下。
突然有只小虫子飞过来,我吓得哇哇叫,朋友在旁边笑得直不起腰,说我胆小如鼠。
这一趟爬山之旅,就像一场未知的冒险。
虽说有意外有害怕,但就如同王安石在褒禅山的经历一般。
他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到达山洞深处,留了遗憾。
我们虽然也有磕磕绊绊,可最终也探索到了一些别人没看到的小景色。
其实不管是爬山还是生活中的其他事,都得有点探险精神,要不然可看不到那些独特的风景呀。
哪怕路上会有挫折,就像我扭到脚或者被小虫子吓一跳,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的。
篇二《山行之乐与憾》朋友约我去爬山,我就想到了《游褒禅山记》里面描绘的登山之景。
上山的路一开始特别和谐,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给我们加油助威。
我和朋友东瞧瞧西看看,感觉路边的一草一木都特别新鲜有趣。
游褒禅山记作文
![游褒禅山记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ebf393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e.png)
游褒禅山记作文英文回答:This is my first time visiting Youbao Zen Mountain. When I saw the towering peaks and lush forests, I was immediately awestruck by the beauty of nature. The mountain is not only a scenic spot but also a place with a rich history and cultural heritage.The name "Youbao" means "hidden treasure." According to legend,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re was a famous general named Youbao who defeated the invading Liao army. After the war, Youbao settled down in the mountain and built a temple, which was later named Youbao Temple. The temple has been renovated and expanded over the centuries, and it has become a popular tourist destination.In addition to its natural beauty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Youbao Zen Mountain is also a place for spiritual cultivation. The mountain is home to severalBuddhist temples and monasteries, where people can come to meditate and learn about the Buddhist teachings. I visited one of the temples and was impressed by the serene atmosphere.I spent a whole day exploring Youbao Zen Mountain, andI felt relaxed and refreshed. It was a great escape from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city life. I would definitely recommend this place to others.中文回答:这是我第一次游览游褒禅山。
游褒禅山记申论作文
![游褒禅山记申论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c89b56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2.png)
游褒禅山记申论作文王安石他们去游褒禅山,本来可以看到更多更美的景色的。
为啥没看到呢?这里面就有讲究了。
首先是“志”的问题。
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你看啊,就像咱们生活中的那些伟大的目标,比如说创业成功,成为某个领域的大拿。
这些目标就像褒禅山深处那些奇景一样,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
如果没有坚定的志向,就像出发的时候就没想好到底要走多远,那半路上肯定就打退堂鼓了。
就好比那些天天喊着减肥,可是一看到美食就把减肥的事儿抛到九霄云外的人,他们就是没有坚定的志向。
没有这个志,你连第一步都迈不稳,更别说走向成功的深处了。
再说说“力”。
王安石他们进入山洞之后,“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可是后来呢,因为一些原因没有继续深入。
这就好比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了志向,也得有相应的能力啊。
你想当画家,可你连基本的色彩搭配和绘画技巧都不会,那你怎么能画出绝世名画呢?就像要爬一座高山,你没有体力,没爬几步就气喘吁吁的,那山顶的美景你也只能在梦里想想了。
所以啊,我们得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习知识、锻炼技能,这样在面对挑战的时候,我们才有足够的力量去应对。
还有一个“物”的因素也不能忽视。
在山洞里,没有火把照亮前路,那也是走不远的。
这在生活中就好比我们的外部条件。
你想创业,可是没有资金、没有人脉、没有合适的政策支持,那也是困难重重。
但是呢,这不是说我们要完全依赖外部条件。
有的人啊,一遇到点外部条件不完美就怨天尤人,说什么没有机会。
其实呢,就像王安石说的,有志有力者,虽然可能会因为外物不足而不能到达极致,但如果连志向和能力都没有,那可就真的没希望了。
从这篇文章里啊,我还想到了一个关于后悔的事儿。
王安石最后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你看,要是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已经拼尽全力了,即使最后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那我们也不会有太多的遗憾。
可是如果我们因为自己的懒惰、怯懦,没有努力去做,那事后肯定会后悔得直拍大腿。
游褒禅山记作文
![游褒禅山记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bc668cd0975f46527d3e171.png)
游褒禅山记作文
王安石是我国宋朝伟大的改革家,也是著名文学家。
他的诗深受人们喜爱,千古流传,而他曾游览过的褒禅山因他的一篇游记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十一”长假,我有幸能够和爸爸一起参观褒禅山华阳洞。
清晨,温暖的阳光拨开云雾,带着愉快的心情,我和爸爸向华阳洞出发了。
远远看去群山伏起、郁郁葱葱,沾染了一丝丝秋的色彩,更给人以美的享受。
绕过苍翠的山峰,驶过蜿蜒的山路,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褒禅山。
遥看一尊铜鼎矗立在广场中央,上面刻有“褒禅山”三个大字,显得格外雄伟庄严。
铜鼎一周围满了王安石的铜像,姿态各不相同:有昂首远望的、有背手沉思的……栩栩如生。
从大门进去是一条宽大的石板路,道路两旁是高大葱郁的香樟树,带着独特的芳香。
继续向前,迎面就是一尊王安石塑像,他身着锦衣,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显示出他崇高的品德。
塑像下有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列宁对王安石的高度赞誉:王安石是11世纪的改革家。
道路尽头有几条岔道,上面铺着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岔道蜿蜒至树林深处。
这真是一片绿的世界、绿的海洋。
在这绿的浪潮中,隐现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十分美丽新奇,其实它是一座售票亭。
售票亭正对面有一座巨大的石碑,被鲜花簇拥着,上面刻着王安石著名的文章《游褒禅山记》。
我吟咏着这篇熟悉。
游褒禅山记相关作文
![游褒禅山记相关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5b7122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1.png)
游褒禅山记相关作文哎哟,说起来褒禅山啊,那可是我前段时间去爬的山!老爸说要锻炼身体,就拉着我去爬山,还说这可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笔下的名山呢!我当时就有点小激动,心想,这可是文化名山啊,还能感受一把古代文人的风采,美滋滋!可事实证明,想得美!爬山哪有想象中那么浪漫,简直要累死个人!我当时就穿了一双帆布鞋,山路崎岖不说,还特别滑,一不小心就差点摔下去,幸好老爸眼疾手快拉住了我,真是吓死我了!不过,爬到山顶的时候,风景确实还不错。
看着满眼的绿色,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
老爸还指着远处一座寺庙,跟我说那就是褒禅山上的“华严寺”了,还跟我讲了好几个关于这寺庙的传说故事,比如说是当年唐玄宗修建的,还有很多珍贵的文物等等。
听着一堆历史典故,我倒没觉得多兴奋,反而更留意起脚边的路边野花。
我发现山路边上有很多不知名的小野花,各种颜色都有,还挺好看的。
我随手摘了一朵,用手轻轻地搓着花瓣,那淡淡的香气,真是人间好味道啊!在山顶拍了一些照片,也吃了些老爸带的干粮,我们就开始下山了。
下山的时候,我发现路边有棵很大的松树,树干上刻着很多字,好像是什么诗句之类的。
我仔细一看,原来是“褒禅山记”里的一段话:“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我当时就觉得很神奇,这诗句竟然出现在了这棵松树上,难道是柳宗元当年来爬山的时候,就在这棵树上刻下了这首诗?想着想着,我不禁对唐代的文人墨客们充满了敬佩,他们留下的诗歌和文章,不仅美妙动人,还深深地影响着后世。
下山之后,我还在想“褒禅山记”里的一句话:“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 这句话真是很有道理,人往往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吸引,而忽略了更远大的目标。
就像这次爬山,我一开始只想着山顶的风景,却忽略了整个爬山的过程,其实,爬山的过程也充满了乐趣。
这次爬山,虽然很累,但也让我收获了很多,不仅领略了褒禅山的风景,更让我感受到了古人留下的文化底蕴,以及那些值得我们思考的人生哲理。
游褒禅山记对学习做事的体会作文
![游褒禅山记对学习做事的体会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924685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1.png)
游褒禅山记对学习做事的体会作文本篇作文采用“五感法”的写作方式书写而成,“五感法”是一种通过描述这五种感受来写作文的方法,通过多种感官把景物的人和物的美好表现出来,本篇作文围绕“游褒禅山记对学习做事的体会作文”为标题,把这五种感觉运用在作文中,作文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欢迎大家编辑和下载。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漫步褒禅山中,心旷神怡,我领悟到学习做事的道理,正如五感交织下的山林之美,丰富且隽永。
视觉:曲径通幽,美不胜收蜿蜒小径,草木葱茏,繁花似锦,随处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告诉我,学习和做事的道路上,虽有崎岖坎坷,但若用心欣赏沿途美景,也能体会到另一番趣味。
听觉:蝉鸣鸟语,妙不可言蝉鸣悠扬,鸟啼婉转,山林中传来阵阵悦耳的声响。
学习时,专心致志,屏息静气,如聆听天籁之音;做事时,沉着冷静,专注当下,如与大自然共鸣。
嗅觉:花香阵阵,沁人心脾山花烂漫,馨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读书学习,像嗅着花的芬芳,陶冶情操,熏陶心智;做事时,勤恳踏实,如汲取花的营养,茁壮成长。
触觉:清风拂面,沁人心扉山间微风,轻拂肌肤,带来阵阵凉意。
学习和做事中,困难挫折如同一阵清风,吹拂着意志,磨练着心性,让我们愈发坚强与沉稳。
大脑:思考深刻,悟出真谛登高远眺,褒禅山一览无余。
这让我明白,学习和做事,贵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才能深刻领悟其中的真谛。
通过五感的交织,褒禅山的游览之美,映射出学习做事的道理。
美景如良师,教导我们用心感受、专注投入、勤奋刻苦、勇于挑战、深入思考。
只有将五感融入学习和做事中,才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与意义,在知识和能力的海洋中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游褒禅山记申论作文
![游褒禅山记申论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a3a479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c.png)
游褒禅山记申论作文《游褒禅山之得与失》游褒禅山,本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像我某天突然看到了一篇关于褒禅山的文章,心血来潮就决定去看看。
到了褒禅山脚下,望着那蜿蜒向上的小路,我只觉得充满了挑战与未知。
那小路旁的杂草似乎在向我招手,又好像在警告我这可不是轻松的旅程。
我就这么一路晃晃悠悠地往上走,腿开始发酸,脑袋里却满是对山顶景色的幻想。
走着走着,我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边的石头缝里找小虫子,那认真的模样,就像在探索宝藏。
他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谁找到的虫子更大更特别。
这让我想到,这旅行有时候就像找虫子一样,那新奇有趣的小事才是真正的“宝贝”。
我在想我是不是也该多发现这样的小确幸,而不是满脑子只想着赶快到山顶。
走到一个山洞前,里面黑黢黢的,我有点害怕,只在洞口犹豫了一会儿就打算继续往前走。
现在想想,我好像错失了山洞里的景色,就像人生中那些因为胆小而错过的机会。
如果当时我勇敢点,走进去也许就能看到那些游客后来跟我说的奇特的岩石纹路之类的。
登上一个小山坡之后,我气喘吁吁的,风呼呼地吹着。
山上的树并不高大,但都很坚韧地矗立着。
我找了块还算平整的石头坐下歇脚。
这里的景色并不是特别壮观,但有股质朴的美。
回头想想一路上的经历,有开始的兴奋,看到孩子们时的小惊喜,错过山洞的遗憾,就像生活的缩影。
我在这次游褒禅山中,没有看到所谓的绝美景色,但一路上各种小细节的体验就很有意思。
这也告诉我在生活里不要总是一心追求大目标而忽略了小美好,那些小小的收获与偶尔的失落也是生活颜色的一部分。
《再游褒禅山感悟》又一次来到褒禅山,这次心境跟上次可不同。
上次像个莽撞的毛头小子,这次像是一个来找老朋友的家伙。
没走多远,我就看到上次那群小孩子找虫子的地方,想起他们那股认真劲,不自觉地笑了。
我慢悠悠地走着,发现路边的石头上好像有奇怪的划痕,看起来好像是以前游客用小树枝无聊划上去的,我就在那研究起来。
我想这说不定是多少年以前一个跟我一样有点无聊的人留下的痕迹呢。
读《游褒禅山记》态度决定成败作文
![读《游褒禅山记》态度决定成败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42cd7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2.png)
读《游褒禅山记》态度决定成败作文《态度决定成败:读〈游褒禅山记〉有感》一、《游褒禅山的领悟:态度是把金钥匙》读《游褒禅山记》,我就想起自己有次去爬山的经历。
那座山说高不高,说矮不矮,在山脚下的时候,我可是意气风发,觉得自己肯定能轻松登顶。
一开始沿着前人修好的山路走,那路还算宽敞平坦,身边好多人有说有笑,就像去散步似的。
我呢,也没太把这山当回事,就晃晃悠悠地走,看到路边好玩儿的小石头还停下来捡一捡。
走着走着,路变得陡峭了一点,但也没多困难。
到了半山腰的时候,我开始有点喘粗气了。
这时候我发现周围的人开始有了不同的态度。
有些人还是干劲十足,眼睛里就透着一股要征服这山的劲儿。
可我呢,看着越来越高的山峰,心里犯起了嘀咕,这山看着还有那么远,我到底能不能上去啊。
我开始觉得有点累,脚步也慢了下来,看着那些奋力向上爬的人,我就想啊,我也能像他们那样就好了。
这就像《游褒禅山记》里说的,做事情要有决心。
我一开始那么漫不经心的态度,到这时候就后悔了。
人家王安石进那个山洞,能深入探索到底,是因为有那份想好好探究的心思。
我爬个山,却因为开始的态度不端正,在这儿打起了退堂鼓。
二、《从爬山失败看态度的重要性》我在半山腰休息的时候,越坐越不想动。
有个大叔从我身边走过,还劝我呢,说小伙子再坚持坚持就到山顶啦,那上面的风景可美了。
我抬头看了看,觉得那山顶离我好远好远。
我那时候已经不想爬山了,心里就在给自己找借口,什么这鞋不太适合爬山啦,什么今天没休息好啦。
其实这些都是托词,就是自己态度不坚决。
这时候我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都在一步一步努力地往上爬,他的小脸蛋红扑扑的,拄着根小木棍当拐杖,走得还挺稳。
这让我特别惭愧,我一个大人还不如小孩子有毅力。
我又想起《游褒禅山记》里提到的那些人,或因力量不足,或因没有坚定的意志而不能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
我就好比那些在探索途中放弃的人,我根本都没去尽全力尝试就想放弃。
这个小小的爬山经历让我深深明白,如果抱着半吊子、敷衍的态度做事,最后是什么都做不成的。
关于《游褒禅山记》中心思想的作文
![关于《游褒禅山记》中心思想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61118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f.png)
关于《游褒禅山记》中心思想的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游褒禅山记》里蕴藏的智慧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古诗文里的智慧。
你们可能会问:"古诗文有什么好聊的?不就是一些陈旧、枯燥的东西吗?"但其实,古人写下的东西里往往蕴藏着宝贵的人生智慧,只是我们有时候看不太懂而已。
我最近在学习一篇散文《游褒禅山记》,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了。
它描写了作者谅祜和朋友们一起登山观景的情景,看似很平常,但里面却包含了许多有趣的内容和有价值的思想。
接下来,就让我来给你们慢慢道来。
首先,这篇文章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作者们来到山上,被山上的美景所吸引。
他们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和壮观,充满敬畏之心。
可见古人是懂得如何珍惜和爱护自然的。
现在我们应该从古人身上学到这种环保意识,而不是糟蹋和破坏环境。
其次,这篇文章勉励我们用智慧和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途中,作者的朋友们都对登山的艰辛感到十分困扰,但作者却劝大家要沉着应对,保持希望。
后来大家终于爬上了山顶,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美景,内心无比欢畅。
这启示我们,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咬牙坚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它,迎来光明的未来。
再次,这篇文章颂扬了朋友之间真挚友谊的重要性。
作者和他的几个好朋友一起攀登,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最终一起达到了目的地。
可见有这样的好朋友何等宝贵。
朋友就像蜡烛,可以互相照亮彼此;就像路伴,可以相互鼓舞、共同前行。
我们都应该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用真诚的爱去守护它。
最后,这篇文章告诫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之心。
在山顶上,作者望见群峰林立、烟云缭绕,豁然开朗,对天地间的大好风光生出一种豁达情怀。
由此可见,只有放下成见和偏执,用宽阔的心胸去认识世界,我们才能真正地看清事物的全貌,拥有大智大慧。
可见,《游褒禅山记》这短短的一篇散文,却蕴含着环保、乐观、友爱、宽容等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古人一样,用博大的胸怀去认识世界,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用友爱之心去珍惜朋友,用环保意识去呵护大自然。
【高一作文】游褒禅山记
![【高一作文】游褒禅山记](https://img.taocdn.com/s3/m/df4ee03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4.png)
【高一作文】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是我国宋朝伟大的改革家,也是著名文学家。
他的诗深受人们喜爱,千古流传,而他曾游览过的褒禅山因他的一篇游记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十一”长假,我有幸能够和爸爸一起参观褒禅山华阳洞。
清晨,温暖的阳光驱散了云层。
我和父亲怀着愉快的心情出发去华阳洞。
远远望去,山峦郁郁葱葱,染上一丝秋色,给人一种美丽的享受。
绕过苍翠的山峰,驶过蜿蜒的山路,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褒禅山。
遥看一尊铜鼎矗立在广场中央,上面刻有“褒禅山”三个大字,显得格外雄伟庄严。
铜鼎一周围满了王安石的铜像,姿态各不相同:有昂首远望的、有背手沉思的……栩栩如生。
从大门进去是一条宽大的石板路,道路两旁是高大葱郁的香樟树,带着独特的芳香。
继续向前,迎面就是一尊王安石塑像,他身着锦衣,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显示出他崇高的品德。
塑像下有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列宁对王安石的高度赞誉:王安石是11世纪的改革家。
道路尽头有几条岔道,上面铺着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岔道蜿蜒至树林深处。
这真是一片绿的世界、绿的海洋。
在这绿的浪潮中,隐现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十分美丽新奇,其实它是一座售票亭。
售票亭正对面有一座巨大的石碑,被鲜花簇拥着,上面刻着王安石著名的文章《游褒禅山记》。
我吟咏着这篇熟悉的文章,品读他凝重、质朴的语言,感受他深沉、真挚的情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华阳入口两侧有泉水流过。
入口右侧的石墙上刻着“有泉水从侧面涌出”,清澈的泉水从那里流出。
在洞穴的左侧是另一个小世界。
这个春天叫做白龟泉。
它与其他弹簧不同。
泉水从石雕白龟的嘴里流出。
非常可爱。
向洞内望去,阳光在洞中投下淡淡的阴影,像一条连接古今的时间通道,一种神秘感油然而生。
沿着石路,我终于走到了华阳洞,这真是一个美丽而陌生的地方。
首先,我们用小船慢慢地划进洞里。
山洞里很安静。
小彩灯为我们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从船上下来,开始走。
山洞里的小路有时宽有时窄。
当它很宽时,三到五个人可以并排通过,只有一个人可以在狭窄的部分行走。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600字(通用10篇)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600字(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f5cd6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4.png)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600字(通用10篇)读《游褒禅山记》有感1王安石于褒禅山之一游,在未尽力以探寻到奇景的遗憾中结束。
而这一游不仅仅就这样结束了,而是带给了他不断的反省和深刻的思索,从而他得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一感慨。
这是王安石游山而得出的感慨,而这一感慨又未尝不能用于学习与生活中呢?“有志者事竟成”。
而放眼纵观古今中华千百年的历史,这句话是固然正确的。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受辱于敌国,但因为心中有大志,才如此忍辱负重,最后不仅报了仇,还成就了大业,振兴了国家;宋代范仲淹从小有志于天下。
虽然他自幼贫苦,但刻苦好学,心系祖国。
最终他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令后人赞叹的句子,他也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着名爱国英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从小立志要救国,长大后一心致力于变法,最后却以失败告终。
但他临终前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虽然变法失败了,但他的志向与爱国之心却得到了后世无限的瞻仰。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夜空中的明灯,更是人前进的动力。
志向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而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永远在活在迷茫和未知中,更不用谈成功了。
有了志向自己不付诸努力也是不行的。
一个人想要成功,除了确立了志向,还要要像越王勾践一样不畏重重阻挠;像范仲淹一样坚持不懈,刻苦努力;还要像谭嗣同一样永远心系祖国……周恩来总理在年少时曾经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我们作为学生,志向应该不仅仅是取得好成绩,考上个好大学,而应是尽自己全力学习知识和技能来使祖国变得更加强大。
往往志向设立的越高,一个人也就越有发展。
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眼光放远,而不是仅仅停留或满足于眼前。
人生即是一个立志和尽志的旅程,立好志,才能继续走下去;而尽志了,就永远无悔。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2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大家对此深信不疑,因为身边有很多例子都是如此,但这个规律真的就一成不变?近墨者就真的只能变黑吗?我认为,近墨者有时会更赤。
游褒禅山记为素材的作文
![游褒禅山记为素材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603e5c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1.png)
游褒禅山记为素材的作文周六的早晨,阳光洒满了大地,鸟儿在枝头歌唱。
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妈妈带我和妹妹去游褒禅山。
今天是清明节的假期,也正好赶上连续的阴雨天过后放晴了。
空气新鲜得很。
一出门,就看到高大挺拔的树木像战士一样守卫着祖国的边疆,我心里暗暗赞叹:真是春光明媚呀!“真是一个美丽的春天啊!”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漫步在山中,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各种各样的鲜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如同五颜六色的绣球。
红色的海棠,粉色的桃花,紫色的丁香,白色的梨花……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它们一朵挨着一朵,互相依偎着,好似一个温馨的小家庭。
小鸟在枝头上自由飞翔,唧唧喳喳地唱着动听的歌。
我们在石路上走着,穿过绿油油的树林,爬上了一段陡峭的石路,就到达了半山腰。
刚走到山腰,就看见了寺庙。
寺庙前有许多人在那里烧香,每个人都虔诚地跪下,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神灵保佑我学业有成,工作顺利,心想事成……”我觉得他们很愚蠢,什么都没有考试分数重要。
而且都快高考了,为什么不认真复习呢?佛是很慈祥的,可是总有人不信这一套,其实佛菩萨并不需要你的跪拜,只需要你对他存有一颗恭敬之心,就够了。
我们继续前进,爬上了第二段石路,一直往上走,终于到了山顶。
虽然是山顶,但也是人山人海,大部分都是烧香的,还有很多的香客。
我和妹妹也在这队伍里,一会儿给一尊观音像点几根蜡烛,祈求保佑我高考顺利;一会儿又给一棵菩萨像烧一炷香,保佑妹妹身体健康,快快长大。
我在山顶观察了很久,看到许多人在攀登的时候出现了腿抽筋、腰酸痛的现象。
有的是因为没有吃早饭,有的是因为锻炼不够。
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要多参加户外活动,学会运用科学的锻炼方法。
在山顶有一座塔,但是到了十点多就已经关门了,我和妹妹在山顶上逛了很久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走在小路上,闻到花香,欣赏着美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切都令人陶醉。
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做一个珍惜时间,爱护环境,热爱生活的人。
也要把握住青春年华,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将来的幸福生活打好基础。
根据游褒禅山记写作文
![根据游褒禅山记写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858d6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a.png)
根据游褒禅山记写作文篇一《游山之得》以前读《游褒禅山记》,觉得王安石那是古代人的游玩感悟,和咱现代能有啥关系。
嘿,这周末咱们全家去爬山我就明白了。
我们去的那山,名字挺普通,进山的时候那路也算好走,旁边的树啊草啊,看着就挺有精神。
一开始都嘻嘻哈哈的,觉得这就是轻松漫步嘛。
山里有些小溪流,那水可清凉,我用手撩了撩,冰冰的,娃们就在那玩水,互相泼着。
可是走到一半,路就开始不对了。
变得坑坑洼洼,有些地方还特别陡。
一家人就有了分歧,我爸妈觉得就在这附近玩玩得了,往上走太累。
我媳妇呢,也有点打退堂鼓。
但我就想啊,这山都走了一半了,不上去看看多可惜。
就像王安石他们游褒禅山的时候,有人累了怕了不走了。
而我不想这样,坚持要向上。
我们就继续爬,这时候也顾不上看风景了。
一心就想把这山征服了。
汗不停地流,衣服都湿透了,我不停地喘着粗气。
突然我就想到王安石说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原来真的是这样啊,要想看到更好的景色就得克服困难。
最后我们终于爬到了山顶,哇,那景色和山下完全不一样。
远处的城市变得小小的,山脉连绵起伏。
我们在山顶拍了好多照片,我还向着远方大喊了几声。
下山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一趟爬山真的就像一次探索之旅。
开始的时候觉着轻松,中间遇到困难差点放弃,最后坚持有了收获。
这就和王安石游山归来得出来的道理差不多,很多时候如果不坚持探索深入一点,就看不到独特的景观,得不到新的收获呢。
篇二《爬山的奇遇》读着《游褒禅山记》,我就想我自己啥时候能有那样奇妙的登山经历。
这不,机会就来了。
我们一群朋友选了一个没怎么被开发的小山去探险。
刚进山,那杂草丛生的,感觉不像是什么正规的路。
我们就在那草丛里像小虫子似的慢慢钻。
我前几天刚买的新鞋子,没一会儿就沾满了泥巴。
我那朋友小李,还在那调侃我,说我是来玩泥巴的而不是爬山的。
我就怼他,说这是登山的独特仪式。
再往里走,碰到一片树林。
那树长得歪歪斜斜的,树枝在头顶交错着,阳光都只能星星点点地洒下来。
由游褒禅山记写一篇作文
![由游褒禅山记写一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55e8e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2.png)
由游褒禅山记写一篇作文话说,我跟着一群朋友去游褒禅山,就像王安石当年那样,也想来一场充满哲理与感悟的旅行。
刚到褒禅山脚下,那山看起来就像个沉默的巨人,静静地站在那儿。
山上绿树成荫,那叶子在阳光下绿得发亮,像是在炫耀自己的生机。
我们就像一群小蚂蚁似的,顺着小路开始往上爬。
一路上,我心里想啊,这山看着也不是特别险峻嘛,不就像走在自家后院一样轻松自在。
于是,我就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还时不时地回头催朋友们走快点。
可走着走着,这路就开始有点调皮了,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时不时还有几块石头横在路中间,像是故意给我们使绊子。
我们走到一个山洞前,那山洞黑黢黢的,洞口就像一张大嘴巴,仿佛要把我们这些冒失鬼给吞进去。
有人就犹豫了,说这洞里不知道有啥危险呢,咱还是别进去了吧。
我当时那股子冲劲儿还没消,想着:“怕啥,不就是个山洞嘛,能有多恐怖。
”可是其他人都不太愿意,我也没办法,毕竟少数得服从多数嘛。
这时候,我就想起王安石说的话了。
他在这儿游览的时候,因为有人懈怠,没到达那幽深昏暗、令人向往的地方就返回了。
我现在不就跟他遇到的情况差不多嘛。
我当时要是再坚持坚持,说不定就能拉着大家一起进洞探险了,说不定洞里就藏着什么惊人的美景或者宝藏呢。
从这件事儿啊,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做事情啊,就跟爬山进洞一样。
你要是没有坚定的决心和足够的毅力,就很容易半途而废。
就像我们这次,因为一点点的犹豫和害怕,就错过了可能很精彩的体验。
而且啊,在做决定的时候,还得依靠可靠的伙伴。
要是大家都像我这么莽撞,或者都像其他人那么胆小,那肯定不行。
得有那种又勇敢又能说服大家的人,这样才能勇往直前。
后来,我们继续往山上走。
我一边走一边想,这人生就像这爬山之旅。
一路上会有平坦的大路,也会有崎岖的小路,会有美丽的风景让你忍不住驻足欣赏,也会有艰难的阻碍让你想要放弃。
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得像王安石说的那样,“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只要自己努力去做了,哪怕最后没有达到目标,也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
使用游褒禅山记的手法写作文
![使用游褒禅山记的手法写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6f4413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0.png)
使用游褒禅山记的手法写作文篇一《爬山之旅》以前总听人说附近那座山风景如何如何好,我心里就痒痒得很,特想去看看。
上个周末,终于逮着机会就出发了。
到了山脚下,看着那山,也不是特别高大嘛。
我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开始往上爬。
刚开始的路还挺平坦的,周围有些小花小草,我没太在意,一心就想快点爬上山顶,看看那传说中的美妙景色。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一段比较陡的路。
旁边有个岔路口,一条看起来比较好走,像是经常有人走的样子;另一条呢,看起来有些崎岖,草长得还挺茂盛,好像没什么人走过。
我寻思着,人人都走的路有啥意思啊,就选了那条崎岖的。
往里走了一会儿,就感觉有些吃力了。
脚下的石头不平整,没走两步不是踩到松动的石头差点摔跤,就是被地上的树根绊一下。
我一路磕磕绊绊的,还被一些带刺的小树枝划到了手。
不过我这人吧,就有点倔。
既然选了这条路,就非得继续走下去不可。
我在那一片杂草和乱石里艰难地前行,突然听到了一阵清脆的鸟叫声。
抬头一看,在一棵树上有个鸟窝,鸟妈妈还在里面呢。
这可把我高兴坏了,之前的那些不痛快一下子就没了。
我就站在那儿看了好一会儿。
再往前走,路变得更难走了,而且我发现好像有点绕不出去了。
这可咋整呢?没办法,只能原路返回了。
当我又回到那个岔路口的时候,已经是气喘吁吁。
最后我选择了另一条路继续爬山。
当我终于到达山顶的时候,看到了那大片的美景,心里突然就有了很多感慨。
要是我当时在岔路口直接就走了那条大家都走的路,可能早就轻松到达山顶了。
可是我却因为倔强走了那条难走的路,还差点没看到这景色呢。
这爬山就像生活里的很多事儿似的,有时候不能太随意选择那些看起来特别的路,可一旦选择了自己想走的路,即便遇到困难也不能轻易放弃,不然只能错过不少好东西。
这一趟爬山,可真没白爬。
篇二《超市“探险”》今天想去超市买点日用品,寻思着就是个简单事儿嘛,就大摇大摆的进去了。
刚进门,就看到那一排排货架,就和小山似的。
我也没个计划,就朝着看着人多的地方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褒禅山记作文(优秀8篇)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当你有一个目标,而又无法实现它时,仔细想想,你是没有能力去实现还是没有胆量去实现呢?王安石说得好:“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真正的宝物没有一个是在你的面前摆好了的,一定是要你用意志、能力与作为坚强后盾的物质条件去奋斗得来的。
然而,先有志,其次是力,再次是物。
只有先敢想,才能敢做。
假如你连想都不想,更何况做好它呢?思想永远是跑在身体前面的。
目标确定了,只有你去想好你该如何做,一条有你的思想开辟的路就已经在你眼前了。
然而,“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沿着自己所想好的线路前行,会不仅仅遇到自己思想上已经制定出计划如何克服的困难,还会有意料之外的。
唯一的办法,只有将每一个困难的背后都看作是一个小目标,暗示自己能冲过去,不知不觉地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几分钟前仰望观叹的山顶了。
因此,有“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意志、能力兼备,假如仍寻不见自己的目标、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则还差一“物”也。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定的物质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里的物质条件,是指真正的体验与身处其境的感受,或者行进途中的动力。
空想,是绝对不能将你推进半步的。
这令我想起了《殷芸小说》中的一则故事。
有贫人止能办只瓮之资,夜宿瓮中,心计曰:“此瓮卖之若干,其息已倍矣。
我得倍息,遂可贩二瓮,自二瓮而为四,所得倍息,其利无穷。
”遂喜而舞,不觉瓮破。
翁破了,一切的空想都泡汤了,何谈“其利无穷”呢?由此看来,物质也是成功路上的一大要素。
游褒禅山记,只不过是一篇游记。
如此之高的立意,确实体现出王安石无人能比的才华,这也是为何这篇游记给我留下了如此深的印象。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篇五写游记,除了在记叙所见到的山川景物、人情风俗外,当然还可以写作者的感触,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般说来,在游记中带一些抒情成分比较常见;借着记游发许多议论,而不失去游记体裁的文学意味,这却需要工夫。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作到了这样,它在千百年来是深深地为读者所喜爱的。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古文家,本来以写议论文见长。
在这篇游记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不多写景物,而是尽量就他游览后的感触大发议论。
在这篇六、七百字的文章中,记游的部分和发议论的部分约各占一半。
而在记游的部分中,几乎处处是为后面所发议论立下根基。
后面发议论的部分,都是回应前面。
文章的结构很严密,通篇显出作者的精心安排。
前半篇记游,文字虽然不多,但它却给读者清晰地描绘出了褒禅山的特殊风貌。
它可以分为三个小部分。
第一个小部分写褒禅山的环境和它的历史。
它写了褒禅山的得名,写到褒禅山的禅院,写到华山洞,还写出了从禅院到华山洞的远近距离。
禅院与华山洞之间,“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作者根据碑文考订了华山洞应作“花山洞”,显出了作者笔墨的闲暇。
第二个小部分写华山洞的“前洞”,只写了四句:“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第三个小部分写“后洞”,这是褒禅山奇险的所在,是它最值得游览的地方,描写比较多。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几句,写出了它的不同寻常的幽深。
作者写他游“后洞”时,“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这一方面是叙述当日的游踪,一方面也是反衬了后洞的奇险莫测。
以下对他当日的游踪还作了几句补叙。
补叙出他们一行游后洞到过的地方,“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补叙出“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补叙出“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补叙出他们出来以后,“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这都是记的游褒禅山的事,也可以说是本篇的正文。
文字虽简短,描绘却较细。
我们好象跟着作者从山中的禅院出来,行过一块仆在路旁的碑,游览了前洞和后洞。
他在游前洞时,看到许多游客在那里记下了名字,知道到过的人很多。
但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洞。
游后洞时,要持火把进去,越往深处越难走,见到的景物也越奇。
虽然作者没有具体描写它怎样奇,然而这却深深地吸引了读者。
通过对洞中探寻的迫切心情,给了读者充分想象的余地。
后洞的奇,他还有十分之九没有见到,留下一片懊悔。
记游的事已经写完,如果文章到此为止,也未尝不可。
但是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他的打算就是要从这件游览的憾事中总结出一点教训来。
“于是予有叹焉”一句,陡然一转,引起了后半篇的一番大议论。
作者因此想到古代的学者观察天地山川和草木虫鱼鸟兽,往往能得到一些东西,完全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深入的结果。
一般人只想走平坦的道路,只在近处盘桓,像游山的人大都只在前洞看看一样。
他们不愿走到艰险和深远的地方去,可是世间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总是在“险远”的、人迹罕到的地方。
要到“险远”的地方见识那些“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要立定志向;立定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有了能力,还要有毅力;在“幽暗昏惑”的地方,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像游后洞时需要有火光照明一样。
不要在能力还够使的时候就停了下来,徒然让人讥讪和遗下无穷后悔。
这是作者在这次游山后所悟出的一段做学问的道理。
这段道理不仅由于通过他的亲身经历说了出来,具有生动的形象性;而且语言也写得饶有韵味,委宛动人。
这段文字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化多,曲折多。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这是一个总的论述,是这一段文字的纲领。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这几句具体结合到了这次游山的经历,然而这还是概述,是承上文而来。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这里是一转。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这里又一转。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这里又一转。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这里又一转。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最后归结到作者在思想上的收获。
句子的变化和转折那么多,是为了层层推进地发挥要说的道理。
但它转得毫不费力。
它在转折的地方都能巧妙地运用虚字,因此是那样圆转流利,挥洒自如。
然而它又是风骨遒劲,笔力挺拔。
这段文字和上面的记游文字相得益彰,和它在语言上的运用得好是分不开的。
作者在发完这些议论后,又回顾前面看到仆碑一事,最后还写了几句:“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哉!”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又和学问的道理有关,因此紧接着写:“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样的收束,显出作者在一路思考。
它在文章中,亦有余波荡漾之妙。
这篇文章把记游和论学结合得这样好,使人百读不厌。
它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是深刻的,散文上的艺术手法也是有独特之处的。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篇六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古文家,这篇游记充分发挥了他的长处,不多写景物,而是尽量就他游览后的感触大发议论。
全篇文章记游的部分和发议论的部分约各占一半。
而在记游的部分中,几乎处处是为后面所发议论立下根基。
后面发议论的部分,都是回应前面。
文章的结构很严密,通篇显出作者的精心安排。
前半篇记游,清晰地描绘出了褒禅山的特殊风貌。
它可以分为三个小部分。
第一个小部分写褒禅山的环境和它的历史。
写了褒禅山的得名,写到褒禅山的禅院,写到华山洞,还写出了从禅院到华山洞的远近距离。
禅院与华山洞之间,“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作者根据碑文考订了华山洞应作“花山洞”,显出了作者笔墨的闲暇。
第二个小部分写华山洞的“前洞”,只写了四句:“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第三个小部分写“后洞”,这是褒禅山奇险的所在,是它最值得游览的地方,描写比较多。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几句,写出了它的不同寻常的幽深。
作者写他游“后洞”时,“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这一方面是叙述当日的游踪,一方面也是反衬了后洞的奇险莫测。
以下对他当日的游踪还作了几句补叙。
补叙出他们一行游后洞到过的地方,“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补叙出“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补叙出“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补叙出他们出来以后,“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篇七王安石是我国宋朝伟大的改革家,也是著名文学家。
他的诗深受人们喜爱,千古流传,而他曾游览过的褒禅山因他的一篇游记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十一”长假,我有幸能够和爸爸一起参观褒禅山华阳洞。
清晨,温暖的阳光拨开云雾,带着愉快的心情,我和爸爸向华阳洞出发了。
远远看去群山伏起、郁郁葱葱,沾染了一丝丝秋的色彩,更给人以美的享受。
绕过苍翠的山峰,驶过蜿蜒的山路,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褒禅山。
遥看一尊铜鼎矗立在广场中央,上面刻有“褒禅山”三个大字,显得格外雄伟庄严。
铜鼎一周围满了王安石的铜像,姿态各不相同:有昂首远望的、有背手沉思的……栩栩如生。
从大门进去是一条宽大的石板路,道路两旁是高大葱郁的香樟树,带着独特的芳香。
继续向前,迎面就是一尊王安石塑像,他身着锦衣,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显示出他崇高的品德。
塑像下有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列宁对王安石的高度赞誉:王安石是11世纪的改革家。
道路尽头有几条岔道,上面铺着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岔道蜿蜒至树林深处。
这真是一片绿的世界、绿的海洋。
在这绿的浪潮中,隐现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十分美丽新奇,其实它是一座售票亭。
售票亭正对面有一座巨大的石碑,被鲜花簇拥着,上面刻着王安石著名的文章《游褒禅山记》。
我吟咏着这篇熟悉的文章,品读他凝重、质朴的语言,感受他深作文沉、真挚的情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华阳洞口两侧有泉水流淌。
洞口右侧的石壁上刻有“有泉侧出”四个大字,清澈的泉水从那里流出。
洞口左侧则是另一番小天地,这口泉叫做白龟泉,它与别的泉不一样,泉水是从一个石雕白龟的嘴中流出的,可爱极了。
向洞内望去,阳光在洞口处洒下淡淡的影子,像一条连接古今的时光通道,神秘感油然而生。
顺着石路,我终于走向华阳洞中,这真是一个美丽、奇特的地方。
我们先是乘坐小船向洞内缓慢划行,洞内幽静无比,一盏盏小彩灯为我们照亮前方的路。
从小船上下来开始步行,洞内小路时而宽、时而窄,宽时三五人可并排通过,窄处仅可一人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