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养殖技术
鲟鱼种鱼养殖技术与管理
鲟鱼种鱼养殖技术与管理鲟鱼是一种珍贵的淡水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瑶琴”。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鲟鱼养殖业也逐渐兴起。
本文将介绍鲟鱼种鱼养殖技术与管理。
一、选址选址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要选择水质清澈、流速适宜、氧气含量高、PH值稳定的水域。
其次要考虑交通便利、用电方便等因素。
二、池塘建设池塘建设是关系到整个养殖过程中最基础的环节。
首先要选择土地平整、排水良好的场地。
其次要按照标准尺寸进行设计和施工,以保证池塘容积和深度符合种植要求。
在池塘底部铺设防渗膜,以避免水土流失和渗漏问题。
三、品种选择不同品种的鲟鱼生长速度和适应环境能力不同,因此在进行养殖前应该根据当地气候、水质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品种。
一般来说,俄罗斯鲟、白鲟和中华鲟是比较适合养殖的品种。
四、投放数量投放数量应根据池塘容量和品种选择进行合理的配置。
通常情况下,每亩池塘可投放200-300尾鱼苗。
五、日常管理1.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避免过度喂食和过度投药等行为。
2. 饲料管理:选择适宜的饲料种类和喂食方式,避免浪费和过度喂食。
3. 疫病防治:定期检查鱼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4. 清洁消毒:定期清洁池塘和设备,并进行消毒处理。
5. 水温控制:根据不同品种的要求,控制水温在适宜范围内。
6. 养殖记录:建立养殖记录档案,记录各项指标数据以便分析和改进养殖技术。
六、收获与销售鲟鱼一般在4-5年后可进行收获。
在收获前应该进行适当的饲料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以保证鱼体健康和肉质品质。
收获后,应及时进行处理和销售,以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鲟鱼种鱼养殖技术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
只有在科学规划、合理投资和精心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取得良好的养殖效益。
鲟鱼养殖技术大全
鲟鱼养殖技术大全一、鲟鱼网箱养殖1.水体要求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库、湖泊和河流,要求水体面积较大,应在100亩以上,水深**好在5米以上,底质为泥沙或沙泥均可。
水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水温能保持在4~28℃之间,水中溶氧达到5毫克/升以上。
网箱应设置在避风向阳、水面宽阔、水深4米以上、水流畅通、溶氧量高、水质适宜的区域。
同时应注意避开水上交通要道,但要临近陆上交通便利的地方。
2.网箱规格与制作鲟鱼养殖网箱多为双层网箱,制作材料为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网片,大网箱规格为3米×4米×2.5米,小网箱规格为3米×2米×2米,网目依鱼种的大小而定。
为避免饲料流失,在网底缝上密眼筛绢布作食台。
网箱可用浮式,也可用沉式,一般静水水体用浮式网箱,流动水体用沉式网箱。
浮式网箱用浮桶支撑,用绳索固定于岸边,可随水位波动而升降;沉式网箱用竹排固定,并用支脚固定在水底。
一般每4个网箱为一组,每组网箱间隔2米以上。
3.幼鱼放养利用网箱养殖鲟鱼,只能养殖成鲟,而不能用于育种。
放养鱼种规格应在20厘米以上,体重在20~50克。
要求幼鱼体质健壮,摄食能力强。
网箱放养密度。
4.饲养管理(1)投饵管理利用网箱养殖鲟鱼成鱼,一般都使用全价人工配合颗粒饵料。
饵料粒径视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2~6毫米。
根据水温变化、天气变化、水中溶氧变化、鱼的活动情况及鱼的增长状况,随时调整日投喂次数和投喂量。
在投喂饵料时,应坚持少量多次原则,并保证每次投喂时间在15~20分钟,以提高饵料利用率,确保每尾鱼都能吃到饵料。
(2)日常管理坚持每1~2天清刷网箱1次,及时排除箱内残饵、排泄物,保持网箱清洁卫生,保证箱内外水体交换。
经常检查内外箱网衣及框架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应及时修理,以防逃鱼。
定期对箱内鱼体进行消毒,每10~15天用2~3毫克/升漂白粉泼洒消毒,以防感染疾病。
二、鲟鱼庭院养殖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场地,开挖长50米、宽4米、深0.5米的长方形水泥池,上覆盖简易钢架塑料大棚,在池的中间搭建一跳板式人行过道,配备充气泵并连接充气石,将充气石均匀布入池水中,打一口深20米左右的手压井,**好同时设置一小水塔,用小水泵取水,水温一般可保持在16℃左右,可以起到夏天降温、冬天保温的作用。
中华鲟饲养方法
一、人工养殖鲟鱼条件鲟鱼对于水的温度适应能力比较强,低至零度都可以生长,高到三十五度之内,为了更好的生长,最好是把水温控制在二十度左右,孵化繁殖期间温度恒定在十九度最佳。
而水中的溶解氧也是有要求的,一般每升控制在五毫克左右,低于三毫克的话,会直接影响鲟鱼的生长。
水体不能是酸性的,最好把ph值控制在7.5左右,因为酸性水体会增加水中二氧化碳成分,那么溶解氧成分会减小,而透明度保持在五十厘米左右便可。
二、鲟鱼的选池整池一般池塘面积控制在六到九亩之间最为合适,过大后期的管理不方便进行。
而水深要在两米或者两米半之间,附近最好是比较安静的环境,且要准备好增氧等器材。
选好池塘先把水体排出在进行全面消毒工作,之后可以晾晒四五天注入清水,在水中加入一些粪便培养一些浮游生物,作为后期投放鲟鱼的饵料。
三、鲟鱼的选苗投放选择鱼苗当然要挑游动活波的幼仔,且鱼体表面完整没有损伤,包括外观颜色看着要纯正,没有斑点之类的,一般都是选择鱼体长度在二十厘米左右的。
如果想要确保不会出现水质不合适的情况,可以先购买一小部分,投放两三天,正常且没有病态鱼出现,在大面积进行投放,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重新做消毒换水等工作。
投放之前需要对鱼苗进行消毒哦,如果不想消毒的话,可以在放养池内放一些盐,主要也是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但是用量不能过多的,盐分过量的话,鲟鱼会出现厌食情况。
四、鲟鱼饲养的日常管理鲟鱼对于水质要求比较高的,一般一两天要更换一次水,慢慢鱼苗适应这种环境就可以减少换水频率。
一般都是十天左右会适应下来,后期改成半个月左右换水一次。
为了保持更好的水质情况,每次投喂之后要把剩料打捞一遍,且及时清理渔具。
鲟鱼是一种惧光鱼类,一般不喜欢光线较强的环境,但是其他季节还好,在炎热夏季最好做好遮阳措施,搭建遮阳棚之类都是可以的。
而鲟鱼平时饵料就是一些轮虫、卤虫、水蚤以及蚯蚓之类的,如果人工饲养的话,不仅投喂前期用活饵开胃,后期要适当的增加一些饲料,一般是用鱼粉、血粉、小麦、玉米、蚕蛹等混合而成。
鲟鱼怎么养 鲟鱼的养殖技术
鲟鱼怎么养鲟鱼的养殖技术鲟鱼属于底层冷水性鱼类,栖息在水质清澈,底质为沙砾的水域中。
喜弱光,怕强光。
如今,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了,鲟鱼在餐桌上频繁的出现,养殖鲟鱼的养殖户也逐渐的多了起来,那么,怎么养殖鲟鱼呢?接下来由的本人带你去看看鲟鱼的养殖技术。
一、幼鱼养殖1.流水养殖:可采用室外水泥地,使用流水养殖。
水泥地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形切去四角,这样池中的水流旋转无死角。
池底应为锥底形,坡度为1%~2%,排水口设在锥底部,再通过可调节高度的管道排水。
要保证洗刷水池时可以彻底排干池水。
池规格在9平方米以内,深度1米便可,池壁要光滑,以免刮伤鱼苗。
水池上应设遮荫网。
对于未开口的水花,水温应保持在18~20℃,水深0.6米左右,溶解氧不低于6毫克/升,流速不超过0.1米/秒。
放养密度初期为10000尾/立方米。
开口饵料可采用卤虫无节幼体、轮虫、小型枝角等,开口两天后可改喂剁碎的水蚯蚓和碎鱼虾。
要少量多次投喂,最初10~12次/天,1周后可改可8次/天。
鲟鱼喜弱光,灯光下摄食积极,故夜间必须投喂。
随着鱼苗长大必须注意及时分池,这样可以减少幼鱼互噬的机会。
2.投喂配合饲料:鱼苗长到8厘米-10厘米后便可开始转喂人工配合饲料。
可以采用逐渐增加配合饲料投喂次数,相应减少活饵投喂次数的办法,直至取消活饵投喂,此时要注意配合饲料的粒径必须适应鱼苗的口径。
对于在此过程中生长停滞的鱼苗,应及时捞出再次投喂活饵,待体质恢复后再重新进行饲料转口。
大苗适应性强,水温18~28℃均可,水深保持在0.8~1米。
二、成鱼养殖1.水泥池养殖:可采用鳗鱼池或经改造的甲鱼池,面积从100平方米-400平方米均可,水深在1.5~2米之间,不必过深。
流水养殖可大密度放养,15厘米或15克鱼苗可放养500尾/立方米,随长随分池。
投喂次数可减至4~6次/天,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随鱼生长逐渐降低到1%。
对于无流水条件的水泥池,也可采用定期换水的办法。
鲟鱼养殖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鲟鱼养殖需要掌握哪些技巧?鲟鱼是一种起源最早的鲟形目的鱼类,其肉厚骨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的喜爱,它的鳍被称为鱼翅,是三大海珍品之一,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高蛋白。
营养价值较高,所以有不少的人养殖鲟鱼,那么鲟鱼养殖需要掌握哪些技巧呢?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1、池塘条件池塘规格为4亩,塘底为沙质,每口塘设有独立进排水口及固定投饵点,投饵点底部为水泥混凝土底,并抹光滑,面积以6-8平方米为宜,上面设有遮荫。
水源为自流山涧水,周年水温在18-24℃,且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
有独立的供水,能不定期地补充新水,并可以充分地排水。
2、放养条件放养前对养殖池彻底清洗,安装好拦,并用浓度30-50毫克/米3高锤酸饵溶液进行消毒,消毒后清洗池子,放水待放苗。
一般建议选择健壮活泼、规格整齐的苗种进行放养,每亩放养600-1000尾即可。
3、饲料条件养定后第三天开食,喂食泥鳅小虾和鸡肉。
泥鳅太大要切段改刀,以嘴大小能一下轻松吸进去的大小为主。
4、饵料投喂鲟鱼养殖的好坏和投饵量有很大关系,一般对于新养殖户来说,前期按鱼体重的5%-7%投喂,后期按鱼体重的4%-5%投喂是比较合适的,每天投饵2-4次即可。
5、水质管理一般鲟鱼生长的环境要求清新的水质,最好是每天排污1次,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
苗种阶段每隔7天清池1次,成鱼阶段15天清池1次,保持池内清洁及水流畅通。
6、病虫害防治1、车轮虫病因病原体在鱼体和鳃耙上寄生过多而引起鱼体衰弱、游动迟钝、不摄食、生长缓慢,严重时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用5%的食盐水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采取流水饲养有较好疗效;另外还可以使用15%-25%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进行浸泡。
2、斜管虫病当斜管虫大量寄生于鱼体、口腔、鳃部时,会引起病鱼烦躁不安,体表呈蓝灰色薄膜状,口腔及眼中黑色素增多。
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将病鱼转入流水池中饲养,死亡率可降低到4%以下。
人工鲟鱼养殖技术,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人工鲟鱼养殖技术,对水质有什么要求1、苗种培育:刚开始,每平方米放养600尾,投喂轮虫和水蚤,16天后,每平方米放养480-540尾,投喂轮虫、水蚤或切碎的水蚯蚓,每天投喂饵料8-12次。
2、商品鲟鱼养殖:每平方米放养10-30尾,入池后第二天开始进行饲喂,每天投喂3-4次,日投喂量为总体重的2-3%。
一、人工鲟鱼养殖技术1、苗种培育(1)培育池选择室外普通水泥池,水源应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2)刚开始的时候,每平方米放养600尾,投喂轮虫和水蚤。
16天后,每平方米放养480-540尾,投喂轮虫、水蚤或切碎的水蚯蚓,每天投喂饵料8-12次。
(3)45天过后,培育成幼鱼,体长9.3cm,体重3.2g。
2、商品鲟鱼养殖(1)如果是室内,水泥池规格为3.5-3×4.5-6m,如果是室外,水泥池规格为1.5-2×8-12m,水深为1-1.2m。
(2)放养之前,使用5%食盐水浸浴15分钟左右。
每平方米放养10-30尾,规格保持一致。
(3)入池后第二天开始进行饲喂,每天投喂3-4次,日投喂量为总体重的2-3%。
饲料配方:鱼粉45%,饲料酵母15%,豆饼15%,玉米面5%,干乳5%,混合盐3%,氨基酸2%,粘合剂2%,引诱剂5%。
(4)养殖11月龄的幼鱼体重可达1053g,平均体长约为56.9cm,已经接近商品鱼规格。
(5)如果养殖过程中患上了水霉病,使用0.08%孔雀石绿浸浴20分钟左右。
如果患上了小瓜虫病,使用0.05%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0060分钟左右。
二、人工养殖鲟鱼对水质有什么要求1、水温(1)鲟鱼最低可以忍受0°C的水温,最高不能超过35°C。
(2)人工养殖鲟鱼,适宜水温为20°C,生产期和孵化期的时候,水温控制在19°C,冬季的时候,水温控制在15°C。
2、氧气溶解量人工养殖过程中,水体中的氧气溶解量保持在5mg/L以上。
如果氧气溶解量低于5mg/L,鲟鱼的食欲会有所下降。
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
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1. 引言1.1 鲟鱼养殖概述鲟鱼,又称长鲟,是一种古老的、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中的大型鱼类,被誉为“活化石”。
鲟鱼肉质鲜美、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是高档食材和药材。
鲟鱼养殖在近年来备受关注。
随着人们对鲟鱼需求的增加,山区鲟鱼养殖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手段,可以提高鲟鱼的养殖效率,减轻养殖者的劳动强度,增加经济效益。
在未来,山区鲟鱼养殖技术将继续发展,为山区地区的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正文2.1 山区鲟鱼养殖环境要求山区鲟鱼是一种对水质要求比较高的鱼类,因此在鲟鱼养殖过程中,需提供适宜的水质环境才能确保鲟鱼的健康生长。
以下是山区鲟鱼养殖环境的要求:1. 温度:山区鲟鱼适宜生长的水温在15-20摄氏度之间。
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鲟鱼的生长和免疫力,因此需定期监测水温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2. 溶氧量:山区鲟鱼是一种对氧气需求量较高的鱼类,因此水体中的溶氧量不能太低。
一般来说,溶氧量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通过增加水面曝气设备等方式来提高溶氧量。
3. pH值:水体的pH值对鲟鱼的生长也起到重要作用,一般来说,适宜的pH值在6.5-8.5之间。
需要定期检测水质,确保pH值在合适范围内。
4. 水质清洁:保持水质清洁对鲟鱼的养殖至关重要,定期清理鱼缸或池塘底部的杂物和污物,减少水质污染,保持水质清澈透明。
5. 遮阳:山区太阳照射强度较强,容易引起水温升高,因此需在养殖水域中搭建遮阳网或种植树木等方式提供适宜的遮阳环境。
为了保证山区鲟鱼的健康生长,养殖者需注意以上环境要求,并定期监测水质,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字数: 330】2.2 山区鲟鱼养殖流水池建设山区鲟鱼养殖流水池建设是整个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流水池的建设直接关系到鲟鱼的生长状况和养殖效益。
以下是一些关于山区鲟鱼养殖流水池建设的重要内容:1. 流水池选址要合理:山区鲟鱼养殖流水池要选址在阳光充足、风景宜人、地势平坦并且水源充足的地方。
鲟鱼饲养方法
鲟鱼饲养方法如下:
1.养殖场地选择:鲟鱼是温水鱼,养殖鲟鱼的场地池水要
较深,并且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养殖场附近的交通比较
便利,在养殖场内,要设有专门的饲料台。
2.鱼苗放养:选择没有病害的鲟鱼苗,大约20厘米左右,
鱼鳞、鱼翅等完好,并且比较活泼、勤快。
在鲟鱼苗放
养前可以先在养殖池适应养殖几天,及时清除死鱼后再
放养。
3.水温管理:适合鲟鱼生长的水温在14~24℃,而21℃则
是适宜鲟鱼生长的水温温度。
4.饲喂管理:在喂养鲟鱼的时候,一般选动物性的饲料,
也可以选择合成饲料。
而喂食量则需要根据天气情况、水质情况、鱼的密度而定。
5.日常管理:养殖户们平时每天都需要巡视3次,特别是
在夏天的夜晚要格外注意,如果鲟鱼有浮头的现象,便
需要立即检查水中溶氧量是否过低。
鲟鱼的养殖技术和条件
鲟鱼的养殖技术和条件
1. 鲟鱼养殖技术:
(1)养殖池建设:鲟鱼养殖池应具备良好的水质、温度、溶氧、淡水量等环境条件,最好采用经济实惠的自然池建设方案,以保证池塘的质量和稳定性,并节约建设成本。
(2)投喂管理:鲟鱼的投喂量应根据鱼体大小、饲料质量、
水质状况及季节变化等因素进行调整,以保证鲟鱼的良好生长。
(3)鱼苗养殖:鲟鱼的鱼苗养殖应采用良好的饲料,注重鱼
苗的健康和生长,定期进行鱼苗的检测和抗病毒接种,以保证养殖效果。
2. 鲟鱼养殖条件:
(1)水质:鲟鱼养殖池的水质应保持稳定,水温适宜,溶氧
充足,水质洁净,无有害物质。
(2)饲料:鲟鱼的饲料应选用优质的鱼粉,以保证鲟鱼的营
养健康。
(3)渔具:鲟鱼养殖池应采用合理的渔具,以防止鲟鱼的逃
跑和损伤。
鲟鱼养殖用什么饲料 鲟鱼(匙吻鲟)的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用什么饲料鲟鱼(匙吻鲟)的养殖
方法
鲟鱼也叫匙吻鲟,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吻部特别长,约占体长的1/3,栖息于水体的中上层,寿命长达30多年。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鲟鱼养殖用什么饲料,以及鲟鱼养殖技术要点。
一、鲟鱼养殖过程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鱼苗培育阶段,是从刚孵出的鱼苗养成体长为5厘米的小鱼种。
第二阶段为鱼种培育阶段,是从小鱼种养成体长15-20厘米的大鱼种。
第三阶段为成鱼养殖阶段,是从大鱼种养成体重1千克以上的食用鱼。
二、鲟鱼养殖用什么饲料
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鲟仔鱼在全长3.05±0.07厘米时开始摄食,主要摄食水生寡毛类、摇蚊幼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幼鲟以水生寡毛类(水丝蚓、颤蚓、尾鳃蚓等),枝角类(蚤状溞、隆线溞等),水生昆虫幼虫(摇蚊幼虫)和虾类等为主食。
成鲟则主要摄食各种饲料鱼块(如鲫鱼、罗非鱼、鲢鱼和草鱼等)。
三、鲟鱼(匙吻鲟)的养殖方法
鲟鱼一般是混养,可采取两种方法进行混养。
1、在养殖草食性和肉食性的池塘中混养少量匙吻鲟,在养殖肉食性鱼类的池塘中,匙吻鲟的规格必须大于肉食性鱼类。
每亩水面混养匙吻鲟15-20尾,一般在第二年年底其规格可达到15千克左右。
2、主养鱼为匙吻鲟,池塘中混养草食性和肉食性鱼类,混养鱼的种类有草鱼、沟鲶等,每亩水面放养匙吻鲟鱼种200-250尾和混养鱼150尾左右。
混养鱼的规格必须小于匙吻鲟。
饲养期间需要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混养草食性鱼类的池塘还需要投喂嫩草或水草。
鲟鱼的饲养方法
鲟鱼的饲养注意事项
一、池塘条件鲟鱼养殖池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区域,交通便利且通讯设施齐备。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2-3米,水质较稳定,水体溶解氧值高,最好在5毫克/升以上。池塘要有独立的进排水口、坡降,配备一台水车式增氧机,并设置饲料台。
五、饲料投喂池塘养殖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鲟鱼鱼苗刚下塘 时,尚未形成在固定地点摄食的习惯,要及时驯化。可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便于日常观察。有些鲟鱼,如史氏鲟、杂交鲟、俄罗斯鲟、中华鲟等都有夜晚趋光的特性,夜间驯化时可在靠近饲料台的地方加以照明。投喂应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饲料要适口,粒径不能过大或过小,一般以鱼的口裂的1/2为好。投喂量为鱼体体重的3%左右,日投喂3-4次,视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投喂量。
六、日常管理巡塘和生长情况观察。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尤其在夜间巡塘和清晨巡塘,要注意观察鱼体的活动情况,防止缺氧;夏季多雨季节气压低时,要勤巡塘,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开启增氧机或加注新水等措施,防止泛塘。定期检查鲟鱼的生长情况及健康情况,及时调整投喂率和放养密度,当池中鲟鱼生长差异过大时,要按其规格及时分塘。在水质管理工作上,每天测量水温3次,pH值、溶解氧、亚硝酸盐、氨态氮等理化因子要定期测定。值得注意的是:鲟鱼是典型的底栖鱼类,一般不会上浮游动,有些种类如中华鲟,即使在水体溶解氧不足时也不象家鱼那样明显的浮头,所以在特殊情况下,如水温过高、水色不对或天气闷热时,要加强对水质的监测,每天清晨都要测定水体溶解氧。当池塘水色过浓时,水体透明度低于25厘米或溶解氧小于5毫克/升时,池塘要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的清新。鲟鱼生长最适合的pH值为6.5-8.0,pH值过低会影响鲟鱼的代谢活动和生长,甚至危及生命。大多数鲟鱼生存的温度上限为32℃,水温超过30℃则对鲟鱼生长有危险。水温控制可以参考以下措施:选择合适的放养时间,投放大规格鱼种,以缩短养殖周期;争取在每年高温期过后再投放大规格鱼种,在翌年高温期到来之前达到养成规格上市,可以避开高温;在高温期到来时加深水位,减小放养密度;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采取加大换水量和搭棚遮光等措施。
中华鲟与其他鲟鱼的养殖技术
③糖类。肉食性鱼类饲料中糖类含量不能过高,否则会妨碍其他营养
成分的消化和吸收;中华鲟饲料中糖类的适宜添加范围为20%-
30%,糖的最适含量为25.6%,纤维素的适宜含量为2%-4%。 ④维生素和矿物质。目前鲟鱼这两方面的营养研究国内外都不多。 一些研究结果未发现鲟鱼有对维生素C和磷脂的需求;但发现鲟鱼有 对胆碱的需求,当饲料中胆碱的含量为0.2%-0.4%时,有促进生长、 提高饲料效率的作用。
驯化转食
中华鲟在行为上要经历垂游、平游
而过渡到底栖生活,故应及时进行饲养和驯食。 始喂饲料为市售活水蚯蚓或浮游动物等活饵,喂 前用高锰酸钾或食盐消毒,每天投喂3次;在体长 达4~9cm,体重达1~4g时.要完成从活饵到配合 饲料的食性驯化。配合饲料前期用软颗粒,后期
用硬颗粒。
2.鱼种培育
采用已驯化转口的中华鲟,尾重5~10g,体长10~15cm。 水质要求无污染的江河水,PH值7.2~8,透明度20~40cm.经 沉淀过滤后使用。水温保持在10~32℃,当低于10℃或高于 32℃时,用锅炉或深井水调温。使用增氧泵保持水中溶解氧在 6mg/L以上,水交换量不大于10L/min。定期清洗鱼池,及时 清除死鱼和污物。
三、人工采精和挤卵
采精
挤卵
精液收集:30 h的效应时间后开 始采集精液,显微镜下观察精子 活力并充氧低温保存。
卵收集:第二针24 h效应时间后 雌鱼陆续来卵,收集的卵立即开 始人工受精。
四、人工授精和脱粘
授精
手工脱粘
授精:精:卵:水=1:100:150, 时间90 s,清水漂洗2次后脱 粘。
脱粘:用浓度为20%的滑石 粉加2L水进行脱粘,时间1 h。
天然饵料
野生的中华鲟以水生寡毛类、水生昆虫幼虫、浮游 生物、沙蚕、小鱼、虾、蟹、蚬等为食。天然饵料的优 点是适口性、诱食性强,营养丰富全面,活饲料在水中 能长期存活,不污染水质,在有的地区价格低廉。缺点 是来源不稳定,不易贮存,品质不一,由于含水量高, 成鱼养殖饲料系数高,用量大。
鲟鱼在鱼缸里的养殖方法
鲟鱼在鱼缸里的养殖方法鲟鱼,是淡水和海水中的一类大型底栖鱼类。
因为它们的珍贵和美味,而成为高档菜肴和珍稀品种。
在多种养殖方式中,利用鱼缸进行鲟鱼养殖成为越来越受青睐的方式之一,本文将详细分析鲟鱼在鱼缸中养殖的方法,包括鱼缸的选择、水质的控制、饲料的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
第一部分:鱼缸的选择鱼缸的选用对于鲟鱼的养殖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鲟鱼的生长和存活。
选择鱼缸时应该首先考虑到鲟鱼的数量和大小以及水质的控制。
1. 鱼缸的大小和数量:加入一个鲟鱼到鱼缸,需要至少30-40升的水量,如果添加的鲟鱼数量过多,那么鱼缸的容积也需相应增大,以确保鲟鱼不会因为缺乏空间而生病、互相攻击等。
2. 鱼缸的材质:选择具有良好防水效果的鱼缸,防止水漏出,同时需要保持轻便方便移动。
3. 鱼缸的形状:鱼缸的形状应当能够充分体现水的流动性,优秀的鱼缸会提供更多流动性以增加水的氧气含量。
第二部分:水质的控制鲟鱼的养殖需要严格控制水质。
水质污染和氧气不足是鲟鱼常见的养殖问题。
以下是保持水质的一些基本措施:1. PH值:维持PH值要求在7.5以上,尤其需要注意如果水太酸会直接危及鲟鱼的健康。
2. 温度:水温应保持在12度以上,通常在18-20度之间最为适宜,如果水温过低,鲟鱼会变得不服气,而水温过高则会使鲟鱼受到较大的伤害。
3. 氨氮:氨氮是非常危险的污染因素,可以通过设计生物滤池或手动更换水等方法进行控制。
4. 氧气:水中氧气含量的不足是鲟鱼无法生存的一大原因,氧气不足会导致鲟鱼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问题。
第三部分:饲料的管理鲟鱼的食物包括浮游生物、小型鱼类、虾蟹等水栖生物。
如果在家庭养殖中,鲟鱼的食物可以通过购买鱼粮的方式来补充,饲料应选择专门为鲟鱼设计的合适磨细程度的鱼粮。
此外,一些人也会将鲟鱼喂食肉类,然而这不被建议,因为不同于活鱼,肉类偏膩,过多喂食可能导致鲟鱼出现脂肪肝。
第四部分:防治疾病在鱼类养殖中,疾病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我们需要将它们保持在最小限度。
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
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鲟鱼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类之一,因其珍贵的鳞片、鱼翅和肉质而备受瞩目。
鲟鱼主要分为两大类:长吻鲟和真鲟。
长吻鲟珍贵程度不下于大熊猫,中国境内也有少量的野生种群,但数量已极度稀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真鲟也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但目前全球面临数量急剧下降的危机。
因此,鲟鱼的养殖已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在山区流水池养殖鲟鱼,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内水资源,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下面介绍一些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
1.地形选择首先应该选取具有温暖、深层、强流动水的河段或者湖泊,其次应该优先选择有水源保障的地方,以免因为水源短缺而影响鲟鱼的生长和发育。
另外,山区地形也需要考虑,不能将流水池建在地势过于陡峭的地方,最好选择宽广而坦荡的地带。
2.水质要求鲟鱼是要求水体清洁、卫生、流动的鱼类,因此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
养殖流水池需要考虑水质,建立适宜鲟鱼生长的水质环境。
一般而言,水温在15-25℃之间,pH值在7-8之间,硬度在150-250之间为佳。
3.养殖池设计设计池塘应考虑到足够的水源,所以需要有较大的出水口,出口应使用管材封堵,水流量应适中;池塘内部应当平整、光滑,没有奇角怪状的地方,以防止鱼类因为磨擦而受伤;池塘的深度一般要保证在1米以上,水深还要根据池塘的大小和鱼种来进行调整。
4.鱼类选择鲟鱼喜欢流动的水,但不喜欢强烈的水流动冲击。
因此,在山区流水池养殖鲟鱼时,我们可以选择适宜鲟鱼生长的地方来养殖,例如靠近缓慢流动的水源。
不同鱼类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同,而对于鲟鱼而言,生活环境的温度、水质、饲料等都是很关键的因素。
5.合理饲养鲟鱼饮食十分讲究,过度饮食容易引起腹水,甚至导致鱼死亡。
因此应该建立科学的饲养体系,规定饲养时间、饲料量和饲料种类等,逐渐增加饲料,防止鱼类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或者过度饮食的状态。
总之,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好不好,首先得看养殖者对这门技术的掌握程度,其次要看在市场上所处的地位,有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鲟鱼的养殖技术和市场行情
鲟鱼的养殖技术和市场行情鲟鱼的养殖也是最近几年来发展的,其中有国家保护动物中华鲟,有些从俄罗斯引进的,也有些的产自我国的黑龙江。
因鲟鱼的种类较多,其种类有匙吻鲟、史氏鲟、达氏鳇、小体鲟、杂交鲟等。
(一)市场:鲟鱼的养殖兴起主要是两年以前,那时的市场售价相当高,尤其在南方几省,多数在上百甚至几百元一斤,但目前的销售价,多在50元/斤以内,而且市场销售也没以前那么旺,养殖是有一定的效益的,但是否进行养殖,则由你自己酌情考虑。
(二)养殖技术:因为鲟鱼的种类较多,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及食性各有差异,养殖的具体条件要求也有不同,这里不能一一介绍。
1、多数鲟为动物食性,其中匙吻鲟终生以浮游动物为食(比较适合在大水面进行放养)。
2、鲟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酸碱度在7―8之间,水质清新,最好有微流水环境,溶氧量要求在6毫克/升以上,部分养殖品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多数鲟在水温18―28℃时生长良好,水体具有较高的硬度。
3、鲟鱼的养殖既可单养,也可以进行混养;既可在池塘养殖,也可进行网箱养殖、温流水养殖、流水养殖,也可在水库或湖泊放养。
4、鲟鱼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的特点,一般目前养殖中主要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饲料系数一般大2左右。
在鲟鱼的鱼苗和鱼种阶段需投喂浮游动物或其它动物性饲料,而且鲟鱼在卵孵化至食性转化阶段自然死亡率较高。
5、在养殖的高温季节需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良好,当水温超过33℃以上时最好有遮阴或降温设施;在进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时必须有增氧或充气设施。
6、养殖的日常管理是最重要的,要注意水质管理、水温调控、及时分养、巡塘、调整投饵量、遮光(有些品种)等。
7、鲟鱼的养殖过程中也会有病害发生,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鲟鱼养殖技术介绍
种苗管理
选择健康、品质优良的种苗,避 免近亲繁殖。
疫病防治技术
疫病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鲟鱼的免疫力,定期进行消 毒和驱虫。
疫病识别
了解常见的鲟鱼疫病症状,及时发现并采取治疗 措施。
疫病控制
采用药物治疗、隔离等措施控制疫病的传播。
03
鲟鱼繁殖技术
亲鱼选择与培育
亲鱼来源
选择天然水域捕获的成熟鲟鱼作为亲鱼,或使用人工养殖的鲟鱼 。
02
鲟鱼养殖技术要点
养殖环境与设施
养殖场地选择
选择安静、远离污染源、 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养殖 场。
养殖设施
配备养殖池、进排水系统 、增氧设备、水处理设施 等。
池塘条件
池塘应宽敞、水深适宜、 水质良好,并配备相应的 消毒和净化设施。
养殖饲料与营养
饲料种类
根据鲟鱼的生长阶段和需求, 选用不同种类的饲料,如沉性
05
鲟鱼加工与利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鱼加工技术
1 2 3
鲜鱼处理
刚捕捞的鲟鱼应立即进行鲜鱼处理,包括去鳞、 去内脏、清洗等步骤,以保持鱼的新鲜度。
冷冻保存
为了延长鲟鱼的保质期,可以进行冷冻保存。一 般采用慢冻法进行保存,可以保持鲟鱼的原有品 质。
解冻方法
解冻是保证鲟鱼品质的关键环节,通常采用缓慢 解冻和微波解冻等方法,以避免对鱼肉造成损害 。
鲟鱼特性
鲟鱼是底栖鱼类,喜欢在清澈的缓流河段生活。它们耐寒性 强,生长缓慢,寿命长,通常需要几十年才能成熟繁殖。
养殖鲟鱼的意义
01
02
03
保护野生资源
野生鲟鱼数量急剧减少, 通过养殖可以保护和增殖 鲟鱼资源,维护生物多样 性。
【中华鲟养殖条件】中华鲟的养殖技术
【中华鲟养殖条件】中华鲟的养殖技术一、鱼苗培育1、苗种培育池可用圆形玻璃缸制成或采用正方形的水泥池。
直径3~5m,深1.5m,池底坡为6%~8%,水泥池壁和底部贴瓷砖。
水深0.6加0.9m,水温控制在20~29℃之间。
进水采用喷淋和直接注水,排水为中心溢排水,根据水质及鱼苗情况每隔2~3d吸底排污1次,及时清除死鱼,每7~10d放水洗池1次。
2、刚受精的仔鱼在体形和犯罪行为上变化很大,处在体表及卵黄体温向鳃体温迁移阶段,此时须要供给充裕的氧气。
通常可以在水泥池内置放气泡石,自动定时开关间隔充气增氧,并使溶氧量维持在6mg/l以上。
氨、氨在0.5mg/l以下。
中华鲟在犯罪行为上要经历垂游、平游而过渡阶段到底栖于生活,故应及时展开圈养和驯食。
始喂食饲料为市售活水蚯蚓或浮游动物等活饵,喂食时用高锰酸钾或食盐消毒,每天投过喂食3次;在体长超过4~9cm,体重超过1~4g时。
必须顺利完成从活饵至协调饲料的食性驯养。
协调饲料前期用软颗粒,后期用软颗粒。
饲料应当具有以下特点:(1)颗粒大小适合,前期直径为1.5mm,后期逐渐减小至3mm;(2)水中定形时间仅约1~2h;(3)营养成分合理,蛋白质含量低,具淡鱼腥味。
其中粗蛋白含量在38%~45%、粗脂肪6%、灰分10%、粗纤维1%,微量元素相对较低。
二、鱼种培育使用已驯养转口的中华鲟,尾重5~10g,体长10~15cm。
水质建议无污染的江河水,ph值7.2~8,透明度20~40cm.经结晶过滤器后采用。
水温维持在10~32℃,当高于10℃或低于32℃时,用锅炉或深井水孔曜。
采用增氧泵维持水中溶解氧在6mg/l以上,水交换量不大于10l/min。
定期冲洗鱼池,及时去除死鱼和污物。
协调饲料成份为:鱼粉55%、花生粕20%、面筋15%、烫酵母4%、鱼油2%、食盐1%、维生素及微量元素3%。
协调饲料中首先必须考量蛋白质的含量,实验说明蛋白质对幼鲟的生长影响**,其它依次为脂肪、糖、纤维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鲟鱼养殖技术
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类,它的肉质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其养殖技术已成为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渔业技术。
近些年,人们发现鲟鱼具有许多独特优势,且养殖技术在不断改进,这使得养殖业受益匪浅。
鱼养殖技术的基础是研究鲟鱼的自然生态环境,以确保养殖环境满足鲟鱼的需求。
鲟鱼需要清洁,低温,低水流的河流环境,所以养殖时要保证池塘的清洁,并经常更换水。
同时,正确的温度和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季节的不同,需要及时调整水温和营养成分,以保证鲟鱼的健康生长。
了环境要求,鲟鱼养殖技术还需要繁殖和育苗技术。
鲟鱼的繁殖是性别自授粉的过程,所以要控制养殖池塘中雌雄鱼的比例,养殖的鲟鱼要数量比较多,以保证大量的鱼种。
育苗技术是指从鱼卵孵化成苗,苗种长大成鱼的技术,要求对鱼卵的温度、湿度、溶氧量和营养等要求有精确的控制,这样才能让鱼卵发育出良好的鱼种。
了繁殖和育苗,鲟鱼养殖技术还需要健康管理。
鲟鱼很容易患病,养殖环境也会造成很多病毒的传播,这就要求养殖人员注意清洁、保持池塘水质稳定,健康管理也要让鲟鱼接受定期的检查和治疗。
今,鲟鱼养殖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培育更高品质的鲟鱼,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也促进了鲟鱼养殖业的发展。
鱼养殖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都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养殖
者可以从中受益,社会也得以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鲟鱼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加之我国大力发展渔业,鲟鱼养殖业有望有更加可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