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合集下载

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及基层版解读精选全文

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及基层版解读精选全文
▪ 可能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见药物包括洋地黄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精 神病药物、抗微生物药物和抗疟药、抗组胺药、抗肿瘤药物等。
▪ 药物相关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特征,必要 时可完善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以排除 结构性心脏病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
定义与分类
1、NSVT:指连续3个及3个以上的室性心律,频率>100次/min,持续时 间<30 s,能够自行终止,且不会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2、SMVT:指单形性室速持续时间≥30s,或持续时间虽<30 s但室速发 作时伴随血流动力学障碍需早期进行干预; 3、PMVT:指QRS波形态可清楚识别但连续发生变化、频率>100 次 /min,持续时间≥30 s,或虽然<30 s但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须立即终止 的室性心律失常。
▪ 不同于2020版专家共识, 基层版将PMVT与室颤分 开阐述。
▪ PMVT诊断主要依据临床 表现和心电图特征,心电 图特征表现为QRS波形态 不一、无明显等电位线和 (或)电轴多变。
室性心动过速
▪ 治疗原则 ①治疗基础心脏病, 纠正诱因; ②ICD是不可逆性原因所致PMVT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再发 PMVT且暂不适合植入ICD的患者,可考虑穿戴式ICD治疗; ③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④由室早触发的PMVT患者,可考虑导管消融治疗。基层医疗机构应对此类患者的室 早进行密切心电监测,以利于触发灶的成功消融; ⑤自主神经系统干预。无条件开展上述非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可考虑转诊至上级医院 进一步治疗。有或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可能发生PMVT的原因与治疗措施见表6。
特殊情况下的室性心律失常
▪ 治疗原则 ①立即停用相关药物; ②若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③血流动力学稳定的TdP 患者可在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前提下尝试静脉应用镁剂, 临时超速起搏或给予异丙肾上腺素等进行心率调控、应用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补钾治疗等; ④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性室速,若室速发作时可经心室临时起搏电极行程控刺 激,若为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导致的室速可试用胺碘酮治疗,若为洋地黄中毒 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应选用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治疗。

2024《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专家共识》专家建议要点(全文)

2024《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专家共识》专家建议要点(全文)

2024 «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专家共识〉>专家建议要点(全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致残性脑病,全病程治疗包括急性期、巩固期及维持期治疗,维持治疗有利千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及再住院风险,促进社会功能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长期结局。

近日,«梢神分裂症维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发布,提出21项针对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共识意见,涉及药物选择、药物剂量、治疗时间、特殊症状处理、心理及社会干预等方面。

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药物选择专家建议1: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需要接受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专家共识度100%)。

专家建议2:选择急性期治疗有效药物进行维持治疗(专家共识度100%)。

专家建议3:通常使用第2代抗梢神病药维持治疗(专家共识度97%)。

专家建议4:维持治疗遵循抗精神病药单一治疗原则(专家共识度80%)。

专家建议5:如果患者疗效欠佳,可以考虑两种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专家共识度89%)。

专家建议6:抗梢神病药长效针剂(LAls)有利千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及再住院率(专家共识度94%)。

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药物剂量专家建议7: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剂量通常不低千最低目标剂量,但临床实践中也存在个体差异(专家共识度89%)。

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时间专家建议8: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达到临床痊愈后,至少需要维持治疗3年(专家共识度77%)。

专家建议9:首次复发(第2次发作)患者维持治疗时间至少5年(专家共识度77%)。

专家建议10:多次发作(复发2次及以上)患者建议终身服药(专家共识度91%)。

特殊症状处理专家建议11:可以选用某些第2代抗梢神病药(如氨磺必利、阿立眽嗤等)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专家共识度91%)。

专家建议12:可以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专家共识度86%)。

专家建议13:可以联合认知矫正技术(CR)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缺陷症状(专家共识度83%)。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指南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区域麻醉学组近年来,超声在区域阻滞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腋路臂丛神经、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对超声引导下腰丛、腹腔神经丛及星状神经节阻滞也有报道。

已经证实,使用超声引导可明显降低成人、儿童及临产孕妇神经轴阻滞的难度。

传统的外周神经阻滞技术没有可视化引导,主要依赖体表解剖标志来定位神经,有可能针尖或注药位置不理想而导致阻滞失败;在解剖定位困难的病人,反复穿刺和操作时间的延长导致病人不必要的疼痛,并使操作者产生挫败感。

在区域阻滞中使用超声引导,可清晰看到神经结构及神经周围的血管、肌肉、骨骼及内脏结构;进针过程中可提供穿刺针行进的实时影像,以便在进针同时随时调整进针方向和进针深度,以更好地接近目标结构;注药时可以看到药液扩散,甄别无意识的血管内注射和无意识的神经内注射;此外,有证据表明,与神经刺激器相比,使用超声引导可缩短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提高阻滞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减少神经损伤。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技术的基础是超声图像的获取和组织结构的辨识。

在日常区域阻滞工作中熟练使用超声,需要熟练掌握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和超声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扫描部位的解剖结构,并能选择适宜的扫描技术获得更好的超声影像,且熟练掌握进针技术,使穿刺针能顺利到达目标结构。

一、推荐操作者需掌握的超声知识1.超声仪的基本结构2.各类超声探头成像特点3.超声仪各功能键的使用4.了解医学领域超声波的常用频率及不同超声频率与穿透性和成像质量的关系5.超声波与组织接触后发生的声学反应及生物学效应6.理解高回声、低回声及无回声的含义及人体不同组织、结构表现在超声图上的回声特点7.熟悉脂肪、肌肉、骨骼、血管、神经、肌腱等常见组织的超声影像学特点8.了解超声实时成像、血流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成像的基本原理9.常见伪像的识别10.能够对静态影像及动态视频进行存储及记录,并能将其归档二、推荐操作者需掌握的操作技能(一)超声仪器常用的参数设置1.图像深度的调节选择适宜的深度可更好地显示目标结构。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王双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王双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王双发布时间:2023-06-15T01:35:13.93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3年6月6期作者:王双[导读] 颈源性头痛是常见的临床难题之一,患病率约1.0%~4.1%,在严重的头痛患者中约17.5%为颈源性头痛。

本病通常被认为是由颈椎及周围软组织病变,刺激或压迫高位颈神经或其分支神经而诱发。

因其致病原因复杂,可能存在多重因素治病,故有些患者久治不愈,甚至因长期的头痛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

从临床观察看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较为肯定及满意,因此备受到人们的青睐。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颈源性头痛的相关知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泸州市纳溪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四川泸州 646318颈源性头痛是常见的临床难题之一,患病率约1.0%~4.1%,在严重的头痛患者中约17.5%为颈源性头痛。

本病通常被认为是由颈椎及周围软组织病变,刺激或压迫高位颈神经或其分支神经而诱发。

因其致病原因复杂,可能存在多重因素治病,故有些患者久治不愈,甚至因长期的头痛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

从临床观察看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较为肯定及满意,因此备受到人们的青睐。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颈源性头痛的相关知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1颈源性头痛的定义及临床特征颈源性头痛泛指颈椎骨、椎间盘、椎间关节和/或周围软组织病变所致的头痛,大多数患者首先发生颈项部僵硬、疼痛,其后出现颈枕部或头颞部的疼痛,也可出现头额、颞及眶部的放射痛;少数患者仅表现为模糊性头痛,无法准确描述部位。

疼痛性质多以慢性、单侧头痛为主;为钝性、胀痛或牵拉痛;间歇性发作,每次持续数小时至数日,颈部活动时或长时间屈颈低头等不良颈姿下可加重头痛;颈部按摩、热敷或休息后疼痛减轻;可同时伴有同侧肩臂酸楚或疼痛;部分患者存在颈椎主被动活动受限,和/或有恶心、头晕、耳鸣等症状。

腰交感神经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代偿性多汗症1例

腰交感神经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代偿性多汗症1例

doi:10.3969/j.issn.1006-9852.2021.04.016腰交感神经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代偿性多汗症1例*青艾伶1,2 刘 慧1 孙付国1 叶 菱1△(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科,成都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麻醉科,成都610041)原发性多汗症是一种不符合人体正常体温调节、出汗过多,并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

目前针对原发性多汗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除术和CT引导下胸交感射频调制术[1]。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后,代偿性多汗 (compen-satory hyperhidrosis, CH) 的发生率高达90% [2],严重影响病人术后生活、社交。

CT引导下胸交感射频调制术后代偿性多汗发生率较低,但仍有约8% [3]。

目前代偿性多汗发生的确切机制、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仍有争议。

因此,探索代偿性多汗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科2020年6月收治1例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除术后代偿性多汗症病人,入院后通过双侧腰交感神经无水乙醇注射术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 治疗,有效缓解背部、腹部、腰部及双下肢代偿性多汗。

本病例诊治过程中利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CT微创联合技术缓解病人代偿性多汗,精准治疗,同时也为探索代偿性多汗症的临床治疗方式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女性,29岁,因“胸腔镜交感神经切除术后代偿性多汗10个月”入院。

病人2019年7月因“原发性手足多汗症”,在外院行“胸腔镜下双侧胸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术后手多汗症状明显缓解。

但术后第1个月开始出现躯干及双下肢出汗异常增多,主要集中在背部、腹部、腰部及双下肢。

出汗呈持续性,活动、情绪激动及天气闷热时加重。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背部、腹部、腰部及双下肢可见大量汗液,触及湿冷。

局部皮肤未见皮疹、破溃等异常。

诊断为:重度代偿性多汗症[4]。

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体检测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体检测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PPT课件

04
专家共识对抗体检测的推荐意见
推荐的抗体检测项目
01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NMDAR)抗体:用于检测抗 NMDAR脑炎,具有高特异性 和敏感性。
02
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 :用于检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 疾病(NMOSD),是 NMOSD最具特异性的生物标 志物。
03
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 CASPR2)抗体:用于检测抗 CASPR2相关疾病,如莫旺综 合征和神经痛等。
新型抗体药物的开发
随着对抗体结构和功能的深入了解,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多 具有治疗潜力的新型抗体药物。这将推动抗体检测在药物
研发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体检测原理
抗神经元抗体检测
利用神经元特异性抗原(如神经元核蛋白、神经元胞质蛋白等)与待测血清中的 抗体结合,通过IFA或ELISA等方法检测抗体。
抗胶质细胞抗体检测
利用胶质细胞特异性抗原(如星形胶质细胞蛋白、少突胶质细胞蛋白等)与待测 血清中的抗体结合,通过IFA或ELISA等方法检测抗体。
鉴别诊断
通过抗体检测,可将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别,避免误诊误治。
早期诊断
部分抗体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通过抗体检 测可实现早期诊断,为患者争取治疗时机。
治疗监测中的应用
治疗效果评估
01
抗体检测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病情监测
02
通过定期抗体检测,可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复发或加
重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个体化治疗指导
03
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不同,抗体检测可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指

最新遗传性共济失调诊治专家共识

最新遗传性共济失调诊治专家共识

2024遗传性共济失调诊治专家共识要点(全文)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ataxia,HA)是一大类以共济失调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遗传性疾病。

主要病变部位为小脑、脑干、脊髓及其传导纤维,亦可累及大脑皮质、基底核、丘脑、脑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等。

HA 具有高度的临床异质性,从婴儿期到成年期均可发病,临床表现以共济运动障碍为主,伴有锥体束、锥体外系症状以及周围神经病等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也可累及心脏、内分泌、骨骼、皮肤、视网膜等神经系统以外的器官系统。

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和线粒体遗传,散发病例亦不少见,提示HA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

核苷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增突变,特别是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增突变是HA的主要病因之一;基因组错义/无义突变、插入/缺失突变、剪切位点突变等是HA的另一类主要病因,但仍有部分患者未找到致病基因及其变异。

目前大部分HA尚无对因治疗方法,临床上多以对症治疗为主,结合康复治疗、护理照料;少部分HA亚型经特殊治疗后症状可显著改善。

近10年来,HA的诊疗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为更好地提升临床医师对HA 的规范化诊治水平,我们对2015版《遗传性共济失调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推荐意见。

本专家共识的推荐等级和证据级别标准参考了《中国肝豆状核变性诊治指南2021》。

分子分型HA遗传异质性大,根据遗传方式可将HA分为以下4种。

一、常染色体显性小脑性共济失调(autosomal dominant cerebellar ataxia,ADCA)ADCA患者一般在30~50岁隐袭起病,病情缓慢进展,也有儿童期、青少年期及老年期起病者。

1.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是最常见的ADCA,目前已发现的SCA亚型(基因型)已超过50种,小脑性共济失调和小脑、脑干、脊髓变性萎缩是其共同特征,不同亚型其他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差异。

围术期多模式镇痛新理念

围术期多模式镇痛新理念

2016美国三学会( 美国疼痛协会、美 国区域麻醉和疼痛 医学学会 和美国麻 醉医师协会)共同 推出的指南中,只 要没有禁忌症,都 强烈推荐NSAIDs和 对乙酰氨基酚用于
多模式镇痛;
现在是2C200h页1o\u7一版R共中,有G国3o2麻页rd醉\o编n学辑D指于B星南, d期与e六专Le家o共n-识Ca/中sa华so医la学O会A,麻et醉a学l . 分Ma会n编ag.e北m京en:t o人f 民Po卫st生op出er版ati社ve.2P0a17in年: A12C月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Pain Society, the
现在是18页\一共有20321页7\版编辑中于国星麻期醉六学指南与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12月
应用NSAIDs的不良反应和高危因素
不良反应
• NSAIDs会引起胃肠道出血、肝肾损害、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过敏反应、神经毒 性、水钠潴留、伤口愈合延迟等;
• 选择性COX-2抑制药不影响血小板功能,引起出血的风险小,但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 增加;
围术期多模式镇痛新 理念
现在是1页\一共有32页\编辑于星期六
CONTENTS 1 术后疼痛控制现状 2 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的新理念 3 多模式镇痛常用药物和方法 4 小结
现在是2页\一页\编辑于星期六
术后疼痛
术后疼痛(postsurgical pain,PP):
Am Surg. 2014 Mar;80(3):219-28.
镇痛药物的联合应用
1. 阿片类(或曲马多)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对乙酰氨基酚的每日量1.5-2.0 g,在大手术
可节俭阿片类药20-40%; 2. 阿片类(或曲马多)与NSAIDs联合,在大手术后使用常规剂量的NSAIDs可节俭阿

2021-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专家共识2021

2021-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专家共识2021
可能为血管起源的白质高信号
4.脑微出血 CMB所导致的临床症状与其位置、数量密切相关。目前认为CMB可导致总体认 知功能、执行功能和信息处理速度的下降。目前关于CMB与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相对 较少,且研究结论尚不一致。有研究发现CMB与步长、Tinettie评分及站起-走测试量表 (TUG)评分显著相关;额叶、颞叶和基底节区CM B数目与步长变短有关,颞叶CMB数目 与步速下降有关。
新发皮质下梗死
2.腔隙 腔隙一般是皮层下梗死的坏死组织被清除后残留于脑组织内的小腔洞。部分表 现为与既往相对应的卒中症状,但多数缺乏明确对应的临床表现,可为数次轻偏瘫后出 现进行性神经功能下降,如认知功能减退甚至血管性痴呆、平衡失调、步态障碍、尿失 禁和情感障碍等。腔隙所导致的认知功能减退以执行功能减退为主。运动障碍方面,腔 隙数目增多与步速减慢、步基增宽和平衡能力下降有关;丘脑和额叶腔隙与步速减慢、 步幅缩小、步频减慢有关。
血管周围间隙
6.脑萎缩 脑萎缩与认知功能下降、运动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不同部位脑萎缩所导致的临 床症状有所差异,这主要与病变脑区的功能不同有关,如颞叶萎缩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 降,而额叶萎缩主要表现为执行功能、思维判断力等下降,运动感觉区和额顶区(与运 动、视空间和认知处理速度相关的区域)的萎缩与步幅变短、双足站立时间延长有关, 苍白球体积下降、顶叶下部皮层萎缩与步基变宽有关。
CSVD引起的卒中复发率较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卒中复发率略低, CSVD合并高血 压1年卒中复发率为14%, 其中不合并高血压者复发率为9.3%。
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
CSVD的危险因素较多, 可分为不可干预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年 龄和遗传因素, 性别和种族因素目前尚有争议。
高血压是CSVD最明确、最重要的可干预危险因素, 此外, 血压变异性与CSVD影像学标 志物(尤其是WMH)高负荷相关。其他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 吸暂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2023恶性肠梗阻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恶性肠梗阻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恶性肠梗阻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恶性肠梗阻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终末期事件,20%的肿瘤最终发展为恶性肠梗阻。

然而,恶性肠梗阻患者预后差,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恶性肠梗阻的诊疗路径、治疗策略、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治疗能否获益等均是需要探索性的课题。

中国抗癌协会组织多位在恶性肠梗阻诊疗领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就恶性肠梗阻的定义、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治疗原则和方法、疗效评价进行讨论,重新定义恶性肠梗阻,总结恶性肠梗阻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提出恶性肠梗阻“多学科会诊、分级诊疗、整合治疗和精准强化”治疗策略,明确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手术效果评价方法和指标,并对恶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

《恶性肠梗阻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对提高恶性肠梗阻规范化治疗水平具有一定意义。

恶性肠梗阻(MBO)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终末期事件。

2007年,MBO国际会议和临床方案委员会明确MBO诊断标准[1]:①临床确诊为肠梗阻;②屈氏韧带以下梗阻;③腹膜转移;④不可治愈。

2018年,中国抗癌协会成立恶性肠梗阻学组,将“不可治愈”修订为“难以治愈”,意在强调MBO并非不治之症;2021年石汉平等主编的《恶性肠梗阻》出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营养代谢中心以MBO治疗为特色,组织中国抗癌协会该领域专家、学者讨论形成《恶性肠梗阻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o1恶性肠梗阻流行病学MBO在晚期肿瘤中的发生率为5%~43%,以卵巢癌发生风险最高(5%~51%)、胃肠肿瘤(10%~28%)次之⑵;MBo原发癌中,结直肠癌(25%~40%)、卵巢癌(16%~29%)和胃癌(6%~19%)为前三大癌肿⑶。

MBO 患者平均年龄61岁,女性多于男性(1.8:1),从肿瘤初次诊断到发生MBo,平均时间14个月[4]o2恶性肠梗阻病理、生理MBO可以是完全或不完全性肠梗阻,小肠梗阻占61%、大肠梗阻占33%、小肠和大肠双梗阻占20%,一段肠梗阻占20%、多段肠梗阻占80%,梗阻部位以回盲部、乙状结肠、结肠脾曲和小肠粘连于盆腔最常见[5]。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课件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课件
1922年,日本长野妇产科医生黑泽兵卫首次报道了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临床应用。 1948年,日本耳鼻喉科医生长井清一郎首次提出星状神经节阻滞的解剖学基础。
1952年,日本耳鼻喉科医生长井清一郎首次提出星状神经节阻滞的生理学基础。
CHAPTER 02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作用机制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自主神经的影响
星状神经节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植物神经系统,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血管平滑 肌、腺体等的功能。
星状神经节的位置和功能
位置
星状神经节位于人体颈部的两侧 ,具体位置在胸锁乳突肌深面、 椎动脉外侧。
功能
星状神经节主要通过调节交感神 经的紧张性,来调节人体的基本 生命活动,如心率、血压、呼吸 等。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01
02
详细描述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促 进脑卒中、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总结词
减轻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03
总结词
预防神经系统疾病的复发
05
06
04
详细描述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减轻神经系统疾 病的症状,如肢体麻木、肌肉萎缩、 言语不清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 力。
CHAPTER 05
总结与展望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临床价值与意义
治疗范围广泛
调节自主神经系统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 颈椎病、肩周炎、偏头痛、失眠等,具有 较好的临床效果。
星状神经节阻滞能够调节自主神经系统, 改善机体功能,对于一些自主神经功能紊 乱相关的疾病有独特的治疗作用。
减轻疼痛
副作用少
总结词
改善疼痛区域的血液循环
详细描述

2020年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文)

2020年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文)

2020年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是神经外科领域的皇冠,尤以脑胶质瘤相关知识体系最为庞大且更新最快,也最是需要基础研究成果的推动。

因此,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必要性在脑胶质瘤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从事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与治疗相关专业人员,包括神经外科、放射科、肿瘤化疗科、神经影像科、神经病理科、康复医学科等,如果仅从教科书或现有专业书籍中获得脑胶质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分子遗传学、病理学、影像诊断、外科处理、辅助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无疑会落伍,甚至会在相关专业研讨会上不知他人所云。

目前,脑胶质瘤的基础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及治疗试验纷纭众多,本文拟梳理脑胶质瘤病理学与分子病理学、诊断与治疗指南和(或)规范、临床试验体系等关键问题。

一、脑胶质瘤的整合诊断自1846年Virchow提出“胶质瘤”的概念至今,对胶质瘤的认识已有170余年历史。

1926年,Bailey和Cushing依据Cohnheim的胚胎残留学说尝试对神经上皮肿瘤进行分类。

1949年,Kernohan和Mabon 首次提出了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I-IV级)。

1979年,Zülch教授主持出版了第一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至2007年共出版4版。

在对胶质瘤病理学认识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组织学形态一直作为肿瘤分类的基础,但也显示出诊断重复性差和预后预测不精确的缺点。

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四版修订版首次在组织学诊断基础上附加分子病理学特征,尝试对星形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进行整合诊断。

IDH 突变、1p/19q共缺失、TP53突变、ATRX突变、TERT启动子突变、H3K27M 突变等关键分子信息作为组织学诊断基础上附加的分子病理学特征逐步为临床医师所熟悉。

为了便于在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制定之前可以进行充分讨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子信息与分类实践联盟-非WHO官方组织(cIMPACT-NOW)应需成立,迄今对弥漫性胶质瘤的整合诊断模式共进行了4次重要更新,为2020年预计发布的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进行铺垫。

超声引导区域阻滞镇痛的专家共识(2020版)

超声引导区域阻滞镇痛的专家共识(2020版)

超声引导区域阻滞的实施
C. 长轴平面内进针后放置导管(详见附录2,图11)。理论上,此 技术结合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同时避免了缺点。超声下可视神 经长轴、针体/针尖及导管。然而,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保持神经穿 剌针及导管在同一超声平面内。
D. 导管固定技术。置入导管后,在皮肤导管出口处喷洒粘合剂或敷 贴,再使用胶布将导管固定于皮肤,并用透明防水敷料覆盖。放置 标签注明阻滞种类、置管日期及时间。也可使用(皮下隧道)技术 固定导管,可减少感染和导管被意外拨出的可能。
超声引导区域阻滞的实施
1. 人员准备 1)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区域阻滞/镇痛的相关临床知识,准确掌握其 适应证和禁忌证。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种类充分评估区域阻滞/镇 痛的风险和收益,选择最适宜的区域阻滞入路和阻滞用药。
超声引导区域阻滞的实施
2)操作者应熟练掌握超声基础知识。推荐操作者需掌握的超声基础知识包括: ① 超声仪的基本结构; ② 各类超声探头成像特点; ③ 超声仪各功能键的使用; ④ 了解医学领域超声波的常用频率及不同超声频率与穿透和成像质量的关系;
标结构呈90°入射时,超声束可被完全反射并被探头接收,此时图像最清晰。
超声引导区域阻滞的实施
② 进针技术 ▪ 根据穿剌方向与探头长轴关系分平面内(in-plane)、平面外(out-
of-plane)两种进针技术。平面内技术是指穿剌方向与探头长轴一 致,在超声影像上可看到针的全长;平面外技术是指穿剌方向与 探头长轴垂直,在超声影像上,穿剌针表现为一个高回声的点, 但不能区分针尖与针体
内部与表面的回声一致。
超声引导区域阻滞的实施
② 焦点的调节 ▪ 选择适宜的焦点数,并调节聚焦深度,使聚焦深度与目标结构深度一致。 ③ 合理使用多普勒功能 ▪ 利用多普勒效应帮助鉴别血管及药物扩散方向。 ④ 正确存储和导出图像 ▪ 能够对静态影像及动态视频进行存储及记录,并能将其归档。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 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 指南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区域麻醉学组近年来,超声在区域阻滞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腋路臂丛神经、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对超声引导下腰丛、腹腔神经丛及星状神经节阻滞也有报道。

已经证实,使用超声引导可明显降低成人、儿童及临产孕妇神经轴阻滞的难度。

传统的外周神经阻滞技术没有可视化引导,主要依赖体表解剖标志来定位神经,有可能针尖或注药位置不理想而导致阻滞失败;在解剖定位困难的病人,反复穿刺和操作时间的延长导致病人不必要的疼痛,并使操作者产生挫败感。

在区域阻滞中使用超声引导,可清晰看到神经结构及神经周围的血管、肌肉、骨骼及内脏结构;进针过程中可提供穿刺针行进的实时影像,以便在进针同时随时调整进针方向和进针深度,以更好地接近目标结构;注药时可以看到药液扩散,甄别无意识的血管内注射和无意识的神经内注射;此外,有证据表明,与神经刺激器相比,使用超声引导可缩短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提高阻滞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减少神经损伤。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技术的基础是超声图像的获取和组织结构的辨识。

在日常区域阻滞工作中熟练使用超声,需要熟练掌握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和超声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扫描部位的解剖结构,并能选择适宜的扫描技术获得更好的超声影像,且熟练掌握进针技术,使穿刺针能顺利到达目标结构。

一、推荐操作者需掌握的超声知识1. 超声仪的基本结构2. 各类超声探头成像特点3. 超声仪各功能键的使用4. 了解医学领域超声波的常用频率及不同超声频率与穿透性和成像质量的关系5. 超声波与组织接触后发生的声学反应及生物学效应6. 理解高回声、低回声及无回声的含义及人体不同组织、结构表现在超声图上的回声特点7. 熟悉脂肪、肌肉、骨骼、血管、神经、肌腱等常见组织的超声影像学特点8. 了解超声实时成像、血流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成像的基本原理9. 常见伪像的识别10. 能够对静态影像及动态视频进行存储及记录,并能将其归档二、推荐操作者需掌握的操作技能(一)超声仪器常用的参数设置1. 图像深度的调节选择适宜的深度可更好地显示目标结构。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摘要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目前疼痛科与麻醉科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多种疼痛及非疼痛类疾病如头面部、耳鼻喉、口腔、颈肩部及上肢的疼痛,对于难治性心绞痛、心律失常、抑郁症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过去常用体表定位法进行阻滞,近年来超声在疼痛科普及应用后,超声引导下SGB逐渐成为主流。

本共识总结多位专家临床经验,从星状神经节的解剖、SGB适应证及禁忌症、阻滞方法、药物选择及疗程、疗效评价、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来介绍此项技术,供指导临床应用。

01前言星状神经节(SG)是颈交感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是颈下神经节与T1神经节融合形成的交感神经节,位于C6和C7椎体之间。

它包含支配头部及颈部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支配上肢及心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目前疼痛科与麻醉科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SG周围及附近组织,包括颈交感干、颈交感神经节、节前与节后神经及其支配范围的区域,从而阻滞支配头、面、颈、肩、上肢、前胸及后背等部位的交感神经,以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张力,最终达到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使其保持动态平衡的作用,用于治疗多种疼痛及非疼痛类疾病。

SGB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方面。

中枢神经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调节丘脑活动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周围神经作用则主要表现为通过对节前、节后纤维的阻滞,使分布区域内各系统的交感神经功能受到抑制,以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疼痛方面,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由于慢性疼痛及炎性疼痛中交感神经发挥着重要作用,SGB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的原因可能与其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同时,SGB可以阻断脊髓的反射通路,降低该部位交感神经兴奋性和敏感性,扩张小血管,增加局部区域血流,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加速代谢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等疼痛介质,终止疼痛的恶性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前言星状神经节(SG)是颈交感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是颈下神经节与T1神经节融合形成的交感神经节,位于C6和C7椎体之间。

它包含支配头部及颈部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支配上肢及心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目前疼痛科与麻醉科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SG周围及附近组织,包括颈交感干、颈交感神经节、节前与节后神经及其支配范围的区域,从而阻滞支配头、面、颈、肩胛、上肢、前胸及后背等部位的交感神经,以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张力,最终达到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使其保持动态平衡的作用,用于治疗多种疼痛及非疼痛类疾病。

SGB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方面。

中枢神经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调节丘脑活动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周围神经作用则主要表现为通过对节前、节后纤维的阻滞,使分布区域内各系统的交感神经功能受到抑制,以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疼痛方面,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由于慢性疼痛及炎性疼痛中交感神经发挥着重要作用,SGB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的原因可能与其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同时,SGB可以阻断脊髓的反射通路,降低该部位交感神经兴奋性和敏感性,扩张小血管,增加局部区域血流,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加速代谢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等疼痛介质,终止疼痛的恶性循环。

自1920年,SGB治疗疼痛性疾病在临床上得到迅速推广,成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治疗手段。

在日本,SGB疗法已应用40余年,每日至少有2~3万患者进行该项治疗,占门诊神经组滞治疗的50%~80%,其治疗学理论已为日本医界所公认。

SGB治疗疾病范围广泛,主要分为全身性疾病和局部疾病,包括头面部、耳鼻喉、口腔、颈肩部及上肢疼痛,尤其对于顽固性颈源性头痛、偏头痛、慢性顽固性口腔溃疡、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肩手综合征、原发性痛经、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癌痛等顽固性疼痛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此外,对于难治性心绞痛、心律失常、抑郁症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超声成像技术使SGB能够精准并可视化,超声引导可以实时显示穿刺过程,避开邻近重要器官及血管,并观察药物的扩散情况。

因此,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该项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SGB得到越来越多的医生及患者的认同,在疼痛诊疗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星状神经节的解剖人体两侧颈部颈动脉鞘后方、颈椎横突前方,各有3个颈交感神经节,分别称为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和颈下神经节。

近80%的人群颈下神经节与T1神经节融合为颈胸神经节,颈胸神经节形态不规则,多呈星形故又称为SG。

Serna‐Gutiérrez报道部分人群中SG还包括T2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

SG大小约为25 mm×10 mm×5 mm,中心位置多位于胸膜顶第1肋骨颈水平;如果颈下神经节与T1神经节未融和时,颈下神经节则常位于C7横突前,而T1神经节位于第1肋骨颈部前方。

SG接受沿交感神经链内上传的上胸段节前交感神经纤维,在其中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神经纤维,支配头面部、颈项部、上肢及胸内的心脏、大血管、肺、支气管及胸壁等多个器官组织。

毗邻结构SG前方为颈动脉鞘,内侧为颈长肌,后内侧为椎间孔和喉返神经,外侧为前斜角肌及膈神经,前外侧为头臂静脉和甲状颈干,下方是肺尖和胸膜顶。

大多数情况SG的下缘高于第2肋骨上缘,其下多被覆胸膜且表面有一层可作为确认SG 标志的脂肪组织,再向外则是壁层胸膜。

这一特征性的脂肪层常是确认SG位置的标志。

从神经节下缘与第2肋骨上缘的位置关系看,SG下缘低于第2肋骨上缘的发生率是33.3%,但仍未见有SG的下缘低于第2肋骨上下肋缘中点的报道。

明确SG的位置,以及确定穿刺点和穿刺方向,是实施神经阻滞的关键。

C6、C7横突、颈动脉结节、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颈静脉切迹内缘及胸锁关节,这些骨性或肌性结构,均可作为确认SG位置的体表标志,其中C7横突与SG的距离最近,是标定SG体表投影的最佳骨性标志,但是C7横突没有前结节,椎动脉未受椎动脉孔保护,在此穿刺容易伤及椎动脉。

因此,临床多以C6横突为解剖定位(图1)。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一、适应证1. 头面部疾病:头痛、面神经炎、面肌痉挛、美尼尔综合征、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非典型性面部疼痛、脑缺血性疾病等。

2. 颈肩及上肢疾病:颈肩臂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多汗症、雷诺病、上肢动脉栓塞、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幻肢痛、残肢痛等。

3. 其他:过敏性鼻炎、突发性耳聋、失眠、哮喘、经前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顽固性痛经、缺血性心肌病、创伤后疼痛(伴有皮肤水肿、冷汗、青紫)、复杂局部疼痛综合征等。

SGB疗法的适应证详见表1。

二、禁忌证凝血功能障碍、局部皮肤感染、近期心肌梗死病史、青光眼、甲状腺肿大、心脏兴奋传导异常,以及患者精神障碍不配合等。

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一、解剖学定位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1. 前侧阻滞穿刺法(气管旁接近法)患者取仰卧位,枕下垫薄枕,微屈颈收下颌,使颈前肌放松。

进针点以C6横突前结节为标志,距正中线外侧平均1.5 cm,水平面以环状软骨为标准,平均位于胸锁关节头侧3 cm。

常规皮肤消毒,右手为优势手的术者可位于患者左侧,用左手食指或中指于环状软骨水平胸锁乳肌内缘先触到一个骨性标志便是C6前结节,于此处将胸锁乳突肌、颈总动脉皆推向外侧,使穿刺针由皮肤至横突间距离缩至最小,穿过的组织最少,以减少治疗后的局部疼痛。

嘱患者在操作过程中不要讲话及做吞咽动作,用左手食指端压在C6横突前结节,于此指端内侧进针,进针方向是与皮肤呈垂直、与矢状面呈10°角,一般针刺入2.0~2.5 cm即可达横突。

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后,用左手食指、拇指固定好针头,用右手注射试验剂量1 ml,观察5~10 min 未见不良反应后再缓慢注入药液(图2A)。

2. 高位侧入穿刺法患者仰卧,头转向健侧,皮肤常规消毒。

进针点取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处,相当于环状软骨或C6横突水平处。

右手为优势手术者位于患者左侧,先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将颈总动脉和胸锁乳突肌推向外侧,在食管旁和胸锁乳突肌前缘胸锁关节上方约两横指穿刺点处用7号针头与皮肤垂直进针,一般术者用食指尖可触及一个骨性标志,即为C6横突,用以引导进针,进针深度约 2.0~2.5 cm可触到骨质,使针头触及C6横突。

然后将针尖退出少许,针尾再向头端呈45°角倾斜,针尖在C6横突前侧通过,向C7横突的方向进针约1 cm。

此时针尖可位于C7横突前方,回吸无血及脑脊液后,注射试验剂量1 ml,观察5~10 min 未见不良反应后再缓慢注入药液。

SGB时并无异感,故不需刻意寻找。

注入药物的浓度和剂量应视治疗需要而定。

一般可注入0.5%~1.0%利多卡因(lidocaine)或0.250%~0.375%布比卡因(bupivacaine)5~10 ml。

二、超声引导下SGB方法1. 体位:患者仰卧位,头稍偏向对侧,肩下垫薄枕,头稍后仰以充分显露颈部;微张口,使颈部肌肉放松。

2. 探头选择:选择体积较小的高频线阵探头,超声频率多设置为6~12 MHz。

3. 超声扫查:将超声探头横向置于胸锁乳突肌表面平环状软骨切迹水平,扫查至C6椎体水平,视野可见C6椎体特有的驼峰状横突前结节、C6神经根、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C6椎体前面的颈长肌。

SG位于颈长肌表面、椎前筋膜深面。

因颈动脉后方超声增强效应可致颈长肌显示不佳,将超声探头横向外侧方缓慢移动,可更清楚地显示颈长肌、椎前筋膜。

多普勒模式可显示穿刺路径上可能存在的血管结构(图2B、图3)。

4. 穿刺入路:穿刺入路包括经典气管旁平面内入路、经甲状腺平面外入路、颈动脉旁平面外入路、外侧平面内入路。

现今超声引导下SGB多选择在C6或C7水平的气管旁入路和外侧平面内入路,首选外侧平面内入路(图4)。

5. 操作方法:在C6椎体水平气管和颈动脉之间,稍加压力用探头把颈动脉推向一侧,显示C6横突及其突出的前后结节,以及被椎前筋膜覆盖位于横突浅面的颈长肌。

操作者持22 G、5 cm短斜面穿刺针,依据所选入路选择进针点,采用平面内或平面外引导进针。

在超声引导下实时监测穿刺过程,穿刺针依次经过胸锁乳突肌和前斜角肌,然后穿过C6横突前结节和颈静脉之间区域进入直至颈长肌前方、椎前筋膜深面,回抽无血则可注入局麻药。

6. 注意事项:①SGB过程中穿刺针进入不宜过深以免直接刺入神经节,造成神经节营养血管和SG的损伤,或使药液经局部血管吸收而影响阻滞效果;②注药前应确定针尖位置,药液应注射于颈长肌表面、椎前筋膜深面,超声下可见颈长肌表面呈环形无回声区膨胀,如见药液进入颈长肌或颈长肌与横突之间,须回退针尖后确定针尖位置位于颈长肌表面后再注射。

如未见椎前筋膜膨胀且药液于其表面扩散,应略进针刺破椎前筋膜再注射(图5)。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的用药与疗程常用局麻药均可用于SGB,但需注意浓度、有效量,均采用最低有效浓度与最低有效量(如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5~10 ml),否则有增加并发症的危险;不建议加入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维生素等药物,因这些药物局部使用尚无理论或临床依据,且不增加治疗效果。

SGB 的疗程并无定论。

文献报道较多为隔日或每日一次,双侧交替阻滞,10次为一个疗程。

也有文献报道于SG周围置管进行连续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成功的标志同侧出现霍纳综合征(Horner's syndrome),一般认为是SGB成功的标志,其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凹陷、同侧面部少或无汗、结膜充血,面色潮红,耳廓红润,鼻黏膜充血、鼻塞,皮温升高等。

阻滞成功后头面部及上肢自觉发热,可致同侧上肢血管扩张,上肢温度可升高1~3 ℃。

患者红外热成像与皮温检测可发现阻滞侧皮温升高(图6)。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并发症一、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1. 喉返神经阻滞:表现为SGB后出现声音嘶哑或失音等。

与进针位置过浅或阻滞时患者发生吞咽改变针尖位置有关,喉返神经受影响,其发生率较高。

此提示不能同时行双侧SGB。

2. 一过性意识丧失:SGB过程中,在手指分离颈部组织并进针后,患者可能突然意识消失,应立即拔出针头,休息片刻,待其意识恢复。

患者多可自行缓解,一般考虑手指分离颈部时用力较重,刺激了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引起反射性血压下降或压迫了颈总动脉,导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所致。

3. 臂丛阻滞:臂丛神经由C5~C8脊神经及T1脊神经前支所组成。

SGB 多数以C6或C7横突为进针标志,因此很容易导致臂丛阻滞出现手臂麻木等表现,一般无需处理,密切观察即可。

4. 高位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阻滞:由于穿刺针过深或过于向内倾斜误入硬膜外间隙,造成高位硬膜外阻滞;严重者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全脊椎麻醉为最危急的并发症,患者呼吸停止,血压下降,此时应立即抢救,气管内插管建立人工通气,采取措施升压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